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古道,陈年茶香

发布时间 : 2022-02-13
古道普洱茶 岁月普洱茶 陈年白茶

【www.cy316.com - 古道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岁月古道,陈年茶香”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岁月的茶香普洱茶历史文化

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后茶就作为商品对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时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典籍中西双版纳产茶的记载,始见于唐代,樊绰《云南志》(卷7)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所谓银生城即南诏所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为唐时南诏六节度使之一的驻地,辖今西双版纳及思茅地区。诸山指的就是今西双版纳境内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大茶山。

普洱茶成为一个名词,始见于明代谢肇淛《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茶,即普洱茶,那时已有加工揉制的紧茶了。茶叶主产于六大茶山,之所以命名为普洱茶,盖因当时普洱为茶叶贸易的集中地,茶叶市场在普洱,由此运出,所以称为普洱茶。

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茶入贡清朝宫廷,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及印度、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名扬中外。因普洱茶贸易需要,形成了源起于六大茶山的茶马古道。所谓茶马古道,就是普洱茶的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茶马北道

茶马北道指的是思茅至昆明经昭通到四川泸洲、叙府、成都、重庆达北京。这条道最初是以运送皇家的贡茶为主,但在普洱茶名重京师之后,它成为六大茶山茶叶流向中原市场的主要通道。

(二)茶马西道

茶马西道起始于六大茶山,经思茅、普洱、景谷、景东、南涧、弥渡等十三个驿站进入下关,再分两路,一路经保山入缅甸、到印度再到欧洲,这是东方土地上最早与外界沟通的南丝绸之路;另一条向西北而行,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县)、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

(三)茶马南道

茶马南道分为三线:即东出老、越,南出缅、泰,西出缅、印。东线由勐腊的易武茶山起始,由马帮运至老挝的丰沙里,再到河内,上火车至海防装船,远销南洋;南线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到缅甸、泰国;西线由勐海至打洛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茶马古道促进了国内外经贸发展,对繁荣边疆经济,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云南边疆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为便于马帮运输,茶叶制成了团、砖、饼等形状之紧压茶。在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茶叶产生后发酵,而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陈香味。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港、台地区及日、韩等国掀起普洱茶热,国内需求也日益增长,陈年普洱茶和古普洱茶饼备受争宠。

千百年来,普洱茶声誉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其产自高山云雾之中,远离污染,品质纯真,滋味醇厚,耐冲泡,且有药用和保健之功效。

茶文化精选阅读

岁月沧桑的五峰茶马古道


网资讯:采花,鄂西五峰西部的土家小乡镇。贺龙在此战斗了几载,建立了红色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那曾挂过梭镖、大刀的吊脚楼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那久远的名字:采花和那漫山遍野的茶树愈见葱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里,有2010年被列入国家60处文物重要新发现的“五峰茶马古道”。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宜昌市文物部门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发现了长达百余公里的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这是迄今为止在宜昌市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较为完整的茶马古道,还有何历史文化遗存?

驮货的骡马善“导航”

为什么称作为茶马古道?据当地80岁的村民曹叶钊老人回忆,当时商队用于运输的牲口不仅有骡子,还有马和驴。由于骡子力气大、脾性好、善于走山路,就成为当时运输的主力,这条道也称为骡道。当时,多以骡马为运输主力的商队不仅把山里紧要的盐、粮食及日用品从山外驮来,还将当地盛产的茶叶、桐油、山漆等山货通过这个古道运到外地。

当时的商队一般拥有几十头骡马,小型的商队也有几头。曹叶钊老人说,小时候每天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商队逶迤盘桓在山路上。当时每支商队的骡马都被系上红花或者红布,缰绳上也缠着红布条,寓意吉利发财之意。当地人说,2008年,该乡一头骡子在参加一次古骡道的寻访中,还能记得多年前走过的路。

