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上茶飘香

发布时间 : 2021-12-15
阿里山绿茶 阿里山青茶 阿里山乌龙茶

阿里山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阿里山”上茶飘香”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道一路盘旋攀高,中巴车后座的行李开始往下掉,去往福建漳平市永福镇的路进入攻坚阶段。头晕目眩中,仿佛看到山石上有阿里山字样,以为是错觉。

你们没看错,永福确有大陆阿里山之称。同行的福建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副处长郑钱华说。

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海拔近800米的永福盛产杜鹃,是着名的杜鹃花之乡。怎么又和阿里山扯上关系呢?

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台品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庆介绍说,1996年,我跑了东南亚好多地方,想找个地方种茶叶。最后来到永福,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台湾阿里山等茶产区很相似,当地老百姓以种花和反季节蔬菜为主,没有工业污染,很适合台湾高山茶生长。谢东庆于是在这里驻足,包下了山地开始种茶,如今他的高山茶场规模已达1200多亩。

现在采茶工人不好找啊!谢东庆说起了他的烦恼。他在永福种植台湾高山茶成功后,口口相传,追随者众,目前永福台湾高山茶企业已达46家,年产值超4.5亿元,再加上从事花卉、水果产业的台资企业,常住台商达480多人,永福镇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用工需求大,采茶季节80元一天的工钱都难请到人,和当年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没法比。谢东庆嘴上抱怨,脸上却洋溢着身为先驱者的自豪。Www.CY316.cOm

台湾农民兄弟的春天在这里!谢东庆深有感触。台商在这里创业的这些年,漳平市政府对道路、节水喷灌等配套设施投入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对台商实行保姆式服务,国家不断推出强台惠台政策。2008年,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这里已成为两岸合作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和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如果通往永福的路能上个等级就好了。这是永福台商现阶段最大的心愿。谢东庆说,当年刚到永福时,还都是土路。这几年交通条件改善了很多,土路变成了省道。但是到厦门仍须近3小时,到漳平市所属的龙岩市也要一个半小时,且山路岖崎蜿蜒。如果能把省道变成国道,打一个隧道,30分钟就可到龙岩,永福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cy316.com延伸阅读

“瘾”上茶马古道


瘾上茶马古道

有人总是忍不住一次次踏上这条路。走过这些地方的人是会上瘾的。

1990年,一支6人小队,雇上马帮,驮着行囊,踏上了一条数千公里的神秘之道--茶马古道。木霁弘、陈保亚、李旭等6位学者在100天的时间里,穿越滇、川、藏三省区进行文化考察。正是这次考察,开启了茶马古道研究之路,也是这次考察,茶马古道这一概念破壳而出。

当时,李旭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浑身充满着激情和干劲。我们雇了马帮驮行李,但为了节省经费,中途遣回了马帮,6个人背上7头马驮的行李,那种辛苦可想而知。

自从茶马古道这个名字提出来后,超市、KTV都有以此命名的,北京也有个茶马古道餐厅。提起这些,李旭陷入回忆中。

马帮铃声响

茶叶、瓷器、丝绸是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最具声誉的三种商品,伴随着这三类商品的输出,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境内三条重要的商贸通道。

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早已久负盛名。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路线复杂,覆盖6省区20多个民族的茶马古道,却在很久以后才为人们所熟知。

古道存在原本基于双方通商的欲望。汉地有藏地渴望的东西:茶;藏地有中原急需的宝物:马。现供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李旭说。

马帮载着一袋袋散发着醇香的茶叶进入西藏,出来时带的则是藏区的皮毛、虫草等。

活跃在这条古道上的马帮络绎不绝,马铃声声不断,当时的马帮相当于现在的物流公司。李旭会心一笑。

但随着时代变迁,马帮越来越少,进藏公路的陆续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马帮商队逐渐成为历史。当年那些马锅头、赶马人至今健在的寥寥无几,许许多多发生在古道上的马帮故事和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隐去。

现今在云南、西藏最偏远闭塞的山区,仍然得依靠一些小马帮进行短途的物资运输,但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意义上的马帮了。李旭顿了顿,这已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

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现代公路飞快抹煞着自己的过去。

时光荏苒,沉寂许多年的茶马古道早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

前后走过这条路二十多次的李旭认为,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茶文化、商贸文化和宗教文化,以及因茶马古道而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都成了这条道上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所在。

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汉地的茶,藏地的酥油,合起来就是酥油茶,小小一碗茶飘散着民族融合的历史芬芳。

现在丽江古城里走过茶马古道的老人回忆说:当时运往西藏的主要是云南特产的大叶普洱茶,入藏茶叶中,就以普洱茶打出的酥油茶香醇色好,最受藏族人喜欢。

对西藏的群众来说,茶就是生命。藏族习惯吃肉喝奶,茶的传入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补充微量元素。这就是一种需求关系,茶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就把两个民族联系在一起。李旭介绍。

