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泉趣谈

发布时间 : 2021-12-17
商南泉茗茶 翠泉绿茶 茶叶名

商南泉茗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名泉趣谈”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武夷山四曲御茶园内(现茶叶研究所品种园中)至今还依然保留着一口水清甘洌的通仙井,又称呼来泉。

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设置御茶园时,挖凿了一口通仙井,井沿为八卦形,在通仙井旁还盖了一座别具一格、高七尺、宽与深二丈见宽的喊山台。每年惊蛰这一天,县令带领官员、绅士、茶商、茶农等在这里举行祭祀茶神仪式,至祭文、鸣金击鼓,参祭众人齐呼:茶发芽、茶发芽据说这声浪使通仙井内的井水频频升降,为此人们称井内的泉水是呼来泉。

呼来泉又名通仙井还有另一种说法,武夷山曾是道、释、儒三教并存的历史文化名山。但唐代以后以道教占统治地位,因此许多峰峦溪涧的命名都带上浓郁的道家色彩,道家还将武夷山景区分成了三片,九曲溪一片、溪北一片、溪南一片。水的北面叫阳,水的南面叫阴。而九曲溪北,冲佑观附近,有一眼龙井,正是鱼井,鱼为阴阳鱼之鱼,四曲溪南即御茶园内有一眼通仙井又名呼来泉,两口井是阴阳鱼的眼睛,全部合在一起正好是一幅《阴阳鱼太极图》。

cy316.com编辑推荐

趣谈洗茶的由来


趣谈洗茶的由来

人们用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金沙泉是怎么成为贡泉的


金沙泉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城西北16.5公里,顾渚山东南麓,直径约120厘米,据清《长兴县志》:顾渚贡茶院侧,有碧泉涌沙,灿如金星故名金沙泉。唐朝时,金沙泉被定为贡泉,在清明前,官府以特制银瓶盛金沙泉专程送长安进贡。《新唐书地理志》:湖州金沙泉以贡。

杜牧诗云:泉濑黄金涌,芽茶紫壁截。前句指的就是金沙泉。以此沸泉沏紫笋茶,茶汁如茵,香气扑鼻,啜之甘冽,沁人肺腑。故有紫笋茶、金沙泉之称。古代的《品茗》一文中也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爽,口感浓郁。

那么,金沙泉是怎么成为贡泉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那就是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浙,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肃宗至德初(756~757年)过长江,到湖州,与诗人僧皎然结为忘年交,上元初(760~761)隐居苕溪之浜,闭门著书。嗜茶,对茶道研究尤深。

唐代宗广德年间(763~764),在今宜(兴)长(兴)两县交界处,向毗陵(今常州)太守李栖筠推荐阳羡茶为贡茶,大历五年(770)朝廷以阳羡茶贡额不足,遂命分山析造,自此以顾渚紫笋茶入贡,长城诸乡茶芽皆置焙于顾渚。陆羽评茶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湖州生顾渚山中,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

陆羽于顾渚山,置茶园,作《顾渚山记》,在长城县境考察西噎山、伏翼洞、啄木岭、悬脚岭、青岘岭、筱浦、吴山等地,并将紫笋茶的制作、饮用,写入《茶经》。顾渚山产的紫笋茶既成贡品,遂置贡茶院于此,每岁进奉,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贞元时岁造贡茶一万八千四百斤。自此,紫笋茶为历代贡品,而闻名于世。陆羽又以顾渚山下金沙泉烹煮紫笋茶,金沙泉与紫笋茶同列为贡品。

趣谈《红楼梦》中吃茶寓意


趣谈《红楼梦》中吃茶寓意

《红楼梦》取材于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书中通过所写的、饮活动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细微曲折和极其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些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情节,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一、以体现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微妙感情 在第41回《栊翠庵品梅花雪》里,孤傲清高的妙玉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到自己房里吃“梯己”,宝钗坐在榻上,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所用的是巧夺天工、珍贵稀罕的具,煎所用之水也是细心珍藏的雪水,足见她们之间的特殊感情。至于怡红公子宝玉缘何也能混迹其间“蹭吃”,妙玉给宝玉用的具居然是“仍将前番自己常吃的那只绿玉斗”,更有作者的一番深意了。

