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坦洋工夫传承茶香传奇

发布时间 : 2021-11-01
坦洋工夫红茶品种 坦洋工夫红茶产地 正山小种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坦洋工夫红茶品种。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福安坦洋工夫传承茶香传奇”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我国是茶的故乡,生产和饮用茶贯穿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公元758年左右,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上最早茶叶专着《茶经》中,这样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先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闽东是福建与全国的重点茶区,产茶历史悠久,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在名茶之乡福安,至今仍传承着茶香传奇

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名最早见于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名茶历史

相传在明朝初年,坦洋村有个叫胡有才的村民,在自家地里培植出优良品种坦洋菜茶。它可从清明采到白露,平均亩产鲜叶近七百斤。当地广大茶农普遍种植菜茶,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烘青绿茶,条索紧结匀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纯正。

到了公元1851年(清咸丰初年),一位从崇安来的建宁茶客将红茶制法带到了坦洋村,这才把坦洋菜茶的优良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试制成功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作商标,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青睐。此后茶商络绎不绝,入村求市,当地茶商和接踵而来的外地茶贩竞相在坦洋开设茶行,毗连的寿宁、周宁、柘荣、霞浦及浙江泰顺等县的茶叶,亦纷纷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福安县出口茶叶7万箱4.2万担;光绪七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881至1900年),平均年出口茶叶万余担;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获名誉奖。1937年福建省政府统计:1934年,福安县有茶园面积6万亩,占当时全省茶园面积的10.3%,茶叶产量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为大洋1787元(按福安县当时的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茶叶收入10元),其中每担茶叶的最高价为大洋40元,最低30元,而这些出口茶叶大部分为坦洋村加工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

今年71岁的李宗雄,是福安市老茶工茶行的首席顾问,也是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工夫茶这个名称的涵义,就是精心极致。说到坦洋工夫的起源和工艺,李宗雄娓娓道来,坦洋工夫是倾心力作之上品红茶,论工艺,十分精微繁细,历经分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再次拼配、归类匀堆工序逾十余关,才有享誉百年的成色艳香、浓鲜醇清甘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分为: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采摘。采茶最佳时间是中午,这个时候茶叶上的露水刚被蒸发。标准采法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揉捻,其目的一是将青叶揉捻成条索,二是通过揉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于内含物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解块,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也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干燥,目的是在热能作用下,终止继续发酵,蒸发多余水份,散发青气提高香气,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达到毛茶成品要求烘焙干燥,分水焙、复焙、炖火。精制,毛茶通过复火、滚圆筛、抖筛、平圆筛、风选、撩筛、紧门、拣剔等精制工序,根据茶条粗细、长短将茶叶分为本身、圆身、轻身及片茶、碎茶、末茶等4路或5路,然后分路加工,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外形特征。

繁荣坦洋

坦洋工夫的畅销带来了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当年社溪两岸新屋林立,三座拱桥临河崛起,两条平行的街道上有各类店铺一百四十多家。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福建省在坦洋设立茶税局,福安茶类税课独辟一门,坦洋村也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加工厂和销售市场。鼎盛时不足一公里长的坦洋街就开设茶行(庄)36家,茶市之繁荣由此可见。清咸丰元年坦洋举人郭尚宾着《桂香山记》中写道:邑九都有桂香山,山下为坦洋。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当年在坦洋工夫香靡环宇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而直书中国坦洋,即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可见其知名度之高。

从坦洋走出来的作家刘松年,在《从民居古宅看当年坦洋茶行街》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当年坦洋茶村轶事的: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三十六间,雇上百余人,拣茶工二百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合2000多担),年可获利润银元五万块。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七十多人,挑着一百四十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农民。

品牌坦洋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由于传统工艺的改进,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得到改善,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坦洋菜茶品种,还先后输送种子到马里、肯尼亚等国家试种成功,并获得大面积栽培推广。

1990年福安坦洋茶场出口的坦洋工夫红茶,被列为福建省农垦系统的出口创汇之最。近年坦洋工夫红茶先后在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上荣获金奖。首次参加竞拍,100克坦洋工夫红茶,拍出了2.5万元的价格。目前坦洋工夫红茶年均出口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1000多吨。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海峡大茶都、天香茶叶有限公司、天湖农业有限公司等14家茶业企业与福安市政府联手成立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的旗舰式企业福建坦洋工夫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重振坦洋工夫品牌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茶文化精选阅读

福安百年茶叶世家的世界级名茶“坦洋工夫”梦


中国茶叶界,毕竟还有很多老字号接续茶缘,保持着旺盛的生机。至于,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得新形势下的中国茶可以更上一层台阶,那就需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好生研究和对待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老字号的茶庄茶馆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技术传承没有丢,创业精神依然很健康。拥有茶园30万亩,并赢得"中国茶叶之乡"美誉的福安市,似乎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茶叶品牌。而另一方面,在上世纪初便与贵州茅台酒同夺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奠定世界级名茶地位的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却几经沉浮。直面产业尴尬,福安踏上了重振"坦洋工夫"百年品牌的复兴之旅。

