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茶、沱茶之乡——云南思茅

发布时间 : 2021-10-03
花茶之乡 中国红茶分为 金花茶之乡

【www.cy316.com - 花茶之乡】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红茶、沱茶之乡——云南思茅”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红茶、沱茶之乡——云南思茅”相关知识!

普洱茶原产云南省,古今中外负有盛名,普洱茶生产历史悠久,椐南宋李石《续博特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可见早在唐代就有普洱的贸易了。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产攸乐、革登、倚邦------六茶山。普洱府即现在的普洱县,是当时的滇南的重镇,周围各地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现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仍盛产普洱茶。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滇青)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沤堆)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茶,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等多种功效。因此,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之美称。

以普洱茶花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茶、普洱茶砖等等。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茶文化之乡——长兴


说到长兴不能不说茶;说到茶,不能不说长兴。由于顾渚山的紫笋茶,由于陆羽与《茶经》,由于大唐贡茶院,由于古茶山与摩崖石刻,由于品茗三绝,由于民间三道茶的传续,由于茶产业发展、茶旅游兴起和茶文化繁荣,由于密布长兴城内的二百多家茶馆无不表明长兴是一个茶与茶文化的国度。长兴的历史与茶不可分割,长兴的今天与茶密切相关,长兴的人文精神一一透示着茶的渊源。

长兴地处江南丘陵与杭嘉湖平原结合部,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非常适合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从长兴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古人类在长兴的存在已有近百万年。优越的自然环境长期佑护着文明的发展,形成了当地灿烂厚重的文化。它们主要是金钉子、扬子鳄和古银杏组成的三古自然文化遗产;南朝陈武帝及被陈朝鼎立推崇佛教而形成的帝乡佛国文化;唐代以顾渚山及紫笋茶为中心而演绎发展的茶文化。还有宋元明清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也是江南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典型缩写。在长兴筑城以来的2500年文明长河中,记载着夫概、孙权、谢安、陈霸先、陆羽、颜真卿、皎然、钱起、杜牧、卢仝、皮日休、刘禹锡、陆龟蒙、苏东坡、汪藻、赵孟叛、吴承恩、归有光、臧懋循、徐中行、张度等大批名人的史迹,名人的光环始终照亮着长兴的历史天空。

而历史长河中最为壮观的一段始于唐代大历年间。中国茶史在经历了漫长的二千多年后,一股突然兴起的文化现象改变了茶史的方向和茶的内涵。长兴顾渚山区得天独厚的茶生环境引起了陆羽的关注,并以此作为长期考察、研究和实践的重点。紫笋茶的定贡与《茶经》的问世,更是吸引着当时无数官宦名士介入到茶的主题之中。在中晚唐的近百年间,有40余位刺史在此修贡督茶,无数的贤达名流慕名而至,数百首茶诗此吟彼唱,饮茶爱茶成为时尚,以茶会友更成风雅。茶道初提,茶宴首创,茶山独称,茶礼大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趋向形成和发祥。

现存叙午岕的古茶山和明月峡等三地九处的摩崖石刻,是茶文化发祥的有力见证。古茶山完好的原生态与《茶经》所载紫者上、笋者上、阳崖阴岭,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等论述浑然相合。而关乎茶事的摩崖石刻则将当年的盛况昭告后人,成为一段无须考证和永远抹不去的历史佐证。尤其是白羊山石刻,刺史袁高为我们留下一个茶字的当时写法荼。它表明茶字的应用始于唐代,荼茶的转换说明人们对同一物种的理解转换,这种转换也证实了茶文化的形成与发祥。

翻看中国的茶文化史,其中的贡茶文化,显示出它在整个茶文化中的架构含量和独特篇章。公元766年,在顾渚山考察茶叶的陆羽以芳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的精点评价,将紫笋茶推上了唐代贡茶的鼎座,直至唐末近百年间,其第一贡茶的地位始终无人撼动。

由于紫笋茶成为贡茶,就有了公元770年在中华版图上的第一座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就有了颜真卿、杜牧等40余位刺史的连年修贡,就有了白居易、张志和、刘禹锡、皮日修、陆龟蒙等大批名士到访和雅集联句与境会斗茶。从此,一个以贡茶为线索的茶事活动被演绎成为从地方到中央的一种主流文化。