妙玉原是因家道中落被迫遁入空门的柔弱女子,她依托佛门,才得以在大观园内有一立足之地,但是她的青春美丽却被锁闭在铁槛门内。刘姥姥用过的杯她嫌肮脏龌龊,连成窑的杯都可以砸碎弃之,而一个男人却可以享用着她自己日常饮用的杯子,不难看出宝玉在她心目中有别于他人之处。从小说的描述中看出宝玉去妙玉处喝也已经不是头一遭,不然何来“仍将前番”之语?并且“前番”吃毋庸置疑没有第三者在场,是宝玉自己单独去了,或是妙玉专程邀请宝玉去的,无处可考,可以确定的是宝玉用的就是妙玉自己专用的绿玉斗。作为修行人的妙玉敢于如此大胆地把自己常日吃的绿玉斗给宝玉用也是情不自禁,宝玉自然也心领神会。虽然妙玉为了撇清在大家面前对宝玉说:“你这遭,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但其实是因为心虚才竭力用话掩饰,颇有越说越说不清的味道。人物之间种种细微的感情在饮细节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实在妙不可言。

二、以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活动 第3回写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初进贾府,在贾母房中寂然饭毕,丫鬟们便用小盘捧上来。而她先前在家,被教以惜福养身,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方不伤脾胃。如今她见府中许多规矩皆不合家中之式,也只得随和些一一改过来,接了。书中写道:“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来,这方是吃的。”这些细致生动的描述不但展示了贾府身为贵族之家的奢侈排场,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封建大家庭的饮礼节、规矩,也巧妙地暗示了黛玉当时的活动,把她的内心情状刻画得极为生动真实。

再有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贾府重要人物王熙凤会见刘姥姥的那一段。书中对凤姐吃的形容惟妙惟肖:凤姐也不接,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抬身要时……好一个"神情宛肖"的凤姐,她明知刘姥姥是年老的长辈,按理应当恭敬地接待。然而她是贾府的当家少奶奶,从骨子里轻视穷人,所以故意让对方在炕前站着,自己装成没看见的样子,对一阵子才抬起头来,笑着说些客气话,实际上只是口头敷衍一下,身子并没动。这一切做得恰到好处,也让凤姐内心所思跃然纸上,无怪乎脂砚斋如此评论道:"此等笔墨,真可谓追魂摄魄。"

三、以可窥见人物身份和地位第19回写宝玉事先没有通报就悄然去探望贴身丫环袭人,袭人家里人忙着另摆果桌,又忙着倒好。不过,袭人心里还是明白,她拿不出成窑杯和"老君眉",便不得不将自己的杯斟了招待宝二爷,当然这已经是最高待遇了,从中也看出他们之间的感觉深厚,但毕竟袭人是个贫寒之家的女子。

还是在第41回,书中写贾母不吃作为贡品的"六安"而喝"老君眉",体现了她这个贾府老祖宗的尊贵身份。而村妇刘姥姥来自农村,自然没有任何饮的,她不懂吃了油腻的食物后喝会闹肚子的饮之道,且在接过贾母半盏后还说出了这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话:"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王熙凤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爷爷时就掌管各国来使的朝贡,所以她能拿出"进贡"的暹罗分赠给姐妹们。天国仙随意拿出的都是极具,且娓娓道出她满腹的经,连"诗礼"的荣宁二府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可想而知这位"槛外人"家世背景非同一般,原来金枝玉叶的身世也就不言而喻。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细节突出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正是曹雪芹独步千古、细密精工的笔力所在。

茶马古道上的桥梁趣谈


茶马古道上有许多工艺独特、建造秀美宏伟的石拱桥、风雨桥(又称廊桥)、铁索桥(又称吊桥)。不少桥梁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今日尚存,泽富后人。

平凡的人民亦有伟大的创造。建筑在山远水长之中的桥梁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的最好的例证,它们饱含着地理地质、水系水文、建筑雕塑、碑刻书法、民俗心理、环境美学、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内容。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多门学科完美结合的实物载体,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劳动创造奇迹的丰碑。

在流失的岁月里,我们的先民创造的美轮美奂的桥梁,有的被洪水冲圮,有的因种种原因改建或撤除。大部分桥梁,已无踪影,仅在百姓中留下了一个名字。但是,这些建筑在崇山峻岭间的各类桥梁,无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仍有许多完美无暇地融合于山水之间。

