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树品种分类

发布时间 : 2020-11-17
云南滇红的茶树品种 白茶茶树品种分类 白茶树分类

云南滇红的茶树品种。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和特性的研究,并照顾到现行品种分类的习惯,我们将茶树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分类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1)乔木型此类是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从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显的主干,呈总状分枝,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的变异范围为10-26厘米,多数品种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片栅栏组织概为一层。wWW.cy316.Com

(2)小乔木型此类属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类强,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大,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植株上部主干则不明显。分枝较稀,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以10-14厘米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多为两层。

(3)灌木型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为2.2-14厘米之间,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百米以下。叶片栅栏组织2-3层。

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1)特大叶类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大叶类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3)中叶类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4)小叶类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此处系借用习惯上的称谓。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

①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②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

③迟芽种发芽期迟,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cy316.cOm扩展阅读

制作有机普洱茶的茶树品种分类


云南有机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香港、台湾,如香港喜欢在有机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食料。

制作有机普洱茶的几种茶树品种

看到这些是不是对有机普洱茶有多少种茶树制作十分好奇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机普洱茶有多少种茶树制作:

野生古茶树野生古茶树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米以上;茶树嫩叶无毛或者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厘米,成叶可长达10~20厘米;茶树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水甜回甘长且稳定。

已知目前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为云南普洱市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大茶树,这棵茶树由天福集团认养;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古茶树就是云南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多年。

过渡型野生古茶树

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者半开展,树高1.5~3米;茶树嫩叶多银毫,叶缘有细锐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3~5厘米,成叶可长达6~15厘米;茶树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色或黄绿色;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略薄而刚烈。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为云南普洱市澜沧县邦威野生大茶树,树龄1000年,高度为12米。此树由野生茶古树与栽培型古茶树杂交而成,因此称为过渡型野生古茶树。

荒山古茶树

荒山古茶树又称家茶,此种茶为栽培型茶树,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掺杂其中,无人采摘或者少人采摘,这种茶园可以说是荒废的野放古茶园。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荒山野放古茶园是云南景迈山万亩古茶园,树高约为2~3米。

老茶园古茶树

老茶园古茶树又被称为生态茶,这种茶基本上由野生古茶树移植而来,所以也称为栽培型野生茶;古茶树芽体肥壮多银毫,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2~3厘米,成叶长5~10厘米;古茶树叶缘有细锐齿,叶身最薄,毛茶多呈浅绿、黄绿色;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却留存较短,水薄甜而较不稳定。

台地茶园茶

台地茶园茶又被称为灌木型栽培茶,目前云南茶区这种茶园最多,光是云南景洪大渡岗茶厂就有2万多亩。台地茶为现在使用最多的茶,因为台地茶较容易种植,产量也较多,其缺点就是没有遮荫,且有些茶园会喷洒农药或者必须喷洒农药。目前,管理得好的台地茶园也叫有机茶园,有机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普洱茶树的几种生态茶地

一、森林里的茶树。优质级:SSS。目前追的茶树的最高等级,能在森林里自然生长,这本身就说明了此茶树的生命顽强性。国有林、自然保护区的茶树都在此列。如图:

二、茶林里的茶树。优质级:SS。何谓茶林,自然茶树很多且树龄相对很大,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种茶树的茶地生态是仅次于森林里的。如图:

三、荒地里的茶树。优质级:S。荒地说白了就是以前有人管理,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工管理,人工只是去采摘茶叶。这种生态的茶叶被称为“野生茶or荒野茶”。目前,这类茶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因为茶树形不成规模或者说是产量很低。如图:

四、茶园里的茶树。优质级:A。这里的茶园里的茶树是指种植或者野生树龄小相对间距较稀疏情况下的茶树,俗称生态茶园。它们至少有一层绿色的植被或者腐页覆盖裸露的泥土。如图:

五、绿篱型的茶树。优质级:B。绿篱型的茶树,最大的特点就是修得平平整整的树冠,且都是现代种植的。规模较大,有人工跟进管理。大型茶叶基地多数都是此种生态。其实坡地跟台地一样一样的,只是方不方便管理。如图:

