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香中品味恩施人的精气神

发布时间 : 2021-12-15
品味绿茶 普洱茶品味

品味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从茶香中品味恩施人的精气神”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从茶香中品味恩施人的精气神”相关知识!

恩施玉露茶获得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三个最具发展力品牌之一的殊荣,湖北省仅此一家;而花枝茶则于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被评为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8月,被中国茶叶学会在杭州评比为全国名优茶一等奖。恩施出名茶!恩施茶叶的走俏,也彰显出了恩施人的精气神。

发挥茶叶资源优势的战略眼光。恩施,武陵山腹地,山奇水清,云雾飘渺,烟岚留白,清江滋养,硒土独拥,因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原因,特别适宜茶叶的生长,茶叶在恩施有着悠久的历史,恩施玉露茶更有中国十大名茶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多项桂冠。发展茶叶,就是让优势更优,让特产更特。基于此,恩施市,从政府到企业、农户,莫不亲茶、爱茶、种茶,发展茶叶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重要门路。

壮大茶叶产业的气魄与行动。在恩施市的许多村乡,老百姓在村乡干部的组织下,改粮种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示出坚定的决心。芭蕉集镇山顶那把巨大的酱色茶壶把当地百姓发展茶叶的决心与信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枫香坡村的茶文化走廊又把恩施人对茶叶的理解与热爱尽情地渲泄出来。陆羽塑像、恩施茶叶史、品茶亭、采茶歌将历史人文传递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在亲茶敬茶的氛围中,一些乡村万顷茶园,片片相连,几乎看不到别的农作物,满坝满坡,房前屋后,茶色如波,成了真正的茶叶海洋。

浓烈的茶叶品牌意识。优势的资源,还需要现代品牌意识,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价值,恩施人把资源优势与市场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政府把恩施玉露作为恩施人笑迎天下客的三张名片之一,在武汉举办恩施玉露茶叶新闻发布会;同时,大力扶持其他茶叶企业,鼓励茶农民利用天赐圣土(含硒土壤)发展无污染富硒茶叶;引导企业积极改进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加工质量,把恩施茶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积极参加各类顶级茶评活动,让更多茶叶专家们感受恩施茶叶形美、色绿、味清、香绵的特点,让恩施茶在高水平的现场对比中惊艳世界,从而使恩施玉露茶恩施富硒茶,花枝茶等一大批茶叶在国内茶叶市场上独占风流,培植出了巨大的恩施茶享受群;茶叶价格可观,无数茶农因此走上脱贫致富路,灯笼坝、戽口村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经过多年创业,新时代的恩施茶叶超越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恩施人创业的精神更加强烈,新建的中国硒都茶城,以商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将茶产业、旅游产业、时尚商业巧妙结合,与文化融为一体,独具创意,志不在小,将成为恩施茶叶事业的航母,其意义已不止是恩施人的茶城,同时为全国茶叶界提供了一方重要的舞台。

淳厚而又睿智,内敛而又创新,传统而又时尚,重商又重文化,如茶叶般沉静,如茶叶般精神,气韵脱俗,情味深长这便是恩施茶叶中积淀的恩施人的精气神。

cy316.com延伸阅读

记忆中的茶香


记忆如果有气味,那么一定是如茶叶一般的清香。

中国是茶叶的生产大国,茶叶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占有着一个位置。不管怎样,生活中,茶叶于我们,无论喜欢与否,都是撇不开的,剪不断的。可是,茶叶于某一些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像是嵌入生命的宝石一样,熠熠发光。

我是生于茶山的“茶人”,自称茶人,是因为从小到大,每天生活里必有茶,茶也与我的关系是那样的亲昵,情感是如此的深厚。很多事情,我们常常只看到表面的,譬如茶山的翠绿妖娆,茶叶的昂贵,茶叶质量的参差不齐,茶农的朴实及不善言谈,等等。而,只有我们茶山长大的孩子才知道其中的苦与甜,明白那些他们无法体会感动与喜悦。

说到底,以茶叶为生的茶农亦是靠天吃饭的。茶农们最怕的就是茶叶收成的时候碰上了雨水充足的时候,不仅不利于采摘,对于茶叶的制作也是不利的。茶山的孩子早早的便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茶农们起早贪黑的,与时间在赛跑。每一株茶树如同自己的孩子,时刻关注它的成长状态,细心的除草、除虫,还得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揉搓。记忆中的小时候是满满的茶香,茶叶制作得好,价钱就高,稍有欠缺,同样的辛劳下,却也只能贱卖了。

