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蘑菇沱

发布时间 : 2021-04-27
下关绿茶 下关普洱茶 茶沱怎么泡

下关绿茶。

下关蘑菇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一种“宝焰牌”紧压茶(云南紧压茶还包含沱茶、砖茶和饼茶),下关蘑菇沱又名:“蛮庄茶”、“牛心茶”、“心脏紧茶”、“班禅紧茶”。

历史上蘑菇沱以边销为主,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和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色茶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与沱茶等紧压茶成为云南省下关茶厂的主要产品。

茶马古道与下关

茶马古道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中国西南部一条沟通滇、藏、川间物资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古商道,它始于云南勐腊的“六大茶山”,经思茅(现云南省普洱市)、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拉萨,并延伸辐射到印度、尼泊尔乃至南亚和西亚地区。它横贯东西,沟通滇、藏,核心地段在云南,这与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大部分在云南进行不无关系。云南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在凤庆县的古生茶树,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茶树。

下关位于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从7世纪起,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古商道在此纵横交汇,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道和商家重镇。原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交易多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民国时期,滇南一带常有疟疾流行和匪盗出没,使得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云南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蘑菇沱的历史

蘑菇沱源于唐代的团茶,清代起,已经在现西双版纳的车、佛、南一代带生产、加工。紧茶销西藏有悠久的历史。藏民向喇嘛敬献哈达,可同时献上四个心脏形紧茶。紧茶带把,献哈达时才可以一只手握两个。冬天,滇西北进藏区的路被大雪封闭,进藏的云南紧茶只得绕道缅甸、印度,因而20世纪四十年代的车、佛、南还保持销藏紧茶的生产。藏商到云南收购紧茶,一元一个,贩到藏区,四元一个,可见茶马古道上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茶价。下关离藏区较近,在地理位置上有优势,云南紧茶的生产重心慢慢移到下关。

生产商历史

下关沱茶始创于1902年,由云南永昌祥下关茶厂的前身永昌祥商号创制。

《喜洲镇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成立”,又“严镇圭(1871-1941年),号子珍,晚号苍逸老人,喜洲富村里人,与江西彭永昌开办永昌祥,创制沱茶,采办川货,行销国内外”。

1941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与蒙藏委员会在下关共同筹建康藏茶厂,即解放后的云南省下关茶厂。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由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蘑菇沱的生产历史

1941年,蒙藏委员会派代表格桑泽仁同云南洽商,各出资15万元成立康藏茶厂,生产专供西藏(藏区)的“宝焰牌”蘑菇沱。解放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指定下关茶厂为蘑菇沱的唯一生产厂家,下关茶厂成为蘑菇沱的最大生产厂家,“宝焰牌”下关蘑菇沱销往四面八方。1951年12月,“宝焰牌”商标在北京注册,商标由红、黄、黑三色三个部分组成。

1.香炉采用宝鼎黑边,黄色金黄色金鼎。

2.炉内四个桃形图象系元宝,象征贡茶。

3.炉中火焰象征佛光,故为红色。

金鼎中元宝的熊熊烈火燃烧正旺,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后来,中茶公司通知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商标。下关蘑菇沱更换商标后,藏区的藏民不接受其它品牌的蘑菇沱。

1953年,省分公司通知下关茶厂紧急调运54吨“宝焰牌”蘑菇沱到畹町,经缅甸、印度转运西藏。“宝焰牌”商标得以保留下来了。

1966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有部分职工在“破四旧”运动中贴出大字报,批评“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省分公司下文将“宝焰牌”改为“团结牌”,并停产下关蘑菇沱,改产砖茶(云南砖茶、云南方砖)。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云南砖茶在藏区滞销,逐步淡出西藏茶市,之后,似乎没有人再记得那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的“宝焰牌”商标和下关蘑菇沱。

198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视察下关茶厂时指出:仍有部分藏族人民喜欢原有带把的心脏形紧茶,希望恢复和生产供应。同年开始,下关茶厂恢复生产“宝焰牌”下关蘑菇沱,产品在西藏大受欢迎。

2010年下关蘑菇沱茶底和汤色

特点:下关蘑菇沱选用上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经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外形呈蘑菇状(带柄),紧实端正,色泽乌润、显毫;内质: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叶底黄绿尚嫩匀。

cy316.Com精选阅读

销法沱为何要去药店买?什么是销法沱?