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自身的历史、文化韵味以及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文化差异极具吸引力。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观,许多文化团体、旅行社都开了线路。有报道称,茶马古道正成为黄金旅游线路。

信仰和心灵之光,走这条路会上瘾

回归――都市人趋之若鹜。

信仰――给予前行的力量。

在许多都市人看来,茶马古道上的旅游是回归之旅,是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和发现之旅。

在今天,人类对资源、生存环境有了新认识。圣洁的梅里雪山,康巴人在高原草场引吭高歌;惊涛裂岸的怒江峡谷中,教堂里飘扬着四部和声;茫茫原野,许多原住民的舂米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都吸引着都市信徒前去找寻心灵慰藉。

自然、祥和、愉悦是原住民族的灵魂。

外边来的人,会觉得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以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的恒久魅力。

为何这样?

李旭显然是深深思考过的,西方进入后现代,反而开始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东西,正如西藏古老、传统的东西。这种千百年来自然、浑厚的东西恰成了西方稀缺的乃至中国大城市渴求的东西,在这里,心灵得以净化和解放。

所以走上这条路的人,会上瘾。

李旭谈起一个女孩,她独自来到西藏,爱上那里,从此落脚西藏,成了藏飘,过上远离都市的生活。

和过去的藏客一样,这种执着的冒险精神也是一种信仰,李旭称之为马帮精神。

今天,大理白族银匠沿袭着祖先留下来的遗风,来到藏区。他们的祖先走过茶马古道,留下了有关的信息,致使他们沿着祖先的足迹,一路向北。

不管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这条形成于汉、藏等民族,积淀着千年历史的古道,正默默面对着世界的变化。

马帮的铃铛早已暗哑沉默,但茶马古道仍在倾诉着无尽的传奇和深沉的文化精神底蕴

博南古道茶飘香


云南省永平县不仅有一般的茶,还有成片的千年古茶。我每次到永平,都与茶有关。2018年,我到了水泄乡狮子窝村大河沟小组,拜访了一棵古茶树王。这棵古茶树王,站在一个稍陡的坡上,看上去除了沧桑感,还有生命蓬勃的印象,尽管基径及分枝都覆盖着厚厚的苔迹,叶片却生机盎然。这株高9.8米、基径130.2厘米的古茶,据专家推算树龄至少千年以上。这棵古茶树,每年仅春茶一季就可以摘70多公斤鲜叶,茶叶十分耐泡,口感细腻,香息饱满。更多的古茶树生长在茶王树周边,树龄在300年左右的比比皆是。

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过去古茶不值钱,很多茶树就被砍伐掉了。那是一个解决吃饭为第一要务的年代,因为影响地里的庄稼,谁还容得下茶树杵在地里拦脚绊手地活着。所以,这里的存世古茶树多在地埂、陡坡上,因此躲过一劫。

古树茶好卖是2006年以后的事了。村民罗正国老人说,过去做出来拿到街上要被当假茶没收的野生古树茶,2007年后却成了抢手货。人们这才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已淡出视线的古茶树,依旧不屈不挠地活着。因为古茶,让一个个寂寂无名的村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狮子窝、大河沟、阿古寨、伟龙……

站在茶树王面前,我无法猜想它身上的劫难,但我清楚它之所以还能活得神清气爽,恐怕离不开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与够它享用的降雨量吧,土壤的酸碱,所处的海拔都是茶树王生存的基础。古茶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土木结构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小洋楼,人背马驮的情形已不多见,微型车、摩托车在村子里进进出出。当然,也有杀鸡取卵式的采摘,甚至出现了掺杂使假。狮子窝村委会也意识到,过度的商业行为使古树茶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这无异于竭泽而渔,非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助推无序竞争。为此,狮子窝村委会积极引导茶农集中管理,避免大树茶资源遭到破坏和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失。永平县政协也在2017年度的工作中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工作作为对口联系林业工作协商专题,通过深入茶山实地调研、督促挂牌保护等方式,使全县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6年和2017年,永平县政协又分别以提案和部门对口协商的形式,进一步对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督促问效,促进了古茶树各项保护与开发政策措施的落实。当然,古树茶是永平茶业的优势与特色,进行保护性开采也是必要的。狮子窝村从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引进和培植从事古树茶生产加工企业3户,组建专业合作社1个,全力推动古茶树种质资源的繁育、种植、品牌开发等工作。随着保护与开发措施的深入推进,古树茶的价值得到良好的体现,让狮子窝这个有6个自然村、气候冷凉、世世代代以种植玉米为生的村,不论是村容村貌还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彻底的改变。这些习惯于薅锄、犁田耙地的村民,学会了把茶叶变成产品的诸多工艺。2018年,狮子窝村古树茶在春茶采收期间,每公斤鲜叶价格达到了60—80元,每公斤成品茶叶价格达600—1800元。也就是这一年的春茶季,永平县古树茶春茶产量达6000公斤,实现产值540万元,茶农直接增收200多万元。

