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好绿茶

发布时间 : 2021-04-21
绿茶加工顺序 绿茶加工方法 怎样加工绿茶

绿茶加工顺序。

绿茶为不发酵茶。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同,但其基本工序相同即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现以我国产量最多的炒青绿茶为例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

杀青即通过高温破坏鲜叶的组织,使鲜叶内含物迅速转化。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达到绿茶清汤绿叶品质的关键。鲜叶通过高温杀青。

杀青的技术因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间和方法等。这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影响杀青的质量。

鲜叶在锅内转动,待到由鲜绿转为翠绿,叶面失光泽,手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质较柔软,折梗不断,闻其香带有清香感,则要起锅,进行摊晾,转入揉捻。

目前,生产上除锅式杀青外,推广较多的是滚筒式杀青机。滚筒青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由于在筒内滞留的时间过短,易生青涩味,同时由于 在筒内水蒸气散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生成烟焦味。

揉捻是炒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揉捻是利用机械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受到推、压、扭、和摩擦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揉捻还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部分多酚类物质氧化,减少炒青绿茶的苦涩味,增加浓醇味。除少数手工揉捻外都用机器 揉捻。

机制绿茶的揉捻机各类很多,型号不一,性能各异。生产实践中制炒青绿茶不宜使用大桶揉机。大型机投叶量多,时间长,揉捻过程中叶温高,易产生黄熟现象。一般都选用桶径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机,生产量大时也可采用65厘米揉捻机。应根据制茶种类和叶质嫩度确定投叶量与加压大小和揉捻时间。掌握“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和“抖揉结合”的原则进行操作。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一般要揉20—25分钟,老叶采用重压长揉,解块分筛,分次揉捻,但总时间一般不超过50分钟。高档茶成条率在85%以上,细胞破碎率在45%以上;低档绿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

干燥是茶叶整形做形,固定茶叶品质,发展茶香的重要工序。由于所用的机器不一样,干燥的工艺可分为:全炒法、全滚法、滚炒法,由于工艺不同,生产的产品品质也有所不同。以滚炒法为例,干燥分为三部分即二青、三青、烘干。

二青的目的在于蒸发部分水分,减少粘性,提高芽叶的可塑性便于成形。揉捻叶的含水量为60%左右。可用滚筒杀青机,方法是,筒温70--80℃,投叶量15公斤,时间15分钟。二青叶适度标准为:减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叶有弹性,手握不易松散;叶质软,粘性,叶色绿,无烟焦和水闷气。

三青分2次进行,即初炒和复炒。初炒锅温70—100℃,投叶量13公斤左右,时间30—40分钟,此时含水量20%--25%。摊晾20—30分钟后,用5号筛进行筛分。筛面叶进行复炒。复炒叶和筛底茶分别滚至足干。复炒锅温为60—80℃,投叶量18公斤,时间40—60分钟,含水量在12%左右。

烘干温度掌握在50—60℃之间,采取先高后低。滚炒到含水量5%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出锅摊凉包装。

精选阅读

大宗绿茶加工


(一)鲜叶摊放

鲜叶采后一般需摊放一段时间。摊放的目的一方面是随着水分散发,使叶色变深,叶质变软,可塑性增加,有利于造型;另一方面是通过摊放散发青气,生成更多对品质有利的成分,如氨基酸、可深性糖增加,酯型儿茶素减少。

摊放的场所应选取清洁、阴凉、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一般应在蔑蕈上进行摊放,厚度15~20厘米,每平方米约10千克,时间不超过10小时。做到早摊放、时付制、依次付制,摊放中间可翻拌,但要轻翻轻拌。

在多雨季节,采收大量鲜叶无法安排加工时,可以采取贮青的办法,以保证鲜叶的质量不变。贮青设备有贮青箱、自动箱式贮青设备和贮青槽、贮青槽应用较为广泛。用贮青槽贮存鲜叶,鲜叶厚度一般为80~100厘米。贮青时可采用间歇通风的方法,以防止叶温上升。贮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一般来说,鲜叶摊放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掌握鲜叶摊放厚度 摊放过薄鲜叶水分散失快,时间相对就短,会影响鲜叶内含物的正常转化;摊放过厚,时间延长,叶堆温度升高,鲜叶易红变,影响制茶品质,甚至产生劣变。

2.正确地适度摊放 摊放时应注意鲜叶状态,根据“嫩叶老摊,老叶嫩摊”的原则;摊放后嫩叶含水量应少些,老叶含水量略多。一般含水量在78%以上的鲜叶,失重率掌握在15%~20%为宜。鲜叶经摊放后,叶质变软、发出清香味时,可进入下一工序。

