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饼的包装纸是怎么做成的?

发布时间 : 2020-09-30
茶饼怎么做成的 普洱茶饼纸 花茶是怎么做成的

【www.cy316.com - 茶饼怎么做成的】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普洱茶饼的包装纸是怎么做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普洱茶饼的包装纸是怎么做成的?”相关知识!

用纸包装普洱茶,看上去是老了土了点,但利于茶叶的陈化与保存

远在汉代,我们智慧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术,随着纸的发明,造就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化早已经取代了手工作坊,我们渐渐忘却了那最古老的造纸方法。为了寻求质地柔软、韧性更好、有良好透气性的纸张,我曾经去昆明纸张批发市场转悠,也找到一款手工纸,但总感觉粗糙。后来经打听,西双版纳居然有专业做手工纸的,笔者决定亲自去找找。

普洱茶包装纸

在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的人叫“马三”,在使用过程中,得把外面的皮全部剥干净(只留中间白白那一层),晒干,然后,经过二至三小时沸水煮,再用榔头把煮好的树皮捣得很碎,做成纸浆。再经过加工,印上各大品牌的印章、标志后,就成了我们包茶叶的饼纸了。

制纸原料“马三”

这纸有以下特点:一、柔韧性极好,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

把纸浆放入干净的水池里,不断搅拌。

用“马三”做的纸特点是:二、有木香味,这种香味不会流失,长久保留

把纸浆置入网内

用“马三”做的纸特点是:三、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嘴吹纸,可以感觉到能把气吹出去;

把纸浆置入网内

用“马三”做的纸特点是:四、保留时间很长,缅寺里书写的经文,使用这种纸张,已经保留了几百年,现在还能使用。

晒干

用纸包装普洱茶,看上去是老了土了点,但懂的人都知道她比一般的包装纸要好,它对茶叶的陈化与保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剥纸

它的透气性和防虫性,对茶叶的存储和陈化自然好处多多,纸张纤维丰富,纸质厚实,韧性十足,防虫蛀,透气性较好,绿色环保无污染。

捆扎(十张一褡,一百褡一捆)

最后加工成的普洱茶包装纸

茶经网扩展阅读

普洱茶包装的七大毛病


闷沉闷晦暗,死气沉沉,是目前很多朋友反映的普洱茶包装第一大通病。众所周知,无论生茶还是熟茶,普洱茶汤的颜色都不会和咖啡的颜色撞车,可是许多企业却把礼品盒做成了咖啡色,理由是这样看起来尊贵华美,咖啡色能彰显贵族血统。赤、橙、黄、绿、青、蓝、紫闲着不用,出自云南山区的普洱茶有必要成为“假洋鬼子”装神弄鬼么?

包装设计粗糙,包装材质粗糙,企业没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公司缺乏专业的素质,棉、麻、丝、绸、金、银、铜、铁抓着什么东西就给普洱茶穿什么,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穿。拜托,黑咕隆咚的普洱茶本来就长得不是太可爱,这么一折腾更难瞧了,眼球经济年代,叫普洱茶怎么去面对普罗大众的选美?

肤浅,也是普洱茶包装一大毛病,有时不是设计公司没有普洱茶包装想法,不是普洱茶企业没有包装意识,而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想得到好点子,做不出好样子,有想法但很肤浅的半拉子普洱茶包装比比皆是,俗称普洱茶包装的豆腐渣工程;

天下包装一大抄,什么包装好看抄什么,什么包装流行抄什么,这是目前很多设计公司、普洱茶企业的可耻行为。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即便是在知识产权没有完善起来的普洱茶包装行业,做人怕不能这么郭敬明(一个以抄袭剽窃出名的80后美男作家)!别忘了,革命前辈小兵张嘎同志教导我们说,不怕你今天闹得慌,就怕你将来拉清单;

前面提到咖啡色的土不算,由于追求老茶的利益,有一些人泼水撒灰,水牢出来关地牢,风吹日晒雨淋,干仓湿仓斗得凶,把所谓“老茶”包装得灰头土脸,就像从地底下挖出来的骨灰盒,尘埃累累,菌斑森森,有这个必要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普洱茶怕是要排进前三甲了。可是包装依旧上不去,方的难瞧,圆的死板,出省人家说好喝难看,出口老外说难看不敢喝,是不是普洱茶包装也需要破破四旧:旧企业、旧观念、旧模样、旧人才;

