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宋朝以前没有茶壶 也没有杯子喝茶的习惯

发布时间 : 2021-08-17
喝茶有没有减肥的效果 喝茶有没有减肥的功效 没有花的花茶

喝茶有没有减肥的效果。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史:宋朝以前没有茶壶 也没有杯子喝茶的习惯”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史:宋朝以前没有茶壶 也没有杯子喝茶的习惯”相关知识!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宋朝以前居然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汉魏南北朝时期以前没有茶道


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以前,人们是嚼茶或用茶泡水喝,方法简单,还没有形成茶道。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肯定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从这个茶的传说来看,最初的先民与茶发生联系,是用于解毒的,最初的茶是作为一种药物被先民们认识的。可见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懂得了茶的医药功能,已经开始用茶除毒了。

经过大约2000年的历史沧桑,到了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在巴蜀地区茶叶已经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据晋代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时巴蜀的部落酋长已经将茶叶和当地产的蜜橘作为贡品向周武王进贡,可见茶已成为珍稀物品,受到人们的重视。

到了西汉时期,巴蜀人把茶叶的新鲜芽叶烹煮成汤饮用。当时茶叶的加工很粗糙,烹饮也较简单,人们根据熬制汤药的办法煮茶或者沿用煮粥的方法煮茶,因而对煮好的茶有“茗粥”的称呼。煮茶时,将茶和水放在锅里,用炉火煎煮。煮沸后加入些食盐、生姜、花椒、桂花、薄荷等,为调饮,也有不加任何作料的为清饮。当时调饮是煮茶法的主要方式,煮好的茶汤,用勺子盛在碗里饮用。到中唐以后,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便不再直接取用鲜叶煮饮茶。

汉宣帝刘询时期,王褒写了篇《童约赋》,文中就谈到他从杨惠家中买了一个仆役,要求这个仆役除了做饭菜之外,还要“烹荼”和去“武阳买荼”等事务。由此不难看出,到了西汉时期,茶叶已经作为商品开始销售,人们已不是随便采摘茶叶泡水喝,而是要用火煎烹,人们学会了煮茶。这反映出饮茶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自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吴蜀两国都处于茶乡,历史上吴王孙皓“以茶代酒”及诸葛亮邀请羌氐族首领品茶议事的故事,都说明饮茶已经不单纯是为了治病和解渴,而是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

到了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后,《晋书》曾有东晋宰相谢安用茶果招待客人,荆州刺史桓温用茶果宴请宾客的记载。这就意味着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宴’请宾客的礼仪,不同于一般的解渴喝茶了。

南北朝时期,南朝处于茶叶产地,饮茶已成为上至权贵、下到平民的一种生活嗜好与习惯,如同每日三餐那样习以为常。北魏的孝文帝对汉人实行怀柔政策,吸引了一些汉人投奔。有一个叫王肃的儒者,从南方来投奔北魏。孝文帝在招待他的宴会上问他:“羊肉和鱼羹,茗饮(茶)和酪浆(牛奶),哪种最可口?”王肃回答说:“羊为陆地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作为酪的奴隶了。”这个故事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南方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作为酪的奴隶了。”这个故事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南方人喜欢饮茶,并不认为牛奶比茶好喝,二是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用茶招待宾客了。

茶史漫谈——宋朝


宋朝

茶税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则将茶税改称茶课,并且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份。宋史.食货志云:自唐建中时,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记载:程之邵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纸

自从陆羽生人世,人间相学事新茶。两宋时期茶叶生产飞速发展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大观茶论茶叶着作也是空前活跃,大约有三十多种茶较具代表性的茶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时代茶叶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

由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唐代文化向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宋代文化转型,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宋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象。面对历史提供的大好机遇,宋代茶业和茶文化自由伸展,形成昌盛的局面。

饮茶之风始於唐,盛於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麽,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

