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食茶礼节,广州人的早茶文化习俗

发布时间 : 2020-11-03
广州早茶文化的意义 广州的早茶文化 早茶文化讲解

【www.cy316.com - 广州早茶文化的意义】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广州食茶礼节,广州人的早茶文化习俗”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在广州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广州人早上见面的寒暄语不是说“你早”,而是问你食了茶么,由此可见,茶在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广州人所说的食茶,并不是单单食茶,还要食小吃,但茶是绝对少不了的。在广州,不论大小茶楼酒馆,每天大都经营‘三茶两饭’。人们必定先茶后饭,尤其是食早茶。民间有“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以及“早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说法。

广州人食茶的礼节十分多,稍不注意就会被别人取笑。比方,斟茶给别人,只能斟大半杯,如果斟得满满的,反而会看作是“不敬”。“酒满敬人,茶满赶人”这是这个意思。

再比方,别人同你斟茶,你不能无动于衷,必须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弯曲,在桌面上轻轻叩点三下,表示谢意。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节,否则会被人看作是没有礼貌。“这一茶俗源于清代。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巡视,与周日清上茶楼食茶。皇上自已斟了茶以后,又顺手给周日清斟茶,周日清见皇上同自已斟茶,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暴露身份而下跪谢恩,于是他急中生智,用双指屈曲,在桌面上叩点三下,以代替下跪叩头的礼节。从此以后就逐渐流传在民间,成了一种饮茶礼节。”

相关阅读: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

cy316.com延伸阅读

广州人的饮茶文化


一、“饮茶’与“饮早茶”

喝茶”在广州话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的特色。广州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至清代,广州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州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

“饮早茶”是广州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车夫“苦力”;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州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早茶”突出体现岭南文化“早”的特色。岭南,春早;岭南人。起早。正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广州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与之相应的有“趁早墟”(赶早集)、“饮早茶”的习惯。广州人“饮早茶”,早得出奇,凌晨4点来钟起床,步行到茶馆,“一盅两件”(一壶茶、两件点心),慢慢“叹”(好好地享受)。饮茶配以点心或炒粉、面,这是广州早茶的特点,也是广州茶系异于其他茶系的突出之处。中国人喝茶大都就茶喝茶,没有佐食,而广州人却不然,饮茶总配以点心。其原因不知是由于光喝茶太单调,还是由于气候炎热不喝茶吃点心难以下咽,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广州人开始有了这种习惯,是否受到西方饮食的影响,也无从考究。

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更为普遍,茶市兴旺。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首先是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能否节省时间;虽然广州人并不能在理性上认识“时间就是金钱”,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传统的时间观念开始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观念被动摇,人们处处珍惜时间,饮食中“饮早茶”正是合乎“惜时”的原则。“饮早茶”是利用未开始工作之空暇,喝茶,清洗肠胃;吃点心,喂饱肚子;聊天,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大清早漫步至茶居(茶楼)吸收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而多得,精明的广州人何乐而不为。

二、茶、茶点、茶楼

广州人饮早茶,注重好茶,也注重配茶的点心与茶楼的环境。清代的茶楼,茶台上摆有茶盅、茶盅盖和茶杯,点心糖果放在茶台旁的小窗橱里,由茶客自取,吃完再结帐。广州人多爱饮龙井、水仙、普洱、寿眉、红茶等。广州茶楼所供应的点心,开始时较为简单,仅有蛋卷、薄饼、酥饼之类。近代以来,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广州的茶楼也接受了西方传进的点心,如各种面包,蛋糕等。民国时期,茶楼的点心出现多样化趋势,增加了各种富有岭南特色的包点,以及岭南特有的用肉类制作的“烧卖”,如豆沙包、麻容包、椰容包、叉烧包、腊肠卷,以及排骨烧卖、干蒸烧卖、虾饺烧卖等。

广州的配茶点心,由简单到丰富多彩,不仅体现广州人饮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标志着广州茶文化逐渐进入兴盛时期。二十世纪初,广州配茶点心愈来愈丰富,茶市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为适应竞争的新形势,惠如楼首创“星期美点”,每周更换一次点心品种,以吸引茶客。广州点心,兼收中西点心制作之优长,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是:选料广博,造型独特,款式新颖,制作精细,皮松屑薄。茶点,也成为广州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人饮茶,讲究环境。广州人称茶楼作“茶居”,有不同的档次。上乘茶居,门户金碧辉煌,室内字画高挂,瓷盅沏名茶,配以高级点心,名伶演唱,此为达官贵人的去处;较低层的茶居、茶寮、炒粉馆,不设茶盅,用瓷茶壶,消费水平较低,薄茶足以解渴,闲聊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消遣与歇息,顾客多为“苦力”(搬运工)和“收买佬”(收破烂者)等下层劳苦民众。广州的茶市,从来就十分兴旺,大清早就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即使在抗战时期也不中落,可见“饮茶”已成为广州人饮食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广州老字号茶楼,多创于清代,长年陈旧的字号,始终客似云来。老茶居有市内的惠如、巧心、太昌,东关的东如,西关的太如、平香、西如等,均有令人虽一日数登而不厌的吸引力。

