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些,让你泡出的茶好喝多倍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红茶咋泡好喝 好喝的黑茶 好喝的茶包

红茶咋泡好喝。

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茶汤要不要出尽?”

有茶友问:“不是说健康饮茶要“茶水分离”吗?怎么我看有人用玻璃杯或者大壶泡茶时,每次添水时茶杯中会留三分之一的茶汤?”

还有茶友问:“我用紫砂壶泡茶,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坐杯和闷泡有怎么区别呢?”

其实上面的问题,都牵扯到茶叶冲泡时的几个概念,分别是“留根”、“坐杯”和“闷泡”。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些适用范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涨涨知识。

什么是“留根”

留根指的是:每次倒出茶汤时都留一部分茶根(也叫汤底)在冲泡茶器中,然后注水冲泡下一道。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风味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留根”泡法常见于冲泡滋味浸出率很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定。有出六分留四分,也有出七分留五三分等。

1、最常见的就是用玻璃杯泡绿茶或新白茶的时候。

比如在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白毫银针、白牡丹时,我们会留下部分茶汤,以延续茶叶鲜爽甘醇的味道。

留部分茶汤在杯中,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冲泡时间,可以使下一泡茶汤有着更好的口感体验,也可以均匀茶汤浓度,避免出现前几杯柔滑鲜香,后几泡变宛如白水般的窘境。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用盖碗泡绿茶时,可不可以采用留根泡法?”

如果用白瓷盖碗泡茶,不建议茶友们用留根法,最后几滴茶是精华成分,如果没倒尽,茶汤浓度不够;如果用留根法,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2、除了玻璃杯,用大壶泡花茶和红茶,也是使用留根泡法。

试想一下,那么一大壶水闷泡茶叶,茶叶的浸出率估计到达80%,甚至更高,如果不留下部分茶汤做“底料”的话,估计第二壶茶,就没有喝的欲望了!

3、煮茶时的“留根”。

煮茶,就是把茶煮着来喝。煮茶过程中,茶和水直接接触,经过短时间的沸腾之后,茶叶中的物质析出,溶于茶汤,形成独特的风味。

以煮老白茶为例,每次出汤时不要把茶汤都倒干净,留下一部分以备续水之用。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一壶煮出来的老白茶滋味甘醇、柔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每煮一壶茶,都把茶汤倒干净,茶汤的浓度会很快下降。很可能出现喝第一壶茶还带有浓郁的枣香、药香,等到喝第二壶茶时就只剩下粽叶香,到第三壶时口感就会很清淡而没有太多的滋味了。

“坐杯”

从字面上讲,“坐杯”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

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

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喝在嘴里没啥滋味。

但看茶叶,它还没有完全舒展,丢了又很可惜。

这时候,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至于延缓的时间,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

如果是冲泡岩茶,到第四泡时建议延缓10秒左右出水,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滋味释放会多一些。

如果到了第八泡,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约1分钟。

坐杯和闷泡,是不一样的性质。

“闷泡”

日常喝茶、泡茶,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淡一点或者浓一点,会选择即刻出汤或是闷一会儿,亦或者是为了测试这款茶的最佳口感会选择相应的泡法。

但是从鉴别茶叶品质的角度来说,泡茶的时候“闷”一会,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茶品缺陷。WWW.cY316.CoM

普洱生茶“闷”上30秒、1分钟、3分钟或是更久,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内质溶出更丰富,更易将茶品的优缺点都放大展现。而鉴别“闷”过的茶汤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闻香

生普经过闷泡以后,可以在闻香时更加容易分辨茶叶的香气类型,知道白茶的香气是毫香、枣香,还是老茶的陈香。也可进一步判定白茶是否有异杂的气息、香气是否显扬。

2、观色

汤色是反应茶叶优劣的重要指标,观察茶的汤色,茶汤浑浊则是意味着茶的品质不够优质!优质的生普不仅茶汤色泽明亮金黄,而且随着内含物质的变化和泡茶手法的迥异,生普的汤色也会随之改变。

3、品味

闷过的生普,茶汤的滋味也容易被感受,其中可以感受到茶汤是否有异味、杂味,滋味是否分离,回甘强度以及持久度如何,浓强如何,刺激性强而不涩是为浓,苦涩长久不化,锁喉的茶汤,一般被认定为茶品的品质不够过关!

好茶不怕闷,“闷”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鉴定茶叶品质的方式,闷一闷,不好的茶叶终会现出“原形”。

有意或无意

留根和坐杯,都是有意而为之,目的性极强,就是为了让茶更好喝。

闷泡,是一种有意或无意间的一个比较极端的做法,比如审评茶叶时就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呈现茶叶的缺点。

“留根”、“坐杯”、“闷泡”,分清这些词,在我们真正冲泡茶叶时,可以正确对应上冲泡手法,泡出纯正的茶汤。

cy316.com扩展阅读

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你泡茶好喝几倍


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泡茶跟茶艺师泡茶味道不一样?原来,从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细节决定成败,泡得好不好喝,就看你有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和方法了。

煮水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

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

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我们平时说的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把水煮久一点,因为自来水中带有消毒残留下来的氯。自来水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盖子打开,让水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自来水中一部分的氯,降低水的异味。

选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宜选玻璃杯或玻璃壶,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不宜选紫砂壶,绿茶所需水温低,而保温性强的紫砂壶会闷坏绿茶。

红茶: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乌龙茶:如果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乌龙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紫砂壶能激发茶性。且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之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备茶

没有秤的时候可以这样取茶叶。

没有电子秤,称不了茶叶,怎么办?没关系,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就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壶底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三十颗左右。如果是单丛、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左右。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左右,紧压的普洱茶大约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大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左右,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水温

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就会下降;

红茶: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黑茶:需要沸水冲泡,这样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对于温度,也不需特意买一个温度计来测量。对于不能用沸水冲泡的茶,一般的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凉一会,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热力(距离不可太近,小心烫伤),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到最适水温的热度。

手法

冲泡手法对茶也会有微妙的影响。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先要知道注水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的茶需要高冲,而有的茶需要低冲。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指的是冲茶的时候要比倒茶的时候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的时候,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这样才有利于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如何泡出这些茶的香味?


