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制作的工序工艺详解

发布时间 : 2019-11-15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安吉白茶制作工艺 大白茶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这一期我们来系统讲解一下白茶制作的工序工艺。

很多茶友都知道白茶制作的工艺主要是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萎凋是白茶初制工艺的第一道工序。

萎凋是将鲜叶摊放在通风透气的工具上,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使茶鲜叶叶片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的工艺过程。

在萎凋过程中,茶叶的鲜叶会缓慢发生了一系列水解、氧化变化。如:氨基酸经蛋白质降解作用而增加,茶汤变得更鲜爽;酯型儿茶素经水解生成非酯型儿茶素,降低苦涩味等等。

温度、湿度、通风透气性是影响萎凋效果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萎凋的过程中,如果气温过高,相对的湿度就会比较小,这样茶鲜叶的失水速度会加快,萎凋时间往往会过短,导致转化不能正常完成,并会出现萎凋效果不匀、摊放的叶片干燥程度不同的现象。气温低、湿度大则会导致萎凋失水速度变得缓慢,茶叶色泽转黑;高温高湿的环境则会让叶色发红。

在通风透气良好的萎凋工具上,茶叶用合适的厚度摊放。空气流经鲜叶面及时吹散叶面水蒸气分子,可降低叶片的湿度,促进水分蒸发,使萎凋鲜叶的呼吸代谢畅快,也可以很大程度上让鲜叶中内含物的转化顺利进行。

萎凋的时间把控。

经过与多个不同白茶厂区的制茶人探讨以及结合自身制茶经验的推论。总体而言,在自然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下,大部分地区自然萎凋的时间控制在60个小时左右为宜。

当然也不排除少部分在特殊的小环境地域的制茶环境下,萎凋时间有略微短一些或者略微长一些的状况。

但如果萎凋时间过短,鲜叶中的内含物质会转化不足,叶色显偏青绿,香味有青气味等现象;如果萎凋时间太长,内含物转化又会过度,会使叶色显偏黑色,香气滋味失去鲜灵度。

萎凋的主要方式:

1、日光萎凋

晴天时,利用户外的阳光照射对白茶鲜叶进行适度摊晒的工艺。影响因素有日光强度、摊叶厚度、匀度和萎凋时间等,萎凋过程应掌握“弱光萎凋、摊叶均匀、嫩叶老萎、老叶嫩萎”的原则。

2、复式萎凋

复式萎凋是采用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通风萎凋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经验老道的茶师往往会通过这种办法制作口感出众的高品质白茶。

3、室内加温萎凋

一般采用室内热风萎凋槽或萎凋房加温萎凋的方式。最早使用这些设备时是为了解决阴雨天时茶鲜叶无法进行室外萎凋的问题,但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不少白茶制茶厂的主要萎凋方式。

以上三种萎凋方式是目前应用得相对较多的萎凋工艺。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阳光房萎凋工艺,这种工艺利用透明材质搭建房顶,鲜叶摊放于阳光房内,利用光照进行萎凋。这种方式目前已经有几家茶企在试制,未来也不失为白茶萎凋的一个发展方向。

白茶的干燥

白茶萎凋好后,还有一道主要的工序就是烘焙干燥。

烘焙可以促进萎凋后茶叶片达到合理的干燥程度以便于后期储存;其次,也可以去除部分茶叶中的青草气息;再次,可以提高茶叶香气。

在过去常用的烘焙方式是炭火烘焙,烘焙前先用木炭烧成炭火,盖上一层厚厚的炭灰保证合适的烘焙温度,然后将萎凋好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制的焙笼上,放置到炭炉上方进行烘焙。

电力机械设备发达后,现如今,大部分制茶厂、制茶工坊都逐渐换成烘焙机对白茶进行烘焙干燥了。相对于传统的炭火焙笼烘焙,效率自然提高了非常多。

在烘焙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的一点就是白茶的烘焙温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传统炭火烘焙时要盖上一层厚厚炭灰的原因,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用炭灰的厚薄来调节烘焙的温度。烘焙的温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后期我们会专门拿一期来专门讲解。

一款品质出色的好白茶,绝对是人与大自然完美合作的产物。每个环节里“度”的拿捏,没有数年实际操作经验的累积,是不容易做好的。

小编推荐

白茶工艺制作过程,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等工序


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拣剔、复火等工序,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白茶的工艺流程。

白茶的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以上就是白茶的制作工艺,总的来说,白茶制作很简单,但是每一个步骤确是很严格,所以才造就了优质品质的白茶!

