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煮油茶

发布时间 : 2021-12-23
稣油茶怎么煮 酥油茶如何煮 怎么煮酥油茶

稣油茶怎么煮。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侗家煮油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侗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人一种浪漫、抒情的感受。

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采摘的茶叶,先用开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饭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可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所形成的像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煮油茶侗语叫记协,一般每天吃两次。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连同正餐共四顿。农忙之时,常常送到工地上去吃。侗家人非常好客,如遇客人到家,随到随以油茶相敬。煮油茶由家中主妇操作。四方形的火炕上,架着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油滚滚,将晒干的糯米饭粒(有的地方叫阴米)放入锅内,立即撑腰膨胀,形状如金球。米花炸好,又炸黄豆或花生。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从茶饼上撕下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滚开一阵,再用自制的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水即成。这时候,主人视在座人数往矮桌上摆碗筷,每个碗里放入一勺油炸米和一撮黄豆或花生,冲半瓢油茶水,连同筷子一并递给客人,说:请吃茶,但第一碗必须首先递给在座的长者,或上宾,以表敬意。客人吃完后,将空碗递还主人,主人依次摆在桌上。吃油茶的人即使有十个八个,主人绝对不会把茶碗递错,因为主人在桌上排列空碗时,心中是有数的。

第二次往碗里加入切成小片的糍粑、糯饭、籼饭、熟红苕等食物,面上放米花、黄豆、泡入茶水后,依次又递给每个客人,再次说:请吃茶,如此三番五次。客人如果吃饭了,就连同碗筷递还主人,或放在桌上,表示不吃了。主人客气,劝你再吃一碗时,你就说:我只吃一点茶了!那末,主人就只在你的碗里放些米花和黄豆。侗家的这种吃油茶礼俗,即文明,又礼貌。

这种煮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喝入肚内填饥解渴,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泻肚等疾病,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侗家必不可少的常年饮料。

茶经网扩展阅读

侗族的吃“煮油茶”风俗


侗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人一种浪漫、抒情的感受。

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采摘的茶叶,先用开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饭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可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所形成的像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煮油茶”侗语叫“记协”,一般每天吃两次。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连同正餐共四顿。农忙之时,常常送到工地上去吃。侗家人非常好客,如遇客人到家,随到随以“油茶”相敬。煮油茶由家中主妇操作。四方形的火炕上,架着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油滚滚,将晒干的糯米饭粒(有的地方叫阴米)放入锅内,立即撑腰膨胀,形状如金球。米花炸好,又炸黄豆或花生。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从茶饼上撕下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滚开一阵,再用自制的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水即成。这时候,主人视在座人数往矮桌上摆碗筷,每个碗里放入一勺油炸米和一撮黄豆或花生,冲半瓢油茶水,连同筷子一并递给客人,说:“请吃茶”,但第一碗必须首先递给在座的长者,或上宾,以表敬意。客人吃完后,将空碗递还主人,主人依次摆在桌上。吃油茶的人即使有十个八个,主人绝对不会把茶碗递错,因为主人在桌上排列空碗时,心中是有数的。

第二次往碗里加入切成小片的糍粑、糯饭、籼饭、熟红苕等食物,面上放米花、黄豆、泡入茶水后,依次又递给每个客人,再次说:“请吃茶”,如此三番五次。客人如果吃饭了,就连同碗筷递还主人,或放在桌上,表示不吃了。主人客气,劝你再吃一碗时,你就说:“我只吃一点茶了!”那末,主人就只在你的碗里放些米花和黄豆。侗家的这种吃油茶礼俗,即文明,又礼貌。

这种“煮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喝入肚内填饥解渴,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泻肚等疾病,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是侗家必不可少的常年饮料。

侗族油茶


侗族人喜喝一种类似菜肴的油茶,认为喝油茶可以充饥健身、祛邪去湿、开胃生津,还能预防感冒。对长期居住在山区的民族而言,油茶实在是一种健身饮料。

做油茶,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

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先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口味而定。

其次是配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芝麻、糯粑、笋干等。

第三是煮茶。

如果打的油茶供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备茶。备茶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用。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捞出茶渣,趁热倒入备有食料的碗中供客人吃茶。

接着是奉茶,一般当主妇快要把油茶打好时,主人就会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时,碗内加有许多食物,因此,还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说是喝油茶,其实是吃油茶。吃油茶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赞美油茶的鲜美可口,称道主人手艺不凡,总是边喝、边啜、边嚼,在口中发出啧,啧声响,表示称赞。

由于油茶加有许多配料,操作较为复杂,所以,有的家庭,每当贵宾进门时,还得另请村里做油茶高手制作。

最有趣的是吃油有趣的是吃油茶一词,还是侗族未婚青年向姑娘求婚的代名词。倘有媒人进得姑娘家门,说是某某家让我来你家向姑娘讨碗油茶吃。一旦女方父母同意,那么,男女青年婚事就算定了。所以,吃油茶一词,其意并非是单纯的喝茶之意。

别了,采油茶


想了解《别了,采油茶》知识吗,丰富的《别了,采油茶》内容等你来看!

