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涩,不是茶

发布时间 : 2020-11-06
什么茶叶不苦 龙井茶苦不苦 怎样让红茶不涩

【www.cy316.com - 什么茶叶不苦】

苦作为茶的味觉组成之一,一直被茶人们津津乐道。一杯好茶必定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茶的苦,是茶最原始的味道,是人生的真味,是生命的真味。正是因为茶的苦,茶才意味深长,回味不尽。

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

苦作为茶的味觉组成之一,一直被茶人们津津乐道。正如许多老茶客都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不苦不涩,不是茶”。在大多数人眼里,苦味是茶的种重要的组成成分。数千年来,中国人与茶相依相伴,也与茶的苦味共度了无数个春秋。

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

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它的甘甜。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

苦、涩一直是茶叶很重要的成分与滋味,茶的各种香、味与特质都建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是有些茶因为品种、制法的关系,苦味或涩感会显得特别的重或特别的轻。

也就是这样的香、味结构,茶汤让人喝来不觉得腻,而且可以持续一辈子,甚至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深刻体会它的风骨。茶的香是光彩、艳丽的,茶的甘是诱惑迷人的,但是自古人们就未曾将茶归属于华丽的饮料,因为苦涩的味道与其进入体内以后产生的效应将亮丽的一面压制了下来,而且发挥了统合的力量,使得茶自古就被认定为精俭、空寂、清和之物。饮茶好像不曾被列为「饮酒作乐」的范畴,茶人们喝得很冷静、喝得很有个性,也喝得很勇敢。

一杯缺少苦味的茶,对茶人们来说,似乎无法满足味蕾的需要,过于平淡而美中不足。一种缺少苦味的人生,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似乎也会觉得不够充实,过于平凡而简单的人生也显得了无生趣。

一杯好茶必定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而人生也总是交织着苦与甜,我们需要不断地去经历,在一段段人生旅程中细细品味、慢慢感悟。苦涩过后,才有甘甜清爽;甘甜过后,或许又暗藏着另一份苦涩。

漫漫人生,总有无穷无尽的苦,把人生所有的苦,投进茶壶,煮成一杯淡淡的清茶。茶,只有遇到滚烫的沸水,蜷缩的身躯才能舒展开来,才能释放出蕴含在自己身体里的所有能量,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生命之香。

因为苦涩,茶才意味深长。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的苦,是茶最原始的味道,是人生的真味,是生命的真味。正是因为茶的苦,茶才意味深长,回味不尽。

精选阅读

如何理解“不苦不涩不是茶”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茶的回甘生津是源于茶的苦涩。

一、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汤滋味构成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氨基酸,具有鲜爽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也称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儿茶素也称茶单宁,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二、茶汤苦涩与回甘生津的味觉转化解释

茶汤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咖啡因和茶单宁。茶汤的涩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茶单宁。

咖啡因的苦是不会长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这种苦味是“回甘”的基础。当呈苦味物质不再长留舌本,化掉时就可导致味感改变出现味感“错觉”呈现回甘。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人的本能需求反映,好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作用减缓,使这种本能错觉停留在了口腔舌本。我们经常听说的“茶毒,喝了上瘾”就是此因由。

茶汤的涩感是因为茶汤含有茶单宁成份,茶单宁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当茶单宁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

如果茶单宁的收敛性过强,浓烈的涩对味蕾刺激性很强,会长留舌本让人反感,经常涩伴随着苦让人难受,这种苦涩主要是茶叶加工过程的不当形成的,这种苦涩对茶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而咖啡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茶汤中茶单宁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我们经常听说的“茶会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

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

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不苦不涩不是茶,是真的吗?


杯小茶曾和几个好友一起喝茶聊天,泡了一个高山乌龙,香气高扬,口感鲜爽,久泡都不苦涩。

有个朋友说:这茶不苦,又香又滑,好喝!

另一个朋友却说:没有茶味啊,不苦不涩还能叫茶吗?

细想一下,好像是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茶的苦尽甘来,先苦后甜。还有说茶要苦涩,才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真相如何呢?

1、茶为什么会苦涩?

其实,茶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分,有苦的、涩的、香的、甜的、鲜的等等,不是单单只喝一个味道,而是喝他们的组合。

种茶人和制茶师傅,千百年来磨练技艺,其实都是在味道上下功夫,让这些味道以一个合适的比例呈现在我们的嘴巴里。

让愉悦的味道多一些(更甜、更香),让不好的味道少一些(少苦,少涩)。

不过苦涩味是茶中一定会有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最主体物质茶多酚,就是涩味的,它占到了茶叶内含物的30%。此外还有苦味的咖啡碱、茶叶碱、花青素、茶皂素......

所以“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苦涩味往往还伴随着茶汤的浓郁醇厚,如果没有这些成分,茶就会十分寡淡。

2、茶苦涩,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喝?

