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岩茶的制作工艺(工序最多的茶类)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红茶岩茶制作工艺区别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红茶岩茶制作工艺区别。

制作岩茶的最大难度是在于制作工艺的实操性太强了,任何一本书上,甚至是老师傅都没有速成之法,一个新手想要做好一泡好茶,需要反反复复地操作练习,长期地实践才能出得了师。在现实中,制茶工艺甚至被当成三个工艺来完成,即“做青师、焙火师、看茶师”,俗称“三个半师傅”,还有半个是泡茶师。

1、采摘

岩茶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初制

岩茶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3、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

4、做青

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是做青,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5、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主要的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

6、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7、三道火

岩茶传统碳焙工艺“三道火”。初焙、复焙、炖火。

【初焙】

第一道火“初焙”也称为“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初焙的温度要控制好,一定要高温,有经验的制茶老师傅用手背便可测定出来。

8、簸扇、凉索、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h-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复培】

第二道火,即复焙,俗称“中足火”。其目的是为了将拣剔后的茶叶焙至所要求的程度,这样就可以防止茶叶霉变和减少茶叶的苦涩味,茶叶的醇厚度就提高了。

9、分筛与归堆

【分筛】

【归堆】

【炖火】

第三道火,即炖火,俗称“炖火”,也就是茶在足干的基础上,进行文火慢焙的过程。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类所不及。

10、装箱

“岩骨花香”便通过这一道道繁琐的工艺形成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兼取红、绿茶的制作原理之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措施,使之岩韵更加醇厚。

岩茶制作工序繁复,工艺细致。主要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拣剔等。

采摘:采摘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采摘,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采摘时茶叶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茶叶过嫩,不但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相反,茶叶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

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最好雨天不采,有露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上午9-11时,下午14-17时次之,其他时间更次之。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消失,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下萎凋,将茶青匀摊在特制"水筛"放在倾斜的以竹竿组成的晒青架上。根据日光(斜射)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而掌握。在萎凋过程中还要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份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俗称"还阳"。除日光外还可采用加温萎凋之方法。

做青:是岩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绿叶红镶边独特风格和色、香、味俱全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复杂,从"散水"、"退青"到"青水"、恢复弹性,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反复相互交替的过程,既需摇动发热促进变化,又要静放散热抑制变化。做青的方法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岩韵。

炒青与揉捻:岩茶炒青主要的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十字状阶梯形的揉捻笠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再加热,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作用。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条索更为美观。

烘焙:复揉后的茶叶经解块后,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水焙,各焙窟温度从高逐渐到低,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完成水焙工序。下焙后过筛,置于筛中薄摊后放在晾青架上晾索,在透晾并待茶条转达色后,付初拣。剔除梗、片,再经巡茶者拣出不够好的茶条。拣完加焙炖火,在炖火后团包。团包后,还要最后复火,俗称坑火,以去纸中水分。这样对提高耐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气及增进汤色能起明显的作用。炖火结束后,趁热堆装箱,对岩茶内含物质能起热处理的催化作用,以达到香气、滋味的提高。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类所不及。

以上所述为手工之法。

红茶制作工序工艺流程介绍


红茶制作工序萎凋:

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自然萎凋就是将鲜茶叶放在室內或者室外阳光不是很强烈的地方,经过一定的时间,令鲜茶叶失去一定的水分而变成萎蔫凋谢的状态。萎凋槽萎凋则是将鲜茶叶放在通气槽体中,使用热空气来加快鲜茶叶的萎凋过程,这是当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揉捻:

揉捻的作用是令茶叶初步成形,同时提高茶叶色、香、味的浓度,并且通过破坏叶细胞来促进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准备。

发酵:

红茶发酵过程的实质是使茶叶中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红茶色素的一部分能够溶于水中,因此会形成红色的茶汤,而另一部分则仍然留在叶片中,形成了红色的叶底。

干燥:

发酵之后,茶坯需要经过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固定茶形,与此同时,红茶所特有的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类物质也被保留在茶叶当中,从而形成了红茶所特有的醇厚、香甜的味道。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绿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1)杀青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 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 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精湛独特——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后采摘。采摘的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过嫩则成茶香气偏低,滋味较苦涩;过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及时采是宝,过时采是草。标准采法是“三叶半开面”,即顶端驻芽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时采最好。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损伤、散叶等不利提高品质的现象发生。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田则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要恰到好处,失水过多则成“死叶”,水分散发不够,则影响做青。