印几个蝌蚪形状的洋文在纸箱上,说是现代派,刷几个镏金的毛笔字,说是古典派,普洱茶没有形成主流包装,也没有非主流,侧枝末流大行其道。普洱茶包装行业一片乱麻麻,憋半天憋不出一个精品。普洱茶包装,你是行为艺术还是装置艺术。普通老百姓我看不懂,买不起。到底是不是拿来喝的?

普洱茶七子饼的历史由来


普洱茶七子饼是普洱茶特有的一种产品,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说法。

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以上就是对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说法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关于普洱茶七子饼的历史


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说法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是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19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四禧茶、五福茶已经有了,难保今后不出现八禧、九宫之类的茶品,七子饼的大旗还能飘多久,令人担忧。

普洱茶,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是古法制茶、古茶文化在云南的延续,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让现代人喝到唐代的茶。

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七子饼


普洱茶七子饼是普洱茶特有的一种产品,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

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以上就是对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有所帮助。

普洱饼茶的起源之谜


普洱饼茶的起源迄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我这里所说的普洱饼茶,其旨却并非是就饼茶说饼茶,而是以饼茶作为一种类型标志,就此用来论说普洱型各种紧压茶,包括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团茶,竹筒香茶等等。因此所谓普洱饼茶的起源之谜,实质上即指云南紧压茶和中国紧压茶的起源之谜。

那么普洱饼茶到底是发源于何处呢?其文化渊源来自哪里呢?某些学者断然论定,它是来自陆羽的《茶经》,全然承袭了陆羽的衣钵,或说是继承了唐、宋、元三代的团茶之衣钵。不过,他们深感遗憾的是,陆羽所撰的《茶经》之中,却唯独漏掉了最能继承他衣钵的云南普洱茶!

中国饼茶并非经由陆羽之手发明的。因为早在唐代之前,而且至少早在南北朝之前,甚至更还在两晋之前,我国就有饼茶闻世。它恰恰就记载在陆羽的《茶经》上。其原文是这样的:

《广雅》云:荆、巴间茶叶作饼,叶老,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引自陆羽《茶经七之事》

且看此文的记述中,既有饼茶的采制法,又有饼茶的饮啜法。而且就饼茶的采制法来说,其时至少已然有了两种:一种是采来老叶做成的饼茶,一种是采来嫩叶做成的饼茶,两者的制法则各各不同;这就是所谓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至于叶嫩者呢,则其在饼成之后,当然就无须以米膏出之。那么,这个饼茶的采制法和饮啜法是何人记载下来的呢?更重要的是,它是什么年代记载下来的呢,而且其所记载的则又是何地出产的饼茶呢?

先且从《广雅》说起罢《广雅》本是一部字书。而中国饼茶最早见之于历史记载的,准确地说,最早见之于汉文的历史记载的,就在这部字书上。《广雅》的作者张揖。张揖,乃魏国清河(即今河北)人也。张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号(227-233),当然乃属三国时代无疑。这就是说,早在陆羽《茶经》问世的五百余年之前,中国饼茶就已然见诸史籍。再说《广雅》记载的饼茶,原文说是出自荆、巴间,所谓荆、巴间茶叶作饼之说,就其所指的地域而言,不止是指现今的四川、湖北一带,而且还指现今的云南、贵州一带。那么,在上述四个地域之中,何处最有条件足以作为中国饼茶的滥觞之地呢?

