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刺激茶叶消费者疯狂的,除了茶叶就是茶包装

发布时间 : 2020-10-03
茶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茶叶消费者需求特点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能刺激茶叶消费者疯狂的,除了茶叶就是茶包装”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什么风格的茶叶包装最能刺激消费者疯狂打call呢?

茶,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茶”,一个是生活必需品,一个则是生活的享受品。而茶叶包装承载着茶文化、品牌内涵、产品信息、精美设计,所以无论哪种消费方式,最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茶叶的包装。

如今市场上的茶包装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现状,茶包装的档次参差不齐,品牌众多。不仅如此,茶包装行业在市场的推动下也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消费者体验的享受和满足。

包装定位是茶包装的设计原则,包装既是一种商品语言,也是一种人文和艺术语言,旨在明确表达产品的特性、传递品牌的内涵、体现茶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从而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相吻合。

产品定位一定要突出产品本身的卖点,即产品的特色、功能、质量、档次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消费者没有耐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仔细挑选,所以迅速的让消费者辨识并了解产品很重要。

茶叶包装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茶商们不仅要在茶叶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还要加强茶叶包装的实用和美观。

小编推荐

宋代茶叶消费的社会影响


宋代饮茶十分普及,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皇帝嗜茶,文人士大夫嗜茶,僧侣嗜茶,平民百姓也普遍饮茶,饮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所谓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饮茶兴盛突出表现在茶馆的兴盛上。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饮茶大盛,汴梁(开封〉、临安〖杭州)大街小巷,茶肆茗坊数量众多,服务形式多样,功能日趋复杂,分工层次明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概括地说,宋代茶叶消费数量多,影响大,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税茶利、军事国防、民族关系均与之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促进了茶叶生产

虽然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茶叶消费能力、数量、质量千变万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茶叶消费水平比唐五代时有较大提高,消费数量有所增加,对茶叶生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1.推动了茶区拓展,增加了茶叶产量

需求刺激生产。正是由于旺盛的消费需求,才使茶叶生产大发展。宋代产茶地区除云南外,包括15个省市,总计112个府州军,除其中10个军是在唐代州郡中分割出来的夕卜,实际产茶州府军为102个,这还不包括《茶经》所载唐代产茶而宋代暂时尚未找到资料证明的润州、费州、韶州、象州4个州。宋代茶叶产量估算约为140万担,比唐五代时最高产量80万担增长了60万担,增幅为75先。由此可概见茶叶消费对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在福建表现得尤为明显。陆羽《茶经,八之出》对福建茶区着墨不多,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说: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人宋后建茶异军突起,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当时的情况是,唐及唐以前,以蜀茶为重,待自建茶出,天下所产皆不复可数,人们连篇累牍地用最美好的文字赞美建茶,并以品饮建茶为自豪,掀起了一股消费建茶的狂潮。惟兹茗饮为可喜的直接后果是园林亦相与摘英夸异,制卷繋新而趋时之好,故殊绝品之始得自出于蓁莽之间,而其名遂冠天下。茶叶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榷东南茶时,茶须悉送六榷务系之,分配给福建的岁课额是39.3万余斤。到元丰七年(1084)王子京为福建转运使,再榷福建茶时,建州出茶不下三百万斤,南剑州亦不下二十余万斤^,两共320余万斤,是榷东南茶时的8倍以上。而珍品建州北苑茶,初每岁不过产五六万斤,迄今岁出三十余万斤如果没有消费者人竞贵之的狂热追捧,是不会有建安之茶散天下者不少的火热局面,同样也就不可能有包括建州在内的整个福建茶产的大发展。尤其是北苑茶中的绝品,茶刚采摘,售者巳担簦挈囊于其门,或先期而散留金钱,或茶才人笪而争酬所直,以致出现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求的情况。

2.刺激了茶叶相关技术的进步

宋代对茶树栽培和管理、茶叶采摘和焙制、茶叶贮藏和饮用均非常重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技术水平比唐五代时期也有显着提高之处。这与茶叶消费,尤其是市场消费不无关系。如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即主要是茶树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认知更加详细,更加具体,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序》、赵佶《大观茶论,地产》等茶着中。关于茶树品种,唐代陆羽《茶经》是从茶树生长环境和茶叶外形、颜色等来加以区别。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则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丛茶等7种茶树的品种及性状。赵佶《大观茶论,白茶》则专门论述了白茶这一特殊品种。关于茶树繁殖,宋代创造的多子密植法为后世所继承。关于茶园管理,宋代已十分注意除草和施肥。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引《建安志》说得很具体,云:开畲,茶园恶草,每遇夏曰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集除草、松土、肥园于一体。同时还介绍了利用桐木与茶套种之法,起到为茶夏挡阳光,冬避严寒的作用。关于茶叶采摘和焙制技术,宋代采秋茶的现象逐渐增多,甚至还有冬天采茶的记载,对采茶的时间、方式比唐五代更加重视,要求更严和考究。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采茶》、黄儒《品茶要录采造过时》、赵汝砺《北苑别录采茶》、赵佶《大观茶论采择》均提出了详细要求。采茶之后,必须进行拣茶,以便挑择肥嫩之叶,去除病伤芽叶与老叶等,以提高茶质。这道单独工序为唐五代所没有,而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茶病》、黄儒《品茶要录白合盗叶》、赵汝砺《北苑别录拣茶》、赵佶《大观茶论采择》均有详细记载。拣茶之后进人制茶阶段。最能代表宋代制茶水平的是团饼茶的生产,尤以建州为代表。宋代制茶工序相当复杂,但最主要的是蒸和焙这二种。茶拣后仔细洗濯干净后再蒸,蒸熟后经冷水淋洗后即研。研前先压,即榨茶,又叫压黄〈只适于建茶〉。研茶后即造茶,把茶匀人各茶模压成各色茶饼,然后用火烘干,即过黄,最后进行包装收藏。整个制茶过程技术精湛,要求甚高。赵汝砺《北苑别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赵佶《大观茶论》、庄绰《鸡肋编》卷下均有大量记载。至于宋代煎泡茶叶的技艺有了新的发展。其冲点法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它是唐代煎煮技艺的发展,同时又为明代冲泡技术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宋代茶技还东传日本,成为日本诸派抹茶茶道的源头。宋代点茶技艺、点茶程序、分茶技艺、斗茶技艺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3.提高了茶叶质量,许多名茶脱颖而出。