做青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就在于做青。做青的过程,是半发酵形成绿叶红镶边的过程,也是形成花果香的过程。因此,做青是决定毛茶品质好坏的主要关键。而做青要非常注意不同的品种和萎凋的程度(即内因),以及当时温度、湿度(外因)的变化。俗称“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原则上是摇青与做手结合,动静交际交替,厚摊静放,前轻(摇的力度)后重,前短(摇的时间)后长。一边促进内质变化,一边限制水分继续蒸发,使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紧密结合。

杀青杀青的目的主要是使做青叶受高热迅速升温,以钝化酶的活性(酶是岩茶制作过程中实现一系列酶促化学转化的催化剂),使做青叶的酶促转化的发酵作用受到限制,从而巩固品质特征。同时,通过高温(滚筒杀青温度在220~2600度之间)镣青,原有芳香成分中的低沸点青臭气进一步散发,高沸点花果香气进一步显露,在热化条件下,还会形成新的芳香成分。

揉捻其目的一是将经过杀青的青叶揉捻成条索(形成蜻蜓头,蛙皮状);二是通过揉捻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于内含物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便于冲泡饮用。

烘焙干燥是最后一道工序,分水焙、复焙、炖火。揉叶经散解后,进行水焙,至六成干,薄摊晾索,以利茶梗水分散发。然后高温复焙。经捡剔将梗、片和成形不了的茶条除去,最后加焙炖火,即低温久烘,温度由高到低,炖火时间约8~10个小时。

通过低温久烘,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炖火高超技术,为岩茶所有。清代梁章钜称:“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品质、精湛独特的制造技术,造就了武夷岩茶独具“岩骨花香”的神韵。正如当代茶叶界泰斗张天福所说:“由于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的熏陶,遂使岩茶品质具特殊的岩骨花香的‘岩韵’之风格。武夷茶叶不仅品质超群,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小布岩茶制作工艺


小布岩茶产于江西省宁都县小布乡的岩背脑。

小布岩茶以其鲜叶原料柔嫩,芽叶肥壮,制工精巧,制形美观,内质优良,经久耐泡而闻名。特制手工小布岩茶,外形弯曲如细眉,白毫显露,锋苗秀丽;内质嫩香持久,伴有兰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净。冲泡三四次滋味尚浓,香气犹存。这种良好的品质,固然是精细的加工工艺所造成,但还与独特要求的鲜叶原料有关。小布岩茶的鲜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总长度3~3.5厘米;一芽一叶,朵朵匀称;芽叶肥壮完整,大小一致。无紫色芽,无破损芽,也无对夹叶、病虫叶和瘦弱叶;不采雨天叶,只采晴天收雾叶。如此考究的鲜叶,茶叶品质哪能不美。

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初干理条、摊凉、提毫和烘干等八道工序。其独特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初干理条”和“提毫”。

初干理条,锅温60~100℃,在锅中用双手捞起茶坯不断抖炒,待茶条粘性降低,手捏能成团,抛之即散,达六成干时进行搓条、整形,约20分左右。茶叶出锅稍经摊凉后,降低锅温至50~70℃,将茶叶握在手中,运用双手手心的感应力,使茶条相互摩擦,把茶条外表的胶状薄膜擦破,显出白毫,称为“提毫”。此道工序是显毫的重要手段,手势灵巧,用力均匀,至白毫显露起锅。再经烘干、筛末,即可包装封藏。

武夷岩茶是怎么制成的?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极品,产自福建武夷山,其制作工艺处在绿茶与红茶的中间,保健功效佳。武夷岩茶区别于台湾乌龙茶和安溪乌龙茶,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吧。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1、采青

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为三叶半开面,采摘顶端驻茶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为最佳。采摘完以后,运送时要注意保护鲜叶的完整,尽量避免折断、损伤、散叶等现象。

2、萎凋

萎凋的过程是茶叶生理失水的过程,包括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就在于做青这一工序,是形成绿叶红镶边、花果香味的关键。

萎凋

3、杀青

杀青的目的在于使做青叶受高热迅速升温,酶促转化的发酵作用受到限制,从而巩固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同时通过高温杀青,花果香气进一步显露,形成新的芳香成分。

4、揉捻

把经过杀青的青叶乘热揉捻成条索,形成蜻蜓头状。通过揉捏把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这一过程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5、烘焙

烘焙是武夷岩茶的最后一道制作工艺,分水焙、复焙、炖火。揉叶经散解后,进行水焙,至六成干时摊放一段时间,然后进行高温复焙,剔除梗、片和成形不好的茶条,最后加焙炖火。