记忆里,自然的茶香让人很是舒心。有茶香的日子就是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的日子,放下肩膀的担子,品味真情的感动和收获的喜悦。

如今,远离茶山的我亦能时时感受这自然的香气,茶叶的幽香,从未断过。

茶香中的民国精神


民国的空气中充斥着长衫马褂与西装革履撞击与摩擦的声音,一方面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一方面又是对西方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精神的呼唤与宣扬。这个色彩斑斓的时代里凝结了独特的民国精神。即便是一杯寻常之茶,在民国大家的笔下也变得生动多姿、况味悠长。

提到民国的茶文,周作人的《喝茶》当属典范: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延续千年的茶文化早已被唐宋明清的文人和茶人演绎得至雅了,而到了日本衍生出的茶道更是发展到了崇高的美学境界。知堂老人用白话文寥寥几笔便勾画出雅人之茶应当有的身与心的状态。而他所认为不适宜的喝茶的时候多吃瓜子,左一碗又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则是到了雅的另一边俗了。他这一形象比喻,倒是弄得不少后人喝茶时拘谨起来了,因为怕被嘲笑为沙漠人啊!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喝的自然也是雅人之茶,他在《茶和交友》中说: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也只有在眼前和心中毫无富丽繁华的景象和念头时,方能真正的享受它。和妓女作乐时,当然用酒而不用茶。但一个妓女如有了品茶的资格,则她便可以跻于诗人文士所欢迎的妙人儿之列了。林语堂笔下的茶有了提升人格和地位的功能。

文人品茶贵在精细、贵在高雅、贵在感觉,但这些在鲁迅的笔下却充满了批判的精神: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同样名为《喝茶》的文章,鲁迅和周作人,文风迥异,常有人拿这两篇文章做比较,两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生命轨迹在这一杯茶里各自分离。

鲁迅先生对这种麻木在细腻敏感中的人满胸愤懑,无独有偶,阿英也对吃茶文学充满了讽刺:新文人中,谈吃茶,写吃茶文学的,也不乏人。最先有死在风不知向哪一方向吹的诗人徐志摩等,后有做吃茶文学运动,办吃茶杂志的孙福熙等,不过,徐诗人吃茶论已经成了他全集的佚稿,孙画家的杂志,也似乎好久不曾继续了,留下最好的一群,大概是只有且到寒斋吃苦茶的苦茶庵主周作人的一个系统。周作人从《雨天的书》时代(1925)开始作吃茶到《看云集》出版(1933),是还在吃茶,不过在《五十自寿》(1934)的时候,他是指定人吃苦茶了。吃茶而到吃苦茶,其吃茶程度之高,是可知的,其不得已而吃茶,也是可知的,然而,我们不能不欣羡,不断的国内外炮火,竟没有把周作人的茶庵,茶壶和茶碗打碎呢?特殊阶级的生活是多么稳定啊。

民国是各种主义、各种思想、各种精神激烈碰撞的时代,茶香中的民国精神里有生活的情怀与况味,也有现实的愤懑与批判,我们无从评判孰优孰劣,一杯茶里可以看到乱世中民国范儿的澄明心境,归于三个字便是真性情。

夜晚中的茶香


夜色降临的时候,一个人看着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空寂辽远,思绪飘飘荡荡,总觉得有些孤独,这时候最想的是喝一杯茶。

空灵、宁静,舒展,一杯茶总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诸多感受,每天忙碌,夜晚才会觉得满身疲惫,精神也有些麻木,茶如甘霖,滋润心田,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茶像一个随时随地听你倾诉的朋友,于是在夜色中,在星光下,孤独的自己心中有了一丝安慰,回思过往种种,觉得一切都释然。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茶有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苦若生命是人生中有太多无奈,总有很多事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从学生时代到初次踏足社会再到社会中反复历练,经历的若干事,总会留下些遗憾,有些不甘,有些落寞,有些怅然,在茶水与唇齿初遇,便是这种淡淡的苦涩,引发回忆,触动心弦。