要说销法沱的故事,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位时年60岁的老人,法国籍犹太人,名字叫费瑞德·甘普尔(FredKempler),二战时,他曾是戴高乐将军麾下的军官。

1976年,他到香港找香港天生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罗良先生洽谈关于航油的业务,甘普尔先生与罗良先生是多年的贸易伙伴和挚友,业务谈完之后,两位老朋友就去街上逛了逛,路过一家老字号的茶叶店,走进去看时,甘普尔先生发现一个类似碗型的色泽红褐的沱茶(熟茶),当时沱茶的出口基本只限于香港地区。在老外的印象中,茶叶应该是碎的,或者袋泡或者条状的,怎么可以做得像鸟窝一样?他很好奇,就买了两个,问店家这茶从何而来,店家介绍说这个茶来自中国云南下关茶厂。

甘普尔先生回到法国后,觉得云南沱茶太有意思了,就想去一趟云南,但是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老外来趟中国太不容易了,需要通过外交渠道,很多审批过程。手续办妥后,云南省外办就指定我们公司接待法国客商。公司安排了专人专车陪同甘普尔先生前往云南下关茶厂参观。

当他观看、了解了沱茶的生产制作过程并去大理苍山的茶园参观后,这位时年已60岁的犹太老人非常激动。回到法国后立即就订了2吨云南沱茶。自此云南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熟茶)进入了法国市场,茶人称呼的“销法沱”由此而得名,黄绿色花格印刷的圆盒包装,包装上法语的“THé”(茶),花体的“Tuocha”字样都是销法沱的标志性特征,三十多年来这样的视觉识别标志从未改变。下关茶厂至今也仍在生产这样包装的云南沱茶,生产工艺和配方从未改变。

云南沱茶到了法国后,甘普尔先生买了一辆较大的车,把沱茶装上车,带着自己的几个尚年幼的孩子们环法国推销云南沱茶。每到一处他都孜孜不倦地向法国人介绍来自中国云南神奇的“鸟窝状”的云南沱茶,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中对茶的概念及印象的局限性,环法销售并不成功。

甘普尔先生是位非常精明的犹太人,他明白要取得销售的成功,不能只凭沱茶奇特的外观,而必须充分了解沱茶中有什么更加奇特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不好的地方,欧洲人都是实证主义者,需要科学的分析。

1979年,甘普尔先生委托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医学系两所法国高等医学权威机构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研究实验,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主导实验全过程,同时在云南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同步做临床实验。实验选择了18岁到60岁之间的高血脂人群,做对照组实验,一组喝云南沱茶,一组服用降脂特效药安妥明,一个月以后检测两组人的血脂,实验结果显示: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好于安妥明,这个结果令法国的很多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震惊。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法国里昂大学从理论层面,对云南沱茶进行全面的理化分析,出了一本专著,详细阐述了云南沱茶的化学成分,认为云南沱茶对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项研究被列入法国医学大词典中。

临床实验成功后,甘普尔先生在巴黎王子酒店举行有关云南沱茶临床实验结果的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法国医学界、营养界的权威及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法国各主要媒体60余名记者参加,当晚,法国电视一台、二台就在最佳的黄金时段播出了实验结果的发布会实况,轰动法国。云南沱茶的销量由此大增,从1977年开始出口,从2吨到8吨、20吨、80吨……每年都几倍增长,至1991年的时候,已经超过200吨了。

而甘普尔先生也在1979年成为了云南沱茶在欧洲的独家总代理商,并与比利时的大财团共同组建了欧洲最大的食品经销公司“法国DISTRIBORG公司”,在全欧洲总经销云南沱茶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在法国,云南沱茶不是在茶店里卖,而是在药店或保健品专柜卖,高血脂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开的处方经常是:“云南沱茶,两粒。”药店买去。

下关茶厂那些事儿


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可一日无茶”,茶文化深入每一个人、每个家庭之中。云南是茶的故乡,而下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形成集散地的最佳条件,制作工艺精湛,下关茶厂以沱茶闻名于世,素有『沱茶之乡』的美称。云南下关茶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理市点苍山与洱海之间,这里有东方日内瓦的美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优美的风光写照,也是茶叶生产加工的优良生态环境。

下关茶厂创办于1941年。下关茶厂的前身是康藏茶厂,1950年康藏茶厂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下关茶厂,1955年永昌祥、复春和、茂恒等商号的茶叶加工厂并入下关茶厂。

下关茶厂以较细嫩的一、二级优质青毛茶为原料,蒸压制成的云南沱茶主销国内;以普洱散茶为原料蒸压制成的普洱沱茶主要供应出口,销往西欧、北美。前者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曾获国家银质奖和全国名茶称号;后者有独特的陈香,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也曾获国际金奖。20世纪七十年代,下关茶厂同时推出了甲、乙、丙三级沱茶,其中丙级只在当时生产一批,甲、乙级则续有生产,七十年代中后期,下关开始生产熟普沱茶,是侨销品,沱体较大较,沱体没有甲字迹。八十年代才见有印甲字,故此时的沱体较扁,俗称面包沱。

