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天全茶马古道上的徽派古茶仓

发布时间 : 2022-02-10
茶马古道的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情况

茶马古道的线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雅安天全茶马古道上的徽派古茶仓”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歙(sh)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歙县古代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明末歙县人汪伯龄曾贷资入蜀榷茶雅州(今四川雅安),不久成了大富商。他家坐客日集百余曹,四座常满。推牛结客以为常。清朝康熙时,歙人李遴入川贩茶,后来成茶商首领,众商纳课办引都由他统一办理。

明清时期朝廷统治者继续推行以茶治边的政策。为了严格管制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茶叶的产、运、销,官府实行招商中茶之法:或令人向边塞交纳银米而酬给茶引,或令人运茶至茶马司,以一部分纳官,另一部分归商人自卖。徽商在这种茶活动中也十分活跃。

茶马古道上的徽派古茶仓

这座规模宏大的古茶仓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老乡政府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目前为雅安仅存的唯一一处保护完好的徽派建筑,标志性风格如下:

1、徽派建筑布局:该建筑为典型的徽州古民居,为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日型建筑类型,其建筑中轴线一连穿过了五个大天井,厢房前另有两个小天井对称而建,构成了五进七星的盛大规模。而大院宅门之外,一条细小甬道的尽头,则是已经消失的商铺和库房。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辉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较柔和,给人以静谧之感。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民居楼上极为开阔,俗称跑马楼。天井周沿,还设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美人靠。

2、采用砖雕装饰。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3、采用五阶马头墙,而且保存完好。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徽派古茶仓的发现与未来保护

我爷爷、父亲都是天全茶厂的老职工,具有茶叶情节,偶然与曾经长期在茶厂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民间文物保护者高建华闲聊,得知:这个古茶仓解放后被改成粮站,偶然机会,他得知有人要将这个古建筑买来,拆为木料出售,他急忙到处奔走,筹措资金将这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买下,5.12地震使部分马头墙受损,主体建筑倾斜,他又花10多万进行了维修,基本恢复了大体原貌。

据悉,该建筑已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45个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雅安的古道文化由此将得到更权威的价值评估,将得到更为系统的保护。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马古道上的雅安藏茶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蒙山,自古便与青城、峨眉并称为蜀中三大名山,以茶而闻名于天下。蒙山茶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入贡皇室,直至清末,贡茶历史达1169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佳句。

雅州,即今天的雅安。境内的蒙顶山脉年降雨量2200毫米,全年日照仅100多天,多雨、多云、多雾、空气清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为雅安成为世界茶的故乡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传说2000多年前,有位叫吴理真的道士在蒙山种下七株茶树,取甘露井水熬煮,创造了茶这个流芳百世的饮品。

《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唐宋时期,雅州出产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通过西南边陲运往西藏,形成初具规模的南路边茶。当时的政府曾用茶来换取西藏的战马,这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由于朝廷对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实行高度垄断,在茶马古道上有朝廷设立的茶马司、买马场、验茶关等机构,目前雅安境内遗留的古茶马司遗址就有六个。

宋朝在榷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茶政的实施上,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官榷茶叶不仅为了买到更多的马,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据《天全县志》载: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120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马一匹易茶60斤。随着互市规模不断扩大,朝廷换得马匹增多,雅安输入藏区的茶叶数量也逐渐增多。唐代时大约为几十万斤,宋代已达到近200万斤,明代增至400万斤以上。

由于历朝历代的茶马互市,就产生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川藏道,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马塘、昌都至拉萨,再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史称川藏茶马古道;另一条路线从云南省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至拉萨。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背夫之路。

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必经之路,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海螺,那些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尊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藏茶自有记录以来,就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千百年来,藏茶成为生活在青藏高原藏区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藏族同胞一直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销往藏区的边茶生产。2008年,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雅安藏茶企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雅安市还建立了南路边茶(雅安藏茶)技艺传习所,成立雅安藏茶研究中心,不断挖掘和弘扬藏茶文化。雅安市现在共有茶园65万亩,其中藏茶年产量近3万吨,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藏茶之乡。

沙溪 茶马古道上的古集市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曾将云南沙溪列入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目录,意大利庞培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也在名录中。沙溪究竟在哪里?