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於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入心头的内在感受,该给心态更为内省、细腻的宋代人士,带来多少的愉悦和慰藉啊、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家学范仲淹曾以满腔的激情、夸张的手法、高绝的格韵、优美的文字,写下《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描述了当时的斗茶风俗和茶的神奇功效。这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被人们认可与卢仝的《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媲美。斗茶艺术至迟在南宋年随着饮茶习俗和茶具等一起传入日本,形成了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日本茶道。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先生认为: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茶史漫话》)。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国营,并且用茶来控制敌人,不使茶来资敌;同时为了要维持财政,所以实施茶叶专卖。北宋因要防备辽、西夏、金的侵略,在边疆驻扎很多军队,於是就派商人负责运送军粮,做为补偿,就交给他们一种贩卖茶叶的特权。这种作法以后却成为重要的问题。

六朝以前的茶史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四川乃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且气候暖和。西部高原山地自然条件比较严重以外,极为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一直是人类生息和繁衍的地方。富足的盆地亦养育了悠久的茶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褒《僮约》云:武都(阳)买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茶冠六清;孙楚诗云:姜桂茶出巴蜀等诗文中看出来。

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亦记载有: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直至唐朝中期,这种野生的大茶树在四川还是到处可见。据我们已故的知识,像这种两人合抱的茶树,大概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长成如此之巨。如此一来,这些大茶树大多数应该是生长在战国以前,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古代的巴蜀也是我国茶树原始分布的一个中心。

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蒋,园有芳弱香敬,给客橙葵。在这里《华阳国志?巴志》对巴蜀的茶事的记载是很明确的。更重要的是,它明确指出,所进贡的茶叶是园有芳弱(竹)香茗(在园子里人工种植的茶),而不是采之野生。这说明在当时,巴蜀的茶事已是相当发达的了。

《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苴、共、奴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巴族、蜀族不过是其中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这些民族,大致在夏商和西周时,还停留在原始氏族阶段,至春秋、战国期间,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才由原始走向文明。但是,从中原的观点来看,这些民族或地区,仍然是属于南夷的化外之区;巴蜀归属于华夏,是在秦统一和设置郡县以后的事情。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顾炎武的这一结论,统一了中国历代关于茶事起源上的种种说法,也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大家也就认可了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摇篮这一事实。

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以后的事情。那么,巴蜀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对这个问题茶界持有不同见解,有的人认为始于史前,有的人认为是西周初年,也有的人认为在战国时期等。名家的意见归结起来,就是究竟始于巴蜀建国之前抑或建国之后的问题。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起饮茶的习惯,人们往往认为是进入阶段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鄂伦春族民族志材料表明,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过的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我们南方有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谋划不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我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这也说明巴蜀茶业的开始最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到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能予佐证的有关先秦巴蜀的茶事资料,一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二是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所提:《汉志》葭,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日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巴蜀和周族的联系,其实还可上溯到殷商末年。如《华阳国志》中又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这一点,在《尚书?牧誓》中载称,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微、卢、彭、濮,称尔,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阳国志》和《尚书》一致说明了在殷商末年,巴蜀及其四周的许多部落,都曾参加了周武王领导的反纣同盟。周武王灭殷以后,大肆封邦建国,分封的对象,有上说的宗亲,也有功臣、扈从和参加伐讨战争的各族酋长。所以,西周虽无子这样的爵位,既使不分封宗姬,也会分封巴蜀等头人来掌管一方的。这一带既然成了西周的属国,至少在臣属初期,会与周王朝保持一定的纳贡关系,贡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这类方物特产。

《华阳国志》是晋人所写,其所载史实是汉朝甚至是两晋的情况。既然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都是在葭萌一带,其上述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都是在葭萌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假如葭萌以茶氏郡的论点可以成立,那么,《华阳国志》中所提到的茶叶产是,可以说也是战国前既已形成的历史茶区。