1989年后,下关茶厂先后开发出有绿沱茶、红沱茶、三种类型的旅游迷你微型沱茶、小沱茶、下关茉莉花沱茶,历史上还生产过苍洱沱茶、大理沱茶、大泉沱茶、大众沱茶和503沱茶等。

康藏茶厂一直使用“宝焰牌”商标,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1951年之后下关茶厂的产品以“中茶牌”为主,至1991年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松鹤牌”商标,于1992年正式启用,主要用于沱茶产品。目前下关茶厂使用的商标有松鹤、宝焰、南诏、三通、感通七子园饼等。

历史沿革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省茶司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1945年抗日胜利后,业务不振,蒙藏委员会退股,下关厂遂变为省茶司独资经营。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3年改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下关茶厂』,行政归属云南省商业厅。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1957年改名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下关茶厂』,1958年又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86年建立大理州茶叶公司,直属州政府主管,下关茶厂为其管辖。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正式改为民营。

国营下关茶厂记事

1941年(民国三十年)蒙藏委员会派任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资于大理下关创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主要加工紧茶、饼茶销西藏地区,加工沱茶销四川。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1942年加工的紧茶销往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9年停止生产。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5年,下关地区历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号全部纳入下关茶厂。期间,与勐海茶厂相同更名多次,1959年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52~1968

1951年紧茶统一规格,每个238g ,每筒七个,每担30筒。

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所属系统内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饼茶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型后,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甑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

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型底改为平底。

1956年按股合并私营茶庄或茶业公司于国营企业,从此结束私商经营茶业的历史。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60年批准量产250g 普洱方茶。

1962年开始生产125g 沱茶。

1963年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渣,改变长期以糯叶包装。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紧茶宝焰牌改为团结牌;而心脏型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遂停止生产,1967年开始生产砖型紧茶,配料与加工工艺不变。

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定量供应的原因,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g 改为100g 。

1972~1978

1972年经省茶叶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的生产。同年六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合并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经省公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生产。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程现今的云南(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专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孟力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下关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原本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因原料调拨困难,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1979~2004

1979年香港天生行到下关厂参观,1980年再偕同法国茶叶批发公司、专栏作家、医学博士等一行人到厂参观。

1983年因订单需求,向省公司申请恢复制作七子饼茶,唯量少以供应日本外销订单为主。

1985年为解决厂内的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茶)出路问题,经抽样送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鉴测,结果确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

1986年班禅参观下关茶厂,希望恢复心脏型紧茶的生产,并当场订购500担,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而当时亦在省内边销茶区销售一部分,但数量不多。

1987年底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底台湾茶艺界一行十四人到下关茶厂参观。

1988年为解决中档原料过多,开始试制加工「丙级沱茶」。

1989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旅游微型沱茶。下关茶厂于1997年生产3g 微型小普洱沱茶,主要出口日本。

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正式启用。

1993年开始生产「一级沱茶」。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茶厂决定将厂徽图形做为产品标志,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压制在甲级沱茶上的「甲」字。

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下关茶品配方与制程出现重大变化。

2004年4月改为民营企业,国营下关茶厂正式走入历史。

云南沱茶又名“下关沱茶”


云南沱茶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1368—1644)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文中提到的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

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沱茶生产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畅销全国。

下关普洱沱茶的研制


古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产茶区,而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然后远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而著称。因此,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现代的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处理精制而成的,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以及法国、日本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当今,普洱茶分为散茶和蒸压成型两大类。压制成型的普洱茶,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普洱沱茶,长方形的普洱砖茶,和圆形的七子饼茶等。云南沱茶(外销)是下关茶厂以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发配制的新产品。原料采用云南茶树大叶群体良种加工的晒青毛茶,经拼配、筛制、发酵、蒸揉而成。该产品1975年开设由下关茶厂试制。1976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并获得外商的好评,达成批量出口。100克规格的外径8.3厘米,高4.3厘米,此外还有3克、250克等规格,1995年开始生产云南沱茶袋泡茶。主要销往法国、英国、德国、卢森堡以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沱江水泡下关茶”


对于四川和重庆地区目前主流的老茶客而言,沱茶占据了自己几乎关于茶叶的大部分记忆。对于这种形状圆厚,内里有个窝的紧压茶是如何出现的,川渝地区坊间有一种传言,说是当年私商利用下关沱凹陷部分塞进鸦片走私进川,鸦片脱手后,大肆推销下关沱,却也歪打正着开拓了川渝茶市。