可生命中总有一些璀璨是记忆深刻的,比如如春天一样明丽的爱情,长发飘飘的少女,温婉的笑容,手牵手踏青的日子,迈步空旷原野,畅游天地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那个时候总会放下所有负担,如品茶时的夜晚一样,彻底放松,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

第三道茶香淡若微风,不管是开心也好,伤心也罢,不管有多少痛苦,多少喜乐,在经历的足够多之后,都只是微风,风吹过,心境安然,不留一丝痕迹。

普洱茶从历史中走来


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一词的诞生时间,距今并不久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有,如今俨然成为时下世人的口头禅,非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风雅。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新茶”。自唐陆羽与其所著《茶经》以降,一千多年以来,绿茶一直蔚为中国茶的主体,由绿茶衍生的茶文化一直主导中国茶文化的走向。

在唐以降明以前中国紧团茶的古典时代,普洱茶籍籍无名,以“散收,无采造法”行世。未被《茶经》收录,一直使许多普洱茶学者耿耿于怀。云南本土的学者詹英佩老师专门在自己的书中考究,普洱茶产地在唐代游离于中央政府控制范围以外,由此造就了遗珠之憾。

到了明末清初,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诞生了,承继的却是古典茶时代紧团茶的衣钵。而此时,历经了明代一个王朝,散茶已然成为正统流布天下。负有远见卓识的云南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慨叹普洱茶:“藏之年久,味愈胜也!”而这却与追求新鲜自然为上的主流认识相左,未被时人广泛接纳。为了融入华夏茶文化的正统,普洱茶从未停止过尝试。

清朝后期陷入深重灾难的这个国家,自身犹自难保,更无心与茶,普洱贡茶也戛然而止。惊醒了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全面的学习西方,尤重科学,文化被置诸于一旁。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重又开始构建茶文化。

对于普洱茶与饮食文化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俯瞰中国的版图才发现,传统的地域饮食与茶密不可分。江南之地饮食清淡,却与无味之味的龙井茶颇为相宜。群星拱卫的华夏版图,边疆线上,蒙古地区喜好的湖北黑茶青砖茶;新疆地区嗜好的湖南安化黑茶;川藏地区喜爱的四川黑茶雅安南路边茶;辽阔的西藏地区,尤为钟爱的则是云南的普洱茶。

由此,千百年来,黑茶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而在广阔的华夏腹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食则以五谷杂粮,饮则以粗茶,粗茶淡饭保健康。各具地域特色的饮食版图,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被打破。率先与西方世界融汇的港澳台地区的人们,在生活富裕了之后,早早地接受了普洱茶。并将这茶顺带推向了海外,以至于有了后来的销法沱。大陆地区最先开放的广东地区,地缘相近、语言相通、饮食近似,也一并接纳了普洱茶。

从东南沿海到中原地区再到东北地区,普洱茶呈现阶梯状发展趋势,根由全在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从粗茶淡饭到无肉不欢,饮食结构部分少数民族化,部分西方化,全赖普洱茶获得饮食结构的再度平衡。

由此,我们的生活中,每日不可缺者,普洱茶。每天的生活,伴着一杯普洱茶度过。

从收藏“茶罐子”中得到的


我嗜好饮茶,也痴迷茶具古物的收藏。在我的茶具藏品中,茶壶、茶盏、茶杯、茶罐等等,加起来约有一百多件吧!若论年头,既有宋代知名的建窑兔毫盏,也有近、现代的茶具;既有名家紫砂壶,也有精美的景德镇出产的瓷茶具。这些林林总总的茶具藏品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挚爱,它们常常是我忙里偷闲,或者茶余饭后抚慰心灵的对象。每次进入我的收藏室,检阅抚摸着这些得来不易的宝贝,温习着曾经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捕捉着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感悟,真有说不出的愉悦和慨叹。

在我全部茶具藏品中,有几件不同时代的茶罐子,平日特别得到我的钟爱。并不是说它们有多高的经济价值,而是在它们身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印记。把玩着它们,很容易把人带入到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年代中去……

火炬造型茶罐,文革期间霞浦县瓷厂出品,是特制专供出口的精品彩瓷茶罐子。茶罐高15.5厘米,罐子顶盖正中印有菱形图案,内中烘托出一个“优”字;罐子底部并排印有中文“霞浦县瓷厂”和英文“MADE IN CHINA”的红字。罐的四周装饰有4幅国画,国画的内容是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图,每一幅画面都是温阳高照作为烘托。

