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棵御茶

发布时间 : 2021-12-31
御茶 御青茶价格 御青茶绿茶

御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18棵御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孕育着亨誉世界的四绝佳茗西湖狮峰龙井茶。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在当地茶农精心培育下,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月月吸引着众多游客。

说起这18棵御茶,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在清乾隆时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乾隆皇帝不爱坐守宫中,而好周游天下。一次,他来到了杭州,在饱览西湖湖光山色之后,就想去看看自己平时最爱喝的茶叶。乾隆和太监一说,这可忙坏了地方大小官员,也忙坏了胡公庙的老和尚,因为根据安排,乾隆要在庙里休憩喝茶。

第二天,乾隆带领大小随从巡游狮峰山,来到胡公庙。老和尚恭恭敬敬地献上最好香茗,乾隆看那杯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啜饮之下,只觉清香阵阵,回味甘甜,齿颊留芳,便问和尚:此茶何名?如何栽制?和尚奏道:此乃西湖龙井茶中之珍品狮峰龙井,是用狮峰山上茶园中采摘的嫩芽炒制而成。接着就陪乾隆观看茶叶的采制情况,乾隆为龙井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所感动,曾作茶歌赞曰: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

乾隆看罢采制情况,返回庙前时,见庙前的十多棵茶树,芽梢齐发,雀舌初展,心中一乐,就挽起袖子学着村姑采起茶来。当他兴趣正浓时,忽有太监来报:皇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急了,随手把采下的茶芽往自己袖袋里一放,速返京城去了。不几日回到皇宫,见太后坐在床边,赶忙上前请安。太后本无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后,肝火上升,眼睛红肿,今见皇儿回朝,心里高兴,病也去了几分,遂问起皇上在外情况,谈着谈着,太后闻到似有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便问乾隆:皇儿从杭州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如此清香?乾隆心想,我急匆匆赶回,倒是忘了带些礼品孝顺母后,然仔细闻闻确有一种清香散发出来,他用手一摸,想起是狮峰采下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去,已经干了。一边取出茶叶,一边回答道:母后,这是我亲手采下的狮峰山龙井茶。哦,这茶真香我这几天嘴巴无味,快泡来我尝尝!乾隆忙叫宫女泡了一杯来,太后接过香茶,慢慢品饮,说也奇怪,太后喝完茶汤,感到特别舒适。其实这茶,一来品质好,清香可口,去腻消食;二来见到皇儿,心情舒畅,加上茶叶是皇上亲手所采,所以如此连喝几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红退了,肠胃也舒服了,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哩,真像灵丹妙药,把为娘的病也治好啦!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忙传旨下去,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太后享用。因胡公庙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树,从此,就称为十八棵御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探寻皇家焙局——御茶园


武夷山御茶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历来被视为贡茶的产地。很多中外学者、游客为一睹御茶园的壮观,不远千里前来探寻它。小编将为您揭开御茶园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的历史足迹。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爱赏。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兴又命令崇安县令亲自监制贡茶,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任邵武路总管之职,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他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从此,武夷岩茶正式成为献给朝廷的贡品,每年必须精工制成龙团饼,沿着驿站递送进入大都(今北京)。当时御茶园的建筑物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进了仁凤门,迎面就是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还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皆极丹陛之盛。

御茶园建筑华丽,进了仁凤门,就有拜发殿,还有神清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等;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御茶园还设有场官、工员。元至顺二年(1332年),建宁总管又在通仙井旁建了一个高台,称之为喊山台。山上又建了喊山寺,供奉茶神。直至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诏令不得辗揉大小龙团,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芽茶入贡。明代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茶树枯衰,建筑失修,终成废墟。如今遗址尚在,并树有一碑,正面书御茶园遗址,以示纪念。

宫廷御制普洱茶膏历史


近年来,一种被称之为茶膏的茶饮品,开始出现在茶叶的高端市场。茶膏冲泡方便,不留任何茶渣,是茶叶精华物质的浓缩。据了解茶膏是源自中国的世界第一款固态速溶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作为中国古人的养身珍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都极为稀世,由于出品率极低,始终只在皇宫贵族的杯盏间流动,古代茶膏的记载,也多为贡品被纳入名茶录中。正是由于这种稀世性,茶膏并没有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像普通茶叶一样影响到世界,更没有带动世界速溶茶产业的发展,仅仅是藏在深闺、皇家内院,供少部分人欣赏把玩。