关于沱茶最早的记载在《中国名茶志》一书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本产于滇西南茶区,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前只在下关加工和集散。1908年以前,销往四川的茶叶多为散茶,从易武到大理的一千多公里山间马道上,有源源不断的毛料从西双版纳、临沧、思茅、保山运送到下关进行加工和销售。当时茶叶由马帮驮运,长途跋涉加风吹日晒,茶叶非常容易因为受潮而破碎,茶商因此得默默忍受巨大损失。

从清代开始,下关精明的永昌祥、鸿兴源、长兴昌、复春和、复顺和等商号就以擅长揉制紧茶而闻名。永昌祥首次模仿景谷团茶(又叫姑娘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改进,创制了碗臼形的“砣茶”(云南人习惯将圆形的块状物体称为“砣”),碗形砣茶窝部透风通气,能够防止运输过程出现的霉变。

这样一来,运输过程中,即便茶叶经过重压也不易受损,密度变高之后,茶叶也不容易受潮导致条索散架破碎了。就这样,“砣茶”开始从昆明、昭通销往四川的宜宾、泸州和重庆等地。也是因为宜宾这个地区处在沱江流域,长江的汇合处,茶商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砣茶销给当地人,便大肆宣扬沱江水泡出的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最佳”,久而久之,下关砣茶便成为四川人口中的“沱茶”,并且约定俗成地把“云南沱茶”等同于“下关沱茶”。

当时,永昌祥加工的沱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他的沱茶在四川享有盛誉。《续云南通志长篇》记载:“全川(四川)人士,盛称永昌祥的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1925年,下关沱茶销往四川的量约为1500担,1937年约为2500担,抗日战争时期曾年销量高达万余担。那时候的四川,人们礼尚往来之间无不以互相馈赠下关沱茶为时尚,更加以能够有下关沱茶出手而为荣。

下关沱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始终是以川、渝为主要市场,在四川大小茶馆大受欢迎。民国年间,一位文人雅士陈邦贤在他的《自勉斋随笔》中有这样的描述:“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为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从这些史料上不难看出,下关沱茶已经成为四川地区人们人际交往、家庭饮用、茶馆经营的最受欢迎的茶叶,同时也是最具备代表性的云南茶叶形式了。

重庆人大多喜欢喝茶,而喝茶一定都是沱茶。沱茶泡出来特别酽,其味道特别浓,刺激性也就特别强烈。特别在大暑大寒的季节,他们就喜欢让那浓烈的味道刺激口、舌、鼻、喉,然后会感到特别安逸。这也是重庆这边喜好味道重的饮食习惯有关,“下关沱一是价格不贵,下关沱味道会更重,更耐泡,更香,而且有种云南茶代表性的烟香味,长期以来,已经成为记忆里的唯一味道。”重庆茶龄30年的老茶客陈老先生说。“毕竟大叶种茶的内含物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会相对更高,味道更重,相对而言更耐泡,用重庆话来讲,就是“更霸道”些。”

从1991年起,随着“松鹤”、“宝焰牌”、“下关”等商标获准注册,下关沱茶开始进入打造品牌的时期,在川渝不仅仅有了巨大的占有量,其明星经典产品在当地还有了巨大的品饮粉丝团。因为,沱茶这种高性价比的茶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以消费为主体的,即使在它最大的川渝市场,想找到保留下来的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下关沱,也依然很难。“这边的消费群体还停留在绿茶思维模式上,每年供货过去的下关沱茶,生产日期写着5月的一定比8月的难卖,他们想要买最新鲜的沱茶,源源不断的供货会不断进来,日期老一些的沱茶没有卖掉在当时会有一定库存量。”下关沱茶集团总经理陈国风这样说。

到了2006、2007年,因为普洱茶收藏和投资价值的被过度放大,从广东过来了很多“背包客”,专门收购这些日期“不太新鲜”的下关沱茶,转手就能在广东市场至少翻一倍价格出手。于是投放川渝市场的下关沱还没来得及摆上货架,就迅速被“背包客”们抢购一空,川渝茶客在2006年出现无沱茶可喝的状态。陈国风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茶叶店门口排起了长龙,每个人都要凭身份证限量购买下关沱茶,这简直是计划经济时候才能见到场景,可见当时我们产品在当地的热度。”

从2008年开始,下关茶厂专门制作出了“川渝专供”的专销产品,包括酽缘沱、川渝沱,都是这种类型。而“甲”也不再是单纯的等级之分,成为了下关沱茶的品类。虽然很多其他企业也会制作属于自己品牌的甲级沱茶,但只要你张口说要买甲沱,那么店家一定拿出来的都是下关沱茶,对于甲沱这个概念,所有人都已经将下关沱茶深入到心底了。不难看出,长期以来,主要销往川渝地区的产品还是甲级沱茶,甲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下关沱茶的代名词。