本文通过讲述"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福安社口坦洋村,一个平凡茶叶世家与"坦洋工夫"割舍不断的悲欢故事,穿越百年风云,探究"坦洋工夫"发展的沉浮历史,以及世代福安茶人对"坦洋工夫"那份亘古不变的执着与梦想。

春暖花开日,茶叶飘香时

四月的坦洋村,绿的是一畦畦娇嫩齐整的茶园,红的则是家家户户烘制的"坦洋工夫"。就在这茶香弥漫的村落里,吴氏茶叶世家繁衍生息,与"坦洋工夫"结下了不解情缘。茶兴,则家族兴;茶落,则家道落。百年兴衰荣辱,世纪风云变幻,吴氏茶人揽尽沧桑,演绎着一桩桩与茶有关的悲欢故事,抒写着一份份对"坦洋工夫"不变的执着与梦想。

鼎盛:木桶装茶银,满街叮当响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十九世纪初,在民谣朗朗传唱"坦洋工夫"好光景的年代,世代务农的吴氏家族从谷岭(今晓阳镇岭下村)迁居坦洋经营茶庄,开始了吴氏家族与茶结缘的故事。

吴步云是那一代茶人的佼佼者,其为人宽厚,机敏过人,奔走闽粤,与洋人做茶叶生意,船装舶运,贩茶巨万,"不数年大获奇赢"。

1903年,年仅20岁的吴庭元继承父亲吴步升、伯父吴步云的茶叶生意,打出"元记茶行"商号,精制"坦洋工夫"红茶。趁着火红茶市,"元记茶行"迅速崛起。拥有铺面36间,伙计百余人;茶山4座,精制茶厂1家,拣茶工、制茶师傅两三百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2000余件、200多吨,远销英国、俄国等地。吴庭元还在福州开设茶栈,挂英国人的牌照,专门接洽洋行和外商,并用自己的画像注册元记"商标。每件出自"元记茶行"的茶叶中,都会放置一张注有中英两种文字的"元记"商标,随着"坦洋工夫"远涉重洋飘香海外。

讲述着祖父的辉煌茶事,吴庭元的孙子、71岁的吴润泉老人双眼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当年与外商做生意,茶行采用先付银元后给茶叶的办法。每年二月初二刚过,吴庭元便赶往福州茶栈,向交易商家收取茶银定金,每千块银元装一桶,经水路运回村里,春末秋后再给外商发去一船船茶叶。几十担茶银首次运回时,坦洋沸腾了,人山人海争睹这一风光场面。白晃晃的一桶桶银元挑进吴家大宅,吴庭元的老母亲还以为儿子哪里劫得的不义之财,霎时吓晕过去。

靠着炙手可热的"坦洋工夫",吴庭元成为当时全省有名的茶叶巨商。飞檐俏壁、雕樑画栋,如今依旧保留完好的吴家大院,昔日繁华可见一斑。据吴润泉回忆,当年祖父还在大院旁建起一幢两层高小洋楼,专门用于接待茶商。有一年,一位俄国茶商在祖父的陪同下,从福州来到坦洋考察。坦洋茶叶出名但地盘小,为给洋人留下好印象,吴庭元就将客人安排进了小洋楼,并让翻译陪着只在楼里、院里闲逛,自己则以"生意忙走不开"为由躲得远远的。直到三四天后,洋人要走了才露面,带着洋人在繁盛的茶行街上走了一遭,并打起了诳语:"这里只是坦洋的前街,你匆匆赶着要走,后街我就不带你去了。"一番话,说得洋人将信将疑。斗转星移,精明的吴庭元与洋人的这段趣事,至今还流传在坦洋的寻常巷陌里。而他的女儿与当时民国时期的福安县长高诚学结为连理,写下了吴家大院外另一个传奇。

""坦洋工夫"的鼎盛,成就了祖父辉煌显赫的一生。"坐在祖宅老屋里,品着刚刚制作的"坦洋工夫",吴润泉老人满脸自豪,他甚至做出大胆的推测:按照祖父那时的经营规模和实力,当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坦洋工夫"红茶,说不准就出自"元记茶行"!