李唐朝廷对紫笋茶的喜爱可谓宠幸有加。皇帝清明祭祀,大宴群臣,必须上有紫笋茶。李郢《茶山贡焙歌》道: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而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则更生动形象: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皇家对某一贡品的急切企盼从未象紫笋茶这般明显,就是史有记载的杨贵妃迎候岭南荔枝也无法比拟此等状态。

为了满足对紫笋茶的需求,公元770年始分山析造并建贡茶院。至会昌中(843年)贡额到最高峰,岁贡达一万八千四百串(斤),其时贡茶院规模焙百余所,匠千余,役工三万。贡茶已成为地方的重要中心工作,诸乡芽茶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每年立春后四十五日,湖、常两州刺史奉昭亲自修贡。这一制度性工作一直延续到李唐衰亡。

贡茶院的设立,是中国贡茶史上最早由民间土贡改为官贡的转折点。由此而衍生出诸如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储存、运输以及茶具、饮法等一系列的技术性革命,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贡茶制度的确立,形成了地方重大的中心工作内容,一个由中央倡导,地方围绕及社会上流纷纷介入的大事要事,成为每年使万众瞻目的焦点,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引领作用。从一定意义来看,它对中国乃至国际茶文化的构成及传播,是一块酵母,是一种导向,是一架推进器。

作为绿茶的主产区,长兴茶业历来是农民的重要营生。特别是长兴得天独厚的茶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贡茶的光环,使长兴茶业虽屡经破坏却长盛不衰。1979年,一度失传的紫笋茶试制恢复学功并连续4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1982年获省级名茶称号,同年6月评为中国名茶。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颁全国名蔡。1989年农业部复评再获部优产品,并把紫笋名茶列为部优农产品基地开发项目。1999年农业部首届国际农博会获名牌产品。2005~2007年连续三届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03~2006年连续四年被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评金奖。2001~2007年连续七次被浙江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紫笋牌商标已连续三次謦评为浙江省着名商标,紫笋牌紫笋茶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5年,长兴县人民政府获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2006年,长兴县人民政府被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授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贡献奖。紫笋茶的历史光环加上当代辉煌,让长兴的茶产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茶产业成为长兴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就发展新茶园、改造老茶园、茶厂优化改造、品牌创建、示范基地建设、产品营销等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茶叶产业发展迅猛。全县茶叶面积从1979年的2.59万亩发展到目前的8.43万亩,产量由同期的530吨发展到4370吨,产值达4.2亿元。规划到2012年,建成面积l0万亩,产量5200吨,产值7.2亿元的产业规模。

2008年5月2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大会暨首届中国陆羽茶文化节在长兴举行。这是国际茶文化界对长兴的认可与信任,也是长兴多年来致力于茶文化研究挖掘并作出显着贡献的一份回报。

长兴人民以茶为乐、以茶为荣由来已久。走进长兴城市,一股浓浓的茶氛围立马萦绕。29平方公里的县城十多万常住人口,茶楼200余家,吃茶去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常见方式。即使到了非产茶区的农村,民众对茶的偏爱也时处可察。可以不夸张地说,每户长兴人的家里,都有特殊的容器存储着够用全年的茶叶,以至客人跑错了人家,都能享受主人家的泡茶款待。在农村许多地方,三道茶的风俗依然保留,即第一道糖茶,第二道烘青豆茶,第三道才是香喷喷的紫笋茶。

茶的精神融入了长兴人民的血液,对当地精神文明的形成和提升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精行俭德成为长兴人民的传统道德取向,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宽容待人,和谐和睦成为长兴人民的主流行为方式。近几年来,长兴连续荣赝全国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及省级文明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桂冠,与长兴人民的素质表现紧密相关,茶的精神内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一也可谓功不可没。

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提升了长兴的形象,增加了长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唐贡茶院的复建落成,使外界因茶而了解认识长兴,使长兴打出了除三古、帝乡佛国、江南小延安、百叶龙等以外的又一张最靓丽的地域名片。茶文化作为长兴标志性地域文化符号也获得长兴人民的普遍赞同。弘扬茶文化早已不是出于促进茶产业、推动茶旅游的狭隘功利,而是谋求地域优质品牌并以此影响经济社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施政战略。正是在这一战略的谋划下,长兴近几年的茶产业和茶旅游得以健康快速发展,长兴人民的精神面貌更为积极向上,整个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取得年复一年的可喜变化。近几年长兴加大了研究挖掘弘扬茶文化力度,将规划实施建设一批优质的茶产业和茶旅游项目,以继承大唐茶都这一历史遗产,打造当今名副其实的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华文化名茶。