下关沱茶在甲沱的基础上新推出的“金榜甲沱”,除了继续延续甲沱经典的制茶工艺之外,更将“甲沱”二字提升到了一个品牌的文化高度。从当年的等级到如今的品牌,说到底,下关沱茶的品牌价值终究还是从消费者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川渝地区的人们对下关沱茶有着深深的感情,下关沱茶伴随着这里人们喝茶的历史一路走来,已经成为四川、重庆人们极具地域特称的饮茶符号。

甲沱,他符合川渝地区人们饮茶需要,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融为一体,在未来,川渝地区将与下关沱茶共同演绎这百年企业带来的更多精彩。

下关沱茶的创制和发展


下关沱茶属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溯下关沱茶的起源,可以从史料记载中窥见一斑。明代谢肇浙《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己有普洱团茶的生产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南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牙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1、鲜叶采摘时间(雨前);2、重量(四两重,约合125克);3、形状(团茶);4、制作时的散茶的用料(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5、名称的由来(少女将这种自己采制的高档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私房钱,用作购买出嫁时的嫁妆。)由此可见,到了清代则更具有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了。

与下关沱茶最为接近的是“月饼形”团茶,此茶由景谷县私人茶坊制作,于1900年运销下关后并且在下关制作,又称“景关茶”。“永昌祥”下关茶厂在原有形状上加以改进,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小碗臼形下关沱茶,她的最大设计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表面积。如此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紧压团茶的良好透气性,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普洱团茶的后发醇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历久弥珍。这一经典的创新设计于1902年完成,既秉承传统,又启迪末来,对往后的云南沱茶蜚声海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省打开销路,其它商家见沱茶厚利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在四川,“松鹤牌”下关沱茶备受推崇。陈邦贤《自勉斋随笔》记载:“在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最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沱茶产于下关却在四川出名,纯属有缘。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起初,永昌祥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紧压茶主要有:主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流域的“碗形”销往康藏的“带柄心脏形”两种规则。以销区定名,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由于下关“叙府庄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的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坨”与“沱”一字之改,使人们在品尝下关沱茶时很自然的联想到下关茶的清香,回味起沱江水的悠长。时至今日,四川一直是下关沱茶的主销区,当地爱茶者仍对其情有独钟,无不与茶文化的传承有关。

除产品质量过硬外,永昌祥在经营中十分注重诚信,一诺千金。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此深受藏胞信任,在商界中赢得了尊重。

下关茶厂的前身为“康藏茶厂”,1950年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1955年永昌祥、复春和、茂恒等商号的茶厂被并入下关茶厂。如今的下关茶厂在继承和发展永昌祥下关茶厂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对选料、拼配、压制、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在保持沱茶传统色、香、味、形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相继开发研制出下关沱茶系列产品,花色品种齐全。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目前,下关茶厂主要使用松鹤、宝焰、南诏、感通、三道等注册商标生产多种精制茶。其中以传统的“松鹤牌”沱茶,“宝焰牌”紧茶,“南诏牌”七子饼茶,在广大消费者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

下关沱茶“内销”和“外销”产品于什么特点?


大理古城,脉延千年,秀美的景观素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美誉,昔年的茶马古道亦是经此蜿蜒进入川藏,岁月悠悠中,见证过历代茶事的兴衰,品味过马帮旅人的乡愁,同时,亦相与积聚起深厚的制茶文化。

沱茶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

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成碗状沱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茶叶流通体制改革,下关茶厂独家生产沱茶的格局被打破,加之“云南”为省级行政区划,无法获得特殊保护,不同厂家的“云南沱茶”如雨后春笋。下关茶厂不得不逐步放弃了使用40多年的“云南沱茶”,回归到“下关沱茶”本源上来,并争取到了文字“下关”和拼音“XIAGUAN”商标专用权。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地打开销路,其他商家见沱茶利厚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等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沱茶产于下关却在四川出名。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起初,永昌祥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紧压茶主要有:主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流域的“碗臼形”和销往康藏的“带柄心脏形”两种规格。以销区定名,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

由于下关“叙府庄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了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坨”与”沱”,一宇之改,使人们在品尝下关沱茶时很自然的联想到下关茶的清香,回味起沱江水的悠长。

根据拼配原料等级不同,内销沱茶依次分为苍洱沱茶、特级沱茶、甲级沱茶、乙级(一级)沱茶、丙级沱茶、大众沱茶等品种;以国外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普洱型沱茶称为外销沱茶,又称云南沱茶(外销)、普洱沱茶、销法沱等。

一、内销沱茶

沱茶,用晒青毛茶直接蒸压的生沱,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甘的特点,主要销往国内各地。