没落:老字号轰然"倒"下

民国二十三年以后,战事连连,"坦洋工夫"日渐冷落,"元记茶行"和吴氏家族踉踉跄跄一路前行。民国二十三年,位于坦洋上街桥头的"元记茶行"被焚为灰烬。大火的背后,吴润泉老人说出了一段深藏多年、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一年,遭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一支队伍撤退至偏僻的晓阳芋元坪一带。为补给队伍渡过难关,队员来到坦洋寻求帮助,一个大户人家却断然拒绝。夜深时分,被激怒的队员在上街桥畔燃起大火欲烧掉这家人的房子,扫扫地主家的威风。没想到这家人的宅子墙高土厚,火没烧进去,反引燃了毗邻的"元记茶行"。熊熊大火从是夜起,第二天整整烧了一天,"元记茶行"面目全非,财物尽毁。

吴庭元与这支队伍的首领早年就有过交往,还曾冒险为其秘密提供过枪支弹药。得知这场大火后,这位首领差人送来了亲笔书信,称:"你的茶行被我军误烧,待日后双倍价格补偿。"吴润泉清楚地记得,信上不仅有首领的签名,还盖有队伍组织的四方大印。这封书信夹藏在古医书里,一直由他的父亲保管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除"四旧",古医书被红卫兵抄走烧毁。就这样,珍贵的信件连同被误烧的"元记茶行",远远地湮没在了历史长河里。

茶行毁了,吴氏家族元气大伤,陷入困境

"吴老,这些钱不多,您先拿着,等来年茶银发放时再还吧。"吴庭元来到村里瓦匠家订购瓦片重建茶行时,这位瓦匠却给他捧来一把银元。翌年,移到上街中段,"元记茶行"拔地而起,重新开张。村里也从此留下了"赓俞(吴庭元的字)订瓦,反收订金"的佳话。

"元记茶行"浴火重生,可好景不长,蔓延的抗日战火,将茶行又一次推到了悬崖边缘。通往欧美、东南亚的海路阻断,"坦洋工夫"的主要销路被堵死。昔日拥有大小30多家茶行、繁盛一时的茶行街遁入空前寂寥。"茶叶没路走,茶农挖茶头;茶败坦洋败,两街凉溜溜;一路凄泪流,茶行变坟丘……"当年的坦洋民谣诉说着"坦洋工夫"的浮华变迁和沧桑记忆。

精减伙计,缩小门面,红茶年产量从早年的数千件,锐减至两三百件,茶行顽强坚守了六年后,终因惨淡的茶市倒在了抗日烽烟里。日军投降后,吴润泉的父亲吴奇玉接过衣钵,关停两年的"元记茶行"重新开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元记茶行"却等来了灭顶之灾。吴氏家族因"祖上家大业大"被打成了"地主",吴奇玉被遣送霞浦三沙劳改场改造,他的两个弟弟则惨遭枪毙噩运。祖宅被没收,茶行被迫关闭,走过了近半个世纪风雨的"元记"商号就这般嘎然而止。

"限你们两个小时搬出去!"分到了吴家房子的村民威言凛凛。只剩妇孺的吴家上下战战兢兢,被赶进了以前拣茶工人居住的老宅子。

"整整堆满两个房间的制茶用具,一件都没带出来,全被劈了当柴烧,制茶书册、一箩筐"元记"商标也被烧了。就连挂在厅堂里,祖父、祖母当年请画匠手绘的大幅肖像画也未能幸免。"回忆起那段惨烈变故,吴润泉一阵酸楚:"祖辈辛辛苦苦创下的事业,就这样毁于一旦。"

政治上的歧视,生活上的窘困,轰然倒下的吴氏家族陷入了生存危机。"吃苦挨饿,还得随时准备着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游街。"那段梦魇般的痛苦经历,深深埋藏在吴润泉心中,不愿提及。

重振"元记茶行",重现"坦洋工夫"辉煌,成为了那时吴家不可企及的梦想。

复兴:做最好的"坦洋工夫"红茶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吴氏家族沉眠了三十多年的茶叶梦被唤醒。

凭着年少时在茶行里耳濡目染学得的制茶技艺,1982年,"元记茶行"第三代传人吴润民在社口镇区创办茶庄,开始了吴氏家族的茶业复兴之旅。

"当时老字号不允许注册,祖祖辈辈做的都是"坦洋工夫"红茶,所以就取名为"坦洋工夫"茶庄,"元记"商号一放又是几十个年头。"吴润民说,那时坦洋茶区大都种植绿茶品种,他除了沿用老工艺手工试制少量"坦洋工夫"红茶外,更多的则是收购福鼎、政和等地茶青,生产绿茶。"一年下来,就挣了3万多元。要知道,那时候做工的工钱一天也才几块钱啊!"老人说着,一脸自豪。

就这样,靠着在社口办茶庄捞到的"第一桶金",返乡开垦荒山、发展茶园,吴润民一步步实现着振兴家族事业的梦想。

1993年,他的梦想再次破灭。这一年,位于上海的一家玻璃厂需要进购80担的降温茶。得知消息后,吴润民赶赴上海与厂家接洽。这时,他的一位周宁茶商朋友专程找到了他说:他在安徽谈下了一桩茶叶好买卖,需要26担"白毛猴"绿茶,希望吴润民帮忙生产,一起赚这笔钱。为不误与上海玻璃厂的大生意,他一口回绝了朋友的好意。可对方不依不饶,吴润民最终还是应允了。随后,他赶回坦洋,收齐了26担"白毛猴",运往安徽。第二天收货款时,安徽买家不但不付钱,茶叶也不翼而飞。一番打探,原来,周宁茶商欠着安徽买家一笔钱,便设计将吴润民牵扯了进来,以茶抵债。几番周折,吴润民虽然要回了26担茶叶,却错过了上海的大生意。心有不甘的他运着这些茶叶,辗转北京、上海等地茶叶市场,最终在山东高蜜卖掉了这批茶叶,仅收回茶款2万多元,运费却花了十来万。