福鼎白茶制作工序


福鼎白茶过去称为白毛茶、白毫茶等,主要以生产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为主,其成茶过程变化微妙,可讲究的门路很多。它的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对制茶技艺却要求很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福鼎白茶的制作工序。

福鼎白茶制作工序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传统有白茶十不采谚语: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其中太姥银针采摘时间在明前头一两轮,只采新梢上肥壮饱满的单芽,长度2.7CM以上,每百克单芽数不多于3200枚之优质独芽,经特殊白茶工艺精心历炼制作而成,因仅用春茶头一两轮的银针用于制作太姥银针,因此产量非常有限,极其珍罕。

2、萎凋

萎凋场所必须是洁净、明亮、通风。迅速轻快地将肥芽薄摊匀摊于萎凋竹帘上置于通风外的晾青架上,进行自然萎凋或置于微弱的阳光下轻晒。待到茶芽含水量为20%左右时,转入烘干工序。

3、烘干

烘房必须保持洁净卫生无异味,通风良好,室内明亮。将经萎凋处理后的茶芽薄摊于烘笼上,用30~40℃文火焙至足干。烘焙时,焙心垫一层白纸,以防火温太高,灼伤茶芽。

烘干时要认真切实注意控制火温,适时轻手翻动,使焙笼上的火温和茶芽受温干燥均衡。足干后,去掉焦红、红变、暗红、黑色银针,叶片及其他非茶杂物。保证白毫银针应有的匀净度。产品在包装前须进行复焙,要求控制含水量以保证稳定质量。

4、保存

常温保存。白茶保存的理想温度在4℃-25℃,也就是常温保存即可,无需冷藏、密封。要求装茶的密封袋或容器无毒、无异味、防潮。保存的环境要求无异味、无臭、无毒。

福鼎白茶品质特点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

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福鼎白茶产地环境介绍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呈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波状倾斜。

除滨海一带有少数的低山、平地外,大多海拔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以上。东西宽79.3公里,南北长57.4公里,海岸线长;陆地面积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山丘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1%,盆谷平原约占9%。

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温度18.5℃,年降雨量1669.5毫米,年相对湿度80%,山区平均无霜期228天。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在4-6.3之间,普遍在5.0左右,质地为壤粘土,有机质含量高达1.58-2.33%。域内除沿海地带的土质,大部分的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白茶现代工艺,新工艺白茶加工工序!


新工艺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于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现在已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那新工艺白茶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新工艺白茶加工工艺

1、鲜叶原料

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鲜叶制成。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对夹二三叶及单片等。新白茶对鲜叶要求不甚严格,原料来源广泛,春季、夏季均可采制,一改传统白茶重视原料的工艺特点。

2、萎凋

新白茶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两种,根据天气采用不同萎凋方法,一般晴天采用自然萎凋,阴雨天使用萎凋槽加温萎凋。

自然萎凋:室内自然萎凋与传统白茶工艺相同。将鲜叶薄摊于萎凋帘席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历时50至70小时左右。萎凋适度时,叶色转灰绿,微显清香,嫩叶萎凋程度可重些,老叶萎凋可轻些,以利于轻揉捻成形。