永平县有800多年的种茶历史,但古树茶与野生茶的总量毕竟有限,中共永平县委、县政府把茶产业的重点放到98%的主板上,毕竟良种茶才是茶产业发展的未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永平县的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到1980年前后,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茶叶的种植面积才达到1万多亩。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茶产业,全县有种茶面积达5.67万亩,涉茶农2252户、12390人,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逐年提高。大量茶叶产出之后,县委、县政府又把目光放在品牌建设上,目前已注册登记的产品有永平绿茶、碧螺春、怡神绿茶、博南山生态茶、佛园春、佛园香、龙岗翠羽等。

永平有茶的古老历史,更有茶的致富案例。博南山的经验表明,扶贫只要“精准”,再贫瘠的地块也会有丰收。在一些人的看法中,海拔超过2400米的博南山上,除了能种少量的苦荞和萝卜还能有什么希望呢?但经过扶贫工作的深入,不是也把优质茶品云抗10号、凤庆清水9号等11个优良茶品种植成功了吗?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博南山生态茶园面积现已达1.8万多亩,2018年全村茶叶总收入近900万元,昔日的荒山成为今天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山”。永平县不仅孕育出了优质茶产品,也成为培养茶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仅博南山就有150多人取得了初级茶叶制作证书。但博南山人还不满足于单一的茶产业,他们正试图走茶旅结合的路,让乡村获得新的振兴。

溯源博南古道,茶是记忆里的一片美好;而今,一片茶叶搭载着扶贫攻坚的重任,飘香永平。

彩云之南——茶飘香


茶叶变成货币的通道

种茶几百年的云南凤庆,光自己吃是吃不完的,茶叶要上市变成钱。在当今就是拿到自由的集贸市场上,但在几百年前得通过一条茶马古道输送出去,才能找到销售市场。不能不理一理一条“顺下线”的茶马古道,不能不理一理由这条茶马古道系着的茶史。明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年已53岁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不远数千里之遥,前来云南考察。八月秋高气爽的时候,来到滇西顺宁(今凤庆县)境内,他顺着一条下关到顺宁的逶迤小路,来来回回地走着,让他感兴趣的不是这里树木茂密的山岗,不是这里水流湍急的大河,不是这里眉清目秀的山妹子,也不是这里一山对着一山对唱的山歌俚曲。一位梅姓老人用太华茶招待他,把茶放进土茶罐,在文火下泛出丝丝缕缕纯正香味,再倒入开水,一掂一抖,起起落落。

茶水倒入茶碗中,品起来苦后泛甜,清新甘醇,解暑消渴,让大地理学家不能忘怀。从凤庆县城经鲁史古镇到下关,是一条老得不能再老的茶马古道,路基大多下陷,石块踏成深坑,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走了。顺宁府存在的1913年以前,凤庆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庆有此地位,是由于这里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产区之一,驰名中外的“滇红”茶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一地区的发展变迁,就与茶业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变迁紧密相联。

300多年前的凤庆已形成了交易自由市场,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前来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由此带动凤庆茶业的迅速发展。凤庆茶叶的运销,是由马帮完成的。一条五六尺宽的古道,维系着凤庆与下关以至西藏的交通,源源不断地把凤庆优质茶原料送出外地。茶马古道在我的老家诗礼身边横过,老家的茶因此也得益于这一条上了年纪的路。现在,仍然可以在踏凹下去的青石板上读到逝去的马蹄声。凤庆的茶叶从“顺下线”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再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我的祖辈每采三片茶叶中就有两片流进“茶马古道”。云南人不能老指着历史的辉煌过日子,茶叶要发展,茶农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好,步入小康的道路,如今的艰难恐怕不比当年把茶叶从茶马古道上卖到外面容易!茶叶生产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如何提高单产、在品质上作文章,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云南人已经把茶叶做到国外,在西部非洲的马里共和国,一个滇西县级茶厂的老总以中国专家组长的身份,把云南茶本带到那里,接受了撒哈拉大沙漠的考验,成功地种下了一百公顷。茶是友谊的介质,又是经济的支撑点,尽管这些年咖啡的扩种,国外饮料的冲击,但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茶叶仍然是一个支柱产业。凤庆县人民政府为感谢茶叶带给茶乡人的幸福,在1991年3月5日首次举办了盛大的茶叶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三届了。人们还在为茶叶欢歌,为茶叶庆典。

