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

发布时间 : 2022-02-18
茶马古道的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情况

茶马古道的线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晨的薄雾逐渐褪去,茶乡成佳从场镇或是同心家园、茶海之岛等农民新型社区中走出的茶农,开始忙碌于家门外的茶园、茶企、乡村酒店或城镇市场中这是一座美丽的田园,马尾松林掩映下是碧接蓝天的万亩茶园;这是一个现代的城镇,集中居住率达68%,商贸物流、市政设施、社区公共配套完善。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今日的西部茶都,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城乡形态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社会和谐文明的美丽生态田园城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成都的西南门户。

茶为核心,三产联动,这是成佳实现产业高端与新型城镇融合发展的动力引擎。

全镇茶园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创新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统防统治茶园模式,建立完善了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2.2万亩茶园全部获得GAP认证,其中1万亩已获有机认证,成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佳镇坚定发展现代生态工业,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了茶叶加工企业集群蓬勃发展。66家企业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相结合,推出以色翠、香高、味醇、形美为特质的蒲江雀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2年其品牌价值已达到10.52亿元。以蒲江雀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载体,成佳多次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茶事节会,在2010年的第一届中国采茶节上,成佳镇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被确定为一年一度中国采茶节的永久会址。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势突出的茶叶产业,成佳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茶文化体验游要素,成为特色彰显的茶文化旅游重镇,2011年12月,成佳茶乡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成佳以茶为媒,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的西部茶都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形成集茶叶贸易、电子商贸、品牌展示、国际物流配套、大型涉茶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现代、国际的茶叶贸易中心,成佳镇作为川西绿茶产区核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承载带动能力将再次得到飞跃提升。WWw.Cy316.COM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马古道驿站蜕变的典范


薄雾逐渐褪去,茶乡成佳从场镇或是同心家园、茶海之岛等农民新型社区中走出的茶农,开始忙碌于家门外的茶园、茶企、乡村酒店或城镇市场中这是一座美丽的田园,马尾松林掩映下是碧接蓝天的万亩茶园;这是一个现代的城镇,集中居住率达68%,商贸物流、市政设施、社区公共配套完善。蒲江成佳,昔日的茶马古道驿站,今日的西部茶都,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城乡形态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社会和谐文明的美丽生态田园城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成都的西南门户。

茶园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创新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统防统治茶园模式,建立完善了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2.2万亩茶园全部获得GAP认证,其中1万亩已获有机认证,成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佳镇坚定发展现代生态工业,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了茶叶加工企业集群蓬勃发展。66家企业将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相结合,推出以色翠、香高、味醇、形美为特质的蒲江雀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2012年其品牌价值已达到10.52亿元。以蒲江雀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载体,成佳多次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茶事节会,在2010年的第一届中国采茶节上,成佳镇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被确定为一年一度中国采茶节的永久会址。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势突出的茶叶产业,成佳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茶文化体验游要素,成为特色彰显的茶文化旅游重镇,2011年12月,成佳茶乡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成佳以茶为媒,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的西部茶都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形成集茶叶贸易、电子商贸、品牌展示、国际物流配套、大型涉茶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现代、国际的茶叶贸易中心,成佳镇作为川西绿茶产区核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承载带动能力将再次得到飞跃提升。

昔日古道上的马帮、马站、马店


清代至民国年间,出入思普区茶马商道运茶的马帮,有前路马帮、后路马帮、藏族马帮等。前路马帮,从昆明滇中、滇东南一带,到宁洱思茅;后路马帮从滇西一带到宁洱思茅;藏族马帮从丽江、维西、中甸等地区到普洱茶区。马帮以五匹驮马为一把,八把为小帮(40匹),三小帮为一大帮(120匹),结对而行。每一把有一个赶马人。在马帮中,每帮有“大锅头”、“二锅头”,各有骑马一匹;有头骡一匹,头带红缨彩绸明镜,脖子上带有大小响铃,插着三角彩旗,上书帮主字号,翻山越岭,过往村寨,行即有声。用铓锣开道,传音数里,便于互相避让,气势颇为壮观。赶马人都是男性,配有兽医。