我的采油茶故事,以今日眼光来审视,未免有些许的搞笑与不可思议。但在那时那地,却偏又让我如鲠在喉,心像针扎一样难受。

家乡那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种植着大片油茶,还有无数土生土长的野油茶。每当油茶花开时,漫山遍野一片白,最是耀眼、迷人。那时候,这油茶俨然是农民眼里的宝。成熟的油茶晒干脱壳后,油茶壳可作燃料,黑褐色果实用来榨茶油、制茶饼。茶油是烹饪佳品,茶饼又是农家不可多得的浆洗之需。因之,每年油茶成熟时节,大人们就会让孩子上山采撷野油茶。孩子们也因为这差事既能游山玩水又有山林野果一饱口福而乐此不疲。

那年秋天的一个早上,烟雨蒙蒙,我和村里2个小伙伴背着竹箩上山采油茶。我们翻山越岭,一路寻找着野油茶。渴了捧口山泉解渴,饿了摘几颗野果充饥。不知不觉中,日已晌午,大伙累得精疲力竭,虽说收获了不少油茶,却又觉得不满足。于是,有人提议,干脆借雾霾天气掩护到公家茶园里捞一把。大家一拍即合,付诸行动……当我们满载而归时,护林员突然现身,吆喝着追逐过来,伙伴们夺路逃跑。惶恐中,我栽了跟斗,被护林员抓了现行,揪至林场场部……

眼看满箩筐油茶被扣,想到空手而归说不定还得挨打挨骂的处境,我心急如焚,苦苦哀求护林员放我一马。然而,护林员不仅不为所动,还扬言要罚我在大队部公映一场电影。饥饿、恐惧、羞辱交集一齐,如雷轰顶,让我一下子眼睛发黑,牙床紧绷,四肢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护林员见状也大惊失色,连忙给我掐“人中”,喂糖水,还给我送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地瓜粥……

也许是我的泪水感动了护林员,也许是护林员欲给遭受惊吓的我予补偿,也许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感震撼,总之,我如愿以偿地背着满箩筐的油茶回了家。母亲听完我的辛酸诉说,既伤感又坚决地说:“我们再也不要这山油茶了。”此后,我就再没上山采油茶。

往事如烟,让我难以忘怀又有些许羞愧难当的采油茶故事,眨眼30多年过去了。

已在他乡安家立业的我,每次回乡探亲,都会深情地眺望那曾经给我留下痛苦与快乐的深山老林,眼前又浮现着与伙伴们上山采油茶的一幕幕,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今年初春,我又回到故乡,突然发现使我心向往之的绿水青山已有大片变成“黄土高坡”,摇身一变为开发商的领地。我惊异于当地政府能推出如此大手笔的“开发项目”,更惊异于故乡人对此却也心平气和地接受的现实。

别了,故乡的秀美山水,别了,采油茶的故事。但愿故乡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

本文《别了,采油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北方酥油茶介绍


北方酥油茶

酥油,和奶油等奶源性产品一样,是从当地产的鲜奶中提取的,好的羊奶酥油,外观呈乳白色。从牛奶中提取的,则以金黄油润为好。

相较于奶茶,酥油茶是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饮用的一种较为讲究的茶,藏语叫“恰苏玛”,意为搅动的茶,是当地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料,除了用于平日生活和接待贵客,各类礼节活动中也经常见到。相较于清茶,酥油茶的口感更加润滑香甜,如再配以核桃仁、花生、芝麻等作料,则更力口香醇。

简单的酥油茶制法,是将茶水熬好后,碗中放一小片酥油,然后用滚茶冲泡,待酥油融化后饮用,稍讲究一点,则会用到专用的酥油茶桶,将茶水滤去茶渣后与酥油一同放入,并用木柄上下搅打,几百次之后,酥油逐渐和茶、盐相互融合,然后再加热饮用。

传至现代,除了少数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方法,一部分人开始使用小型食品加工机,通过高功率搅拌,做出口感更加香滑的酥油茶。