部分遗址保存完好

古道很古老也很简朴。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幽幽发亮,把一段悠远的历史融凝进去,不留一丝痕迹。这些古道多依托山势而建,有的建在山脊,有的则是在山腰或者沿着河谷穿行,现在封山育林多年,人钻进去相当不易。

在这条茶马古道上,现在仍然还有很多地段保存比较完好。在该乡栗子坪、磨家溪、采花台、裕安桥以及该县湾潭镇等地就有多处遗存。虽然长年无人看护,但由于人迹罕至,部分遗址仍然保持原貌。

从采花乡正街往北车行10多分钟,有一个星岩坪村,那里现在仍在使用一段茶马古道。这些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时宽时窄,有的台阶用一块青石铺就,而有的则用两块拼接,依山势而行。在栗子坪村的梁子寨上,古道大多被灌木覆盖,当地村民砍掉一些树木,古道才依稀显现。受风雨腐蚀,古道大多破损不堪,但是依然能看出当年修筑古道的艰险。

这条茶马古道不仅有石板路,还有很多跨溪涧而建的石制桥梁,多为古时当地村民、商贾筹资修建。当地的磨家溪石桥、楠木桥、裕安桥等,至今还是当地村民出行的要道。

茶马古道 茶香悠悠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茶马古道 茶香悠悠》内容,感谢阅读!

我相信,不管是喝茶的人还是不喝茶的人,都会有所耳闻这样一个关于茶的故事。悠悠茶马古道上,路途久远,长时间的运输使得马背上的茶叶慢慢发酵,变醇厚,变甘甜……

茶马古道因我国古代的茶马互市兴盛许久,是一条风景壮观,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路线。漫长的岁月里,茶马古道的商旅,早已将青石板磨得光滑,垄长的记忆也只剩下残缺的屋宇,它们悄悄地诉说这曾经的兴旺。

两千多年的石板道,早已被时间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古道旁低矮的茅草屋,也只剩下断壁残垣了。走在那布满年代印记的青石板上,似乎还可以听到那久远的年代里隐约传来的阵阵驼铃声,“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地响彻在古老的道上,虽然奔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队已经离开许久许久了。也许偶尔,可以在路上遇见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着古老的服饰,头巾包裹着满头银发,背着背篓,艰难地跋涉着。

时间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而这条古道就创造了一个传奇。当你踏在古道的土地上时,也许数百年前便有一支规模宏大的商队马帮从此路过,你将与马帮们错时空相遇。

时间一点一滴地向前走,从不停歇。茶马古道,这条曾经繁华许久的古道也渐渐沉寂了。现如今,各式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茶马古道也从历史的视线中淡出。饱含岁月的青石板路,悠悠的驼铃声,哒哒的马蹄声,都远了,远了……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马古道 茶香悠悠》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陈香普洱茶与古道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人们选购、饮用茶叶一般是求新不求陈,但是黑茶类中的某些茶,如云南普洱茶、湖南黑毛茶、广西六堡茶等,它们都是陈茶香气好,新茶香气差,当然也不是说越陈越好。

岁月如诗,一缕茶香一世界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岁月如诗,一缕茶香一世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开叶落,日升月隐,春去秋来,轮回不息。轻捻一缕明媚的阳光,掬一颗波澜不惊的素心,轻轻坐在书桌旁。案头,一杯茶,一本书,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置身清幽的环境,品茗看书。佳茗,若即若离,若明若暗,在一片清澄的水里荡涤和沉静,渐沉渐浮,几番风雨,几缕凝思,淡淡隐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品类众多。普洱是我最钟爱的。一饼普洱茶,随着岁月流转,表现出千变万化的滋味。藏一片好茶,和普洱茶一起慢慢变老,静静品味来自岁月的味道,让岁月带走思绪中喧嚣,带走那一些浮躁。手中撬开了一饼茶,那是八角亭的岁月醇品。泡开后,细品一口,甜润饱满。岁月如诗,一缕茶香也是一世界,细品岁月醇品,静待完美人生。