翻开云南省地图册,在剑川县一页上,找到了沙溪,它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从昆明坐上高速客车用四个多小时到达大理下关市,赶上最后一班去往剑川县的车,用了三个多小时,在一个叫甸南的地方下车,在热情的白族司机的联系下,恰好搭乘上一趟去沙溪的中巴车,此时,已是漆黑一片,只有天空上星星在眨着眼。一个多小时,车到达了一个极安静的小镇,这里就是沙溪。夜色掩映中的这座千年古镇曾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又是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活动中心。要揭开它披着的神秘面纱,只有等到天亮时分了。

欧阳家的白族古院

清晨,推开房门,一座典型的白族民居展现在眼前。此宅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院主人叫欧阳盛先,如今他与年老的母亲居住在此院。欧阳家住宅在整个古镇上最为豪华,这与主人的祖先经商致富有关。

在沙溪,当地人将行走在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头目称为马锅头,欧阳家昔日曾是古镇上显赫一时的马锅头。这座房子建于清末民初,红砂石砌筑成的高大门楼,两边是石雕雕刻的花鸟人物,左边雕的是耕,右边雕的是读,暗示着欧阳家是一个耕读世家。门两边还贴有一副对联:“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这是一副十分巧妙的对联,将首尾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欧阳天地”。

进入大门即进入第二道讲究的大门,与第一道大门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木结构为主。剑川的木工活在整个云南可谓名震遐迩。欧阳家的木雕门楼就是一个范例,两层木雕将渔樵耕读里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门的右手边是马圈门,是昔日供马帮们拴马的马厩,极有意思的是在它低矮的门上画有一幅群猴图。

按白族的传统风俗,其寓意为六畜兴旺,还有一种说法,猴子即是《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孙悟空,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专管天下马匹的官吏,马帮们的马匹在其照看下,当然非常安全。进入二道门即真正进入欧阳家的院落,结构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结构,一座巨大的照壁矗立在院子中,上面书写着大大的福字,在它的瓦檐下、墙边均画满了壁画。

院子的地面铺就当地的红砂石,正房与左右对称的厢房走道的木廊架上均布满了木雕,华丽讲究的隔扇门上也刻有精美的木雕。白族是一个天性爱美的民族,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装扮得非常艺术。欧阳家的房瓦也极富特点,它是一种写有文字与画有图案的瓦片,当地名为“琉璃瓦”,只有极富有的家庭才有。正房的二层有一座精美的木雕神龛,上面雕满了龙、凤、狮子等图案,它是欧阳家供奉祖先的地方。

正房左右两个角落为带有天井的厨房,天井中有水井,厨房有后门通往后院。在二道门右手边,还有一座小型院落,其格局依然为三坊一照壁,昔日是欧阳家的北花园,这个院落也是专门提供给马帮休息歇脚的客栈,二层房间沿窗有一条类似柜子的床铺,它是提供给马帮存放东西用的,各路马帮晚上睡觉前,可以将所带贵重东西放在柜子下,人睡在柜子上,即可高枕无忧了。

马锅头的传奇

在沙溪村附近有一个名叫西门村的地方,听当地人介绍有一位昔日马帮的头目还健在。他今年已七十多岁了,名叫李德明,是沙溪历史上最后一位马锅头。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黑白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电影中那些身强力壮、云走四方的马帮们,骑着剽悍的高头大马行走在山涧中,他们回荡在幽谷中的歌声至今仍在耳旁回响。

马匹至今仍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乡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马帮们南来北往、承担着各种货物的运送,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马帮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民间组织,拥有管理马帮的头目———“马锅头”,马锅头是以拥有马匹数量多少、负责与运送部门交涉、协调关系,处理日常事物与酬劳分配为己任的。他们在马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欧阳家昔日也是声名显赫的“马锅头”。

如今已77岁的马锅头身体根本不像这把年纪的人,这多半与他昔日赶马的经历有关。这位生于1927年的老人,年仅十三岁就随他的兄弟们开始了马帮艰苦的行走生涯,赶了二十多年的马,奔走在运送盐巴与货物的茶马古道上,直到1948年才做了“马锅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穷走一方,富赶马”。但马帮的生活并不都是阳光与鲜花,一路上的劫匪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打劫并谋取马帮生命的。眼前这位安详的老人脸上,俨然刻着岁月所流下的艰辛。