(二)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同时散发部分青气,改变鲜叶内含成分的部分性质,以形成绿茶应有的色、香、味,而且还通过蒸发部分水分增加叶质的韧性,便于揉捻造型。

1.杀青的品质管理 杀青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干茶的质量,抓好杀青叶的品质管理,是绿茶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1)正确处理好温度、投叶量及杀青时间几个因子之间的关系

①温度 杀青对叶温的要求有一定的范围。高温杀青的主要标志就是在短时间内使叶温达到80℃以上,以尽快抑制酶活性,同时散发部分青气。但是锅温的高低又与投叶量密切相关。一般投叶量越多,锅温要求越高;投叶量越少,则锅温相对可以稍低。

②投叶量 一般嫩叶、雨水叶含水量相对较高,投叶量宜少;而老叶等含水量较少,投叶量可适当增加。如果投叶量过多,就可能会产生杀青不透,出现红梗红叶;投叶量过少而锅温又较高,则会出现焦边、焦叶和爆点现象,产生焦味,影响杀青质量。

③杀青时间 杀青要求“高温、短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钝化酶活性的目的。一般杀青技术要求叶温在1~2分钟内升高到80℃以上,最长不能超过3~4分钟,否则就会出现红梗、红叶。

(2)杀青原则 杀青时采取“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

(3)杀青程度 灵活掌握杀青程度。杀青适度的指标是:叶色暗绿、梗弯曲不断;手捏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手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此杀青程度为适度。总之,杀青要适度。杀青不足,青气未除尽,滋味薄涩,而且容易产生红梗、红叶;杀青过头,杀青叶色泽变黄,香气钝熟或出现焦味,滋味不正。

2.滚筒杀青机 目前大宗绿茶基本实行机械生产,按照机械性能可分为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和汽热杀青机等几种。由于滚筒式杀青机具有产量高、又能连续作业的特点,所以各地都普遍采用这一方式。

滚筒杀青机是一种连续作业的杀青机,其型号有多种,但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机械结构也大同小异。一般简体直径60~80厘米,筒长400~450厘米,转速27~28转/分,从投叶到出叶全程一般3~4分钟。每小时投叶量春季嫩叶为150~200千克,老叶可适当增加。操作时炉灶生火后,即开启电机,使滚筒运转均匀受热。当筒体高温处微微泛红,或见火星跳动、简体温度达400℃左右时,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开始时快速加倍投叶,以免焦叶。待简体出叶后,转为正常、均匀、适量连续投叶,并启动排气罩电动机,将水蒸气排出。在杀青过程中,视出叶口的杀青叶质量,及时调整投叶量。如杀青过度,可适当增加投叶量;反之,杀青不足,则适当减少投叶量。随时检查炉温,保持炉温恒定。停机前0.5小时应降低炉温,以免焦叶。具体操作还应根据鲜叶状况(如老嫩程度、含水量等)以及筒内蒸汽产生情况来控制筒温和投叶量。

(三)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有利于炒干过程中整形,并适当破坏叶片组织,使茶叶内含成分容易泡出且耐冲泡。大宗茶加工基本上都采用机械揉捻。

1.揉捻的品质管理 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含较多的纤维素、糖、淀粉等物质,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其黏稠性会随温度上升而提高。此外,叶片越老其角质层越厚,冷揉不易成条,应采用热揉。嫩叶纤维素含量低,又有较多的果胶等物质,揉捻时容易成条,一般采用冷揉。

(1)揉捻时间与压力 一般一、二级嫩叶,揉捻以无压揉捻为主,中间适当加轻压;而三级以下茶叶要求逐步加压,即开始无压,中间加压,最后又轻压或无压。压力要求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同时在加压适当的前提下,时间必须保证,要求揉透而不断碎,既成条又不损毫尖。

(2)投叶量要适宜 投叶量过多,使杀青叶在揉桶内翻转困难,揉捻不匀,条索不紧,产生扁碎茶;投叶量过少,导致松散条过多,起不到揉捻应有的作用。

(3)掌握揉捻程度 揉捻均匀,成条率高。三级以上原料成条率要求在80%以上,三级以下的原料则要求在60%以上;组织破碎率达到标准。一般要求绿茶揉捻叶的组织破碎率为45%~55%;茶汁黏附在揉捻叶表面,手摸有黏湿的感觉。