加温萎凋:将鲜叶匀摊于萎凋槽上,摊叶厚度5至10cm,风温25°C左右,历时18至24小时,期间进行三四次翻拌处理,萎凋适度标准同自然萎凋。

加温萎凋较之自然萎凋具有时间短的优点,但是内质转化往往因为时间太短而达不到要求,为弥补这一缺陷,加温萎凋后辅以堆积处理。

堆积处理:将萎凋叶装篓蓬松堆积,叶层厚30~40cm,堆中温度25°C左右,历时3~5h。堆积切忌过高,以免因高温引发发酵,使品质具有发酵感。

3、揉捻

轻揉捻是新白茶与传统白茶不同的一个特有工序。将萎凋适度的萎凋叶蓬松装入揉捻机,不加压或轻压揉8~15min,揉捻历时掌握嫩叶短揉轻压,老叶略重压长揉为原则。

4、干燥

采用烘干机烘干,烘焙温度120°C左右,一次烘至足干。烘干过程温度可掌握适中偏高,快速烘干为宜,这样可防止白茶的后发酵作用,避免因最后干燥技术不当而失去白茶风格。

之后再经过精制的筛分、风选、拣剔、烘焙、拼配成箱,新白茶就算制作完成了,等放置一段时间火气褪去,即可出售到各位茶友手中。

工艺是繁琐的,做茶过程是辛苦的,杯中茶来之不易,需怀感恩之心。而想要了解一杯好茶好在哪里,缺陷何在,了解其制作工艺是有其必要性的。感谢各位茶友,一路相随,一起探寻好茶的秘密。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详解(精华)


白牡丹茶,福建省历史名茶,属于白茶茶品,因其制成的茶品犹如花朵一般,因此得名为白牡丹。白牡丹茶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下面白茶官网百科小助手就带大家来看看白牡丹茶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白牡丹茶制作工艺jian'xie

对于白牡丹茶茶叶的采摘来说,一般可以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其中主要集中在春季进行采摘和制作。春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

白牡丹茶是经过萎凋、烘焙、拣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凋萎这一步对于白牡丹茶来说是很关键的,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的凋萎方式也不一样,在天气还不错不是很高温的时候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的方式。

在制作差不多时,将制作的茶叶中的茶梗、残叶、杂质等挑拣出来剔除掉,然后进行烘焙,烘焙时要注意控制火的温度。带茶叶中的含水量降到很低的时候,就可以乘热将茶叶装箱,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白牡丹茶叶的茶香。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序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 --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其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采摘时期为春、夏、秋三季。其中采摘标准以春茶为主,一般为一芽二叶,并要求“三白”,即芽、一叶、二叶均要求有白色茸毛。白牡丹叶态自然,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遍布洁白茸毛,汤色杏黄或橙黄,汤味鲜醇。

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香毫显,味鲜醇;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主要出口港澳地区。

白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省福鼎市,因成品茶满披白毫,呈银白色,故称“白茶”。白牡丹采用1芽2叶制成,芽叶连枝,形态自然,冲泡在杯中形似牡丹。制白牡丹的鲜叶为1芽2叶,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成品茶叶片灰绿色,芽心肥壮,呈银白光泽,叶缘微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形状完整。内质香气清雅,味鲜醇可口,汤淡黄明亮,叶底浅黄,叶脉微红,柔软匀齐。白牡丹茶采用萎凋和烘培加工而成。因不炒不揉,体积大,贮藏、包装、运输都不方便,制成茶饼,大大缩小了体积。