龙坝三桥:古桥建筑的艺术瑰宝

墨江的龙坝乡的八道河上有一座造型十分优美的古桥——双星桥。除双星桥之外,龙坝还有三座建筑于解放前的古桥,即建在石头寨脚一条小河上的永安桥,建在距竜巴大寨一千米左右一条小河上的竜巴石拱桥(此桥于1999年秋被洪水冲毁),建在南大河和竜巴小河交汇处的南大古石拱桥。

龙坝地处墨江县的东部,山河纵横,交通闭塞,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蛮荒之地。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先人们却建造了四座石拱桥,不能不说是滇南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龙坝是滇南哈尼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建筑于建国前的石拱桥是当地哈尼族先民与居住在周围的其他民族共同建造的,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瑰宝。

“花桥”水云间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乡和孟弄乡交界处,有一座建造在那卡河上游的花桥。在这远离城镇和交通要道的大山深处,当时的哈尼、彝、拉祜、傣等少数民族建成这样的桥梁,实在是一种奇迹。站在离那卡河约500米处的蚂蚁堆街的梁子上,只见那卡河从高耸云天的滑竹箐梁子轰然而下,一泄千里,河的右边是当地有名的九头山,左边是滑竹箐梁子南下的一个小山脉,两山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河流就在梯田间流过,在九头山脚折西而去。现在的花桥就建造在那卡河折西西去上游150米的地方。现在的花桥是一座石拱桥,是建国以后重建的,可以承载10吨以上的汽车通过。

站在花桥上,云高水长,空旷阔远。

桥之上,云去云来;桥之下,长水不息。

花桥的美丽景观。

风风雨雨涟漪桥

在以普洱为中心通向昆明和中原的“茶马古道”北路上,有一座以水波命名的桥梁——涟漪桥。它是“茶马古道”进入思普境内最宏伟、美观的桥、房、亭结合的桥梁。被人们称为千里迤南古道第一桥。

涟漪桥座落在具有双子星城美誉的墨江县城南郊联珠河和清溪河交汇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墨江这个昔日“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日渐繁荣。涟漪桥已经成了县城的一部分了。

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涟漪桥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二年(1822年)被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同治元年(1867年)墨江大水,又被冲毁。为方便过往马帮、商贾,他郎厅署游击将军孙世恒等邑绅捐资于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桥身系土砖木混合结构,木梁,木板铺桥面,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魁阁楼瓦屋面为四面分水。桥身长27米,宽4米。桥中心魁阁为5.5×5.8米,高16米。河中桥墩以条石顺水方向砌成梭形,使流水顺畅,岸坡稳固。桥墩长22.8米,宽8.4米,每孔净跨8米。修桥投资共用了白银2384两。涟漪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中心的魁阁楼是一座方形二层楼亭,并于两边的两座小魁阁楼浑然一体,青瓦粉墙,四角飞檐,错落有序,美观大方,看起来结构严谨,古朴优雅,玲珑标致。桥上的过道左右,木板相连,置有椅凳,供游人或过客歇脚休息。

古道的马帮已经远去,涟漪桥至今犹存。踏上修茸一新的涟漪桥,脚下流水波光粼粼,涟漪成调。凭栏远眺,叮咚水声,使人遐想幽思。“茶马古道”着载遥远的历史,带着普洱茶香,仍在走进你我的生活。

茶马古道上唯一用水波命名的涟漪桥。

水癸河桥

从墨江县城出发,往东,穿过了紧连县城竹木森森的玉皇阁旧址后,一条山路就向大山里延伸,翻过大山,就可以看见座落在水癸河边的水癸寨了,一蓬蓬竹子和标直的棵棵棕榈树,婀娜多姿,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静静的卧在竹子和棕榈树丛中,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的流过阡陌田畴,从水癸寨脚流向东南。就在水癸寨脚的水癸河上,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小巧古朴的石拱桥,这桥是千里“茶马古道”出思普地区的最后一座桥了,过了桥,越过背阴山就进入了云南省玉溪市的元江县。