2.机揉方法

(1)揉捻机型 目前绿茶加工使用的揉捻机一般均为中型或大型揉捻机型,型号较多,主要有6CR-40型、45型、58型和55型以及65型(按揉捻机的揉桶直径分型)。

(2)投叶量、揉捻时间和压力 揉捻时掌握合适的投叶量、揉捻时间和压力。此外还要根据叶子的老嫩和杀青叶的情况,适当掌握冷揉和热揉的关系。

①投叶量 投叶量依机型而定,45型揉捻机投叶量为15千克/桶左右,而55型揉捻机投叶量为35千克/桶左右。对于嫩度差、叶质老的茶叶,投叶量可少一些;而嫩度好的原料,投叶量应多些。还要看杀青叶的杀青程度。杀青时间短、杀青叶含水量高的,投叶量不宜过多;反之,投叶量可略多些。

②揉捻时间和压力 揉捻加压的原则为“轻一重一轻”,揉捻时间为30~60分钟。不同级别的原料其揉捻时间及压力调节是不一样的。一、二级原料,揉捻时间为20~30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轻压10~20分钟→无压5分钟;而三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0~35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轻压10分钟→中压10分钟→无压5分钟;四、五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45分钟,压力调节为无压5分钟→中压10分钟→重压15分钟→无压5分钟。原料较嫩如加压过重、时间过长,则芽尖易断碎,影响质量;而对于较老的原料,如果不予重压而时间又达不到要求,则揉捻叶条索不完整,成条率低。

(3)揉捻机转速 揉捻机转速以45~55转/分为好。转速过快,易产生扁片,断头茶多;转速过慢,则会导致条索不紧,工效低。

(4)解块分筛 揉捻后的茶叶必须及时地进行解块分筛。一般嫩叶采取一次揉,揉后解块分筛;三级以下老嫩不均匀的青叶分2次揉捻,中间解块分筛1次,头子复揉。

(四)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整理条索,塑造外形,发展茶香,增进滋味,蒸发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绿茶干燥一般采用晒干、炒干和烘干3种方式。①晒青绿茶采用晒干,方式最简单,但易受天气的影响,品质常有日晒味,现只用于普洱毛茶加工。②烘青绿茶干燥以烘焙为主。③炒青绿茶以炒为主,以烘为辅。只有少数名茶需一次炒干,一般要进行多次干燥。

1.炒青绿茶的干燥 长炒青干燥分3次炒干。根据整形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二青、三青、焯锅3个过程。由于各个环节所采用的干燥方式不同,炒青绿茶干燥的加工作业呈多样化现象,有全炒、全滚、烘→炒→滚、炒→滚、滚→炒→炒等。经过不同机型及作业的对比试验认为,在各组合中以烘→炒→滚工艺最好,条索完整,碎茶少,制茶质量高。

(1)二青烘干 烘二青时,采用烘干机作业。一般进风温度为110℃~120℃,叶层厚2~3厘米。二青烘干必须严格掌握原料的含水量。烘叶过于,在下一干燥作业时易断碎;烘叶含水量过高,下道作业翻炒困难,也会影响品质。一般适宜的烘叶含水量范围为35%~45%,这样有利于炒紧条索。

(2)炒二青 二青叶烘干摊晾后,再用锅式炒干机炒二青。每锅投叶量12千克左右。锅温100℃~110℃,控制叶温在48℃左右,炒至含水率为20%左右时出锅。嫩叶稍摊晾后,二青叶即可拼锅炒三青。

(3)炒三青 经炒二青后,由2~2.5锅的二青叶合为1锅(约20千克)进行炒三青,至含水量为9%~10%时出锅。

(4)滚炒 经炒三青后的叶子,再用瓶式炒干机进行焊锅至足干。一般110型的炒干机每筒投叶量约40千克,投叶量以炒时有少量叶子滚出为度。时间为60~90分钟,除开始10分钟内温度可稍高外,主要以低温长炒为主,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6%时即可出筒。

2.烘青绿茶的干燥 烘青绿茶的干燥通常分毛火和足火二次干燥,中间摊晾回潮,采用烘干机烘干。

采用手拉百页式烘干机,毛火进口温度llO℃~120℃,摊叶厚度为1厘米左右,每隔2~3分钟自下而上拉动手柄,使上一层茶顺序落人下一层。注意落叶要干净,时间12分钟左右,烘至含水量为18%~25%、手触茶叶以稍感到刺手为适度。下烘摊晾回潮0.5~1小时,厚度为10厘米,叶子回软后即可进行足火。足火时进风温度为100℃~110℃,摊叶厚度为1~2厘米,每隔3分钟也由下而上提动手柄,使茶叶顺序下落,时间16分钟左右,至含水量为4%~6%、以手捏茶叶即成粉末为适度。

