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茶去 · 先吃再喝

发布时间 : 2021-08-26
去湿去寒喝什么茶 喝什么茶去湿热 去心火喝什么茶

去湿去寒喝什么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喫茶去 · 先吃再喝”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喫同吃

意思和读音皆同

革命,500年前喝茶的方式经历了一场革命,皇帝一拍脑袋,革了点茶碗的命,转世给了紫砂壶

革命前,俚语讲吃茶去其实真的是吃茶叶,吃更多的是偏固态的东西,并非是什么文言或者书面用语,将炒干的茶叶碾碎了,用水冲着吃,这个环节让我常常想起我儿时的美食油炒面儿,滚开的水,直接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防止结块,像极了日本的抹茶

革命后,理论上就是喝茶去了,喝更多的是液态的东西,将茶叶放在容器里,冲水泡着喝,这一泡之后,可是了不得,水就不再是水,而是汤了,泡茶喝的是茶汤,汤渣自然就是汤底了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茶叶和水的关系,让我想到了这首古诗,汤,它不是茶,亦非水,而是一种新的创造,水与茶分分明明地相遇,但水已然不再是水,茶也不再是树叶

拈花不经佛手何来传法

瀹茶不经心念何以入道

汤,它含着茶的精华元气,蕴着泡茶人的心性德行,是人与水与茶相互交流,神情交融的一次美妙的过程,这也许就是文化吧

cy316.com编辑推荐

下乡去采茶,喝自己炒的最享受


下乡去采茶,喝自己炒的最享受

下乡去采茶,喝自己炒的最享受

自己采茶,甚至自己炒茶,自己喝或者和几个知己一道品尝,绝对是假日一大享受。昨天,溧水和六合农林局几乎同时表示,溧水的傅家边茶场和六合的平山茶场整个5月份对市民开放,有条件的市民可以前往采茶,体验农事乐趣,还可以享受农家美食。

自己采茶,甚至自己炒茶,自己喝或者和几个知己一道品尝,绝对是假日一大享受。昨天,溧水和六合农林局几乎同时表示,溧水的傅家边茶场和六合的平山茶场整个5月份对市民开放,有条件的市民可以前往采茶,体验农事乐趣,还可以享受农家美食。

在谈到价格时,有关人士表示,今年由于气温一直偏低,大幅度减产,价格飞涨。不过,价格涨得厉害的主要是明前茶,而谷雨前后的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如今,各区县农林局为吸引更多的市民下乡旅游休闲,纷纷打出了低价牌。高淳青山茶场前段时间就宣称价格最低的雨前茶至少要180元/斤,而六合、溧水农林局有关人士昨天表示,他们那里的价格最高的特级茶要卖到6000多元,但最低的仅160元/斤。

南京市农林局农业园艺技术推广站农艺师李松说,要把茶泡好,必须要把握开水的温度,如果泡茶是用冷的玻璃杯,一般要85℃到90℃的开水,而同样是冷的塑料杯,开水的温度要更低一些。(夏天)

收藏界再刮“古树茶风”


经历了近十年的起起落落,人们面对曾经疯狂的茶叶收藏,已经逐渐变得理性。春节期间,收藏市场对于古树茶的喜爱又逐渐开始回温。

古树茶收藏温和回暖

提起古树茶,人们未免想到5年前,收藏行内曾经流传着存钱不如存普洱的套话。当时,由于普洱茶不断飙升的身价引发了投资人的兴趣,上千万的人都在炒普洱,普洱茶价因此得到疯狂飙升。但好景不长,虚高的价格使普洱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如今,人们对茶叶的收藏变得理性,开始择优而品、择优而藏。而从收藏角度来看,目前,经过几年的盘整,茶叶收藏又开始进入视野。这也是古树茶得到追捧的原因。近日,国内首款以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云南临沧的千年野生古树茶为原料开发的茶祖茶在京发布,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著名茶文化学者和茶道养生专家林治教授对记者说。