四方街上幸存的古集市

从欧阳家院落周边信步,就来到了沙溪的中心———四方街。这里是一个集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古巷道、古树、古寨门于一身的、功能具全的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茶马古道指的是历史上主要穿行于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翻越青藏高原,以茶马互市为特点,以人背兽驮为方式的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内接祖国内地,外连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大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古代中国与北方“丝绸之路”齐名的另一条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

沙溪地处大理与丽江之间,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贸易集散地,加上南诏大理国石窟的开凿,使沙溪成为一个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在沙溪的附近有好几处天然盐井矿,盐在古代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沙溪逐渐成为以盐买卖为主,茶、马买卖为辅的茶马古道重镇。盐井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沙溪的繁荣与发达。

如今的四方街格局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铺就,街中心有两棵古柏树,在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戏台,它坐东向西,对面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兴教寺,在集市中心矗立着这样一座融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的寺庙,实属少见。

想象一下,昔日古道上繁忙的贸易在此进行,车马鱼贯、人头簇拥,寺庙里香火鼎盛,戏台上纵情高歌,好一派繁华景象。广场四周是昔日的店铺与马店。店铺多为前铺后马店,尽管这些店铺已多年铺门紧闭,有的甚至已东倒西斜、濒临倒塌地步,但它依旧完整地保存了昔日商业布局,这也是沙溪能够获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古集市的殊荣的原因。

更多茶马古道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沙溪——茶马古道上仅存的古集市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曾将云南沙溪列入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目录,意大利庞培古城、中国的万里长城也在名录中。沙溪究竟在哪里,为何具有如此大的价值?

翻开云南省地图册,在剑川县一页上,找到了沙溪,它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从昆明坐上高速客车用四个多小时到达大理下关市,赶上最后一班去往剑川县的车,用了三个多小时,在一个叫甸南的地方下车,在热情的白族司机的联系下,恰好搭乘上一趟去沙溪的中巴车,此时,已是漆黑一片,只有天空上星星在眨着眼。一个多小时,车到达了一个极安静的小镇,这里就是沙溪。夜色掩映中的这座千年古镇曾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又是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活动中心。要揭开它披着的神秘面纱,只有等到天亮时分了。

欧阳家的白族古院清晨,推开房门,一座典型的白族民居展现在眼前。此宅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院主人叫欧阳盛先,如今他与年老的母亲居住在此院。欧阳家住宅在整个古镇上最为豪华,这与主人的祖先经商致富有关。

在沙溪,当地人将行走在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头目称为马锅头,欧阳家昔日曾是古镇上显赫一时的马锅头。这座房子建于清末民初,红砂石砌筑成的高大门楼,两边是石雕雕刻的花鸟人物,左边雕的是耕,右边雕的是读,暗示着欧阳家是一个耕读世家。门两边还贴有一副对联: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这是一副十分巧妙的对联,将首尾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欧阳天地。

进入大门即进入第二道讲究的大门,与第一道大门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木结构为主。剑川的木工活在整个云南可谓名震遐迩。欧阳家的木雕门楼就是一个范例,两层木雕将渔樵耕读里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门的右手边是马圈门,是昔日供马帮们拴马的马厩,极有意思的是在它低矮的门上画有一幅群猴图。

按白族的传统风俗,其寓意为六畜兴旺,还有一种说法,猴子即是《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孙悟空,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专管天下马匹的官吏,马帮们的马匹在其照看下,当然非常安全。进入二道门即真正进入欧阳家的院落,结构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结构,一座巨大的照壁矗立在院子中,上面书写着大大的福字,在它的瓦檐下、墙边均画满了壁画。

马锅头的传奇在沙溪村附近有一个名叫西门村的地方,听当地人介绍有一位昔日马帮的头目还健在。他今年已七十多岁了,名叫李德明,是沙溪历史上最后一位马锅头。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黑白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电影中那些身强力壮、云走四方的马帮们,骑着剽悍的高头大马行走在山涧中,他们回荡在幽谷中的歌声至今仍在耳旁回响。

