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贡茶的盛衰

发布时间 : 2022-02-25
宁波绿茶 宁波普洱茶 贡茶红茶

宁波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宁波贡茶的盛衰”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宁波茶文化的历史,有其辉煌的颠峰,也有销声的低谷,而宁波贡茶盛衰的轨迹尤为典型。

贡茶是古代朝廷用茶,专供皇宫享用。据《中国茶叶通史》和《全国地方志茶叶生产资料集》记载,古代宁波盛产贡茶,以慈溪县区域为主,其他省、府几乎难与它匹敌。

这贡茶还得从范文虎说起。

宁波从前有个范文虎,是民国时著名的中医。而本文所述的范文虎则是宋末元初人。据《元史》记载,范文虎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曾任两浙大都督,官至中书右丞。元朝统治者来自蒙古游牧部落,因多食牛羊肉,所以对有助消化油脂的茶叶十分看重。范文虎原为南宋朝廷的殿前副指挥,任两浙大都督后,对宁波望族史氏敬重有加。史氏门第出过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位丞相,受过宋朝敕封,民间就有“一门三丞相,世代两封王”之说。范文虎在车厩岙内史嵩之墓园访得佳茗产地,就在墓园旁修建开寿寺,并设立制茶局,监制贡茶。制成的贡茶,先在墓园祭祀史丞相,再解送到京城。

贡茶产地车厩岙原属慈溪县管辖。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的《浙江通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宁波府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慈溪县志》中都有记载,以车厩岙南宋丞相史嵩之墓园为中心的开寿寺、三女山、冈山一带盛产贡茶,尤以“资国寺傍冈山所产称绝品”。

宁波贡茶的盛况呈现四个特点:

时间久长。志书记载,宁波贡茶从元(1271———1368)初开始,到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为止,历时长达300余年。

数量众多。“每岁额贡茶芽二百六十斤。”据清人《棘林杂俎》记载,出产名茶的江西九江府贡茶岁额也不过120斤,而宁波府的慈溪县竟超过九江一倍多;若以县论,浙江茶叶产地桐庐、建德,每县贡茶不过5斤,而分水县仅为1斤。

制作讲究。在制茶局负责监制贡茶的,为当地知县。每年清明前一天,知县从县城来到车厩岙,至谷雨才能回衙门。所采全为茶芽,采摘的人多为豆蔻年华的处子。

质量优异。贡茶原产地在车厩岙及其附近,车厩为越王勾践停车秣马之地,地处四明山北麓、河姆渡南翼,那里群山叠翠,山泉汩汩,气候湿润,形成独特的产茶小气候。时至当今,西起陆埠,经车厩、大隐,直至乌岩瞭舍,仍有名茶迭出。

但是,事物发展的历程,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到了明代万历年间,贡茶销声匿迹了。当时曾在县署仪门前立过一块明顾言的《贡茶碑记》,详细记述了宁波贡茶的盛衰始末。

岁月流逝,石碑早已荡然无存,但碑记收录于清雍正八年(1730)的《慈溪县志·卷十四》,全文有两千字。根据碑文所记,慈溪县“原额贡茶,岁该二百六十斤,例于每年清明后收采,选差县吏一名经手管解,限五月内到京投纳,掣批回缴,此定制也”。而烘焙二百六十斤干净茶芽,需要“每鲜茶四斤,烘作一斤,共计该鲜茶一千四百余斤,着落实产茶之家出备前数,以供上用”。但是当地无力承担,于是“及茶将起解,潜往鄞、象、定各产茶地方轻价收买,复指烘焙之虚名,而骗领工食柴炭银两”,由于“征收押解,规则不一,公私赔累,年年称苦”,慈溪知县如实上报朝廷,请求敕免,终于得到“恩准”。这就是宁波贡茶消失的原因。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后,纵然贡茶不再,但四明山北麓茶叶在历史上一直享有声誉。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在《十二雷茶灶赋序》中写道:“吾乡十二雷之茶,其名曰区茶,又曰白茶,又曰野山茶,园中所植,曰园茶,惟车厩、三女山所产者为最……元始入贡之。”并有夜制新茶诗曰:“高岗茗草并兰生,制茗当如兰馥清。彻夜经营调火候,全家揉焙到天明。老夫倦睡两三觉,小鸟欢呼千百声。起煮天泉香入口,建溪沽诸浪垂名。”四明十二雷茶原产地为三女山,至于为什么以“十二雷”作为茶名,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车厩岙有三位姑娘去深山采茶,山岙中有条蓝溪,她们被明净似镜的溪水所吸引,忘情地在溪水中嬉浴。不料,被十二声雷电击中,随之化作三座相连的山峰,永驻溪边。从此以后,每年春雷隆隆之时,山上就会长出又嫩又香的茶叶,人们就称之为十二雷茶。这美丽的传说当然没有科学依据,黄宗羲的《四明山志》就指出:“此臆说也。”而三女山景色秀丽、茶叶上乘则为事实。黄宗羲曾为此写有楹联:“清溪千倾开妆台,晴虹万丈做缠头。”但长期以来,究竟哪几个山峰是三女山莫衷一是。近期,笔者经实地考证,确认三女山在余姚市陆埠镇干溪村,有旧时留下来的三峰庙匾额可作佐证,原庙址已办茶厂,新修葺的三峰庙和旧址相邻。三女山面向陆埠水库的右侧,左侧群山叠翠处,即为贡茶绝品产地冈山。那条蓝溪被水库大坝所截,呈一湖碧水,倒映座座青山,成了亮丽风景线。