败走高蜜,脎羽而归,吴润民几年来的积蓄付之东流,心灰意冷。随后的日子里,他一直蜗居在坦洋祖宅里,每年做上几十斤的"坦洋工夫"红茶打发生计。而他也成为了坦洋村仍然沿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坦洋工夫"的几位老茶人之一。

光阴荏苒,进入二十一世纪,福安市委、市政府打造"坦洋工夫"品牌、重塑百年名茗辉煌的种种力举,让吴润民又一次燃起了希望之火。"村里的茶商又多了起来,都是现钱交易。"坦洋工夫"红茶好的一斤300多元,甚至两三千元。"已是68岁的吴润民今年开春就制作了四五百斤"坦洋工夫"红茶,供不应求。40岁的侄儿吴高峰也欣然向他拜师,学做红茶。两人一起办起了"坦洋工夫"菜茶育苗场,插育茶苗2万多株,并复垦了三四十亩老茶园。

"现在正是"坦洋工夫"红茶红火的时候,"老人说,他和族人商议过,筹划要将当年因为历史原因还在别人手里的"元记茶行"旧地买回来,合股办起茶厂,重新注册"元记茶行"商标,把沉寂了几十年的老字号打响,重现祖父当年的辉煌。

"祖宗在坦洋,茶山在坦洋,人也在坦洋。我要把祖宗传下来的制茶工艺和"元记"商号传下去,做最好的"坦洋工夫"红茶!"白发苍苍的吴润民,脸上写满了执着、信心和希望。

坦洋道上万担茶 坦洋工夫盛极一时


坦洋道上万担茶

坦洋道上万担茶,这种场景大概很难见到了。或者是因为我拜访的时候,并不是茶季。

我去的是福安社口镇坦洋村,当地出产的红茶刚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列入第一批《全国茶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目录》。它曾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一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都在500吨左右,产品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当我去拜访这座茶乡的时候,整个村子异常冷清,几乎没有活动的身影。如果不是有鸡犬相闻和偶尔冒出的炊烟,我甚至会以为这里不过是座废弃的村庄。坎坷不平的土路沿着小河深入远处的山谷,散布周围的土房流露出破败的颓态。开车进村口时闪过的那座真武桥,既是地界的象征,也是自古收茶青的地方,桥的两头,连接着绵延山行的菜茶,空气里荡漾着潮湿的青草味道,一点都让人无法联想到充满桂圆香气的坦洋工夫。

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村民委员会的院落,就在一块掉了漆露出木色写着“坦洋工夫,驰名中外”字样的拱形门匾后。院落看起来很萧索,昏暗的房间里,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其中一个年过半百的先生,恰好是这个威名显赫的村庄里大概最大的话事人——村支部书记。他没什么表情,把我当做众多进山收茶的茶客之一,当我提出想看茶票的时候,他终于从电话里翻出了李宗雄老先生的电话号码。

李宗雄老先生,这个年过七旬拥有五十多年制茶经验的老手艺人,仍然对制茶行业苦苦坚持孜孜以求,以一己之力创办红茶民俗馆,希冀能在挖掘与保护中传承坦洋工夫技艺,他是中国日渐式微的传统行业里千千万万值得尊重的缩影。他的收藏在制茶工具、泡茶工具和茶汇票三大类之下还有壶、碗、罐、篓、筛等细分项,在偏好大而厚重的中国环境里,他的收藏甚至都无法够上博物馆的头衔而只能称为“民俗馆”,虽然我认为他那台摆在村里的茶叶泰斗张天福老人发明的“918”式揉捻机就足以秒杀不少省级以上博物馆馆藏。

我想看的茶银票,某种程度上是坦洋工夫盛极一时的佐证。清咸丰以降坦洋的茶叶贸易极为兴盛,每年外汇百万余银元,于是茶商开始发行小额“茶银票”来弥补当时小额银币流通量不足的缺憾。这种银票不仅可以在同号茶行钱庄兑换银元,而且也能在当地的市面上进行流通。有趣的是,有些茶银票,例如“同泰春”茶行发行于民国二十四年的一角茶银票,居然有着英国议会大厦的图案,甚至在北面出现了英文茶行的名称。这一点显出了坦洋工夫与英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老先生手上的茶银票都送去参展了,不能一见,本以为要铩羽而归,不成想李老先生却打回电话说起他拥有的另一种茶凭证。于是我决定转道回到福安城里。大部分如李老先生这样拥有茶行茶庄的人家,多把店铺开出了村庄之外,有些开在福安城,有些散布在福建省内各大城市,我的家乡旧居楼下就开着一家富丽堂皇的坦洋工夫茶行。流失了人气的村子多少显得荒凉失修,唯一显赫大气的只有两座家姓宗祠,表现出极为浓厚的氏族传统。