茶都云南 普洱茶之乡


茶都云南 普洱茶之乡

茶都云南普洱茶之乡,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时期都纷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茶”作为民俗礼仪的使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重视。它上达国家间的礼仪活动,下渗入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切切相关的礼俗。而普洱茶又称之为“茶中之茶”。

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饮茶习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其中,既有宫廷的华章、庙堂的雅乐,又有民间的山歌、野曲。在那极具平民性的茶俗中,却凝积着历史的积淀,同时又富含着清丽的时代气息。绝大多数茶叶学家认为,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在云南普洱府境内已开始种植被后世称为“普洱茶”的云南特有的大叶茶种,而普洱茶扬名天下,则是在明、清以后的近300年期间,其原产地在云南的思茅(现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地区,后逐渐在云南南部地区广为种植。“普洱茶”在种植、生产、加工、贸易、运输、消费的过程中,把云南介绍到了全世界各地,“普洱茶”与“云南”一起声名远播。

云南是普洱茶之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自从远古时期居住在澜沧江流域沿岸思普区一带的古代先民濮人和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了野生茶树的用途,继而进行栽培、驯化、利用时,即开始了新的茶文化篇章。各地区、各民族的茶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哈尼族的烤茶、土锅茶、蒸茶,彝族的火罐茶、盐巴茶、傣族的烤竹筒茶,拉祜族的烤茶、大锅茶,佤族的铁板烧茶,布朗族的煮竹青茶、酸茶等。各民族之间,以茶祭祀、以茶纳贡、以茶入药、以茶入诗等等,已成了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友好的象征;今天,以茶促贸、以茶兴农、以茶促文、以茶致富、以茶增谊、以茶广交天下,更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增进了国际交往。

古今中外文人学者为普洱茶著书立说。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将普洱茶写入《红楼梦》,清代文人阮福著有《普洱茶记》,而在云南各地,则流传着不少与普洱茶有关的古诗曲和民间山歌,把各民族种茶、饮茶、咏茶、祭茶、观茶、闻香、浸泡、尝味、茶具等民族特色表现出来,提升了普洱茶文化的高雅品味。

一部开放史就是一部文化交往史。云南虽然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却是国内最早对外开放的地方。它向外、向南、向西,沿途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古代商贸之路涉足至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著名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尚未开通时,这条从我国西南通往印度的古道就成了当时中国与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唐代以后,随着西藏、日南亚、西亚地区人们饮茶习惯的普及,这条古道终于成就了它彪炳史册的一页:茶马古道——至今仍存活着的文明史。

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气势恢弘。随着茶叶为载体的商贸日趋发达,这条道路在宋、元、明、清朝时代更是被大大强化了,逐步成为最庞大、最复杂也是最美丽的亚洲走廊。云南更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对外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充分发挥“普洱茶”文化的桥梁作用,已成为广大云南人的共识。茶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没有不饮茶的国家。普洱茶文化将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将把云南建成真正的“茶都”,让普洱茶文化走向世界。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当今,普洱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诸多效用,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举世公认的“天然第一保健饮料”、“二十一世纪世界饮料之王”。

中国茶文化之乡——余姚


余姚产茶历史悠久,茶史遗存丰富,演变传承有序,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茶饮、茶事、茶文化的主要源头,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从距今六千年的田螺山遗址人工栽培山茶属植物的发现,到汉晋时期瀑布仙茗的诞生,再到今天超亿元主导产业的形成,余姚茶业的演绎文化历史,也是中国茶叶发展史的浓缩。

余姚是中国文献名邦,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自汉代以来,余姚名家辈出,群彦争辉,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和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的美誉。自唐宋以来进士、状元、杰出人物辈出,在众多的名家中,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其中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对于余姚茶事,历代大师级的人物留下文墨,虞世南辑录的茶事文章收在《北堂书钞》,王阳明有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的名句,黄宗羲在《四明山志》中记有更多余姚茶事,还写有《余姚瀑布茶》等诗作。余姚也因此被誉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