关于巴蜀茶业在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始见诸记载。《僮约》有脍鱼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两句。前一句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其后一句,由反映成都四周,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为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如西晋张载〈登成都楼〉(3世纪80年代)诗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即是一证。张载这首诗,共32句。前面16句,谈成都的飞宇层楼、物饶民丰和高甍长衢的城市境况;下阕借蜀郡汉代巨富有成效程、卓二家的奢华生活,来极言成都茶叶的名满遐迩。与张载这一诗句相辅,构成巴蜀茶业名甲全国的还有这样两条史料;三国魏张揖《广雅》(3世纪之前)载,荆巴采茶作饼,成为米膏出之其二是西晋孙楚的《出歌》(公元231~293年):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鼓出鲁渊。姜、桂、茶出巴蜀,椒、桔、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通渠,精稗出中田。前一条史料所说的荆巴间,具体是指今川东、鄂西一带。其实,这鄂西早先属楚国的边境地区,先秦时有一度就属巴国或是巴文化的影响区。

所以,这条资料实际上介绍的,主要还是巴蜀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后一条《出歌》,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饮料、食物产地。把《广雅》、《出歌》和《登成都楼》诗的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和重要中心。

没有茶的日子


不知从何日起,我成了茶的奴隶。仰或一时没有茶的存在,得寻找其他的代替,比如咖啡,而且是不加调制的,原汁原味,越苦越好。然,毕竟咖啡对于我而言是奢侈品。偶尔喝之,还行。长久饮之,怕多有承受不起。

于是,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就成了寄情于茶的日子。伴随着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茶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我的记忆里,对于茶的品种价格是没有任何挑剔的。千元以上的好像喝过,大部分都是十几块、几十块一斤的普通茶。至于万元、几十万一斤的天价茶叶,在我看来纯纯是投机商的操作。已远远超出了喝茶者,以及茶作为从古至今仅为饮料的原本初衷。

若干年喝茶的经历,大凡能在市场上出售的茶都喝过,南方的北方的,陕西的外省的,农村的城市里的,中国的外国的,古老的现代的。在品牌繁多,种类庞杂的茶叶世界里,我最爱的是绿茶,其次是铁观音。而且一定不能是所谓的明前的嫩尖尖。那不是我的最爱。有这种感觉的,不完全在令人咂舌的价钱上。主要是嫩尖明前茶,太娇嫩,虽然能嗅出一股足以让茶商说服人信服的淡淡的清香味,茶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不耐喝。最多两次加水之后,就与白开水相差无几了。

另外,在我看来,初春冒出的茶尖尖,不过是茶树妈妈派出探知春的小天使吧了。那些小天使般的嫩尖尖,刚冒出自己的小脑袋,还没有很好的舒展一下可爱的身姿,就被一双双急不可待的大手给掐掉了。好可伶那些嫩尖尖,没有机会获得成熟,就成了急功近利的牺牲品。这就难怪了,那些淡淡的茶的清香,都是以茶的嫩尖尖稚幼的牺牲为代价的。稍淡即逝被泡出的香味,更是那些嫩尖尖的体香啊。一经想起,悠然产生肃然起敬的伤痛感觉。

说这些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有些人就极爱那些嫩尖尖冒出的香味,谁又能奈何的了呢?百人百姓,各有所爱。还是回到主题上,说说我的没有茶的日子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有茶的日子,我竟然成了另外的一个人。表现在浑身无力,发困的要命的病态之状,加之伴有头晕脑胀,整个人处于不死不活或者半死不活的状态。表情淡漠,一脸的黯然伤神。思维基本停滞,懒得说话,更懒得做任何事情,而且极易发燥,看谁都不顺眼,看这个社会更是一团糟。在没有茶的日子里,等待清醒的过程,犹如冰河期待春回大地才慢慢解冻,犹如冬眠动物礼遇惊蛰那一声惊雷后才会苏醒。