马匹至今仍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乡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马帮们南来北往、承担着各种货物的运送,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马帮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民间组织,拥有管理马帮的头目马锅头,马锅头是以拥有马匹数量多少、负责与运送部门交涉、协调关系,处理日常事物与酬劳分配为己任的。他们在马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欧阳家昔日也是声名显赫的马锅头。

院子的地面铺就当地的红砂石,正房与左右对称的厢房走道的木廊架上均布满了木雕,华丽讲究的隔扇门上也刻有精美的木雕。白族是一个天性爱美的民族,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环境装扮得非常艺术。欧阳家的房瓦也极富特点,它是一种写有文字与画有图案的瓦片,当地名为琉璃瓦,只有极富有的家庭才有。正房的二层有一座精美的木雕神龛,上面雕满了龙、凤、狮子等图案,它是欧阳家供奉祖先的地方。

正房左右两个角落为带有天井的厨房,天井中有水井,厨房有后门通往后院。在二道门右手边,还有一座小型院落,其格局依然为三坊一照壁,昔日是欧阳家的北花园,这个院落也是专门提供给马帮休息歇脚的客栈,二层房间沿窗有一条类似柜子的床铺,它是提供给马帮存放东西用的,各路马帮晚上睡觉前,可以将所带贵重东西放在柜子下,人睡在柜子上,即可高枕无忧了。

如今已77岁的马锅头身体根本不像这把年纪的人,这多半与他昔日赶马的经历有关。这位生于1927年的老人,年仅十三岁就随他的兄弟们开始了马帮艰苦的行走生涯,赶了二十多年的马,奔走在运送盐巴与货物的茶马古道上,直到1948年才做了马锅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穷走一方,富赶马。但马帮的生活并不都是阳光与鲜花,一路上的劫匪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打劫并谋取马帮生命的。眼前这位安详的老人脸上,俨然刻着岁月所流下的艰辛。

四方街上幸存的古集市从欧阳家院落周边信步,就来到了沙溪的中心四方街。这里是一个集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古巷道、古树、古寨门于一身的、功能具全的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茶马古道指的是历史上主要穿行于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翻越青藏高原,以茶马互市为特点,以人背兽驮为方式的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内接祖国内地,外连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大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古代中国与北方丝绸之路齐名的另一条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

沙溪地处大理与丽江之间,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贸易集散地,加上南诏大理国石窟的开凿,使沙溪成为一个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在沙溪的附近有好几处天然盐井矿,盐在古代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沙溪逐渐成为以盐买卖为主,茶、马买卖为辅的茶马古道重镇。盐井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沙溪的繁荣与发达。

如今的四方街格局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铺就,街中心有两棵古柏树,在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戏台,它坐东向西,对面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兴教寺,在集市中心矗立着这样一座融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的寺庙,实属少见。

想象一下,昔日古道上繁忙的贸易在此进行,车马鱼贯、人头簇拥,寺庙里香火鼎盛,戏台上纵情高歌,好一派繁华景象。广场四周是昔日的店铺与马店。店铺多为前铺后马店,尽管这些店铺已多年铺门紧闭,有的甚至已东倒西斜、濒临倒塌地步,但它依旧完整地保存了昔日商业布局,这也是沙溪能够获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古集市的殊荣的原因。

在兴教寺,还有瑞士专家给沙溪所做的保护规划,预示着沙溪今后发展的美好前景。

石钟山石窟群石钟山石窟群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有北有敦煌,南有石钟山之说,窟区共有16个,造像139个。这些石窟开凿时间为唐代晚期,距沙溪仅十多公里,由于地理的缘故,它的开凿与茶马古道古镇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古镇的繁荣促进石窟的开凿,二是石窟的开凿推动古镇的发展。究竟哪种说法更科学,一直是学术理论界争论的事,更令人痴迷的是石窟群在雕刻上的艺术精湛。