古代生产的贡茶,如同事物一分为二,虽增加了茶农的负担,但也促进了茶叶生产,提高了茶叶质量,筛选和扩大了宁波出产名优茶的产地。“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从古代贡茶到传承和弘扬茶文化,如今宁波名茶纷呈,著名品牌有瀑布仙茗、望海茶、东海龙舌、奉化曲毫等;在贡茶的产地车厩还有古址曦茗新秀。上世纪末,浙江省政府有位领导到那里考察,发现四周山青水秀,没有污染,是块难得的天然净土。当时,中国农科院研究出一套有机茶栽培技术,苦于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有机茶种植基地。经这位省领导牵线搭桥,科研单位和当地山民一拍即合,经过数年艰苦创业,如今在茶园的大路边竖着一块巨大的指示牌:《余姚市河姆渡有机茶示范基地》,并指明“1999年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地勘察论证确定,规划面积300亩”。种下茶苗时先开沟埋下充足的农家肥,绝对不施农药、化肥,还专门从上海定购有机茶园专用肥料。有机茶的档次比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要高,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令。这一有机茶命名为“古址曦茗”,其茶汤色泽清澈,香气温和,呷上一口,齿颊留香,在全国性的名优茶评选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山中还有印雪白茶、丞相绿、四明十二雷等名茶。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曾于2004年春到贡茶绝品产地冈山考察,冈山地处车厩岙旁,也属陆埠镇干溪村,原是个100多户人家的山村,分为里冈山和外冈山,如今山民迁至山下,山中仅留下10多位老人。冈山群峰葱绿,山塘水库黛碧,置身冈山,如同绿色海洋,遐想河姆渡文化演绎的茶文化,从这里得到印证。历代贡茶与当今名茶辉映,正在谱写新的茶文化篇章。山中四明十二雷茶也在恢复中,有位海外游子品尝过试制的四明十二雷茶,作诗赞道:“四明特产十二雷,飘洋过海销港台。饮后一杯云雾水,口中自有暗香来。”

cy316.com编辑推荐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说起禅茶,看似平常,却有很多文化。今年的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与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可谓流光溢彩,其中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和茶会碑揭碑仪式,更是别开生面。

世界禅茶盛会何以花落宁波?前四届举办分别在河北、台湾、江西和福建。宁波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前几年,专家学者和僧人在宁波考察时,建议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在宁波市人民^***支持下,由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七塔报恩禅寺联络海内外学者、僧人,广泛征集禅茶论文,得到响应。

提交的38篇论文出自全国主要省及港澳台地区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资深专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境外著名学者及僧人,多角度探讨了禅茶渊源、茶与禅的关系及其等。宁波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杜钧宝以名山名寺产名茶的史实,阐述自古禅农种茶推进发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带,至今还流传古代写僧人的茶诗:“太白山尖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里人哪得轻沾味,只许山僧自在尝。”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宣讲论文,讲到唐朝怀海禅师早年住持宁波金峨寺,

宁波博物馆展现茶马古道壮阔历史


图为观众在参观茶马古道文物联展。(周建平摄)

丝绸之路系列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昨日起在宁波博物馆一楼西特展馆与观众见面,展出338件(套)珍贵文物。