就和做菜一样,好的用料往往是一个配方,不同味道之间以黄金比例搭配,就能融合成特别棒的口感。

茶也是,其中鲜甜味的氨基酸能够让茶的苦涩味降低,还有其它多种味道的物质和苦味相互融合,会让茶有鲜爽甘甜的口感。

品茶小贴士

在茶叶科学研究中,评判一个茶的质量,常用的一个指标叫“酚氨比”,也就是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比例。数值在某个范围内是正常,如果超过则说明苦涩过多,如果低于则可能滋味淡薄。

所以好茶并不是毫无苦味,而是其它的鲜甜味道让苦涩没那么明显了,而且苦涩伴随的茶汤醇厚感、浓郁感还在。

同时苦涩的刺激之下,口腔的唾液腺会分泌唾液,带来甜感,这就是生津回甘。

一句话:

苦涩味必不可少,但好茶往往将它隐藏得很好,给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味觉体验。

也许这就是年轻人较少喝茶的原因吧,第一次喝茶,或者喝一口饮茶多年的父母喝的那壶茶,总觉得很苦涩。

直到多年之后,才发现茶有这么多的讲究,原先觉得“茶就是苦的”,慢慢转变成“茶可以很甜”。

3、苦味的规律

茶中的各种味道,会因为茶树的生长环境而发生变化。一般气温较低,光照较弱的时候,茶的苦涩物质少,鲜甜物质多。

相反气温较高,光照强的时候,苦涩物质会变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更多人爱喝春茶,因为在春季,茶叶香气高,更甘甜爽口,苦涩度低。

高山的环境也是,多云雾,让阳光更柔和。气温比山下低,而且温差大,积累了更多的鲜甜物质,苦涩感也就少了。

先前杯小茶泡给朋友们喝的高山乌龙,正因如此,显得茶汤饱满,却很少苦涩,又香又甜,符合“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规律。

4、什么是正常的茶味?

需要强调的是,茶的苦涩味我们也要学会分辨好坏。

一个原则,茶可以苦,但不可一直停留在口腔化不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变成甘甜,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有的茶因为品种特性,本身就比较苦,比如普洱生茶、客家炒绿等等,但品质较高的也都是入口苦涩刺激,随后源源不断生津回甘。

如果苦涩度高,又喝不出甜味和香味,口腔和喉咙发紧,久久不散,那就说明茶的质量一般了。

杯小茶说

有人常说,茶要有茶味,这苦涩味就是茶味最主体的味道。

好茶很多都是把苦涩味隐藏的很好,又默默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就像武功高强的人往往内力深厚,这样形容也许最为恰当吧。

“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到底是何种意思?


没有人真正喜欢苦涩味,但又有句老话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茶里面必须有苦涩味吗?这句话能和茶对等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句“不苦不涩不是茶”的真正含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茶由哪些味道组成

一杯茶的整体滋味,主要是由苦、涩、鲜、甜构成的。

●苦味

主要由茶多酚、咖啡碱构成茶汤的苦味,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如果没有苦味,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涩味

涩味是口腔中感到干燥、收敛的一种感觉。苦味、涩味共同形成了茶汤的浓度、刺激性。

●鲜味

类似味精的鲜爽味,主要有茶中的氨基酸构成。鲜味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嫩茶的鲜味尤其明显。

●甜味

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构成。在刚入口或咽下之后都可能会感受到甜味。

没有人天生喜欢苦涩味,而鲜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苦涩与鲜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苦、涩、鲜、甜这几种味道,一个也不能少。

茶的苦涩和品质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茶叶使用的原料粗老,内含物质少,喝起来粗淡无味。这样的茶滋味淡薄,没有茶味,的确印证了“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

但这句话又不完全正确。比方说一些高海拔茶树的鲜嫩芽头做的绿茶,只要是正确的冲泡方法,喝起来鲜甜甘爽,一点苦涩味也没有;再比方说一些优质的红茶,喝起来也主要以类似蜂蜜的甜味为主,几乎没有苦涩感。再比如,岩茶采小开面嫩一些,虽有苦涩感,品质好的会化为甘甜,而且滋味确更浓,让人更为喜爱。

而一些有明显苦涩味的茶可能是品质较次。比如一些台地茶,加之制作工艺不够精良,可能会出现浓重的苦涩味,让人难以入口,饮后舌头和整个口腔都很不舒服。

总而言之,有没有苦涩味,苦涩味是淡还是浓,与茶叶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喝起来有无苦涩味的几种情况

人喝到嘴里的茶味,其实是苦、涩、鲜、甜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茶喝起来没有苦涩味:

1、可能是有一定的苦涩物质,但被鲜甜味盖住了,没有明显的先苦后甜的感觉;

2、可能是茶中各种物质都很淡薄,喝起来没什么味。

如果茶喝起来苦涩:

1、可能是入口感觉到苦涩,同时鲜爽感也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从喉底涌上来,苦涩感慢慢化开,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

2、可能是苦涩到底,整个口腔、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

感受茶汤的苦涩味,主要就是看苦涩在茶汤中是否协调,在增强茶味的基础上,又不会长时间占领口腔。苦涩能够慢慢化开,苦中有甜,先苦后甜,方是好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