茶马驿站·那柯里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八马茶业什么档次

茶马古道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马驿站·那柯里”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马驿站·那柯里”相关知识!

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唱响中央电视台的《马帮情歌》的诞生地,位于宁洱县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6公里,普洱市区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66户农户,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痕迹,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探险人士多次到此探访。

那柯里,原名“马哭里”。相传,无论从磨黑孔雀坪下来走夷方,还是从思茅上来,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进或出“荣发马店”的马帮须涉水淌过马店前的一条小河,劳累或者睡眼惺忪的马儿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视马为生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修建了一座长20余米的规格为五格的“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祖先创造性地开通了这样一条与外界商贸交流、沟通的路线,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崎岖山路为载体的民间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从唐代开始,古普洱府(宁洱)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茶马古道的拓展带来茶业的兴盛,马帮也成了促进普洱茶名扬天下的传递者。茶马古道沿途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文化差异,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黄金线路。那柯里就是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珍珠。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马古道——紫石关茶马驿站


古老关隘,车水马龙。

岁月流变,胜景依然。

曾经的天德茶炕,热闹非凡。现在,背夫、马帮远去,茶炕与拐子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来往过客。

经历过岁月风霜洗礼的紫石关,以独有的姿态,应对着我们好奇的探寻。

紫雕关口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5月24日,记者走进天全县紫石乡。

从天全县县城出发,往二郎山方向行进十九公里后,来到紫石乡乡政府所在地。

在紫石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的带领下,我们从乡政府出发,来到紫石关城门前。

城楼坐落在紫石关村村口,城门呈长方形,城楼为木质结构,城墙用砖砌成。

原来的城门是圆形,城楼是木料搭建的牌坊型建筑。刘仕康细述从前,紫石关城楼建于元代,与如今新修的城楼相比,原来紫石关城楼的城门洞较矮。

城墙遗址还在。在城楼外左侧,刘仕康指着一处用石头砌成的堤坝说。城墙北面一直延伸到青衣江边,南面则一直延伸至后面的山峰。

站立于紫石关城楼上,往天全方向眺望,左边是崇山峻岭,涛涛青衣江水汹涌而去,右边的山脉绵延不绝。

紫石关是到二郎山的必经之地,以险峻著称。刘仕康说,在脚基坪突兀的赭石色山崖上,刻着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于1940年在天全采风时所作的《咏二郎山》诗,横径二郎山,高与碧天齐。虎豹窥闾阖,猿猱让路蹊。

以前,从脚基坪到紫石关,要经过一座叫仙人桥的铁索桥。现在铁索桥已经被公路桥取代,大桥横跨青衣江两岸,成为交通要隘。而当年,背夫们则需负重走过铁索桥,其艰难可想而知。

据《天全县志》记载,历史上紫石关、飞仙关、禁门关并称三关,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土司统治时期,曾在紫石关设紫碉百护所,后为官兵戍守驻地。唐末至清雍正以前,紫石关一直是重要关隘,关隘总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有重兵把守,常与雕门(禁门关)相提并论,称为紫雕。

天全县某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发现紫石关是中国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正在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关于驿站的印记仍然保存完好。

天德茶炕

在紫石关城墙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德茶炕。

这里有天德茶炕,有拐子窝。天德茶炕为石炕,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现在天全县境内仅此一座。紫石关村村民李先贵今年75岁,对茶马古道的记忆依然深刻。

他记得,当年茶农将从自家茶树上采下,支起斜锅、用木头耙子将茶炒好,发酵。生火,在茶炕上铺上竹篾,将发酵好的茶叶铺在竹篾上,冒起阵阵青烟,茶香四散开去

家家户户使用茶炕烘茶时是镇子上最热闹的一段时光。经常有一群小孩围在茶炕边上嬉戏,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在茶炕边上劳作。

茶炕像一个小型蒙古包,哪部分是生火的地方,哪部分是铺茶的地方儿时经常在茶炕边上玩耍的李先贵娓娓道来。

茶炕有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锥体,圆锥上面有三个孔,里面是空的,侧面连接的是4米长的风口、火槽。

烘茶时将竹笆放于炕上,将茶叶覆盖在竹笆上,在火坑处燃起大火,热气由火槽传至茶炕,炕去茶叶多余水分。李先贵站于茶炕前介绍着,这样加工,茶叶不会焦,还能留着香味。

李先贵介绍,明代初年,天全境内天德茶行专事边茶生产,独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来因为石炕防尘耐用,且操作简单,为南路边茶制茶业广泛采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藏族马帮的皮火筒