余姚是中国原始茶源头之一。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植物标本,樟科植物的叶片数量最多,堆积在干栏式居住处,显然是人工采集留下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经专家学者研究考证,为最早的原始茶。多年来,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典籍记载,由众多专家学者认同,原始茶符合远古社会的饮茶习俗。河姆渡遗址上还发现原始茶具,与后来茶壶很接近的罐形盉和圜底单把盉,而茶具是茶文化的载体之一。最新发掘的6000年前田螺山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山茶属植物根,如果进一步得到考证证实,将改写世界原始茶起源史。

余姚是中国最早的产茶地之一。据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引《神异记》记: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四之器》标注时间为永嘉中,据现存史料推算,余姚早在汉代时就有茶事,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为我国绿茶主产区浙江省的最早出茶之地,也是全国茶叶最早产地之一。

余姚是中国名茶故里。《茶经》先后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三处写到余姚茶事,评价所产茶为上品。名茶四明十二雷系南宋皇帝宋理宗赵昀所赐。四明十二雷、丞相绿是进贡朝廷的贡茶。据明代《浙江通志》等记载,在车厩岙一带,从元代到明万历300余年间,在车厩岙内设置制茶局,每岁入贡茶260斤,数量占浙江贡茶总量的一半。

余姚茶历史遗存丰富。余姚境内有众多的茶事遗迹、典故,道士山、丹山赤水、升仙桥、升仙山、第九洞天等。道士山瀑布岭是我国第一古名茶瀑布仙茗的发源地,现存有古茶树、瀑布等自然遗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丹山赤水是道教用茶炼丹之地,由宋徽宗皇帝品尝名茶后亲笔题写的。升仙桥是刘纲、樊云翘夫妇饮用名茶成仙之地。位于陆埠镇十五岙内的化安山茶事碑,纪念了与瀑布仙茗、四明十二雷并举的化安山瀑布茶历史。

余姚茶文化扎根民间。从前余姚的姚北沿海地带,有慈善施茶的五十八个茶亭,并贯以不同的茶亭雅名。在河姆渡遗址的姚江岸边,至今还存有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年的茶亭碑,碑文中记有当地人氏资助的田产,以保证施茶风俗连年不断。还有用茶当歌来传递青年男女的亲情,用茶订婚来象征婚姻忠贞不渝,形成了茶俗中别有讲究的婚俗。余姚的瀑布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明志、以茶养廉、以茶祭祀以及以茶施善,深入民间风俗,形成了淳厚的茶俗和民风。

历史悠久的余姚产茶史和活跃的茶文化,促进了余姚茶经济发展。19世纪后叶,余姚四明山是出口的平水珠茶主产区,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上,余姚天坛牌珠茶获世界金质奖,至今余姚茶叶在非洲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国最受欢迎。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名茶瀑布仙茗,自1979年恢复创制以来,发展迅速,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先后获中国鼎尖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优质名茶,并连续多次获中绿杯、浙江绿茶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获宁波市唯一的十大地理区域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到目前为止,余姚市茶园面积6.1万亩,其中四明山腹地、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大岚镇拥有茶园2.5万亩,为全省茶园面积最多的乡镇。2009年预计全市茶产值1.57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亿元。为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2009年我们制订并出台了《余姚市茶产业提升规划》(2009-2013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3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发展壮大余姚瀑布仙茗茶产业;此外,还将注重茶事遗迹的保护与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中国茶文化胜利。

思茅的茶庄商号


清雍正七年(1729)设思茅通判,并设思茅总茶店,茶叶归官府管辖收售,雍正十三年设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笼、橄榄坝九土司及攸乐土目共八勐地方。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边疆开拓,商业兴盛,那时,省外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诸省,以及省内石屏、建水、通海、河西、玉溪等县商人,络绎而来,经营茶叶、棉花、各类杂货等。乾隆、嘉庆年间是思茅茶叶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商贾云集,各地商旅纷纷在思茅开设茶庄商号,兴建同乡会馆,有两广会馆、江西会馆(萧祠)、四川会馆(川I主庙)、贵州会馆(黑神庙)、两湖会馆(土主庙)、河西会馆(河西庙)、迤西会馆(大理、丽江会馆)、玉溪、新平、峨山会馆(大清寺)、剑川会馆(鲁班庙)、云府会馆、石屏会馆等。《思茅县志》及有关史料载,道光三十年(1850),思茅厅外来人口客籍户已达5571户,是土著户1016户的4.5倍,多数为商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后,思茅设立海关,茶叶加工出口销售繁荣。光绪年问,思茅城区加工茶叶较有名的是:同仁利、恒盛公、裕泰丰、信和仁等几家商号,每户有揉茶灶2盘,每盘灶年加工茶叶少的四五百担,多的高达千余担,加工出口的茶有圆茶、方茶、紧团茶、双喜茶等。