北苑茶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符合浮费者对髙档茶的消费需求。这种茶原料优等,要求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对茶叶采摘、拣选、蒸搾、研制、烘焙、包装,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相当精细,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独特的制茶工艺,把龙凤夯制作工艺推进到无以复加的顶峰。所谓乌蒂、白合,茶之力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茶苦涩。蒸芽必熟,弃膏必尽。蒸未熟,则草木气存;去膏未尽,则色浊而钟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大观茶论》也说: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宜,研膏惟熟,焙火相良,概括了制作龙凤茶工序中应注意的技艺。由于宋代到茶尤其是北苑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只求质量,不计成本,所产茶均为珍品,品质优良,堪称极品,成为各方争抢的奇货宝物。人们以品茶为荣,以赠建茶为敬,这种风气在社会上层中特别有市场,因而对双井、日铸、顾渚、蒙山等名茶生产也带来了一定毚响。消费市场对名优茶的旺盛需求,推动了茶叶采制工艺精益求精,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高,各地名茶因而脱颖而出,天下郡国,所出茶货,品类至繁据统计,宋代有名茶293种,比唐五代时期的148种多近一倍。名茶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反映了消费需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是人们饮茶求精求优心态和行为的反映和必然结果。

4.促使茶类结构发生变化

宋代茶类以团饼茶为主导,不仅最负盛名的茶类是团饼茶,而且斗茶的原料是团饼茶,因而在众多史料中大多唯团饼茶制作工艺、斗茶标准为准则。如北苑茶制造有搾茶工序,制出的茶为白色,因而白茶就被评为好茶。赵佶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蔡襄也说:茶色贵白。这两人均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茶艺专家,他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范仲淹所作《采歌茶歌》广受欢迎,诗中写道: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蔡襄看后不以为然,不客气地说:今茶绝品者甚白翠绿乃下者尔,遂建议把绿字改为玉字,翠字改为素字。这实际上是以北苑茶标准评定优劣。有人针锋相对地指出:今诸郡产茶去处,上品者亦多碧色,又不可以概论不但评价茶汤优劣的标准在变,专尚团饼茶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消失,草茶比例增多,声名大振,成为与高档团饼茶媲美的茶叶,受到消费者欢迎。尤其是景佑(1034~1038年)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后制作尤精,本来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但双井后来居上,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似乎奠定了腊茶与草茶并驾齐驱的局面。腊茶出於福建,草茶盛於两浙的说法即可揣其大略。双井茶,从欧阳修《双井茶》诗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斤茶,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及扬休诗句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即可知士大夫以饮双井草茶为荣,认为其茶品质与最名贵的北苑密云龙不相上下。由于草茶崛起,饼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散茶份量日益加重。唐朝岁贡特盛的阳羡茶,原为团茶,人宋后巳不复研膏,只谓之草茶而已。饼散过渡是宋代茶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南宋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不蒸之茶即散茶,明代说: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这是饮茶习俗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反映。

二、促进了茶叶市场的繁荣

虽然不同阶层的茶叶消费对茶叶市场的影响各不相同,但从整体上看,消费对市场的拉动和贡献相当明显。从市场体系看,宋代全国茶叶市场网络体系在唐五代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茶叶初级市场增多,中级市场集散周转功能强化,承销市场广阔,周边及海外市场拓展,各级各类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强化。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是消费对市场的刺激。需求创造市场,决定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没有需求就无所谓市场,需求与市场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宋代表现得相当明显。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相关内容请参见本人发表过的《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发展》《中国茶叶》2005年第1期)一文,这里不再重复。

三、官府获得了丰厚的茶利

主要有茶税、岁课、茶息,通商时为茶税、茶租。官府获取茶利以茶叶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背后支撑动力是消费需求的存在及旺衰。虽然榷茶制体制下,难免存在茶商与官方争利的现象,但主导茶利分配及流向的仍是官府,官府有利可图,否则就无法解释官府为何费心劳力来组织控制茶叶贸易了。官府认识到,由于茶叶消费数量庞大,茶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有着极为诱人的利益存在。刘承规说:山泽之饶,茶茗居最,宰相李纲说:摘山煮海者,天下之利源,而国家经费所赖以给足也,谁掌握了茶盐之利,谁就占据了主动权,茶盐之利在州县,则州县丰饶,茶盐之利在朝廷,则朝廷富实。有些地方的主要收人就是茶,国家榷茶盐,大率淮浙之课在盐,江乡之利在茶。从大局看,茶、盐地位旗鼓相当,所谓茶、盐等也,茶盐,国之利权。假之方镇,则以供军;收之公上,则以裕国。对茶利,宋朝赖是以济,尤其在国势抢攘如此,州县匿乏尤甚,而兵革未息,寇难方多的情况下,有犒师养兵修缮戎器之费,赖此干运,以济难危。茶利对宋朝贡献极大,成为官府重要财政收人。用周必大的话说,国家利润,鹾茗居半,可见某地位举足轻重。当然盐利占第一位,茶利次之。汪圣铎研究,榷茶收人约为全宋岁人数的百分之一至五,漆侠说得更具体一些,认为宋高宗末年财政总收人为五千九百四十余万贯,宋孝宗时为六千五百三十余万贯。而这两代的茶利,分别占财政总收人的百分之四,六和七,二。这么多茶利用在何处?绝大部分用以养兵。《历代兵制》卷八《宋》说:自皇佑〈1049-1054年)一岁之人一亿二千六百余万,而耗于兵者常什八。宝元间1038~1040年)富弼曾说:自来天下财政收人,十中八九赡军。神宗〔1068~1085年在位)时陈襄指出,治平二年1064天下财人约6000余万缗,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分,这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茶利。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宋代茶利绝大部分用以养兵,当无大错。