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600多米长、遍布铜拐窝的茶马古道。跟随李先贵走在城楼前面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当年背夫留下的拐子窝清晰可见。

因为路途遥远,背夫的拐杖根部都要包上一层铁,这些拐子窝便是铁与石块碰撞后留下的印记。

背夫行走快慢不同,歇脚地点不同,一天行走十五公里左右的在脚基坪歇脚,行走二十公里的则在紫石关歇脚。来来往往的背夫造就了小镇的繁荣,小镇上的牟家旅店经常爆满。当年,冬季常常飞雪,积雪最厚可达0.5米,李先贵还记得过往的背夫们穿的草鞋。

一般背夫的草鞋中填充的都是布料,境况好点的背夫草鞋中填的则是羊毛。

在紫石关中来往的不仅有汉族人也有藏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到农历二月,都有藏族人从康定到天全贩运茶包,他们使用马匹驮运茶包,当地村民称之为马帮。

过往的藏族人身上挎着腰刀,他们从来不住店,一般都在铁索桥下(如今的仙人桥位置)的河边歇息。燃起火堆,架起大锅,便开始熬酥油茶,酥油茶的香味顺着河风阵阵飘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则用茶包堆成四堵墙挡风,墙外还有凶猛的大狗放哨。

小时候觉得藏族人生活方式很特别,不敢靠近他们。李先贵说,有一次看到了他们特别的旺火工具,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李先贵所说的旺火工具,被当地人称之为皮火筒,由羊皮和一个小铁筒构成,小铁筒对着火堆,羊皮开合吸取空气,挤压充气羊皮用以旺火。

现在的紫石关远远没有以前那么闹热了。李先贵感叹道。

变迁的老街生活

古色古香的老街

5月24日,阳光灿烂。

在紫石关城楼旁的一民居前,55岁的陈寿生正悠闲地喝着茶,正对面的房屋上写着茶马古道驿站。

站在紫石关城门前,往街道望去,房屋清一色青瓦白墙,木窗古色古香。

1955年农历3月12日,紫石关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火灾,整条老街木质结构的房屋几乎都毁于这次火灾。陈寿生家的老房子是这次火灾中仅存的几户之一。

这些房屋是2005年进行外观风貌打造后的样子,想恢复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川西民居特色。陈寿生说。

这是马桑树,这是桢楠陈寿生指着家中的木柱介绍说,木柱直径大多在10厘米以上,颜色暗紫,有的木柱已经出现一些裂缝。为了保证房屋坚固,陈寿生将原先的木板墙换成了砖墙。他说,家里的老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

街道中间,一条0.5米宽的水渠穿街而过。一名妇女将一块木板放在水渠里,把水隔起来,开始洗衣服。

原来街上没有水渠,一公里外有一个叫大水溪的地方,以前古镇洗衣、取水都在那个地方。陈寿生说。现在的小镇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古镇中央也开辟了小渠沟,引来了大水溪溪水。夏季,村民经常在渠边洗衣,算是当地一道有趣的景观。

紫石关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们正坐在老房子前面闲聊,一位妇女正拿着针线缝补被子,旁边是三五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

从古城楼向前延伸的老街道,中间是一条光滑平坦的石板,两侧则是水泥地面,每隔200米左右,还有几步石梯。

这条街道上以前是没有阶梯的。陈寿生介绍道。原来的街道背夫、马匹和推车都要经过,阶梯不方便,如今这条街道的使用者只是村民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

重生的茶马驿站

紫石关,作为通往康定重要的茶马古道,在上世纪末经历着重大的变迁。

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原来能开垦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了地。陈寿生说,1999年前,对面的山上还有他家十几亩玉米地。

1999年,紫石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如今山林已经郁郁葱葱,退耕还林后的紫石关村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004年6月,紫石关兴起了农家生态旅游,现在已经开了35家农家乐。

肩挑背磨,刀耕火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紫石关村民正以茶马古道独有精神,走向崛起、富足之路。陈寿生说,如今紫石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是开办农家东,在就近的工厂上班。

我也在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1000多元。时间指向下午3点,陈寿生说完,骑上助力车上班去了。