马帮途中吃饭称“开稍”,夜间在山间露宿称“开亮”,自选一平坦宽阔的有水有草放牧的旷野,卸下驮子,组成一个方阵,放马吃草饮水,赶马人则五人一锅煮饭吃,晚上,人睡于马驮下,下雨时,睡于连接起来的马驮中间。上用马鞍竖绑架枝棍,盖以油布、毡子遮雨。为防野兽伤害人畜,晚上长夜烧火不灭,大马帮都配有三四十枝枪作自卫武器。思普区内的马帮有两种经营方式,一是户主拥有全部驮马(骡),雇人赶运;二是有二三匹马(骡)的户,把驮马(骡)合并成把,自成马帮,时散时合,多数马帮都在富人商贾手中,上至省城昆明,境外至缅甸、老挝、越南等地。

清代至民国年间的牛帮,驮牛按十头为一把,一人赶牛,五把为小帮(50头),自成体系,多至二三百头,为大帮,结队而行。牛帮是民间主要短途运茶的运输方式,拥有驮牛较多的户主,雇人赶运,小户主三五家合并成把,雇人赶运。没把有领头牛一头,专驮锅碗行李,脖子上带响铃,行走起来有响声,用牛铃和铓锣开道,便于路途互相避让,每日赶行半天,行走30华里,露天“开稍”,夜里烧火不灭,防止野兽伤害人畜,一般赶牛人都带有火药枪自卫。

民国时期的马站,思普地区是按路程远近来计算,规定30公里为一马站,15公里为一牛站。马站是专为过往马帮歇脚和装卸用的站点,有的站点是村寨,有的站点是在野外就地露宿。

清代时期的马店,由思茅至昆明的路途马店较简陋,仅有一块歇息的场地,四周盖有房屋,备有粮草供应人畜。县城马店具有人畜运输物资和承托双方服务的功能,一为盐商等候交易;二为商旅招来牛马帮运力,满足货物转运需要,从中收取一定佣金。

民国年间,仅思茅城内就有大小马店十余家,每天进出驮运茶叶货物的骡马不下千匹,人马旅店兴旺,据《思茅县志》载,顺城街有大兴马店、纳家马店、张家马店、上二街普通马店、教场坝石家马店、郑家马店、龙王井信远栈、瓦家店、新庙街福远马店、李家马店,可关牲口千余匹,另有行人住的顺城街高升店、春林客栈、文云客栈、教场坝元合客栈、贵荣客栈、鸿盛客店。龙王井、通商桥一带的露天火塘和牛歇场,都可变通使用,成为歇牛场、歇马场。

清末民初,墨江县城有一条马店街,有旅店业同业公会,因马店街通街均是马店而得此街名沿用至今。墨江的马店街有解家马店、段家马店、陈家马店、杨家马店等。这里是前路茶马大道必经的重要站口。

宁洱的马栈多集中在南门城外一条街。民国时期鼎盛时,有马店同业公会,县城有义发马栈、荣陛马店、荣胜马店、平戛马店、河西马店、李丕芳马店、赵天贵马店、太和客栈等四是多家。另在那柯里、石膏井、茶庵塘、孔雀坪、通关、回龙街、把边、哨牌、露水井等驿道站口开有小型人马店25家,茶庵塘有10家,回龙街有10余家,设有客房、马厩、开办伙食供应马料。景谷、镇沅、景东、澜沧、江城等地均有马店、客栈、鸡毛小店。

昔日的茶马古道,沟通了中外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研究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开发利用。