在职的时候,曾有这个时候来找我说事、汇报工作者,结果可想而知,将好好的事情办咋了,说蹦了,闹得属下与我皆不欢而散,结怨也结缘。随后,我还算明智,每当没有茶的日子,就早早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办公室,慢慢的等待半死不活的状态逐渐消去。

如今退休了,这样的状态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一两句少盐缺醋的家长里短。我回答或说出了竟然像枪子似的伤人的话。有时一副爱理不理的的样子,曾经激怒了家人。惹下的不快,还得在有茶的日子里去精心打理,方能抚平在没茶的日子里惹下的麻烦。为了防止这样的浑浑噩噩的状态呈现,逐渐变得聪明的我,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让没有茶的日子不出现或者少出现。

竟究是什么时候染上了这样一种怪毛病,养成或者将自己奢侈成离不开茶这样的人呢?一时还真的说不清楚。有一点是清楚的,绝不会是从小养成的。因为在我的高中生活之前,远在豫北黄河岸边的老家,祖祖辈辈没有喝茶的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在上世纪70年代,我参加工作之前,没有见过茶叶为何东西,就更没有茶叶能喝的一丁点概念。

肯定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来到秦地所培养出的习性。更加确定的认可,恐怕是从野外调到科室从事文字工作之后形成的。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多有文字苦涩的时候,拿什么来消灭这种症状呢?最初是没有啥好办法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同事那里获得一种叫做茶叶的东西,至于叫什么茶,根本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一种经热水冲泡后,可以饮用的饮料。据说可以提神醒脑。

首次见到那一撮青色的细细的草样的东西,从同事的手掌心接到我手掌心。定定的细瞧了好大一会儿,大约有5-6克叫做茶叶的东西,心想它经沸水泡过后会有什么样的味道呢?我能习惯吗?一连串的疑问,使我犹犹豫豫,迟迟未将手中的茶叶放入杯中。还是早年学过的一则领袖语录提醒了我,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不喝一口茶,又怎么能知道茶的滋味呢?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会习惯呢?

当开水注入盛了茶叶的杯子的瞬间,那些茶叶像听到了冲锋命令似的士兵,立马奔腾起来。仔细观察杯中的茶叶遇见开水的真面目,我为之一惊一喜,因为我发现了“壶中茶浪拭松涛”的韵味。痴迷于茶在水中的上下翻飞表演,无疑是每天工作之前的一幕舞蹈剧。

每每如次,享受茶被开水激活的种种摸样,竟成了我的一种难得的闲云野鹤。看的多了,难免生出一些感慨。如今的所有大大小小都市繁华地生出诸多“茶语咖啡”店,一时难以理解。茶与咖啡挤在一起,断定还有一些缘由,无非都是饮料。诸不知,咖啡这种国人不甚多见的饮料,作为泊来品。与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茶列在一起,土洋结合,相得益彰。尤能收到刺激消费的效果。至于茶,不就是茶吗,怎么会与“语”相连,难道茶会说话吗?

随着喝茶的阅历增长,细细揣摩回味,茶还真的会说话,能表达。只是茶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佛语;是“此地无声胜有声”的禅意。能否听懂茶语的低语呢喃,谆谆中可贵的教诲,娓娓中道出的真谛,没有捷径可循,一靠执着,二靠悟性。

茶语人生最直接的联系,不外乎茶在水中的自然表现状态--沉与浮。也许就是这看似普通的沉与浮,恰好适当地吻合了人生所具有的某一阶段状态仰或整个人生成长的经历。

君不见,青少年的时候,不知愁滋味,初生牛犊,敢想也敢干,浮在社会和人生的表面。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浮躁之气渐少,沉暮之气见增。浮中有沉,沉中有浮;浮中积累沉的智慧,沉中有浮的升华;某一时刻沉湎于浮所带来的沾沾自喜,某一阶段却为没有沉的冷静懊恼不已。细细品味,人生大抵不过如此。