民国三年(1914),普洱道署由宁洱迁驻思茅,思茅成了普洱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仅思茅城区有制茶商号22家,年制茶1万担左右。商业市场在城外南门正街,教场坝即是海关的报关验货之地。东门外沿城埂至南门的顺城街,都是开设人马客店,连接顺城街的新兴街,又多是与茶叶贸易有关的手工业,木匠、皮匠、铁匠等,经营马帮所需的鞍架、皮革、铜铁制品等。

民国《续云南通志长编》载: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茶号,均营川销。民国年间,思茅揉制茶叶出售的茶庄商号有:雷永丰、同仁利、信和祥、裕泰丰、乾利贞、李衡记、裕兴祥、恒和元、庆盛元、大吉祥、瑞丰号、谦益祥、复和园、钧义祥、鼎春利、同和祥、恒泰祥、大有庆、利华茶庄等22家,每年由产地茶山运集思茅加工的毛茶在万担以上(旧衡制100老斤为一担),当时有名的揉茶师傅有刘渭成、朱根林、燕益庆、余长福、周小舟等人。雷永丰名列思茅八大茶号之首,恒和元是当时思茅较大的茶商之一,业主陈镜若,曾任思茅第二届商会会长,民国九年(1920),经销七子圆茶300余担、紧团茶1200余担。在产地加工茶叶,在思茅设经销门市的有倚邦恒盛公商号和乾利贞商号,勐海洪盛祥商号、同信公商号等,在易武倚邦制茶的钧义祥茶庄,总发行所在思茅。光绪年间便从事对西藏茶叶贸易的恒盛公茶号,专门加工揉制销西藏的紧茶,设在勐海的茶厂一年产茶二万包左右,恒盛公茶号原在思茅,移到勐海建厂后,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售锐减,便又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白棉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上述这些茶庄商号,由制茶师傅把毛茶分为春尖、谷花、细黑、老黄叶4个等级,再用各等级毛茶掺乾利贞棠聘号内飞配揉制成紧茶、砖茶,专销藏族地区;圆茶专销省内外各地,不经揉制的春尖、谷花两种散装生茶,运往昆明代销的茶庄再精选,分别加入茉莉、菊花等,再销往省内外各地,是为一等茶。思茅钧义祥茶庄专制包装精美的普洱茶,除销内地外,还在石屏、蒙自、昆明、上海、香港有代售处,在缅甸仰光、、阿瓦(曼德勒)、暹罗(泰国)、曼谷、景迈(清迈)、新加坡等地有分售处。

民国年间,思茅公认的知名茶庄首户是雷永丰茶庄,第二代茶庄是大有庆茶庄。雷永丰茶庄的庄主雷逢春,名朗然,据族人雷波君回忆,是为石屏人氏,思茅辟为通商口岸的光绪年间(1985~1897)到思茅,初营小百货,后发展为茶庄,自制沱茶、七子圆茶和少许葫芦茶。雷氏茶庄,由于资金足、实力强,从原料配方、制作到包装,在当时都非常讲究,开茶制作季节,茶庄已按指定茶区收足了原茶,备好柴火后,按拣茶、配茶、蒸茶、揉茶、凉茶等一系列顺序展开。制七子饼圆茶由名师主持制作,成品用浸泡过的竹笋叶包裹,篾条箍扎,再在笋叶上盖上朱砂红大印,7个一捆,放人茶票,即算完工,待马帮来捆货上驮。雷氏茶庄经营门道多,在昆明正义路设有杨复济商号,主营茶叶,雷氏茶庄年销量千担左右。大有庆茶庄的庄主高岳生,又名高峻,亦石屏人氏,光绪三十年(1904)前后,只身前往思茅雷逢春家门下,当茶庄小伙计,后成雷永丰茶庄庄主的三女婿,后来自立门户,独立主营大吉祥商号,再兴办大有庆茶庄,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生意兴隆,并在昆明开设陈永兴商号,主营茶叶,经营方式和门路超过雷永丰茶庄。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茶业下滑,揉茶量减少,大有庆茶庄因只有老茶而无新茶而逐渐衰落。