然而,史上记载的多款茶膏,如宋代的缕金耐重儿和玉蝉膏等,都只有文献记载而没有实物留下,唯独清朝以普洱茶为原料制作的宫廷御制普洱茶膏还有实物,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普洱茶膏也因为受到清朝皇家的重视,其生产被搬进了清宫御茶房由皇家亲自督造,铸就古代茶膏的巅峰。

按照现代的科学解释,所谓普洱茶膏,就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叶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自清代出现以后,就被列入了中药的药用范围,清代药理学家赵学敏在他的医学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膏编入其中,其中有一段话详细描述了普洱茶膏的形态和功效: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经过实践验证,赵学敏所述的普洱茶膏的功效都被证实,不仅如此,实践还表明普洱茶膏还有很多其它潜在功效,比如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癌症等潜在的功效。

然而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另一个描述--绿色者更佳,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实际上确如赵学敏所说的普洱茶膏黑如漆,无论是沿袭古法大锅熬制、压榨制法,还是利用现代的中药浸提或是常温法制作出来的茶膏,都是黑色的,部分茶膏是灰褐色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的绿色者,实际上对于当今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人见过,即使是现存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也是黑色的,是不是因为存放时间过长,颜色已经变暗,这已经不得而知。这个绿色者是膏体呈绿色,还是茶汤呈绿色,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团。

其实,那么多专家学者对绿色茶膏如此着迷,原因并非是绿色这么简单,而是更想了解和利用其功能,绿色者更佳,这个更佳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毕竟制作茶膏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人体的健康服务,为此很多人都开始着手研制绿色的普洱茶膏。

茶诗钱起《过张成侍御宅》赏析


《过张成侍御宅》 钱 起 全唐诗卷239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渌水静留宾。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赏析:这也是一首茶会诗。茶会的地点在张成侍御家。这位张侍御在丞相府中做文字工作,备受重视。“题凤”典出《世说新语·简傲》:“稽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直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喜名稽喜,稽康之兄。后遂以“题凤”比喻高贵者的造访。虽然张成侍御家徒四壁,贫如孔子的门徒颜回,但茶会上喝的茶却十分高档。是著名的贡茶顾渚紫笋。“琴中渌水静留宾”,听的是最优美的琴曲《渌水》,高朋满座,茶会的气氛一定十分热烈!钱起的茶诗充满茶情茶谊,且以写茶会著称,或雅人高会,或僧俗对饮。这说明唐代社会,无论是文学艺术界,或是宗教界,都已渗透茶之精神,注入茶香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向。

张廷晖:北苑御茶园始祖


茶神张三公

据建瓯市水源南山《张氏宗谱》载:张廷晖祖籍系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丁未年(887年),水北张姓始祖张世表在政和铁山为父守陵三载,服丧期满,遂在建安东苌里(今建瓯水源)落籍,于岚下洋(今水北后山)开基立业。水北张家遂成一方殷富,置有大量产业,田庄茶园遍布松溪流域,在凤凰山一带拥有方圆数十里茶园。世表先后将四个孙儿分别派到各地掌管家业。

世表生子钦受,字懋。懋生子廷晖。张廷晖(字仲光,号三公),唐天复四年(904)至宋太平兴国末年(983)。廷晖是世表长孙。《苕溪渔隐丛话》所述:唐贞元年间(785805),福建观察使常衮自求到福州兼任刺使,教制研膏茶,始蒸焙而研制,谓之研膏,其后稍为饼样,萦中故谓一串。所以也叫串茶。凤凰山茶被闽国看中,加之闽国内战连发,吴人乘机攻打福州,闽地战事频繁,民无宁日。凤凰山茶园难以经营,年轻的茶焙业主张廷晖于闽龙启元年,即后唐长兴四年(933),将自己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贡献给闽国,获阁门使之职,水北张家在英节庙隆重庆贺。民间流传张家得中宝状元。

此时,主事建州已换为王延政。延政为求宠于闽王,以凤凰山为基地,办成御茶苑。凤凰山因地处闽都(福州)以北,而命名为北苑御茶园。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造其佳者,号曰京铤。《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载:(闽)通文二年(937),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咬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八枚。《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载保大四年(946)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腊茶之贡始罢。