紫石关地名由来

这里石块五颜六色,还有紫色的石头。5月23日,站在天全县紫石乡境内的青衣江畔,该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在江边捡起一块石头讲起了紫石乡地名的来历。

紫石乡又名紫石关或紫石。

传说古时天漏不止,水患无穷,民不聊生。女娲为解水患而炼五彩石补天。漏天补好之际,曾有一些碎石掉落于此地。因石头呈紫色,石上又隐约可见紫石二字,且石落而雨住,天再不漏雨,当地百姓便把此石看作神石,视为吉祥之物,并将此地取名为紫石。

今天,建于元代的紫石关城遗址,尚存有部分城楼。在天全历史上,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仙人桥地名由来

在天全县脚基坪到紫石关的路上,有一座桥,老百姓称为仙人桥。

桥名来自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全河脚基坪(地名)处,危崖对峙,河水寒冷湍急,船不能过,建桥困难。两岸百姓和过往客商深受其患,但又毫无办法。

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秀才行游路过这里。看到两岸交通不便,百姓渡河艰难,大发恻隐之心,于是拿出所有钱财,组织民工,奋战数十天,造就了一道铁索桥,给两岸人民和过往客商带来极大方便,人们非常感激。不久,罗秀才羽化成仙,脱离凡尘,人们为纪念他,便将此桥称为仙人桥。

如今,铁索桥已改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川藏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侃黄伟)

茶马古道驿站蜕变的典范


薄雾逐渐褪去,茶乡成佳从场镇或是同心家园、茶海之岛等农民新型社区中走出的茶农,开始忙碌于家门外的茶园、茶企、乡村酒店或城镇市场中这是一座美丽的田园,马尾松林掩映下是碧接蓝天的万亩茶园;这是一个现代的城镇,集中居住率达68%,商贸物流、市政设施、社区公共配套完善。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今日的西部茶都,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城乡形态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社会和谐文明的美丽生态田园城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成都的西南门户。

茶园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创新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统防统治茶园模式,建立完善了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2.2万亩茶园全部获得GAP认证,其中1万亩已获有机认证,成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佳镇坚定发展现代生态工业,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了茶叶加工企业集群蓬勃发展。66家企业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相结合,推出以色翠、香高、味醇、形美为特质的蒲江雀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2年其品牌价值已达到10.52亿元。以蒲江雀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载体,成佳多次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茶事节会,在2010年的第一届中国采茶节上,成佳镇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被确定为一年一度中国采茶节的永久会址。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势突出的茶叶产业,成佳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茶文化体验游要素,成为特色彰显的茶文化旅游重镇,2011年12月,成佳茶乡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成佳以茶为媒,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的西部茶都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形成集茶叶贸易、电子商贸、品牌展示、国际物流配套、大型涉茶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现代、国际的茶叶贸易中心,成佳镇作为川西绿茶产区核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承载带动能力将再次得到飞跃提升。

紫石关茶马驿站的前世今生


古老关隘,车水马龙。

岁月流变,胜景依然。

曾经的天德茶炕,热闹非凡。现在,背夫、马帮远去,茶炕与拐子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来往过客。

经历过岁月风霜洗礼的紫石关,以独有的姿态,应对着我们好奇的探寻。

紫雕关口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5月24日,记者走进天全县紫石乡。

从天全县县城出发,往二郎山方向行进十九公里后,来到紫石乡乡政府所在地。

在紫石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的带领下,我们从乡政府出发,来到紫石关城门前。

城楼坐落在紫石关村村口,城门呈长方形,城楼为木质结构,城墙用砖砌成。

“原来的城门是圆形,城楼是木料搭建的牌坊型建筑。”刘仕康细述从前,“紫石关城楼建于元代,与如今新修的城楼相比,原来紫石关城楼的城门洞较矮。”

“城墙遗址还在。”在城楼外左侧,刘仕康指着一处用石头砌成的堤坝说。城墙北面一直延伸到青衣江边,南面则一直延伸至后面的山峰。

站立于紫石关城楼上,往天全方向眺望,左边是崇山峻岭,涛涛青衣江水汹涌而去,右边的山脉绵延不绝。

“紫石关是到二郎山的必经之地,以险峻著称。”刘仕康说,在脚基坪突兀的赭石色山崖上,刻着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于1940年在天全采风时所作的《咏二郎山》诗,“横径二郎山,高与碧天齐。虎豹窥闾阖,猿猱让路蹊。”