徜徉在公道杯中茶汤,汤色红润透亮,晶莹通透,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倒入杯中,慢慢端起,一口一口地品;吧啧着滋味,嘴唇上留下普洱茶特有的余香。此时,无声胜有声,翻看手中的书,想想流逝的岁月里那些美好时光,足矣足矣。茶味悠长,浓郁芳香。

一盏茶,一本书,淡泊,宁静的心绪。几分清甜,几分甘苦,反反复复,在一杯水的柔情里,静静念想。茶香氤氲,舞一袭荷花水袖,娉婷玉立,翩然而来,一抹淡雅,思念如此绵长。

岁月如诗,旖旎秀丽;岁月如茶,苦中甘甜,一缕茶香一世界。岁月如诗,每一天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如诗的日子里,在茶香氤氲的世界里,静静的去感受,去寻觅。或许不是每一首诗都是节奏欢快,偶尔的悲情伤感,更有韵味。岁月如诗,我愿徜徉在茶香里,让每一个日子馥郁芬芳、温润如玉。

关于本文《岁月如诗,一缕茶香一世界》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岁月中的茶


想了解《岁月中的茶》知识吗,丰富的《岁月中的茶》内容等你来看!

品过很多茶,喜欢很多茶,在我眼中,茶并非饮品,而是一段岁月的表达,不同的茶,诠释的是不同的岁月,触发的是不同的感悟。

普洱茶,岁月沉淀后的普洱茶更见醇香,普洱茶是崖下老树旁的沉香,也像高山极顶处的老松针,更像是晚霞,那抹金黄,让人深深沉醉。

铁观音一眼看去坚硬如铁,严肃的不敢接近,可当看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时候,心头便涌起对生命、对禅的敬仰,铁观音脸黑似铁,可一念花开,顿时满室芬芳。

大红袍是古时候读书人中了状元后的穿戴,茶中的大红袍,品之也会感到莫名的欣喜,虽然自己已经不是赶考时候的书生模样,可岁月阻挡不住读书的热情,读书的时候品一杯茶,悠然而生向往之情,书读的再多些,是不是可以生活中演绎一段状元传奇呢?

西湖龙井茶,品龙井的时候,心头总会浮现西湖的样貌,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便是西湖,美到极致的一出所在,有风景,有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这里认识,很多才子佳人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所以西湖龙井茶于我而言,就是江南的代表,绵软温柔,如果在一个雨天,如果就在西湖边,饮一杯龙井,那画面太美,想的熏熏如醉。

世界很大,我们需要多走一走,多去一些地方,多经历一些事,多品尝各地的茶,这些经历,终究会交融到茶香中,使香气更加浓郁。

关于本文《岁月中的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陈香普洱茶与古道的关系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游牧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人们选购、饮用茶叶一般是求新不求陈,但是黑茶类中的某些茶,如云南普洱茶、湖南黑毛茶、广西六堡茶等,它们都是陈茶香气好,新茶香气差,当然也不是说越陈越好。

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黑茶香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安化,旧隶属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渠江,即今安化渠江镇,渠江薄片,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安化印象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横贯全境,土地面积约49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以上,境内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溪流纵横,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为湖南主要林茶产区之一。

茶市斯为盛

安化黑茶究竟始于何时?据史料推断,安化茶早在唐代已有名,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兴盛于明清。古安化茶农从山区生活习惯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锅炒杀青、揉捻、渥堆、明火焙干的制茶方式,这种黑毛茶无青叶气,有松烟香,滋味浓厚醇和。

安化黑茶味浓,更适宜加奶酪的饮用方式,很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口味。明朝茶马交易中,量多价廉的安化黑茶冲击了官茶四川乌茶,走私贩运屡禁不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正式定为官茶,很快就取代汉川之茶,成为销往西北的主打茶叶。

确定为官茶后,安化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因茶而兴起的集镇就有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三百多家。制茶季节,晋陕徽茶商齐聚安化,演绎了近五百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史奇观。

