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弯枝养蓬法有何优越性

发布时间 : 2019-11-13
观音茶树 老茶树 软枝乌龙茶

【www.cy316.com - 观音茶树】

幼龄茶树采用弯枝法养蓬,与定型修剪法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保护了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可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茶树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投产。

2、可使茶丛骨干枝增多,主杆粗壮,分枝能力增强,迅速扩大覆盖度。据试验观察,四足龄茶园覆盖度达九成,比定型修剪茶园覆盖度(六成)提高0.3倍。茶蓬分枝数比修剪的增加一倍以上。

3、可使茶树分枝部位降低,有利于矮化栽培。分枝部位一般离地面5厘米左右,而这一部位是主干阶段发育上的最幼处,生理机能强,并能最先获得从根部输送来的养分和水分,因而抽发新梢强壮,叶片肥大,生长迅速,有利于形成矮、宽、密、壮的丰产型树冠。

4、弯枝法操作简单方便,又不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保苗率可达百分之一百。

弯枝法的具体操作是在茶树长到2龄后于腋芽萌动前10—20天进行。每丛茶树选出生长健壮、半木质化、高度达40厘米、茎粗达0.5厘米以上的枝条4根,向茶行两边各弯下2根,弯枝角度为90—100度(弯枝角度指弯枝与主干所交的下位角),用一根长15厘米的小树叉固定在地上,使枝条呈水平卧伏状。弯枝距地面6厘米左右,弯枝材料可用小竹枝,木叉,并用胶丝线绑牢固紧。茶丛中如果符合标准的枝条较多,可多弯几枝。如果一次选不出4枝,可以先少弯几枝,以后再补。弯枝以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松脱的要及时固定好。弯枝后的新梢长到离地40厘米时,即可打顶养蓬。

小编推荐

弯枝法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


茶树树冠培养,以往是采用定型修剪法。定型修剪每年进行一次,共需进行3次,这要花去3年时间,而且每次都剪去大量枝叶,给茶树带来严重机械创伤,削弱了树势,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茶苗死亡。因此,斯里兰卡和东非各产茶国都已广泛采用“弯枝法”来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我国南方茶区也有应用。实践证明,弯技法是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的一种好方法,很有推广前途。一、弯枝法养蓬的优越性 幼龄茶树采用弯校法养蓬,与定型修剪法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保护了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可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茶树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投产。

2.避免了茶树因修剪造成创伤和对树势的削弱,有利维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

3.可使茶丛骨干枝增多,主干粗壮,分枝能力增强,迅速扩大覆盖面。据试验观察,四足龄茶园覆盖度可达90%,比定型修剪茶园覆盖度60%提高30个百分点,茶蓬分枝数比修剪的增加一倍以上。

4.可使茶树分枝部位降低,有利于矮化栽培。分枝部位一般在离地面5cm左右,而这一部位是主干阶段发育上的最幼处,生理机能强,并能最先获得从根部输送来的养分和水分,因而抽发新梢强壮,叶片肥大,生长比较迅速,有利于形成矮、宽、密、壮的丰产型树冠。

5.弯枝法操作简单方便,又不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保苗率可达100%。

二、弯枝养蓬的具体做法 弯枝一般在茶树长到2龄后于腋芽萌动前10~20天进行。每丛茶树选出生长健壮、半木质化、高度达40cm、茎粗达0.5cm以上的枝条4根,向茶行两边各弯下2根,弯枝角度90~110”(弯枝角度指弯枝与主干所交的下位角),用一根长15cm的小树叉固定在地上,使枝条呈水平卧伏状。弯枝距地面6cm左右,弯枝材料可用小竹、木叉,并用胶丝线绑牢固紧。茶丛中如果符合标准的枝条较多,可多弯枝。如果一次选不出4枝,可以先少弯几枝,以后再补。弯枝以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松脱的要及时固定好。弯枝后的新梢长到离地40cm时,即可打顶养蓬。

茶园采用机械采茶优越性


采茶机能适应于红、绿、边茶、老青茶及乌龙茶等几种主要茶类的采摘,与传统的手采刀割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如果是采摘边茶和老青茶,机采比刀割能提高工效4-16倍。如果是采摘一般红、绿茶原料,双人抬采茶机全年平均工时生产率为46.2公斤/人·小时,而手采则为1.2公斤/人·小时,工效提高37.5倍。仅对采茶单项成本进行核算,手采的每亩茶园的采茶工资支出比机采高0.7倍左右,机采茶园每亩的纯收入较手采的增长0.2倍以上。