茶香:一个科研文化的永恒主题

生产茶叶的人们,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在凤庆县,茶在卖钱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从出生要用茶叶水替婴儿漱口到死后要用茶叶水给死人净身,从娶媳妇要用茶作首礼到客人来临要用茶当酒的习俗,是最普通的茶俗。而三道茶、苦米茶、罐罐茶又是茶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片山间的绿叶竟是这变化无穷的茶文化礼数的媒介,不能不叹服茶的神奇。当我从茶技校学成毕业,回到故乡,为老茶树动手术,给老茶园坡改梯,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又不得不离开茶树,到只需要握着茶杯发表茶的演说的城市,在各级茶叶机构上报的报表里感知茶的生长、茶的发展。老家的茶园,经过政策性的扶持,先后增加投入,改良品种,让老百姓已失望的产业出现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凤庆县还把茶叶深加工作为茶叶这一产业的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先后引进印度的CTC红碎茶系列设备,一边进鲜叶,一边出精品,再加上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包装,把一片土生土长的茶叶通过注册商标等形式引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茶叶这一古老的产业不仅没有落伍,而且还占据着主导产业的地位。

茶在加大包装力度的同时,权威检测机构却从一些成品的茶叶中检测到了农药的残留成分,而且这个成分一直在增加,随着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投放,茶叶这一国饮当然地受到了不利的侵害。端起茶杯,面对随之泛起的芽叶,心也随之泛起许多并非杞人忧天的思考,在提高单产与增加品质的方程式上,我们当如何演算出最佳模式,寻求出一条中国茶叶生产路子,教给千千万万种茶的农民?在绿色消费之风劲吹的时代,茶农又要如何面对减污这个问题,才能回答新时代消费者提出的考卷?

茶生长在彩云之南下面的山坡,随着一场雨水长高,随着一支山歌走进机器里面,让机声重重复复地背诵。茶香,是一种永恒的气息,像春天的泥土,随便哪一场风都会让它钻入人们永恒的记忆。而茶文化植根彩云之南,并非导演在虚拟的舞台上编排出来一场临时演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饮料附加如此丰富的文化,茶文化之所以一代代传承,还因为最美的茶歌在彩云里飘荡,是动情的茶舞在茶农心里彩排。

工夫茶越洋飘香


中国自唐朝开始已流行茶文化,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沿海一带居民都喜欢喝茶﹔而品茗在于“茶趣”的享受与欣赏。广东人更喜欢上茶楼饮茶﹐香港人也一样﹐我翻译成 Yumcha(Yum是英文Yummy“美味”前半﹐cha是“茶”汉语拼音),自觉两字合在一起音意皆全﹐相得益彰。

再综合百度网资料与自己经验﹐简单与记者解释﹕从前﹐工夫茶只属潮汕贵族专享,如今已普及平民百姓﹔几乎每家每户必备一套特别茶具。喝茶成了潮人生活习惯﹐无论饭后﹑客人到访﹑好友欢聚,都乐于以茶叙情。茶冲完后﹐主客总是互相谦让,最后请长者、贵宾先喝,这套礼仪正是中国优雅的传统“茶道”。

老伴请他先喝﹐三十出头的洋小子端起烫手小杯﹐有点不知所措,喝完茶后却频频点头﹐兴致高昂。我再示范﹐喝工夫茶不同一般饮茶,喝时非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沿接唇边﹑茶面迎鼻﹑低头浅尝﹑慢品茶香﹐一啜而尽。解渴之外,还显示饮茶者的教养。

记者喝完后问道:“这茶叶是否叫Kong Fu?”他大概以为是“中国功夫”。我再解释“工夫茶”是“工夫”与“烹茶”方法的合称,也是一种细心而成的茶事活动,并非茶叶名字。 而且需要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茶不仅有养生功用,更意味着 “待君子,清身心” 。故工夫茶是结合潮汕人对精制茶叶、考究茶具、冲沏过程与待客礼仪、闲情逸致的整体称谓。