七十古来稀的李老先生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一身白衣精神矍铄,我才一下车他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他郑而重之收藏着的那张茶凭证,或许那个白色卷筒还是专门定制用来收藏那张薄薄泛黄的纸张。这是一张由一家叫做胜大来茶公司在1935年间左右为其出口英国的茶所出具的茶叶品质证明。根据老先生的说法,当时出口到英国的茶,每一箱都配备有这样一张纸来证明茶的来源可信度,算起来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防伪标签了。老先生希望我能有办法帮他找到英国是否有人收藏当年的凭证,如果有,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换回一张。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老先生现存的这张并不完整,还缺少出口的印鉴,只是当年出口剩下的印刷品。

这张纸,我后来特意致信英国老牌红茶公司Fortnum&Mason咨询过,他们查遍了相关档案也找不到关于胜大来茶公司的蛛丝马迹。如果退回两个世纪前,最富盛名的茶叶公司应该是川宁Twining。而川宁的创始人Thomas Twining在伦敦斯德兰特街开设的茶叶店最早叫做黄金狮王Golden Lion Tea Shop。黄金狮王也从坦洋进口过茶叶,据说还在鼓浪屿设有办事处。而那时正是坦洋工夫走出三都澳行销全世界最鼎盛的时期,但可惜连川宁也都找不到类似的资料。

李老先生的愿望,看起来要实现已经非常渺茫。当年进口茶叶的茶商多数都是茶公司,进口的茶也都是用作基底拼配,几乎不可能有单一品种茶叶流入零售市场,收藏这么一张凭证也变得不可能。坦洋工夫对英国的出口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就逐渐没落,现在英国红茶用来调配的茶叶当中,印度、斯里兰卡甚至是肯尼亚的茶叶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有一天看到一份茶叶报告,如今中国茶叶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仅剩4%。

有趣的是,这个曾经以桂圆香气征服了国际市场的村庄,似乎也不太挂怀地球另一端那片遥远的世界。坦洋茶人,更想唤起的是国内市场的热忱。对他们来说故乡的土壤才更充满无限可能,出口的茶叶只是原材料农产品,而在当今中国,虽然还要同不少茶种抢夺市场竞争极为残酷,但好的茶总是不缺被尊重的机会。或许没有了粗放出口的万担茶为他人做嫁衣,指不定却能换来属于自己的“黄金狮王”。

坦洋工夫红茶茶艺表演步骤


坦洋工夫红茶茶艺表演步骤

各位嘉宾、大家好! 是的发祥地又是的原产地,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不但可以修身养性更可以陶冶情操.今天,就让大家跟随我们一起去品尝这独具特色的.下面由我为您介绍一下作艺表演的人员:主泡师:琴师:我是主持人: 艺表演现在开始请您欣赏 一、介绍具:艺六件,随手泡,六用、荷、船、壶、品茗杯、闻香杯 二、嘉叶共赏(赏):首先观赏干,以好饷客.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色鲜亮,条形秀丽。艺师观,意念把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皆聚于小小的荷之中。请大家观赏的外形。 三、孟臣净心(温壶):泡好一杯,要做到好、水好、火好、器好,叫做“四合其美”。明代制壶高手孟臣是著名的制壶大师,后时将上等的壶称为孟臣壶,孟臣净心,是先将壶烫热。 四、高山流水(温杯):将温壶之水倒入品茗杯温杯。晶莹的水线上下起伏,连贯不断,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秀美的山水风景。坦洋入宫(投):将叶 置于壶中。叶用量,视叶的紧密程度酌情放入壶中。 五、芳草回春(洗):温润泡,它的目的在于润泽香茗,使叶逐渐舒展,香呼之欲出。 六、分承香露(再次温杯):将温润泡的汤,倒入闻香杯中,分杯入杯。 七、悬壶高冲(正式):好还需巧,这一泡为正泡,时要做到高冲低斟。悬壶高冲又称凤凰三点头,表示主人向客人“三鞠躬”,以示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八、春风拂面(抹):中浮有沫,用壶盖轻轻将浮起的沫抹去。 九、涤尽凡尘(用随手泡水冲壶):洗去壶身外的渣、沫。 十、内外养身:将温润泡的汤浇于壶上,润壶、养壶,使其内外加热,温度一致,使壶内叶充分伸展,聚拢香。 十一、若琛听泉:将温杯之水倒入船水方之中,这段时间,也是为了让壶中的叶充分伸展,充分浸泡。 十二、游山玩水:端起壶,在船上逆时针方向荡一圈,目的在于除去壶底附着的水滴。 十三、关公巡城:分入杯,将壶中汤均匀斟入闻香杯中,俗话说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愿将这份浓浓的情意,献给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十四、韩信点兵:将壶中精华分承各杯中,使汤浓淡一致。 十五、高屋建瓴:将品茗杯反转置于闻香杯上 十六、乾坤旋转:双手旋转闻香杯,先闻香。 十七、斗转星移:将闻香杯中的汤旋转倒入品茗杯中。 十八、空谷幽兰:双手扰杯,搓杯闻香,随着杯内温度的逐渐降低,杯底散发出不用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十九、三龙护鼎:请您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拿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住杯底,呈三龙护鼎状,手心旋转至内侧,表示对朋友的尊重。 二十、汤色:欣赏汤颜色深浅变化。 二十一、敬奉香茗:下面为各位来宾敬 二十二、共品佳茗: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品慢慢喝,用心体会的美。第一口,轻轻一啜,第二口,往舌顶吸进,第三口,趁热喝尽,慢慢品味。正如范仲淹说:“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遇乘风飞”。 在博大精深的当中,道是核心,也可以说没有饮之道,也就没有,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煮品饮,二是道的内涵,即道的思想,通过饮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饮的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在您品饮佳茗的美好时刻,喝、,有其独有的风韵,啜茗乃享受人生,在安然闲暇和闲情逸致的时候,享受的乐趣,领略到身心舒畅,有如神如仙的情趣。历代文人雅士多有诗赞曰。下面,我为大家吟诵两首:对雨思君子,尝近竹幽,儒家近古寺,不到又逢秋。。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在奉香茗:第二泡品来更加醇厚味浓. 二十三、仓归一性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道精神的具体体现. 艺表演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欣赏,期待再此以相会. 谢谢