2、减少漏采,提高单产。机采对幼龄或重修剪、台刈后的茶树树冠养成有良好作用,在茶树树冠尚未封行之前,剪成水平行,由于压低茶丛中心枝,促进生长势向内侧转移,侧枝生长旺,因而树冠幅度增长较快,以利于采摘面的扩大和树冠提早形成,这是机采茶树提高单产的原因之一。此外,据测定,手采的漏采率一般在4成左右,高的达6成以上,而机采的漏采率仅为0.4成左右,能把合格的鲜叶绝大部分都采下,这是机采茶园提高单产的另一个原因。

3、适时采摘,保证质量。一般手采的茶树,每轮茶采3-4批,每批相隔4-5天,每轮茶采摘期长达15-20天。但每轮茶最佳的采摘期只有6-7天,也是产量、品质最好的时期,如劳力不足,往往在这个时期出现滥采或漏采,不仅使茶叶减产,品质下降,并影响下轮新梢的萌发,这是当前生产上带有普遍性尚待解决的问题。而机采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台双人抬采茶机,每小时可采1.2-1.5亩,以每天实际工作6小时计算,若洪峰期为7天,可负担45-60亩茶园的采摘,也就是说在每轮茶最佳采摘期适时将茶采下,保证了鲜叶的自然品质和下轮茶的正常萌发。

有机肥的优越性


1、提供成份完全、比较协调的养分 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茶树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在各种有机肥料中几乎都能找到,而且,它们主要元素量比例均匀,有利于茶树吸收利用。如一般有机肥料中氮、磷、钾、镁茶树生长四要素的含量比,草炭类有机肥约为1.00:0.08:0.22:0.10,饼类有机肥约为1.00:0.35:0.31:0.15,堆沤肥类有机肥约为1.00:0.15:0.34:0.16,秸杆类有机肥约为1.00:0.64:0.97:0.50,绿肥类约为1.00:0.22:0.74:0.35。因此,不会因多施有机肥而造成某种营养元素大量增加使之比例失调,破坏土壤营养平衡,而产生降低肥力等方面的负效应。相反,有机肥料施得越多,土壤营养元素越向平衡方向发展,越有利于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2、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激化茶树吸收利用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各种微生物生长和繁衍的最好场所。如据黄景春在粤中地区红壤茶园中研究,深耕配合施有机肥,土壤固氮菌比对照增加近一倍。纤维分解菌增加近2倍,其他微生物群落也有明显增加,大大促进土壤熟化进程。另外,有机肥的有机物在腐解过程中还能产生各种酚、维生素、酶、生长素及类激素等物质,能促进茶根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试验证明,菜籽饼在茶园中所以特别有效,不只是菜籽饼肥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它在腐解过程中产生能激发根生长的物质,促进茶根生长和吸收。其他有机肥料也有类似的作用。

3、增加土壤代换量,提高茶园保肥能力 所有的有机肥料都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它的交换量相当于茶园土壤的10-20倍,可以吸收更多的钾、铵、镁、锌等营养元素,防止淋失,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尤其是一些腐殖质酸类有机肥效果更明显。此外,有机肥还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可防止因长期施化肥而引起酸度变化影响茶树生长,可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保证茶树有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4、减少养分固定,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有机肥含有许多有机酸、腐殖质酸及其他羟基、醯基类物质,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可防止土壤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固定而失效。如有机肥与磷肥掺合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等螯合物能现茶园土壤活性很强的铝离子(Al3+)螯合,可防止铝与磷结合形成茶树很难吸收的闭蓄态磷而无效化,大大提高土壤有效态磷含量。

5、加速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有机—无机团聚体是土壤肥料的重要指标,它含量越多,土壤物理性质越好,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越强,通气性能越好,茶树根系也就越发达,茶园施有机肥后,在其分解过程中的有机胶体物质能与土壤无机胶体结合形成不同粒径的有机—无机团聚体。据杭州茶叶试验场试验,红壤茶园同时施厩肥和堆肥,种茶4年后0.25—5mm的有机—无机聚体比不施肥的几乎增加1倍多。这对于改良低丘红壤茶园“天晴一把刀,天雨一团糟”的不良物理性质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茶园施有机肥的优点还很多,它所起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如提高土壤坑旱、保墒、抗寒、保温等等都有明显效果,这些作用和效果化肥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化肥无法取代有机肥料。自然,那种轻视有机肥,重视化肥的观点是不对的。当然,有机肥也有自身的缺点,如效果缓慢,有效养分浓度低,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容易腐烂,不易保存,有的还脏、臭等,在这方面化肥却是优点。因此,我们要设法把有机肥经过无害化处理,改变其性质,增加胡效含量,提高其肥效。