武夷岩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杀青、揉捻、烘焙等四道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其中采用深发酵重焙火是制作的关键。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


九华佛茶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采摘,只对一芽二叶初展的进行采摘,要求无表面水,无鱼叶、茶果等杂质;采摘后按叶片老嫩程度和采摘先后顺序摊放待制,制作工序为杀青、揉捻及烘焙,火候温度是这三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只有把握得当,才能制造出顶级的九华佛茶。

等级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摊凉、做形、烘干、拣剔、包装。其独特之处是做形,利用理条机分二次理条,期间摊凉加压,手工压扁,理条机理直,达到九华佛茶独特外形。

杀青:

杀青用桶锅,投叶前锅温上升到 150~160℃,要求锅温稳定,先高后低,出叶时保持 125~135℃左右。投叶量 0.5公斤左右,嫩叶适当减少。杀青时间约 6~7分钟。杀青以抖为主,抖闷结合,要杀透杀匀,无焦叶红梗。杀青过程减重率 35~40%。杀青叶出锅后放在小簸箕内,撼簸二三下,散热去湿,簸除焦叶、碎片。

揉捻:

轻揉 1~2分钟,待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基本成条即可。揉捻时,结合解块散热2~3次。每锅杀青叶,单揉单烘,及时烘焙。

烘焙:

烘干分毛火和足火。毛火用三只烘笼,按温度90℃、80℃、70℃,先高后低,顺序移动。第一、二只烘笼投叶量为一锅杀青叶,第三只烘笼为二锅杀青叶。掌握高温、勤翻,翻匀摊平的原则。毛火叶含水率不低于 8~10%,下烘后摊凉。足火文火慢烘,温度 60~50℃,每烘笼投叶 3~4公斤,烘 6~8小时,干茶含水率 3~5%,下烘后趁热装筒。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流程解析!


关于六堡茶,很多人都知道它产自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但关于它的制作工艺,大家又是否了解呢?下面就六堡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做一个详细的解析。让大家更加的了解六堡茶是如何制作而来的。

六堡茶的采摘以手工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五叶。

初制方法:将叶采下后,放于沸腾的水中,使其叶软而柔即得,约五分钟置于箩中,用木头压,至茶叶卷缩为度,然后以火焙干,干燥后以蒸气蒸至柔后,乃置于箩内存放待售;

根据广西特产志略》载:“日间将茶摘取,放之于篮,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视茶内含粘液,略起胶时,即提取,乘其未冻,用器搓揉,搓之愈熟,则叶愈收缩而细小,再用微火焙干。转为黑色,成为茶叶。”

六堡茶的初制作过程,分为:杀青—揉捻—复揉—干燥。

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三、四叶,白天采,晚上制;六堡茶杀清锅温160度,每锅投叶2-2.5千克,杀青机每次投叶7.5千克;下锅后,先焖炒后扬炒,然后闷扬结合,嫩叶多扬少闷,老叶多闷少扬。一般杀青5—6分钟,到芽叶柔软,茶梗折而不断,叶色转为暗绿为适度。摊凉后进行揉捻,有手揉和机揉两种,手揉一次可揉l—1.5千克,机揉依揉捻机的大小而定。

六堡茶的复制过程:过筛整形—拣梗—拼堆—冷发酵—烘干—上蒸—踩篓—凉置陈化。

六堡茶,揉捻以整形为主,细胞破损为辅;揉时要加压适度,大概操作过程,分为轻揉—轻压—稍重压—轻压—轻揉,揉后解块。一般1—2级茶揉40分钟,3级以下的茶揉45—50分钟。揉好之后,进行沤堆,即将揉好的茶坯放入箩内或堆放在竹笪上进行沤堆发酵。这是决定六堡茶色、香、味的关键工序。堆高3—5厘米,每箩装湿茶坯15千克左右,堆沤时间在15小时以上,茶堆温度一般在40℃左右为宜。如温度高过50℃,则会烧堆,因此在沤堆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散热。沤堆时温度低,即用60℃左右的火温将茶坯烘至五至六成干再沤堆。经过沤堆发酵之后,茶条会轻散一些,因此要进行复揉5—6分钟。六堡茶烘干也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传统的方法是用烘茶锅(烘笼),摊叶3.3厘米左右,最好是用松明火烘,烘温80—90℃,每隔5—6分钟翻拌一次,烘到六至七成干下焙摊凉半小时,即进行打足火,足火温度50—60℃,摊叶厚度6.6厘米,烘2—3小时,茶梗一折即断即可。