依我拙见,中国饼茶的滥觞之地,理当就是云南,特别是云南境内的西双版纳并思茅一带,只缘这里乃是中国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之故也。这个推断有无载诸史册的史据呢?历史并未恩赐给我所谓载诸史册的现成答案。只缘那时在云南的茶树王国境内,所有土着部族尚无自己的文字,他们当然无法作也所谓载诸史册的文字记载。而汉族的王公大臣及其御用史官之辈,则又把那些土着部族视为可怖的蛮夷,当作征服而供其奴役与剥夺的对象,哪里还会记载他们的什么创造与发明,赞美他们的什么智慧与文明呢。即如后来到了唐代,由朝延派驻南诏古国的汉官樊绰,他虽在他所编撰的《云南志》(卷七)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此言却亦不足以为据也。既然说是散收无采造法,但接着却又说是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在事理上说得通么?试问,若是无有采茶法并制茶法,那么,银生城界诸山之茶,怎么竟会采制出来而转运行销于蒙舍即今洱海地区一带去的呢?而且,那些蒙舍蛮所采用的吃茶之法,恰恰是饼茶的饮啜法,并且恰恰跟上述《广雅》所说的饼茶之饮啜法,两者煞是相似呢:一则说,用椒、姜、橘子笔之;一则说,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且看一个是三国时代的饼茶饮啜法,一个是唐代晚期的蒙舍蛮所用的无以名之的饮啜法,两者相隔达五百余年之久,吃法竟是如出一辙的相似,这个茶史之谜,试问,该是难解还是不难解呢?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宋代有一位名叫李石的士人,在他所编撰的《续博物志》(卷七)中,许是参照了比之樊绰的《云南志》更为可靠的史料罢,于是他则断然删剔了樊绰所谓散收无采造法的字样,并且代之以采无时这样一个精当的措词,堪称笔力不凡也。只因西双版纳一带,大抵属于亚热带,部分则是属于热带的气候,故而常年可以采茶,无须象江南一带那样,讲究什么明前茶,雨前茶这类。所以,采无时之说,则集中表达了西双版纳一带采茶的特色。

此外樊绰笔下的蒙舍蛮之说,纯乎是歧视和诬谤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贬称,因而亦被李石删去。李石笔下的文字则是这样的: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采无时,杂椒、盐而饮之。

前面说过,普洱饼茶的起源之谜,虽说在先秦前后、两汉前后史籍上难以觅得破释的现成答案,不过却也不乏可资参考的某些侧面线索,兹即引述于下。

侧面线索之一: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荼(茶)蜜皆纳贡之。此中之巴蜀之师,据史家考证,乃是今云贵川三省的八个小族国人组成,其中的濮人,就是今勐海县布朗族的祖先。;也就是说,在商周时代,勐海就产茶,史料及史诗中理应有更多的记载。(引自雷平阳《普洱茶记》)我在这里尚要补充一点:常璩在《华阳国志》中除了着有《巴志》和《蜀志》之外,尚还撰着了《南中志》。这个南中,即相当于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南中在巴蜀之南,故以名之。《南中志》称:平夷县有石兆津安乐水,山出荼(茶)蜜。这恰好与《巴志》所述的纳贡之茶,彼此对应起来。那么,既然南中山出茶蜜,兼之昔日巴蜀之师中又有聚居于勐海县的布朗族之祖先,这么说来,其所纳贡之茶,何尝不就是云南之茶呢?而且这种贡茶,依我推断,它很可能就正是云南普洱型茶呢。

至于像普洱饼茶这类紧压茶的发生和形成,那当然是由其特有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诸般因素所决定的。俗谚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茶呢,其道理也一样,即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也。

上古时代的云南及其茶树原生地一带,全然是一个处于封闭状态的神秘王国。后来随着茶叶贸易之路的开拓,他们与外界的交往,遂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频繁起来。鉴于他们的茶叶绝大部分都须行销到遥远的邻国,诸如印度、南洋一带去,行销到西藏以及大西北一带去,即使行销到中原去,同样也须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远途辗转而不已。试想,云南境内茶叶的行销,如何才能适应于上述这般的远途运输呢?唯一的良法就是生产紧压茶。于是南中的茶子,率先制成型样各异的紧压茶,诸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团茶,砖茶,竹筒茶,则先后应运而生,远销四方,流誉海外。