清同治《安化县志》:唯茶甲诸州县。

茶山的春天

从长沙,经长常高速到益阳,过桃江抵安化小淹,沿资江南岸西行,达安化城关镇东坪,一路逶迤向北向西,凡210公里。

安化多山,有一首旧民谣如此形容安化人靠山吃山:春天吃扒(ba)起的(茶),夏天吃浮起的(林木),秋天吃吊起的(柑橘),冬天吃捆起的(腊肉)。

我们去时,清明刚过,当季黑毛茶的采制一般得到谷雨前后,清明的嫩芽,大抵用来制作绿茶。沿资水寻访茶人茶事。细雨纷飞,两岸群峰叠翠,小镇人家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为深入茶山,我们曾冒雨驱车西行50多公里,从东坪镇赶到云台山的马路镇,这里是安化大叶茶群种的代表――云台山大叶茶的原产地。在路边我们找到一块200苗的茶园,云台山八角茶厂三年前承包了这片山头改造茶苗,三五农妇正在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

老字号新字号

现今的安化茶行,东坪以东主要集中在江南、黄沙坪、酉州、小淹。

经过黄沙坪,路边有一座别致的仿古院落――茶马驿馆,湖南怡清源茶业公司2009年建成这家宾馆,画廊、雕塑乃至外墙室内装修,无不渲染着黑茶文化主题。怡清源以前主打绿茶,2007年与安化签约投资4500万元兴建基地厂房,成为黑茶领域的新锐代表。

茶马驿馆往河边走下去,就是当年黑茶输出口岸黄沙坪的老街。黄沙坪茶行设在一座近两百年历史的木楼内,楼上楼下到处堆放着大包的毛茶,靠门口是一座由百年老字号永泰福制作的三米见方的七星灶,当地用来烘焙黑茶的传统工具。左厢房,2台抖筛机合着雨声沙沙作响,老板谌九保正指点着几个妇女,筛分去年从茶农手上收来的初制黑毛茶。

从谌九保的爷爷辈起,谌家制茶已是第三代了。这座木楼原本也是一个老茶号,上世纪80年代谌九保搬进来自己开了茶行,以前主要做绿茶,这几年黑茶行情看涨,他改制黑茶了,一年能产1000多担,旺季要请十来个人打工。安化如今做黑茶精加工的企业30来家,除了白沙溪、安化茶厂、怡清源、久扬等大厂子,谌九保说,他的茶行规模不算小了。

每一泡都有故事

提到安化黑茶,绕不开位于小淹的湖南白沙溪茶厂。每一泡都有故事,是白沙溪企业文化宣传片的主题词。如果以茶作比,白沙溪已然是一泡70年的陈茶了。它的前身是湖南砖茶厂――1939年由曾留学日本的安化人彭先泽创建,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花砖茶、湖南第一片茯砖茶均出自于此,堪称湖南紧压茶的摇篮。

很多人是从安化千两茶开始了解安化黑茶的。因单体体积之大、加工周期之长和独特的花格篾篓包装,安化千两茶有世界茶王的美称,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千两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承,与白沙溪密不可分。

清同治年间,有山西茶商与安化边江刘氏三兄弟联合研制出老秤每支1000两的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刘家人一直视踩捆工艺为绝活秘不外传。1952年,国营白沙溪茶厂招收刘氏后人进厂,传授技艺生产千两茶,至1958年改制花砖茶后停产。时隔25年之后,为不使千两茶工艺失传,时任该厂业务副厂长的王炯南于1983年组织人马恢复生产,结果踩捆工艺好不容易搞定了,能把茶卷捆紧的花格篾篓却没人会做了,费尽周折才寻访到两位年过八旬的老艺人联手编篓,安化千两茶才得以重新制作面世。而没过多久,其中一位老人就去世了。