20世纪初,下关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沱茶,运往重庆、成都、宜宾等地销售。解放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下关茶厂生产沱茶均以上等春茶为原料生产。根据拼配原料等级不同,内销沱茶依次分为苍洱沱茶、特级沱茶、甲级沱茶、乙级(一级)沱茶、丙级沱茶、大众沱茶等品种。旗舰产品甲级沱茶外形为碗臼状,是下关有持续百年生产历史的茶叶产品。

二、外销沱茶

下关茶厂以国外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普洱型沱茶称为外销沱茶,又称云南沱茶(外销)、普洱沱茶、销法沱等。

普洱型云南沱茶为云南省的传统出口茶品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云南省下关茶厂开发成功后独家生产,通过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经香港出口到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国家,被市场泛称为“销法沱”茶,分为100g和250g两种。外形为碗臼状,松紧适度,色泽褐红显毫,香气陈香纯正,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正,叶底褐红均匀,有弹性。

由于该茶的独特品质和医疗效果,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品鉴|2005年凤牌100克特级沱怎么样?


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另一款——2005年凤牌100克特级沱(品鉴报告向下滑)。有人说临沧茶后期转化不好,这款由云南滇红出品,昆明干仓存放十多年的临沧老茶就可以打脸很多人。最近市场上老茶又开始火起来了,估计有一波资金开始炒作。茶友们也是纷纷来问有关老茶的情况,有的甚至忍不住开始出手了,其实我在和这些茶友私下交流中也有提醒过他们千万要谨慎,不然得交大笔的学费。根据目前的情况,我挑选了一款2005年云南滇红出品的凤牌特级生沱和茶友们分享,主要是想让茶友们看一看,品一品著名厂家生产,十多年昆明干仓存放的茶是什么滋味,外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给茶友们一个参考。

第一泡

汤色呈金黄色,透亮度很好。茶汤香和挂杯香都不错,呈蜜香型。昆明干仓老茶的陈味比较明显,有一点微微的烟香味。

第二泡

茶味出,比较的醇,无水味,无苦感,微有一点涩,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半部及上颚,化得开,也化得比较快。

第三泡

汤色变成金红色,透亮度更好。茶汤的质感较为润滑,入口后也有压舌感。回甘明显,主要集中在口腔的舌根之前,面积比较大,舌下生津也还不错。

第四泡

茶气显,体感主要表现在手心微有出汗,腹部有发胀的感觉,有想打嗝的欲望,背部及肩部有微微发热的迹象。

第五泡

茶味几乎没有衰减,回甘生津有加强。苦有,但不重,涩没有继续加强的趋势。茶汤的香气依旧比较明显,耐泡性较好。

观叶底

此茶叶底比较杂,是拼配料,有古树和台地茶相拼配。有切过茶,这也是当时制作茶的一个工艺。

结论

此茶年份及出品方描述均无问题,也确为昆明干仓储存。

将普洱茶制成沱状,难道只是为了好看吗?


第一次看到普洱沱茶,深感新奇。它和平常大家所见的散茶、饼茶都不一样。沱茶的样子和窝窝头一般无二,想象着冲泡时,难道要和吃窝窝头般,一点一点掰下来吗?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们知道,普洱茶通常分为散茶与紧压茶。其中紧压茶就包括方茶、饼茶、圆茶、球茶、团茶、贡茶还有普洱沱茶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大家需要区分“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两个概念,虽然都叫沱茶,但仍有一些区别。

通常,沱茶根据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两者加工一样,皆经蒸压制成。但绿茶沱茶原料为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黑茶沱茶原料则是普洱茶。而黑茶沱茶,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是以一、二级滇青为原料,蒸压成碗形的沱茶,其特点是外观显毫、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

普洱沱茶,则是用普洱散茶蒸压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紧结、色泽褐红、有独特的陈香,其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历史上,普洱沱茶曾运销海内外,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归结起来,“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的区别正是在于:原料的不同。

我们常见的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窝窝头,从底下看像一个厚壁碗,中间下凹,每个净重100克、250克不等,现在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还开发出了便携易带的“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到5克左右。

有人正是根据沱茶成品形状如团,团由沱转化而来,故称之为“沱”。当然也有人认为,沱茶过去都销往四川沱江一带,因此得名。不管怎样,沱茶的大名是流传下来了。

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要制成沱状?是为了更好看?还是因为模样新奇,销量就会好一点?也许两者兼有之,但最根本原因是:方便储存与运输。

就拿散茶与普洱茶饼对比,普洱茶饼是经过加压、加热等一系列工序才制成,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茶饼制成后,可将其放在适宜的环境后发酵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进一步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因此很少发生变质现象。沱茶,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散茶就未必了。相信有很多老茶客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普洱散茶年份一般都比较短,因为不适宜长期储存。