在滇西南原始森林中,曾经有世界上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中华木兰化石、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和最大规模的原生野茶自然群落在这里被发现。因此,可以说,目前,这种国内最顶级的野生古树茶,所有鲜叶都是采自于云南临沧海拨1750米至2800米的原始野生古茶树之上的,并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茶厂进行全手工制作。茶祖文化研究者、北京九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鞠肖男说:在6万多亩的原始森林中,仅发现了近1万棵千年古茶树,由于保护式开发,每年春天仅采树冠顶部细嫩的芽叶,平均每棵古茶树仅产干茶100克左右,每年全部加工成品产量不足1吨,从产量上保证了古茶树品种的精稀。

可以喝的收藏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中心。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尤其是分布在云贵高原原始森林中具有千年乃至数千年树龄的野生古茶树资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说:目前,尽管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如何保护性利用我国珍稀野生古茶树资源,如何在确保野生古茶树资源的健康生长的同时,又让珍希的茶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业界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身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刘仲华教授也率领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探讨了野生古树茶在保健养生功效及其科学机理,并认为,茶祖茶因物种古老而分子更为简单,就更为便于被人吸收。

正所谓大道至简,林治教授也认为,道家理论是茶学理论的骨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在古树茶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古树茶祖茶保存了茶叶功能成分高活性态和至真至纯的原味风格,是反璞归真的极致。

而从收藏角度而言,高、古、孤、珍、高是古树茶的评判标准,古茶树的天然古老,茶叶品种的精稀,以及储存条件决定了古树茶的品级。鞠肖男表示。

且吃茶去


且吃茶去

曾有人把真正的读书人分为狂与狷两种,认为狂者有为,狷者无为,甚至引申到酒与茶,酒就是狂者,茶就是狷者。认为唯有茶,能让人冷静,让人悠然神会,让人淡然出世。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有《诗经》为证,皆为诗词吟茶咏茗最早的例子,有所不同的是,此“茶”字多一横为“荼”。

茶,自古至今所用名称甚多,如:荼、苦荼、槚、榎、蔎、茗、荈、葭、葭萌、椒、茶、苦茶、茶茗、茗茶等。还有一些雅号别称,如:不夜侯、余甘氏、森伯、涤烦子、清友等。随着名茶的出现,往往以名茶之名代称,如:龙井、乌龙、毛峰、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雨前等。称谓极多,美不胜收。

战国时代的《神农本草》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于是,便有更多的人采茶叶而饮用。若茶饮自神农始,推算来大抵五千多年乃至万年了。东晋时代的《华阳国志·巴志》有记载:“园中芳蒻香茗。”像荼、槚、榎、蔎、茗、荈、葭等称茶的字,皆出自先秦的巴蜀方言,依此,茶饮初兴距今约三千年。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正好形象地指明茶饮是由巴蜀传播开来的。

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食论》中指明:“苦荼久食益意思。”“益意思”即长精神、增思维。南朝名医陶弘景《荼录》中写道:“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轻身换骨”即轻身飞升。在这里,都把茶饮推崇到极致。

而“茶”字自唐代始用,之前皆为“荼”,故茶道大行亦在唐。《五灯会元》记载: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寺(在今河北省赵县),人称赵州古佛,有请教者,遇三问则三答全是“吃茶去”。像“三碗茶”的典故也出乎于此,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可以说,唐代把茶饮升华到了至高境界。

唐代还出了个陆羽,居湖州三十多年,儒家称之为“茶圣”,道家称之为“茶仙”,佛家称之为“茶神”。其所著《茶经》,为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就是“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而成书的。

时至今日,在杭州西湖龙井还悬有一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不管何解,总多了些“禅”的意味。吃茶是参禅的预修,参禅又是吃茶的圆满。那参禅顿悟者何?“且吃了赵州茶去”,意在消除妄想分别。

确实,当一个人独处时,且吃茶去,就在升腾而起的茶香里氤氲心情,就像是对连绵光阴的尽情品茗,一种入骨的味道,也会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茶来茶去走到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来茶去走到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领着我和老伴去饮茶。到了重阳节,那更是必须的节目。面对一盏清茶和琳琅满目的食品,我的脑子总会走过很多沧桑岁月。

