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茶韵 宁海望海茶创出名茶品牌

发布时间 : 2021-12-11
千年白茶 千年普洱茶 望海茶绿茶

千年白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传承千年茶韵 宁海望海茶创出名茶品牌”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多年前,望海茶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10多年后的今天,望海茶的价格比当年增加了3倍,产值增加了6倍,为农户增收2亿多元。可以说,望海茶已成为宁波农业名副其实的一个靓丽品牌。

五年创出名茶品牌望海茶的经营秘诀,一言以蔽之,可谓品牌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宁海名茶创制的成功,该县将名茶的生产技术从深甽镇向全县大规模推广。在望海茶成功创制的带动下,宁海名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末,已拥有全国、省、市级名茶8个之多。但是,过多的名茶品牌也导致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商品优势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低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宁海县名茶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冲破障碍?1999年,《关于宁海县名茶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宁海迈出了名牌战略的第一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品牌整合则成了宁海名牌战略的必然选择。在综合分析了宁海名茶的特点后,望海茶以其悠久的生产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内在品质脱颖而出,被确立为全县名茶的统一品牌。

作为策划望海茶品牌战略的智囊团之一的林伟平在当时还提出以协会为龙头组织、龙头企业为市场经营主力、广大茶农为生产依托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新构想。在林伟平等人的带动下,宁海县茶业协会、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应运而生,万亩有机茶建设工程也随之启动。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品牌+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随后,林伟平提出天然、有机、健康的产品理念积极引导消费,以及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放开经营的品牌管理新模式,为望海茶树立良好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从1999年实施品牌战略以来,望海茶知名度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生产规模以每年将近1500亩的面积增长,目前已有5万余亩。茶叶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从当初的每公斤190元增长到目前的530元,增加了近3倍。产值也从当初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2亿元,增加了6倍。更重要的是,望海茶带动了200多户农户增收2亿多元。

我们真正系统开发望海茶也就最近五年的时间,如果说我们真有什么成绩的话,我们用五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的路程。说到成绩,曾经担任宁海望海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林伟平如此表示。

品牌宣传拓市场酒好还要勤吆喝,茶香更需多宣传。品牌宣传是品牌战略的浓重一笔。宁海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宣传的巨大作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吸取现代广告理念,全面导入CI品牌形象设计;建立望海茶商务网站,通过互联网向海内外广泛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会、展销会、洽谈会,举办产品推介会,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收到良好效果。

自1999年望海茶品牌战略实施以来,举办和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推介会等促销活动50余次,投入宣传资金近300万元,望海茶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奖励20多次,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十名茶,大大提升了望海茶品牌,为望海茶今后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品牌塑造质量先行打品牌,不仅得靠广告,更须有扎实的底子,良好的质量,以确保市场信誉。这是望海茶管理者的一句口头禅。

1999年,《望海茶系列标准》由宁波市质监局发布实施,成为宁海首个农产品市级地方标准。标准涉及苗木、栽培、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要求苗木上,依据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淘汰种子直播的原则,引导茶农进行大规模茶树品种改良;采摘上,以不采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的三不采严格把关;包装上,为了从源头上阻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建立望海茶包装中心,将望海茶管理统一纳入包装中心管理,市场上销售的望海茶都是由茶业协会统一验收包装后再投放市场。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望海茶信誉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在有关部门的审核下,望海茶还分出了5个等级,分别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普级。实践证明,这种质量管理模式对树立望海茶产品信誉起到决定性作用。

望海茶的品牌之路

1984年浙江省级名茶证书,为宁波市最早的省级名茶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第三届中绿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宁波市名牌产品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浙江名牌产品2003年望海峰商标获浙江省着名商标2004年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浙江名牌产品复评证书2006年浙江省着名商标复评证书2007年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宁波市八大名茶称号;行业百强企业2008年第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浙江农业名牌产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2009年中国鼎尖名茶2010年第五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2011年中华文化名茶2012年第六届中绿杯名优茶评比金奖;绿茶博览会金奖

茶经网扩展阅读

千年古镇上的古井茶香传千年


这是个坐落在皖北平原的偏僻小集镇,多少年来却因其独特的千年古井酿酒、泡茶而蜚声海外。一年四季中,田野村舍间,掩映着家家或古朴或时尚的茶馆,几张八仙桌,几条长木凳,乡亲邻里常落坐其间,品茶叙话;茶倌穿桌绕椅,续水添茶,此情景,让人恍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千年古城藏底蕴颍河水年复一年,从皖北平原穿流而过。位于颍淮河畔的千年古城颍上,自古便人杰地灵。这里是"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鲍叔牙,秦左丞相甘茂、少年政治家甘罗的故土,当代又诞生了学界大师常任侠、文坛大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代精英名流。