这是一个特别让人喜爱的茶罐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有限的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的出口成为国家换取珍贵外汇的主要来源。其中,茶叶的出口成为最主要的出口资源之一。从这个火炬造型瓷茶罐的身上,我们能够感知到当时茶叶出口最真实的面貌:质量上佳、包装精美、中国特色。

太姥花茶瓷罐子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公安送给我的珍贵藏品。罐子制作得相当精美雅致,罐子顶盖正中印有一颗红色五角星,正面是一幅山水画青葱悠远,小桥流水,恬静自然;罐子背面正中印有篆书“太姥花茶”,其下印有楷书“福建省公安厅赠”字样。这种茶叶罐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福建省公安厅订制,专门用作奖励福建省公安系统先进人物用的。

老公安珍藏了这只“太姥花茶”瓷罐子,因为在这只茶罐子的身上,寄托了老公安几十年对公安工作的忠诚,包含了老公安用无数汗水乃至鲜血书写下的毕生荣誉。老公安文化程度不高,建国初期便投身于新中国的公安事业,一直到上个世纪末光荣退休。期间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惊人业绩,但却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深得同事的信任与爱戴。直到临退休前,在同事们的一致推荐下,上级给予了老公安一生唯一的一个先进称号。在授予奖状的同时,还奖励了这两罐特制的“太姥花茶”。在老公安将两个珍藏的茶罐子以赠送的方式加入到我的茶具藏品队伍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是不能用任何钱物衡量的宝贝啊!”

从茶叶看福建人的精神


泉州港的开辟,让福建人较早置身于世界之中,并最先领略到了茶、瓷、丝绸对于世界的意义。时至今日,福建人依旧固执地认为,只有三者结合,才能传达出一种中国式的声音。这点,观察福建人开的茶店就可以知道,丝绸是茶的柔软外衣,茶被包裹、缠绕,之后安详而华贵地躺在精致的茶盒中,等茶被取出来品饮时,便与甜美的瓷器发生了关系。

只要置身于茶馆,你便可触及华夏三大物质文明带来的高级精神享受,加上泡法极为讲究的福建功夫茶,品茶人每一步都被推往茶神的境界。这种随处可见的日常品饮场景,被福建人带到任何一个有烟火之地,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还是在西南边陲之地,你都可以领略到福建人那种热情。

英语世界里茶的叫法来源自福建方言,这令人福建茶人感到自豪,但却不能成为福建人作为承担中国茶命运的主要理由。

事实上,福建在中国的饮茶史要晚于大部分地区,茶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从云南扩散到福建一带,晚唐以及宋代对建安茶以及建安窑的推崇,让福建茶长活在中国茶话语体系中,福建人喜欢斗茶、喜欢研制茶的不同品质。到了1950年,中国茶叶专家陈椽(福建惠安人)根据制作工艺,把中国茶分为六类,福建茶占据青茶、白茶、红茶、绿茶四席,这依旧是当下福建茶人傲点之一,并为福建成为中国第一产茶大省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明代之后,福建茶人取代长期倒卖中国茶的契丹人,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从Kitan(契丹)到Boheatea(武夷茶),从chai(陆路传播对茶的称呼)到tea(海路对茶的称呼)的转变,意味着在中国西北势力的衰落,北方丝绸不再是华夏贸易的主要通道,航海业导致海上瓷器兴起,茶马古道的纵横贯穿,让一切有迹可寻。

今天喜马拉雅山下印度的大吉岭茶园,就是“植物猎人”一次又一次大掠夺的结果。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计划在其殖民地建立茶园,但没有成功。公司遂派茶叶盗贼罗伯特·福琼到中国非法采集茶种、茶苗,偷偷学习种茶方法,并寻找茶工。

罗伯特·福琼在1839—1860年间曾四次来华,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来自宁波、舟山、武夷山的23892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走8名中国福建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兴旺发达。

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从稍后的情况大致可以推测出,当时被挖走的福建茶工是精于红茶的高手。

18世纪,迷恋上茶的英国人还不知道,红茶和绿茶居然长在同一棵树上。所以,当茶叶盗贼罗伯特·福琼宣称红茶与绿茶不过是不同工艺产物时,在大英帝国掀起争论可想而知。在中国的传统里,茶神秘莫测的身世一直隐藏在皇家深宫大院与名山大川之中,被当作罕见的礼品往来于皇亲国戚、机要大臣以及外国使节之间。那些年的文人、工匠、官吏一度被告知,要守护茶制作的秘密——皇家企图用秘而不宣的方式来维护茶的身份与尊严。

