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茗香三千载

发布时间 : 2021-10-11
三茗黑茶 茗香韵乌龙茶 三杯香绿茶

【www.cy316.com - 三茗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戎州茗香三千载”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戎州茗香三千载”相关知识!

悠悠三千年,三江大地的烟雨孕育了风味醇美的宜宾茶。三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宜宾人民创造和发展了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品香茗,如交挚友,久而弥笃。近年来,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生态优势的宜宾茶更是以其清爽醇美的独特品质,蜚声海内外,令八方宾客如痴如醉。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相传,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不知不觉中,已尝遍了近72种中草药。中草药的药性令他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此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后,身体舒畅了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一口的清香。这种树叶,便是早期发现的茶。

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支的记述。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诸多的争议后,人们形成了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而宜宾,这个在历史上,曾较长时间成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塞要冲,产茶自然毋庸置疑。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自古是西南边疆联系内地的交通要冲,宜宾成了四川茶叶流向江南的重要港口。而宜宾地处云贵高原北坡,大凉山余脉峡川、河流多,海拔在220至2008米之间,山川俊秀、森林丰茂、植被丰富,加上大娄山脉挡住了太平洋季风,宜宾四季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早在20世纪50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便发现了上千年的野生大茶树,以后又在高县、筠连、屏山等地发现同类大茶树,经四川省茶科所鉴定,这些野生大茶树与云南野生大茶树一样古老,因此,宜宾也是茶的故乡之一。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他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除大宗的团茶外,还有品质优异的上用茶(即贡茶),产于宜宾县蕨溪黄山等地的龙芽茶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更迭、战争影响,龙芽茶在明代以后便逐渐失传。明代中期以后,四川的茶叶转向加工生产砖茶(黑茶)。宜宾生产的南路边茶,更是成为了朝廷羁縻边疆民族的政治商品。

解放后,宜宾的茶叶市场更加繁荣,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过去的茶庄相继被茶叶公司、供销合作社取代,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茶叶更是成了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市场开放后,宜宾城区经营茶叶的商店更是达到了100余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1986年,宜宾已被确定为四川省十二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标志着我市的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相传,宜宾市境内的百里冲山梁上,以前共修筑了四十八座庙宇,人称四十八庙到觉华,如今,庙宇已然不复存在,而当地农民,却依然继承着庙宇种茶的遗风。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宜宾人的传承和发扬,宜宾茶业已经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传很久的龙芽茶也重新放出了光彩,成为了当今茶叶的著名品牌。

茶文化精选阅读

施州茗香茶探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有“茶的故乡”之称。有关茶的种植及其茶的功效和饮用,我们的祖先早就有“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唐朝陆羽所著《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

古代巴蜀地区是茶的主要发源地,种茶、制茶和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西周时代,茶就作为巴人的贡品输入关中的周王室。至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征服巴蜀之后,茶的栽培、制作和饮用等技术才流传到其他地区。

汉人王褒有“武阳买茶”之语,西晋张载对巴蜀茶更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赞誉。东晋佚人著《峒群采茶录》有“巴东[1]真茗香,煎饮,令人不眠”的记载。资料显示,直到南北朝,茶的饮用还只盛行于巴蜀、荆楚和江南一带。魏人张揖《广雅》中记载有巴蜀人饮茶:“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陶瓷中,以汤浇,覆之。”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建始[2]等地先民所创制的“罐罐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饮茶在佛教徒中悄然盛行传播,影响于民间。唐肃宗时,因粮食不足,曾下令禁酒,导致酒少而酒价倍增,民间遂以茶代酒。由此,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各地。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施州忠路[3]郁江河畔便以出产贡茶闻名。另陆羽《茶经》载,“巴川峡山纫谷皮之”,“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以米膏出之,欲者各饮。”此时,茶叶贸易非常兴旺。由于饮茶风俗的普及,茶叶需求量激增,长江中下游地区也纷纷种茶,“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由此,巴蜀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而慢慢地被打破,全国产茶的中心由巴蜀地区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据《新唐书·地理志》和《茶经》等书显示,唐代的巴蜀地区仍然是当时举足轻重的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地。