“以前,从脚基坪到紫石关,要经过一座叫仙人桥的铁索桥。”现在铁索桥已经被公路桥取代,大桥横跨青衣江两岸,成为交通要隘。而当年,背夫们则需负重走过铁索桥,其艰难可想而知。

据《天全县志》记载,历史上紫石关、飞仙关、禁门关并称“三关”,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土司统治时期,曾在紫石关设紫碉百护所,后为官兵戍守驻地。唐末至清雍正以前,紫石关一直是重要关隘,关隘总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有重兵把守,常与雕门(禁门关)相提并论,称为“紫雕”。

天全县某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发现紫石关是中国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正在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关于驿站的印记仍然保存完好。

天德茶炕

在紫石关城墙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德茶炕”。

“这里有天德茶炕,有拐子窝。天德茶炕为石炕,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现在天全县境内仅此一座。”紫石关村村民李先贵今年75岁,对茶马古道的记忆依然深刻。

他记得,当年茶农将从自家茶树上采下,支起斜锅、用木头耙子将茶炒好,发酵。生火,在茶炕上铺上竹篾,将发酵好的茶叶铺在竹篾上,冒起阵阵青烟,茶香四散开去……

家家户户使用茶炕烘茶时是镇子上最热闹的一段时光。经常有一群小孩围在茶炕边上嬉戏,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在茶炕边上劳作。

茶炕像一个小型蒙古包,哪部分是生火的地方,哪部分是铺茶的地方……儿时经常在茶炕边上玩耍的李先贵娓娓道来。

茶炕有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锥体,圆锥上面有三个孔,里面是空的,侧面连接的是4米长的风口、火槽。

“烘茶时将竹笆放于炕上,将茶叶覆盖在竹笆上,在火坑处燃起大火,热气由火槽传至茶炕,炕去茶叶多余水分。”李先贵站于茶炕前介绍着,“这样加工,茶叶不会焦,还能留着香味。”

李先贵介绍,明代初年,天全境内天德茶行专事边茶生产,独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来因为石炕防尘耐用,且操作简单,为南路边茶制茶业广泛采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藏族马帮的皮火筒 

“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600多米长、遍布铜拐窝的茶马古道。”跟随李先贵走在城楼前面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当年背夫留下的拐子窝清晰可见。

因为路途遥远,背夫的拐杖根部都要包上一层铁,这些拐子窝便是铁与石块碰撞后留下的印记。

背夫行走快慢不同,歇脚地点不同,一天行走十五公里左右的在脚基坪歇脚,行走二十公里的则在紫石关歇脚。来来往往的背夫造就了小镇的繁荣,小镇上的牟家旅店经常爆满。当年,冬季常常飞雪,积雪最厚可达0.5米,李先贵还记得过往的背夫们穿的草鞋。

“一般背夫的草鞋中填充的都是布料,境况好点的背夫草鞋中填的则是羊毛。”

在紫石关中来往的不仅有汉族人也有藏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到农历二月,都有藏族人从康定到天全贩运茶包,他们使用马匹驮运茶包,当地村民称之为马帮。

过往的藏族人身上挎着腰刀,他们从来不住店,一般都在铁索桥下(如今的仙人桥位置)的河边歇息。燃起火堆,架起大锅,便开始熬酥油茶,酥油茶的香味顺着河风阵阵飘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则用茶包堆成四堵墙挡风,“墙”外还有凶猛的大狗放哨。

“小时候觉得藏族人生活方式很特别,不敢靠近他们。”李先贵说,“有一次看到了他们特别的旺火工具,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李先贵所说的旺火工具,被当地人称之为“皮火筒”,由羊皮和一个小铁筒构成,小铁筒对着火堆,羊皮开合吸取空气,挤压充气羊皮用以旺火。

“现在的紫石关远远没有以前那么闹热了。”李先贵感叹道。

变迁的老街生活古色古香的老街

5月24日,阳光灿烂。

在紫石关城楼旁的一民居前,55岁的陈寿生正悠闲地喝着茶,正对面的房屋上写着“茶马古道驿站”。

站在紫石关城门前,往街道望去,房屋清一色青瓦白墙,木窗古色古香。

1955年农历3月12日,紫石关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火灾,整条老街木质结构的房屋几乎都毁于这次火灾。陈寿生家的老房子是这次火灾中仅存的几户之一。