1鲜叶加工技术

白牡丹的加工与其他茶类显著不同的是,不炒不揉,只经萎凋和干燥2道工序,萎凋是形成白牡丹品质的关键工序,鲜叶经萎凋、摊放、烘焙、拣剔制成成品茶。

1.1萎凋

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应用竹篓盛装,及时运送茶厂进行萎凋,暂时不便运送的,也要薄摊在地面,以免发热变红,采用何种萎凋方法应根据茶厂的条件和气候状况决定[2-3]。萎凋的方式主要有日光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一是日光萎凋。在晴朗的天气,选择平坦干净的场地,在地面上排列竹架将茶叶均匀地摊放在长1.6m、宽0.8m的萎凋帘上,厚度1~2cm。将萎凋帘一端着地,另一端斜放在竹架上,斜面朝向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叶子蒸发水分,逐渐干燥。在日落前将叶子收到室内,如果芽叶的干燥度达到8~9成干,便可厚堆20~30cm,堆顶用布盖好,过1d以后进行烘干。二是室内加温萎凋。萎凋室长11m、宽7m。一侧排列萎凋架和萎凋帘,另一侧为人行道和风道,人行道宽1.6m,风道宽为0.4m,萎凋帘每片长1.6m、宽0.8m,横向排列3块萎凋帘,纵向排列17块萎凋帘。萎凋帘与萎凋帘之间的间距为20cm,不用时萎凋帘一端挂在立柱的钩子上,另一端下垂,最下一层萎凋帘离地85cm。

上鲜叶时,从上到下上叶。鲜叶装在箩筐中放在凳子上,人站在凳子上从顶层上起。先将萎凋帘斜放在活动的木钩上,然后往萎凋帘上抛撒鲜叶,力求均匀分布,每层厚度一致,一般是1.5~2.0cm厚,以不露帘为度。鲜叶上好后水平放置在木钩上,接着上第2帘、第3帘,一直往下上叶。中下层萎凋帘人可以直接站在地面上上叶。上好叶的萎凋帘,用相对应的木钩钩在中间,基本保持水平。上叶过程中,打开电扇吹冷风,以免叶子发红。

上叶结束再过1h,用热风炉烧煤加热鼓热风,热风从萎室的各个出口出来,呈均匀分布,一般鼓热风4~6h室温便可达到35~37℃,气温低,时间会长一些,气温高,时间短一些[4]。然后维持温度35~37℃。当萎凋叶达9成干时便可下叶。一般是18:00进行萎凋,第2天15:00结束。下叶时用1块长方形大布铺在萎凋帘底下,拿动木钩的绳子,萎凋帘一端下落,萎凋叶便翻落在布上,在长布的两端各站1人,收拢茶叶,抬到贮藏室堆放,堆放高度为50cm,3d后进行烘干。

1.2烘焙

烘焙的作用是挥发剩余水分,发展香气,防止变色变质,固定茶叶品质。烘焙分焙笼烘焙和烘干机烘焙。一是焙笼烘焙。如果萎凋叶只达6~7成干,烘焙要分2次进行。第1次烘焙,温度100℃左右,每笼摊叶约1kg,时间10~15min,达9成干下叶。第2次烘80℃左右,每笼摊叶1.2kg,达足干时下叶。如果萎凋叶已达9成干,可一次烘焙达到足干。每笼摊叶1.2~1.5kg,火温70~80℃,时间15~20min。在烘焙过程中应翻拌2次,使之受热均匀,翻叶动作要轻,以免茶芽断碎,茸毛脱落。二是烘干机烘焙。生产量大应用烘干机烘焙,达7~8成干的萎凋叶分2次烘,初烘采用高温快速,温度100℃,时间10min,摊放30min进行复烘,复烘低温慢速,温度80℃,时间20min左右,复烘结束,适当摊凉后进行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室内。

2茶饼制作技术

因白牡丹在加工过程中不炒不揉,故成品茶呈自然形态,体积很大,不便于包装、贮藏和运输,也不耐贮存。将白牡丹压制成茶饼,大大缩小了体积,便于包装和贮藏,更耐存放。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2.1称茶

用蒸茶筒放在电子秤上称重,称白牡丹干茶净重350g,存放年数较长的茶叶,因黏性差应加20mL清水后再蒸,否则易松散。

2.2蒸茶

在双灶煤气灶上放上2口锅,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加热(锅盖上应先挖1个孔径15cm的圆洞),将称好茶的蒸茶筒放在锅盖的圆洞上蒸。锅中水沸腾后蒸2min便可,但陈茶需蒸4min,蒸不透压紧后还会松散。