六、耕地里的茶树。优质级:C。这种生态的下的茶树,不管树龄大小,由于茶地里农民还种植其他作物,如包谷、豆子、小麦等。这种生态的茶树是最不好的一种,因为作物不施肥不打药而且还在茶树下面的话,是长不好的。还有一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橡胶林里面的茶树,也在此列;

云南优良茶树品种简介_普洱茶


1.勐海大叶种

又名南蛮茶,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栽培历史过800年。6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四川等省有较大面积引种。该品种适制红茶和滇青茶。

2.勐库大叶茶

又名双江勐库种。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双江县冰岛乡,主要分布在云南主产红茶区。广东,广西,四川,海南省有较大面积引种。该品种适制红茶和滇青茶。制滇青白毫显露,滋味醇厚耐冲泡。

3.凤庆大叶茶

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凤庆县,栽培历史过380年。是凤庆茶区的当家品种。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海南省也有引种。该品种适制工夫红茶和烘青,晒青茶。

4.云抗10号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制红碎茶和绿茶。

5.云抗14号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制红碎茶和绿茶。

云南大叶种茶树主要品种及分布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

“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它们都是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上世纪8O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云南澜沧江流域是大叶种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O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

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

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主要有:云抗1O号、云抗14号;

199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梅、云瑰、矮丰等;

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

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0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

此外,近几年来,云南出现诸多云南大叶群体种的后代,如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香归”(注:香港回归之意)系列、凤庆茶科所选育的清水系列、凤选系列,它们是“凤庆种”、“勐库种”的后裔。从育种程序上说,它们目前只属于优良的育种材料,尚不能称之为“品种”,若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对比试验,并达到一定推广面积后,有望上升为云南大叶种的、新的优良品种。

解析那些“分不清”的云南大叶茶树品种


普洱茶的标准定义为: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一般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

在这个定义里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即云南大叶种。

云南大叶种是中国著名茶树良种,是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主要包括勐库大叶种(又名大黑茶)、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等有性系以及无性系品种。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主要分布在该省双江、澜沧、勐海、凤庆、昌宁、云县、保山、元江等县(市)。

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析云南大叶类茶树品种:

首先勐库大叶种,有性系。据《云茶大典》国家认定品种中介绍:勐库大叶种茶原产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在云南西部、南部各产茶县广泛栽培,为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勐库大叶种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主干明显,分支较稀,叶片呈水平或下垂状生,叶特大,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面强隆起,叶缘微波状,叶尖部骤尖或渐尖,叶肉厚,叶质较软。春茶一芽三叶盛产期在3月中、下旬。

适栽种于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其次凤庆大叶种,有性系。《云茶大典》中介绍:凤庆大叶种原产于云南省凤庆县。在云南南部、西部茶区广泛种植。其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半开展,主干明显,叶片呈水平或上斜状生长,叶椭圆形,叶色绿而富有光泽,叶身稍内折,叶面隆起,叶缘波状。春茶一芽三叶盛产期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

适栽于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勐海大叶种,有性系。原产于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其外形植株高大,树姿开展,叶片呈水平或斜上生长,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身平背微卷,叶面隆起。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旬。

适栽种于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华南茶区。

其余的大部分无性系普洱茶品种,多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培育。

诸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经培育种植后,其产量平均比有性系品种高,抗寒抗旱及抗病虫害性均较云南大叶种群体品种强。

云南茶树种植都有什么模式,茶树种会有什么变化哪些多少分类


茶树,从发现、利用到人工驯化,进而栽培利用,形成了独立的农艺。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对茶叶生产的需要,茶园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云南大体经历了混林茶园、满天星式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和高优生态茶园等5个发展阶段。

1.混林茶园

这类茶园建立于汉末至清代中叶,是最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最古老的茶树栽培农艺技术,茶树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茶树间距1.67米见方,挖穴单株种植,每亩100~200株。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等地的人栽培型古茶园属于这种类型。这类茶园以多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微生物成分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它带有采集农业的印记,由于生产的需要,先民们把茶树从森林中迁移出来,在茶树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反映出在栽培技术上持有的谨慎态度。