两广的人都很喜欢饮茶,特别是广东人,简直把饮茶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城市、乡村到处都是茶楼,而且常常座无虚席。我有一位伯母当时已经是耋耄高龄了,每天早上,她都一个人在茶楼里独坐,一盅一件,自娱自乐,风雨不改。

饮茶,的确是休闲、养生、联络、交流、谈判、聚会的最佳平台,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茶楼有如此的功能和魅力,自然经久不衰。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饮茶的意义还有所不同,更注重的是一个“叹”字。饮茶就是叹茶,几个老友聚在一起,悠闲地享受生活,从容地品尝日子,惬意地打发时光。多少生命的过往和感慨,都在那茶里了。

叹茶时,常会自然想起印象非常深刻的小时候的两件事。有一次,我经过茶楼的收银台,看见上方写着几行醒目的大字:“非常时期,米珠薪桂;至爱亲朋,恕不留餐。”这无异是一纸拒客的宣言书。还有一次,跟着祖父去饮茶。那间茶楼建在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我从窗口往下一望,只见下面白花花一片,原来都是盛点心的碟子。那时茶楼是在顾客离座时,才由跑堂算碟子报数买单的,出现这一幕就不难理解了。老板望着这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景象,只能叹气又摇头。

从这两件事,足见当时茶楼在繁荣的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无奈。

过去,我是“拉衫尾”上茶楼,如今是孩子们开着汽车送我去了。角色变了,我已经变成了父亲、公公、太公。穿越了大半个世纪的时空,物是人非,让人倍加领会“珍惜”两字之珍贵。

今天茶楼的繁荣,远胜当年。当年里面人声鼎沸,外面却是静悄悄的;如今里面人头涌动,门外也是车水马龙。过去候席的人很少,今天厅外候席的人都排起了长龙,甚至要提前预订。还有一件让我们这些饮了几十年茶的老人感到很奇葩的事:过去上茶楼,都点那些虾饺、鸡球方包、烧卖、蛋挞等高档点心,而现在往往最不能缺的是一份青菜!

这些细节,这些微妙的变化让人从心底里隐隐感受到一种甜蜜和幸福。

茶来茶往,我已经走到了金色的秋天,收获了人生丰厚的财富。茶的味道,也由混沌到浓郁到清醇。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在老朋友又要相聚、孩子们又要领我上茶楼叹茶的时候,我不悲秋。为了这茶的味道,我一定要走向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于本文《茶来茶去走到秋》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爸爸去哪儿大闹茶界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终于开播啦,相比于前两季,第三季的萌娃可真是萌的我一脸血啊!五位萌娃的个性非常鲜明,重点是颜值高啊!第一期就把各自的性格展示的淋漓尽致,这让小编不由得想起了同样个性分明的五种茶,这跟五位萌娃的个性和五大茶类的个性简直是相得益彰啊!

外冷内热的霸道“黑茶”康康

胡军的儿子胡皓康一出场,就把“霸道总裁范”展露无遗,瞬间迷倒万千阿姨粉,纷纷拜倒在康总的高冷下。胡军说他儿子是一个外表冷酷内心狂热的人,这不正是跟黑茶一个样嘛!黑茶外表黑黑的,硬硬的,就像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一样,看起来很冷酷而且难以接近。但实际上,黑茶经过岁月的沉淀,内心变得无比温热,不仅入口甜温和甜润,还能醇和养胃。康总就和黑茶一样,有着霸道总裁的外表,却有颗炽热的暖男心。

颜值担当的傻甜白“白茶”诺一

诺一可谓是《爸爸去哪儿》3里面的颜值担当,当初小编就是奔着诺一的颜去看的。看完之后发现诺一就是一个软萌的“傻白甜”,就跟没有经过杀青和揉捻的白茶一样,没有过多的程序加工,反而更显纯净天然。更巧的是,白茶也是茶界中的颜值担当,满披白色银毫,如银似雪,有“绿妆素裹”之美感,可谓茶中美男子。诺一和康康这对黑白配,在节目中上演了一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简直是萌化了阿姨粉们的少女心。

