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如何改变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

发布时间 : 2022-01-12
茶文化的经济功能 茶具和茶叶如何搭配 喝什么茶能改变碱性体质

茶文化的经济功能。

茶叶已经和糖、咖啡、烟草、鸦片一样,跻身世界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日用品行列。尽管茶叶并非工业革命的诱因,但它在英国广受欢迎;随着印度新式茶叶的出现,购茶变得越来越方便,大大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这类全球性日用商品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以茶为例,售价1英镑的茶叶,其采摘时所花费的人工成本只有1便士,而且行销世界各地。它通过销售链条上的每一环,从山中的农场到英国人的住宅,重新分配了这个世界的利益。通过茶叶这种普普通通的药用商品,中国的劳工开始与美国的商人、广州的帕西银行家打起了交道,开始与伦敦的金融家以及正享用早餐的曼彻斯特妇女、儿童有了交集。

茶叶也彻底改变了英国的资本和经济体系,其影响力通过英国在远东的商贸网络迅速扩散。当大英帝国的魔爪伸到包括诸如缅甸、锡兰、东非以及其他适于种茶的地区时,茶叶就变成了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先前上述地区被认为除了枯萎的热带雨林外,别无他物,但现在英国利用茶叶种植得以在这些地方建立产业经济。茶叶的影响力还蔓延到了加勒比海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区,在那里,它有助于满足英国人对糖的需求。与东方的贸易成就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确立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英镑在全球经济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还没有一个人口稀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岛国能以别的方式取得这一非凡成就。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亦因茶叶而改变。茶叶贸易起源于繁华的、被实施殖民统治的城市香港——现在这座城市再次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它也是东方的商业中心。有人认为,如果由一系列茶叶贸易所导致的革命没有打断中国大陆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那么现在的整个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可能更类似于香港。在华外国势力的存在,再加上茶叶和鸦片贸易所引发的巨大浩劫,使得大清王朝的皇权遭到严重削弱。大清王朝的没落引发了一连串的历史演变:先是国民党崛起,最后为中国共产党所取代,当所有的历史大戏尘埃落定后,便成了今天的海峡两岸远远相隔的局面。没人能合理地论证出,这一幕幕历史演变都只是因那些茶叶而起的;但同样没人会忽视,正是外国势力对这种充满中国风情的日用商品的渴求,才迫使中国向西方开放门户,进而导致了这个自给自足的封建帝国的没落。

除了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后果外,茶叶贸易几乎左右着地缘经济的每一个环节。

运输

到了19世纪50年代,在同等情况下,从中国前往伦敦比起十几年前要快上一个月,茶叶货运方面的竞争令航运时间大为缩短。出于贩运茶叶的需要,最为敏捷轻便的货船出现在海面上;它们的速度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

茶叶贸易兴起之初的200年间,只有东印度公司拥有在远东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权,因而当时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的货船全都隶属于东印度公司。那些被称为“东印度人”的船只简直是些慢吞吞的浮动仓库。这些“海上茶叶货车”在泰晤士河和广州之间来来回回。新采下的茶叶要在海上漂浮9个月——有时要整整1年——才能出现在民辛巷拍卖行的大厅里。这就意味着即使船上装载的是花白毫和毛尖这样的极品好茶,其质量上的优势在抵达英国后也必定荡然无存。尽管旅行家和商人的报告已经指出:“初摘茶”一眼看上去就是制作茶饮的最佳选择,但英国人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新品茶叶”。当时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伦敦品茶师曾注意到茶叶质量的下降,那些吃茶叶商贸饭的人们清楚: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只要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那些优质的新鲜茶叶就行。但当时的茶叶生意为东印度公司所垄断,没有了竞争,也就无人愿意冒险完成在一季之间将茶叶从中国的半山腰带到英国拍卖桌上的壮举。在缺乏变革动力的前提下,英国茶叶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也就不足为怪了。

19世纪的时光见证了造船工艺方面的突飞猛进。当英国于1815年击败了拿破仑帝国后,战争所带来的压力随之消失,他们不再需要那些武装到牙齿、自给自足到可以在海里漂上老长一段时间而不需靠岸的老式英国战舰了。在和平年代里,船体变得更长,外表变得更光滑,航速也变得更快了。

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的局面于1834年终结,新的贸易公司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它们纷纷要求从这块大蛋糕上分走一块——这些商界新贵的名头在东方依旧备受尊敬:太古集团、渣甸集团以及马西森集团(后两者合并后即是著名的怡和洋行。——译者注)。这些商行为了抢占利润丰厚的茶叶贸易市场,而向东印度公司发起挑战,后者就像它名下的船只一样,笨重臃肿、效率低下。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为结构更为精密、速度更快的高桅帆船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原动力。

1849年,《不列颠航海条例》(BritishNavigationLaws)的撤销使得美国造船只得以在中国出入,美国人终于可以直接在英国码头卸下一箱箱中国茶叶了——他们的卸货时间还能比英国造船只提前几周。美国舰船是以1812年战争中出现的快速私掠船的流线式船体为蓝本而设计的,这种船往返纽约和广州之间只需不到100天时间。出于对航速的渴求,英国的船舶设计师们又重坐到制图板前:他们削减了船头,将船体设计得更窄,让桅杆倾斜化,用这些新创意朝波士顿最好的舰船工程师叫板。