从茶利征收总数也可概见官府获利之丰。宋初平江南后,岁约400万贯,嘉佑二年〈1035〉最少,岁课128万贯,内实钱86万贯,子钱46.9万贯。真宗、徽宗时榷茶收入较多,岁课约300-500万贯,南宋前期曾达600万贯,几乎是唐代茶利的10倍。大观三年〔1109〉蔡京将茶利百万缗输京师所供私奉,掊息益厚,嘉佑1056-1063〉以前,岁课均赋茶户,岁输不过三十八万缗有奇,谓之茶租钱,当然收人有所减少,但如果加上茶税收人806032贯,仍有1175104贯,比通商前此二项之和1094093贯尚有较大增加。如果仅从租钱变息钱看,崇宁(1102-1106)以后,岁人之息,骤至二百万缗,视嘉佑益五倍矣,政和(1111~1118)改茶法,岁收息至四百余万缗。此外,蜀茶收人同样骤增,其始岁课三十万。李稷为提举,增至五十万缗。其后岁益至百万缗,绍兴十四年(1144)茶司一年遂收二百万,茶马司富甲于天下―。官府除少量年份茶利为茶商所侵夺外,获利甚丰,这当然与官府立法太重,取利太多的残酷搾取有关,但也与市场消费增加密不可分。

四、提高军事国防实力

由于茶叶需求旺盛,人们在消费茶叶的同时,官府获得了大量茶利,其中很大部分用于军事边防。李新《上皇帝万言书》说:户部之计,茶利岁人,不訾边防之用,仰此以为喉吻之哺,从官府的出发点来看,茶利岁人首先属于政治目的。宋朝边防形势严峻,茶利岁人应满足边防之用为要务,因而在盐池之坏未复的情况下,国用尤急於茶利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有犒师养兵修缮戎器之费,赖此干运,以济难危及岁仰茶利以佐军费是客观实情。如宋神宗〔1068-1085年在位)时经营熙河,急需大量金钱,而榷川茶取得的茶利,对支撑西北防务具有决定作用。川茶,熙河一路经费所仰,并非夸大其辞,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白。南宋时,赵开治蜀,茶利成为抗金的坚强后盾。赵开广泛开展茶盐榷酤、奇零绢布之征,收到良好效果,赵开馈垧者十年,军用无乏,一时赖之。到绍熙年间〈1190~1194〕,仅成都利州路岁人茶钱249.3万余缗,朝廷岁以一百一十三万缗隶总领所赡军由于茶利直接济军,关系非同异常,北宋专门置发运使以总六路赋人,其职以制置茶盐酒税为事,军诸国用多所仰给,明确规定把军储作为首要任务。这一规定非同寻常的举动,显示了茶利对军需国防的重要作用。榷茶之设也是利用少数民族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消费心理和饮食需求,设榷场售茶以助军需。真宗时〈998-1022年在位〉,河北转运使索湘会内殿崇班阎自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南宋后,更是把金朝极为欢迎的腊茶运往榷场牟利,以补军费之不足。(绍兴)十二年〔1142〉,兴榷场,遂取腊茶为场本,凡胯截、片、铤,不以高下多少,官尽榷之,申严私贩人海之禁。西北地区面向西夏的榷场也是售茶牟利。田况所奏今既许于保安、镇戎军安置榷场,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彼若岁得二十余万斤,则榷场更无以博易,此不得不悔也,欧阳修所说然则两榷场舍茶之外,须至别将好物博易贼中无用之物,均说明了这一特点。被宋朝奉为国策的茶马贸易政策,不用说其战略思想是充分利用蕃部所欲,大抵惟茶为急,恃茶马为命的特有消费需求,实现以茶易马,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整体考虑。所以当宋朝收复熙河时,面对西人颇以善马至边,其所嗜唯茶,乏茶与之为市的被动局面,迅速作出反应,就近榷四川茶运往西北地区市马,换取大批战马,成为宋朝解决军马特别是良马的一条最重要途径。至于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虽诸蕃马多驽,无甚军事价值,但大率皆以互市为利,宋朝曲示怀远之恩,亦以是羁縻之,达到靠军事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固边目的,也是相当深远战略考虑的政策。实现之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基础是非茶马无以招集汉蕃人族。当然,官府还主动利用交引制引导商人向边地输送军事物资,以茶偿价,从而达到巩固边防的重要目的。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於西北,利尝至数倍的局面,是官府着眼于增强边防实力,主动饶利茶商,用以解决军需的一项重要手段。雍熙〈984-987〉后用兵,切于馈饷,多令商人刍粮塞下,酌地之远近而为其直,取市价而厚增之,授以要券,谓之并引,至京师给以缗钱,又移文江、淮、荆湖,给以茶及颗、末盐。这种方法嗣后推广。

乾兴〈1022年〗以来,西北兵费不足,募商人入中刍粟如雍熙(984-987年)法给券,以茶偿之气至和三年〔1056年、改辇钱帛于河北边防,以现钱和籴,惟人中刍豆计直偿以茶如旧。刍、豆、粮、粟均为军需必需,军队日不可缺。交引制施行的前提是茶商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这又须以茶叶销售为中心,茶叶消费水平提高,茶叶销售渠道畅通,茶商才会人中提茶,否则必然难以为继。从实际效果看,由于茶叶消费市场的广阔,交弓I制实行时间较长,对军需国防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天圣三年0025年)夷简评价道:自变法以来,京师积钱多,边计不闻告乏,中间蕃部作乱,调发兵马,仰给有司,无不足之患。以此推之,颇有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于茶叶消费大有关系。