此次展览由宁波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9家博物馆联合主办。宁波博物馆作为此次联展的收官之站,在开馆十周年之际,为广大观众奉上来自茶马古道的风土与人文。

宁波博物馆策划展览部徐琴介绍:“有别于《金玉大明:郑和时代的瑰宝》展品的精美华丽,《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更多的是展出普通百姓生活用品,如茶具、茶桶等,展现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贸易场景等,时间跨度有五千年。”

展览分五个部分:“半月地带·早期文明”“通达陆海·汉唐古道”“茶马互市·茶风盛行”“贸易兴盛·民族融合”“走马滇藏·古道撷珍”,以历史时间为脉络,展示茶叶与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描绘茶马古道与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彼此连接的壮阔图景。展览中,观众能够在彩绘胡人俑上看到唐蕃古道的繁荣;在西夏莲花形金盏托中看到宋代茶文化的传播;在富有异域特色的龙嘴龙柄鎏金铜壶上,发现民族融合、异邦交往的痕迹。展厅中间还播放“茶马古道”音像纪录片。

在地图上观察茶马古道的轨迹,它往东贯通两广直达南洋,往南穿越云南的崇山峻岭,到达南亚和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诸国以及印度洋周边地区。如今,曾经响彻这条走廊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但是数千年来的足迹和记忆,却依旧鲜明。茶马古道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地理枢纽,现今正在成为欧亚大陆板块上一个生命力旺盛、活力四射的新兴经济文化中心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宁波博物馆还将推出相应的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以及《茶马古道》相关的讲座与文化沙龙。

东山贡茶的传说


在川黔锁钥的桐梓县,有太白李子东山茶的颂扬。太白李子产于桐梓新站镇,它个大、色鲜,饮誉省内外,加工成李饯,还飘洋过海。而东山茶,也不示弱,传说它在明朝为贡茶,民间有诗吟诵它:三月里来好风光,东山春茶满城乡,市人买得春常在,一年四季留芬芳。

说到东山贡茶,还有一个小故事:东山茶入宫初期遭冷遇,其采制工艺较之其他贡茶差,在色泽形状上不悦目。是在一次皇帝品茶,宫人错拿成东山贡茶,才改变它的处境。初泡时,它在茶具中一升一降,跳起茶舞,有观赏性,捧杯香气扑鼻,饮时味韵隽永,皇帝老儿连称好茶。大娄山下的桐梓县,古时属思州管辖。唐朝陆羽在《茶经》里就有思州产茶密的记载。

近代,科研人员还不断在桐梓境内发现成片的古茶树。清明后采摘的三道茶,泡出的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鲜爽,飘溢出的是持久的清香。要是用清明前后采摘的毛尖茶,味道更好。东山茶果然名不虚传。形成茶叶香气的成分很复杂,制约的因素也多方面,茶树生长的环境,却是一个重要因素。旧时的桐梓县志就明确记载:城外东山是火石地,产茶尤佳,气味香回,村人竞相种植。火石地即《茶经》里所指的烂石地。《茶经》在谈及茶质与土壤关系时说:上者生烂石。

东山茶不仅香,还能防癌治病。

传说有个老和尚久患重疾,药石无效,一老翁告诉他,春雷响后,采摘东山顶上的茶,以庙侧清泉水熬服,能治宿疾,僧徒采茶熬成,老和尚服之,病愈体健且长寿,有资料表明:解放50多年,东山人无患癌死者,长寿人较多,皆因喝东山茶之故。有人曾拿东山茶作化验,说它含有机物450种,矿物营养元素15种,因此才有神效。

其实,东山茶有防癌功效,是因为茶多酚含量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茶防癌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多酚类化合物。东山茶现时情况怎样?说起来可怜,尽管全村410多户约有350户还在种茶,但这些茶树都栽在田间地头,难见成片的,总产量才1500公斤,每户均为5公斤。这些茶树还是五十年代末,县里将东山茶统管起来时,允许农户各自留下的几蔸。原县里发展的千亩茶场,已荡然无存。

普洱贡茶


普洱贡茶

东晋《华阳国志》记载了周朝时,云南茶叶已经进贡朝廷了,但其中有哪些茶品,前后延续了多少时间,不得而知。唐宋以来,云南茶叶销往西域与日俱增,开拓了茶马市场,影响了东西贸易形态,受到全国重视。尤其到了清朝,普洱茶的声誉远播,也引起了清朝宫廷的注意及好感,雍正皇帝于公元1726年,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三年后设置“普洱府”,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并曾经得到皇帝多次赐匾,目前仍留有《朝天贡瑞》匾一块。