在一个视绿茶为母体的国度,任何一种尝试,都会被视为冒犯传统。红茶的起源被追溯到福建崇安的一些制茶小作坊里,满足一些民间茶爱好者换嘴瘾的需求。事实上,其他茶类亦如此,黄茶的制造者被许次纾在《茶疏》里贬得一塌糊涂,他斩钉截铁地说,这帮庸才作废了的绿茶,是下等人的食物,算不上饮品。嘉靖年间的御史陈讲疏说,四川、湖南的黑茶,只是销边地区换马的物资,算不上什么好茶,最多也是中二品而已。现代白茶还是从绿茶的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发展演变而来,所以受到的批评最少。

如上所说,中国的传统,是绿茶传统,如“狮峰龙井、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蒙顶甘露、泉岗辉白、君山银针”,但是一份命名为“十大名茶”的名单中,赫然挤进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我花了很大力气考证所谓“十大名茶”的出处,最后颓然放手,那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命名,没有任何官方说法,更多是民间“口碑”。但在“十个卖茶人,八个出福建”的茶界,你要相信多数人的原则。

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这份名单再次被修订,在“安溪铁观音”领衔居首之下,“武夷岩茶”自然在列,福建人再次把自己着力打造的“福鼎白茶”送进十大名单;同时,上海也宣布,2009年上海人茶叶消费中,铁观音取代龙井占据第一。在一份中国名茶的榜单上,福建拥有28个名茶同样雄踞冠军,其后的安徽不过11个。

福建茶人这种敢于冒险、乐于尝试、勇于开拓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外,对内亦如此。功夫茶最初的指称,被确定在最好的岩上武夷茶小种,在清代嘉庆年间,安溪茶都被视为下者,转眼就时过境迁。功夫茶,不仅喝茶要下功夫,制茶要下功夫,卖茶,更要下功夫。

在茶香中静默


品茶,不需要怎样专业的手段,重要的只在于你内心的状态。浮躁的人、心思不属的人、眉头紧皱的人、争强好胜的人,都不适合品茶,他们喝茶,大约只能用鲸吞,或者牛嚼牡丹来形容。

要静,静能生慧,能自内而外的感受,能自远而近的回想,反省一路走来的对错,细数一路走来的得失,茶香袅袅,将一切沉在心底,让一切归于沉寂。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需要说再见,已经消失不见,安静的不起一点涟漪,我们知道这就是生活,如茶中轻波,一些人的过往来去,如茶中影子,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

很多次我们回眸,过往安静的如一幅画,画中有一些曾经的心情,当时或许轰轰烈烈,现在看来,却也不过是茶中的叶,静默,安静如一。

每个人都有过细雨中,倚在窗前的静默,看一本曾经的书,翻一本曾经的画册,看书中曾经勾勒标注的段落,看画中曾经巍峨的山,那山会是茶中的绿色、白色、黑色或者红色。

静默中,可以是朝阳的冉冉升起,也可以是夕阳染霞,可以是月色清冷,也可以是圆月的光明,一切都如茶水,自然变换如同一道风景,不起涟漪。

静默中,你持茶盏的姿态一定是最美的,因为这是将所有一切都放下的姿态,不再有拘束,整个天地,除了你与茶香,不再有其他。

这个时候才适合品茶,品出最平淡,也是最浓郁的味道。

茶马古道,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全长近四千多公里,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探源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

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明代,继续元之驿站制度,对有破损者限期恢复,与此同时,明朝对驿道上的要津、渡口之管理有所强化。明朝在雅州、碉门设置茶马司,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经由康区而入西藏,作为主要“茶道”的川藏线,经济价值大增。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因社会动荡、战争、清政府腐败等种种原因,茶马古道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迅速衰落,也被废弃了。

名称由来

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结束时,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

历史意义

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茶马古道,这四个字,让普洱茶从几近湮灭的历史尘烟中,飘出了文化的茶香。

二百多年间,世序更替,人事浮沉,茶马古道从始至终都在见证普洱茶历史的变迁。茶马古道,最终成为了普洱茶文化的灵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