6、增加茶叶产量,改善茶叶质量 由于有机肥料有许多优点,所以它对茶叶的增产提质效果也十分明显。在同等营养元素的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较,在作基肥施用时,一般有机肥比化肥效果要好,在作追肥施用时,经过充分腐解的有机肥其效果常常也比化肥要好。尤其是艰提高茶叶品质比化肥更为有利。在有机肥料中,菜籽饼肥提质、增产效果较好,常常最受广大茶农的欢迎。

茶树虫害--茶树茶枝镰蛾


学名 Casmara patrona Meyrick 鳞翅目,镰蛾科。别名茶蛀梗虫、茶枝蛀蛾、油茶蛀茎虫、茶织叶蛾。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台湾。寄主 茶树、油茶。为害特点 幼虫从上向下蛀食枝干,致茶枝中空、枝梢萎凋,日久干枯,大枝也常整枝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一18mm,翅展32—40mm。体、翅茶褐色。触角黄白色丝状。下唇须长,上弯。前翅近方形,沿前翅前缘外端生一土红色带,外缘灰黑色,内侧具一土黄色大斑,斑中央具一狭长三角形黑带纹指向顶角处,其后具灰白色纹分割的2个黑褐色斑,近翅基中部具红色隆起斑块。后翅灰褐色较宽。腹部各节生有白色横带。卵长lmm,马齿形,浅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30一40mm,头细小,头部黄褐色,中央生一个浅黄色“人”字形纹,胸部略膨大。前胸和中胸背板浅黄褐色,前胸、中胸间背面有1个隆起 的乳白色肉瘤,后胸和腹部为白色,背部稍呈浅红色,腹末臀板黑褐色。蛹长18—20mm,长圆筒形,黄褐色,腹末具突起1对。 生活习性 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中越冬。安徽南部及湖南长沙越冬幼虫于翌年4月下旬后化蛹,5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一7月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幼虫盛发,8月上旬后开始见到枯梢。安徽卵期10一23天,幼虫期290一310天,蛹期30天,成虫寿命4一10天。成虫喜在下午或夜间羽化,白天隐蔽在茶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交配后的成虫把卵产在嫩梢上1—6叶节间,粒产,每处l粒。初孵幼虫从叶腋处钻入芽鞘,向下钻蛀,5天后梢部4—6片叶开始萎凋,l一2龄幼虫为害小枝,3龄后从小枝进入侧枝或主干处为害,常蛀到近地面处,枝干的阴面蛀有一列排泄孔3—5个,幼虫栖息在最下一个孔的下方,常从孔中排出圆柱形粪便和木屑,长2—3mm,该幼虫在虫道里十分活泼,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在距枝端茶枝1/3处咬一个羽化孔,羽化孔近圆形,直径3.5—5mm,然后在孔下虫道里吐丝做茧化蛹在其内。管理粗放茶园和老龄茶树及树势衰弱的茶园受害重。此外,枝干粗壮的乔木型品种较枝干细的灌木型品种受害轻。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8月中旬发现有虫梢及时剪除,冬季、翌春要细心检查有虫枝并齐地剪除,及时收集风折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压低虫口,减少为害。(2)必要时用脱脂棉沾80%敌敌畏乳油40一50倍液,塞进虫孔后用泥封住,可毒杀幼虫。(3)利用灯火诱杀,连续2—3年也很有效。

露枝茶|露枝茶树的种植方法|露枝茶的功效


露枝茶:由于这种茶最初产于日本的中南部,明代传入中国,由于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种植和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间苗补缺 目前发展新茶园,多数采用茶籽直播。前面已经提到,有性繁殖的后代性状比较杂乱,个体间的性状差异较大;同时在播种茶籽时,考虑每丛最后定苗数是2-3株,因此每穴播种粒数也是酌情增加的。基于这些原因,必须间苗,以使露枝茶茶树性状相对一致,为今后快速成园,实现机械化采茶和茶叶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间苗工作应挖掘留优去劣,留强去弱的原则。在茶苗、二龄期内,在年生长结束后进行一次间苗工作。中小叶种露枝茶茶树每丛最后留苗2-3株,大叶种露枝茶茶树,每丛最后留苗1-2株。经过间苗的茶丛,要将根部松动过的土壤及时踏实,以利茶苗生长。间苗过程中因苗数过多而被间出优良性状茶苗,可用来补植缺丛,这样既解决部分种苗来源,同时由于取苗临近,宜于带土移栽,及时定植,所以补缺后的茶苗成活率也高。