2.3整形

将蒸茶筒从锅盖上取下,放在台板上,套上布袋,然后翻转,将蒸茶筒取出,筒底活动有孔铁片压入布袋。将布袋放入木模中,旋紧布袋,右手抓紧布袋,左手按压、敲打袋中茶叶,取出有孔铁片,放入蒸茶筒中,继续对袋中茶叶进行按压、敲打、整形。卷紧袋的上部,在正中位置打1个结,结不要太小太高,也不要太大太扁。小而高的结,茶饼经液压机压扁后,中部的洞太深,茶叶顶部太薄易穿,而且边上的茶叶也难压紧。大而扁的结成型后不够美观。

2.4压制

制动液压机,使其升起,将压好的茶饼取下,放入待压的茶饼,摆放在中央位置;再制动液压机,使压杆下垂对茶饼加压,时间为2~3min。

2.5摊凉与烘干

从机上取下的茶饼,摊放在竹帘上冷到室温后,慢慢解开布袋,放在竹帘上摊凉。将茶饼放在烘房的架上,一层层排列整齐,然后关闭门窗,对烘房加温,当烘房温度达40℃,停止加温维持温度(40±2)℃。烘2d左右,饼茶达到足干便可。从烘房中出来的饼茶,晾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3制茶工艺

围绕“揉捻快速,萎凋偏轻,干燥充分,发酵适度”的基本工艺原则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3.1严格防止产生烟、焦、高火、酸馊、霉变茶

工艺上注意从萎凋到烘干的各个环节都严格进行控制[4],做到人人重视,环环扣紧。萎凋做到认真操作,翻叶均匀,使槽面摊叶厚薄一致。防止产生红筋叶和焦变现象,温度一般掌握在35℃左右,最高不超过38℃。制茶完毕,揉切注意及时清机。机腔内保持洁净,不留茶叶,不产生油污茶、酸馊。特别在气温较高的夏秋茶季节,更注意清机工作。发觉有劣变茶叶,立即与正常的在制品分开,避免其混杂。严格掌握烘干时的烘茶温度,炉子漏烟及时维修,勤清理大仓漏茶,尽量消灭高焦茶、火茶和烟味茶。严格注意茶叶审评时次茶的检验,经常下车间查明原因,分析研究,及时解决。

3.2严格掌握条茶水分

从发酵叶上烘干机到毛茶进仓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毛茶进仓前检验水分,超过7%重新复火,掌握进仓毛茶水分在5%左右,有效控制茶叶贮藏和加工过程中水分从而保证茶叶品质。烘干操作人员与烘干司炉随时掌握干燥程度,一旦发现茶叶偏潮,立即调节烘茶温度和烘干机摊叶层的厚度,为毛茶仓贮和加工过程保证质量奠定基础。

3.3掌握萎凋程度

工艺实践证明萎凋程度以偏轻为好,鲜叶萎凋适度是保证红条茶品质的基础。萎凋时要及时翻槽和卸槽,经常观察萎凋叶象和萎凋温度,使失水程度偏轻,比较均匀,含水率控制在60%~65%。

白茶的制作工艺,最自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保健作用,可以说是茶类第一。愈久弥珍,坊间有三年成药七年为宝之说。白茶,轻微发酵,不炒不揉,自然天成,菁华常葆,内质卓越超群,姿色韵味亦美仑美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白茶的制茶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制作工艺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是六大茶类之一,为茶中珍品。白茶工艺精湛,品种多,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白茶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储存方式

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1)罐子储存: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

(2)木炭储藏: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

(3)冷藏储藏: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最好为5°。

(4)暖水瓶储藏:将白茶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密封好即可。

(5)低温、避光贮藏:因为,在高温条件下,茶叶内含成分的化学变化加快,从而使品质陈化加速,光照使茶叶内含成分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使品质失去原有风格。

(6)生石灰储藏:将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同时茶叶也密封包装好,茶叶要密封包装并远离有异味的物品,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带最好每隔2个月换一次。

白茶制作工艺精湛,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以上就是白茶栏目给大家汇集有关《白茶制作的工序工艺详解》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它相关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