岁月的洗礼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颍上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颍上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管鲍祠,千古传颂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之交";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全球环保500佳"小张庄,首开我国世界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八里河风景区和迪沟风景区更双双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颍上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这里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古井双泉话神奇颍上厚重沉淀的文化,在千百年的沧桑变幻中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的故事,也使得颍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限魅力,成为才子佳人、英雄豪杰流连的地方。

位于颍上焦岗湖畔的双集村,因古井古泉、茶香景美,引得晋代"竹林七贤"结伴来此处畅游,留连忘返,直到老终。宋时,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征讨南塘(今寿县)时,被困寿县,南塘主于洪也曾驻军双集,双方展开激烈交战。

双集,这个位于颍上县东部的小村落,因为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而充满了传奇色彩,村中的两眼不知掘于何朝何代的古井,一眼水甜一眼水咸,甜井水烧茶茶香四溢,咸井水煮肉肉香满村,令人称奇。

"余陶双桥隐七贤,皮浊二水聚八仙"."酿美酒、留七贤、湖畔竹林千古醉,烹香茗、邀四邻、茶楼雅座一席潭".双集古井何日有已无从可考,当地人称在晋代就有,那时叫流泉,是自然涌泉,后因频繁的战事和水患,流泉被埋掉,宋朝战时,一马夫牵马寻水,被战马无意发现,使得官兵及当地百姓纷纷畅饮,后渐有文人墨客来此闲聚,饮茶品酒、谈经论道,遂兴起了此处绵绵的乡土茶风。

满街茶馆兴双集因为有了神奇的古井双泉,便有了满街茶馆的双集,于是就演绎了一场经久不衰的品茗史话。在一个不足几千人的小镇上,林立着大大小小近三十家茶馆。现在,每天早上五点来钟,33岁的双集人计松青就要开门做生意了。他在双集开了一家茶馆,每天都去附近的古井拉水、烧水,开门待客已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和生活。

"早上五点半钟,就有人要来茶馆喝茶了。"计松青说,在双集,每天早上天刚亮,二三十家茶馆里就会挤满了赶集喝茶的人,自己也是这样喝着古井水长大的。在茶馆里,大家三五一桌,男女老少围坐一起,沏壶茶,来两碟小点心,谈笑闲聊,直到午间才会散场,这一情景在下午又会继续上演。

"双集人爱喝茶,更爱泡茶馆,在茶馆里聊天、拉家常,会儿女亲家,调解邻里纠纷,谈天论地做生意,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双集人已经离不开茶馆了,即使农忙的时候,也会抽空到茶馆里来过过瘾,吹吹牛。"在双集当了多年村支部书记的张克明说,当地人就是大年初一拜年,也要到茶馆里来。

双集人喝茶俨然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双集茶馆也成了浓缩人生的小舞台,在这里不分尊卑老幼,人们都在喝茶的轻松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惬意人生。

如今,随着"品香茶、千年双集古井水"的名声在外,每逢周末,阜阳、颍上、淮南、凤台、寿县等地的客人都慕名而来,喝茶品茗,感觉着、体会着"千年古井茶文化".

双集,这个茶香满溢的小集镇,正将其独特少有的魅力散发开来,把一种悠然的古井茶话,轻轻地叙说给每一个茶客听……

安化黑茶 千年名茶 “饮”领健康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曾在《茶马》中被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推崇备至的中国特有茶类黑茶,近年来以健康之饮为卖点再度声名鹊起,其中产自中国黑茶之乡湖南安化的优质黑茶尤其受到市场青睐,一跃成为茶市新宠,走俏海内外,行销大江南北。

安化黑茶,其色如铁,汤如琥珀,芳香异常;入口,先涩、后甘、再醇。细啜,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洒脱。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热闹,都可自这一杯水意盎然里品出百味人生。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趋之若鹜的市场效应带动了安化黑茶的品牌增值。品质上乘的安化黑茶,价格已从过去的2000元/吨上涨到如今的数万元。黑茶初级产品价格也随之翻番,每亩茶园的产值从不足千元上升到逾万元,当地茶农获益匪浅。与此同时,安化黑茶产量产值稳步增长,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远销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台地区。