而谁能断然否认,这南中之茶,压根儿就不是普洱紧压茶呢?再说,普洱紧压茶发源于西双版纳和思茅一带的另一个必然因素,我想,那是跟自然条件即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有着直接关系。西双版纳和思茅一带,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少部分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个别地方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而一般绿茶,在如此气候条件之下,即在温度和湿度都相当高的情况下,很不容易贮藏,或则很快失却其自然香味,或则易于发生霉变。

诚如前面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勇敢而聪明的西双版纳人并思茅人的祖先,必是老早老早就发明了紧压茶即后发酵的青茶之制法,这样不仅便于行销远地,而且也便于日常贮藏。

普洱紧压茶的这种优异特色,很早就被南国一带的茶商和茶人所发现,因而在广州,在香港、在澳门一带,甚至更远的如在东南亚,在南洋一带,云南普洱型茶(紧压茶),竟皆历久风靡而不衰,畅销达于至少百年以上!

这里且以香港为例香港回归前夕,我曾先后两度在那里小住,走访了大大小小茶庄并茶楼和茶铺。我发现香港茶肆最是赏鉴这样一副茶联,即:

普洱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

此联中这些些名品之茶,彼此却并非平起平坐的。在香港茶商和茶人的心目之中,首屈一指的则是云南普洱茶。无怪乎大小茶庄,则每每以云南所产的陈年七子饼茶,弦耀于市,招徕顾客。

据记载,香港在回归前后,每年销售的普洱紧压茶,竟达五六千吨!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简直就是一座南国海上的普洱茶都!

香港那里的气温比内地高,湿度尤其大,因而一般绿茶在那里极易霉变。相比之下,作过后发酵处理的七子饼茶之类紧压茶,便被香港茶商们所青睐。只因它即使稍稍受潮后,仍可及时予以晾干,或则烘焙。这就是它胜于一般绿茶的独特优异之处。

当然喽,关于云南紧压茶的起源之谜的破释,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跟我国上古茶史的探索和史前茶谱的发掘,彼此则有着直接间接的内在联系。

事有凑巧,就在这篇拙稿执笔之前没有几天,我曾就关于史前茶谱的反思一事,撰写了题为《酸蚂蚊、酸茶及其他》这篇短文。其中有两三段话,倒也与破释普洱茶的起源之谜不无关系,这里姑且引录于下:

早在万年迤远的上古时代,生活在我国茶树原生地一带的中国原始人类,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随着文化进化而自然形成了他们的茶俗茶风,包括史前茶谱的流布于世,诸如生嚼之茶,石烤之茶,竹烹之茶,生晒之茶,酸渍之茶,凡斯种种,不一而足。这一切都是生活在我国茶树原生地一带的中国原始人类留给后世的不朽文化遗产。这证明着,缔造我国原始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的主体民族,当初则本是土生土长于我国茶树王国境内,亦即繁衍生息于澜沧江两岸这一带的那些土着部族,即那些兄弟少数民族,而并非其时居于中原地带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

然而,我国远古茶史之研究,以及关于史前茶谱并史前茶俗之探索,历来往往只是一味依据于《茶经》之类典籍。典籍上说是,则是;典籍上说非,则非;典籍上说有,则有;典籍上说无,则无。殊不知,这是一种迷误!诚然,在中国茶学并中国茶史方面,陆羽《茶经》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类着作。它对唐代以后中国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的推进和发展,作出了非凡的历史贡献。不过,就跟在历史上作过不同程度贡献的历史人物一样,陆羽则亦不能不受到历史的局限。譬如限于其时的历史条件,陆羽当年就未曾亲赴中国茶树原生地一带作过田野考察,因而在他的《茶经》中,只是泛指而言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至于我国的茶树原生地,以及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的原始发祥地,究在何处呢?陆羽《茶经》中则未置一词。再如《茶经》的七之事,共引述了40余条茶事细目,包括咏茶的神话、传说、故事、轶闻而在所有这类记述中,对于云南境内茶树原生地一带的上古茶俗茶风,上古神话传说,以及史前茶谱之类,竟皆未曾说及只字。我这并非在苛求古人,非难古人,而只不过是就历史的某种实情实况,作出一种直白之表述耳。