老伴顺势展示他那套最心爱的茶具﹐洋洋洒洒近二十样配件﹐又解释茶叶、用水及泡茶的五项要诀﹕烫杯热罐、刮沫淋盖、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烫杯热罐”为了保证卫生﹐老伴示范以精巧夹子夹着小巧玲珑瓷茶杯烫洗﹐清洁之外﹐主要是使热力均匀散于茶杯四周,以保茶香。否则茶杯冰冷(尤其是冬寒时)会破坏茶香。“刮沫淋盖”则是初泡茶时﹐滚水进壶浮现的那层泡沫﹐他以壶盖轻巧在上面“刮除”,使泡沫全部粘到盖上。“高冲”即将开水高高倒进茶壶中,一边冲一边慢慢打圈,目的是使茶叶所受温度平均。茶泡好后﹐他以茶壶嘴紧贴杯缘﹐低位慢慢倾出茶汤﹐如此“低斟”便能保住茶香。至于 “关公巡城”,他又示范﹐将在茶壶中泡制两三分钟后那些介乎橙红与橙黄色的茶汤均匀倒进每个杯里,为了使各杯茶色浓淡一致,他得巡回倾茶﹐以免茶色不均。最后,壶中茶汤倒尽,再以“点”状滴出,这就是 “韩信点兵”。每一步骤都不可轻率或忽略﹐否则影响茶味。而冲泡所用茶叶,也要三分幼加七分粗。老伴如此现身说法﹐令洋记者碧眼闪笑意﹐叹为观止!

的确﹐优美茶器及高雅茶艺,具“小中见大、外巧中拙、虚实盈亏”之哲理。所谓“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如今﹐潮汕工夫茶已渗透到民间各阶层,更遍及海内外。小巧玲珑茶杯默默负起沟通乡亲情谊的重大使命,茶香幽幽滋润也安抚着游子心灵﹐弘扬着“和、敬、精、乐”精神。

米仓古道茶飘香


米仓古道距今约3500年,由殷代诸侯国方(又称巴方)的巴人在夏末商初开通,是石牛道未开通之前唯一的一条川陕通道,名曰巴岭路。

古书上记载米仓道有几条线路,而巴岭路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老线路,南北走向,是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从汉中沿米仓古道一路走来,在南郑县红庙镇(米仓道称黄官岭)罗帐岭茶园山坡上,漫山遍野的茶叶苍翠欲滴,阵阵清香宜人。到了四川南江县境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山涧云雾缭绕,是天然的种茶良地。南江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初期,盛于汉朝,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大叶茶是省级地方优良品种,是制高档名茶的优质原料。特别是南江的金碑茶,明朝万历年间作为贡品,每年朝廷派专人沿米仓古道直接运送到宫廷,供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享用。目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2万亩,大小茶场158个,主要分布在贵民、上两、南江,长赤、沙河、下两等片区。

米仓古道上还有多处孔明井,是沏茶的上等好水,俗称甘露。据传是蜀汉时诸葛孔明带兵时沿路亲手所挖。为了防止敌军投毒,水井多数隐藏于竹林、树林之中。如今沙南路皇柏林中还有几处古井水质依然,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冬暖夏凉,饮之清澈甘美,沁人心脾。传说以孔明井水沏茶,饮后能让人明目醒脑,平添智慧。因此,当地百姓每有娃儿满月时,都取来孔明井水为儿子开智慧;巴州、集州等地上京赶考书生都会带上孔明井水,一是路上解渴,二是用孔明智慧助金榜题名;这种风俗延续至今,每年高考之前,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专程取孔明井水为子女沏茶,熬汤,祈祷诸葛孔明保佑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如今,到皇柏林旅游的人休憩停歇之时,喝上一口甘冽的井水,有消暑解渴、驱赶疲惫之功效。

千百年来,运茶马帮,巴山背二哥造就了米仓古道沿途古镇、驿站车水马龙的繁荣与兴旺。据年岁较高的老人回忆,每天至少有100余匹马,1000多名背二哥从汉中背盐、布匹或从巴州、集州背火纸、茶叶、银耳来往穿梭于米仓古道。傍晚,插着各家商号大旗的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和着声声响铃,进驻大小驿站。

如今,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只有来到光雾山牟阳城旅游的人们,从街边古香古色的土木建筑、泛着岁月光泽的青石板和精美的雕梁画栋,感受到这个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岁月留下来的沧桑。

历史上茶税那点事


唐朝以前已有饮茶的历史

茶,是发源中国的著名自然保健饮料。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人常璩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四川东部)就已经纳贡特产的茶叶了。在东汉、西汉均有食用茶的文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文人无以匡世,清淡渐盛,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刘伶、阮藉那样的酒量和不怕喝死的决心,要是喝多了胡言乱语,还伤感情,到后期,茶的饮料功能被进一步开发出来,清谈活动中,更多地用品茗来代替饮酒,茶逐渐变成奢侈饮料。这期间茶的饮用方法,是将茶进行初加工,制成茶饼或茶团,干燥后存放,饮用时注入沸水,并加盐、桔皮或姜葱调味烹煮,这一饮用法,一直沿用至唐代,现在,一些少数民族饮茶时中还会加盐,而在尼泊尔、锡兰等国家饮用红茶时还有加入小豆蔻、丁香和肉桂等香料的习惯,这都依稀保留着当年饮茶的影子。不过,饮茶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上层,较小众,老百姓是喝不起的,茶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茶叶贸易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轻,各地只是以纳贡的形式向朝廷提供茶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收,