短短20年时间内,在上述三大因素——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时代的终结,以及美国船舶开始进入中国——的共同作用下,舰船航速方面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茶叶航运的时间成本也大为缩短。新式舰船被命名为茶叶快船,只要看到那修长低矮的船身,鱼头形状、好似竖起的刀刃般垂立于水面之上的船头,便能立刻认出它来。这是一种横帆三桅船,“在每一个海员的心目中,它都是一位无瑕的美人。”当时的一位船长评论道。

随着运茶快船的出现,茶叶贸易也变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每当东方舰队的第一艘斜桅帆船出现在英吉利海峡的海平面上的时候,伦敦市登时万人空巷,大家一齐拥到泰晤士河畔,驻足观赏一年一度的运茶比赛。期盼装载着刚采摘下来的新品茶叶的中国快速帆船的到来。竞赛开始了,一路上,一直到伦敦的每一个海岬上,充当信号的火焰都在熊熊燃烧着。投注开始了,赌徒的手气取决于第一个从帆船舷缘投下的茶叶板条箱在码头上落地的一刹那,英国人对这一竞赛的热情不亚于对赛马结果的关注。

运茶快船如今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帆船是工程学和人类进取精神的结晶,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人们再也不需要那种体积大、速度快的帆船了。与远东的贸易所获利润实在太丰厚了,法国人眼红之下,开始动手开凿苏伊士运河。尽管快速帆船是根本无法在运河河道通行的——它们实在禁受不起红海海面上大风的考验,然而蒸汽轮船却能够以比帆船快一倍的速度抵达中国。由于沿途的燃料补给站选址布局合理,乘船前往中国和印度比以往变得更容易了。到了1869年,随着苏伊士运河开凿完成,因茶叶运输业而生的航海技术革新全都成了历史。野心勃勃的英国商船船队已经不再需要变化无常的风来驱动,它们可以用可靠而稳定的煤作燃料。

生产

茶叶的分量很轻,这决定了运茶商船要用压舱物来保证行驶途中的平稳;在茶叶贸易刚刚兴起之时,大部分时候,压舱物都是由蓝白色的中国瓷器来充当的。尽管商人们对这种商品的估价往往偏低——那些人更喜欢丝绸那样利润巨大的日用品,但人们一致认为,当瓷器填充在装茶叶的板条箱的夹层空间时,它起到的作用与那些“压舱铁”是一样的;而当瓷器沿着船体和龙骨排成一线的时候,还能起到附加效果——可以有效防止船舱漏水。运送茶叶一类的奢侈品风险很大:它们的质量很容易因为浸水而受损,价格也随之下跌,而一艘船在海上航行也就意味着它一直冒着损失金钱的风险,因而可以说瓷器的存在分担了这一风险。瓷器还能挡住船舱底部的污水,从而对那些利润更高的货物起到保护作用。

茶叶消费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带动了英国瓷器工业的发展,它也成为第一批享受到19世纪机械创新成果的行业之一。在18世纪以前,尚无一家欧洲工厂能制造出能盛开水的陶瓷茶杯。WWW.cy316.cOM

由于欧洲出产的黏土缺少瓷土所需的必要元素,因而欧洲黏土无法像中国黏土那样用于制作茶杯。中国的瓷器是利用高温烧制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坚固透明的釉,所以具备低廉、耐用的特点。而欧洲的黏土则是在低温环境下烘烤,它们只能覆盖多孔的釉料,这样制成的瓷器更容易破裂。

对更为坚固耐用的瓷器的追求,在英国引发了一场工业竞赛。英国的制造商们能生产出质地更坚硬、价格更便宜的餐具来吗?长期以来,英国工厂车间里造出来的瓷器又笨重,又粗糙,又易碎,但它有个优点:运输成本较低,因而在价格上还是能够和中国瓷器较量一番的。大约到了1750年的时候,欧洲工厂终于刺探到了瓷器制造工艺的秘诀,借助当时英国工业向机械化转型的契机,一项新的产业随之诞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约西亚·韦奇伍德(JosiahWedgwood),最早一批使用瓷器改良工艺的陶艺家之一,可以算是与罗伯特·福钧同一时代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爷爷辈人物]。

茶叶贸易在依托瓷器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对“异国”之地——中国和东方——的探索热潮。带有浓郁中国艺术风格的图像——垂柳和高耸的宝塔,以及身着长袍、举止娴静的妇人——以印在邮票上或画于进口茶杯的两侧的方式而在西方广为流传。这种充满东方浪漫风情的艺术品对大英帝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有帮助。它展现了一个未知世界的美好形象,创造出一种优雅迷人的氛围,取代了西方人先前的想法:出国前往东方的旅途是可怕而危险莫测的。贫困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伴随着疾病和混乱正在一点一点地摧毁英国。城市化进程蚕食着农村地区,原先的农村居民现在正在工厂里劳作,呼吸的是被烟尘污染的雾气,住的是拥挤的廉价公寓,然而那些在瓷器上随处可见的图像向他们描述了一个更为宽广、庞大、怡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希望的世界,一个大不列颠帝国可以征服的世界。

英国人的生活

正如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所预言的那般,印度的茶叶种植产业借着茶税的取消和航运技术的发展这两大有利因素而迅速繁荣起来。随着东印度公司一家独霸的历史的终结,茶叶贸易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导致了茶叶价格的全面下跌。茶叶越来越便宜,也意味着那些黑心茶商觉得既没必要再将其他植物混杂在茶叶包装袋之中,也不用再用危险的化学品对茶叶进行加工,因而茶叶的质量有所改善。尽管此前英国全民饮茶的风气已经整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茶价的便宜化对于这个城市化进展迅速的国度而言仍不啻为一个福音。