如采用自动烘干机,摊叶应稍厚,为2~3厘米,毛火时进口温度为120℃,而足火则为110℃。

3.干燥工艺的品质管理 绿茶干燥采用分次烘干,温度先高后低,中后期做到低温长炒,这样做成的干茶色泽绿润,香气鲜爽清高,汤色清澈,叶底鲜翠。同时分次干燥,能促使茶叶均匀于透,对提高品质也有一定的好处。

炒青绿茶干燥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利弊不一,生产上要科学选配。一般全炒型茶叶条索紧结,色深绿起霜;但芽尖断碎,碎末茶特多。全滚型茶叶可克服以上弊病,有条索完整、锋苗好的效果;但条索松泡,色泽深暗、偏黄,香气低闷。

正确掌握干燥程度,以用手捻茶叶能成为粉末为宜。特别要注意茎梗含水率不可太高,以免茶叶返潮变质。

茶叶的加工之绿茶的加工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绿茶的加工制造


中国绿茶的种类很多,外表造型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造型都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形成的。但它大致上都是通过杀青、揉捻和干燥三大工序而制成的。我国的长炒青、圆炒青、烘青和许多的名优绿茶,基本上都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杀青是绿茶制造的关键工序,它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杀青就是利用高温处理鲜叶,其目的有以下几种:一是破坏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制止茶多酚等物质的酶促氧化,避免产生红梗红叶,同时防止叶绿素的过多转化,保持茶叶的绿色特征;二是散发鲜叶中的青草气,保留与发挥茶叶的芳香;三是茶叶遇高温后,水分部分蒸发,叶质柔软,增强韧性,为揉捻和干燥造型创造条件。杀青的方法有蒸青与炒青两种,蒸青是利用热蒸汽杀青,炒青是利用燃料加热铁锅或滚筒,利用锅壁筒壁的辐射热杀青。因此,杀青的机械有蒸青机、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等。手工制茶,一般是锅式杀青,很多名优绿茶大量保留着手工锅式杀青的方式。杀青程序的掌握,一般采用感官判断,其标准是:眼看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失去光泽,无红梗红叶;鼻嗅青草气基本消失,清香扑鼻,无烟焦味;手捏茶叶,感觉叶质柔软,略有粘性,嫩茎折之不断,可紧握成团,松手后慢慢弹开。

揉捻是一个造型的过程,条形绿茶,通过揉捻可使叶片卷曲成条。揉捻的同时,部分叶组织破坏,部分茶汁附着叶表,有利于增进茶叶香味。不同绿茶的造型和品质要求,揉捻时间和轻重程度是不同的。有的绿茶甚至没有揉捻的工序或者没有明显的揉捻过程。如不少扁形绿茶、兰花形绿茶,其炒制过程中都没有揉捻工序,只有在锅中轻微的翻动或压扁的动作,一般条形绿茶,则要求揉至叶子成条,茶汁揉出粘附于叶表。

干燥是进一步蒸发水分,达到一定的干燥度,便于保存品质,同时发展香气,固定外形,达到一定的外形规格。干燥工序有的是炒干,有的是烘干,有的是烘炒结合。干燥的关键是火功掌握一定要恰当,要求做到不烟不焦,能正常发挥茶叶香气。

绿茶之采制加工


绿茶为不发酵茶。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相同即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现以我国产量最多的炒青绿茶为例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

一、 杀青

杀青即通过高温破坏鲜叶的组织,使鲜叶内含物迅速转化。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达到绿茶清汤绿叶品质的关键。鲜叶通过高温杀青,可以达到:1、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防止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2、蒸发叶内一部分水分,增强叶片韧性,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3、是叶内具有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杀青的技术因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间和方法等。这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影响杀青的质量。

(1)锅温 一般要求杀青锅温有260℃~320℃之间,才能达到钝化酶活性的目的。锅温太高,杀青叶失水过快,易产生焦叶焦边,产生烟焦味。锅温太低,易产生红梗红叶,影响成品的品质。

(2)投叶量 因杀青设备、杀青老嫩、锅温不同而异。在同一锅温条件下,采用机械传动的锅式杀青,其投叶量经验公式为: 投叶量=(150-5K)·R3千克/锅 式中,K为鲜叶老嫩级别,R为杀青锅半径。