民国十五年(1926),普洱道署为避瘟疫,由思茅迁回宁洱,有的商号茶庄也陆续迁往倚邦、易武、江城、勐海。20世纪40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南洋交通受阻,兼之疟疾流行,道路不靖,商旅裹足,思茅茶业衰落,商庄商号逐渐歇业。而在20世纪30年代茶庄兴盛后,能维持到40年代后期的是以何璞生为庄主的鼎春利茶庄,在众多茶庄中,是歇业最晚(1948年歇业)的一家。

思茅大地茶号林立


经过清宫二百多年的贡茶史,更使普洱茶蜚声国内,享誉海外。到民国时期,云南普洱茶延续了清朝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平民化,成为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的至爱,远销中国香港、台湾和南洋、欧美。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海关,作为云南三个对外开放口岸之一,主要是为了茶叶的加工出口。民国三年(1914),普洱道尹公署由宁洱迁驻思茅,当时的思茅成了普洱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促进了思茅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繁荣。当时仅思茅城区就有制茶商号二十二家,年制茶五百吨左右,就连思茅城外也异常兴盛,顺城街上客栈林立,络绎相连,新兴街是与茶叶和马帮有关的手工业市场,木匠铺、铁匠铺、皮匠铺一户连着一户,而南门正街的茶叶市场和教场坝的海关报关验货广场则是人喧马嘶、人头攒动,茶叶交易和出口十分兴旺。

据民国《续云南通志长编》记载:当时思茅揉制茶叶出售的茶庄商号有: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均营川销。民国年间,思茅的茶庄茶号有雷永丰、同仁利、信和祥、裕泰丰、乾利贞、李衡记、裕兴祥、恒和元、庆盛元、大吉祥、瑞丰号、谦益祥、复和园、钧义祥、鼎春利、同和祥、恒泰祥、大有庆、利华茶庄等,每年由产地茶山运集思茅加工的毛茶在五百吨以上。此时的商号都是厂店合一的,里面加工,外面店铺,有的还在多处开有分号。现在普洱茶业内人士所说的古董茶,大多产于那时的思茅。

今普洱市思茅区在民国初年逐步奠定了普洱茶集散中心地位,倚邦的恒盛公、乾利贞,勐海的洪盛祥、同信公等商号纷纷到这里设立经销门市。恒盛公是一家从光绪年间就从事藏销茶叶贸易的老字号,原在思茅,后移到勐海建厂,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量锐减,便急忙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绵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民国时期,思茅最有名的茶庄当数雷永丰,雷永丰茶庄庄主雷逢春,石屏人氏,光绪年间到思茅经商。雷氏茶庄由于资金充足,信誉良好,管理有方在行内久负盛名,它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包装都非常注重质量。开茶制作时节,从指定茶山运来的原料茶按拣茶、配茶、蒸茶、揉茶、晾茶的工序一字摆开,有条不紊地进行流水作业,七子饼团茶由名师主理,成品用浸泡过的竹笋叶包裹,篾条箍扎,再在捆好的圆筒上盖上朱红印章。雷氏茶庄年销量达五十多吨。思茅钧义祥茶庄普洱茶包装十分精美,除销往内地外,还在昆明、上海、香港和缅甸、泰国、新加坡设有销售处,誉满海内外。要做出好的普洱茶,揉茶师傅是十分重要的,当时思茅有刘渭成、朱根林、燕益庆、余长福、周小舟等揉茶师,揉技精良,手艺非凡,深得商家尊敬和百姓艳羡。

英红镇:红茶之乡 稻耕之源


英红镇位于英德市中部,北江自北而南贯穿镇境,建有300吨、500吨水运码头两座,航运北达韶关,南至珠三角。这里既有万亩翡翠般的茶园、果园和长达五公里、风光明媚的江岸景观,又有狮石山古人类活动遗址等人文景观,还有浓郁的越南归侨民俗风情。

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目前,正扩建大型吞吐量河运码头。英红镇将充分利用北江这一黄金水道,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优质红茶香飘世界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而英红则是英德茶叶的主产地

4月7日,记者来到英红镇的几处茶园。春天的英红镇山村,茶香漫过田野,一棵棵茶树被雨水洗刷后显得格外青翠。茶园里到处都是穿梭忙碌的采茶人,她们灵巧的双手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一会功夫,竹篓里便装满鲜嫩的茶叶。