很久以来,人口统计学者和医师们就已经注意到随着饮茶习惯的日益大众化,死亡率在不断下降。随着18世纪和19世纪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污染程度越发严重,疾病传播率也随之上升。霍乱这个恶魔在印度次大陆上肆虐已久,它的魔爪于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伸到了英国大陆,当时几个水手饮用了船上水桶中的水,而这些水桶是在印度被灌满的,这些水手因此感染上了霍乱病菌。而他们回到船只所在的母港时,这种致命的病菌开始通过当地的下水道到处传播。到了19世纪中叶,霍乱这一传染病已经几次三番地夺去了数以万计的伦敦市民的生命;单单1848~1849年的那次大暴发就导致5万人丧生——这5万人无一例外都是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染病的。

在英国这样的国家,比起用热水而不是用开水冲泡的咖啡,茶叶更受人们的欢迎,这种饮用习惯直接给他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好处,因为将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那些在近距离传播病菌的微生物。由于伦敦的人口密度庞大,且缺乏有效的排污系统,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伦敦市民的饮用水也是非常不卫生的。在传染病这个维多利亚时代全球经济产物的反复侵袭下,一个喝茶民族的生存概率比一个喝咖啡民族的要大。

对于帝国的宏伟战略而言,茶叶同样是上天的恩赐。它成了英国军队配给标准的一部分,由当地人组成的英属殖民地军队同样享受这一福利。当英军在热带丛林中困苦不堪地行军,寻找着帝国边界的时候,喝上一杯茶就能让他们身心放松,与此同时,还能预防水源性传染疾病。

如前所述,糖类是大英帝国那错综复杂的经济中另一种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它产自新大陆中仍由女王陛下统治的几片殖民地:巴巴多斯(Barbados)、牙买加(Jamaica)和维尔京群岛(VirginIslands)。在英国,糖类已经过剩了,而茶饮的普及让糖有了新的伴侣。

加糖的茶饮为大不列颠人提供了便捷的热量来源。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意味着穷人们已经难以吃到农产品,而茶叶本身并不含有营养价值,喝茶时可以在里面掺上牛奶、蛋白质和糖,这样一杯茶就变成一份廉价而营养丰富的能量来源了。

在饮茶之风还未盛行的年代,工厂里的工人们所摄取的大部分卡路里来自啤酒和麦芽酒,这种习惯造就了一批不理想的劳动力。在工业化之前,工人们的劳作方式以手工为主,因而喝点啤酒是可以容忍的,但这就给英国经济的工业化领域——这一行业需要较为精细的劳动技巧——带来一个严重问题:曼彻斯特纺织工业的主要设备为飞速运转的纺纱机和纺织针,而让一个醉醺醺的工人去操作它们实在是件很危险的事。但大不列颠人如果在周末喝的是加糖的茶,吃的是面包和肉的话,那么他们既可以获得所需的所有热量,又不必冒喝醉的风险。毫无疑问,茶叶有提神的作用。它能让工人们集中精力,有助于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完成那些艰巨的工作。

像酒精这样的发酵饮料有清除寄生虫、将卡路里以液体形式加入日常饮食中的优点,但到了18世纪初,啤酒生产要耗去英国将近一半的小麦收成。对于英国国内的农业而言,同时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和啤酒供应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养活每一张工业化时代新增的嘴,现有的农场完全不够。这样只能另辟蹊径,从英伦三岛以外的地方,从帝国那无边无际的领土中寻找外来的热量供应源。对食物的追求总会塑造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维多利亚帝国时代,我们的现代全球工业化食物链形成之初,掺了牛奶和糖的茶满足了英国对廉价营养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诸如法国和德国那样继续选择酒精作为主要饮料的欧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落后英国达15年之久。

以茶代酒还有别的好处,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怀孕期间的妇女如果不喝酒,而选择喝茶的话,婴幼儿群体的健康状况就会发生显著改善。茶叶中也含有抗菌的酚类,它们是可以起到天然杀菌作用的植物类化学物质。在英国,婴儿诞生的头一年一般是用母乳喂养的,因此妈妈们以茶代酒也就意味着英国的婴儿们将不再受到酒精的影响。饮茶习惯的流行不仅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在需要更多劳动人口的工业化时代也提高了人类的免疫力。

到了19世纪中叶,“以茶待客”现象的出现首次标志着饮茶这一仪式化行为已在英国社会牢牢扎根。下午茶起初是英国上流社会的一项礼仪,随着茶叶价格的逐步走低,这一生活方式开始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习俗。下午茶时间是一段享受的时光,是拜亲访友的时光,是午餐和晚餐之间的闲谈时光。茶叶是工业革命的助推器,创造了足够多的剩余资本的英国人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他们那些殷实的劳动成果了。

时至今日,在西方似乎有一项新的、每日公布成果的科学研究:检验喝茶对健康带来的益处——从茶叶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癌功能入手,推断出它在缓解糖尿病症状、提高新陈代谢速率,以及降低发胖所带来的风险或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尽管这一类结论尚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证实,但随便哪一个普通的茶叶消费者都可以证明:喝茶可以提高精神警觉性和短期记忆力,也能舒缓压力。专家将茶叶当作一种具有暂缓疲劳、放松身心、改善健康以及延年益寿效果的灵丹妙药,并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它。