更多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首次对外宣传的蒲江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史书记载:蒲江茶西运,经成佳镇、名山县合江镇、太平场、月儿岗、新店子直达藏区,古道石磴、石板、间以砾石,虽越崇山,不患泥泞,在黎州用茶换取凉山地区、云南大理马匹。茶马古道石梯用每条长1.5米,宽0.8米,厚0.15米的石料建成,后人立碑纪念,碑文云:上通名雅,下连新彭。古道久远,石梯深凹,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贩运茶叶忙碌的景象。

同心村茶园观光带: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成佳挂。同心村茶园观光带位于绿色茶乡成佳镇双墙沟一带,茶园面积3014亩。林木葱葱,茶林叠翠,朝迎晨光,暮吮露珠。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别有一番风味。该镇先后被确定为成都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镇内企业生产的茶叶堪称绿茶之精品,深得茶客好评。春风乍起,茶尖吐翠,漫山碧绿,令人陶醉。

长滩湖:长滩湖是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成都市最大的湖泊。湖区面积3360亩,水深30余米。四大支流、三岛、二十七湾、100多座山峰错落有致;湖上碧波浩淼,两岸青峰叠翠,倒影悠悠,形成道道绿色回廊,幅幅淡雅天然的画卷。湖区有金龟岛、碧霞湾、卧虎岭、金钟山、玉屏山、红岩寨等天然景点。景区绿树婆娑、空气清新,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畅游其中,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普洱


普洱,城市名,即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市面积45385平方公里。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普洱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

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市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迥异多彩。

昔日“茶马古道”成为今日新经济走廊


西部大开发10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日趋活跃,昔日延伸于藏东纵横万山之中的茶马古道,如今正崛起为新的经济走廊。

茶马古道兴起于唐朝,宋明时期进一步发展。它起始于四川成都和云南普洱,两条线路均经过川、青、滇、藏接合部的西藏昌都境内,到西藏八一镇后,又分别到达西藏泽当和拉萨。历史上,一支支骡马商队年复一年行进在这条平均海拔4000米、高寒险峻的雪山古道上,把宝贵的茶叶等物资送进西藏的千家万户。

60年前,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号角吹响,一条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罕见的川藏公路沿着茶马古道伸展到青藏高原腹地,成为进出藏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又投入巨资对川藏线进行了整治改建,加强干线、支线公路建设,扩大川藏公路的辐射功能。

在藏东重镇昌都镇,这里可以找到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种商品。昌都地区最大的商贸企业--金鹰商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金告诉记者:现在交通发达了,成都流行的服装一周左右就会出现在这里的货架上。

这家企业目前在昌都镇经营着6000多种商品,每周还向昌都11个县的300多家农牧民个体商户配送商品。与金鹰商贸公司隔街相望的昌都邦达商贸公司极具藏式风格,其负责人就是昔日活跃在茶马古道上的百年商号邦达仓的后代。

伴随川藏、滇藏公路路况的改善以及民间交往的扩大,其沿线各地纷纷重新部署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10年来,依托川藏、滇藏公路,各地加快城镇化进程,邦达、白玛、巴河、鲁朗等一大批新兴城镇因此迅速成长。而川藏、滇藏公路沿线的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引来了无数游客,使得这些城镇越来越热闹。其中,在林芝地区的鲁朗镇,大批游客的到来使全镇30多家餐馆每年销售的土鸡达到23万只。

人流、物流、信息流日益畅通后,藏东各地以从未有过的眼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瞄准海内外两大市场组织产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体。

地处川、青、滇、藏四省区接合部的昌都地区利用背靠西藏腹心、面向全国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客商投资。最近5年间,昌都招商引资到位金额达10亿多元。其中,昌都最大的招商项目之一华润啤酒(西藏)有限公司陆续投入资金1亿多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其每年销售到西藏、青海的啤酒达4万吨,为当地财政缴税1300多万元。

而地处川藏线上的波密县及川藏线支线上的米林县、朗县等地,加快建立西藏最大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和藏猪生产基地,开发了松茸等林下产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林芝地区经营松茸的经济实体达335户,每年出口韩国、日本的野生菌收入近2000万元。