之所以制成沱茶,除了方便储存,还有就是为了方便运输。沱茶压制成沱状,能够节省下很多包装空间。如今,很多沱茶包装仍采用“每五个用竹箬包成一包”的传统形式,以树皮绳或竹篾捆绑,结实牢靠,这也是出于运输方便考虑。

下关味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有关


“云南空气清新,虽然转化的确慢,但香气的保存是最好的。”于是话题漂移到下关味的形成上来。而这,恰恰又与下关的地理特征和仓储不无关系。褚九云说,为什么市场上会有下关味、烟香味的说,就是因为湿度低,陈化后的茶香气很足,茶气霸道,而且比较耐泡。

下关沱茶的烟香味,并不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因为气候干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褚九云举例说,茶叶从临沧拉到下关后,体型都要变小一些,白毫也会更显,因为干燥的空气让茶叶里的更多水分被挥发了。具体到数据,下关的相对湿度冬季最多40%,即便是雨季也就60%多。3月20日我在下关沱茶采访时,虽然刚刚下过几场小雨,但褚九云带我去隔壁办公室看湿度表,显示的也就50%。也正是这种干燥的气候,使得茶的香气提升比较快。褚九云认为,我们常说的下关沱茶烟香味,实际上就是高原仓的香味,下关味、下关香就是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

下关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水岭,苍山往东就再也没有比苍山海拔更高的山峰了。哀牢山又是普洱茶核心产区和非核产区的分水岭,哀牢山把来自印度洋的暖流挡在西南方的临沧、普洱、西双版纳这区域,所以这一线的气候特征是高温高湿,比较适合于茶树的种植。哀牢山东北边的玉溪、昆明、楚雄等地,物种就比较单一,缺水,湿度也比较低。

以苍山、哀牢山为界,就出现了茶区与非茶区,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的分界。

从历史和区位来看,大理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是茶马古道的中心点,因而下关沱茶的原料来自全省6个州市30多个县。褚九云认为,紧压茶的好处是便于古道上的马帮运输,而且品质得以保证香气得到保持,同时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损坏。但做紧压茶需要蒸汽,蒸汽会让茶叶吸收大量水分。普洱、西双版纳一带气候湿润特别是易武湿度更高,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干燥就成了问题。

近代以前,茶商没有条件做大规模的干燥设施。恰恰在下关,气候干燥,紧压的普洱茶不需要进烘房,在室外摆两天就干了,普洱茶加工中非常迫切需要的干燥问题,在猛烈的下关风里,在高原干燥的季风气候下,得以完美解决。下关又恰好处于茶马古道中心点,逐渐就成为普洱茶的重要集散加工地之一。清未民初,下关聚集了四五十家普洱茶的商号,西洱河边全部都是大马店和茶号,包括喜洲、大理、腾冲、鹤庆等地的商帮,加工茶叶的厂基本都集中在下关。

下关是中国的两大风城之一,下关大甚至被大理人拿来炫耀。下关风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洋暖流吹来后,一边被最高海拔达4122米的苍山挡住,另一边被哀牢山挡住,结果只有从西洱河峡中呼啸而出,且空气又干燥,在无意中促成了下关成为普洱茶加工中心。褚力九云认为,南高原仓,北高原仓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茶叶加工优势。大理可以说具有最好的茶叶加工优势,因此下关沱茶才会成为普洱茶中唯一一个以产品定义的地理标志产品,其他的都是集体商标。

下关沱茶,一座绕不过的普洱“高山”


下关沱茶,一座绕不过的普洱“高山”。“号”的历史,就是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史。“下关沱茶”的历史,就是滇西茶文化的核心史。绕不过的中国云南茶山,绕不过的普洱经典品牌。

百年茶香飘古道,经典至尊久弥香。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可见世人对它的高度推崇和极致赞美。在世界茶友的心目中,下关沱茶的地位,就像是苍苍莽莽的大理名山一样难以动摇,堪称普洱茶中的霸者。

下关沱茶,喝的不是普洱茶,喝的更是历史、更是文化传承。它,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唯一一个仍在大规模生产的百年民族品牌!在古老的岁月里,原始的雨林中,云南白族人民精心采摘,并以独特经典的制茶技艺,创造出中国数千年来传统制茶技艺中,制作紧茶方法的典型代表。

1902年,大理喜洲白族商帮永昌祥在下关开设第一家茶叶精制加工厂,加工紧茶和饼茶,标志着沱茶工艺的诞生。

2011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同一年,荣获“中华老字号”(ChinaTime-honoredBrand)称号。至今,沱茶工艺的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苍山洱海,是一亿多年前地壳运动,沧桑巨变形成的地貌,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馈赠。特殊的海拔、气候,使它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风水宝,也成为世界文明的优质茶叶出产地。