宋朝民间有俗语:“湖女艳,莫娇她,乌龟有自可,虔婆似那吒!早晨起来七件事,油盐酱醋姜椒茶,冬要绫罗夏要纱。”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也有言,“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可见,茶在宋朝已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唐宋时代,文人集团中也出现了茶宴、茶话会等以茶汇集的品茶或斗茶等社交活动,给活动带来高雅的享受和文化品位。刘禹锡在夔州有《尝茶》诗,“生拍芳茸鹰嘴?,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江湖月,照出霏霏满碗花”。时有巴蜀植茶盛景:“九峰之民多种茶,山山栉比千万家。朝哺伏腊皆仰此,累世凭持为生涯”。总之,在唐宋时期,巴蜀之茶不但产量大,也无疑是当时茶叶生产的中心之一。巴蜀先民的饮茶习俗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原各地,对唐宋时期茶文化的形成起了深远的作用。

在1241年间,明成祖朱棣受贡施州利川茶后亲敕“此茶生来出乌洞,弟兄结拜在虚空,今夜茗茶同饮后,品居满园辅朝忠”。自古施州的茶,久负盛名。清乾隆年间,乾隆派亲信到宣恩伍家台监制茶叶,并赠“皇恩宠赐”金字匾一块。《中国名茶》史册中,“恩施玉露”是湖北省载入该书的唯一传统历史蒸青绿茶。在其后的发展中,大量涌现了“白鹤井”、“容美茶”、“官鼎茶”、“宜红茶”、“瀑泉茶”、“八角茶”、“马坡茶”、“白沙茶”等多种历史富硒名茶。恩施州群山起伏,峰峦叠翠,为植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注:[1]东晋时,巴东是指今奉节以东的地区。[2]北魏时,建始属蜀地夔州管辖。[3]唐朝时,忠路属楚地施州管辖。

一宵“茶话”留千载


诗曰:“玉蕊旗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工夫。”向以“佛宗道源、山水奇秀”着称的世界遗产地武夷山,“其岩茶制作以僧家最为得法”(见陆廷灿《续茶经》)

清代名僧,天心禅寺茶禅释超全《武夷茶歌》(全文见《建茶志》)就是武夷僧人传递制造武夷岩茶的第一手资料。

《武夷茶歌》概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先从宋代丁谓、蔡襄两人创制龙团凤饼的事谈起;到元代武夷山设置了御茶园,制造了贡茶。明代罢贡建茶,御茶园荒废了。但是景泰年间,这里的祭山喊山惯例,每年仍在举行,需要供祭祀的费用,并且要有茶叶缴交官府,这些茶叶都是从别处购买来充贡的。这些弊端后为郭公所革除,(郭公者,明郭子章,号青螺,隆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从而这里的道士和僧人以及山民受了恩惠,武夷茶叶始向三坑二涧转移;从而乌龙茶在这里崛起。由于这里的茶叶是山民和僧人生活的依托,所以致力茶园管理和茶叶采制,在制作技术上加以改进,武夷岩茶于是诞生了。谈到岩茶时,茶僧对武夷山茶园作出过鉴定:溪北的比溪南的土层深厚;而平洲浅渚的茶园土壤瘠薄,幽谷高崖的茶园多云雾。采茶的天气以天晴吹北风为好,连续阴雨刮南风,则茶叶色香差而味淡,采用新的岩茶制法,制成的武夷岩茶香气特别好,有梅兰香味。这就是僧人的制茶经验谈,无怪王草堂赞其“形容殆尽矣”。