唐朝饮茶逐渐盛行,唐中期开征茶税

唐王朝经贞观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生产能力和技术都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种植就能够发展成为农业上一个独立的分工。在交通方面,隋朝时就贯通的大运河又勾通了南北水道,航运业发达,商贸活跃,这些客观条件,大大促进了茶的消费、生产和贸易。唐朝从经济上、文化上、科学上和军事上都足够强大,唐朝在当时的国际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统治者拥有有足够的自信,因此对宗教比较宽松,特别是道教和佛教都得到了较大发展,道家相信长期饮茶,可以轻身换骨,羽化成仙。作为中原佛教主流的禅宗,根据地就在江南一带,这里是主要产茶区,禅宗在修行中提倡禅茶一味,寺院精通于对茶叶栽培、焙制,讲究饮茶之道,很多人都知道茶圣陆羽,实际上陆羽小时就生活在寺院中,掌握了种茶制茶各个环节的技术。寺院为茶叶饮用的起到了推介作用,茶叶也为寺院创造了高附加值,随着宗教在各个地区、阶层、领域的渗入,茶的饮用习惯也走向底层。后来唐中期又禁酒,许多人不得不找寻替代的饮料,茶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唐会要》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公元758年左右,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的诞生,对以后茶文化和茶生产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随着饮茶蔚然成风,茶叶已成为受消费者欢迎的大宗商品,刺激了种茶、制茶和贩茶的积极性,南方逐渐有农民专门种茶为生,茶叶种植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见当时茶叶种植和贸易规模。另外,唐代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茶叶文化由内地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茶叶因可解油腻,对以肉和奶为主食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很好的补充饮食,受到他们广泛欢迎,到唐玄宗时期,开设了用于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的茶马互市,即用茶叶去换回北方的马匹以及纺织品等商品,开启了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之门,也使中原的统治者发现了可以跟少数民族进行利益交换与控制的商品――茶叶。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从中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籽,种在滋贺县日吉神社的旁边,茶叶从此在日本扎下了根,茶道在日本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成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以到于现在很多老外都把茶道当成了日本的东西,而不知道本源在哪,这真是一件让中国人非常郁闷的事情。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国库日渐空虚,随着茶叶经济在经济总量的比例日益扩大,对茶叶交易的税收问题开始重视。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茶税,《唐会要》第八十四卷记载:侍郎赵赞建议诸道津要都会之所。皆置吏。计钱每贯税二十文。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之,充常平本钱(长平仓相当于现在的储备粮库)。兴元二年(公元785年)罢茶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张滂奏立税茶法,复茶税,以代水旱田租,化为常税,产茶州县和茶山就地征税,商人贩茶以三等定估,十取其一,这是茶叶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被征税,《唐会要》上记载茶之有税。自此始也,税率为10%,茶税收入为一年约四十万贯。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茶税率增为15%,至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更通过当时盐铁转运使裴休在长沙立《税茶十二法》,一方面规范了地方政府税收征收行为;另一方面打击偷税行为,还对茶农的生产制定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使茶商、园户都满意,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贸易,税率未增,却实现了税收倍增。

配合茶税的征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榷(qu)茶,即茶的专营专卖。文宗太和九年(835)当时任宰相王涯奏请榷茶,自已担任榷茶使,命令民间茶树全部移植于官办茶场,实行统制统销,同时民间存茶,一律烧毁。此法令只保护政府的利益,无视茶农茶商的利益,一颁布,就立即遭到人民的反对,王涯十月颁令行榷茶,十一月甘露之变就被宦官仇士良在杀死。后来令孤楚继任榷茶使,吸取王涯的教训,即停止榷茶,恢复税制。

为管理好茶税,唐代相继设立盐茶道、盐铁使等官职,茶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到唐宣宗时(公元846-859年)天下税茶,增倍贞元,茶税年收入达80万贯,已成与盐、铁等税并列的主要性税种,这距茶税的开征还不到百年。