2009年以来,安化黑茶产品在国内名茶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62个;2010年安化黑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成为湖南省着名商标,同时14个安化黑茶省级地方标准相继发布实施。省、市、县各级对安化黑茶品牌打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安化县已成为湖南省茶叶品牌创建成绩最显着的县(市)之一,了解和接受安化黑茶的国内外消费者越来越多,过去以边销和收藏为主的安化黑茶现在逐渐转向大众化消费,成为湖南省茶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安化县委、县政府将抢抓机遇,坚持走文化黑茶、科学黑茶的发展之路,举全县之力发展黑茶产业,力争到2015年建成茶园基地25万亩以上,茶叶产量达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实现边销、内销、外销市场的共同繁荣,构建安化黑茶大战略、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新格局,把安化打造为世界黑茶之都。为此,安化县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及实施细则,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生态茶园基地;二是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申报安化黑茶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建立和完善茶叶市场管理体系;四是重点扶持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面实现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研发出优质、安全且符合现代消费潮流的新产品。

馥郁浓香千年黑茶湘中古邑安化,是古老梅山文化的中心区域,素有山奇、水碧、洞幽、林茂、茶丰的美誉。境内峰峦挺拔,溪流纵横,山高林密,气候温和,自古以产茶扬名天下。当北宋启疆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乡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嘉靖《安化县志》)。

明代前期(15世纪),安化茶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采用锅炒杀青、踹揉、渥堆、松材明火干燥等新工艺加工黑茶。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朝廷将安化黑茶定为官茶,自此安化黑茶逐渐占领西北市场,畅销西北诸省达500年。历史证明,安化黑茶是边区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更是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茶。

明清时期,晋、陕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经营茶叶,安化资江沿岸的小淹、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市镇,云集茶行茶号300余家,呈现一派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中国茶业历史奇观。

安化在中国黑茶史上创造了无数奇迹:清代乾隆年间晋商在安化本地开发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黑茶新品;清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首创圆柱形的紧压茶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合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安化千两茶,其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39年,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并创办湖南省茶业管理处砖茶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前身),此后在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中国第一片花砖茶。

安化黑茶曾行遍万水千山,茶商行经的每个重要集镇,亦氤氲过安化黑茶的香味和色泽。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的飘香,恰也见证了中国数百年的茶马治边政策。

神韵安化山水胜地安化历史悠久,古称梅山,地处湘中,境内峰峦迭起,云雾弥漫,溪流纵横,资水贯穿全境。智水仁山、人杰地灵,不仅诞生了名垂史册的清代名臣陶澍、罗绕典和着名书法家黄自元,也是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摇篮,龚智超、唐九红、龚睿那、黄穗、田卿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都从这里走向世界。

从历史中走来的安化茶马古道,保留有原生态的高山民俗和峡谷风光,融山水风情和历史文化于一体,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着称于世;雪峰湖地质公园,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已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个旅游风景区;安化是蚩尤故里和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梅山文化生态园中的烽火台、古戏台、茶馆、筒车等,仿佛使人回到了远古的农耕时代。

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3+2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和万里茶路的起点等独特的地理、历史优势,大力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掘和弘扬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出版了《安化黑茶》专着,编排了《安化千两茶》歌剧,谱写了《安化黑茶》歌曲,还拍摄了安化黑茶的电视剧,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保护和开发茶文化遗址,加强茶文化旅游硬件建设,推出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为主题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全县每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茶文化旅游收入达5亿元,实现了茶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双赢,进一步提升了安化黑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慢慢实现了那句话安化黑茶献给世界,将健康长寿送给人类。

如今,茶马古道、雪峰湖地质公园、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六步溪原始次森林等一批特色旅游品牌声名远播,县城东坪镇评为全国最美小城,茶马古镇江南镇还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眼球。

生命之茶饮领健康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对安化黑茶有诗曰:闵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安化黑茶特殊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它特殊的药用、保健功能。西北地区流传多年的佳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便是最好的写照。随着境内外研究者的追捧,近年来安化黑茶异军突起,逐渐打破中国长期以来绿茶、乌龙茶和普洱茶三足鼎立的局面,以新一代的时尚保健饮品之姿,成功打入国内及国际市场。