英国在印度进行的伟大的茶叶种植试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花更少的钱喝更多的茶饮。福钧窃走中国商业机密后不到20年,茶叶贸易的重心就从中国转移到了英国的版图内。当一个单一物种被移植到它的故土之外的时候,这个世界也随之发生了永恒的变化。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茶叶


茶叶号称是与咖啡、可可并列的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虽然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时兴喝茶了,可在历史上,茶不仅是中国的饮料之王,也是世界的饮料霸主。而且,它不仅仅是普通的饮料,历史上许多改变政治局势、推动世界发展的事件都与它有关,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就连让中国走向彻底没落的“鸦片战争”,其根源也是因为中国茶叶太畅销、中英贸易失衡,导致了连锁反应。

北方民族离不开茶叶

据历史记载,早在西汉时期,茶就以饮料的身份进入上层人们的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已经在寺院和上层贵族中间普遍流行了;到了唐朝,茶就开始在民间大行其道,甚至传播到边疆的游牧民族地区,至此茶叶成为风靡中国的主流饮料。

茶叶能在短时间内为不同疆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广泛接受,除去是因为古代物资匮乏,没有像现在一样五花八门的选择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茶叶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茶树本身含有多种药性,以保护自身、抵抗来自病毒和细菌的侵害;而且茶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酵素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已经被证实对缓解和治疗中风、心脏病等疾病有疗效。正是因为茶叶有如此多的医疗保健作用,才会被各族人民所接受和肯定。当中原世人雅士们以饮茶为风雅的时候,游牧民族已经把茶当成比盐更重要的物资。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同,吐蕃、回鹘、党项以及辽、金、蒙古等北方边疆民族都是以肉奶为主食,缺少蔬果,导致食物不易消化,而茶叶恰好因为富含茶碱、维生素和单宁酸,能去燥热、解油腻、助消化;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况且,游牧民族多是逐水草而居,即便是建立政权的民族依然保留着喝生水的习惯,但是茶需要滚水冲腾,这又起到了杀灭细菌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寄生虫感染的几率,而且还能有效对抗坏血病。正是因为茶的这些功能,少数民族对茶的依赖性远远大于汉族,饮茶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风雅,是生理需要,所以北方一些地区长期流传着“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中国历朝“以茶治边”

正是因为茶叶对少数民族如此重要,所以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康熙四十四年,茶叶一直为国家官营,因为朝廷要用茶叶控制边疆嗜茶如命的少数民族,这是一种统治策略。即便是偏居一隅的南宋王朝,也牢牢掌握着茶叶交易的主动权。

茶叶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茶树的嫩芽,我国主要的产茶区集中在长江以南。因此,只要掌握了茶叶的贸易,中原政权只需要用少许茶叶就能换取大量北方边疆地区的马匹。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最快速的移动工具,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役马也在各种运输途径中担当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马匹又是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中原地区没有广阔的牧场,饲料品种和饲养技术也不过关,只能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买进。

明王朝是把用茶控制少数民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王朝,因为每年茶叶交易都有定量,统治者就用茶叶奖赏和吸引归附者,对有二心的刺头就减少茶叶量甚至断绝茶市交易。宋代茶马互市之初,一匹马可换茶二百斤;在南宋马源危机时,一匹马可换一千斤茶;可明朝官方茶市竟然设定平均每匹马才价值五六十斤茶。即使是这样失衡的茶马比价,明王朝还不是每年都互市的,曾经蒙古部的俺答汗曾两次请求明朝互市茶马都无功而返,最严重的茶马互市风波是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

公元1572年,万历皇帝以孩童身份登基,首辅张居正为保政权稳定,下令关闭边境茶马互市,本意是打击私茶维护官方垄断,然而严厉的清查措施导致茶叶贸易完全断绝,这对蒙古和女真而言等于断绝了生命线,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重开边境茶叶贸易,可惜被断然拒绝。北方少数民族指的向明王朝宣战,这场战争打了三年,直到明王朝在清河堡重开茶市,战火才归于熄灭。

这种由茶叶导致的边境战争屡见不鲜,直到清王朝建立,马匹可由关外的东北供应,茶叶和马匹的不对等交易才终止。

茶叶协助“工业革命”

18世纪,伴随着欧洲列强向全球殖民的步伐,东西方的贸易交流也愈来愈多。在中国,茶叶在18世纪初,就成为出口西方的最大宗商品,事实上,欧洲人也和游牧民族一样饮食结构缺少蔬果,因此茶叶的药用效果同样适用于他们,这其中,英国茶叶进口量位居欧洲第一位,这是英国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决定的。在咖啡和可可传入之前,需要热水冲泡的茶叶是英国人对抗潮湿阴冷的最佳选择,而且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比起让人脾气变暴躁的烈酒,茶可温和得多了。

英国能发起工业革命,茶叶也要记上一大功。工业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产业工人大规模、高强度、长时间的劳作,正是这样艰苦的劳作,才使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迅速发展。而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不仅需要工人们保持充沛的体力还需要集中精神。于是,价廉物美的茶饮料成为了提神解乏的首选。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里粗劣的饮食不可能让工人们强撑着干活的。”再加上茶叶对腹泻、疟疾这类病菌感染病有一定疗效,也让工作环境恶劣但又没钱买药的穷人得到了一些保障。

茶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英国的文明形式和社会文化。在传统的英国社会,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女性都是陪衬品,社会地位很低。英国满大街遍布各式酒馆的时候,男人们潇洒的身影进进出出,而女性是不被允许进入这些地方进行消费的。但是茶叶改变了这一情况。英国的饮茶风气形成后,家里的下午茶是以女主人为主角的,而这就成为女性表现自己的绝佳场合。在这时,家里的男女老少以及家庭的朋友围坐在一起,由女主人主持交际。久而久之,英国的下午茶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组成部分,而英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也要感谢茶叶。