(3)杀青时间 一般锅式杀青时间有5—10分钟之间。时间长短与锅温和投叶量有关。杀青时间过长,杀青叶失水过多,不利于做形;杀青时间过短,鲜叶的茶多酚、蛋白质等成分水解转化不充分,成品青涩味重。一般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

(4)方法 锅式杀青应掌握“抖闷结合,多抖少闷”的原则。抖杀就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青草气挥发,使清香透发,防止叶色黄变。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间 的停留,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实验证明,茶叶中酶的活性,当温度高到40—50时最强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到破坏。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经上,便能有效制止红梗红叶。芽叶易黄熟并伴有水闷气,同样不符合茶叶品质要求。

鲜叶在锅内转动,待到由鲜绿转为翠绿,叶面失光泽,手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质较柔软,折梗不断,闻其香带有清香感,则要起锅,进行摊晾,转入揉捻。目前,生产上除锅式杀青外,推广较多的是滚筒式杀青机。滚筒青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由于在筒内滞留的时间过短,易生青涩味,同时由于 在筒内水蒸气散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生成烟焦味。

二、 揉捻

揉捻是炒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揉捻是利用机械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受到推、压、扭、和摩擦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揉捻还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部分多酚类物质氧化,减少炒青绿茶的苦涩味,增加浓醇味。除少数手工揉捻外都用机器揉捻。

机制绿茶的揉捻机各类很多,型号不一,性能各异。生产实践中制炒青绿茶不宜使用大桶揉机。大型机投叶量多,时间长,揉捻过程中叶温高,易产生黄熟现象。一般都选用桶径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机,生产量大时也可采用65厘米揉捻机。应根据制茶种类和叶质嫩度确定投叶量与加压大小和揉捻时间。掌握“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和“抖揉结合”的原则进行操作。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一般要揉20—25分钟,老叶采用重压长揉,解块分筛,分次揉捻,但总时间一般不超过50分钟。高档茶成条率在85%以上,细胞破碎率在45%以上;低档绿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

三、 干燥

干燥是茶叶整形做形,固定茶叶品质,发展茶香的重要工序。由于所用的机器不一样,干燥的工艺可分为:全炒法、全滚法、滚炒法,由于工艺不同,生产的产品品质也有所不同。

天山绿茶加工工艺


天山绿茶是福建省的历史名茶,为闽东烘青绿茶的极品。品质特优,尤其是里、中、外天山所产的绿茶品质更佳,称之“正天山绿茶”。

天山位于东海之滨,天山主峰——屏南天湖山,屹立在福建省屏南、宁德、古田三县交界的屏南黛溪乡。除天湖山外,还有天峰山、仙峰山、大坪山等山脉,是天山绿茶的原产地。这里山峰险峻,海拔1300米左右,林木参天,云海翻滚,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9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湿润,多为结构疏松的砂质壤土。茶树多生长在岩间和山坡上,树壮芽肥,是适制天山绿茶的理想原料。难怪诗人赞道:“深山奇石嵯峨立,峡谷悬崖味茶香”。

天山绿茶采用的原料因花色品种不同而异。如雀舌和凤眉等传统珍品,选用叶质肥厚、持嫩性强的天山菜茶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制500克干茶约需3万个左右芽叶。新创制的名茶如清水绿等,则选取大、中叶种的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制500克干茶需7000个左右芽叶。

天山绿茶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主要设备有连续滚筒电热恒温杀青机,40型或45型揉捻机,自动百叶烘干机等。加工工艺有凉青、杀青、揉捻、烘干(毛火和足火)四道工序。杀青掌握“高温、控热、少量、短时”的方法。筒温240~260℃,电热控制,前高后低。起锅摊凉散热后再行揉捻。揉捻时采用“小机、适量、轻压、短揉”的技术措施,达到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味清鲜的目的。40型揉捻机投叶量7.5~10公斤,45型揉捻机投叶量10~12.5公斤。转速55转C分。烘干毛火掌握“薄摊、高温、快烘”的原则。足火掌握低温慢烘,达到干度内外均匀一致,香高而鲜爽的目的。毛火烘温115℃左右,含水量15~20%。足火烘湿90~95℃,含水量6%左右。

天山绿茶具有“三绿”特色,即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且外形条索嫩匀、锋苗挺秀、茸毫显露,香似珠兰花香,芬芳鲜爽,滋味浓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汤色清澈明亮,经泡耐饮,冲泡3~4次,茶味犹存。饮之幽香四溢,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