为了配合每年贡茶的制作及处理,清廷在普洱府的宁洱地方建立了普洱贡茶茶厂,每年进贡清廷的普洱贡茶,均价值一千多两银子,以当时的物价,可以买到十多万斤稻米。所进贡的普洱茶是八色茶品,有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同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散茶、蕊茶散茶以及匣装茶膏共八种.其中有一种叫“女儿茶”最受当时所厚爱,也是后人时时称赞不绝的,连大观园里贾宝玉都喜欢普洱女儿茶。文献中,女儿茶有两种说法,《滇南新语》中记载:“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团。”另外在《普洱茶记》中却如此记载:“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园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滇南新语》的女儿茶是一至十斤的团茶,而《普洱茶记》的女儿茶则是四两重团茶前者是公元1755年所撰,后者是在公元1825年著的,相距70年,也许是女儿茶由早期的大而圆,到了后来减肥成小巧玲珑的小团茶.《滇南新语》有载:“旨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簪资,故名。”相传作为贡茶的女儿茶,都是云南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茶园,每年谷雨前,由未婚的少女采摘采茶时将茶菁放入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时,才取出放到竹篓里。采来的女儿茶与茶园主人对分,以作为工资,少女们将分得的女儿茶拿到市面销售,往往都被抢购一空,而得的钱作为嫁妆之用。

云南普洱贡茶进入清朝宫廷深受欢迎,与其他茶种的贡茶相比,与众不同,被视为罕见的名茶,普洱贡茶来自南方深山老林原始大茶树的茶菁,茶汤特别浓酽纯厚,品质特殊,饮了会去油腻助消化。《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清朝满族祖先原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了帝王统治者之后,齐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极,那些饱食终日的深宫皇亲国戚特别喜爱和赏识普洱茶。因此有“普茶名重天下”。“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一时传为佳话。慈禧太后年事已高,最喜欢在冬季里,刚吃完油腻,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夏喝龙井,冬饮普洱”已成为清宫饮茶规范,也因此形成了上行下效的风尚。正如《滇略》所说的:“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凡是时下对饮茶品茗稍有知识者,应该都有品饮普洱茶的经验或嗜好。连《红楼梦》的大观园里都喝起普洱茶来了,其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节中,贾宝玉叫家人冲泡普洱女儿茶来喝,以帮助去腻消化。

普洱贡茶在清朝宫廷中,有异军突起之势,广受皇宫贵族的青睐及厚爱。同时也作为国礼送给外国使节。公元1793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一行95人到来,给乾隆皇帝80岁祝寿时,清宫在万树园宴待英国使节团,并赠送了大批礼物,其中就有普洱女儿茶、普洱茶膏等。同时,外国文学中也有普洱茶记载:托尔斯泰就将普洱茶写入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名著中。

同时在普洱贡茶之中,有一种做成方块形的方茶,是准备朝廷赏赐给臣子之用,也是代表荣誉的信物。“然后蒸压成正方行块状,长宽各10.1厘米,每片净重250克,是压制茶中的高档产品。在清代,民间称为普洱贡茶,系皇帝赐给臣子的礼物。”(《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第96页)普洱贡茶在清朝宫廷中。除了宫中饮用之外,还当作外交礼物送各国使节;也当作朝廷赐品送给臣民,发挥了多方面用途。从公元1719年(雍正十年)开始,普洱茶正式被列为贡茶直到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年),云南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运至昆明附近被匪徒抢劫一空,朝廷也无法追究,困故才得以借机停止了交纳普洱贡茶一项,普洱贡茶在清宫中饮了将近两百年之久。

元、明、清代的贡茶


元朝仍继续保留着宋朝留下的一些御茶园和官焙(制茶工场),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计有茶园120处,在武夷设焙局(制茶工场)于四曲溪,称御茶园,焙工数以千计,大造贡茶。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元顺帝至未年(公元1367年),贡茶额达990斤,明初仍之,至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建宁太守钱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福建南平)。

明朝御茶生产,茶农负担甚重,除完成摊派的贡额之外,每年还要分担喊山供祭费。清.释超全《武夷茶歌》载: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当时建宁第年惊蛰日,官史致祭御茶园边的通仙井,祈求井水满而清,用以制贡茶,祭毕鸣金击鼓,台上场声同喊曰:茶发芽!称喊山。