同时,在古城拉萨,内地客商与西藏企业在藏药、矿产、建材、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仅今年上半年,拉萨就引进内地资金26多亿元。昔日茶马古道正在成为新的经济走廊,深刻地影响着西藏发展,推动西藏经济融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紫石关茶马驿站的前世今生


古老关隘,车水马龙。

岁月流变,胜景依然。

曾经的天德茶炕,热闹非凡。现在,背夫、马帮远去,茶炕与拐子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来往过客。

经历过岁月风霜洗礼的紫石关,以独有的姿态,应对着我们好奇的探寻。

紫雕关口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5月24日,记者走进天全县紫石乡。

从天全县县城出发,往二郎山方向行进十九公里后,来到紫石乡乡政府所在地。

在紫石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的带领下,我们从乡政府出发,来到紫石关城门前。

城楼坐落在紫石关村村口,城门呈长方形,城楼为木质结构,城墙用砖砌成。

“原来的城门是圆形,城楼是木料搭建的牌坊型建筑。”刘仕康细述从前,“紫石关城楼建于元代,与如今新修的城楼相比,原来紫石关城楼的城门洞较矮。”

“城墙遗址还在。”在城楼外左侧,刘仕康指着一处用石头砌成的堤坝说。城墙北面一直延伸到青衣江边,南面则一直延伸至后面的山峰。

站立于紫石关城楼上,往天全方向眺望,左边是崇山峻岭,涛涛青衣江水汹涌而去,右边的山脉绵延不绝。

“紫石关是到二郎山的必经之地,以险峻著称。”刘仕康说,在脚基坪突兀的赭石色山崖上,刻着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于1940年在天全采风时所作的《咏二郎山》诗,“横径二郎山,高与碧天齐。虎豹窥闾阖,猿猱让路蹊。”

“以前,从脚基坪到紫石关,要经过一座叫仙人桥的铁索桥。”现在铁索桥已经被公路桥取代,大桥横跨青衣江两岸,成为交通要隘。而当年,背夫们则需负重走过铁索桥,其艰难可想而知。

据《天全县志》记载,历史上紫石关、飞仙关、禁门关并称“三关”,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土司统治时期,曾在紫石关设紫碉百护所,后为官兵戍守驻地。唐末至清雍正以前,紫石关一直是重要关隘,关隘总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有重兵把守,常与雕门(禁门关)相提并论,称为“紫雕”。

天全县某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发现紫石关是中国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正在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关于驿站的印记仍然保存完好。

天德茶炕

在紫石关城墙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德茶炕”。

“这里有天德茶炕,有拐子窝。天德茶炕为石炕,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现在天全县境内仅此一座。”紫石关村村民李先贵今年75岁,对茶马古道的记忆依然深刻。

他记得,当年茶农将从自家茶树上采下,支起斜锅、用木头耙子将茶炒好,发酵。生火,在茶炕上铺上竹篾,将发酵好的茶叶铺在竹篾上,冒起阵阵青烟,茶香四散开去……

家家户户使用茶炕烘茶时是镇子上最热闹的一段时光。经常有一群小孩围在茶炕边上嬉戏,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在茶炕边上劳作。

茶炕像一个小型蒙古包,哪部分是生火的地方,哪部分是铺茶的地方……儿时经常在茶炕边上玩耍的李先贵娓娓道来。

茶炕有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锥体,圆锥上面有三个孔,里面是空的,侧面连接的是4米长的风口、火槽。

“烘茶时将竹笆放于炕上,将茶叶覆盖在竹笆上,在火坑处燃起大火,热气由火槽传至茶炕,炕去茶叶多余水分。”李先贵站于茶炕前介绍着,“这样加工,茶叶不会焦,还能留着香味。”

李先贵介绍,明代初年,天全境内天德茶行专事边茶生产,独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来因为石炕防尘耐用,且操作简单,为南路边茶制茶业广泛采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藏族马帮的皮火筒 