2.满天星式茶园

这类茶园建立于晚清至民国时期,这种茶园模式成分结构单一,单纯种植茶树,无其他植物成分。棵对棵,顺山坡栽种,间距1~1.67米一株,每亩200~600株。风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澜沧等地的老式茶园属于这种模式。它的产生是由于于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混林茶园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茶业由副业生产向专业生产转变,于是茶树从林子里走出来,为在单位面积上少投入、多产出,增加了种植密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就出现了满天星式纯茶园模式。

3.等高条植茶圆

这类茶园早期在中国东南部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大量科技人才输送到云南,同时也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云南,它是现代茶园结构和农艺的开端。这种茶园从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结构,第二次提高了密度,每亩种800~1300株,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有的还开了梯台,提倡在茶园种遮荫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末发展的茶园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此类茶园在云南省占大部分。

4.密植速成高产茶园

这种茶园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70年代研究形成理论和技术,80年代在全省推广应用。这种茶园是在等高条植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进一步把种植密度提高2.5~4倍,每亩3000~5000株,以高标准、高质量为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为建园原则,在云南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是现在提供产量的主体。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茶叶生产的落后面貌,缩小了我国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

5.高产优质生态茶园

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示区的勐海、澜沧、双江、腾冲、临沧等县试验示范。生态茶园是遵循自然规律,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茶园。生态茶园的最大特色是基于茶树与环境、与其他生命系统的多样化:让茶树回到它完成系统发育森林的怀抱中去,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在占据领地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能量摄取的时间、空间、种类、数量、质量的差异与相生相克关系,充分满足主体物种的生态需求,达到个体群体的最大增值,获得最佳生产效果。20世纪90年代,在生态茶园的基础上,改变常规茶园的管理方式,按有机农业的要求,采取无害化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应用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生产技术,有机茶园逐步发展。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有哪些?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它们都是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主要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199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梅、云瑰、矮丰等;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0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

普洱茶树的品种


普洱茶树有哪些品种呢?

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白色而有芳香,蒴果扁球形,外有3纵棱,种子卵圆形、棕褐色.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

植物。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云南普洱县有棵“茶树王”,高13米,树冠32米,已有1700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茶树。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按树干来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

三种类型。

乔木型茶树

形高大,主干明显、粗大,枝部位高,多为野生古茶树。云南是普洱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在云南发现的野生古茶树,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需二人合抱。

半乔木形茶树

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容易分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如云南大叶种茶树。

灌木型茶树

主干矮小,分枝稠密,主干与分枝不易分清,我国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目前已知最老的野生茶树为云南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树,这颗茶树由天福集团所认养。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是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年。云南作为茶叶圣地,有着深厚的地理和历史渊源。普洱茶的主

产区为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地。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堪称得天独厚。

红茶的分类及品种特点


众所周知,红茶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掌握这三种红茶的品种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红茶,较为准确地辨别一款红茶的高下。本期海都《茶周刊》将继续邀请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陈郁榕老师,为我们讲解红茶的分类及品种特点。小种红茶特有松烟香

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其品质特点是条粗而壮实,因加工过程中有熏烟工序,形成其特有的松烟香味。

小种红茶根据产地不同,有正山小种、坦洋小种和政和小种,其中以正山小种品质最好。

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又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外形条索肥实,乌黑油润,汤色艳浓,呈深金黄色,香气纯高有特殊的山韵,带松烟香,滋味醇厚似桂圆汤,味甘滑口,叶底呈古铜色,且具有耐泡耐贮的特点。

工夫红茶中滇红祁红最出名

工夫红茶是条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因颇费工夫,故得此名。

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根据产地分有云南的滇红、安徽的祁红、湖北的宜红、江西的宁红、四川的川红、浙江的浙红、湖南的湖红、广东的粤红、福建的闽红等;按茶树品种分有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其中品质优良,较有代表性的工夫红茶为大叶种的滇红和小叶种的祁红。

滇红产于云南的勐海、凤庆、临沧等地,品种为云南大叶种。高档滇红外形条索肥壮重实,显锋苗,色泽乌润显毫,香气嫩香浓郁,有特殊的地域香,滋味鲜浓醇,收敛性强,汤色红艳,叶底肥厚柔嫩,色红艳,中档滇红和低档滇红次之。

祁红主产于安徽祁门县,按鲜叶原料的嫩匀度分为特级、一级到五级。其中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细紧挺秀,色泽乌润有毫,香气鲜嫩甜,带蜜糖香,滋味鲜醇嫩甜,汤色红艳,叶底柔嫩有芽,红匀明亮,其余次之。