五、成为民族融合的粘合剂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虽然曾有过分裂和战争,但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融合是主流。要达到这一点,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络、经济往来必不可少。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均一如汉族饮茶成风,辽金中华茶礼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突的茶礼和饮茶技艺。而这些饮食习俗之所以得以保持,其中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少数民族的饮茶需求得到照顾。无论是通过赏赐还是贸易,茶叶这一少数民族消食去脂保健的必需之物,源源不断地得以输人。二是各民族的经济联系不能断绝。通过榷场贸易、茶马贸易,宋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曰益密切。正是由于宋朝产茶,各少数民族又迫切需要茶,因而经济文化往来和联系更加密切,共同开发祖国的边疆地区,为统一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如西夏元昊发动对宋的战争,茶叶贸易停止,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叶无法得到,激起人民反对,他们发出了赐遗互市久不通,饮无茶,衣帛贵,元昊赶快与宋议和,停止战争。宋辽榷场贸易中,茶为重要输出物。为了促使市场繁荣,宋真宗〈998-1022年在位〉采取鼓励政策,诏雄州,契丹请榷场市易者,优其直与之。金国统治者认为,茶仅是出于宋地的草芽,实乃无用之物也,但问题是金国饮茶盛及一时,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因而几次禁茶却无甚效果。自造茶质量又差,价格也高,根本推销不出去,比起作榷茶本钱的宋朝腊茶不可同日而语,富者瀹建茗,尤其是婚礼中必不可少,因而私茶泛滥成灾。就这样,金国人以这种方式也要维持嗜茶已久的消费习俗。西南少数民族长期处于以茶马贸易为主的羁縻政策下,茶叶消费有保证,因而使黎州地区直到南宋前期基本上保持了边民不识兵革,垂二百年和平局面。其中朝贡次数最多的邛部川素效顺,扞卫边陲,成为宋朝的依靠力量。可见,各民族以茶为纽带,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茶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大矣。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心理研究


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的同时,必然导致某种情感的心理活动。

在茶包装设计中,色彩是影响视觉感受最活跃、最敏感的视觉要素之一。色彩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反应。茶包装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对包装色彩的合理应用。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充分了解不同对象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掌握人们认识茶包装色彩和欣赏茶包装色彩的心理规律,赋予色彩更大的魅力。

一、茶包装的色彩心理

茶包装色彩设计中,有的色彩给人华丽、气派的感受,有的色彩给人古朴、稳重的感受,有的色彩使人感到清新、秀美……不同的色彩搭配运用于不同的茶包装设计,产生的情绪和美感不尽相同。

绿色常常是茶包装设计的首选颜色,因为绿色本身是茶树的颜色,许多茶叶冲泡后也会呈现绿色。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经验中,绿色是茶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绿色是一种决定性的基本颜色,是生存本能的颜色,它对人心理上的安静和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宁静的绿色为我们不安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必要的平衡,它引领我们进入休息,帮助我们摆脱烦躁而进入渴望中的和谐境界。

如果说绿色会产生令人舒适的效果,那么棕色就是一种坚固、诚实、家常的颜色。它给人的心理反应是坚实稳重,近乎于平淡无聊,如母亲般严肃但是值得信赖。棕色就像是地面,是我们脚下结实而安全的土壤,它常常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和舒适的感受。

“中国名茶”两款不同色系的包装反应了以上两种色彩带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浅绿色的设计款式给人安静、亲切的感受,仿佛拂面的春风沁人心脾。大面积的绿色起到了让人安静的作用,营造了舒适的宁静感,有利于人们精神的放松,使那些深居都市,渴求自然的消费者心理上得到一点点安慰。浅棕色的设计款式整体效果稳重、朴实。浅色的运用减弱了棕色本身给人平淡无聊的消极反应,它营造的是一种成熟稳重的感受,用近似平淡无奇的色彩传达丰富的内涵,表现平淡是真的生活真谛。这两款设计画面布局完全一样,仅仅通过色彩的差异就使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不同的商品印象。色彩在这里成为消费者认知商品、形成商品印象的首要因素,色彩的魅力也由此可见一斑。[page_break]

二、茶包装色彩心理与年龄、民族地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

1.茶包装色彩心理与年龄的关系

有人做过统计:儿童大半喜欢鲜艳的颜色,红和黄两色是一般婴儿的偏好。四至九岁的儿童最爱红色,九岁以上的儿童最爱绿色。如果要求青少年把黑、白、红、黄、绿五种颜色按嗜好排列顺序的话,男生的排列顺序为绿、红、黄、白、黑;女生的排列顺序为绿、红、白、黄、黑。绿色与红色为共同喜爱之色,黑色普遍不受欢迎。成年人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丰富,色彩的喜爱除了来自于生活的联想以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这一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偏爱绿色和红色,其原因是绿色和红色让人联想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以及自然界中的红花绿树,这些色彩的偏爱与青少年精力旺盛、诚实自然的心理特质是相吻合的。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消费群体的色彩心理,进行包装设计同样适用于茶包装设计。

康师傅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康师傅冰绿茶是针对年青人设计的时尚、冰凉的茶饮料,它精选优质绿茶,加入柠檬酸制成,酸甜爽口,自然纯正,冰冻后口感独特。设计师抓住了年青人偏爱绿色的色彩心理特征,在包装设计上采用草绿色作为整体色调,以实物摄影的方式直接表达绿茶冰凉爽口的特点,并选用年青人喜爱的代表活力健康的人物形象作为绿茶的形象代言人。整体包装用色鲜明,绿色与人物衣服的颜色形成视觉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年青人的视线,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