至明朝时,蒸青团饼茶渐渐减少,随时着炒青芽茶的出现,开始改贡芽茶(即散茶)。椐《明大政纪》记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因此正式改贡芽茶是自明朝始,芽茶品质优于团饼茶,官吏们趁督造贡茶之机,贪污纳贿,无恶不作。

《明食货志》载:明太祖时(公元1368―1398年),建宁贡茶一千六百余斤,到朱载皇隆庆(公元1567―1572年)初,增到二千三百斤。明朝其他各地贡茶额也都比宋朝增加。其增加的数额中,相当一部分是督造官吏层层加码之故。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进士曹琥《请革贡共奏疏》,曾揭露了这种贡茶苛政,《疏文》说:臣查得本府(广信府)额贡芽茶,岁不过二十斤。迩年以来,额贡之外有宁王府之,有镇守太监之贡。是二贡者,有芽茶之征,有细茶之征。始于方春,官校临门,急如星火。农夫蚕妇,和失其业,奔走山谷,以应诛求者,相对泣。因怨而怒,殆有不可胜言者。如镇守太监之贡,岁办千有余斤,不知实贡朝廷者几何?奏疏中接着陈述了贡茶的五大害处:其一,采制贡共正当春耕季节,农民男废耕,女废织,全年衣食无着;其二,早春二麦未熟,农民饿着肚子采茶制茶,困苦不堪;其三,官府收茶百般挑剔,十不中一,茶家只好忍受高价盘剥,向富户购习好茶,以充定额;其四,无法交够定额,只得买贿官校,以求幸免;其五,官校乘机买卖贡茶,敲诈勒索,整得农民倾家荡产。

天下产茶之地,岁贡都有定额,有茶必贡,无可减免。据《明旧志》载,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昔富阳鲥鱼与茶并贡,百姓苦难言。佥事韩邦奇曾写了一首《茶歌》,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罪行。

至清朝,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江南、江北著名产茶地区都有贡茶,有些贡茶还是皇帝亲自指封的。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江苏太湖,巡抚宋荦购朱正元独自精制的品质最好的吓杀人香茶进贡,康熙皇帝以其名不雅,即题曰碧螺春,从此碧螺春茶岁必办进贡。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时,为搜刮地方名产,诏令曰:进献贡品者,遮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当时老竹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的,乾隆就赐以大方为茶名,自此岁岁精制进贡。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材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封为御茶的18棵茶树。据传,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皇帝在杭州游了天竺,览乡民采茶焙制之法以后,又微服私访至龙井狮峰,果然香味尤佳,遂将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更大,岁贡更多。然而皇帝的欢心,换来的是百姓的苦难。清朝钱塘人陈章,看到朝廷贡茶强加在茶户身上的苦难,以同情之心,写了一道《采茶歌》,歌云:凤篁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龙井茶挺秀黄绿似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元、明、清朝贡茶的采制方法和贡茶品目,历经700多年的变革,有很大的关异性。元朝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改贡芽茶,炒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采摘细嫩芽叶,炒制成形态各异的茶叶。这时蒸青茶、烘青茶、炒青茶并存。至清朝,在明朝贡茶的基础上有了扩大,以烘青茶与炒青茶为主,制工更加精细,外形千姿百态,同时创制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广大茶区形成了多种茶类的贡茶。

关于抗贡茶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来峨眉山,把茶籽种在山上,还教山民管理茶树的方法。从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农摘下茶叶制成香茶,紧结纤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叶取名竹叶青,游客们喝了赞不绝口。

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两年向皇宫进贡一次。到时百姓们不能采摘,守着茶树哭泣。一位身穿绿衣姑娘见状,说她有办法,将手中白纱巾在茶树上一绕,茶树全变成了白枝白叶,县官司派人采摘制成,康熙一见大怒。不送贡茶时,茶树又转青,又制出香茶,康熙听说,令全部砍光。等砍树人一走,百姓就给茶树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长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年复一年的砍,百姓们年年培育茶树,一连砍了九年,而且还连根挖,当挖一棵老茶树时,挖一下,长得高,象一把伞,结满很多大茶果,县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点往县令头上落,这拨人逃之夭夭,从此再也不敢来砍茶树,人们就叫那棵老茶树为抗贡茶。