温和高贵的公主“红茶”夏天

夏天这位混血小美女,长得像洋娃娃一样,穿上公主裙,就像从动画片里走出来的小公主一样。虽然有着一颗梦想成为公主的心,但夏天却丝毫没有公主病,个性开朗又善良。就和我们的茶中贵族红茶一样,虽然在英国皇室中待过多年,但是却没有端起架子给人拒之千里的感觉。红茶性情非常温和,能够安抚情绪的狂躁,也能抚慰女性生理期的不适。就像夏天的热情一样,对每一个人都给予真诚的善良与体贴。

呆萌乌龙的吃货“乌龙茶”轩轩

轩轩这位卷毛小胖子,离不开的事情有三件:打拳、吃东西和找姐姐,呆萌呆萌的小吃货形象简直萌化了。轩轩的天然卷毛就跟乌龙茶卷曲的干茶一样,既酷炫又拉风。而轩轩傻傻的个性就跟乌龙茶一样,整天闹在“乌龙”,本来应该跟着爸爸走的,他却老是跟着夏天姐姐走。不过嘛,轩轩这胖嘟嘟的身材,可跟有“减肥之王”之称的乌龙茶不符啊。轩轩啊,你要是再吃下去,以后粑粑可要整天叫你喝乌龙茶减肥咯。

幽默搞笑的小清新“绿茶”大骏

大骏简直就是林永健的翻版,绝对不是隔壁老王的儿子,而且他还是绝对的“坑爹神娃”。从爸爸那里继承的搞笑天赋和幽默,在五位萌娃中起到了活跃气氛的作用,大骏的出现总能让人感觉带心情愉悦,畅快。有如绿茶一般,给人一种清新,心旷神怡的感觉。一杯绿茶下肚,清爽甘甜的滋味让人瞬间忘却了烦恼。看到大骏那喜庆的样子和幽默的话语,就像喝了绿茶一样,心情无比畅快,烦恼通通抛到脑后。

五位萌娃就像这五种茶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不仅能萌你一脸血,还能为大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笑声。这五位萌娃小编都非常喜欢,但最爱的还是像白茶一样的“傻白甜”诺一,不知各位最爱哪位萌娃呢?

茶悟人生,失去的东西再难拿回


去年开始喝茶,偶然得到一本《茶经》,买了之后一直存放在书柜,压根没看过,晚上家人都出去散步,显得无聊我就躺在床上翻看!顺便泡上一杯茶,关于内容都是比较早的,其实多数也是看不懂的!大概翻看几页,后来跟朋友拿出来讲,觉得自己真是博学多才!

内容大概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旧家子弟饮茶的故事,败家之后卖了老婆,沿路祈祷!到了现在的信阳地界。看到一个大茶楼,店主施舍他几文钱,他却拒绝了,因为平时饮茶,想品尝一下,就告诉店主“钱不敢收,只求赏杯茶饮。”店主同情他就叫伙计把平时待客的茶端来给他品尝。当他喝第一口的时候就立马吐了,叹气的说:“四远闻名大茶庄的茶不过如此,承教了。”说完,自己就摇头走开,而这时候,店主一下子就伤了自尊心,立马叫他站住。然后再次吩咐伙计把最好的乌龙泡拿一杯来!过了会茶冲来了,叫花子喝了一口,叹口气说:“茶是上等的,可惜泡法低劣,糟蹋了!”店主这时候瞪大眼神,气急败坏的叫人到后宅,要他小妾泡一杯来。这小妾是他新买的,模样平平,就是善泡茶,店主就冲这一长处才买的她,时过不久,茶泡好送来,那叫花只饮了一口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店主忙问出了什么事,那叫花说:“这茶的味道使我想起了前妻,我从没见有人达到她这样火候。茶楼的老板便问他的籍贯,历史,果然和那小妾一样。这时候,他立马叫伙计给叫花子包了一包上好茶叶把他打发走了。

朋友讲的煽情,故事只有我们自己慢慢体会,茶悟人生,我们继续喝茶,把话题转移了!

回到家里把故事给媳妇讲了一遍,她潸然泪下!失去的东西再难拿回!