武夷岩壑山曲,还有几株宋代遗留下来的茶树,如白鸡冠,坠柳条等,有茶芽带红色的即武夷茶王大红袍,闽南、粤东人把它作为珍秘之品。因为这种茶树发芽时,满树红光弥漫,象罩上大红披风,因故而得名大红袍。

《茶歌》结尾说:因在久雨天气在山中寺院无事,煮着武夷山茗,坐在楼上品尝,写下这首“一宵茶话留千载”的茶歌。

释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日锡,同安(厦门市同安县)人。明末布衣,曾文忠樱(南明文渊阁大学士)门人,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性嗜茶,幼习茶书,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明亡,师尽节,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而奔走四方。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入武夷天心禅寺为茶僧。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的李卷相好,传习茶艺。

阮氏对道藏释典、诸子百家、兵法战阵、医卜方伎。无不淹贯。他的主要着作有《夕阳寮诗稿》、《海上见闻录定本》和《幔亭游稿》等书。他的《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是研究武夷茶文化的名篇,是福建乌龙茶创始于武夷山的历史佐证,是传递乌龙茶制作的第一手资料。

绵延千载的汉中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史钩沉,能不忆汉中?

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史册中,大汉的中央为“汉中”。历史悠久,无可替代的汉中市,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处中国版图地理中心。她盘古秦巴汉水源,美丽富饶甲天下。令这方水土上的人引以自豪的,就是这里出产的绿茶。

古巴蜀是中国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汉中种植茶树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之一。

“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大巴山产茶,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朝廷即以汉茶赐贡。宋代“汉中买茶,熙河易马”,茶马互市,更为繁荣。汉中因茶赋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明代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汉中茶叶成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汉中茶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盛极一时并影响深远。

当历史的车轮跨入到了新世纪的征程后,谁也不会忘记这么一个令人难忘的精彩片段——2004年4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前来陕西视察工作,并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汉中市南郑县罗帐岭茶园,与茶农们亲切交谈。在明媚的春光下,他看见茶农所采的一篮又一篮的绿色茶叶,动情地鼓励大家发展茶生产。那短暂的话语,就像春风拂面而来,就像春雨滋润着万物……茶农们心里乐开了花,也为当地的党政干部发展茶叶指明了方向,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茶叶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汉中北屏巍峨的秦岭,阻挡住了冬季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长驱直入和春秋两季北方的沙尘;南靠逶迤的大巴山,千谷万溪牵引着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形成亚热带气候,适宜于茶树生长。汉中茶在大巴山北麓海拔600~1200米的缓坡地带,自然肥力好。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经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也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汉中自古至今都是贡茶、名优茶的知名产地。悠久的产茶历史、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加上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设备,决定了汉中茶内质的优异,据中国有关茶叶科研机构测定,汉中名茶氨基酸含量达4%左右,咖啡碱4.5%左右,茶多酚40%左右,水浸出物达46%以上,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中是一个富含有益于人体微量元素锌、硒的茶区,茶叶中普遍富含有机锌和有机硒;同时汉中茶没有污染。全市所有的茶叶不经任何技术处理,经中茶所测定全属无公害茶叶,90%以上达到或超过绿色食品的A级和AA级标准。这也引起了美国有机食品专家对汉中茶区的生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评估结果为“金”级。这在我国茶叶界大家共认的结论是,“汉中是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而且是洁净、卫生的全天然有机茶产区。(韩星海)

“赵州茶”公案


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涧附近,在“林海亭”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曰:“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日:“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是杭州西湖风景区众多的楹联 之中,写得最为轻松、潇洒、明快的一 副,其中的“且吃了赵州茶去”,还有 一则有趣的故事呢。