带你了解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人喜欢饮茶,这不仅是他们的习俗也是他们的嗜好,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的早茶文化

广州早茶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有的当作早餐,有的喝完后即可去上班,也有的则以此当做享受。广东人的饮茶分为早茶、午茶和夜茶三种,饮早茶最多,一把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待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糕点通常是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等,随着茶文化的增进,近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广州特色饮茶名店推荐:陶陶居

陶陶居是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以经营中式饼食和茶面酒菜驰名,茶楼泡茶十分讲究,用红泥做成的小火炉,烧乌榄核做炭,瓦茶煲内是沸腾的九龙泉水,盅内装着客人自选的茶叶,还有专人侍候。

陶陶居地址:广东广州荔湾区第十甫路20号

此外,莲香楼、祥珍楼、成珠楼、惠如楼、太如楼等,这些都是广州百年老字号茶楼,曾被称为“二厘馆”的茶寮、茶座、茶室则更早遍布于羊城的大街小巷。

广州的茶文化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洛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署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署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歧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体味广州茶文化


俗语说得好:“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上千种材料便变成桌上佳肴。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既然吃在广州,那么究竟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呢?

因此,本课就以“食在广州”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围绕“品味羊城美食,体味广州文化”,以课前小组探究活动、课内活动展示的形式结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探究活动课。

首先,由第一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大家最感兴趣的饮食话题“饮茶”开始,通过情景短剧与课件展示了广州茶点,及其代表的广州饮茶文化。从这些如此普通的点心里面,我们能体验到浓郁的广州饮茶文化;而到茶楼饮茶的这种习惯,已经成为广州人相互沟通、联系感情的一种习惯方式,成为广州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一盅两件”就是指一盅香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叫做“叹茶”,这也正是广州的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品尝过了香茶美点之后,该来尝试一下广州的地道风味了。第二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他们的镜头带领大家品尝广州的地道小吃。一场精彩的小品剧“沙河粉的由来”,体现纯朴善良、善于创新的广州人能善于运用本地丰富的物产,制作出各种特色鲜明的地道小吃。

品过美点、尝过小吃,下面该轮到主菜上场了。第三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广州传统菜肴的角度,带领大家一边品尝羊城的佳肴,一边咀嚼品味广州的传统民俗习惯。广州地处我国的沿海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位置。历史上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商业气息浓厚,广州人重商求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希望顺顺利利,趋吉避凶。就连饮食方面都特别讲意头,图吉利。酒楼食肆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特点,都会为每款菜肴度身设计一个吉利好听的菜名。佳肴配美名更加相得益彰。品尝羊城的佳肴就能咀嚼出广州的传统民俗风情了。

广州地饶物丰、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故当地食风甚盛。而广州人又能善用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羊城美食。同学们亲身的探究调查和以上几位小食家的介绍中获益非浅。他们使我们在品味羊城美食的同时,又体味到浓浓的广州饮食文化。同学们能从广州美食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的联系中,深切体会到广州人的纯朴善良、勇于创新的特质及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夏丽娜)

诸葛八卦村的早茶文化与饮茶习俗


吾为老广,一向自得于名闻天下的粤人饮早茶习俗(广东人称喝早茶为叹早茶)。但在大山环抱的浙西一个神奇诡异的古村里,我发现饮早茶在此古已有之。

诸葛八卦村的早茶文化与饮茶习俗这个古村名为诸葛八卦村,距浙江金华兰溪市18公里,据说是孔明先生的后人为避祸而迁徙在此开的基业。村子以阴阳八卦布局,中央为一大池塘,弯弯地包住诸葛孔明的祠,旁边是一个晒谷坪,以相反的造型伴住池塘,从高处望下去恰如八卦图形。村中道路与房屋也依八卦来布局,错综迷离,走之饶有意趣。村子的西头有一个更大的池塘,这里才是村子的社交中心。沿池塘全是古民居,现在都改成了古色古香的小饭店和商店。这里有个很有趣的民俗现象--饮早茶,那可能是一个远比广东早茶历史更久远的习俗。

为了一睹此地的早茶景观,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这时天还没亮,才刚过5点,池塘边石阶上传来一片捣衣声:虽然家家都有自来水洗衣机,但捣衣的习俗仍然保留得很好,这当然有赖于那个池塘。它的一头是山溪活水,注入另一头流向田间。沿池塘的小店面全都开了,灯光极昏暗,桌子都摆在水边,一片喧哗。泡的当然不是广东式功夫茶,多数是大茶壶,有的用小紫砂,则是直接嘴对嘴独享。点心全是小店土产,不高档,但很实惠,如包子煎饼之类。开店的全是老头老太,喝茶的更是老者。

