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你,也不一定知道这些熟茶知识!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熟茶的红茶 红茶熟茶 乌龙茶熟茶

熟茶的红茶。

熟茶你知多少呢?关于熟茶的一些冷门小知识,你可能不一定知道,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夏天是不是不适合喝熟茶?

不一定。夏天不适合喝熟茶其实是一个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夏天天热,熟茶是红的,从感官上就觉得热。但事实不一定这么直观。首先熟茶不是热性的,茶本来是寒性的,通过发酵,熟茶只是不寒了而已,顶多算温性。所以喝熟茶也不会更热。此外,现在的环境随着空调的普遍使用而改变,夏天人的衣着单薄,但很多人的家里、办公室、餐厅、汽车里面都装有空调,环境温度很低,这种情况下再喝一些比较寒的茶,其实更不合理。所以夏天是不是适合喝熟茶,一定要依据各人的体质、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定。

有人说一喝熟茶就上火,或者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确有存在。但上火未必是坏事,中医有“表出来”和“压下去”的说法,上火、长泡、起个小疮都算是“表出来”,这也是一种治疗和调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这非但不见得你不适合喝熟茶,你还得坚持喝才对。“表出来”了,毒素排完了,身体和谐了,自然也就不会再上火了。有人新接触熟茶的时候也会出现轻微的腹泻,这个和上火是一个道理,调整一两天后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熟茶的养生功效有哪些呢?

熟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预防便秘、解酒等20多项功效,而其中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尤为突出。

为什么有些熟茶喝起来会发酸?该怎么处理发酸的茶?

熟茶发酸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原料选择,较嫩的茶容易出现酸味,春茶中全芽或一芽一叶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二,潮水过度;第三,发酵程度较轻,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很高;第四,发酵温度低,堆子温度上不去,茶不容易发熟,所以很容易导致轻发酵。

发酸的熟茶,可以尝试存储一段时间,在自然后发酵过程中有可能酸味会消除。时间不好说,也许是3年、5年、10年,而且这只是存在可能性,不代表一定。

精选阅读

这些茶知识,即使你是茶人,都不一定全懂!


懂茶的人,不一定懂的生活; 懂生活的人可能懂茶 。

喝茶不会导致钙流失,恰恰相反适量饮茶有利于钙的吸收;

不要相信第一道茶对身体有益的瞎说, 洗洗更健康;

普洱茶不是越老越值钱,100年前的垃圾,放到今天还是垃圾;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红茶;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而不是白茶;

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

茉莉花茶不是有花的才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而不是白茶;

乌龙茶就是青茶;

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是黄茶,而不是绿茶;

陈年普洱茶可以很值钱,但不一定是大树茶;

纯料大树茶不等于没有拼配,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

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所有的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

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红茶;

菊花茶是花,不是茶;

云南月光白是白茶,不是普洱茶;

抹茶是特殊工艺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绿茶;

通常讲的六安茶,不是绿茶的六安瓜片,是黑茶。

茶好,不一定贵,茶贵,不一定好。


恋上一个人,不一定是因为漂亮或者帅。当然也不会是因为喜欢“丑”。

恋上一款茶,不是一定是因为昂贵或便宜的价格。但绝对是特色或高性价比。

对普洱茶情有独钟的茶友如此感慨:喝过的茶真不少,名山,百年古树、千年古树,单株,老茶等等,经常喝普洱茶,到头来发现,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喜欢的(当然也不是最便宜的)。

喜欢普洱茶,包容合适的苦、涩,苦过之后,回味无穷,恋恋难忘,这是纯粹的喜欢。

一杯好普洱茶,汤汁饱满,苦也好,饱满也罢。淡淡的陈香,苦后微微的甜,热腾腾地进到身体,暖暖地,很满足。

这就是一杯好茶的感受。

同一个寨子的茶,采摘方式不一样,炒制晒青时间、火候不一样,制作出来的普洱茶味道也会截然不同。同一个山头的茶,不同的茶农、不同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味道也会千差万别。

一座名山普洱茶,有时候价格几乎很统一,同样的价,但是这里面有好有坏,有单采、混采,好工艺,坏工艺。

所以,有时候同等价钱的同一山头的茶,不一定每款都是最合适的。

名气不代表一切,昂贵不代表高端,好茶一定是出自好的制茶师之手。性价比体现在品质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茶,没有最贵的茶,只有高性价比的茶。

我们自己也经常试茶,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下,常常有体会,能准确感知,判断好坏,缺陷,优点,喜欢的风格,这才是纯粹的

选择,跟价格无关。

要遇到一杯适合自己的好茶,需要的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正确的判断,准确的选择,纯粹的喜欢。好茶不一定贵,贵的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当然很便宜的茶肯定也是不行的。

岁月不是童话,经历才是人生,经验积攒知识,纯粹的一款好茶,不一定是“纯粹”的昂贵。

老茶客也不一定知道,这样泡茶才最健康


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地区种茶饮茶,不过,很多人对茶的认识还是相当不够的。比如一天应该喝多少茶?一杯茶应泡几次?自身的疾病与饮茶保健有些什么关系,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泡茶有学问

沏茶的要领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订书机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一杯茶该泡几次

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

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

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

茶香气和滋味,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3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一杯茶从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春茶茶名解释,这些概念您不一定知道哦!