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卷四中记 载这样一则故事:从谂禅师问一位新来 的僧人说:“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 僧人回答说:“到过”。从谂说:“吃 茶去”。从谂又询问另一位僧人说:“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不曾到过”。从谂说:“吃茶去”。一直在旁边的院主忍不住问从谂禅师道:“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听罢叫道:“院主!”院主应了一声,从谂接着说:“吃茶去”。从谂禅师俗姓郝,曹州(今山东曹)郝乡人,他自幼出家为僧,参南泉普愿禅师而得道。后一直居住在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的禅语法言遍布天下,时人称之为“赵州门风”,他还自立禅关称 “赵州关”。而流行最为广泛的禅案,就是这桩“吃茶去”或称为“赵州茶”的公案了。

其实,深谙佛学禅机的人才能够明白,从谂禅师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自己的肉身所在的禅寺,而是参禅了悟的一种境界。从谂禅师对于回答“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参悟了的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同样的回答:“吃茶去”。表现出从谂禅师更高一层的禅学境界,即“了悟如未悟”,他已经抛开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视一切平等如水平的境界。因而,从谂禅师的这三声“吃茶去”,十分令人回昧。这则经典的故事后来教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并且成为禅林中的一大经典故事,为僧侣喜闻乐道。据《五灯会元》记载,江西、福建、浙江等盛产茶叶地区的僧侣说法回答中,其机锋用语通常都是“吃茶去”。

在掸门中,许多禅师将未能“顿悟”的僧徒称为“瞌睡汉”。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机锋则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其实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不同说法罢了,而相比之下,“吃茶去”则更显得禅意浓厚,而且典雅又不失亲切之感,自然又富有品位。

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对一个被茶侵润的爱茶人来说,自是沾染了茶的韵香。

安静的夜晚,品一口茗香,翻一页茶书。

在自身和外物都是安静的时候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觉到茶的心灵。

忙碌了一天,晚上呆在房间,收拾一天的心情,慢慢对话茶语。

可消除白天的疲惫,给身心注入一股茶语的清香。

不必着急,慢慢得读下去。

微黄的灯光下一页一页的翻着,在寂静的夜晚有有它作伴,也不觉的孤单了。

看这本书感觉像是作者在眼前慢慢地讲述,而读者在细细地聆听。

不急不慢,缓缓地。累了就停下,休息,明天再继续。

在字里行间,你读懂了文人的婉约和茶人的平和。

书中说,浅是茶。其实茶也是浅的,倒茶七分满留三分人情在。

茶是浅,浅是茶。

浅作为一个衡量词,是代表简约,含蓄……有时会相对无言,那是浅的太深了。

这本书是杯浅茶。

需要你接过来到自己手中,慢慢读,读进你的心里,让你的内心也充满茶语茶香。

婺州举岩历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犹似仙人在此举岩而得名。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黄一正著 《事物绀珠》 、詹景风著《明辨类函》 、方以智著《通雅》 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婺州举岩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宋代吴淑在《茶赋》 中,不仅描述了当时举岩茶的品质,并描述了它的保健功效。赋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到了明代,婺州举岩被列为贡品。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囊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说明同用富春江七里泷的水泡茶,婺州举岩品质超过久已闻名的武夷茶。

产于金华双龙洞风景区黄大仙景区鹿田村附近。五代毛文锡《茶谱》中有"婺州有举岩茶,片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保持芽茶、叶茶两上品种进贡。至清代末叶已名存实亡,制作技术濒临失传。

2006年,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注资受让商标,组建专家队伍对这只古茶的制作技艺进行挖掘,成功恢复生产,并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婺州举岩”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名茶的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70年代,有关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加强对老茶园的改造和新茶园的培植,恢复举岩茶的生产。举岩茶茶条稍紧略扁,茸毫依稀可见,汤为浅黄一色滋味鲜醇甘美。1979-1981年连续三年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

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茶与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的四大名茶。1989年有茶园2300多亩,产茶1.35吨。