“这些房屋是2005年进行外观风貌打造后的样子,想恢复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川西民居特色。”陈寿生说。

“这是马桑树,这是桢楠……”陈寿生指着家中的木柱介绍说,木柱直径大多在10厘米以上,颜色暗紫,有的木柱已经出现一些裂缝。为了保证房屋坚固,陈寿生将原先的木板墙换成了砖墙。他说,家里的老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

街道中间,一条0.5米宽的水渠穿街而过。一名妇女将一块木板放在水渠里,把水隔起来,开始洗衣服。

“原来街上没有水渠,一公里外有一个叫大水溪的地方,以前古镇洗衣、取水都在那个地方。”陈寿生说。现在的小镇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古镇中央也开辟了小渠沟,引来了大水溪溪水。夏季,村民经常在渠边洗衣,算是当地一道有趣的景观。

紫石关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们正坐在老房子前面闲聊,一位妇女正拿着针线缝补被子,旁边是三五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

从古城楼向前延伸的老街道,中间是一条光滑平坦的石板,两侧则是水泥地面,每隔200米左右,还有几步石梯。

“这条街道上以前是没有阶梯的。”陈寿生介绍道。原来的街道背夫、马匹和推车都要经过,阶梯不方便,如今这条街道的使用者只是村民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

重生的茶马驿站

紫石关,作为通往康定重要的茶马古道,在上世纪末经历着重大的变迁。

“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原来能开垦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了地。”陈寿生说,1999年前,对面的山上还有他家十几亩玉米地。

1999年,紫石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如今山林已经郁郁葱葱,退耕还林后的紫石关村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004年6月,紫石关兴起了农家生态旅游,现在已经开了35家农家乐。

“肩挑背磨,刀耕火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紫石关村民正以茶马古道独有精神,走向崛起、富足之路。”陈寿生说,如今紫石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是开办农家东,在就近的工厂上班。

“我也在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1000多元。”时间指向下午3点,陈寿生说完,骑上助力车上班去了。

紫石关地名由来

“这里石块五颜六色,还有紫色的石头。”5月23日,站在天全县紫石乡境内的青衣江畔,该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在江边捡起一块石头讲起了紫石乡地名的来历。

 

紫石乡又名紫石关或紫石。

传说古时天漏不止,水患无穷,民不聊生。女娲为解水患而炼五彩石补天。漏天补好之际,曾有一些碎石掉落于此地。因石头呈紫色,石上又隐约可见“紫石”二字,且石落而雨住,天再不漏雨,当地百姓便把此石看作神石,视为吉祥之物,并将此地取名为“紫石”。

 

今天,建于元代的紫石关城遗址,尚存有部分城楼。在天全历史上,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仙人桥地名由来

在天全县脚基坪到紫石关的路上,有一座桥,老百姓称为仙人桥。

 

桥名来自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全河脚基坪(地名)处,危崖对峙,河水寒冷湍急,船不能过,建桥困难。两岸百姓和过往客商深受其患,但又毫无办法。

 

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秀才行游路过这里。看到两岸交通不便,百姓渡河艰难,大发恻隐之心,于是拿出所有钱财,组织民工,奋战数十天,造就了一道铁索桥,给两岸人民和过往客商带来极大方便,人们非常感激。不久,罗秀才羽化成仙,脱离凡尘,人们为纪念他,便将此桥称为“仙人桥”。

如今,铁索桥已改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川藏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


清晨的薄雾逐渐褪去,茶乡成佳从场镇或是同心家园、茶海之岛等农民新型社区中走出的茶农,开始忙碌于家门外的茶园、茶企、乡村酒店或城镇市场中这是一座美丽的田园,马尾松林掩映下是碧接蓝天的万亩茶园;这是一个现代的城镇,集中居住率达68%,商贸物流、市政设施、社区公共配套完善。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今日的西部茶都,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城乡形态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社会和谐文明的美丽生态田园城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成都的西南门户。