随着喝茶的阅历不断增加,茶的种类也在不断变换。有幸品茗到汉中仙毫,则别有一番体会在心头。细端详,惊诧茶的外形,微扁挺秀,嫩绿显毫。更加纳闷的是,这种茶被开水冲泡后,恣意多态,仿佛提前分配好似的,一部分含羞沉于杯底,是那样的无怨无悔;一部分留在水面,是那样的趾高气扬。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浮水表面的茶叶,竟然如婷婷玉立的美女,个个笔直挺拔,犹如美模开走前的群芳英姿。虽然口渴难耐,无论如何不忍触碰那些根根如仙女般的茶叶。但怎么也经不起从杯子里飘逸出的茶香,浮浮而上,氤氲气息让我忍俊不住。汤色嫩绿,清澈鲜明的茶汤,真真的秀色可饮。小呷一口,鲜爽回甘,叶均鲜活,高锐持久。

不过,我似乎更加喜爱铁观音那类的茶,一旦注入水后,那些茶,在很短的时间内,犹如万马奔腾的冲锋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涨满了杯子。虽然看不到茶叶婀娜多姿变幻身姿,但茶汤色泽不变,经久耐喝的品性,成为许多茶客的最爱。

一度喝茶不曾为了消闲,而是为完成领导安排的文字工作,也有为了自己那点文学爱好。加班加点到夜深人静处,没有一杯浓浓的酷茶相伴,刺激困顿的神经,不会有总结归纳真经可言;满足爱好,爬格子爬到得意处,依然少不了用一杯香茗来愉悦花明柳暗的心情。

随着年岁的增长,茶断然成为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尤物。只是有了不论是喝何种茶,以何种方式喝,有了品茶的举止言行。喝茶贵在品,能在品中求清静,抒发一凡情怀,愉悦心情,从而让自己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放松心情。这大概就是圣人总结的茶道吧。

没有茶的日子,日子教会我沮丧、懊恼、烦躁、萎靡甚至颓废是什么滋味。有茶的日子,日子告诉我什么是兴奋、喜悦、满足、激越乃至勇进。于是,我的全部日子,都需要茶来装点。成为茶的奴隶,我很欣慰。

如今步入退休行列的我辈,虽时有盼望“座畔花香留客饮”的光鲜时刻,回味渐行渐远的“壶中茶浪拭松涛”的峥嵘岁月。更多是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独自徘徊,仰或龋龋独行。一杯不问出处的香茗,从中品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闲漫之妙,也算自我开辟的另一种悠哉人生!

秦风

武国柱,笔名有秦风、秦枫、秦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报告文学、工人日报、陕西日报、大地文学、延河等报刊发表。有《小秦岭找金人》等多部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出版。荣获第五届宝石文学奖等奖励。

生活中不能没有茶


我每天都喝茶,我喜欢喝茶,虽然我并不太懂茶之道,但我就是爱喝,不管什么茶,我都爱喝,包括那些绿茶及花茶。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茶,我才如此爱喝水。我爱死了这种喝茶的感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拿杯子泡茶,喝热茶最舒服的,它热热的,暖暖的......

这种对茶的依赖,是从三年前开始的。茶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一日都可无食,但不能少了茶,它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相濡以沫的伙伴,始终都会不离不弃,日日相伴在我的左右,陪我度过那些快乐与不快的时光。

看着茶叶在水里一点点的泡开,然后再从上面落到了下面,这让我想到了生活。茶叶越冲越淡,我只能不断的添加茶叶,才能让茶香永留,就像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时的增加乐趣,我们才感觉到生活的“开水”有意思,否则生活就会越来越平淡,也许到了最后就会变成厌烦。有时候,就像我们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新鲜感、很有激情,但慢慢的我们就对它失去了当时的激情,慢慢的也会厌倦,于是工作也就成了一种负担。