红碎茶有四套标准样

红碎茶是通过揉切工序,边揉边切,将茶条切细成为颗粒状。

我国的红碎茶根据产地及茶树品种不同,可分为四套红碎茶标准,每套红碎茶标准都设有实物标准样。其中,第一套样适用于云南大叶种地区,第二套样适用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引种大叶种地区,第三套样适用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及福建等省的中小叶种地区,第四套样适用于浙江、湖南部分地区和江苏等省的小叶种地区。其中品种不同的红碎茶品质有较大差异;花色规格不同,其外形形状、颗粒重实度及内质香味品质都有差别。

大叶种红碎茶(碎茶类)的品质特征为,颗粒紧结重实、有金毫,色乌润或乌泛棕;香气高锐,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嫩匀厚实,红明亮。

中小叶种红碎茶(碎茶类)的品质特征为,颗粒紧卷,色乌润或棕褐;香气高鲜,汤色红亮,滋味鲜爽,叶底红匀明亮。

不同花色大叶种红碎茶品质特征分别为:叶茶,第一、二、三套样都设有叶茶花色,第四套样已不设叶茶花色,叶茶外形呈细条形,紧卷匀直,不含碎、片、末茶,色泽乌润;香气鲜爽,汤色红艳,滋味浓强,叶底嫩匀红亮。碎茶为颗粒形,色泽乌润或泛棕,香气鲜爽,滋味浓强,汤色红艳,叶底嫩匀红亮。片茶为褶皱片或木耳片形,色乌褐;香气尚纯,滋味尚浓,汤色尚明亮,叶底红匀尚明。末茶呈沙粒状,价格一般高于片茶,色泽乌黑或灰褐,香气纯正,滋味浓强,汤色红深尚明,叶底红匀尚亮。

勐海茶树优良品种


73—11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高大,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密。叶片着生稍上斜,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质脆硬,叶尖渐尖。芽叶黄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60克。新梢伸育力强,萌发早,一芽三叶盛期在2月中下旬。产量高,三足龄平均亩产干茶134.4千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3%,茶多酚29.3%,儿茶素总量159.3毫克/克,咖啡碱5.0%,水浸出物44.6%。制绿茶香气较清香,滋味尚爽;制红碎茶香气较高长,滋味浓强较鲜。抗寒性弱。盛花期在11月下旬,结实率较低。扦插繁殖力较强。三足龄投产,四足龄亩产干茶154.2千克,五足龄亩产干茶206.3千克。999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73—8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着生稍下垂,叶色黄绿,叶长椭圆形,叶质较软,叶身稍内折,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齿深密。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白芽重120克。育芽力强,萌发特早,一芽三叶盛期在2月中旬。产量较高,三足龄平均亩产干茶109.9千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1.9%,茶多酚31.8%,儿茶素总量151.8毫克/克,咖啡碱3.2%,水浸出物42.8%。制绿茶香气清香,滋味浓醇;制红碎茶香气尚高,滋味较浓。抗寒性弱。盛花期在11月中旬,结实率较低。扦插繁殖力较高。三足龄投产,四足龄亩产干茶121.6千克,五足龄亩产干茶183.1千克。1999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76—38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叶片半上斜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尖渐尖,叶身内折,叶面微隆,叶肉中等,叶齿密浅。芽叶绿黄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白芽重130克。越冬芽在2月下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旬。产量高,三足龄平均亩产干茶170.8千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1.3%,茶多酚37.2%,儿茶素总量146.2毫克/克,咖啡碱4.2%,水浸出物47.3%。制绿茶香气较清香,滋味醇和,;制红碎茶香气尚高,滋味尚浓。盛花期在9月中旬,开花量中,结果少。抗寒性弱。扦插繁殖发根力强,适应性好。2000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无性系良种。

诠释普洱古茶树的分类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a: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

b: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

c: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

d: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

2、野放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a: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

b: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

c: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a: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

b: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

c: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a: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

b: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

c: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a: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

b: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a: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

b: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a: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

b: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盘点云南茶树种类


1949年,云南茶树种类备受重视,先后被大陆各地茶区引种,因而笼统称呼“云南大叶种”。“种”,为生物学分类上的基础单位,云南茶树资源种类繁多,以“云南大叶种”统称容易造成误解,以“云南大叶茶”来统称云南茶种较为适当。