瑶族饮茶风习油茶待客喝油茶为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


在我国西南边陲生活的瑶族,饮茶风习很奇特,他们喜欢喝一种类似菜肴的咸油茶,认为喝油茶可以开胃生津、充饥健身。这种咸油茶是由许多配料合成的,严格说来是解渴充饥的一道菜。正因如此,每当贵宾造访或婚丧嫁娶等大事时,都以喝油茶为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

在村寨里,熟人来串门,或者几位老友相邀在一起聊天时,主人家都要烧油茶。一般是客人坐定一袋烟的工夫之后,主人就生起火塘,准备煮油茶的作料,相熟的来客就主动坐在火塘边,一边与主人聊天,一边帮着主人干些烧火、添水等零活儿。这样显得彼此关系密切、不见外,同时客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配制作料,使得自己吃的油茶更为可口。

瑶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要是有新结识的客人或远方贵客来访,其接待方式就比接待熟稔的客人讲究得多。贵客在堂屋坐定后,主人就请来最要好的亲戚或朋友来陪客。然后马上生火塘,煮油茶。这种油茶要一连煮三锅,一锅苦,二锅淡,三锅不苦不淡,再将三锅混合在一起倒在瓦盆里。这样调制出来的油茶适中可口,不苦不淡,再用小碗舀给贵客喝。当地有民谣说:“一碗不成(不行),两碗无意(情意),三碗四碗麻麻地(还可以),五碗六碗够情谊。”这就说明来客在主人家最少要吃三碗油茶,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瑶族青年男女相亲要用油茶招待。媒人带着小伙子到姑娘家相亲时,姑娘家要煮油茶款待客人。煮好油茶后,姑娘要亲自将第一碗油茶给媒人喝,然后再依照年龄的老幼依次喝油茶。如果小伙子第一次去姑娘家时,姑娘端给他的是甜油茶,就意味着姑娘认可这门亲事;要是姑娘端给小伙子的是苦油茶或淡油茶,那就暗示姑娘不同意这门亲事。如果姑娘家认可这门亲事,就允许小伙子第二次去姑娘家。第二次去时可以不带媒人,但要由小伙子的同伴陪着去。这次到姑娘家,仍然要喝油茶,不过这次小伙子和他的同伴不必在堂屋等着喝油茶,而是可以到火塘边与姑娘一起煮油茶。他们可以边煮茶,边说话,互相了解。煮好油茶的第一碗也要给他喝,这就意味着恋爱关系基本确定,小伙子也可以邀请姑娘去他家做客了。姑娘在小伙子家做客时,他家一定要准备最好的明前茶或谷雨茶来煮油茶,以便讨得姑娘的欢心。

关于英式奶油茶历史


英式下午茶闻名全球,作为英式下午茶的一种,英式奶油茶主要包括:英式红茶、司康饼(scone一种厚厚的英国烤饼)、凝块奶油和果酱四个元素。英式奶油茶的历史可追溯至11世纪,在英国及英语系国家非常的普遍。

在茶被引进英国之前的17世纪,英国人还是一日两餐的习惯。

早餐是面包、牛肉和麦芽啤酒;中晚餐是肉、蔬菜、炖菜、面包和奶酪等。由于当时英国工业的迅猛发展,煤气和电力开始在富裕家庭使用,英国的中层和上层社会得以利用电灯在夜晚来临后的时间吃晚餐,而这也成为一种时尚。

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准许英国公司进口茶叶,但由于政治和当时殖民政策的牵绊,英国一直未能获得买到茶叶的权利。1662年查理斯亲王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公主,葡萄牙才批准英国在将他名下的殖民地购买茶叶,茶叶才得以成为国际商品。

当时的贝福德(Bedford)公爵因为晚餐移后而在下午倍感饥饿,于是他决定邀请朋友一起吃点心喝时下贵族中流行的茶饮料。这种做法很快得到闲暇无事的贵族公爵夫人们的喜爱,成了有钱人消磨时光的社交活动。

奶油茶也叫丹佛下午茶是英格兰丹佛地区的特色,丹佛是最早用黄油和果酱配面包的地区。丹佛下午茶包括:茶、司康(scone一种厚厚的英国烤饼)、浓缩奶油(clottedcream)、草莓果酱。正宗的吃法是先将司康一掰为二,每一半都抹上浓缩奶油,再在奶油上面抹草莓果酱。

英式奶油茶点(creamtea、Devonshiretea或Cornishcreamtea)是一种典型的英国点心,源自于英国德文郡。英式奶油茶点在英国甚至于其他英语系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非常地普遍。一般的茶室、咖啡座和餐厅通常都有贩售,作为日间小食或餐后甜点。据称,英国女王也很喜欢奶油茶,而红茶加涂抹了奶油的司康饼则是女王的最爱。