唐朝的贡茶及其弊病


诗僧齐己吟:“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唐朝贡茶,主要来自江南湖州和常州紫笋茶,定制每年贡茶时,二州刺史要亲到贡焙督办,于清明前赴送长安。如果皇帝巡幸在外,还要将一部分直接分送皇帝所在之处。如僖宗李儇一年适直巡蜀,常州刺史王枳在派人间关驰贡时诗说:“今朝拜贡盈襟泪,不进新芽是进心。”因为每年贡茶都有地方官员亲举其事,对贡茶的艰辛和害民情状亲眼目睹,所以在《全唐诗》中,保存了许多刚直官员讽叹贡茶的诗篇。

如李郢的《茶山贡焙歌》云:“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陵烟触露不停探,官家赤印连帖催。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兢纳不盈掬,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五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有闻?!九重城里虽玉食,天涯吏役长纷纷。使君忧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几回到口重咨嗟,嫩绿鲜芳出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客亦无言征绮罗,殷勤绕焙复长叹,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李郢,宣宗大中年间进士。诗中对当时贡茶的情况,记述比较具体,而且有些史料如喊山催春,还纠正了历来的传误。

过去,称喊山催春是始于北宋建州贡焙。这里的“万人争啖春山摧”之句,说明这一习俗,实际早在唐朝的茶山贡焙即已有之。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还寓有李郢对贡茶弊端的揭露。如果说,李诗的讽谏还比较委婉,那么,袁高的《茶山诗》就完全是直谏了:“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固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甿辍耕农来,采采实苦辛。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力,先走银台均。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槁,俯视弥伤神。皇帝尚巡狩,东效路多堙。周围绕天涯,所献愈艰勤。况值兵革困,重兹困疲民。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顾省黍邦守,又惭复固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袁高《茶山诗》,作于建中二年(781)刺湖州时,是年,他在督造贡茶结束时,将亲见的种种贡茶弊端,叙作一诗,付急骑随贡茶一起呈德宗,并把诗文刻石置贡焙处。这是有唐一代唯一敢于公开反对贡茶的官员。在《全唐诗》中,关于贡茶的诗篇和诗句还很多,但引录上述二例,不但概括了唐诗涉及的有关内容,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贡茶的情况。

安化的四保贡茶


在封建王朝,凡一方之土特产,要将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纳,供皇族使用,称之为贡赋。公元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规定全国各地贡茶4022斤,其中湖南贡茶140斤,由长沙府安化县贡芽茶22斤、益阳和宁乡各贡20斤。安化贡茶为大桥、仙溪、龙溪、九渡水四保所产,史称“四保贡茶”。

1935年,《湖南省茶产概况调查报告书》显示,湖南省51个产茶县,绝大部分县有安化茶树品种。这与明朝朱元璋洪武年在安化点了四保贡茶,外县崇尚安化茶,纷纷来引进品种有重要关系。

安化县志记载,四保贡茶在安化前乡的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为了加强对贡茶山的管理,更为了新采制作的“安化芽尖”能快速运到京城,明朝政府还把唐朝、宋朝修的益阳县城至安化县城梅城的官道——宝安益大道,进行了改造加宽。在官道穿越现桃江县浮邱山的穿天坳,将那儿原来的私人客栈,改成了官方驿站,养了传递官方文件和跑运贡茶的马匹。桃花驿,明代始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江闿重建,在今桃江县城关。明制岁编马80匹,清初定马63匹,册设长养排夫100名。因此,安化至益阳和长沙的茶马古道,借贡茶的大势,兴盛了三百年。因为来往的人多,穿天坳驿站还有很气派的茶亭,有人为茶亭题写对联:“穿破名利关头,想只因身家富贵,过此尽属康庄道;坳上清闲地位,看不了江山风月,少坐都为畅快人。”

明代初期,益阳和安化茶叶加工技术得到发展,从蒸青向烘(炒)青转变,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绿茶生产的基本技术。“四保贡茶”应该是原料细嫩、品质上乘的烘青茶。安化贡茶历史由明及清,持续不断,朝廷每年清明时派人至龙阳(今汉寿)收取益阳、安化、宁乡三地的贡茶。三县贡茶至民国元年废止,安化茶纳贡共五百二十年。

进入清代后,安化绿茶不再是贡茶,大宗的民用商茶,不需快递,诗人李郢《茶山贡焙歌》中“驿骑鞭声天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的情景不再。商茶多为黑茶,首选走水路船运。那条官道的维护与利用,就辉煌不再了。

《茶经》云:“其生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且生于“阳崖阴林”外,安化茶就为上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