而且更有甚者的是,当今某些作者竟还把陆羽《茶经》视为中国茶道文化的滥觞之始,发端之源。殊不知,在我国茶道文化传统之中,唐代茶道文化并非属于原生文化的性质,而是属于衍生文化的性质,就跟此前诸如六朝茶道文化,两汉茶道文化,先秦茶道文化皆属衍生性质一样。而唯有中国原始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即由我国茶树发源地一带那些土着民族原始先民们所缔造的茶叶文明,诸如民间茶俗,咏茶神话,茶树图腾,史前茶谱,等等等等,凡斯种种,那才是属于原生文化的性质。

谁是中国紧压茶最早的发明者和缔造者?当然,不是神仙,不是皇帝,不是茶坛上的任何圣贤之辈,也不是任何茶道大师之辈,而是土生土长在我国茶树原生地一带的那些胼手胝足,那些平平凡凡的原始选民!

(作者简介:凯亚,男,1930年生,江苏盐城人,中国茶道文化学术丛书主编,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日报社人才服务中心客座研究员,已出版茶道文化专着100多万字。)

普洱团饼茶的历史脉络


普洱茶名称的出现在明朝,明代谢肇制的《滇略》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说明,明朝期间云南紧压茶是鼎盛的。

然而,普洱茶历史上的开篇文章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其卷三云:"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朝时期,南昭国是云南的地方政权,蒙舍蛮是南昭国的主要力量,受唐王朝扶植,它们间的交往是密切的,蒙舍蛮的这种饮茶方式,在唐朝也是普及的,甚至成了大唐市民们的习俗,虽然陆羽觉得不屑一顾,但是其《茶经》里却作了重要记载。

云南利用茶叶的历史早于唐代,在三国的《七诲》里提到了"南中茶子",南中相当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而要说到云南茶叶的重要发展,或者说普洱茶的成型,我认为是盛唐汉文化与南诏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至于说更早的关于古滇国用茶的历史还有待考证。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用茶是在巴蜀,特别是巴,三国《广雅》就载有荆巴间采茶作饼的史料。古滇国、南诏与巴蜀的交往与争战,对云南茶叶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陆羽《茶经》里没有直接记载云南茶区,应该是与当时南诏国是地方自治政权有关,而且南诏初期,云南之地是少数民族部落割据的,后来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也是时而和平共处,时而争战不断。

《蛮书》记载"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说明当时云南少数民族制茶用的是初级的晒青茶工艺,采摘不讲究,制造也就是最简单的日晒,在樊绰(出史南诏的唐朝使者)看来,这也是与唐朝饼茶的制茶工艺(蒸青制茶)相比而言的。

在云南民间走访,许多少数民族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说晒青茶,他们却十分熟悉,并称之为"老黑茶",是他们"原生与本土"的重要饮料,以及重要的经济来源。可以说,一千多年以来,积淀、传承与发扬的晒青茶工艺是普洱茶的基础。而晒青茶古老的品饮方式,目前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仍有流传,如佤族、拉祜族的烤茶、土锅茶,白族的"三道茶",纳西族德"龙虎斗茶"等。

笔者认为,南诏时由于地理与人文环境,少数民族粗陋的晒青茶工艺,交通运输不便等诸多因素影响,蒙舍蛮作为南诏政治中心的王族,他们在获得团饼茶的知识后,结合对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他们采用初制晒青毛茶,"蒸而团之"制造紧压茶的历史。

唐朝时,散茶加姜桂混合烹饮的方式是一种大众习俗,而团饼茶的品饮则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与时尚,蒙舍蛮会模仿这些时尚,制造饼茶,但由于茶山山高路远,加工运输困难,因而形成了"晒青饼茶"的加工方式,而不是唐朝的蒸青饼茶。

蒙氏的南诏国,在统一洱海地区后,在洱海之滨建太和城,设上下两关,上关为龙头关(即现在的大理古城),下关为龙尾关(也称龙尾城,即现在的下关城).蒙氏开创了"晒青饼茶",古永昌地区、洱海地区也就成为了重要的产茶与制茶基地,也为下关打下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后来,南诏势力扩充到银生节度,云南的四大茶区也就初步成型了。