茶园管理人王其成告诉记者,他是越南归侨,到英红已有37年了,一直从事茶叶的种植和管理。我们2009年开始种植茶叶,至今共有英红九号、金观音、黄金桂等六个品种800多亩,而且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绝对上乘。另外,这里是山边坡地,每天早晨云雾缭绕,茶叶青翠,看着就是一种享受!聊起茶叶品质,刚刚结束今年第一轮采茶的老王显得十分自豪。

据说,英红茶产业的发展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还有很深的渊源。1964年3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取道英德赶赴阳山考察途中,听说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即后来的英德硫铁矿、英红茶厂、英德监狱)的茶地长势良好立即改道现在的英红镇坑口咀。一到茶地,看到大片绿油油的茶树,陶铸高兴地把它形容为绿色的地毯,并当场提出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国营、集体各五万亩)的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规划,陶铸与同行的副书记李一清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在资金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

正是这一趟临时视察,英德开始了群众性种茶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后,英德茶区逐渐形成,当地茶园面积超过6000公顷,茶叶产量突破4375吨,成为我国20多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国茶叶出口商品基地。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红茶厂就以茶叶制作为主要经济支柱,其生产的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英德茶叶的主要品牌。英红镇发展了红旗、红卫、红桥、红光四大制茶厂。英德农场研发培育的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新花奇葩。近年来,英红镇发动农户新种高香名优红茶,争取在十二五期末真正建立起万亩名茶基地。

狮石山牛栏洞见证稻耕文明

在英红镇云岭居委东南面约两公里的狮石山南麓,有一处中石器时代的遗址牛栏洞遗址。狮石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相对高度约百米,周围是石灰岩地区的蚀余丘陵山地。狮石山下南侧有一条宽约25米的古河道经过,在东南2公里处注入北江。牛栏洞是因当地村民在洞中圈牛而得名

记者走访牛栏洞遗址看到,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山洞,周围有几丛竹子,沿一小段石阶而上,洞口上方垂立着几根石柱,仿似牛栏,据称是后人根据洞名特意建成。洞内并不大,还可见当年的挖掘痕迹。随行人员介绍,此洞主要为廊道型发育,在较深处洞顶有落水洞使局部呈裂隙型。全洞平面略呈曲尺状,分为前、中、后洞,整个遗址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和1998年,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文化局、市志办、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分别进行试掘和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共41个种属)和少量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和人类的牙齿、骨骼等化石。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长期活动、居住的遗址。其丰富的出土文物较好地显示了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发展演变的形态,是广东继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遗址之后第三处具有中石器文化典型意义的洞穴遗址。2011年再次进行一个多月时间的补充挖掘,洞内发现的非籼非粳水稻硅质体,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年代,前推至距今12000年至14000年。专家称,这一发现对本地区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动相关农业史经济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探讨岭南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实物和资料。经考察组最后论证:英德狮石山牛栏洞遗址是人类最早的稻作遗存和遗址,也即是人类稻耕文明的原始地!

越南归侨带来异国风情

英红镇的前身为英红华侨茶场,始建于1951年,因此英红是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侨镇,侨乡特色十分浓郁

英红镇经历了劳改场-省直五七干校-知青场-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镇的六次沿革!英德市侨联主席钟有邻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越南有一万多名华侨被迫回到国内,安置在英红华侨茶场。在这个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约13000多名越南难侨侨眷,占全场总人口的76%,使这里成为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华侨农场,也形成了全国最多越南归侨聚居的地方。

归侨在接受英红当地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带来异地侨居国的生活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风情,大大丰富英红的地方人文文化。这些越南归侨居住的村落与当地村落有着明显区别,他们并非同一个宗族聚居生活,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之前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不尽相同。

这些归侨侨眷到英红后,仍然保留着在越南时的过年习俗:吃粽子、扣肉和年糕。据说吃粽子可以暖胃、强身健体,所以每年春节越南都会配给或供给定量糯米。春节前几天,家家都要包上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粽子,每只粽子有3-5斤重,春节可作为礼物送人;大年糕是用糯米磨浆与红糖蒸制而成,像个超大型的圆饼,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熬扣肉则用猪腩肉熬熟后,再抹上红糖用油炸,使肉红亮、甜香而不油腻。有些侨眷还会烹制别具风味的狗肉扣。此外,由于他们在越南生活时,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习惯于使用顶尖圆边、具有浓厚越南特色的帽子,有归侨便学会了该帽的制作工艺。因而,现在英红集市仍有不少这些越南帽卖。据悉,因越南当地盛产竹子,所以该帽均以竹子为材料,骨架由竹枝制成,帽体全部由竹叶制作。帽底深且尖,既可遮荫又可盛物。