唐代是佛教在中原盛行的时期,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佛教更甚,而北面吐蕃佛教活动也十分频繁。作为南诏国首府的大理,处于这些地区的中间地带,佛教对这一地区影响很大。沙溪作为滇藏茶马古道必经之道,佛教自然而然顺着古道传到沙溪,现今那些石窟造像多反映的是佛教与南诏大理国国王生活的内容。最为着名的是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与那尊甘露观音,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沙溪附近的沙登青石窟也是非常精彩的,尽管从规模上没有石宝山大,但开凿时间与石宝山石窟时间相近,其艺术造型与风格可谓异曲同工。兴教寺坐落在沙溪四方街戏台正对面,它融合云南多种宗教流派于一身。兴教寺现存大殿与二殿,大殿四周外山墙留有的20幅明代壁画非常精彩,大殿门楣上《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的壁画尤为珍贵。

四川天全茶马古道


从四川雅安出发,走天全、翻二郎山,经过泸定、康定,再到西藏,蜀中茶叶被输送到雪域藏区。这条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与从云南普洱出发通往西藏的滇藏茶马古道并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之路。

重峦叠嶂的二郎山系,山恶水险,古道斗折蛇行,骡马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人双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过,于是造就了所有茶马古道中唯一的奇观: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的人力背茶!

天全县青石乡甘溪坡红星村,曾经的背夫歇息之地,今天新建的茶马古陈列馆中,展示出的背架子(背茶包的工具)、丁丁拐(背夫歇脚的支撑)、汗剐子(用于剐汗)、麻窝子(草鞋)、脚麻子(背夫翻山时绑在草鞋上防滑)、溜壳子(背夫度河溜索用)都述说着一个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如今荒弃在天全甘溪坡、紫石关、两路等处残存古道,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拐子窝(背夫歇息时支撑茶包的丁丁拐戳出来的圆坑)在石板上清晰可见,这些茶马古道特有的标记,是历史的一个烙印,是一阙无字碑,它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风雨年轮。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首筑路歌谣唱红了中外,但在茶马古道上,二郎山却是一座让人心惊胆颤的命运多舛之山。鬼招手、手把岩、望乡台山路崎岖狭窄、险关重重、稍有闪失,命赴黄泉。乱世年代,更兼兵祸匪患:碰上烂王八,从此难回家。

甘溪坡村口有一古柏树,干枯的骨架在风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古树历经千年生命,早年枝繁叶茂,参天蔽日。年轻的妻子将背夫送到这里,背夫用刀在树身做记号。一般从碉门(天全)到打箭炉(康定)往来要15到20天。久去未归,女人们则来此看望,若印记还在,则意为丈夫未归,也就难说吉凶,记号若被刀削去,说明丈夫又去雅安或始阳取茶包了,不久便会归来。积年累月,作记号的人多了,树受的刀伤也多了,久而久之,树便在女人的期盼中、在背夫的刀刃下死去。

四川:天全茶马古道


从四川雅安出发,走天全、翻二郎山,经过泸定、康定,再到西藏,蜀中茶叶被输送到雪域藏区。这条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与从云南普洱出发通往西藏的滇藏茶马古道并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之路。

重峦叠嶂的二郎山系,山恶水险,古道斗折蛇行,骡马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人双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过,于是造就了所有茶马古道中唯一的奇观: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的人力背茶!

天全县青石乡甘溪坡红星村,曾经的背夫歇息之地,今天新建的茶马古陈列馆中,展示出的背架子(背茶包的工具)、丁丁拐(背夫歇脚的支撑)、汗剐子(用于剐汗)、麻窝子(草鞋)、脚麻子(背夫翻山时绑在草鞋上防滑)、溜壳子(背夫度河溜索用)都述说着一个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如今荒弃在天全甘溪坡、紫石关、两路等处残存古道,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拐子窝(背夫歇息时支撑茶包的丁丁拐戳出来的圆坑)在石板上清晰可见,这些茶马古道特有的标记,是历史的一个烙印,是一阙无字碑,它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风雨年轮。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首筑路歌谣唱红了中外,但在茶马古道上,二郎山却是一座让人心惊胆颤的命运多舛之山。鬼招手、手把岩、望乡台山路崎岖狭窄、险关重重、稍有闪失,命赴黄泉。乱世年代,更兼兵祸匪患:碰上烂王八,从此难回家。