茶马古道话松州古城


“古道西风瘦马”。

翻开尘封的历史,松州是四川一座非常古老的边陲重镇,松州在藏语中称为“茸曲”,意为岷江城。在《松理茂懋汶边务鸟瞰》书中记载:松州古道其间鸟道羊肠,千回百折,长峰巨岭。棋布星罗,水不可行舟、陆不可并辔。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的历史佳话。松州古道如诗一般的古老,也如诗一般的苍凉。历史是不会死亡的,即便它已陈旧,即便它已远去,即便它已消失,它都静静的躺在历史的书籍里,等待着后人来翻动,来阅读,来了解。

千回百转的羊肠小道中,马帮把平武、北川、安县、彭州、什邡的茶叶、瓷器、丝绸、布匹和盐从都江堰运往松潘集散地。在这古驿道上,一个马帮从灌县(即今天的都江堰)出发到松州(680华里)在崇山峻岭中要走20天。

松州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高原古城”“战略要冲”之称。目前又是连接九寨沟、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中继站。

古城海拔2850米,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以数千年来积淀的历史文化、各民族风格各异的风土民情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进入松州县城,方圆十里的城门城墙高大古老,保存完好。古城墙门堡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松州卫和潘州卫合并为松鄱一时。松州城内城外廓,瓮城(月城)女墙(雉谍)、马面、炮台规模完整,有觐阳门、延荤门、威远门、镇羌门、临江门、阜清门、小西门七道城门,每道城门施马面、嵌石门媚,门媚柱础雕石莲花。门洞用六面体条石拱券,门基条石为奔马流云浮雕。

据《松潘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羌将军丁玉在平定威、茂士官董贴里叛乱军,挥师北进,进驻松州之后,上书皇帝朱元璋,建议在松州设置军卫。

松州设卫时,丁玉调宁州卫高显来松负责筑城事宜,在西缘山麓,东傍江岸以上筑墙,历时五年,筑成一段城墙,古墙砖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2厘米,所有灰浆系用糯米、石灰、桐油熬制而成,每块青砖重达30公斤,砌成十多米高,6200多米长的城墙,工程艰巨。用糯米、桐油、石灰混合熬制的灰浆粘砌。造工坚实,经数百年风雨而不蚀不坏。传说修成如此规模的城墙,动用了上万军士民夫,用三分之一的人烧砖、三分之一的人修筑,三分之一的人采金以补修城费用。整体布局内城跨江沿山构筑,呈等腰三角形,并筑有外城和瓮城,与古城的地形、山势、水流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今天,在松潘的“窑沟”、“窑坝”上,遗留有为筑城烧制青砖而造的古窑遗迹。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此地置松州,两宋因之,元为松、潘、叠、宕、威、茂等处宣慰司,明置松潘卫,清改松潘厅。松州城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陲军事重镇,明王在松潘设立了专营茶、盐、马的茶马署,通过以茶马易法,在藏区换取大批良马以充实军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商贸集散地,是四川省现存城樯中首屈一指的古城遗址。

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钥陲”,故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吏部尚书率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

著名女诗人薛涛曾被流放到松州,她曾写下了具有政治远见的《筹边楼》史诗。[page_break]

“岷江有声万里滋润无私藏”。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古朴别致的古松桥跨越滚滚岷江,向大家讲述着松州城内“茶马互市”的历史。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切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潘古地使得整个松潘古城屯时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是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以四川古建筑形象为基础,引入了松州民居的穿斗结构的特色民居,一片连一片的平房和在平房中兀自耸立的城墙、体现和点缀了藏式和回式风格的特色仿古建筑,加上唐式风格的街灯,欣赏远山近水,非常的写意。茶与马的交易历经畜产品、中药材、布匹、五金及其他百货的交易发展到今天,更扩充到了繁荣的旅游业,让我们回到“大唐”,体验这古风古味。

松潘还是一处重要的历史纪念地。清咸丰年间,税赋沉重,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藏、羌人民反清大起义。起义历时六年,领导这次起义的领袖是松潘羌族女英雄额能作。起义军曾攻下九关六堡,占领松潘古城(今松潘县城)两年,多次击败清军围攻,消灭清军数千人。