蒙氏帝王传了十三世,共二百五十年,而后被郑氏、赵氏及杨氏篡位。接着南诏的通海(现玉溪地区通海县)节度使段思平,在滇东南三十七蛮部的支持下,讨伐杨氏成功,开创了段氏大理国时代,段氏仍然以大理为国都。据《道光云南志钞》载:大理国传了几代后,宋兴,宋太祖干德三年,王全斌平蜀,欲取滇献之,宋太祖鉴于唐南诏之祸,觉得"南蛮"不易统治,才有了宋挥玉斧的典故(宋太祖以玉斧画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此,段氏得以久居云南,中国竟以外域视之,不知所谓大理国矣。因而大理国就成了南诏国的延续,蒙氏的"晒青饼茶"加工方法自然得以传承。

到了元朝,元世祖平云南后,元朝派王族到云南执政,少数民族也被迫迁移,有的到了更边远所谓充满瘴气的边疆,蒙氏加工方法与习俗则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流传。

在明代,明王朝大力援助云南,云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有了广泛的交流,蒙氏"晒青紧压茶"在云南得到大普及。明朝谢肇制的《滇略》才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地,交通不便,消费习俗转换也没有中原地区快,明朱元璋下诏废除团饼茶兴散茶,并未影响云南的紧压茶,因而,云南紧压茶得以保留。

明朝以后,人们对普洱茶养生保健效果的逐步认识,名着《红楼梦》中就有了记述的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焖一罐普洱茶成为一种时尚;而科技着作《物理小识》、《本草纲目拾遗》等也有了相关记述。这样,普洱茶不仅没有随其它团饼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发展,甚至成为了贡茶。

以上就是普洱茶(团饼茶)继承唐朝饼茶历史,而在明清两代得以发展的历史脉络。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


当下最受茶迷们追捧的是普洱,我也最喜欢普洱。总觉得,喝了普洱,清香扑鼻,喉润舌甘,身心沁香,肺腑舒畅。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都在呼吸,在生长,在变化。在普洱茶中,你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能感受到爱的魅力。

普洱生茶,性寒。刚出厂的生茶,茶汤清纯透亮,入口青涩不已,像刚刚开始的爱情,有那么一点点羞涩。但那青涩化得如此之快,立刻转为回甘,舌根、喉咙都能感受到甘洌泉水般的清甜,就如两情相悦,彼此心动般的让人难舍。

存放几年的生茶,汤色金黄透亮,口感鲜爽,有那么一点点涩味,但回甘明显,像四五年的爱情,虽然有一些摩擦争执,但还是甜蜜,充满激情。一些存放多年的老生茶,茶汤晶莹透亮,陈香扑鼻,顺滑绵长,虽然经历了岁月的磨炼依然生气蓬勃,像一个历练风雨的坚强男子,从内向外透涵着无限生机和不安分,又如那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诙谐幽默的贤者,和他相处,总觉得浑身通透,精神焕发。

普洱熟茶,性温。茶汤色红浓韵,滋味醇厚,甜而不腻,平和随性,像一位红润丰满、雍容大方的中年美女,微笑着,向你走来。她的美是爱情的温馨、人生的沧桑换来的优雅自如。一些制作工艺上乘的普洱熟茶,汤色红浓如陈年葡萄美酒,浓艳得炫目美到极致,举杯轻闻,陈香,却淡如薄烟,早已没有新茶扑鼻而来的清香。而慢饮一口,茶汤醇厚,黏稠,但滋味却很平淡,没有任何刺激味蕾的感觉。不由得想到“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

这老茶就像五十年的爱情一样,与子偕老之时,两人已鬓角发白,曾经激情的爱情已经在数十年的柴米油盐生活中转化成平缓如水的亲情。这份珍藏数十年的爱情,平和,厚重,温馨。

生活中我们品茶,讲茶,感悟茶,其实都是品味自己,感悟人生。泡茶就是泡自己,感知自己的存在,体会自己的经历,感味生命的真谛。新春,走了一次茶,恍如心中多了一份甜蜜、添了一份平和、增了一份自信和淡定。

七子饼茶是怎样来的呢?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