安化黑茶的新拐点

在我们的茶乡之行,2007年是一个频频被提到的年份。

这一年,黄沙坪茶行的谌九保转向制作黑茶,八角茶厂大规模改扩建茶园,以生产安化银豪闻名的唐溪茶场也开始做黑毛茶了;这一年,怡清源涉足黑茶领域,安化黑茶龙头企业白沙溪完成股份改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注册了国家地理商标

安化黑茶专销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蒙古,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央政府茶马互市国策的主要承担者,与国事密切相关。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白沙溪茶厂一直都实行统购统销,至今仍是安化最主要的边销茶定点企业。作为国家的计划茶,安化黑茶价格低廉,企业连年亏损,茶农积极性不高,茶园也大面积萎缩。

安化黑茶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普洱热则带来了契机和启示。本世纪初期,同样是边销茶的普洱在国内外名声大噪,黑茶的降脂、减肥等保健作用被专家们揭示放大,有着千年历史的安化黑茶开始受到了海内外市场的瞩目。随着2007年普洱降温,安化黑茶登场亮相。

官茶已入平民家

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由于干茶色泽hei褐,故称黑茶。与绿茶、红茶比较,绿茶属非发酵茶,红茶属半发酵茶,而黑茶属于完全发酵茶。

有研究表明,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还能消脂祛油,茯砖茶中俗称金花的冠突曲霉,有很强的分解油腻、消食、调节人体脂肪代谢的功能,适合饮食结构以奶肉类为主的人们饮用。西北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茶的道理即在于此。

年届七旬的伍湘安曾任安化县政协主席,2006年底出任安化茶叶协会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会长,一直热心研究宣传安化黑茶文化。伍老身体健康,他自认与长期饮用黑茶不无关系。在伍湘安看来,安化黑茶近年来有两个转变:从纯手工制作转向标准化、清洁化、现代化生产;从单调的礼品茶转向平民化的多样化产品。

褪去官茶色彩,由单一边销转向内销外销,安化黑茶飞入寻常百姓家。2007年至今,可以说是安化黑茶与市场开始紧密接轨的三年。市场看好,利润空间大了,茶农的收入和积极性也水涨船高,安化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10万亩出头扩展到目前的12.5万亩。改制三年,白沙溪如今拥有1万亩茶园基地,2009年产值跃进亿元大关。白沙溪当家人刘新安乐于提及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提高了,我们的产品才有市场。

茶是岁月的味道


想了解《茶是岁月的味道》知识吗,丰富的《茶是岁月的味道》内容等你来看!

品一壶茶,品的是岁月,茶有冷暖,有浓淡,如岁月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如果只是以世俗的心喝茶,如牛嚼牡丹,会执迷于色香味,而品不出生活,品不出那份回味悠长。

茶是有灵性的,茶最自由,茶最包容,万千滋味在其中,万千生活感悟也在其中,用一颗出尘的心品茶,就可以如茶一般自由,自由任思绪飘荡,包容万般情感,万事万物,又不被拘束,品茶是一次休憩,也是一次修行,放松自己,放空自己,然后才能包容。放松自己,懂得放下,才能超脱。

一杯茶,天地万物都在其中,如绿茶,是无边无际一望无垠的草原。如红茶,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如白茶,是皑皑白雪中的一抹清透。如黄茶,是厚重朴实的黄土高原。如黑茶,是深沉的夜,破晓前的静谧。如青茶,是一页页翻过的相册,无悔的青春。

茶中有四季,春夏秋冬都有茶,四季灵气汇于茶中,随心品味,品茶便是品岁月,一年四季轮转,四季如歌,歌在茶中,在品茶时的静谧中。一些歌依稀在很久的时候听过,在不知名的地方听过,如今却记不太清楚,只旋律还在,随岁月悠悠回想。

真正要品出茶的味道,就要懂得生活,看过岁月,要在回味的那一刻心境若水,天地清明,山水无声,心与茶相容,天地与心相谐,如此才能在茶中清晰感受到岁月的脉动,如风拂过心头,在茶香中轻轻一声叹息。

关于本文《茶是岁月的味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