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这里的藏、羌、回、汉民族与古城一道历经了无数的战乱兴裒,古城墙记载和显示着风云变幻的沧桑和深沉豪迈的民族风格。如今登临城头,可饱览周围的雄壮景色,松州城已失去昔日攻防战守的用途,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的一大名胜,定会激发起无限的感慨与怀想。

自唐代开始,吐蕃便用马匹和唐王朝建立起了以物易物的交换关系。文成公主和松赞干部成亲的塑像不仅成为松州古城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物,向人们述说着千余年前在此发生的促使文成公主入蕃和亲的“唐蕃之战”,而且城墙各点布置古战车、弓弩、抛石机、烟火、莽号、战鼓、唐代官兵石膏塑像,尽现边关战场历史风云。

高厚的城墙,严峻冷漠,铁壁似地横亘。圆形的城门洞,无门关,不分昼夜地敞开着,人车畜随时可以进进出出,城门洞上方,斗大“松州”二字,游客将在硝烟弥漫中感受远古战场的悲壮与宏大。飞阁流丹、画栋雕梁的南桥象一条玉带的扣子把南北两条大街紧紧相连。桥下的岷江把个松州城拦腰截断,据说是万鳌为破风脉,斩象腿而开凿的。“水打穿城过,月映古松桥”从此成了松州一景。现场融入藏族“酥油茶”、石磨手推糌粑、纺线、织地毯、编织氆氇等场景,再显唐代边塞古城藏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质朴善良,团结和睦的盛世局面,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

在朦胧白亮的夜色中,明晰可见。城墙上的垛口,列列凸现。飞檐翘角的箭楼,轮廓分明地屹立。挂在箭楼角上的铜质风铃,微微地晃摆,发出串串清脆的铜质声响,让人恍惚地觉得,流淌的气流中,夹带着远古高原的韵律。 

多彩的服饰、独特的习俗、别致的建筑……古城内居住着藏、羌、回、汉各族儿女,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保持各自的个性,形成了独特、悠久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在各具特色的“逸情广场”、“松州广场”、“大唐松州广场”、“古韵广场”上,听一曲藏歌,跳一曲锅庄,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这浓郁的民族风情。

如今的古城松潘,人们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位:与黄龙、九寨齐名的又一人文景观,以千年古城文化为底蕴,突出唐、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把松州古城打造成为九环线上与黄龙和九寨沟齐名的中国高原第一文化古城。

晚上的松潘城很热闹,这里的价钱较实惠,可以选购一些牦牛肉干、民族工艺品、藏刀什么的带回去。路边到处都有烧烤摊,小店和饮食店开到11点。如果喜欢牦牛头的话,根本无需用钱买。市场卖新鲜牦牛肉的地方到处都有丢弃的牦牛,带着肉丝和血迹。可以拿这些原始的牦牛头叫当地人加工,几十元钱就行了。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尽可以带回来做家居装饰。

松州街上,商店里大多经营着玛瑙、玉器、银具、金货、饰物、皮毛等藏区特有的物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各种物品发出或淡红、或碧绿、或白亮、或金黄等。

在松州的大街小巷,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成群结队的赶马人,听到他们的高声吆喝。这些马帮,已不是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了,他们驮的不是布匹、盐、茶,而是外地游人。这些客人一般来自东南亚或港澳,他们是来体味高原古老的民风民俗,骑马翻山看景来了。松潘顺江农民李贵权就是一个牵马的,仅有小学文化的他,1996年组建了“快乐的小路骑马旅游公司”。1997年7月,在河南洛阳师专任教的苏格兰姑娘罗娜·安妮·威尔金斯在松潘骑游,认识了李贵权,没想到李贵权竟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她交谈,两人在这茶马古道上点燃了爱火。1999年7月18日,一只由30匹马组成的马队迎亲来了,在松州古城依照中国传统形式,李贵权与这位苏格兰金发碧眼的姑娘举行了婚礼。