茶叶在为英国工业革命出了汗马功劳的时候,却为自己的家乡——中国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因为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清朝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对于英国的工业品,例如纺织品、西餐、钢琴等等都没兴趣,于是,不可逆转的贸易逆差让英国吃不消了。为了阻截大量白银外流,英国干起了走私鸦片的勾当,清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随后几十年的衰败都要归结到万恶的鸦片贸易。

诸暨茶叶生产呈现新格局


近年来,直埠镇羽剑茶场引进安吉白茶良种10万株,虽然今年受雪灾影响,产量不高,但价钱却卖到每公斤1200元以上。记者了解到,除石笕茶、绿剑茶、龙井茶等名茶及珠茶、眉茶等大宗茶外,近年来,诸暨市茶叶大户不断引进新品种,白茶、乌龙茶、红茶、黄茶等在诸暨市不断涌现,抢滩市场,提高了诸暨市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茶叶产销形势的变化,茶叶市场开始个性化细分。在茶叶技术部门、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户的共同努力下,诸暨市茶叶生产出现以高档绿茶为主,乌龙茶、黄茶、红茶等多茶类组合的生产新格局,使诸暨市茶叶产品更为丰富,茶叶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新商机不断涌现。诸暨市茶业龙头企业绿剑茶业针对夏秋茶原料开发研制了半发酵的金剑茶,投入市场后,由于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出口茶厂另辟蹊径,开发研制高档黄茶,产品深受高档茶市场欢迎。陈宅镇茶叶专业户金永光投入近百万元,从福建引入全套乌龙茶生产机械,尝试生产乌龙茶,去年试制成功,产销形势喜人,每公斤售价达到600元左右,比一般名优茶效益高出不少。今年,金永光准备大干一场,争取更大效益。而另一茶叶生产大户冯友良,投入近80万元,对茶叶基地和茶厂进行优化改造,严格控制农残,生产出完全符合欧盟农残标准的高档烘青绿茶和红茶,去年为出口欧盟茶叶企业提供原料30余吨。与此同时,诸暨市茶叶企业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茶叶身价,涌现了绿剑茶、石笕茶、西子丽人茶、云剑茶、笔峰春等几只较有影响的牌子,都获得了好效益。在今年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暨浙江绿茶博览会上,绿剑茶业的白茶和西子丽人茶业的绿茶分获金奖。

织田信长的茶道政治


这个故事其实算不上故事,应该属于史论,一开始他分析了大老粗信长为什么会去狂热收集茶器的动机,结论的是:欲显示其霸主地位。论述的过程比较浅显,再者联盟里对信长的研究也比他要深很多,我就不摘录了。倒是最后讲到信长利用茶器对部下进行奖罚时,举了一个佐久间的事比较有意思,以前一般认为佐久间父子被追放是因为能力不行,想不到这里还和有关系。

天正八年(1580),织田信长毫不留情地把正在领军出征的佐久间信盛和佐久间信荣父子贬谪,流放到了荒凉的纪州高野山,其理由便是在本愿寺战役中佐久间父子毫无建树,荒怠武功,却一心沉溺于之中,忘却了武将应有的职责,失去进取精神,失去了武士本色。

织田信长在给佐久间信荣的书信中对其责备的相当厉害,并一再强调武士的本份在于武士道,“你的尚武精神若能有爱茶热情的百分之一也绝不至于如此。为了毫无意义的而空耗大量金银,却完全忽略了对有功部将的奖赏。不分早晚,只知一门心思地打扫庭院,或是在茶室中品头论足,为了品茶鉴水而虚度光阴,却把臣下的忠逆善恶完全置于脑后。每日里不是评价挂轴的长短不足,就是鉴别道具的新旧优劣。思虑所及是茶室的每个角落,欲望所期是月白风清的境界。在茶的色香与料理口味的浓淡之中任时光飞逝,这简直是最大的浪费。”

织田信长的这一训诫实际上是给定了位——当为我所用,万不可为所用。这一点一直为后世的真正的武士们奉为座右铭。

如何使用茶叶袋和茶叶美容和护发?


茶和印第安人有牢不可破的联系,虽然喝红茶有一些健康益处,但据说将它涂抹在你的皮肤和头发上同样令人惊叹。茶中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特性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和光泽。绿茶和红茶含有咖啡因,富含儿茶素和多酚,两种抗氧化剂,可以对抗粉刺和衰老。茶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爽肤水,有助于舒缓肌肤,因为它存在冷却剂特性。如果您计划在短期内喝一杯茶,也可以将它添加到您的美容程序中,以保护您的皮肤和头发。

茶能减少浮肿的眼睛,消除黑眼圈。在咖啡因的茶叶中含量有助于收缩血管的下方皮肤和进一步消除黑眼圈眼部周围,茶中的单宁有助于减少浮肿。您需要做的就是弄湿两个茶包并将它们放在眼睛上。保持它们大约五到十分钟。确保定期使用它们,以减少浮肿的眼睛和淡化的黑眼圈。