“西湖龙井茶”的包装设计是一款高档的茶叶礼品包装设计。而以茶叶作为馈赠礼品的行为多发生在成年人之间。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要比年青人丰富,他们更偏爱一些稳重、不张扬(明度和纯度、饱和度较低)的色彩。“西湖龙井茶”在色彩上的整体审美情趣和成年人的审美心理是完全吻合的,它体现了成熟稳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中国文化精髓。茶叶的包装设计色彩选用的是浅棕偏土黄色,营造出复古的氛围,这符合成年人怀旧的心理,同时表现西湖龙井茶的悠久历史。图案的色彩也是中国画传统的墨色,或浓或淡,整体给人古香古色的心理感受,就连画面中最鲜艳的红色也是以中国传统印章的形式出现,既使得画面有鲜亮的地方,也使整个设计统一于复古的风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茶包装色彩与民族地区的关系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色彩也会各有偏爱。而这些偏爱也会反应到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上。

“四季之汤”是日本的茶叶包装设计。日本是个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生活节奏很快的国家。因此日本人大多偏爱文静、雅致的色彩以得到心理上的补偿。日本也是个饮茶的民族,他们十分重视茶叶包装设计的构图与用色。“四季之汤”的设计选用白色为底,在画面的中线位置分别安排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事物:春花、夏云、秋叶和冬雪作为设计表达要素。这四样事物的色调选用淡雅的粉色,温柔的东方情调跃然纸上。一笔笔水彩画效果的粉红、粉绿、粉黄等色彩相互晖映,如彩虹般美丽,突出了日本包装设计清新浪漫的风格。

“景谷茶叶”是西双版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绿茶。景谷位于云南南部,盛产茶叶,同时也是傣族的聚居地之一。傣族人民崇尚自然,爱干净,因此绿色和白色是他们喜爱的颜色。傣族人民大多信仰小乘佛教,黄色也是他们崇尚的颜色。笔者在设计“景谷茶叶”的包装时,充分考虑了当地人民的色彩喜好,并且将傣锦图案运用于设计,图案与色彩相互配合,增强了景谷茶叶的文化性,突出了景谷茶叶与众不同的民族特点,准确传达了茶叶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性,将傣族文化融入到设计中。“景谷茶叶”的整体色调为绿色,图案的色彩由深绿色向浅绿色自然过渡,突出茶叶纯天然的特点,同时也是人们崇尚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反应。画面右边大面积的留白反应傣族人民喜爱白色的色彩心理,给人干净清爽的印象,也为其他设计元素留出了空间。橙黄色衬黑底的“绿色纯天然饮品”字样为整体偏冷的色调增加了暖色,在色彩关系上达到了平衡,与下方的花边形成色彩呼应,增强了画面的可视性。[page_break]

3.茶包装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时代不同,色彩的含义也不同,色彩心理及其美学价值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时代的思想潮流,新的文化艺术流派的产生,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和世界上重大的政治事件等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人们的色彩心理发生一定的作用。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迎合了人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愿望等心理时,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将会流行开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像今天这样重视茶的精神功能设计:即充分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物质与审美文化需求心理,以艺术的手法,通过包装的材质、造型、图案、文字、色彩塑造商品的文化风格与品位,树立美观和独特的商品形象,准确迅速地传达商品信息,美化商品,吸引消费,提高商品的身价和附加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审美意识与审美标准不断提高,茶的包装设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更加讲究色彩的美观,选择色彩搭配舒适合理的茶包装作为礼品相送,这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时尚表现。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空气,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破坏的公害。在现代科学研究上,生态学理论兴起,以此为背景,许多国家的色彩专家曾利用人们要求回归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会心理,提出流行自然色调的理论。过去,一些设计师喜爱在茶包装设计中使用金粉、银粉,认为金色、银色是华贵的象征,可以提高茶包装的档次。现在,由于生态学的兴起,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会心理日益强烈,类似金、银这些有毒的金属原料被禁止使用到茶包装中,茶的包装设计正朝着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安化的历史,就是一部茶叶史


新中国成立后,安化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1952年安化茶园面积即从解放初的7万亩恢复发展到10万亩。到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近二十万亩,茶叶产量达8500吨。安化县白沙溪茶厂也于1958年制造出安化历史上第一块茯砖茶,让安化本地不能生产茯砖的传言不攻自破。而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安化茶农独创的百两茶、千两茶也从此停止生产,直到1981年。

20世纪90年代,安化茶叶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挫折。由于销售价格低廉,而各种生产成本居高不上,安化茶走进了不产销不亏,销售越多越亏越多的怪圈。导致茶农大规模毁掉茶园用于改种其它农作物,或者用于退茶还林。安化人引以为傲的二十万亩茶园,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不到三万亩。加之一些不法商贩借机弄虚作假,以劣充好,大量收购外地茶叶充做安化茶出售,导致安化茶的信誉每况愈下,安化茶叶生产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每年仅有数量不多的红茶和少量绿茶,艰难地维持着安化茶叶生产的命脉。

就如珍珠不会被沙砾长久埋藏,安化黑茶在21世纪又发出了灿料的光芒。称是从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开始,世人开始重析审视古老的安化黑茶。而随着安化黑茶频频地各种公众场合亮相,安化黑茶的品饮和收藏价值逐渐为世人所认识。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安化茶重新回到了中国茶叶舞台的中心。