唐德宗贞元中(790),常衮为建州刺使,所制研膏茶便是上品。五代闽龙启时(934),张廷晖将凤凰山上下三十里茶园悉以输官,开辟为研膏茶园。南唐曾派官吏监制研膏茶,后为宋朝的御茶苑。《北苑别录》载建安之东卅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宋太平兴国(977)初为御茶。御茶园九窠十二垅,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法之妙,莫不盛造之极。宋朝皇上派人到凤凰山建立茶衙,据考北苑御茶堂,即是漕司行衙,遗址在龙井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督造贡茶。至道(995),仍添石乳,其后在大小龙茶起于丁谓,而成于蔡襄。龙团凤饼茶品越制越精,其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宋代建安成为贡茶基地。

张廷晖献出茶园,成就了北苑茶四百余年的辉煌,从而在中国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毕生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咸平间(9981003),朝廷茶衙漕官褒念张廷晖功绩,为了满足广大茶农怀念张廷晖的心理,促进北苑御茶的发展提高,奏请朝廷在凤凰山建立张阁门使庙,民间称茶神庙,当地称凤翼庙。相传岁修茶贡,祈祷多验,茶农茶工便尊张廷晖为茶神,是茶界的行业神,建州的地方神,民间的俗神。随着凤凰山北苑御茶的飞黄腾达,龙凤团茶登峰造极,宋朝廷不断追褒张廷晖。绍兴中(11311162),朝廷给张阁门使庙赐匾曰恭利祠,封张廷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其妻范氏被封为协济夫人。

北苑始祖张廷晖,绩丰功高,令后人景仰。

宫廷御制普洱茶膏重现于世


近年来,一种被称之为茶膏的茶饮品,开始出现在茶叶的高端市场。茶膏冲泡方便,不留任何茶渣,是茶叶精华物质的浓缩。据了解茶膏是源自中国的世界第一款固态速溶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作为中国古人的养身珍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都极为稀世,由于出品率极低,始终只在皇宫贵族的杯盏间流动,古代茶膏的记载,也多为贡品被纳入名茶录中。正是由于这种稀世性,茶膏并没有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像普通茶叶一样影响到世界,更没有带动世界速溶茶产业的发展,仅仅是藏在深闺、皇家内院,供少部分人欣赏把玩。

然而,史上记载的多款茶膏,如宋代的缕金耐重儿和玉蝉膏等,都只有文献记载而没有实物留下,唯独清朝以普洱茶为原料制作的宫廷御制普洱茶膏还有实物,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普洱茶膏也因为受到清朝皇家的重视,其生产被搬进了清宫御茶房由皇家亲自督造,铸就古代茶膏的巅峰。

按照现代的科学解释,所谓普洱茶膏,就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叶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自清代出现以后,就被列入了中药的药用范围,清代药理学家赵学敏在他的医学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膏编入其中,其中有一段话详细描述了普洱茶膏的形态和功效: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经过实践验证,赵学敏所述的普洱茶膏的功效都被证实,不仅如此,实践还表明普洱茶膏还有很多其它潜在功效,比如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癌症等潜在的功效。

然而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另一个描述--绿色者更佳,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实际上确如赵学敏所说的普洱茶膏黑如漆,无论是沿袭古法大锅熬制、压榨制法,还是利用现代的中药浸提或是常温法制作出来的茶膏,都是黑色的,部分茶膏是灰褐色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的绿色者,实际上对于当今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人见过,即使是现存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也是黑色的,是不是因为存放时间过长,颜色已经变暗,这已经不得而知。这个绿色者是膏体呈绿色,还是茶汤呈绿色,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团。

其实,那么多专家学者对绿色茶膏如此着迷,原因并非是绿色这么简单,而是更想了解和利用其功能,绿色者更佳,这个更佳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毕竟制作茶膏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人体的健康服务,为此很多人都开始着手研制绿色的普洱茶膏。

建瓯北苑御茶园始祖张廷晖


据建瓯市水源南山《张氏宗谱》载:张廷晖祖籍系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丁未年(887年),水北张姓始祖张世表在政和铁山为父守陵三载,服丧期满,遂在建安东苌里(今建瓯水源)落籍,于岚下洋(今水北后山)开基立业。水北张家遂成一方殷富,置有大量产业,田庄茶园遍布松溪流域,在凤凰山一带拥有方圆数十里茶园。世表先后将四个孙儿分别派到各地掌管家业。