茶中存在的单宁酸可以帮助你的皮肤摆脱晒伤和瑕疵。你需要在平底锅里煮一些茶,水冷却后,将毛巾浸入茶中,然后将其放在患处,最长可达30分钟。事实上,您可以直接在您的脸上涂抹茶包,以减少发红。如果您的碳粉不足,您可以用茶包或茶叶来完成您的工作。茶的收敛性使其成为令人惊叹的爽肤水。它使脸部不那么油腻,并有助于保持清洁。将茶包擦在脸上,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拭。

可以充当洗涤器,如果你丢弃了你的茶包,那么你就会失去优质的磨砂膏。拿一个用过的茶包,将其打开并像擦洗一样使用它并将其洗掉。洗完脸后保湿效果很好,你的皮肤会感觉光滑柔软。由于茶叶中含有抗氧化剂,可以让您的肌肤焕发光彩。茉莉花茶中含有大量有益于皮肤的油脂。它具有抗微生物特性,非常适合吸收多余的油脂。煮一些茉莉花茶,让它凉爽,适用于粉刺,油性皮肤。它可以与导致疙瘩的细菌作斗争,进一步帮助维持皮肤的pH值。

如果您正在寻找舒缓过度刺激和炎症的皮肤,那么洋甘菊茶是您的灵丹妙药。它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受刺激的组织。事实上,它可以用于缓解皮肤上发痒的皮疹或干燥、片状的发红斑。定期将茶包涂在脸上,以获得最大的益处。白茶是一种加工较少的茶,比绿茶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它有助于净化和丰富皮肤,感谢它含有的营养。煮一些白茶,将叶子与实际酿造分开。现在,将潮湿的茶叶混合在搅拌机中,以形成浓稠的糊状物。让其冷却后敷在脸上,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皮肤在发光!

据说绿茶可以减轻干燥和干裂的嘴唇的刺痛。您需要做的就是在嘴唇上涂抹温水浸泡的绿茶包。这将有助于缓解灼烧感,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一步滋润双唇。红茶是令人惊叹的头发清洁剂。为了阻止你的头发脱落,煮一些红茶,让药汁凉爽。将它喷在头发上,这样可以清洁头皮,使头发看起来有光泽。如果你想把你的头发染成黑色,那么试着在指甲花上加入红茶,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它有助于使颜色更加强烈。对于白头发的人来说,红茶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临时染发剂。

借奥运推动茶经济


陆尧认为,奥运茶经济可以带来3种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奥运,使茶产业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这里凝聚;辐射效应说的是,在北京推动奥运茶经济,能够对浙江、安徽、广东、福建、云南、江西,甚至是台湾、香港等地的茶业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因为搞奥运茶经济,中国茶业经济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茶业产值在较短时间内翻番。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商务部获悉 ,目前,中国大陆茶企业在申请获得2008北京奥运会标识使用权过程中,没有获得成功,遭遇了尴尬。然而,国际奥组委和可口可乐公司却为台北奥组委和台湾省的茶企业破了一次例。双方达成了变通协议,台湾省茶叶企业可以使用台北奥组委专有标识销售自己的产品。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尧分析说,可口可乐公司是国际奥组委的战略合作伙伴,成为水和饮料(含茶)的赞助商,并且具有排他性。根据国际惯例,可口可乐公司自然也成了北京奥组委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受到法律保护的身份和相应的规定,使我国茶叶企业不能使用北京奥组委专用标识销售自己的产品。

同样的游戏规则,却产生不同的申报结果,陆尧分析原因可能有3个:一是大陆茶企业品牌效益、市场运作能力、国际影响力等不如台湾省茶企业;二是北京奥组委的有关项目官员对茶产业的情况和国际奥组委的相关谈判机制了解得不够充分;三是可口可乐公司因为商业利益可能不愿意看到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大陆茶业正面走上奥运舞台。

陆尧建议说,大陆著名茶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配合北京奥组委重新与国际奥组委、可口可乐公司商洽,参照台北奥组委先例,签署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中国大陆茶产品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的补充协议。同时,兼顾可口可乐公司在华的长久商业利益,达到皆大欢喜的双赢、多赢境界。

陆尧说,虽然目前中国茶企业还没有能够获得奥组委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供应商四种身份中的任何一种,但茶企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不该就此“尴尬”。

陆尧认为,中国茶产业应扬长避短,整合资源,为奥运会提供最好的产品、环境和服务。首先,我们要做出更好的茶,通过更好的品质来展现我们中国茶的魅力。这是最关键的。其中,包装质量也很重要。以前,我国的茶产品经常是“一等茶叶,三等包装”。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要追求古朴或新颖,要小巧,便于携带。好的包装也能促进茶叶消费和出口。

同时还要有好的服务。茶馆、茶庄要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技能水平不但包括卖茶和泡茶,还包括语言的交流。企业内部要开展一些行业专用英语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知识经济下中国茶叶的必然选择


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上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言之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当今一种新型、最富生命力的经济。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对它的内涵可理解为:

(1)知识是一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在知识要素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的巨大杠杆作用表现在使劳动者素质高级化,劳动工具智能化,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本身就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输出并有机结合的运动过程,是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的过程。知识的交换价值表现其一是知识的载体具有交换价值;其二是知识的运用结果具有交换价值。知识价值的根本在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2)知识经济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专家们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人类经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社会,又称劳力经济阶段;二是18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经历了以资本、机器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社会,又称自然资源经济阶段,三是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阶段,又称智力经济阶段。

(3)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指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综合体。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仅是以科学水平为标志,而更多的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也就是以科技??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标志的,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紧密度的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就显而易见,也正是由于知识这种生产要素导致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才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4)知识经济是知识全民化的经济。在这个时代里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科技现代化水平,即公众对于知识和科技的理解与支持。要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技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科学和文化水平,推动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养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这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经济主要特点是:一、知识与技术的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处中心地位;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和灵魂;四、服务业、咨询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五、人才素质和技能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决条件。