坦洋工夫茶民间传说介绍


传说版本之一:

相传,坦洋有位姓胡的茶商运茶出海去卖时,不巧遇到大风浪。他船上的伙计全部刮进了海里,只有他死死地拖住了船板,在海上飘呀飘,不知飘了多少时间,后来一位广东行船商人救了他,并与他拜了把兄弟。

广东商人对坦洋兄弟说:你们坦洋出的桂香茶主要供国人享用,现在来广东做生意的番仔哥爱喝红茶,那就赚大钱了。接着广东商人就拿出红茶的茶样给他看,还交给他一套做红茶的书。坦洋人回家后研制出自己的红茶,因为这茶差不多是用人命换来的,制住过程且费好几道麻烦工夫,所以人们就起号叫“坦洋工夫”。“坦洋工夫”茶上市后成为了番仔哥的抢手货,也就名扬四海了。

传说版本之二:

相传,坦洋工夫有位姓胡的茶商外出做买卖,在一个客栈遇见有位客人患痢疾,上吐下泻折腾得死去活来。他就用随身带去的坦洋桂香茶,加上几片生姜和糖,冲泡成药汤让病人喝了,不一会儿,腹泻止住了,病也好了。

后来,这位来自崇安的建宁茶客就与胡姓茶商拜把兄弟。建宁茶客跟他说,你们坦洋出的桂香茶好是好,但是绿茶主要供国人喝,如果能做成红茶,销到国外去,那就赚到钱了。坦洋茶商说,“我们不懂做红茶”。

建宁茶客就自告奋勇来到坦洋,把红茶的制法传授给坦洋茶人。

坦洋工夫红茶:穿越百年 醇香依然


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的春天,来自太平洋的温湿季风带来了福安白云山东南麓的又一阵春雨。坦洋村胡氏万兴隆茶庄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曾有过的独特茶香,万兴隆主人手持茶壶,把盏临风,但见茶盏里的汤色,如玛瑙,似琥珀,香气氤氲可喜。胡氏主人啜了几口,咂咂有声,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对乡亲们宣告:这是真正的红茶,从此,我们坦洋村也能做这样的红茶了!

那一年,在建宁茶客的协助下,坦洋村开始了以本地优质的菜茶为原料制作红茶的历史。红茶生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做越好。坦洋村迅速成为闽东最大的红茶制作加工、经营销售的中心。也是那一年,正逢首届世博会在英国召开,坦洋红茶初次亮相,便引起嗜爱红茶的欧洲人士的注目和赞赏,认为它是中国武夷红茶的又一个独特、优质的品种,别有风味,从而备受欢迎。清代的史料记载了这一史实:咸丰间,坦洋产茶美且多,会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坦洋茶业榷税之征输于中夏,商贾之利施于西洋。至清同治时期,茶事勃兴,坦洋红茶遂翕然称颂岛外,大量畅销英伦三岛,一度成为英王室选用的华茶珍品。坦洋红茶既已名声大噪,坦洋人遂以坦洋工夫为红茶商标,销行天下,并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博金奖。白云山下的一个弹丸小村,以红茶之盛,勃然兴起于闽瓯。坦洋,这个昔日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一时驰名欧美茶界,外国来信,只须写有中国坦洋,竟能寄达收信人手中。