世表生子钦受,字懋。懋生子廷晖。张廷晖(字仲光,号三公),唐天复四年(904)至宋太平兴国末年(983)。廷晖是世表长孙。《苕溪渔隐丛话》所述:唐贞元年间(785—805),福建观察使常衮自求到福州兼任刺使,教制研膏茶,“始蒸焙而研制,谓之研膏,其后稍为饼样,萦中故谓一串。”所以也叫串茶。凤凰山茶被闽国看中,加之闽国内战连发,吴人乘机攻打福州,闽地战事频繁,民无宁日。凤凰山茶园难以经营,年轻的茶焙业主张廷晖于闽龙启元年,即后唐长兴四年(933),将自己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贡献给闽国,获“阁门使”之职,水北张家在英节庙隆重庆贺。民间流传张家得中“宝状元”。

此时,主事建州已换为王延政。延政为求宠于闽王,以凤凰山为基地,办成御茶苑。凤凰山因地处闽都(福州)以北,而命名为“北苑”御茶园。“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造其佳者,号曰‘京铤’。”《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载:“(闽)通文二年(937),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咬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八枚”。《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载“保大四年(946)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腊茶之贡始罢”。

唐德宗贞元中(790),常衮为建州刺使,所制研膏茶便是上品。五代闽龙启时(934),张廷晖将凤凰山上下三十里茶园“悉以输官”,开辟为“研膏茶园”。南唐曾派官吏监制“研膏茶”,后为宋朝的御茶苑。《北苑别录》载“建安之东卅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宋太平兴国(977)初为御茶”。御茶园“九窠十二垅”,“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法之妙,莫不盛造之极。”宋朝皇上派人到凤凰山建立茶衙,据考“北苑御茶堂,即是漕司行衙”,遗址在龙井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督造贡茶。至道(995),“仍添石乳,其后在大小龙茶起于丁谓,而成于蔡襄”。龙团凤饼茶品越制越精,其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宋代建安成为贡茶基地。

张廷晖献出茶园,成就了北苑茶四百余年的辉煌,从而在中国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毕生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咸平间(998—1003),朝廷茶衙漕官褒念张廷晖功绩,为了满足广大茶农怀念张廷晖的心理,促进北苑御茶的发展提高,奏请朝廷在凤凰山建立“张阁门使庙”,民间称“茶神庙”,当地称“凤翼庙”。相传“岁修茶贡,祈祷多验”,茶农茶工便尊张廷晖为茶神,是茶界的行业神,建州的地方神,民间的俗神。随着凤凰山北苑御茶的飞黄腾达,龙凤团茶登峰造极,宋朝廷不断追褒张廷晖。绍兴中(1131—1162),朝廷给张阁门使庙赐匾曰“恭利祠”,封张廷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其妻范氏被封为“协济夫人”。

北苑始祖张廷晖,绩丰功高,令后人景仰。

更多普洱茶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三棵“茶树王”成就勐海和澜沧两地“茶祖”的圣地


1957年,勐海南糯山树龄8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王被发现后,证明了中国和被认为是世界茶源地的印度一样,800年前就有了栽培茶叶的历史。而那时,与有野生茶树存活的印度相比,中国还不能证明就是茶叶的故乡。

在中国茶叶界专家们不懈的努力下,树龄逾1700年的野生茶树王,于1961年在勐海县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被发现。世界茶叶发展变迁的历史由此得以正本清源中国云南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才是真正的世界茶叶源产地。

1992年,树龄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又在普洱市澜沧县的邦威茶山被发现,从而使得茶叶在中国由野生过渡到栽培型的历史,得到完整的呈现。

三棵茶树王的陆续现身,让勐海和澜沧两地,成为了国内外茶人朝拜茶祖的圣地。

族谱推算鉴定800岁茶树王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西双版纳州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云荣研究员介绍:1957年,勐海县南糯山村民发现在南糯茶山半老寨的半山密林中,有两棵古茶树特别大,直径1米多,明显比周围的古茶树粗壮、高大。当时的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立即派出专家组,发现在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树群落中,这两棵巨大的古茶树确实罕见,为此,还特邀了当时的苏联专家一起鉴定。