学打油茶故事多


打油茶现在不单为广西本地人喜欢,就连外地人来到广西也一试上瘾,演绎出喝油茶、学打油茶之类的故事。

自己摸索制作油茶鸡

市民赵妮是满族人,从天津来南宁居住了几十年。前年去了趟桂林,在朋友的带领下吃了一次油茶鸡,就迷上了那个味道。回到南宁,她摸索着模仿制作起来。起初,赵妮认为打油茶用的茶叶应该不用太好,所以买了便宜茶叶,结果煮出来的茶汤不够香,放进油茶里的鸡肉更加没有什么茶味了。

再试的时候换了比较好的绿茶,还是茶味不浓。赵妮延长了炒茶时间,谁知只会让茶叶变焦,增加了苦味,却仍没有茶香。一年下来,赵妮试用了红茶、绿茶、普洱茶等品种,最后发现用铁观音来煮是味道最浓的。虽然铁观音价格贵一些,但是为了吃到好吃的油茶鸡,她也不惜成本了。

刚开始只是把鸡放到油茶里煮,后来又加了鱼肉。这样一来不但鸡和鱼肉里有茶的香味,在茶汤里也有鸡肉和鱼肉的鲜味。家里的孩子老人吃了,无人不赞。

为学打油茶天天早起

南宁市民林辛贤第一次接触油茶在三年前,从第一次喝油茶后就喜欢上油茶了,此后经常自己打油茶。3年来,他为尝试更多品种的油茶,走访了恭城、三江、融水等地。他发现,即便在同一个县,不同的乡镇所做的油茶也有不同。比如融水的大浪是壮族人多,他们打油茶喜欢放猪肝粉肠;而在杆洞,吃油茶则偏清淡。这么多地方的油茶当中,他最喜欢喝的就是恭城油茶。

一次,林辛贤结识了一位在柳州三江长大的油茶好手,得知这位好手每天早上都会到南宁南湖边上晨练,他每天早早起床,从南宁望园路走到南湖公园,目的是向这位好手讨教打油茶的秘诀。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那位油茶好手便把祖传秘方传授给了林辛贤。

不懂风俗的尴尬

记者曾有幸到柳州苗寨做客,切身感受了当地人对油茶的热爱。当时恰逢春节,每天早上睁开眼走出客厅,就看到炉火上煮着一锅油茶。

在矮桌前坐下,主人递来一个空碗,帮客人添上米花等配料,再亲手把热茶添上。可是喝油茶的时候,只给了碗没有筷子。所有人都拿着碗一边摇晃,一边喝。摇晃是为了能把沉在碗底的油茶料晃起,在摇晃间也可使油茶降温,不至于烫嘴。初尝油茶滋味,记者一下子喝了许多。手中的碗里一空,主人便又往碗里添料。

喝到最后,记者已经感到腹胀。一再对主人说不需要再添,实在喝不下去了,但主人仍热情地茶添料。盛情难却之下,记者一晚上跑了三四趟洗手间。后来听当地人介绍,这是当地的一个习俗。无论你把碗捧在手里还是摆在桌上表示喝够了,主人都认为你只是说客套话。只有客人把碗往桌上一扣,起身离开,主人就不会再添加了。

侗族的打油茶的习惯


侗族人喜欢喝的一种茶,叫做打油茶,其实就是油茶,不过当地人都称之为打油茶。其中的“打”就是制作的意思。这种叫法说明油茶的制作很讲究。

既然成为“茶”,那么制作油茶的原料,当然少不了茶叶。如果不加入其他的原料,也不能叫做油茶,因此还要加上大米、黄豆、花生米、芝麻、笋干、葱花、糯米饭、猪下水等多种原料。它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事先将大米、黄豆、花生米等用油爆成米花,将糯米饭晾干,将猪下水煮熟备用。制作打油茶时,将茶叶用油爆炒出茶叶的清香时,加上芝麻、笋干、葱花和少许的盐,再略加翻炒,就注入白水。待得水沸之后,就立即倒人已经备有米花、炒花生、猪肝等原料的茶碗里。这样打油茶就制作好了。

如果是用打油茶待客,就要将茶叶滤出去,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侗族人很喜欢喝这种打油茶,每天都离不开,不分早晚都是饮这种打油茶。他们喝打油茶时要用筷子,因为茶中的许多原料需要用筷子夹着吃掉,所以也可以叫做吃油茶。到别人家做客时,若是喝过油茶后,不再想继续喝,就将筷子放到茶碗上,这样主人也就不再让茶了。

与侗族毗邻生活的瑶族、布依族也有喝打油茶的习惯,瑶族的习惯大体与侗族相同,而布依族却是在打油茶里不放入猪下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