“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600多米长、遍布铜拐窝的茶马古道。”跟随李先贵走在城楼前面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当年背夫留下的拐子窝清晰可见。

因为路途遥远,背夫的拐杖根部都要包上一层铁,这些拐子窝便是铁与石块碰撞后留下的印记。

背夫行走快慢不同,歇脚地点不同,一天行走十五公里左右的在脚基坪歇脚,行走二十公里的则在紫石关歇脚。来来往往的背夫造就了小镇的繁荣,小镇上的牟家旅店经常爆满。当年,冬季常常飞雪,积雪最厚可达0.5米,李先贵还记得过往的背夫们穿的草鞋。

“一般背夫的草鞋中填充的都是布料,境况好点的背夫草鞋中填的则是羊毛。”

在紫石关中来往的不仅有汉族人也有藏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到农历二月,都有藏族人从康定到天全贩运茶包,他们使用马匹驮运茶包,当地村民称之为马帮。

过往的藏族人身上挎着腰刀,他们从来不住店,一般都在铁索桥下(如今的仙人桥位置)的河边歇息。燃起火堆,架起大锅,便开始熬酥油茶,酥油茶的香味顺着河风阵阵飘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则用茶包堆成四堵墙挡风,“墙”外还有凶猛的大狗放哨。

“小时候觉得藏族人生活方式很特别,不敢靠近他们。”李先贵说,“有一次看到了他们特别的旺火工具,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李先贵所说的旺火工具,被当地人称之为“皮火筒”,由羊皮和一个小铁筒构成,小铁筒对着火堆,羊皮开合吸取空气,挤压充气羊皮用以旺火。

“现在的紫石关远远没有以前那么闹热了。”李先贵感叹道。

变迁的老街生活古色古香的老街

5月24日,阳光灿烂。

在紫石关城楼旁的一民居前,55岁的陈寿生正悠闲地喝着茶,正对面的房屋上写着“茶马古道驿站”。

站在紫石关城门前,往街道望去,房屋清一色青瓦白墙,木窗古色古香。

1955年农历3月12日,紫石关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火灾,整条老街木质结构的房屋几乎都毁于这次火灾。陈寿生家的老房子是这次火灾中仅存的几户之一。

“这些房屋是2005年进行外观风貌打造后的样子,想恢复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川西民居特色。”陈寿生说。

“这是马桑树,这是桢楠……”陈寿生指着家中的木柱介绍说,木柱直径大多在10厘米以上,颜色暗紫,有的木柱已经出现一些裂缝。为了保证房屋坚固,陈寿生将原先的木板墙换成了砖墙。他说,家里的老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

街道中间,一条0.5米宽的水渠穿街而过。一名妇女将一块木板放在水渠里,把水隔起来,开始洗衣服。

“原来街上没有水渠,一公里外有一个叫大水溪的地方,以前古镇洗衣、取水都在那个地方。”陈寿生说。现在的小镇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古镇中央也开辟了小渠沟,引来了大水溪溪水。夏季,村民经常在渠边洗衣,算是当地一道有趣的景观。

紫石关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们正坐在老房子前面闲聊,一位妇女正拿着针线缝补被子,旁边是三五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

从古城楼向前延伸的老街道,中间是一条光滑平坦的石板,两侧则是水泥地面,每隔200米左右,还有几步石梯。

“这条街道上以前是没有阶梯的。”陈寿生介绍道。原来的街道背夫、马匹和推车都要经过,阶梯不方便,如今这条街道的使用者只是村民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

重生的茶马驿站

紫石关,作为通往康定重要的茶马古道,在上世纪末经历着重大的变迁。

“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原来能开垦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了地。”陈寿生说,1999年前,对面的山上还有他家十几亩玉米地。