起初,大家采取年轮鉴定的方式,将两棵巨型古茶树中的一棵齐根锯断。没想到的是,古茶树锯开后,根本无法从其紊乱的年轮上鉴定出其树龄。专家组经过多次协调,在附近的村寨走访征询鉴定这两棵古茶树的办法。半坡寨的一名哈尼族老人介绍说,根据族谱记载,这里的哈尼族村民从元江渡过澜沧江迁移到此之前,南糯山就有原住的璞人(布朗族居民)在这一带种植茶叶。后来,哈尼族迁入后也一直保持着种植茶叶的生产方式。而这些森林中的古茶树,很多是在哈尼族的祖先迁入前就已经存在了。

专家组根据哈尼族父子连名的习俗,通过族谱推算法,推算出从南糯山哈尼族的第一代沙归至1957年,这里的哈尼族居民已经足足繁衍了55代,由于哈尼族的婚育年龄一般在18至20岁左右,以此计算,时间至少也在1000年左右。最终,专家根据哈尼族老人这两棵大茶树是祖先沙归栽下的说法,参加鉴定的中苏专家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结论:目前这棵还存活的巨型古茶树,树龄至少在800年以上。

尽管如此,这棵被鉴定为800岁的栽培型古茶树,还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境内发现存活的树龄最长的茶树王,也称沙归茶树王。

此时,尽管在中国的境内还没有野生茶树被发现,但至少南糯山800年茶树王的出现,成为了中国植茶历史悠久的见证,也使南糯山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最早的茶叶栽培中心的地位。

由于专家们一直都找不到中国境内有野生茶树的佐证,加上印度的阿姆度地区不仅有存活的栽培型古茶树,而且有英国和印度的学者称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大叶种的野生茶树。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境内不仅没有野生茶树的存在,而且中国的茶叶大多为树型矮小的小叶种茶,提出了世界茶叶只有一种,即印度阿姆度种的大叶茶,中国的小叶种茶,是印度的大叶茶种北移中国受气侯影响而导致变种的结果,而且还提出茶叶在1200年前由印度传入中国,印度就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的论调。

1962年前,以英国学者为代表的学术流派持这样的论调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1961年,有村民向勐海县政府报告说,在巴达贺松村寨后面的大黑山密林中,发现了一棵特别大的古茶树,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棵古茶树没有自己种的茶好吃,味道苦涩。当时,设立在勐海县的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得到消息后,便马上派出刚从大理农校毕业的技术员刘献荣等人前去调查。

在山里转了三天后,由贺松村寨向后山出发,就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这棵巨大的茶树显露真身。看到了大茶树后我们看了一下环境,因为当时我们身上也没有带着什么测量仪器之类的,所以也不敢确定这个茶树是不是野生的刘献荣说,他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茶树,回去向领导报告后,第二次与当时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张顺高研究员一起上山,才让当地村民爬上树去采了一些枝叶,寄到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检测鉴定。

据当时参与考察鉴定、后担任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张顺高研究员描述:这株罕见的大茶树是直立大乔木,分枝部位较高,枝干较少,树高3212cm,主干直径100cm,树冠垂直投影的直径约1000cm经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分析,无论从外形特征还是内含成分的鉴定来看,确实为迄今为止最大的野生茶树。经云南大学农学院、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组成的考察组现场考察,这棵树基部围达3.2米,树高32.12米的巨型茶树,被鉴定为大理茶种的野生大茶树。

经现场测量和当地历史考证,经多位知名专家联合认定树龄超过1700多年,这一测定得到了当时的中国茶科所专家认同,并于1962年在《中国茶叶》月刊向世界发布了发现巴达野生茶树王的消息,成为当时发现的世界上存活树龄最大的古茶树,被誉为茶树活化石,在世界茶叶界引起了轰动,中国是世界大叶种茶起源地的论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同时,在茶树王的附近还发现了数量达500余株的野生茶树群。目前,勐海县已被测定有4.6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千年以上的野生茶树分布普遍,它们大都单株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

邦崴古茶树改写茶叶演化史1991年3月,思茅地区(今普洱市)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村民反映,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新寨脚园地里,发现了一棵树姿直立、分枝密,树高11.8米,树幅8.29米,基部干径1.14米,最低分枝0.7米的乔木型大茶树。

经何仕华提议,思茅地区茶叶学会,行署外贸局、农牧局茶叶专家于1991年4月、11月两次对该茶树进行综合考察,并把采样送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茶树所含化学成分和细胞组织结构与栽培型茶树相同,但树冠、花柱、花粉粒、茶果皮等特征与野生茶树接近,树龄在1000年左右。