茶为核心,三产联动,这是成佳实现产业高端与新型城镇融合发展的动力引擎。

全镇茶园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创新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统防统治茶园模式,建立完善了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2.2万亩茶园全部获得GAP认证,其中1万亩已获有机认证,成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佳镇坚定发展现代生态工业,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了茶叶加工企业集群蓬勃发展。66家企业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相结合,推出以色翠、香高、味醇、形美为特质的蒲江雀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2年其品牌价值已达到10.52亿元。以蒲江雀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载体,成佳多次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茶事节会,在2010年的第一届中国采茶节上,成佳镇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被确定为一年一度中国采茶节的永久会址。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势突出的茶叶产业,成佳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茶文化体验游要素,成为特色彰显的茶文化旅游重镇,2011年12月,成佳茶乡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成佳以茶为媒,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的西部茶都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形成集茶叶贸易、电子商贸、品牌展示、国际物流配套、大型涉茶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现代、国际的茶叶贸易中心,成佳镇作为川西绿茶产区核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承载带动能力将再次得到飞跃提升。

“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普洱


普洱,城市名,即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市面积45385平方公里。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普洱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

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市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迥异多彩。

孑然遗留在群山的背面的茶马驿站 鲁史镇


山背后的古驿道

车出凤庆,一路向北,在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绕行,这其间,中途将越过澜沧江。84公里的里程,沥青路面,弯道频繁,车速不快,两个小时后,脚下踩着的已是鲁史的土地。

或许,就在我走着的这条路上,徐霞客也走过。

古老的石板路

1693年,徐霞客用他的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游踪: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这里的“阿禄司”即为“阿鲁史”,后史书文字记载中简称“鲁史”至今。

看风水歪歪门

鲁史古驿道开辟于1328年,清乾隆26年(1761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住宿驿站,在这近7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的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和山风野俗。其商品贸易的发达,使人们又赋予了它凤庆“小上海”的美誉,外地商人在此集结,休集马队,当地人则从获利中支出,修建起一幢幢繁复的宅院民居。历史的积淀使这座被重重大山围住的僻远小镇,具有了一种异于其他古镇的神韵。

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

内有大江之险,南北有大江之隔,鲁史直到1958年还没有一寸公路,内外运输全靠驿道马帮,马帮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现虽已通公路,但村寨之间,仍有马帮往来,四方街上,依旧能听到叮叮当当马帮过往的铃音。

过往的驼铃声

像历史残存的一个切片,鲁史就这样孑然遗留在群山的背面。楼梯街的深凹蹄印、四方街的斑驳戏楼、繁复雕花的老宅、在树荫下聊天的老人们……演绎着时光倒流的往事,它的存在,给了我们一个怀旧的据点。

古朴的民风因山路阻隔而依然纯粹

鲁史至今保存着临沧最古老、最好的民居与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层次富于变化,房向大多坐南朝北,屋顶多用青瓦铺盖。古镇的楼房浑然一体,均呈青灰色,随山峦起伏而高低错落。全镇以四方街为中心放射出去,有时能看到细密的台阶在楼房之间的逶迤,又如蜿蜒的天梯从天而降,这座古镇清幽静谧,弥漫着神秘的旧时代的暗香。这种清幽之气发自一幢幢普通的古老居宅中的木雕木刻线条之间,发自一条条幽静绵长曲折的石板路之间。老屋的外墙全是岁月浸润的痕迹,上面的裂缝与雨痕,使每一面墙都呈现出不同的写意。时日交织的农家小院,墙面在岁月的熏染下暗淡,深深浅浅的苔印晕染出不同的效果,任你站在哪个角度端详,眼中尽是饱经沧桑的墙垣。全镇的房屋大都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一览无余。

饱经沧桑的墙垣

好地方是值得慢慢逛的,一直走,走到一个宽敞的广场,这是当年整个江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四方街。东边一道门楼透着森严,这是衙门,上下两层,都是木制的门窗。推开门,几只猫惊得四下逃逸。南墙外,黄灿灿的炮仗花缀满墙面。遛跶到北边的戏楼,简陋的房檐门窗让人难以想像这儿曾有过的热闹。空留一副躯壳的戏楼,已被岁月抹去,藏在风尘里,留些残垣断壁,供人想像而已。

勤劳的阿鲁史人

顺着南面的石阶慢慢向上攀爬,是安静的文魁阁。没有人,但可以从头顶缭绕不绝的香火及塑像前新鲜的供品,看出这间庙宇的昌盛。由于历代名人辈出,鲁史人重视教育,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