知识经济的特征概括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资本投入的无形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经济决策的知识化,其中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的特征。

知识经济对茶业的挑战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是当今高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信息网络、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近年来这两大技术在我国农业方面的研究应用有了快速发展。 茶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茶业,必将毫无例外接受各种挑战,发生重大变革。引进和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来改造发展这一古老的产业,是茶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巨大活力。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克隆羊、克隆牛、克隆鼠的相继诞生,以及酵母、线虫、拟南芥、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各类生物基因组研究工作的展开,新基因不断被发现,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生物技术进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将会对世界技术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六年来共有58种植物,获得新基因植株,大约几千例已进入田间试验,其中转基因蕃茄、抗虫棉等进入了推广阶段;在美国应用于农业的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个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12%。在我国,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资料报道,90年代初我国一度为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1998年我国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7万公顷和1%。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和中棉所30等),已推广面积13.3万公顷,减少防治棉铃虫用药60%-70%,增产20%-25%。间接经济效益1亿元,安徽省使用抗虫棉面积达7万余亩,铜陵、和县、无为等地均有一定面积。

1989年中科院等离子所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把离子束注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用离子束辐照育成己审定作物8个(水稻6个、小麦1个、蕃茄1个),在安徽省应用面积达140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2亿元,其中育成优质稻D9055,生产上已推广500万亩,省农科院运用离子束注入茶树新品种改良也取得一定进展。离子束注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创造了一批有特点的新型基因材料,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氨离子注入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使后代无融合生殖率从14%提高到48%,这对水稻杂交优势一系法是新的突破;离子束应用于植物转基因与远缘杂交,由于在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粒子的注入、动量的传递和电荷的交换可导致植物细胞质表面刻蚀,引起细胞膜透性和跨膜电场的改变的原理,安徽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利用该法将GUS基因导入水稻和棉花带壁细胞,并将外源潮霉素抗性基因导入水稻种质细胞,获得此法首例新基因植株;此后安农大生物系又用此法把对生叶基因注入玉米植株获得多种具有对生基因并具有良好抗性基因的多功能玉米植株。

生物技术在茶业中同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拟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的茶树优良品种,提高茶树的防虫、抗病及抗逆能力,同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十五"期间可望选育出2一3个抗虫优质茶树品种,年产优质种苗3000万株,十年内推广种植抗虫优质茶树新品种十余万亩。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前景已经被许多专家看好。

当今社会正迅速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对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正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重大变革,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信息技术在工业、商业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已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它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国际上正在掀起热潮,它将对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加入WT0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引进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茶业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全面引进各种信息技术,实现茶叶生产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及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和传播应用,才能大幅度提高茶叶生产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将是我国茶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际上,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己受到世界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持。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和智能决策、控制系统相集成,为农庄进行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喷药以及产量预估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农户在家或办公室可实时查询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状况,适应市场需要,生产市场对路的农业产品;政府和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获知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欧洲共同体已将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列为重要发展规划,将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机器人等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规划、管理、监测、控制、分析等,以应对欧洲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也正掀起高潮。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纷纷创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如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成立了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农林科学院成立了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单位研制的各类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创建的用于传授农业技术、提供远程决策咨询的网站,已贯穿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二十多个。

我国是一个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上园面积排列第一,产量第二。茶因分布较为分散,茶农种茶、制茶水平普遍不高,并且基层缺乏大量茶叶技术人员,针对国情,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已经逐步趋向成熟的专家系统技术。将专家系统应用于茶业,建造茶树栽培管理、质量检验等各类专家系统,可有效模拟茶业各研究方向的领域专家针对特定问题,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因此将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到茶业中来是很有必要的。与其它作物相比,专家系统技术在茶业中的应用还比较滞后,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刚、袁红春等同志在此项技术应用于茶园施肥、茶叶审评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但还没有进入实用化阶段。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指导云南省研制的茶叶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已在云南思茅地区得到应用,收到群众好评。

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精确农业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得到研究和推广。它是多种信息技术与农学、农业工程技术集成而获取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它站在农业整体化高度,根据预先确定的适当要求,对作物目标投入、作业、以致决策都进行精确控制,力争在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它的本质是获得更多关于生产过程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变为可用于管理及控制这些过程的信息。它在茶业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已有报道。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定点、定时、定量进行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利用网络技术,获取市场信息,实施电子商务,是信息社会茶叶生产、贸易的必然选择。通过网络开展国内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正逐步走向成熟。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已有农业网站近千个,其中与茶叶相关的网站有十几家。这些网站为茶业各类信息特别是市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及贸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针对入世挑战最强有力的工具。

除上述提到的几种信息技术外,还可将神经网络、模糊推理、遗传算法、基于案例推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茶叶生产管理。如神经网络可用于茶叶品质评定,模糊推理可用于确定茶园的肥料使用量,遗传算法可用于茶叶的拼配,基于案例推理可用于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虚拟现实可用于进行茶叶的各种虚拟实验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将给茶业注入新的活力,带动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除上述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外,其它一些切实有效的新技术也将对茶叶生产管理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为了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在幼龄茶因可采用茶稻间作技术。这种间作方式对茶树的生长有益而无害,因为翻地和施肥等管理可同时促进茶树的生长,特别是稻类抽穗后至成熟阶段,其植株高度高于茶树,可适当遮挡7、8月份强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又可发挥喜光作物稻的边行优势。