1992年10月11日至14日,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邦崴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牲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属古茶树,可直接利用。

邦崴大茶树的发现,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并且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改写世界茶叶演化史,对研究茶树的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区别于一般大茶树,定名为邦崴古茶树,它与勐海巴达野生型古茶树和勐海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并列为云南三大古茶树王。

茶王长逝留下遗憾建茶王宫对野生茶树王实行永久保存,也算是为了避免再出现南糯山茶树王当时由于没有条件保存,而导致至今寸木不留的遗憾再次发生。说话间,曾云荣不由得回忆起了当年抢救濒临死亡的南糯山茶树王的往事。

由景洪出发经昆洛公路前行24公里,来到南糯山半坡寨山脚下有一个名叫沙归拔玛的茶厂。从茶厂后一条深藏在茶林间的山路,爬坡前行约500米,前方出现一个颇有明清风格的纪念亭,这就是当年南糯山茶树王遗址。

如今,除了纪念亭外,相距2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块记载着南糯山茶树王事迹的石碑,石碑旁一棵水桶粗的古茶树长得格外茁壮。石碑旁有823台水泥浇筑的台阶,蜿蜒爬上半坡。在纪念亭与石碑之间,有村民搭了一个简易窝棚生火烧水泡茶。只要有人到茶树王的遗址餐馆,村民便会奉上一杯南糯山古树茶泡的纯正普洱茶。

据曾云荣介绍,1992年茶树王苍老的树干就开始变得千疮百孔,而且部分枝条逐渐干枯。这一问题在1993年引起了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视,并且时任州长的召存信也亲自过问此事,并邀请省内外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论证和制定保护和抢救茶树王的方案。

最后,西双版纳州成立了一个茶树王抢救领导小组,由州长召存信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其余的成员由各级专家、州政府秘书长和勐海县主要领导担任。之后又成立了茶树王保护委员会,当时担任勐海县茶办主任的曾云荣具体负责保护和抢救的组织协调工作。当时已经把能够请到的国内最权威的专家都请来了。曾云荣说。

在制定保护和抢救方案时,专家们认为茶树王之所以出现衰亡的征兆,除了树龄高,年老体衰外,极有可能是四周密不透风的围墙导致不通风所致。因此提出将干枯的树枝切除,对千疮百孔的树干进行修补,以及在围墙上打出30余个孔来让茶树王透气,并将四周的土全部挖出,再从山上的密林中取肥土来重新填充增加肥力的抢救方案一系列保护措施后,茶树王在1994年曾发出两根新的嫩枝。遗憾的是,1995年这棵茶树王还是出现了全株干枯的状况,无奈专家组只好宣布其已死亡。

茶树王的死亡,一时之间给西双版纳和专家组成员带来了空前的巨大压力,甚至外界关于茶树王被专家们保护死掉的舆论不绝于耳。事后在反复的调查中,曾云荣无意中看到,在台阶两边紧挨着水泥台阶的几棵古茶树,也同样出现了干枯死亡的现象,而距离稍远一些的古茶树却安然无恙。经取土化验,发现靠近水泥台阶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已经遭到了渗透进土层的强碱性水泥破坏。

原来害死茶树王的元凶,就是修建台阶、亭子和围墙的水泥。至此真相大白,不过至今茶树王被专家们保护死的舆论还依然没有消失,这成了曾云荣心中永远不能释怀的痛。

为茶树王寻找继任者

2012年9月27日,又是牵动着世界茶叶界人士心弦的一个重要日子树龄达1800多年的勐海贺松野生茶树王仙逝。据当地知名茶叶专家研究分析,这棵茶树王属自然衰老死亡,其4根主干已空心,因茶树根部空心过度,承受不住树枝的重压而整株自然倒伏,没有扶栽重新生长的可能。

2013年1月31日,这株宣告着中国澜沧江中下游为世界茶叶原产地的茶树王在仙逝了4个月后,被运载下山,安置在勐海县陈升茶厂内,将建茶王宫进行永久保存,供世人瞻仰。

当年南糯山茶树王死亡后,由于当时没有条件保存,委托当地一个村民看管,结果几年后竟连一点残骸都找不到了。曾云荣说,为了不留遗憾,也给世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普洱茶遗产,这次当地政府决定建茶王宫对巴达茶树王进行永久保存。据曾云荣介绍,目前已有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进荣研究员、中国杭州茶叶博物馆馆长吴胜天研究员接受邀请,与云南的茶叶界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规划和制定永久保存方案。春节之后,专家组将开展工作,率先对茶树王遗体进行杀虫和防腐处理,并进行永久存放的技术处理和茶王宫的建设。