浅谈福建人饮茶文化习俗


福建在宋代开始,武夷山茶就已享誉境内外,今天就为大家浅谈一下福建人的饮茶文化习俗。

福建茶文化:“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福建人对于茶有着情到独钟的情情,在福建闽南一带更有着“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传统,而福建闽北也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在福建很多地方人们都已形成了早上和晚上都饮茶的习惯,对于茶的依赖程度到了用“痴迷”一词来形容。

福建茶文化:讲究“水、火、茶”

福建人饮茶对于“水、火、茶”三个要素是相当讲究的,而茶具更是有多种形状,福建人认为茶具越用越珍贵,长时间用来泡茶的茶具,里所结的“茶垢”让你的茶具就算不放茶叶也散发出茶香,这也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攀比:谁家的茶壶结的“茶垢”越多,谁家最有礼!也因此若小孩子不小心摔破了“茶垢”厚的茶壶,老人很是痛心的。

说到水,福建人认为最适合用来泡茶的水是泉水,用到的火则是炭炎为主,烧水也有一番功夫,要把水煮三沸才用来冲泡。

福建茶文化:最具特色的茶米

在福建的闽南一带,当客人来临时主人必定会拿出“茶米”,然后泡出一小壶浓茶,称为“泡tay”,他们会热情来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边喝边拉家常。

福建茶文化:热闹有趣的擂茶

在福建闽北及闽西北山区有一种十分热闹的擂茶,他们称为“客茶”,原名叫“三生汤”,擂茶的主要做法是把茶叶、芝麻、生姜、爆米、猪油和盐等混在一起,经过过放到“擂钵”内,反复擂成糊状成“擂茶脚子”,把脚子放到茶碗里,再加上沸水,就成了具有甜苦香辣的福建特色茶—擂茶。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闽南人喜欢用小怀品味“功夫茶”,而闽北人则喜欢使用大碗来饮用擂茶,十分有趣。

广州茶馆小调的兴衰


张亦庵先生的《茶居话旧》(上)(《新都周刊》1943年第22期)说:唱女伶之风,曾盛行于广州及香港。这种盛状,有一首竹枝词表达得很恰切:米珠薪桂了无惊,装饰奢华饮食精。绝似歌舞升平日,茶楼处处管弦声。吴家盛的《广州通信》(《十日谈》1933年第6期)也很经典地表述过。他先说广州人上茶楼的盛况:上茶楼是广州人不,广东的整个生命之表现!那茶楼上你就明白广州人之为广州人也!要是一天不上茶楼!早六时至九时,下午十二点至三四点,晚五六点至十二点,大开茶锅,请你喝,自然广州的喝是小盖儿碗,一点点喝,没有大壶作牛饮的,而且非吃点鲜虾饺、马栗糕不可!再曲终奏雅、画龙点睛道:就要坏(一定要有女伶)。茶楼有女伶唱那些公子定终身的事。犹之乎各地之大鼓唱书,女人是生命之中坚,信然!

只可惜的是,上海的广式茶居没有流行过,上海的茶居更没有盛行过。广州有时被人目为保守,但地势使之然,在许多方面,还是走在前面,也走在上海前面。前面说过女侍与女工的问题,如今唱女伶也是。上海可以在歌厅夜总会里唱,但不太兴在茶楼里唱;在茶楼里唱的,还是得等到新都饭店起来后,才开风气之先:只有现在新都饭店的茶座里的新式歌唱仿佛近似,而一新一旧,风味究有其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时代的限制使然的。新都饭店是充分吸收饮食娱乐新元素的代表,代表一种新兴的力量。看来,新力量还是好的。

更能代表新力量的,是咱们共产党人。下面的这一手笔,不出自我党,也出自进步人士。卫理的《饮茶在香港吃在香港之一》(《茶话》1947年第22期)由广州茶馆的唱女伶启发,谈到茶馆的改造:记得早几年前,有些教育家主张将茶馆改做进行民众的社会教育的场所。在抗战期间的重庆大后方,像沙坪坝的学校区里,茶馆就是变相的民众教育场馆,灌输着正当的娱乐,有演唱经文人改编抗(日)救(国)说书鼓词,有发表国事的主张,使民众在消遣之外,得到许多知识。有一只传遍大后方的茶馆小调就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这一趟,广州是没有赶上的这是广州的保守性,或者说广州不可能永远是娱乐时尚的急先锋,有时也要歇一歇的。也对。因为再过了几十后,开放改革的门一开,广州的茶楼酒肆,就率先引入驻厅歌手,又率先掀起卡拉OK的潮流,并因此影响到流行音乐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时代。我的朋友于今(于爱成)写作出版了大陆第一部流行音乐专著《狂放季节流行音乐的世纪飓风》,并被韩国引进版权一版再版这一切,实可视为中国深厚悠久的佐酒侑欢的风雅传统的隔代承续,广州茶楼当年的唱女伶,无论如何是值得珍视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广东早茶的来源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广东早茶的来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广州人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

在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常在茶楼进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所以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早茶的风尚至所以能长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饮茶,其实质是上酒楼“吃早餐”而已。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广东早茶的来源》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