继万兴隆茶行首创坦洋工夫之后,祥记、生记、丰泰隆、瑞记等知名茶行仿制红茶,相继面世,四方巨商大贾,纷至沓来。兴隆的茶叶生意带来了坦洋的市井繁荣,外姓迁入,人口猛增,妈祖庙、土炮楼、真武桥以及街道两厢酒肆、茶馆、戏台相继建起。36家茶行,鳞次栉比,雇工3000多人,常年产茶2万余担。同治五年,清政府破例把茶税局设在坦洋村。至光绪七年(1881)坦洋村产茶多达七万余箱,约合4.2万担,远销荷兰、英国、俄罗斯、日本等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清宣统二年(1910),以坦洋茶商为主,福安成立闽省第一家茶叶研究会。史料所谓阛阓茂盛,冠裳辐辏,工兮商兮,攘攘熙熙,正是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坦洋村茶季的盛况纪实。每年初春伊始,茶商们便依约赶赴省城福州等市,向各国茶商领取茶银定金,桶装船载,运回坦洋,发放给茶农、茶贩。春末至秋则发运成批茶叶,扬帆口岸,辗转出洋。坦洋民谣唱道红茶净择卖番邦、乌换白,茶换黄金,讲的就是红茶换回了外国白银。当然,这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白银。今天看来,实际上坦洋人因了坦洋工夫茶的缘故,在那时就率先进入了国际贸易的大循环。

坦洋工夫红茶的国内、国际贸易造就了一批讲商德、守诚信的坦洋茶商群体,如胡大盛、王正卿、吴步云、施光凌、胡兆江、胡兆淮、施长埙、吴庭元等,他们重视茶叶的质量,反对缺斤短两,更厌恶以假牟利的不良商贾。如坦洋茶行胜大来公司鉴于市场上有冒牌的坦洋工夫销售外洋,便印发大量英文版的打假文告,在欧洲商界广为宣示,竭力护卫坦洋工夫的声誉。毫无疑问,坦洋工夫的诞生开创了闽东红茶的新纪元,它带来了闽东乃至整个闽茶的繁荣和发展。

三百年传承 铸就铁观音传奇


疯狂的普洱茶热已然远去,铁观音悄然成为茶客们的新宠。它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涨价,却持续热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受追捧的茶品。

品类成熟的标志是品牌的涌现,而品牌的核心要素则是品质和文化附加值。近日,八马茶会所正式登陆长春,这个传承了三百年的铁观音品牌,从昔日的皇室贡茶,蜕变成今日的八马商政礼节茶,标志着春城的茶业市场已走向成熟。

茶主题会所品味最纯正的茶文化

茶庄、茶楼、茶馆在长春,这样的喝茶场所已如雨后春笋,屡见不鲜。

进入其中,麻将声中,一群酒后面红耳赤的男女吞云吐雾,大声喧哗。在这里,茶只是他们的醒酒汤和漱口水,真正的茶客们绝不会涉足。

在工农大路2888号,南湖边,长春首家八马茶会所近日已然开张。会所一楼展示区,琴声悠扬,几尾锦鲤在小桥流水中嬉戏,厚重的实木桌椅与细腻通透的景德镇瓷器相得益彰,各式茶品倒成为点缀。炫丽的唐卡前驻足,嗅着丝丝檀香,那一刻,所有世俗杂念都抛之脑后,真正体会到禅茶一味的境地。

二楼的品茶包房,宁静而雅致,中式风格简约大气,精美的藤桌藤椅,古朴的茶台茶具。捧一杯香茶,听一曲琴音,满眼南湖绿树湖景,心静荣至,道现其中,可涤体内浑浊,头脑自然清朗空明。

茶会所的老板介绍,他想打造的,是专卖店头等舱,是最纯粹的品茶空间。

八马被乾隆赞美的铁观音

说起铁观音,首谈八马茶。

有人说,铁观音创造了安溪,它让一个南方县域随着一款茶叶名扬海内外,创造了中国茶叶的传奇。而八马茶,正是这个传奇的领军人。八马茶的成就,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铁观音制造商,而是它的传承,它三百年始终如一的高品质,还有它所富含的历史意义。

八马先祖安溪尧阳仕人王士让,于清乾隆元年(1736)春与诸友会文,见荒园间有株奇异茶树,遂移植于书房后园悉心培植,并初创摇青、炒青、包揉等茶技,自千万中选出极品一二,精致成茶。1742年,王奉召赴京,将此极品茶献内廷。乾隆饮之,大赞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并赐其名铁观音,并列为贡茶,自此其美名传扬民间。

三百年正宗传承铸就铁观音辉煌

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

八马茶业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现任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