与此同时,根据南糯山茶树王死亡后确定王位继承者的经验,开始着手论证巴达野生茶树王的继任者工作。

南糯山茶树王死后,2002年村民们又在距离半坡寨不远处的竹林寨村民家的承包茶地内,发现了一棵与死亡的800年茶树王差不多大小的古茶树。2002年4月,专家组一行前来南糯山实地考察后,确定这棵新发现的古茶树与死亡的茶树王属于同一时代栽种的古茶树,树龄相差也不大。因此将死亡的茶树王定为1号树,而将新发现的古茶树定为2号树,从而正式将2号古茶树推上了新茶树王宝座,并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同。目前,南糯山的2号茶树王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和茶叶爱好者前来参观。

巴达野生茶树王仙逝后,勐海县也多次组织专家组在这一区域寻找可以继承王位的野生古茶树。目前已经在距离仙逝的茶树王2公里多的密林中,寻找到了一棵树高和直径与仙逝的茶树王相差不大的野生古茶树,初步拟定为巴达2号茶树王。相关的论证和鉴定工作也正在组织实施中。

据曾云荣介绍,巴达茶树王附近的贺松村属于1000年前搬迁来的哈尼族村寨,这座山脉还环绕有曼迈、章朗以及打洛镇的曼歇等十余个村寨,都是根据记载在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布朗族居民。而且这一带除了大片野生古茶树外,还分布着1万多亩的栽培型古茶树,树龄最长的也在800年左右。

相信不久后,随着巴达2号茶树王的继位,一个全新的茶树王时代即将到来。

茶王保护对于许多人来说,提起茶树王总会有着敬意与自豪,而对于普洱茶界被称为曾专家的曾云荣来说,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和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情。

1995年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树王的死亡,作为专家组主要负责人的他,还背负着不知内情的人们冠予他的保护死黑锅。而2012年9月27日,巴达近1800年野生茶树王仙逝后,曾云荣也同样作为茶树王遗体永久保存、茶王宫建设专家组主要成员、技术负责人承担着至关重要的重任。

【御品红微茶志】一脉相承的闽台民间茶习俗


中国人爱品茶,从民间茶习俗所体现出来的茶文化中,往往可以了解各民族之间、各地理区域之间的历史渊源。在福建宁德市政府挂职的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平说,茶以一种文化的触角,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其不仅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厚重的礼仪,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艺术的享受。他表示,福建和台湾的民间茶习俗原本就是一脉相承,闽东的各种民间茶习俗可以说和台湾相差无几。看看闽台的茶礼婚俗便可知一二。由于福建和台湾饮茶之风盛行,男女订婚也习惯用茶礼,闽台传统婚礼的整个过程似乎都和茶息息相连。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只有经过三茶和六礼手续成婚的,才算是明媒正娶来的。据介绍,过去,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方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作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在闽台传统婚礼现场,往往摆着一个巨大的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台婚俗,新人跨烘炉有兴旺之意。而烘炉上的四个大字和敬怡真在闽台人眼中既是茶道,也是夫妻的幸福之道。这几个字告诫新人们,虽然两人成长背景不同,但是在婚姻生活中要牢记互敬互让,相互包容。听完这段金玉良言,每位新人再喝上了一杯象征甜蜜美满的功夫茶,他们便有了更深的感受。闽台民间之所以如此时兴茶礼,是因为在福建和台湾民间,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福建福安一位老先生吴生,将闽台茶习俗归纳为五种类型:象征型、生活型、礼仪型、祈福型、艺术型。他说,闽台两地人都好客,客人前来,不管是否口渴都要泡给一杯茶,而来客即便口不渴也要饮上一口。在闽东福安,送给客人或走亲戚所持的糕点还被称作泡茶,意即临时泡茶来不及,且以糕点代茶饮,可见敬上一杯茶之礼更重于糕点。时下,正是清明时节,许多台胞回乡扫墓,他们和自己的骨肉亲人一起拜祭祖宗时,也在扫墓归来的龙籽袋里放置茶叶,以祈求福至财临、家丁兴旺。回到村里,他们和乡亲们泡上两杯茶,更是有着叙不完的两岸情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