安化黑茶可以用三尖、三砖、一卷来概括。三尖包括天尖、贡尖、生尖;三砖则是茯砖、黑砖(后来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青砖)、花砖:一卷则是指花卷茶,包括十两、百两、五百两、千两、万两等各种规格。在这些安化黑茶品种中,花卷茶是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一是有独特的包装:里面有蓼叶、棕片防潮防湿、外面则由竹篓包装成圆柱状;二是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技术;七星灶烘香、晾晒四十九天等。因而花卷茶的品质也一改茶叶不耐贮存的特性,变得愈陈愈香,备受茶人喜爱。台湾茶界翘楚曾至贤先生在其著作《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一书中有专门章节介绍安化千两茶,认为千两茶是世界茶王。因为曾先生的推崇,绝产多年的千两茶方才重新引起大众重视。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客商开始从安化采购千两茶。而此时对大多数安化人来说,千两茶仍然只是三个不知其为何物的方块字。所以千两茶的恢复生产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为保持传统,推陈出新,白沙溪茶厂于1981年找到三个制作过千两茶的老师傅,在白沙溪加工了三百余支,并培养了一批加工花卷茶的新人,为千两茶加工技术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1997年后,白沙溪及一些小生产作坊重新开始生产千两茶,这一茶中珍品方才重现生机,并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风靡于各地茶叶市场。

当安化茶进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有些东西却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如安化恢复生产千两茶申请商标时,安化千两茶的名称和包装专利,当初却被广东的一家公司抢先注册。久负盛名的渠江薄片,也因安化商家的短视而被邻县新化一家公司抢先注册。至于那些唯利是图,以劣充好的商贩;那些鼠目寸光,没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厂商。同样也是安化黑茶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相信这些人必将被大浪淘汰,消失在市场的风浪之中。吹开黄沙始见金,经历风雨之后这化黑茶将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安化县的历史,其中重要的一章就是茶叶史,所谓茶贵则邑富民富,茶贱则邑穷民穷。一部安化茶叶史可谓风雨沧桑,但历经千年不改风流本色,始终在中国茶叶舞台上稳据一席之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安化茶的优良品质和加工技巧。安化地处湘中,雪峰山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左右,这种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产。境内多山、且具有一个许多产茶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独特的土壤优势安化具有大面积的冰碛岩地层,这种六亿年前因全球性冰盖事件而形成的特殊岩石,风化后富含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它如湿润多雾的地方气候、云台大叶的优良品种、独特而精湛的加工技术、悠久的制茶传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造就了安化茶的优良品质,谱写着一段又一段安化茶的传奇。而过去安化人赖茶为生的现实,也就决定了加工时的精益求精,对茶叶加工技术的传承和不断地推陈出新,花卷茶看似古拙实则充满智慧的独特包装,就是在茶叶加工中倾注智慧和热情的体现。

安化黑茶的兴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药用和保健价值。《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安化茶。内容: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食之精神和腻。性温,味苦微甘,下隔气、消滞、去寒。而西北各兄弟民族千百年来饮用黑茶,并形成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赞语的历史,也足以说明黑茶非常明显的消脂去腻减肥、助消化健肠胃的功能。而现代人生活优越,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象的普遍发生。而黑茶因为通过发酵,其中所含的茶多酚等发生转化,具有明显的润肠健胃的功效。而且通过对体内多余脂肪及其它代谢废物的清理,达到减肥,降压的保健效果,从而具有一种和时代发展相统一的保健价值。

安化黑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其独特的品类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黑茶就是树,那么文化就是根。如果说黑茶是有生命的,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安化黑茶的发展,不能斩断文化之根,不能缺少文化之魂。而这种文化就是传统,就是安化历代先人用心去种,用心去做茶的历史传承。安化黑茶仍是一株幼苗,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呵护,需要的安化人以黑茶造福世界的雄心,愿每一个安化人把维护安化黑茶的形象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让这株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是时代选择了安化黑茶,安化黑茶也终将成为一种能够保障人类健康的时代之饮。

宋代成都平原的茶叶消费与茶马贸易


由于临近四川盆地的茶叶产地,宋代的成都人饮茶的风气甚浓,饮茶与美食餐饮、游乐活动紧密相联。夫禧年间,成都每年的三月末官府开西楼亭榭供游人游览参观,园中酒垆、花市、茶坊、食肆过于蚕市,这样的游园活动显然受到了成都百姓的喜爱,文献记载,西楼的游园后来竟至二月初开园、逾月乃止。饮茶的风靡大大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与贸易。

宋代成都人饮茶以本地茶叶的消费为最大。北宋范镇在《东斋纪事》中记述了川峡四路地区的茶产地,分别位于雅州、蜀州、邛州、嘉州、彭州、汉州、绵州与利州,1393与陆羽《茶经》中记述的产茶地大致相同。位于成都平原中心的成都府由于不具备茶叶生长的环境,缺少优质茶场,其茶叶消费大多来自于平原周边山区的蜀州、彭州、邛州以及永康军等地。这些地区的茶叶有不同的品种,彭州其园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饼小而布芽嫩,如出六花者尤妙。[叫蜀州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彭州茶为饼茶,茶饼小,并以嫩芽制成者最佳,蜀州茶为散茶,茶叶形态各异、颇受人们喜爱。此外,邛州茶在普通的饼茶之外还有专门的火番饼,茶饼大而甘中带苦,每饼重四十量,人西番、党项,是大量输出四川盆地、流向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种类。除了彭州的小茶饼、蜀州的散茶,雅州的蒙顶茶也受到了文人的推崇,文同在《谢人寄蒙顶茶》中以十分调雪粉,一啜咽去津的诗句表现出了对蒙顶新茶的赞赏与喜爱。外地的茶叶也输人了成都平原,在成都旅居的陆游在《饭罢碾茶戏书》中写道: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新茶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说明闽浙地区的龙团小饼也销售到了成都地区。

成都平原周边茶场的茶叶生产规模是相当可观的,茶园人户,多者岁出三、五万斤,㈣彭州堋口茶场一天便有6万斤的茶叶人库记录,巨大的茶叶产量滋生了繁荣的茶叶贸易,嘉祐四年0059年)前,四川没有实行榷茶制度,天下茶皆禁,唯川峡、广南听民自买卖,禁出其境,在这个时期,成都平原周边的茶叶品种丰富,民间采茶,凡有四色,芽茶、早茶、晚茶、秋茶是也,茶叶包买商则活跃于各地茶场,贩运茶叶于各城市、城镇间。