1999年,紫石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如今山林已经郁郁葱葱,退耕还林后的紫石关村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004年6月,紫石关兴起了农家生态旅游,现在已经开了35家农家乐。

“肩挑背磨,刀耕火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紫石关村民正以茶马古道独有精神,走向崛起、富足之路。”陈寿生说,如今紫石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是开办农家东,在就近的工厂上班。

“我也在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1000多元。”时间指向下午3点,陈寿生说完,骑上助力车上班去了。

紫石关地名由来

“这里石块五颜六色,还有紫色的石头。”5月23日,站在天全县紫石乡境内的青衣江畔,该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在江边捡起一块石头讲起了紫石乡地名的来历。

 

紫石乡又名紫石关或紫石。

传说古时天漏不止,水患无穷,民不聊生。女娲为解水患而炼五彩石补天。漏天补好之际,曾有一些碎石掉落于此地。因石头呈紫色,石上又隐约可见“紫石”二字,且石落而雨住,天再不漏雨,当地百姓便把此石看作神石,视为吉祥之物,并将此地取名为“紫石”。

 

今天,建于元代的紫石关城遗址,尚存有部分城楼。在天全历史上,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仙人桥地名由来

在天全县脚基坪到紫石关的路上,有一座桥,老百姓称为仙人桥。

 

桥名来自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全河脚基坪(地名)处,危崖对峙,河水寒冷湍急,船不能过,建桥困难。两岸百姓和过往客商深受其患,但又毫无办法。

 

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秀才行游路过这里。看到两岸交通不便,百姓渡河艰难,大发恻隐之心,于是拿出所有钱财,组织民工,奋战数十天,造就了一道铁索桥,给两岸人民和过往客商带来极大方便,人们非常感激。不久,罗秀才羽化成仙,脱离凡尘,人们为纪念他,便将此桥称为“仙人桥”。

如今,铁索桥已改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川藏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马重镇-那柯里驿站


“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那柯里”的意思是说该村小桥流水,沃土肥田,岁实年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是出古普洱府南门关后的一个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

那柯里驿站距离普洱市思茅区24公里,占地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山青水绿,自然生态良好,景色十分秀丽。这里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段茶马古道,整段古道用人工打制条石和自然砾石铺就而成,路面宽1.5—2米,是古代直至解放初期连通昆洛公路时思普区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为自宁洱县经思茅区至澜沧县的茶马古道之一段,古树参天,古道沧桑,韵味悠远。

除此之外还有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

清朝光绪年间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那时的那柯里是茶马古道上热闹繁忙的驿站,马帮往来不断,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人欢马叫,十分热闹。

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地方,由于茶马古道十分难行,马帮路过那柯里必须涉水淌过村里的一条小河,长时间的行走,再加上马驮重负,劳累的马儿行走到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因而得名“马哭里”。

爱马如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之后,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在这修建了一座“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如今的那柯里驿站,依然能感受到那时古道岁月里留下的古朴气息,这里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在风雨桥上聆听“哗哗”的小河淌水声,古道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水磨坊里不停旋转的石磨,经历沧桑的建筑,仿佛让人忘记了尘世的烦恼。

茶马驿站·那柯里


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唱响中央电视台的《马帮情歌》的诞生地,位于宁洱县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6公里,普洱市区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66户农户,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痕迹,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探险人士多次到此探访。

那柯里,原名“马哭里”。相传,无论从磨黑孔雀坪下来走夷方,还是从思茅上来,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进或出“荣发马店”的马帮须涉水淌过马店前的一条小河,劳累或者睡眼惺忪的马儿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视马为生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修建了一座长20余米的规格为五格的“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祖先创造性地开通了这样一条与外界商贸交流、沟通的路线,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崎岖山路为载体的民间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从唐代开始,古普洱府(宁洱)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茶马古道的拓展带来茶业的兴盛,马帮也成了促进普洱茶名扬天下的传递者。茶马古道沿途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文化差异,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黄金线路。那柯里就是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珍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