到五桂山种茶去


黄新宇说他已经在五桂山买了5亩地,准备移植云南茶树,把这5亩地建造成一个茶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休闲旅游胜地,而詹园就是他效仿的对象。“这是我的理想,目前只有地,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可以运作。喜欢这个项目建成后,能给中山人带来一个新的节假日休闲去处,也希望茶文化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传播。”

乐不思蜀转学昆明

作为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黄新宇显然比同龄人的经历更多,而这则多源于中学时代的一次“乐不思蜀”。初中毕业后的暑假,黄新宇到昆明的小姨家探亲,原本是一个星期的行程,但是一个星期过后,他被当地的气候、风景和淳朴的民风拖住了脚步,便把游期又延长到一个月。而当一个月的期限到时,他作出了一个对于中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的决定:转学到昆明。一直有民主开放家风的黄家没有反对他的决定,他开始跟着小姨家在昆明读高中。“当时的昆明,比中山起码落后十年。走在大街上,你可以随时看到徜徉而过的牛马,也可以看到马粪牛粪。但是,你不会觉得脏,反而觉得这种淳朴和当地四季如春的气候非常吻合。”

虽然出生在教师世家,一众表姐妹都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好学生,但是黄新宇却不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学校教授的内容对他而言非常枯燥。高中三年毕业后,他没有继续上学,开始跟着姨父做装修。

“高中毕业后,有比较多的业余时间,而我是那种兴趣爱好广泛,一旦喜欢上什么,就一股脑钻进去的人。”黄新宇便是在这种时候开始接触茶叶的,而且是当时并不流行的普洱茶,“昆明有句俗语叫做‘相约吃茶去’,可见饮茶对于当地人来讲是多么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当时他们大多喝红茶绿茶,即使是到现在,当地仍然不流行普洱。我当时喜欢上普洱,主要是喜欢它那种可以随时间变化万千的特质,很有趣。”

普洱席上的“小毛孩”

当黄新宇慢慢成为了普洱茶粉丝的时候,便也水到渠成地融入到一圈普洱茶爱好者中去。一堆人,一边品普洱一边谈天说地几乎是这些爱好者每个晚上的功课。然而在这样的普洱席上,只有黄新宇是未满二十岁的小毛孩,其他人从三十到五十岁不等。“不过,他们不会觉得我是小孩子而排斥我,可能我自己的确是少年老成吧,跟他们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而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个人对黄新宇的影响很大,便是后来和黄新宇成为忘年之交的蒋文中。蒋文中是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对普洱茶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游走各地并将旅游和研究普洱茶结合起来。黄新宇在读高中的时候已经通过朋友认识了蒋教授,到后来对普洱茶比较痴迷时,便自然地成为铁杆朋友。

蒋教授经常进茶山采茶,而他一般都会带上黄新宇,他们在茶山一呆就是十几天。“其实,在里面还是有危险的,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路都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但是,我们不会觉得累和危险,和那些茶树泡在一起,觉得很有乐趣。”山上的老乡非常热情好客,黄新宇一行在山里呆十几天,可以随时在老乡家吃住,老乡不但不收钱,还会好酒好菜地招待,不喝酒还不让走。而如果遇到不熟的地方,他们就让老乡带路。

干脆开个茶艺居摆普洱席

因为家在中山,黄新宇每年都会回来几趟,而每次带的普洱茶都会受到朋友们的热捧。2003年,他正式从昆明回到中山,从事的依然是和茶没有关系的工作,但是研究茶、品茶、聊茶还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身边喜爱普洱茶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其实,当时是乌龙的天下,我们喜欢普洱茶的只是一小撮人。”

这一小撮人不但非常喜欢从黄新宇那里“抢”上好的普洱,而且像在昆明时一样,在他家摆起了普洱席,经常“秉烛”长谈。

这种方式在人少的时候,对黄家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喜欢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黄新宇和他的茶友都开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觉得太影响我家人的生活,便都劝我开个茶馆。”