甘溪坡村口有一古柏树,干枯的骨架在风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古树历经千年生命,早年枝繁叶茂,参天蔽日。年轻的妻子将背夫送到这里,背夫用刀在树身做记号。一般从碉门(天全)到打箭炉(康定)往来要15到20天。久去未归,女人们则来此看望,若印记还在,则意为丈夫未归,也就难说吉凶,记号若被刀削去,说明丈夫又去雅安或始阳取茶包了,不久便会归来。积年累月,作记号的人多了,树受的刀伤也多了,久而久之,树便在女人的期盼中、在背夫的刀刃下死去。

茶马古道上的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现在,我已将滇藏马帮们的生涯写成了一本小书。我想尽可能真实而有血有肉地再现出那一段历史和那一种生活,为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为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茶马古道上的大雒马山古邮亭


滇西云龙县,古多盐井,有八井之说,因而驿道交通开设较早。大雒马山邮亭遗址,位于宝丰乡石城,距县城8公里。该邮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云南大理云龙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境内南部置巂唐县,属益州郡。宋称云龙赕,云龙一名自此始称。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元置云龙甸军民府,明改为云龙州,治所在旧州,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迁至雒马井(今宝丰)。

雒马之名,古书载峭壁仙踪,州署东,石壁形如旋螺,中有张果老(八仙之一,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驴蹄八迹,莓藓不侵,雒马之得名以此。故此,古代宝丰俗称雒马井。明代郡丞范言(浙江人)有《雒马道上》诗描写古道状貌:微行通一线,绝磴上千寻。雒马犹难渡,啼猿况独临。泥深春后雨,路障晚来淋。世道险如此,真伤远客心。古道崖壁上还有9处石刻遗迹。雒马井有大小雒马两山,大雒马山,在州治北五里,悬崖陡绝,曲磴参差。知州顾芳宗伐石甃道,建邮亭于其上。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知州陈希芳捐俸修治大路,易险为平,建石坊,额曰:雒马仙踪。

邮亭的设立,在顾芳宗撰的《大雒马山邮亭碑记》中这样记载:云龙虽僻在西南鄙,然而南连永缅,北通丽水,西亘潞江,东扼楚豫滇黔之冲,故夫英君哲相,与四方贤人君子,皆欲考政而问俗焉。而鸟道迂回,悬车束马,难以飞渡,一当春夏霪潦之交,洪波汩没,裹足不前,蛟螭窝其中,而猿狖号其上余自戊寅夏,叱驭至此,拔木甃石,次第兴举,又募五丁手,伐崖蟠石,建邮亭十数椽于大雒马山之巅。邮亭设立后,大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清康熙年间宝丰举人李俭有一首《邮亭》诗记其事:山山环绕烟岚翠,树树参差松韵清。纱殿陆离鼍鼓壮,石栏曲折马蹄轻。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云龙知州顾芳宗将邮亭更名为憩亭,又名茶亭寺,为安全起见,于亭的南北设置两道大门,昼启夜闭,以防不轨之人过境,并在大门上分别题有榆西岩郡和饮相如处的横匾;中悬憩亭。邮亭上边建有观音殿、财神殿,下侧有管理房。为了加强盐政管理,发展地方经济,充实课税,沟通与大理府的联系,再次拓宽雒马古道,从绝壁上凿出一条比原来更宽的大道供人马通行,使州署与各盐井交往畅通,食盐运销活跃,课税充盈。栈道凿宽后,又在驿道制高处建邮亭,并专设一处负责传递文书信札,兼卖茶水,供往来商旅在此小憩,欣赏山川壮丽风光,历代民众、官吏赞赏不绝。此道的拓宽,为云龙八井的驮盐马帮北上运往西藏以至印度的噶伦堡,南下运往腾越以及缅甸,铺筑了既安全又快捷的通道。

滇西的邮史应从唐南诏、大理国开始。明代改土归流后,邮运更为活跃。清初护送课饷、递送公文的业务大量增多。到辛亥革命后,县一级又开始设立邮政分局(代办所等级)。

大雒马山邮亭是滇西最早与邮政相关的建筑物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研究古代云南邮史不可多得的物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