松州茶马古道的历史是深厚的,它不仅仅是一条古道,一条供马帮行走的古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已成为一条连结大西北的纽带,是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重走松州的茶马古道,沿途可以领略玉垒关、雁门关、大石关、黄胜关……

在雪山中,在草甸上,在山梁上,四处可以寻觅到它的苍凉,可以抚摸历史深处的体温,可以聆听赶马人时而流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的吆喝声,不知不觉中在茶马古道上串起千年的历史。如今,松州的茶马古道已成为川西北高原南来北往的交通大动脉和黄金旅游线。(完)

旅游线路:

成都距松潘县320公里,自1998年以后,全程一级柏油路开通,1999年10月28日九寨沟环线路也全程开通,游客可在成都茶店子车站乘去松潘黄龙的专车;也可从成都乘火车或汽车至江油,经平武至南坪到松潘黄龙(全程640公里)。松潘县城至川主寺公路属国道213线一段,全段柏油路面。本段全程约17公里。松潘川主寺镇至九寨沟公路属四川省道,全段柏油路面,路面平坦。川主寺至九寨沟景区入口处88公里。松潘川主寺—松潘黄龙风景区川主寺至黄龙的公路比起以前已有很大改进,从川主寺到黄龙,翻越雪宝顶海拨4000只需1个多小时。但冬季由于路面积雪结冰严重一般不能通行。

松潘川主寺—若尔盖,全程约120km。川郞路起于若尔盖县郎木寺乡(川甘交界处),止于松潘县川主寺镇,接九环公路,途经郎木寺、日尔郎山垭口、万亩草场、若尔盖县城、尕力台。主线全长225公里,如今,朝离蓉城,暮宿九寨,途经松州,只需要半天时间,特别是“九寨黄龙”机场建在松潘川主寺的山巴乡,使古老的松州古城有了“高原航空港”的美称,乘坐飞机从成都起飞,只需40分钟即可到达。

销茶易马,戍边抑戎的宋代榷茶制度


榷茶制度,是指由官府对茶叶实行专卖管理的制度。其最早始于唐代,唐文宗时,宰相王涯推行过榷茶制度,但在王涯被杀之后,榷茶制度也被废止。而榷茶制度的真正实施则是在宋代。之后元、明、清的榷茶制度,基本上都沿用北宋的制度,直到清代咸丰年间才逐渐被取代。

榷茶制度流程

1国家在产茶区设立榷货务(宋官署名)和山场。

2山场辖区内的茶农生产茶叶,必须先向山场领取本钱。

3茶叶采制后,将与本钱对应的茶叶交纳,余下的茶叶也必须全部交售给山场。

4商人买茶,先向榷货务和山场务交付金钱,然后凭证到榷货务或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

榷茶制度时间

公元964年,宋王朝开始明确实行榷茶制度,起初这一制度仅限于江淮、东南一带,但随着国家财政压力吃紧,熙宁七年,朝廷打破四川的特区地位,在川陕地区增设提举司,对四川茶叶实行榷茶制度。随着榷茶制度的不断变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太平兴国年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六务十三场,处理各地茶政。六务十三场,其六务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真州(江苏仪征)、海州(江苏连云港)、汉阳、无为和蕲口。十三场是蕲州的王祺、石桥、洗马、黄梅,黄州的麻城,庐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罗源,寿州的霍山、麻埠、开顺口和光州的商城、子安等。

宋代所完善的榷茶制度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受到后世统治者的赞赏和仿效,元、明、清的榷茶制度,基本上都沿用北宋的制度。直到清代咸丰年间,受太平天国革命造成的半壁江山割据和鸦片战争后允许外商在内地通商的影响,榷茶才被征收厘金或其他捐税所替代,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