宋代完善了榷茶制度,茶税征管加强

茶兴于唐盛于宋,到北宋,煎茶法已不流行,改之的是点茶法。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容器中用沸水冲点,在关键在於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煮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晚为佳。说实话,我一直觉得主要的工具茶筅,就是中国民间刷把和西洋打蛋器的结合体。为配合点茶,市场上还出现了专门制成细末的茶砖,称末茶,现在日本茶道所称抹茶,名称就是从此而来。在中原各地,都有专业的茶楼,流行斗茶,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在上层社会中,开始出现不加佐料和盐的清饮法。宋朝茶文化非常丰富,许多文人都在诗词中以开始用茶为主题赋咏,陆游就曾写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红戏分茶,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宋徽宗还著《大观茶论》介绍茶文化。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之说。茶,已完全深入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周边西夏、辽、金、吐蕃这些游牧民族地区,由于茶可解油腻,补充维生素,,在游牧中,共同饮茶已成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和饮食生活习惯,南宋时有文献记载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可见这些少数民族对茶的刚性需求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植区扩大,有专家考证南宋时茶叶的年产量到5000万斤,并且茶业的各项分工越来越细,除了茶楼,还催生出专门制作茶末的磨房,茶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宋代陶瓷业发展,茶叶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宋代时,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宋朝北方先后有西夏、契丹、辽、金等国的侵扰,北方的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南方相对要更稳定,战争的开支巨大,需要用茶叶与游牧民族交换马匹,主产于南方的茶叶,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在税收和流通管理上都进一步受到重视。在唐朝昙花一现的榷茶制度,在宋代得到了恢复和完善。

宋江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在开封、建州、汉、蕲口各置榷货务,五年(公元967年)在全国开始禁卖私茶,茶农只能把茶卖给山场,再由山场卖给政府。政府收购到茶以后有两种销售方式,一是官鬻(y),主要是卖到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茶叶,普通老百姓不能染指。再就是通商,卖给商人。商人想做茶叶生意必须首先到东京去交钱,东京也有一个榷货务,这个机构是负责收钱的,收到钱以后开具提货单,商人凭提货单到南方的榷货务提货。由于规定茶叶只能在一定地区贩卖,在贩卖过程中每过一地,还要向名地关卡交纳相应的商品过境税收,甚至有时过境税收比运费还高,加上交纳茶税的过程和方式上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茶农茶商的利益,严重打击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茶叶走私情况日增,榷场收到的茶数量和质量上都普遍下降。

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为完善榷禁,蔡京推出《政和茶法》。该茶法废除政府垄断收购的制度,改为通过控制专卖凭证茶引,实现专卖控制。茶农登记在册,商人贩茶,须向官府领取茶引,茶引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相当于税收源泉控管证明单,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茶引上明确规定茶叶的购处、购量和销处、销期,应纳税收,沿途的纳税情况。通过茶引,茶农和商人受到严格监控,产茶到贩茶的全过程都置于政府控制之下,把茶叶产销完全纳入榷茶制的轨道。同时,这一政策给予园户和商人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够调动积极性。《宋史食货志》载:自茶法更张至政和六年,收息一千万贯,茶增一千二百八十一万五千一百余斤,可见其作用之大。茶引这一专卖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

元明清茶叶贸易一度盛况空前最终转向没落

元朝时茶叶的饮用已进一步分化,团茶只是宫廷才使用蒙古贵族在茶中加果仁、香料等饮用,而汉族知识分子的的清饮法较为流行,民间多用散茶。明朝,朱元璋推广将茶叶直接冲泡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于行,节约时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能够体现茶叶的清香,自然成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元明清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榷茶制度。元代时设有盐、茶转用司,专门负责茶税和茶的专卖。元代虽然一度实行过茶叶的自由买卖,但总的还是实行榷茶,用茶引来实现茶税专卖和税收管理,有专家考证,至元十三年,茶税税额才1200锭(一锭50两),1330年达到218212锭,其增幅之大,榷茶制度功不可没。明朝对偷逃茶税处罚有十分严厉的法律规定: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明太祖时,一位附马走私茶叶,还被处以死刑。可见茶税在明朝财政收入中的重要地位。

茶税的增长也从侧面体现了茶叶消费量的增加。元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不缺马匹,其统治时期边境地区取消了茶马互市,到明朝时由于对北方的战略要求,马匹用量大增,又恢复了茶马互市。万历元年,张居正整顿边境茶叶市场,打击茶叶走私,使茶叶贸易完全暂停,导致了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不满,这真是一场茶叶,更应该说是茶税引发的战争,一打就是三年,最后明王朝重开茶市,对各部落进行分化瓦解才结束战争。