茶叶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新技术也是使茶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由于传统茶叶市场日趋饱和,出现卖茶难局面,造成茶园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茶农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严重挫伤了茶叶生产者的积极性,在不少茶区甚至出现大面积茶园荒芜和毁茶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利用我国丰富的制品茶资源进行饮品、茶药物、茶食品等新产品开发,大力拓展茶叶新产品市场,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茶叶产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主要产茶省为顺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发展潮流,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进行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茶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如福建大闽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金龙集团、江西绿色工业集团、江苏太湖水集团、湖北归真集团等,开发了许多茶叶新产品,且部分产品已挤身于国际市场。全国现有大中型茶饮料生产企业30余家,2000年产量已近100万吨。为了茶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还必须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引入现代高新技术,通过技术整合和技术创新,带动茶叶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向深层次发展。如采用膜分离技术和新型灭菌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纯茶风味的茶饮品;采用茶鲜叶悬浮发酵技术生产高香红茶饮品;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脱咖啡碱茶;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小包装茶的保鲜贮存;利用逆流色谱技术精提儿茶素与茶黄素单体;利用酶工程技术和双液相发酵技术生产茶色素;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叶香精;利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生产高纯度茶皂素等。

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来改造茶业传统产业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就如何发展我国茶业谈几点建议:

1.提高劳动者素质。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茶叶经济也必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任何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各项技能。

2.联合攻关难点问题。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问题阻碍着茶业前进的步伐。各研究单位应该联手协作,充分发挥多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的优势,重点攻关,全力突破,尽快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3.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有机茶园。随着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一种无污染、纯天然、高品味的有机茶应运而生。现在世界上有机茶销售量为6000吨左右,而我国有机茶销量为200多吨,仅占世界销售量的3.3%,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有机茶的需求,特别我国即将加入WT0,我国更要加大力度发展有机茶园。

4.拓宽门路,寻求新的发展。一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武装和改造茶业产业;二要研制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各类消费产品。使茶业能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将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工艺学、茶叶微生物学的技术和设备,运用药葛根、银杏、中药材等特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茶叶生产现代化和山区资源综合利用开拓新路。

生产和销售单位如何贮存茶叶


茶叶加工厂包装出口、供应市场销售,茶叶研究所茶叶标准样品等的贮存,因贮存时间较长,可采用以下方法。

(1)真空常温贮存:将茶叶装入铁皮罐内,焊好封口,用抽气机抽去罐内空气,使成真空,在常温下贮存,此即为真空常温贮存。此法可达2-3年,使茶叶色香味变化很小。适用于一般茶叶样品保存或用于较长时间的贮存。

(2)热装密封贮存:利用罐内空气稀薄及密封后使罐内茶叶与外界隔绝的原理,首先将茶叶烘(或炒)到足够干的程度(一般含水量达2%左右),趁热装入马口铁罐或其它容器内,尽量装满装实不留空隙,立即盖盖封口。由于罐内空气很少,其后又与外界隔绝,在常温条件下贮存1-2年,仍可基本保持茶叶品质不变。此法适合于样品茶保存和家庭较长时间的贮存。

(3)抽气充氮贮存:将茶叶存入双层铝箔的复合袋内,抽去袋内空气,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然后封口密闭。因氮为惰性气体,不会引起茶叶的自动氧化。此法能提高茶叶的贮存效果,一般经1-2年贮存,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不变。此法在日本及国内茶叶加工厂、茶叶商店或超级市场中广泛应用。

(4)低温冷库贮存:在低温条件下,茶叶的各种成分很难氧化,能较好地保持茶叶的质量。在茶叶加工厂、茶叶商店和商厦、出口口岸等,均可用冷库来贮存茶叶。

发酵,改变香气的变化


普洱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组成。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它的含量和茶树品种的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含量最高。它在茶树体内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葡葡萄苷酶水解而呈游离态。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内含的芳樟醇呈兰花香气,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即陈化的过程,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与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不同年份普洱茶芳香类物质检测中,发现了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这是因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乙-甲氧基-4-乙基苯等由微生物转移甲氧基阳形成的,是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物质。普洱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组成。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它的含量和茶树品种的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含量最高。它在茶树体内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葡葡萄苷酶水解而呈游离态。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内含的芳樟醇呈兰花香气,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即陈化的过程,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与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不同年份普洱茶芳香类物质检测中,发现了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这是因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乙-甲氧基-4-乙基苯等由微生物转移甲氧基阳形成的,是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物质。换句话说,普洱茶香气的生成与绿茶与乌龙茶高温提香不同,它是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这是一条与高温提香截然相反的“路径”。即: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这种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路径”,是忌高温的过程,突出体现普洱茶独有的陈化机理。正因为这一点,普洱茶的香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产生有续变化。以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为例,在发酵的最初阶段,普洱茶的香气多以樟香、荷香、兰香等为主;发酵进展到一定阶段,其香气偏重于栗香或木香等;当发酵转入深度时,则会体现较明显的枣香或浓郁的果糖香;在发酵达到成熟并趋于稳定时,会出现淡淡的中药香。我们在这里没有给出年份的香气类型,是因为不同存储条件、不同茶叶拼配的情况都可能影响普洱茶香气的生成,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由于普洱茶的香气是一个繁杂庞大的体系,我们目前对这一体系还知之甚少,更缺少大量的化学分析做为依据。还有待普洱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才能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