最新科研成果显示:安化黑茶在渥堆过程中,由于益生菌作用、湿热作用、自动氧化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产生一种叫普诺尔的成份,从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具有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降血压,改善糖代谢、降血糖、防治糖尿病,杀菌、消炎以及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等多种功效,注重养生之道的日、韩两国,更是把黑茶当作减肥的首选饮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对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安化黑茶的科研、工艺、宣传,无时无刻都要强调保健功效,围绕健康做文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志远,通过他与团队的多年研究,初步认为:安化黑茶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适度富硒茶,长期饮用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

杭州千年茶史


秦汉以降,隋唐以来,杭州城池逐渐移至上城地区,凤凰山麓一带成为隋唐杭州府治、吴越王府、南宋大内。杭州历代名人白居易、钱镠、苏轼,南宋中兴高、孝、光、宁四帝,直至元代张士诚,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在这里筹划杭州建设,视察民生大计,当也品茗赋诗,历朝典籍、古老地图,彰显着千年上城悠悠往事。

上城并不产茶,但上城的翁隆盛、方正大、鼎兴……多少古老茶庄、茶行将飘着特有豆花香的龙井茶推向全国,香飘万里。清代地图表明,直至同治年间,现今西湖大道西端一直为清代康、乾、嘉皇帝行宫。从那里,乾隆皇帝坐画舫到茅家埠登岸,骑马上龙井。如茵的茶园,美妙的炒制,润喉的茶水……乾隆皇帝四上龙井,为杭州留下六首御茶诗。这些为龙井茶颂咏的诗歌,赋予龙井茶极深的文化内涵,大多是在上城的行宫内赋就书写的。两宋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杭人嗜茶成风,茶楼、茶馆遍布全城。1937年统计杭城550家茶楼中,上城就有300多家。

上城地区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茶叶销售、消费地,还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中转枢纽。钱江上游皖、赣茶,间或也有湘、闽茶,循钱江而下在闸口登陆,或售于上城茶庄,或转火车运上海,运渡重洋,销往海外;或经中河、大运河销苏、嘉,或过长江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上江茶叶成就了上城地区的茶叶转运业、报关业、保险业、堆栈业。凡此种种,杭州的文史志书均有详载,不一一赘述。

茶马古道:传承千年文化的茶叶之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千年习俗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先冲茶,送蜜饯,削水果,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张家长,李家短,倾吐心里话。她们喝阿婆茶,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当然,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茶马文化,千年古道


在我国神秘的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盘旋着一条被原始森林和现代化柏油马路覆盖的千年古道,它无声地讲述了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程最远的文化传播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遗址:从古至今,天全为边茶生产基地,种植加工边茶形成传统,至今不衰。古代官方实行茶马专营,引课等制度,历代于碉门设茶马司严格加强管理,并开设“碉门茶马市”,汉藏商贾云集,商品交易活跃,有力地促进了藏汉经济贸易往来、民族合作团结。

茶马古道不但贯穿了滇、川、藏“大三角”地带,其触角还深入到了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它既是一条把滇、川等地的茶叶输往西藏和其他地区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互接的“脐带”,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还是推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茶马古道实现了滇、川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与藏区的骡马、毛皮、药材等物资间的交换,而负责运输这些物资靠的都是马帮和牦牛帮。驮铃和马蹄声几乎成为茶马古道的标识。商贸上的往来同样带动了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藏传佛教应运而生。于是,茶马古道路途上走的不再光是运输物资的马帮,还有前去朝圣转经的信徒。

古道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上,还留有当时信徒们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和高僧,及各种形象的神灵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这些或古朴或细致的艺术造型,赋予了茶马古道一种精神上的庄严与神圣,也为那遥远而艰辛的路途增添了几许宗教神秘色彩。茶马古道因其难以想象的困难险阻和遥远漫长,渐渐被历史的洪流和原始森林地貌掩盖起来,只留下古道石板上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和沿路一座座古老而神圣的玛尼堆、转经房,在告诉着人们这条道路上曾出现过、发生过的那些关于文化,关于民族,关于宗教,苍茫而深厚的历史宏章。

广西的千年茶史


广西的茶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腾飞的,以前走得很慢,不是因为没有好资源,而是因为未能给它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管国内各种茶书怎么遗忘广西茶,但首先得承认,广西也是中国茶的原产地之一。

《广西通志稿》记载:白毛茶,产田阳、凤山、扶绥、那坡诸县概属野生。又道:明山茶,产上林、武鸣等县,茶树不待人种植多生高山石隙中。《广西特产物品志略》也说:后山茶产龙州等县,树婆娑而矮,叶椭圆而长,边缘有锯齿,野生山中。时至今天,凌云县青龙山、贺州桂岭开山村、大新等地还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