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狭长山谷的出口,为冬春强大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敞开了惟一的大门。

独特地貌形成世所罕见的“下关风”。

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0摄氏度,是云南乃至全国年温差最小的地区。

下关风和苍山的逆温层,使下关地区很少见到霜冻,还提升了空气质量。

如天然的大空调,为茶叶制作中的干燥、初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再加上从苍山流下的终年不息清澈甘洌的泉水,在蒸茶中能保证茶叶的清香馥郁。

曾有别的茶厂用类似的原料和工艺生产沱茶,但口感和却与下关沱茶相形见绌,原因正在于此。

下关沱茶,百年老字号全面复兴,现广泛畅销于云南、西藏和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

目前,下关沱茶集团的销售网络遍布国内各个城市,行销30多个省市,在法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都有经销点。

下关沱茶作为中国普洱茶文化的使者,已快速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以它独有的风采昂首天下。

历经风雨,历久弥香,成为经典至尊!

普洱龙珠和迷你沱有什么区别?_有哪些_主要是_如何


迷你沱茶,大家都知道,有生茶有熟茶,一个一泡,携带冲泡都很方便,而且价格也便宜,有一块钱两个的。

与之相似的普洱龙珠,个头差不多大,为什么比它贵?要好几块钱一个,有的十几块、甚至几十块一个,他们应该不是同一个妈生的,要不价格咋相差如此之大呢?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1、造型不同

圆球状普洱茶龙珠,在目前的普洱茶形状分类中,属于团茶,而不是小沱茶。从外观看,就是圆圆的小球,像茶滚成的汤圆,条索清晰完整。

迷你沱茶呢?制成的是圆锥窝头状的,顶部是半球型,底部中间下凹。

这小造型,凹得挺别致啊,像“窝窝头”。迷你沱茶为什么要凹个造型呢?

这个就得从大沱茶说起了。大沱茶,若是制成圆球形不方便存放和运输,也很难泡开。而做成“窝窝头”形状,方便叠放,储存和运输起来方便多了。而且中心凹槽部分是确保加大与空气接触面积、使沱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证在长途运输中不會霉变。

仔细看,迷你沱茶,像不像被大理段氏一阳指戳出来的一个洞?

这样说,那龙珠就是太极拳打出来的,用真气把茶压成球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手快,你可以在茶球上戳个洞;手快,你还可以隔空把散茶揉成一个茶球。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2、制作工艺不同

你一定很奇怪,迷你小沱茶造型是怎么凹出来的?难道真是一根手指戳进去吗?那得多疼啊,要大力金刚指才行吧!

迷你小沱茶并不是手工而是机器压制的,压出的茶都碎了,无完整性可言。

而龙珠是纯手工做的。精选的茶叶蒸软后放入洁净的纱布里手工拧揉而成的,完整性好。

手工揉捏,投入了很多情感在里面。当你喝到龙珠的时候,你有感受到我们茶人的“柔”情万种吗?

有人说龙珠贵在手工制作,手工费很贵,真的吗?其实更贵的是原料吧!

3、原料不同

龙珠之所以贵,是因为走的高端路线,一般选古树纯料制作,成本自然就上去了。不过相比一饼几百上千元的古树茶,一颗龙珠的价格便宜多了,这也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高端古树茶。

而迷你沱用的料就差太多了,很多都是台地茶,还是碎茶渣子压的,这样的价格当然便宜啦。

4、口感不同

谁的口感好?当然不用说你也能猜到。因为古树茶的缘故,龙珠更耐泡,而且口感味道很好,香气、回甘生津都比迷你沱茶好得不止一个档次。

但是迷你沱茶也不甘示弱,增加了很多种口味。迷你沱常见口味有:原味、荷叶、玫瑰、茉莉花、薰衣草、薄荷、陈皮、糯米等。你一定好奇,这些香味怎么加进去的?

除原味以外的迷你沱,其他添加口味的方法,一般会采取花草和普洱茶一起渥堆发酵。所以,拆开花草迷你沱内包装,看不到有花草在内,但冲泡、品饮却有花草味道。。

迷你沱茶有“添加剂”,而龙珠没有。

龙珠是纯天然的,手工捏的嘛,你能把玫瑰花香捏进龙珠吗?不能啊!不过捏一朵花进去也是可以的。小武做的景迈石斛花龙珠,就是把石斛花和景迈茶一起捏成龙珠,一颗龙珠一朵花,泡出的口感有景迈香气,也有石斛花的香味。感兴趣的可以在普洱茶之家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下关蘑菇沱》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