清朝的茶叶税收,很大一部份来源于出口,尤其是对欧洲的贸易。在明朝万历年间,荷兰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明朝末年,英国人在厦门设立商务机构,专门贩茶。以后,法、德、西班牙等国的商人也相继从中国贩茶并转卖到欧美。171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大量贩茶到欧洲销售。美国独立后,中国购买茶叶并成为当时继英国以后,向中国进口茶的第二大国。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竟高达11万吨,茶叶出口占当时外贸总量的80%左右。英国茶叶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但同时也将大量白银流向中国,造成贸易逆差。后来,英国人一方面设法将鸦片输入中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在这一大前提下,终于爆发了鸦片战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场由茶叶引起的战争;另一方面为减少对中国茶叶的依赖,通过传教士在福建桐木关一带窃取种茶和制茶技术,将茶树苗和茶工私运到在印度大吉岭一带进行试种并成功,后来又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规模种植,并试制出红茶,使这两个地区的茶叶成为世界名茶。当时,国外消费市场口味偏重于红茶,印度产茶区兴起,国际市场的茶叶竞争已经日趋激烈,清政府财政上越来越入不敷出,就不断提高茶叶的出口税率,出口成本增加,而中国茶叶从价格到质量上已无优势可言,这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能加快中国茶出口量萎缩,到十九世纪末,印度茶最终取代了中国茶的地位,在茶叶市场上中国彻底失去了话语权,中国茶叶出口在全球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足30%,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4万吨,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为31万吨,占总量的17.8%,当年失去的市场,到现在也没能抢回来。呜呼!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各方面都失去竞争力的大清帝国,也如它的茶产业一样,走向了没落。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一开始征收对茶征税时,称所收取的税收用于充常平仓本钱,承诺的是用于社会保障救济性支出,但唐帝国却是将这笔税收挪作他用,又所税亦随得而尽。终不能为常平本;后来再次开征茶税,打起的旗号也是称此款项作为国家储备,并承诺灾年减免税,以丰补歉,并最终也未落到实处,《唐会要》记载:然税茶无虚岁,遭水旱处,亦未尝以税茶钱拯赡。正是唐政权后期对国民的巧取豪夺,动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造成社会矛盾不断升级,唐朝后期农民起义不断,终将腐朽的唐帝国推向了灭亡。清朝时期国际茶叶市场的丧城失地,清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掠夺也是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说发展经济,培植税源才是财政增收的根本,巧取豪夺最终只能是杀鸡取卵。

特写:台湾茶飘香“哈洽会”


特写:台湾茶飘香“哈洽会”

特写:台湾茶飘香“哈洽会”

一袭中式长衫,一抹氤氲,38岁的谢孟桥带着他的台湾茶,专程从台湾南投县来到冰城哈尔滨,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在展馆里飘散,海内外客商闻香而来。

从曾祖父开始种茶、制茶,到眼下颇具规模的事业,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家族生意延续到谢孟桥这里已经是第四代。

与家族企业山之风小镇经理的头衔相比,他更愿意别人将他看作一位师。

“茶是传统的代表,它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体味精神上的享受,”谢孟桥说,“所以经营不仅是做生意,更是对传统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茶是值得我一辈子用心经营的事业。”

20年前,大陆人眼里的台湾茶近乎“天价”,而现在,茶的价格没发生太大变化,喜欢上它的人却越来越多。

“随着大陆经济发展,现在不但在有饮茶传统的南方,在北方,人们对台湾茶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懂得品茶。”谢孟桥自前年开始在大陆经营台湾茶,销售增长很快,已经在很多省份开展了业务。

在谢孟桥眼里,茶是两岸交流的媒介,大家可以通过品茶增进彼此了解,走近彼此的心灵。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谢孟桥前来参加“哈洽会”,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哈尔滨这个祖国最北的省会城市。

在这里,他见到了很多期待了解台湾茶进而了解台湾的大陆客商,也感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等国家的企业对台湾茶的浓厚兴趣,“这次我的收获很大,明年还会再来。”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是^***批准举办的大型对外交易会之一,是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最大展会、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自1990年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20届,第二十一届“哈洽会”于6月15日至19日举行。

趣话历史上茶与僧


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茶与僧常因此相辅相成,声名与共。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茶谱》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瘥。

僧侣对茶艺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除了地理因素,当然还有功利方面的原因。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正需要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而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疲睡见茶功的诗句。加上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茶性净洁,久饮益思;助人寂静斯文,稳健开神,为佛教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与僧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北朝隋唐统一之后,在禅宗率先倡导之下,茶饰、茶贸均呈发展之势。茶圣陆羽就曾当过和尚。在他所着的堪称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经典着作《茶经》中,将南北朝时敦煌人单道开坐禅不畏寒暑,归之于饮茶的功力。

名山出名茶,名山多庙寺。如着名的蒙顶茶、武夷岩茶、黄山毛峰、华顶云雾、雁荡毛峰等名茶,无不出自名山寺院。山中寺院种茶,与僧人爱惜生灵不无关系,况且,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

茶,因其自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之佳品,甚至奉为取代酒浆的祝天祭祀圣品。唐代名僧皎然,在其《饮茶歌》中吟道: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酒贬得如此之低,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偏见之嫌,却也不难看出中国茶文化之久远,以及僧与茶的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