王文礼说,当年,王氏家族感恩圣上的隆恩圣眷,十三代传人代代专注事茶,并坚持传承家族秘制手工制茶工序,只为保留当年乾隆赞叹的原味茶香。

传承,是十几代守茶人与王氏祖屋旁的铁观音母树日夜相伴,让铁观音生生不息。到今天,虽然直接传承自母树的铁观音已然极为稀少,但八马铁观音的每一颗茶芽均来自于此,茶客们才有机会品尝到纯正血脉的自然滋味;守护,还包括母树旁,那萦绕了千年的山泉,始终甘冽清澈;时机,八马茶仙子只采摘于春秋两季午时的鲜叶,轻轻摘下的每片茶叶,都满怀崇敬;奢华,王氏用珍贵的荔枝森和桂圆木焙火,加上绝不外传的铁观音正韵焙火技巧,只为那一抹淡淡木香。五至七成火候,历练出极佳香气与口感。

古法技艺,还原三百年前最纯正的铁观音

从始祖王士让的发现到今天,铁观音已然历时三百年,三百年的坚持,三百年的专注,才有了今日铁观音和八马茶业的辉煌。

最诚挚情义凝结的商政礼节珍品

如今,无酒不席早已过时,无茶不话成为都市生活常态。

无论在南方闽浙,还是北方的春城,只要有客人登门,有品位的主人都会先以茶招待,待上茶后才开口论事。这里的茶叶起到一种暖场作用,宾主通过茶叶拉近沟通距离。以茶为媒,一些大事小情在添茶加水间,在唇齿留香时被议了个精透。

很多人纳闷,这个传承三百年的老字号,为什么叫八马?

长春八马茶会所负责人介绍,自唐代起,就有了茶马司,成为管理茶马交易、执行以茶治边政策的政府机构,茶、马互为载体,相互交流与传播,千古悠久的茶叶文明,就是茶、马紧密相连,共同载入史册的人类历史文明进程。

八马之名来源徐悲鸿的《八骏图》:八匹骏马所组成的马队,奔腾向前,气壮山河。以八马作为品牌命名,充分表明了各色优秀人才所组成的团队精神,向着同一目标、奔腾前进;充沛的精力,奔腾的活力,无穷的冲劲。

八马茶,就向征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代表了底蕴丰厚、独具魅力的中国茶叶文明。

茶到、礼到、心意到,有情,有义,有八马。因为有了这样富有演义的内涵,八马茶业也成为当前商政礼节茶,是成熟成功人士首选茶品。

茶中有“工夫”:大红袍茶文化现代传承


在一个鼓状的竹制焙笼前,一位老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笼中的茶叶,时不时地加层细灰降温,等温度不够了,转而又把灰刮薄,或用焙刀开火。没有温度计,更没有红外线测温仪,手眼测温,木刀调温,单凭焙茶师“跟着感觉走”。

这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焙茶工艺的绝活。焙茶的老人名叫陈德华。

“焙茶靠的是丰富的经验,没有反复的尝试和摸索是不行的。”陈德华从事茶叶研究工作40余载,一生致力于大红袍的研制与探索。从福建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如今已是顶级大红袍的代名词。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被誉为“万茶之尊”。香幽而奇、味醇益清,历代流传不息,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作为“国宝”“国茶”“国礼”,盛名不衰,享誉中外。

但莽莽武夷山,现存仅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大红袍母树茶叶成绝品。

陈老先生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工作,与大红袍结下不解之缘。他穷十余年之心力,第一个用剪枝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培育出“正本”大红袍茶树,采制的大红袍经茶叶专家组鉴定,“色、香、味”与母树大红袍不相上下。(任沁沁 马立峰)

“非遗传承 茶香世界”突显文化与科技融合


“非遗传承茶香世界”突显文化与科技融合

唐密茶道传人谢美霞进行唐密茶道表演

近日,“第八届北京文博会2013民俗文化产业推介交易会——非遗传承·茶香世界”,于茶博会期间在北京全国农展宾馆举办。

本届民俗文化产业推介交易会之非遗传承·茶香世界,既是本届北京文博会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通过茶文化,让人们在品茶鉴水的同时,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网上中国茶”,突显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值得推广和发展的项目。

会上,唐密茶道唯一传人谢美霞,进行了唐密茶道表演、北京大学养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朝斌副教授作了茶文化进北大校园成果展示、铁观音等非遗传承人与大家分享了非遗传统制作技艺、北京6家茶馆现场奉茶、茶文化知识问答互动、向参会茶、水等品牌企业颁发纪念证书及一些国内知名书画家的现场赠画等内容,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山水笛声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冯午生总经理对“网上中国茶”项目做了介绍,“网上中国茶”是针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茶文化项目,设计、制作成数字读物,在全国本科、高职、中职3000多所院校里进行国家级非遗文化品牌长期传播。从“网上中国茶”的内容、实效、客户、消费、购买、体验等全方面、多角度对项目进行了阐述、推介。并做了“网上中国茶”初步效果展示,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