在水癸河桥的南桥头北一侧,高高低低的立着八九块石碑,每块碑上都记载着建桥或修缮此桥的经过。最远的一块石碑,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最近的一块则立于1992年。除几块碑文能够清晰地辩认字句外,大部分石碑的内容已在风霜雨蚀中被风化,不能一一解读了。碑载,水癸河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水涨冲圮,他郎守备李应元率士民张树宇、蒋春秀、杨恒兴等捐资重修,桥长4.3米,宽2.7米,高4米。1988年、1992年墨江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拔款修复加固,使这一古桥至今亦然发挥着作用。

忠爱桥:滇南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位于墨江县境内阿墨江上的忠爱桥,自古以来就是滇南边疆各民族通往内地的咽喉要冲,是闻名天下的“茶马古道”北路上的重要关卡,常年重兵把守。忠爱桥,因建造艰巨,历史悠久,磅礴宏伟,被人们誉为“滇南第一桥。”

普洱市旧称思普地区,其域包括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以及临沧市的一部分,虽然地处边陲,远离祖国传统的中原文化,但万水千山、高山峡谷终挡不住文化的交流和人员的往来,早在唐代就渐渐形成了以今宁洱、思茅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茶马古道”。以当时的思普为起点,通过磨黑过把边江吊桥到通关,从通关过忠爱桥上墨江后入玉溪市元江县到昆明的“茶马古道”北路自唐代以来渐渐形成。而忠爱桥(当时尚没有桥,称之为阿墨江瞻鲁平渡口)两岸因山高谷险、江水湍急而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据点。此古道的大部分路线走向就是后来昆洛公路所经过的地方。

唐宋以后,因内地和藏区对盛产于思普地区的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大量的商贾驮着内地的产品到思普等地交易后购买普洱茶,古道上终日人流不断,马铃不绝,仅以简易的木筏等摆渡,远远满足不了过往行人的要求。这样,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阿墨江瞻鲁平渡口附近修建了瞻鲁平铁索桥,在铁链上铺上木板为桥面。南来北往的商贾爬山越岭,来到江边总是想歇歇脚,认为江上仅有铺上木板的桥面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他郎城(墨江旧称)里的文人绅士们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正在积极的筛选“他郎八景”,他们选来选去,选中了这阿墨江上的忠爱桥,如此一来多方筹资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把铁索桥改建成风雨桥。改建后的风雨桥桥面长125米、宽3.2米,桥两则有伸臂木梁,下有八字形园木撑架,桥上有瓦顶,楹柱、廊阁,桥墩两面有两间飞角翘檐的瓦房,这是牌坊,牌坊上各悬着“滇南第一桥”和“长虹天际”的金字扁。人们把瞻鲁平铁索桥改名为忠爱桥,意为此桥来之不易,过往行人要忠心爱护此桥的意思。

有江,有桥,桥上有房,两端有牌坊,牌坊上有金字扁,看上去风雅多了。此及一景,忠爱桥就成为“他郎八景”之第七景“墨江锦澜”了。

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提出要在思普地区修筑昆洛公路,曾于1930年、1936年、1941年、1944年、1948年五次筹建。1936年,当时的国民党墨江县政府按户籍摊派民工,要求民工自带行李、工具、炊具及口粮修筑公路。施工期间,当时的政府只派监工,对民工衣食住行一慨不管。管工者还常常毒打民工,民工无力继续坚持下去,致使公路挖挖停停,而工程仅捡容易的地方挖,一旦碰到艰难的工程就搁置下来,所挖公路累计不足10公里,草草了事。

1951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政务院(现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的昆洛公路测设要点,对路基宽度、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山路面宽等公路主要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昆洛公路由政务院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测设组组织施工。1951年9月,昆洛公路建设从玉溪县(今玉溪市)大栗园破土动工,1953年昆洛路全线修通。为了修建能够通行汽车的桥梁而撤除了历时121年之久的忠爱桥铁索桥,另建钢索吊桥,桥两头各置一对石狮子,乃沿用旧称忠爱桥,但赋予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新意。

各族兄弟姊妹在满怀信心、热火朝天地修建昆洛的1952年,中央慰问团来到当时的普洱区专员公署(1952年1月始称,辖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所在地普洱(今宁洱县),代表中央在普洱县公路工程局举行授旗仪式。授予的两面锦旗上分别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亲笔题词,随后,题词分别拓印镌刻在忠爱桥两头的狮蹲石上。