复制好以后,要先进行冷发酵,把毛茶增湿,含水量达12%,堆沤7-10天时间,以弥补初制发酵的补足,当茶叶水分干到10%左右,即上蒸30分钟时间,至茶叶全软为止,叶含水量达到15-16%;传统的制作方法,把茶饮炊蒸后,堆置20-30天时间,这些沤堆的湿热作用,可以进一步的使茶叶内含物质发生变化;由于茶多酚非酶性氧化作用,继续使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增加,使其色、香、味加厚,达到六堡茶的特有品质风格。

六堡茶,品质要陈,有越陈越佳的说法;凉置陈化,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陈放六堡茶,都是以篓装堆,贮于阴凉的泥土库房,形成独特的风格;因此,夏蒸加工后的成品六堡茶,是需要经过散风水分的,降低叶温以后,然后踩篓堆放在阴凉湿润的地方进行陈化,经过半年左右,汤色变得更红浓,滋味有清凉爽口感,且产生陈味,形成六堡茶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

六堡茶,采用的是传统的竹篓保证,这样有助于茶叶贮存的时候,内在物质继续转化,让滋味变得更加的醇厚,汤色加重,陈香显露;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加利于茶叶的存放。

以上就是关于六堡茶采摘、制作、成茶、包装、陈放的一个全过程介绍了。从头到尾,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并且六堡茶有越陈越香的说法,因此,要想得到一手好茶,那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哦。

采花毛尖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花毛尖,产自于湖北省,属于是没有发酵的绿茶,采用的是湖北当地有机、绿色的优质芽叶精心制作而成的,鲜叶内含物质营养丰富,冲泡口感鲜明,有味道醇、汁浓的品质特点。那么,一手好茶,不仅仅需要茶叶特殊的品质,还需要一手好的制作工艺。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采花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花毛尖工艺流程分三个步骤,分别是杀青、揉捻、干燥。

第一步:杀青

杀青,是制作采花毛巾的关键步骤,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茶叶色泽翠绿、散发出青草香味,可以促进茶香的形成,同时可以除掉鲜叶中的部分水分,让茶叶质地变得更加的柔软,有韧性,可以为接下来的揉年成型坐工夫。

第二步: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鲜叶里面的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同时初步做成型。

第三步:干燥

干燥,是为了进一步的除去茶叶中的水分,为了固定茶叶的外形,挥发青草气,并且让香气进一步的形成。

采花毛尖,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味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1、促进思维力

绿茶的提神益思功效非常不错,常饮不仅仅可以环境疲劳,还可以活跃思维,并且茶叶中所含的化学物很多,其中的咖啡碱可以使人体中能够使人精神清醒,意识加强,提高工作效率。

2、生津止渴

绿茶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缓解口渴。那么饮茶能滋润口腔,因为茶叶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这些物质能生津解暑,身心俱爽。

3、清热解毒

夏天多喝绿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它能够有效缓解体内的热气和清除毒素。因为茶性寒可清热;茶中的多酚类对重金属具有彻底的吸附效果,可减轻水和食品中重金属毒害作用。常饮绿茶能清除体内毒素、净化肠道常保健康。

4、利尿通便

常喝绿茶有利尿通便的功效,可以有助于身体排泄功能的健康。因为饮茶能促进排尿,对痢疾有明显的治愈作用,对习惯性和神经性便秘也有治疗效应。

5、消炎杀菌

饮用绿茶有消炎杀菌的功效,这样的话可以避免细菌的侵害,并且茶叶种所含的维他命B2,可以抑制代谢紊乱、口舌发炎。另外,茶中的多酚类能抑制霍乱、伤寒、肠胃炎等病菌的繁殖生长,饮用绿茶可使伤口收敛、愈合。

6、消食去腻

绿茶具有去腻消食的功效,从而有助于肠胃的健康。因为茶叶中的维他命群类可以促进代谢、促进消化。饮茶有助于消化,喝浓茶有助于将多余脂肪排出体外。

7、抗衰老、延年益寿

生活中常喝些绿茶的话,可以抵抗衰老、延年益寿,并且还可以有效的保持青春靓丽的容颜;因为绿茶中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矿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所以常喝绿茶的话,是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哦。

8、抗癌、防辐射

绿茶具有抗癌、防辐射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增强身体抵抗力。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具有防治坏血病,增强抵抗力辅助抗癌和防治动脉硬化等功能。饮茶对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有阻断作用,饮浓绿茶可使受辐射后白血球减少的患者,增加白血球数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