自熙宁七年〔1074年〉,为满足边地少数民族的饮茶需求,以茶叶换取战马,北宋朝廷在成都设茶马司,成都成为据陆川之会,茶商为多的贸易城市,不但是茶叶流转的中继站,并自此成为了茶马贸易的重要汇集地。在其后长期的茶马贸易中,川茶不仅用于购买战马,还用于交换羁縻马,起到了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维护稳定的作用。此外,四川地区在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与茶叶贸易有着紧密的关系,苏辙曾有如此记述:蜀中旧使交子,惟茶山交易最为浩瀚。今官自买茶,交子因此价贱。旧日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近岁止九百以上。交子与钱引的使用对于成都商业的促进,不仅在于当其币值稳定时,它是便于赍持转易的货币,而且对于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商品贩卖,它是极具优势的流通货币。

中国茶叶消费方式走向多元化


茶不仅仅可以饮用,还可以在医药保健、日化产品、服装行业应用——在我国茶叶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茶叶消费的方式正日趋多元化。

长期关注茶叶产业的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说,茶除了作为饮料外,还可以作为药品与保健品。以绿茶为例,现代高科技生产提取的茶多酚在医药保健上正得到广泛应用,以“心脑健”为主的药用产品已正式用于临床,其他的保健品消费群也在近年来大量增长。

在中国市场上,还有含绿茶粉的食品出现。茶叶加工企业已开始生产超微绿茶粉作为食品辅料,而目前的抹茶酸奶、茶糖、茶饼干、茶面食、茶冰淇淋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超市货架上都已出现。

“现在茶叶正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比如茶枕头、茶鞋垫等!”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有专家这样说。事实上,茶叶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日用化工品上,比如茶化妆品、茶叶香波、绿茶香水、茶T恤等。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介绍说,茶叶深加工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2006年茶多酚生产量约为2000吨,产值约5亿元。研究表明,目前,在茶叶天然产物提取制备技术方面,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日益成熟,并且无溶剂残留和不含咖啡因。

“中国的茶氨酸提取制备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从茶多酚工业废液中提取制备茶氨酸的专利技术,工业化产品的纯度达40%以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说,此外,茶黄素的生产工艺也进一步得到开发,目前,中国已申请专利的茶黄素生产工艺共有四类,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制备4种高纯度的茶黄素单体。

专家指出,当前中国茶叶消费多元化,其背景是中国近年来茶叶生产增长势头迅猛。到2007年,中国茶园面积达153万公顷,总产量达114万吨,毛茶总产值近300亿元。茶叶产品多元化的开发,尚不会对其作为饮用的主要消费方式构成冲击。

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喜欢喝茶的朋友要注意量,一斤茶叶对不同的人喝的时间也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喝茶频率、冲泡的浓度等因素都不同,而且还和茶叶的种类投放量有关系,我们在《一个月喝多少茶合适》一文中也介绍过了,比如绿茶和青茶就有所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种茶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1、一斤绿茶或黄茶

常饮绿茶的人一般口味比较淡,因此喝的时间长。用玻璃杯泡可投茶3~4克,一斤也就是500克,所以可以泡125~166杯左右。按照一天喝两三杯(10g)来算,一斤绿茶足够喝将近两个月。同样地,黄茶属于轻发酵茶,投茶量和绿茶差不多,一斤黄茶也能喝两个月左右。

2、一斤白茶

白茶通常用盖碗来冲泡,正常投茶量为5克,多了会苦涩,一斤白茶可以冲泡100次左右。一天泡2~3次,也能喝差不多三个月。如果你用玻璃杯冲泡,每次放3克即可,这样差不多能泡200杯左右,可以喝的时间就更长了。

3、一斤青茶

青茶也就是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拿铁观音来说,一斤散装的铁观音一般能冲泡64次左右,投茶量大概7克。如果每天泡一杯,一斤可以喝两个来月。如果喝上瘾了,一天喝三泡,也能喝将近一个月。偶尔泡的话,喝半年也是绰绰有余的。

4、一斤黑茶

黑茶茶叶通常比较粗老,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需要有较大的投茶量,一般在8克左右。一斤500g可以冲泡60次左右,每天泡上一杯,可以喝两个月的时间,与铁观音差不多。

5、一斤红茶或花茶

红茶和花茶也可以按绿茶的泡法来,一般投茶量为5克/次,一斤茶叶可以泡100杯,喝2~3个月足矣。不过,有些花茶如绣球比较重,体积上面看起来不是太多,如果是口味较轻的人,投茶量较小,也能喝3个月以上。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发现,每一种茶的投茶量不同,喝的杯数不同,就决定了一斤茶叶喝的时间不一样,总体来说,一斤茶叶能喝多久是差太多的,比如白茶和黑茶等,大约都是两个月左右,建议大家不宜过量喝茶。

茶就是幸福


想了解《茶就是幸福》知识吗,丰富的《茶就是幸福》内容等你来看!