十年后的1964年,因车辆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吨位的车辆增多,忠爱桥钢索吊桥已远远不能满足车辆通行,另修建大跨径的石拱桥,桥全长79.53米,单跨径58米。石拱桥建成后,再次拓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题词,选用元江县因远镇的“因远石”镌刻两位领袖的手书,镶嵌在桥两头岗房(守卫大桥站岗用房)墙上。北面的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石碑,碑长1.13米,宽0.77米,厚0.08米;题词为“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毛泽东”。南面的是朱德总司令的题词石碑,碑长1.17米,宽0.78米,厚0.08米;题词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天险。打通昆洛交通,实现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朱德”。

忠爱桥作为内地与滇南边疆连接交通上的咽喉要冲,自古以来都都受到各方的关注。

在忠爱桥不远的山中,至今依然能够寻访到当年精心铺设的石板古道,静静的躺卧在荒岭草丛之间。

忠爱桥头,毛泽东主席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忠爱桥头,朱德总司令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由来


如今世界名国的茶名读音,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可分两大体系:一是,普通话语音:茶——“CHA”,一是退音——“TEY”方言语音,即原於福建厦门地方语言,两种语音在对外传播时间上,有先有后,先为“茶”音,后为“退”音。“CHA”音首先传往中国的四邻,如东邻日本,直接使用汉字“茶”,读音CHA,西邻古波斯语:“CHA”,随后而演变成阿拉伯语音“SHAI”(茶叶),土耳其语“CHAY”,葡萄牙语:“CHA”,北邻俄语:“CHAI”(茶叶),南邻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罗语也叫“CHA”。

传往国外,时间在中国明末清初,西方远洋船队东来贸易的初始时候,因之都是远洋国家使用。其缘起是,公元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沿海称茶为“退”音,开始拼写成英语“TEE”,拉丁文释成“THEE”,后来英语拼成“TEA”从此以后,便成为英语世界各国通名茶名和语言。至於法语系叫“THE”,德语系叫“TEE”,西班牙语系叫“TE”,都是由厦门的“退”音,和英语的传音演变而成。

名茶与茶名


名茶,是指那些既有突出的外形特征,又独具风格和内质,而且是名闻遐迩的茶叶。

在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但无茶名。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茶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级,当时仍无茶名。几十年后,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并列举了方山之露芽、西山之白露等14种名茶与茶名。从此,名茶与美丽的茶名交相辉映,在民间广泛流传。

一般名茶大都有文雅、贴切的名字。而这名字,往往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名茶的特色。使人听此名,便想及此茶;饮此茶,观此茶,再回味此茶名,如此往回萦绕,给人以美的享受。

名茶,多以产地命名。如唐朝名茶顾渚紫笋,就是以浙江湖州长兴县西北的顾渚山而定名。又如西湖龙井,产于人间天堂西湖四周的滴翠群峰,起伏山峦之中,尤以湖西龙井山狮子峰下落晖坞的龙井泉前后所产茶为群茶之首而得名。

名茶,有的以其色而定名。如祁红,是产于安徽祁门县的传统工夫茶中的名品,以其汤色红艳明亮,浸叶红匀而称誉。又如安徽历史名茶敬亭绿雪,芽叶色绿,白毫似雪,开泡后嫩芽成朵,形如雀舌,香似兰花,汤清色绿,犹似绿雪飘浮而成名。

名茶,有的以其形状而得名。如洞庭碧螺春茶,色如凝碧、卷曲如螺、蒙披白毛、附叶成朵、抚然爱态、未呼已出。

名茶,有的以民间传说而命名。如驰名海内外的乌龙极品铁观音,相传是清朝乾隆年间,福建安溪地区一位魏姓茶农,家中供奉一尊观音佛像,每日清晨都要供三杯香茶于观音前,以示虔诚。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一天做梦,梦见观音赐给他一株茶树,枝壮叶茂,活像一把撑开的凉伞,叶片滴翠、叶缘镶金、形如锯齿、幽香袭人。茶农大喜而醒,见屋外果然有如此一棵茶树,精摘细制,成品叶质厚实,颜色似铁,又为观音所赐,遂名铁观音。