近年来,英德市努力促进侨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央、省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一幢幢新的安居房,解决了部分困难归侨的危房和住房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如今,走入英红镇政府对面的侨心居,一排排新楼房整齐宽敞,每排楼房中间有专门置放农具的杂物房。侨民在绿树草地间闲话家常,生活十分安乐。

贡茶之乡——易武


易武古镇座落在滇西南西双版纳州腊县的一个山梁上,古时这里是马帮的集散地,普洱贡茶之乡。

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的格局。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

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够茶,茶商才得复入。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然就要优先进贡京师。官使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

《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既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及用锡瓶装的芽茶、蕊心茶和以小匣装的茶膏。据阮福查阅《贡茶案册》所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贡茶极为考究,“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易武和倚邦过去的茶农民间流传着“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意为采办贡茶是天旨,是皇帝的指令,自己的事情再忙都得放弃,以采办贡茶为要。因为贡茶任务完成了,老百姓的茶叶才能上市,民间也才能贩卖。在加工过程中逐渐由茶商设店,官府派专人监制为主。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李开基还被史部敕命为修职佐郎。车顺来获得的“瑞贡天朝”匾额,至今尚存。

数百年来,易武作为茶马古道的陆路源头,既是普洱贡茶的主产地,又是茶叶、马匹、药材等集散地堪称普洱茶之都。

普洱思茅通国外茶马古道


中国昔日对外交流的一条通道即是茶马古道,形成的历史已上千年,其基本路线有两条:第一条茶马古道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出发北上,经大理、中甸、祭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尼泊尔、印度。

云南学者木霁弘、陈宝亚先生等,1990年前曾实地考察过滇藏川茶马古道,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载,其路线从普洱茶乡的思茅普洱开始北上经景谷一景东南涧下关一大理一丽江一中甸德钦梅里雪山西藏甲朗碧土察隅印度、缅甸。甲朗是西藏左贡县离云南较近的一个地方,马帮到云南境内只需3天,而到县城则要7天。甲朗,藏语就是通往汉地和印度的路的意思。木霁弘先生一行从甲朗到碧土扎玉左贡田妥一邦达到昌都。从木先生标识出的茶马古道线来看,从西藏邦达通白马然乌扎木(波密)林芝米林朗县加查一乃东泽当穷结扎囊贡嘎北向曲水拉萨。又从贡嘎西向通浪卡子江孜日喀则拉孜西下通定日门哈帕镍拉木尼泊尔。从江孜南下通康马嘎拉帕里亚东印度锡金不丹。从拉孜西向昂仁桑桑萨嘎仲巴帕羊桑木张马攸木拉山口玛旁雍错普蓝印度一一尼泊尔。云南的汉族、白族和纳西族商人也常常参与藏商的行列,贩茶到西藏和境外。

另外还有一条从思茅到国外的新茶路,美籍学者娄杨丹桂女士在《新茶路考》论文中说,路径大体是这样:沱茶从思茅出发至腾冲,然后进缅甸的密支那,八莫和满得列(曼德勒),这段路可能分两条:马帮路和汽车路。一条从满得列(曼德勒)装火车至仰光港口,另一条从仰光装上英国轮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从加尔各答又装火车向南运往西里古里。之后装上缆车向北运送到葛伦堡的十里区,这里是云南沱茶的交货地点。在葛伦堡等接待货的藏族马帮将茶用驮马驮回西藏。马帮大约要走18至20天才能到达拉萨,其路径是:由葛伦堡过土大桥,进锡金地界,往北上山到甘托克。从甘托克由马帮又翻回惹嘎拉山口进西藏的亚东关口,经帕里、江孜最后到达拉萨。这条新茶路是20世纪初由在印度经商的纳西族杨守其先生首创成功的。他曾经岳祖父带领从印度经过缅甸和思茅一带。几次采访,设立茶厂,合作创造适合西藏的原沱茶,打通了云南茶经缅甸到印度,再进西藏的路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