春回大地,万物萌动,春茶是春天的最鲜美恩赐。关于春茶,市场上有诸多专用术语:头采茶、明前茶、雨前茶、一芽一叶、一芽一芽初展、一芽两叶、......绕晕了头!今天苏茶就来简单讲讲这几个名词解释,让大家趁着春光好选茶。

01.名词解释:春茶

立春后到谷雨前采制的茶叶一般称为春茶。茶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茶肥硕,内含物质丰富,鲜爽度和饱满度极高。

02.名词解释:头采茶

茶园开园后,对极少量的、已经达到标准的芽叶第一次采摘称为头采茶。因为采摘时间最早,数量极少,性价比不算高,大可不必盲目追求头采茶。

03.名词解释:头春茶

采摘第一轮发芽的茶叶,称为头春茶。头春茶一般可以采三四次,就基本将所有第一轮的芽叶采完,其中第一次就是头采。在春茶之中,头春茶代表的是高品质,头春接下去就是二春。因为每个省份气候的差异,头春茶的时间会有区别。

04.名词解释:明前茶

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称为明前茶。明前茶采摘早,茶树积蓄了一个冬季的营养物质全部供给最早发出的茶芽,内涵物质最为丰富。但产量也少,上市时间早,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代表:江南一带的名优绿茶。

例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一般来说,达到采摘标准(指气温、萌芽状态都适宜时)后,采摘得越早,等级越高,价格越贵。

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大概清明前半个月时候就开始采摘,这时候滋味最好。而到了气温较高的谷雨前后,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炒制后就不再是“洞庭碧螺春”,而是苏州老爷子们嘴里的“炒青”了,价格低了不少。

05.名词解释:雨前茶

在清明到谷雨之间采制的茶叶称为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内含物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且性价比高。

需要注意的是,“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对江浙皖一带有意义。南边像云南,北边如山东,都不会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东的茶园,有些清明时还未发芽;而云南茶区到了清明节气,那已经是绿叶满枝了。但江浙皖一带也有一些特殊的茶是没有明前、雨前概念的。

特例:太平猴魁

外形扁平挺直,有“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质肥厚。所以一般在谷雨前后,有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左右,这个时候才可以开采。

单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指的是原叶的采摘标准,对于不同的茶采摘标准不同。一般来说单芽头采摘最早,产量最少,一芽一叶次之,一芽二叶再次之。

06.名词解释:全芽头

也叫单芽,芽头嫩度最高,氨基酸含量也最高,制出的茶叶鲜爽度高,但通常不耐泡。

代表:以纯芽头来制作的名茶有竹叶青,现在特一级洞庭碧螺春也用全芽头制作。

07.名词解释:一芽一叶

指的是在芽头长出来之后,冒出第一片嫩叶的时候。也有特别指出,一芽一叶初展,也就是指第一片叶子刚刚展开。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一叶初展为采摘标准的名优绿茶非常多。

“一芽一叶初展”代表:西湖龙井。

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这里的“一旗一枪”就是指一芽一叶初展状态。

“一芽一叶”代表: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以一芽一叶为采摘标准,成品茶白毫显露、纤细挺直、香鲜味爽。

08.名词解释:一芽二叶

就是茶树刚长出第二片嫩叶的时候。

代表: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对于原叶的要求,不求“嫩”而求“壮”。制作瓜片的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只有等到茶树生长到这个程度,才能做出独属于六安瓜片的最好味道。

那说了那么多,最后强调一点:每一类经典名优绿茶,都有相对应的原料等级要求,采摘时间标准。不能笼统地认为越嫩越好、越早越好,还是那句话:喝喝看,适口最好。

茶好不一定贵,茶贵不一定好,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李宗盛说过,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喝的茶,每一杯都融进你的气质里。

茶喝的多了,生活会改变。喝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给生活带来根本的改变。但是茶喝多了,身体愈发觉得通透,生命的状态让人更舒适、更轻松。

茶喝的多了,长相年轻

爱喝茶,坚持常品常饮茶的友,由于茶的物质功用早已经被无数证明,美容养颜、消自由基,抗衰老,这些是从茶的生化分析来讲,更主要的是茶里,获得的是精神愉悦,心理上的快乐自在。心态好,自然年轻快乐。

茶喝的多了,穿着素雅

茶,自天然,茶人,淡然,茶性俭,不媚奢华爱喝茶的友,多喜淡雅、手工、亚麻,色调和合不求华丽惊艳,但求朴素高洁不饰粉黛、天然去雕饰

茶喝的多了,开始变得低调沉稳入

爱喝茶的人,宠辱不惊,低调沉稳,谈吐文雅喝茶止语,静而安,安而定,定而慧,慧而悟。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幽居,浅斟慢品,视尘世浮华如水雾,缭绕飘散。茶,低调生活,是一种无限的优雅。