往西走,是原鸡足山高僧永明和尚筹建的兴隆寺遗址,如今尚存正殿、配殿,其形制色泽,让人欢喜,只物是人非了。现已作为学校,念书的童音袭来,在寂寂的古屋中盘旋,甚是清亮。

在校门外的百年古榕下歇坐,那枝叶如盖,人坐那儿,山风袭来,身凉了下来。和树下歇凉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说些鲁史的过往,竟不想走了。

历经风雨的石狮依然威严

回程,往下走,来到大水井旁,和那些前来担水的居民打声招呼。大水井被镇上的人常年祭祀着,他们认为只有侍奉好井神,才能让这井水一直源源不断地流着。鲁史就是这样,宗教与生活极好地融合在一起。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妄,并借助信仰规避了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命运。

更多茶马古道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山谷里的茶马古道经历


在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走过一段深谷险道之后,我们对千百年来马帮行走的艰难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茶马古道上,原来行走在此的马帮从来都是穿山越岭,背负着大量的货物、押送着成百匹悬着铃铛的骡马、配备着武器,在密林里穿行。

只是随着岁月更迭,新修起来的弹石路、高等级公路使得原本就荒远的古道日渐远离人们的视线,以至于记者踏访山谷附近的石桥都成为了不起的冒险,要知道当年如果想运送一批茶叶前往西藏,需要通过无数石桥、穿越无数险山深谷。

在景谷,也就是发现了距今3540万年的茶叶化石的地方,记者探访了林壑之中、奔流之上的茶马古道旧石桥。从某种程度上,景谷可以称得上是茶叶起源之谷,1978年,地质生物学家何昌祥曾经这样描述这些发现于景谷的3540万年前的木兰叶化石,叶形大,倒卵形,长6.4至11厘米,宽3.4至5厘米,顶端缺失。这些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种茶属垂直演化始祖。

离景谷县城驱车约一小时,记者来到茶马古道的旧石桥,关于此桥最近的修缮是清末民国初年,原建的时间更为久远。从涧底朝上望去,旧石桥颇为险峻,从枝蔓丛生的植被和陡峭山谷中突兀地伸出一截石桥,将茶马古道向更陡更险的路途延伸。

旧石桥跨越的是芒玉大峡谷,据当地老乡解释,在傣语中,芒玉指的是多洞的地方--由于复杂地质因素,芒玉峡谷中的谷底布满了流水冲刷的洞穴,百平米范围,洞穴可达数百。

用地质学家的话说,芒玉峡谷属于无量山山系,为典型丹霞地貌,与喜马拉雅断裂带属于同种地质结构系。景谷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第三纪景谷植物群分布区系,是惟一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波及的区系。

下到芒玉大峡谷的经历让人难忘,因为穿行峡谷植被过程中,毛虫、蚂蚁、毒树的袭击让记者的手臂布满了红斑,几天之后,红斑上又长出一层红斑,奇痒难耐。

在这种红斑经历过后,常人的第一反应是,原来穿行于茶马古道中,有时甚至要露宿林地的马帮一定也吃了不少苦头。在多处采访中,老人和专家还提到了马帮面临的多种危险:老灰狗(野狗)、狗熊、虎豹的袭击,土匪的劫杀,自己人的谋财害命。这里面任何一个因素都将致命,埋尸骨于千年古道。

那棵里:写满茶马古道往事


从宁洱县城出来,走国道10多分钟,在公路一侧就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这就是那棵里——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一条当年马帮上京城,出缅甸、老挝的必经之路。

据史料记载,直至上世纪40年代末,宁洱尚未通公路,只有驿马通行大道。商贾以锅头带领马帮驮运普洱茶等货物在驿马大道上穿行。出境驿道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5条。南路经思茅,过佛海,到打洛,入缅甸,全长311公里。那棵里是南路的重要驿站,客栈密布,马帮云集。如今,当时的驿道、风雨桥、驿栈等古迹犹存,风雨桥也恢复重建了。

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那棵里。

走进那棵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棵里的村民很少,游客更少,偶尔有一两个摄影爱好者端着长枪短炮在亭台楼阁里进进出出。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头流向村尾,碾子房里硕大的碾子在流水的带动下,不停歇地转动着,千百年来,那棵里村的村民就用这种碾米的方式为来往的客商提供食物。

如今,村庄里的房屋仍然保持着木质结构、泥巴外墙,而村里的小路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显得古朴、厚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