市场称呼的“大叶种”、“小叶种”,并非以茶叶长短大小,而是以宽幅比例来区别。

1.乔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乔木特征在于有高耸直立的枝干、分枝部位高,以及有主根系、分布较深。茶树为山茶科Theacceae山茶属GenuscamelliaLinn.茶组Sect.Thea(L.)Dyer,乔木植物;从群体种记忆野生型野生茶等种生茶树可以明显看出茶树的乔木形态。

云南大叶茶类都属于乔木,没有灌木,目前台地灌木是因为无性生殖、人工阡插而成,并非自然种生(实生)苗。

2.灌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灌木特征没有主根系、侧根发达、分布较浅,亦无高大直耸的主干,树冠矮小、分枝靠近地面根颈处。

高度人工管理的茶园,为稳定茶质,以及便于管理与采摘,多为阡插繁殖之无性生殖矮化灌木茶树;1985年之后,新种植之改良品种多数为阡插灌木茶树。

3.群体种

群体种为早期种生苗品种,为多数变异种的总称,并非一个品种,为1985年以前国营茶厂茶品主要原料。

1985年后因良种茶的大量培植而渐被淘汰;主要特征为叶体肥厚,茶菁色泽墨绿,质重、香浓、苦涩度高,属于制作普洱茶之优质茶种。部分茶种一芽一叶呈现紫色,为当地居民称为“紫芽”。

4.良种茶

1951年设立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现保存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607份,为中国第一个茶叶数据库,也收集全世界所发现的现有茶种。

另于1985年成立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厂,作为云南大叶种茶良种繁殖推广中心。精心培育云抗10号、14号为国家级优良品种,长叶白毫、云选、云抗43号等为省级良种,近几年推广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主要茶区。

做普洱茶的适合品种,以茶的内含物中作为氧化、聚合反应基质的茶多酚与氨基酸越多,保留的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也越多的较合适。

1985年以后,云南省所种植的现代茶园品种,以良种茶为主,扩及云南四大茶区。

5.紫娟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茶菁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菁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紫娟”。

紫娟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属于制作绿茶茶种。外形与群体原始种(紫芽)类似,然香气口感差异甚大,晒青制成口感不佳。

6.螃蟹脚

石斛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以茎入药,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和滋肾明目的功效。治热病伤阴、口干烦渴、虚热不退等症。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于阴凉湿润的树上。

目前在云南茶区,除澜沧县景迈茶区栽培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南糯等地也有发现。当地少数民族以此当做清热解毒的草药。

7.勐库种

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勐库种栽培古树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诧异,汤质较为刚强、香气较不广。

8.景谷大白茶

勐库茶山的变种茶籽所育种而来,香扬水甜为其特色。

云南临沧古茶树资源


临沧属于云南省管辖内的一个市,临沧有丰富的古茶树种质资源,是世界上茶树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专家考证,中国境内的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而临沧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临沧的茶树资源十分丰富,被专家誉为“茶资源历史博物馆”。临沧还是世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值得一提的是,凤庆大叶种茶是中国著名的大叶茶群体。在临沧,野生、半野生茶树南起糯良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从海拔1200米至2700米的范围内,全市8县均有。其中,海拔2720米、树龄上千年、面积800公顷的双江县野生古茶树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种群密度最高、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凤庆香竹菁发现的3200年树龄的古茶树,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树龄最长、枝干最粗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白莺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古茶树资源被专家定义为“银生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种质资源库”。临沧是世界上茶树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古茶树资源是: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1997年被当地村民发现,位于双江县勐库镇五家村帮骂雪山的原始森林中,集中分布面积1.2万亩,每隔5-10米,就有株高15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生长,株高3米以下的茶树随处可见。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临沧还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其中对大叶种茶驯化栽培史有重大影响的,应首推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双江冰岛古茶园和云县茶房大苞茶。如今,临沧市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出口的滇红茶8000多吨,生产普洱茶成品10000多吨、普洱毛茶14000多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亿多元。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云南茶树品种分类》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