沉醉在茶里的人儿,低调内敛,温婉柔和,香而不浓,艳而不媚,细品似散发淡淡的雅气,回味绵长。

茶喝的多了,做事风格也会改变,习惯喝茶的人,端杯、品饮、泡茶程序。虽简,却规规整整。喝茶之人,多是守规矩之人。否则也就不会有如此的讲究,如此多的茶道细节。

茶喝的多了,处世态度会改变有的人说,喝咖啡的人坐一起谈论的是未来,喝茶的人坐一起却多是叙叙旧。诚然,喝茶之人,不激进、不急燥,沉得下心来思考,对世事看得更淡、更高、更远,喝茶之人,大都有着一个强大也更加宽容的内心。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喝过的茶因为爱喝茶,你的气质里,藏着你喝过的茶、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所以与众不同。在流动的茶汤中获得对生活的鲜活体验和了解,也因此多一些对生命的理解,少一些偏执和狭隘。

最馥郁的好茶,也不一定需要入腹


最醉心的爱情,不一定需要结合;最撩人的向往,不一定需要抵达;最美丽的花朵,不一定需要结果。

正如,最馥郁的好茶,也不一定需要入腹。

网上的茶,入不了腹。

像烟友一见面,就撒一颗烟,在网上,我的朋友见我,我见我的朋友,都是递一杯茶。

现在,许多人总是在迁移。生活总是在迁移。许多兄弟姐妹都在迁移,从这座城市迁移到那座城市,从这个家庭迁移到那个家庭。

我也把生活迁移了,我把生活迁移到了网上。

清晨,我们相约喝早茶,你递上一杯碧螺春,我递上一杯铁观音,茶,都是那么清亮,那么透明;话,都是那么殷勤,那么沁心。

然后,都消失了。都消失在各自的生活之中了。

我们都是朋友,我们甚至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常常都说掏心窝子的话。有喜,互相通报,不独享;有苦,互相倾诉,不掩饰;甚至,有些隐私,从来没有见过天日,但在我们这些喝早茶的朋友里,出来晒太阳了。

我们是朋友?我们知有其人,不知其名;知道其名,不见其面;见了其面,不见其身;见了其身,不见其人。

他与她干什么的?他与她是哪里的?他与她有什么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可能在知道与不知道间。

我们只知道鸡蛋好吃,不知道母鸡好不好看;我们只知道佳茗好喝,不知道茶树茂不茂盛。

佳茗好不好喝,其实也不知道。茶杯是那么透明,茶叶是那么青绿,袅娜的茶气在屏上飘,细细的飘纹清晰可见,温软的茶水在杯里荡,像一种已经被梦想启动了的渴望。

她就在咫尺飘香,但你不能把她握在手上;她就在目前沸腾,但你不能让她抵达唇边。

有一种梦想,只能以眼眺望;有一种感情,只能以心体味。

有个女孩,好像是开茶馆的,在我的视频里,常常一身绿色素衣,静静地坐在那里就像一片茶叶,如果有一团火,许是会绽放芳华的吧。伊常常当着我的面泡上一杯茶,摄影之后呈到QQ上,茶色清朗,热气蒸腾,给我斟茶。常常,在我眼倦了,心烦了,就有一杯绿茶呈上:累了吧,请喝茶。我打她的城市走过,我拨了她留给我的手机,拨到最后一个数字,我挂了。

我们,只如网上那杯茶。

有位挚友,我们没一起扛过枪,没一起同过窗,只是一起向社会骂过“娘”。在我们的对话框里,我们唱高山流水,我们诉世事炎凉,我们把单位内外、家庭内外的人与事,事与情,情与人,你展现在我面前,我展现在你面前。我们只谈心,我们不握手,我们出差到彼此的城市,我们相约问候,我们相约不见。

我们,只如网上那杯茶。

我们网上的生活干净,我们在网上的感情友好。在网上,我们彼此的期望是:让心与心擦出火花,不准身与身引发火灾。

好像童年早已被岁月消泯了,我们希望依然有童话;好像神话早已被科学破灭了,我们希望依然有神仙。

一杯清茶敬到神龛上,茶在那里飘香,一滴水也没少,神仙已经喝了;我们在网上,彼此敬上一杯茶,一滴水也够不着,心意我们都领了。

“煎茶品茗,总是清事。”网上清茶,最具茶精神。不喝是喝,无情是情。大象无形,大味无味,大音无音。

身体生活需要踏实,心灵生活不妨虚拟。

不需要茶叶,不需要茶杯,更不需要劳什子银子,也可以网上“喝茶去”。我们需要彼此以一杯清茶,互相清敬,使我与你,所作所为到底有一些是清白世事,所交所结到底有一些是清亮感情,使这滚滚红尘,到底有一处清明世界。

纠正:耐泡不一定就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地说:这茶耐泡!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

耐泡与好茶之间的关系

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了解了其中的这些因素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影响耐泡的因素有哪些?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这里有三个变量: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总结

综上来看,我们理解完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了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得一一对比完上述的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确认。而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