此外,也有以香气定名的。如舒城兰花,此茶其外形如初绽兰花,且还有一股持久的天然兰花香味。还有以人命名的,如以僧人比丘大方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歙县老竹岭的老竹大方茶。再有以其味定名的,如福建南安的石亭豆绿,以特殊的绿豆味风行南洋各地。

当然,要确切完整地给名茶赋予名正其实的名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相传碧螺春茶初创之时,因其香气浓郁袭人,被世人称为吓煞人香茶。吓煞人是吴语方言,突出对事物惊奇性的惊叹口语。吓煞人香茶,正是茶农对该茶的高度评价。虽无不可,但终归欠雅。清帝康熙下江南,一啜称绝,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这一改名,不仅仅指出该茶产于太湖洞庭山,还囊括了此茶芽叶柔嫩绿翠,汤色似碧玉,条形卷曲成螺状,宛如江南水中细碧,并且以一春字,含蓄地表明这是摘自早春的嫩茶。如此一箭数雕,充满诗情画意的命名,让人把玩得不忍释手,实为难得!

武夷四大名丛铁罗汉茶名由来


武夷四大名丛之一铁罗汉,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内鬼洞(一说在竹窠岩),是武夷山茶中最早的名丛。早在唐代,铁罗汉就作为民间相互馈赠的佳品。宋、元时期铁罗汉被列为“贡品”,尤其是元代,武夷山还专门设立了“焙局”、“御铁罗汉园”。清代,铁罗汉作为武夷岩茶珍品,远销西欧、北美等世界各地。

关于“铁罗汉”茶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则“罗汉赐梦插枝成茶”的故事。相传,宋代某年,王母娘娘在武夷山幔亭峰设宴款待五百罗汉,嘉奖五百罗汉在人间降魔消灾,普度众生。席间,五百罗汉开怀畅饮,个个都成了醉神仙,其中,管茶的罗汉醉得更厉害。散席后,管茶罗汉途经慧苑坑上空时,仍手舞足蹈,不慎将手中茶枝折断,并碰落掉进慧苑坑里。结果,茶枝被一个老农当做柴火捡回家了。管茶罗汉酒醒后,便连夜托梦给老农,嘱咐老农将茶枝栽在慧苑坑中,并教老农怎样管理茶树,如何采茶、制茶。后来,老农按照梦中罗汉所说的方法管茶、采茶、制茶,制成的茶花色如铁,芳香无比,能治百病,便将其命名为“铁罗汉”。

茶名来源介绍


茶名考

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为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

唐代陆羽《茶经》曾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农本草云:“苦茶”。又据《神农本草》曰:“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盆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可见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为便于考察,列举如下:

(1)诗经国风、邶有《谷风》一篇,其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荼”就是现在的茶,古人叫做苦菜。《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可知:古代“荼”字为“茶”字的借用字。

(2)茶的另一借用字,《尔雅》云:“生,可作羹饮,今呼早茶为茶,晚茶为茗,蜀人称苦茶。”意即茶分早茶与晚茶,晚茶为“茗”: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可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

(3)汉代杨雄曾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蜀人饮茶最早,字为茶之俗名。”

(4)茗为古代茶的另一名称。《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之粟这饮,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可见在公元五百年前,“茗”就有作为汤食用的例子。《桐群采叶录》:“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南宋鲍令辉《香茗赋》颂:“茶为芒茗”。所以,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

(5)水厄唐・温庭筠《采延录》:“晋时蒙好茶,人过车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饮,蒙必云:‘今日有厄’”。洛阳《伽蓝记》载:“魏彭城王勰见刘镐慕王肃,专习茗饮,谓镐曰:‘卿好苍头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时,“水厄”二字已成为“茶”的代用语。

(6)丰富庆世南北堂书抄引《斐洲南海记》云:“西平出丰富,茗之别名。叶大而味涩,南人以为饮。”《辞源》:“丰富系本名,叶大,味苦涩,似茗而非,南越茶难致,煎此代饮。”在这里,“丰富”或为茶的别称,或是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

(7)苦菜《诗经》:“堇茶如饴,皆苦菜也。”许慎《说文》:“茶,苦菜也。”梁代陶弘景以茶作苦菜。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岂有此效乎?”从此以后才知道茶与苦菜是两种东西。

由上面知道,茶的称谓很多,不是专指茶树上的茶。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因受陆羽的影响,逐渐将“荼”改写为“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