在生产上,出于种种原因,往往会有缺丛现象产生。茶苗缺丛后及时进行补植,并保证补植茶苗的成活率,对提高茶园单产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否则会造成缺丛断行,茶园既不美观,产量也受影响。在一、二龄期内如不抓紧补植工作,今后随着树龄的增大,补植工作也逐渐难以进行,成活率会大大下降,这是共同的经验。新菘园苗期的补缺工作,应选择同龄苗进行补植。移栽时应注意的事项。

配料:陈皮100克,露枝茶100克,八角10克,桂枝20克,杏仁10克

做法:把陈皮、露枝茶、八角、桂枝、杏仁切碎或碾碎,然后均匀掺合在一起,每次取用8-10克放入开水中浸泡或者放入锅中用开水煮沸,等到水温凉时把汤饮尽。每天饮用两次,早晚各一次。

功效:可以使手臂变白,用了这款秘方30天就彻底治愈了鱼鳞病。另外饮用还有理气的作用。

茶树的适制性


茶树品种的茶类适制性是指茶树品种固有的制约着茶叶品质的种性,也就是指茶树品种最适宜制作哪一类或几类优质茶的特性,简称适制性,可以通过芽叶的物理特性观察和化学特性测定进行间接评估,这在茶树品种选育的早期尤其常用。

物理特性是指茶树新梢上芽叶的肥瘦、大小、叶色、叶质、叶片厚薄、柔软程度、嫩度、茸毛等的特征和状态,它与成品茶的外形品质息息相关。叶片小、叶张厚、叶质柔软、细嫩、色泽显绿、茸毛多的品种,宜制显毫类的绿茶;芽叶纤细、叶色黄绿或浅绿、茸毛少或中偏少的品种,宜制少毫型的龙井类扁形绿茶;叶片大、节间长、芽头肥壮、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叶面隆起、叶质软、叶张薄的品种,宜制红茶。

化学特性是指芽叶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化学特性的测定一般按一芽三叶标准采集鲜叶,在100℃温度下蒸3分钟,80℃温度下烘干制蒸青茶样品,然后将样品磨碎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尽管茶树品种的化学特性受种植地区环境及栽培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的化学特性差异仍然明显。一般茶多酚含量高,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简称酚氨比)大的品种,制红茶品质优;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宜(16%~24%),且酚氨比小的品种,制绿茶品质优。

在生产中,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一般通过同一品种的鲜叶制作不同类别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直接鉴定,采取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先称取茶样倒入审评杯内,再冲人沸水,.浸泡5分钟开始审评。茶叶的品质分别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逐项以百分制评分,并以相应的评语描述,最后再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品质权数计算总分。分数的高低便能直接反映出品种品质的优劣,即一个品种对某一茶类适制性的大小,而相应的评语则可以描绘出不同品种的制茶品质特点。

不同茶类的品质要求不一样,而每一品种固有的适制性又制约着茶叶的品质,加之不同品种间的适制性差异较大,适制绿茶的品种不一定适制红茶,适制显毫类绿茶的品种不适宜制作少毫型绿茶。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生产上用种重点考虑的指标之一,只有选择适制性对路的茶树品种,才能生产出相应优质的茶类产品。

我国茶树品种中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宵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适制乌龙茶品种: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等品种。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在茶园施用茶树专用肥有何好处


由于茶园长期片面施用化学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关系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降低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七十年代末开发出适用于广大茶园的茶树专用肥,经过多年使用,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1、能提高茶园单产。据中国茶科所4年8 省15个单位的田间试验结果,茶树专用肥比单体氮肥增产0.04-0.22倍,在红壤茶园中增产效果更为显著。浙江临安田畈村110亩采摘茶园连续三年施用茶树专用肥,结果比施用碳铵增产0.37倍,尤其是夏秋茶增产达0.24-0.56倍。另据浙江多点的试验结果,施用茶树专用肥,四年平均比不施肥区增产0.37倍,比常规氮肥单施区增产0.16倍,施肥纯利每 亩增收47.74元。

2、能改善茶叶品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茶树专用肥,春茶正常芽叶比例可提高0.11倍-0.45倍,夏茶正常芽叶比例可提高0.07倍-0.25倍,鲜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的含量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3、改良土壤和促进茶树生长。试验表明,茶树专用肥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逆性的作用,连续四年施用茶树专用肥的幼龄茶园,茶树吸收根数量比常规单体氮肥增加0.31倍-0.60倍,茶树高幅度也有明显提高,并且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都有所改善。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00多万亩茶园施用茶树专用肥,茶农得益超过1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