什么是幸福呢?对于这一问题,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含义。我认为幸福便是深夜归家的时候,那一盏为自己而留的灯,那是自己的双亲,或者成亲后自己的爱人为自己留的灯,是一份简单的关怀,一份不经意的牵挂,这样的灯是温暖的,温暖的如同一杯茶。

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我们会接触很多事物,对每一样事物,我们都会潜意识的为其价值打分,有的为钞票打上最高的分数,为鲜亮的衣着打上最高分数,有的选择的是权力,有的选择的是名望,每天都在追逐这些东西,他们会说,得到这些东西才会有幸福感。

如同喝酒一样,想着人头马的香醇,想着XO的高贵,认为只有得到这些才算是人生的成功,才能借此收获幸福。他们忘记了一杯茶的温暖,他们内心浮躁,没时间饮茶,也不屑于饮茶,因为茶实在太平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饮的茶不会过于高贵,于是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价值基本等同于无,没人理会,没人在意。

可是越是平凡的往往越是珍贵,正如水平凡,阳光平凡,可是这些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仗。一杯茶看似素淡,但一生一世的爱情往往是亲情式的依赖,平淡如水。真正的友情也不会天天相聚,君子之交淡如水,当真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电话往往就能解决问题。一杯茶的精髓在于平淡,平淡中有隽永。精髓也在于静心,静心饮一杯茶,才会知足,懂得满足才能体会到幸福。

关于本文《茶就是幸福》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资深茶人韩麒麟解读疯狂普洱茶


在今年多种中国名茶纷传降价声音的情况下,普洱春茶却走出一波独立涨价潮。一些采购普洱毛茶的商人流传着这样一段打油诗:“钱多老班章,古茶肯定香;大款喝曼松,一身都轻松;钱少去冰岛,去了也白跑;易武寨刮风,金卡必刷空;无奈上景迈,家家市场混着卖;最后下昔归,空手把家归”。那么消费者该如何理性面对市场?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了解普洱呢?本期,资深茶人韩麒麟先生为读者讲述有关普洱茶的种种。

新报:据悉,今年的普洱头春茶又涨价了。从2000年到现在,普洱茶的价格一路高歌,有的名山古树茶13年来涨幅甚至超过400倍。当然,这期间也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泡沫破裂的阶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影响普洱的价格?

韩麒麟:前几年,普洱茶势当初之所以愈走愈高,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已经从一种消费品转变为一种投资品,也就是说普洱茶是被“藏”起来了,而不是被“喝”掉了。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都认为普洱茶是“唯一一种没有保质期的茶叶”、“越陈价值越高”,“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这种说法在民间也流传较广。一些商家趁机大肆炒作普洱茶。许多有闲置资金的人,在对普洱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一下子就买了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茶品,导致有些收藏者储存的普洱茶比原产地生产的茶还多。当时在广东等地,同类型茶饼价格涨幅高达10倍,登历史之巅。然而,在价格泡沫被挤破后,藏茶的市民瞬间变成了被套牢的对象。近几年,普洱茶开始理性回归,除在国内热销外,还批量出口到各个国家。于是,众多的普洱茶生产厂家和“专营”普洱茶的商家渐渐崛起,普洱茶成为茶叶市场蓬勃兴起的热点,每年小幅上涨属市场正常现象。

新报:普洱茶被誉为能喝的古董,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该藏还是该喝?

韩麒麟: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具有存放时间越长越香的特点,这让普洱茶有了收藏价值。然而,大多数藏茶者都忽略了一点: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而且收藏普洱茶是大有讲究的,那种将普洱茶比作黄金和古董的说法很容易起到误导作用,特别是普洱茶若保存不当,很容易变成废茶而一文不名。跟古董最大的不同是,它并不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管“陈”的确是评价普洱茶好坏的一大标准,久放的普洱颜色重,口味更加浓醇爽滑,但“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本身具有的,改变不了茶的饮料属性。我认为既然是饮料就应有更多的人来品饮,只有让更多的人来消费,才会形成流通以及产生利润,因此普洱茶的出路在于让消费者喝掉而并非拿回家收藏。

市场上的普洱茶五花八门,难免让人“头晕”。那么普洱茶是如何划分等级的?人们又该如何甄选?

韩麒麟: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档分等级。其中高档茶分为四种,均因产量少而不能批量生产。一是普洱金芽,此种普洱属单芽类,金黄色芽头,叶底细嫩匀亮。二是宫廷普洱,金毫显露,色泽褐红,叶底细嫩。三是礼茶:条索紧直较嫩,汤色红浓,叶底细嫩。四是特级茶,条索整齐。中档次的普洱茶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特点是条索紧结、肥嫩,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柔软。低等普洱茶以七级至十级为主,外观条索粗大,叶底褐红欠均匀。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新报:就普洱茶的品质来说,它是如何定义的?在选购和饮用普洱茶时应该注意什么?

韩麒麟:普洱茶是以普洱所属地区所产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包括自然后发酵和人工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选购普洱茶时,首先应该知道普洱茶在茶青原料上有乔木和灌木之分,在年限上有新茶和老茶之分,在发酵转化上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在口感上有清香、檀香、荷香、枣香、陈香之分。在储存中有干仓和温仓之分。普洱茶由于产区和级别等级的不同,口感上会有一定差异,但都应该汤色清澈,口感甘甜、润滑,气味自然。

饮用普洱茶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生普洱或熟普洱。生茶茶气重,去油腻效果好,但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适宜胃功能较好,身体肥胖、血脂血压较高的人士饮用。熟茶茶气温和,润滑细腻,温胃暖胃,瘦身养颜,适宜所有人群饮用。

生普洱与熟普洱如何去区分?我们经常会在包装上看到“7542”这样的编号,它代表着什么?

韩麒麟:区分生熟普洱茶可以从其外观颜色、口感、汤色、叶底等几个方面来比较。生普洱在外观上条索匀称,颜色墨绿,香味自然清香。口感苦涩、回甘、生津,汤色橘黄或浅红,晶莹剔透,叶底淡青或栗色,充满鲜活性。熟普洱条索紧密,颜色呈深褐色,香味熟香,口感甘甜、滑厚、细柔。上好的熟茶还有陈香、参香、荷香、枣香等,口感丰富,汤色褐红或暗栗色,叶底暗栗或黑色,没有鲜活性。

编号和茶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第一、二码表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码表示毛茶原料的等级即茶箐级数;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例如:7542,75表示此款茶是1975年的茶箐配方,4表示4级茶箐,2代表勐海茶区生产。尾码1为昆明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生普洱和熟普洱是通过发酵方式来区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