去年底,茶艺馆终于开张了,黄新宇和茶友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夜夜摆席了。

虽然一直和茶打交道,并且是前两年暴涨的普洱茶,但黄新宇没有想过去炒,他开馆甚至也仅仅是在普洱茶炒作风已经过去的2007年底,“由始至终,普洱茶都只是我的爱好而已,爱茶的人是不会去炒的。不过,辩证地来看,这股风也确实让更多地人开始了解和喜欢上普洱茶,让普洱茶的价值得到提升,对于我们爱茶人来说,就好像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当然是值得高兴的。”

黄新宇卖茶,也藏茶,中山到昆明是他常走的路线,还是像以前一样进茶山探险,碰到好的就买一批,他说若干年以后自己和朋友都能尝到上好的陈年普洱。

让中山人领略茶艺文化

谈前面的经历时,黄新宇还是非常平静和内敛的,而当谈到未来计划的时候,他两眼放光、神采飞扬,企盼溢于言表。他的理想是在一个原生态的地方建造一个非常休闲的茶文化胜地,地址选择的是五桂山,并且已经买下一块5亩大的地。等到有人投资,或者是他自己的实力够强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从云南引进茶树苗栽植,然后再在那里建设集品茶、观艺、游览于一身的完全休闲的茶友聚集地,詹园就是他的效仿目标。“建成后,可以在那里品茶,可以观赏到中山的传统文化表演,也可以吃到正宗茶宴,文化和休闲将完美结合到一起。”

对于中山饮普洱茶的氛围,黄新宇觉得和云南比起来淡很多,“在昆明,每一间茶馆都有茶艺师,饮茶看表演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而在中山,很多茶行仅仅是把茶叶当成一种商品出售而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有茶艺师的茶馆,我觉得中山人没有领略到茶里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乐趣。茶艺文化将是我重点发展和推广的内容。”

再论茶艺师证 评茶师证的份量


再论茶艺师证评茶师证的份量

从国家曾经想要取消茶艺师证、评茶员证的举动看来,这些证书的存在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之所以可有可无是因为它已经失却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的作用,后来没取消的最大的阻力就在于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那就是一众考证机构,他们要吃饭赚钱,国家要就业,要经济发展,于是就妥协了。但丝毫不代表它有存在的意义!

特别在茶圈子内,如果你希望报上自己是高级茶艺师和高级评茶员的头衔就收获尊重的话,结果会非常尴尬!试想,就算是历经四年修了40-50门课,几百个学分的学士证都烂大街,都被大家不以为然,你如何指望众人对授证门槛如此之低的所谓茶艺师、评茶员能报以别样的尊敬,或者诸如此类的敬佩和叹服!

茶艺师、评茶员早期推出的时候确实是高门槛,不仅有学历限制,还要有从业年限,考试也多以第三方的监考为主,培训时间较长,确实在短时间内对从业者的技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后来随着市场培训准入标准的降低,大量机构开始授证,茶艺师证、评茶员证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基于恶性竞争的市场状态下,众多的培训机构包过、作弊、培训费用不断降低等等种种行径大行其道,不仅学历限制一纸空文,从业年限也不当一回事了,造假之风盛行,培训机构自己培训自己监考球员裁判一起当的现象非常突出。

尤其国家要取消茶艺师证、评茶员证的传闻盛嚣其上以后,一些考证机构害怕国家真的出台相关政策,失去赚钱的可能,授证之泛滥程度更加令人侧目,现在这两个证书已经沦落到只要交钱,就算不好好学习和培训也能包过的状态,基本等同于花钱买证,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丧失殆尽!

学历证书可以作为敲门砖,或者一个人教育经历的证明,有没有能力当然要看工作,在人才市场是作为一个硬性标准存在的。但所谓的茶艺师证、评茶员证却连敲门砖的作用都没有,之前一些茶企还要求有这些证书,后来干脆就取消了,因为这些证书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筛选人才和提高职业技能的作用,招进人来还不如自己直接培训,相信那些证,那可真是年都要过错了!

但这并不是否认那些在培训中积极学习的同学,实际上茶艺师和评茶员培训过程还是有大量的知识和干货可供汲取的,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心疼一下花掉的培训费,好好学习、努力提高、积累知识,这样对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是有很大助益的。

至于证书,呵呵,作为纪念或者直接扔了是最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