在很多人眼中,茶叶是那么的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微妙,当被放入杯中的时候,经过水的洗礼,它就会把自己整个释放,把自己的全部精华全部贡献,这是不是也像人的一生呢?在茫茫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枚茶叶,无论如何都要融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只是过程中会有一些痛罢了。但痛过之后,往往收获的欣喜与快乐。

我只想说,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茶。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早已为中外茶叶界专家学者认可,凤庆县香竹箐留下的那棵人工栽培型大茶树证实,云南至少两千前已开始人工种茶。今天要在云南境内找几棵千年以上的野生茶树或人工栽培型茶树实在太容易,全省至少有40个县能看到。

翻阅中国几千年的史籍,从没那一页记载云南人向云南以外的地区买茶,这说明云南自古产茶量就大,茶叶完全自给自足。如此古老的一个产茶大省,其产茶情况,饮茶习俗,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写的《茶经》中却一点也没有提到,这是为什么,原因在那里?陆羽为何不到云南来看看,他若到云南一定能看到凤庆香竹箐那棵五人合抱的嘉木,他的《茶经》上一定会有南诏嘉木五人合抱。

陆羽生活的那时个时代,陆羽写《茶经》时,云南叫南诏国,南诏国管辖的地域北至大渡河边,南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一部分,东盖一半贵州,西连缅北与印度。南诏国本是大唐扶持起来的一个云南地方政权,是大唐的一个蕃属地,大唐还派有官员常驻南诏国都城大理南诏国存在于公元649年~902年,与唐王朝存在的时间大体相近。

1200多年前的南诏国与大唐像两个不懂事的兄弟,时而举杯结盟,时而干戈相向,合好又分,分了又合地折腾。公元752年(唐天宝10年)大唐派20万军队攻打南诏,仗一打就是三年,结果是大唐军队损失惨重,大将李密被俘自杀,20万唐军亡于大理,史称天宝之战。天宝战争使大唐国力耗尽,民怨四沸,国内矛盾激化,朝廷内讧,紧接着公元755年大唐发生安史之乱。玄宗皇帝的庞臣安禄山起兵向皇上发难,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几万军士向四川躲逃,半路上军士们又将怨怒指向杨贵妃,逼玄宗皇帝赐杨贵妃自缢,所以,贵妃娘娘的死说起来多多少少还与云南的天宝战争有点关系。

天宝战争导致了南诏国与大唐关系恶化,从公元752年~794年南诏国与大唐断交四十二年不来往,这期间盐津豆沙关铁门紧闭,大渡河上铁索桥砍断。打南诏的天宝战争引发出大唐的安史之乱,大唐国内社会动乱不安,老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量往四川,湖北等东南各省流散迁移,在这迁离的人流中便有陆羽。安史之乱爆发时陆羽27岁,为避乱离开长安顺着长江而下,一路上他北折南转考察收集了大唐各地的茶叶情况,花了近20年的时间写成传世巨著《茶经》。陆羽写《茶经》的时间大约为公元(760年-180年)间,而南诏国与大唐断交的时间为公元(752-794年),陆羽写《茶经》的二十年中,南诏与大唐正处于敌对状态。南诏国的辖地大唐人不敢越一步。

陆羽进不了南诏地,陆羽不知道南诏的银生节度诸山都产茶,更不知道蒙舍蛮早已懂得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的饮茶法。

陆羽的《茶经》写完后又过了14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大唐才解怨和好,此时的陆羽已经66岁,他老人家那里还爬得了大山,南诏国的好美风光,南诏国的大叶茶,蒙舍蛮,百濮人的茶谷、茶礼陆羽都没能看到。公元804年南诏国与大唐正在互送歌舞,互派学子,互派工匠,一派喜乐友好的景象,这一年陆羽病逝,南诏国的子民们没能见到这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茶叶专家不能不说是万世遗憾,陆羽未进到南诏国,也使他的《茶经》上少了几页南方少数民族如何种茶、如何饮茶的文字。

天宝战争、安史之乱,使陆羽未能进入云南,这就是《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茶的历史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