早在秦汉时期,广西就有茶叶栽培痕迹,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广西东北部属于楚的疆域,制茶可能是从楚属湘水流域传播而来。秦汉以后,灵渠沟通荆楚与广西水运,为广西茶业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桂平县志》说,茶始于汉晋之间,至唐而大盛。唐代广西茶区有象州和容州。唐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唐朝陆羽《茶经》记载:茶树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所言象州指的就是广西象州茶区。

唐元和元年(公元815年),唐朝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曾赋诗描述当时茶叶加工情景: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赏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至宋朝,广西茶叶发展成为商品,并开始课税。宋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立茶引法(即征茶税),规定60斤茶纳铜钱600文,当时广西茶税达1183贯960文(每贯1000文)。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广南西路茶叶产量高,分布较广,位于今天的融水、临桂、灵川、兴安、荔浦、永福、贵港、玉林、平乐、平南、宾阳等地均产茶叶,形成了当时融州、静江府、郁林州、昭州、浔州、宾州六大茶区。

清代广西茶区扩大到60多个县,茶叶品种有上百个之多。其中,凌云白毫、横县南山白毛茶、开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苍梧六堡茶等,成为饮誉国内外的名茶。

横县南山白毛茶似乎不太为人所知,但它的历史是深厚的,在横县那阳乡南山种植的历史有500多年。清嘉庆十五年(1801年),在全国24个名茶中,有广西南山白毛茶的份。1915年,南山白毛茶以白毫显露,滋味浓厚的口感,在巴拿马博览会获银质奖章。1933年,当时的广西省政府给南山白毛茶题赠品胜武彝匾额。

清末民初,广西茶叶兴旺过一段时间,最高年产量达10万担左右,主产区在苍梧、贺县(今贺州)、横县、藤县、岑溪等县。当时岑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岑溪最好是山家,七六二山好种茶。

三六九圩担去卖,归来猪肉共棉花。

七六二山是指岑溪境内的筋竹、诚谏、水汶、樟木等地,歌谣反映了当时岑溪制茶的兴旺景象。

民国时期,广西茶叶成为出口商品,1915年到1929年的15年间,广西平均每年输出茶叶约30万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茶叶生产进入衰落时期,茶叶出口受阻,销量锐减,茶价下跌。1933年,一公斤茶叶可换3.7公斤大米;10年后的1943年,一公斤茶叶还换不到0.5公斤大米。苍梧六堡茶的身价也跌得厉害,从1929年前的每担30元左右降至抗战时期的十八九元。1945年,广西种茶规模只剩11万余亩的面积、不足1500吨的年产量,约占盛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茶叶得到恢复和发展。据统计,1985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31万亩,产茶9900吨;2008年,广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产茶近3万吨。虽然这一规模还远远落后国内茶叶大产区,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广西比较大的茶区有凌云、横县等县。广西茶叶主要分全发酵红茶、不发酵绿茶、后发酵六堡茶和花茶四大类。全发酵红茶主要是红碎茶,以大叶茶为原料,口感浓、强、鲜。花茶有茉莉花、桂花、玉兰花、珠兰等几种。据桂林市茶叶研究所收集的茶树品系有448个,其中广西本地品种78个。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安化,旧隶属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渠江,即今安化渠江镇,渠江薄片,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安化云台山茶农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

安化印象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横贯全境,土地面积约49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以上,境内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溪流纵横,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为湖南主要林茶产区之一。

“茶市斯为盛”

因茶商往来而兴起的古镇唐家观,昔日茶马互市的繁华早已远去。

安化黑茶究竟始于何时?据史料推断,安化茶早在唐代已有名,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兴盛于明清。古安化茶农从山区生活习惯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锅炒杀青、揉捻、渥堆、明火焙干的制茶方式,这种黑毛茶无青叶气,有松烟香,滋味浓厚醇和。

安化黑茶味浓,更适宜加奶酪的饮用方式,很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口味。明朝茶马交易中,量多价廉的安化黑茶冲击了“官茶”四川乌茶,走私贩运屡禁不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正式定为“官茶”,很快就取代汉川之茶,成为销往西北的主打茶叶。

小淹镇白沙溪茶厂内的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

黄沙坪茶行用抖筛机筛分黑毛茶。

确定为官茶后,安化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因茶而兴起的集镇就有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三百多家。制茶季节,晋陕徽茶商齐聚安化,演绎了近五百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史奇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