不同的茶在冲泡时却有各自的讲究,只有了解其中之道,泡出来的茶才更好喝。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泛黄,茶香清新味醇,被赞为“中国名茶之冠”。

冲泡时,先用开水温杯,取茶后,待开水凉至85℃左右,高提水壶冲水,水能覆盖所有茶叶即可。手捧玻璃杯,朝一个方向轻轻摇动30秒,以便茶叶均匀受热。再次高提水壶冲入开水至九分满,半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品茶时,杯水喝到一半时就可以续水了,冲泡次数越多,冲泡时间也应相应增加。

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滋味鲜爽。

可采用上投法冲泡,冲泡时,先温杯,再倒入90℃~100℃开水至茶杯2/3处,放入3~5克茶叶,稍加摇晃,再注满开水,即可品茶。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大别山区信阳县,其条索紧细、圆、直,叶底嫩绿匀整,呈青黑色,有熟栗子香,泡水后滋味浓厚,汤色嫩绿明亮。

冲泡时,先温杯再放入适量毛尖,数量依个人口味而定,先用85℃水浸润茶叶,再加水冲泡。等待半分钟后即可品茶,茶水饮至1/3时添水续饮,一般可饮3~5次。

六安瓜片

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品质以齐云山一带所产为最佳,外形似瓜子片,叶缘微翘,色泽翠绿带宝光色,茶水清澈。

冲泡时,温杯后放入适量瓜片,轻轻晃动杯子,让瓜片在微温的环境中“苏醒”一下,再将80℃水倒入茶杯中,等待片刻就可品尝。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头道鲜味,饮至杯余1/3茶水时,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此时茶汤正浓,余味无穷。三开茶时,一般茶味已淡。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黟县等地,外形芽多肥壮,芽色嫩黄,叶色嫩绿,茶水清香鲜爽,还带有花香。

冲泡时,将毛峰放入杯中后,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待茶中内含物浸出,香气挥发,再加入开水至茶杯七八成满。待茶水稍凉便可饮用,一般冲泡3~4次。

很多长年喝茶的老茶友们都特别喜欢闻茶的香气,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那么这些香气都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第一,对于茶叶香气影响最大的是新鲜茶叶本身所含的氨基酸类、胡萝卜素、芳香烃、糖类哪其他氧华物等其他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香气需要酶类。

这些特制的数量和种类多少是影响茶叶香气的最基本的原因,影响这些物质多少的影响则为茶树的品种、地域、温度、空气温度、光照的强度,土壤的环境不同,叶子的老嫩程序不同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为比较基础的影响因素。

第二,影响茶叶香气的就其次因素是茶叶的制作过程

1、不同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可以决定一款茶叶的香气;

2、加工方法中制作过程的差异,如:温度、干燥度、干燥的方式、以及加热时间的不同也会影响一款茶的香气上的不同。例如:杀青过程中,杀青的温度过高、杀青的温度不足、杀青正常,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在茶叶的香气上有着明显不同的区别。

3、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因为茶叶中的酶物质和空气氧化而形成的新的茶叶香气。

第三,不同的仓储方式也会对茶叶转化出来的香气有影响

大家都知道茶叶本身是有很强的吸附性的,能吸水气和异味这些东西。而这个特性就导致了,仓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其他有机物质在空气中极容易氧化,所以不同的仓储条件对于茶叶的香气产生也是很大的影响的。

泡的茶不好喝你可能犯了这些错误


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在茶叶店品饮时觉得口感非常好的茶叶,买回家冲泡后却觉得没那么好喝,来回摸索也还是泡不好。不管是泡得太浓或者太淡,还是泡得不够香或不够有韵味等等,都很有可能是您这些地方没有做对。

1、开水反复煮沸

有的人用开水壶煮水,一次性煮得太多,等到泡下一泡水温又不够了,于是又继续加热,其实这样反复沸腾对水质不好。水中含氧量过低,活性不够,激发不了茶性。泡茶用水,以初沸、二沸为宜,煮到水翻滚冒泡即可,不可等到波涛汹涌或长时间沸腾。一次煮水不可过多,建议用小一点的煮水壶,煮完用完最合适,下一泡重新煮水,就可避免水质对茶的影响。

2、没有温杯烫壶

温杯烫壶,一方面是将茶具尽可能地洗净,去除异杂气味,另一方面,主要是减少周围环境对茶的影响。特别是温杯,那是醒茶的重要步骤,有助于激发茶香。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将茶具烫洗一遍,避免水倒到壶中快速降温,降低环境室温对泡茶的影响。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才可能泡出最好的味道。

3、用手接触茶叶

从茶叶罐、茶袋中取茶叶的时候,包括整个泡茶的过程,不可用手接触到茶叶。同理,也不可以把用手接触茶具内壁。特别是没有净过的手,很容易有杂味。手上带有的汗、油脂、污渍等会影响茶味。即使洗了手,也不可大意。养成好的习惯,不仅干净卫生,对客人来说也是一种尊敬。泡茶尽可能减少外界条件对茶的影响,注重细节才能成就一杯好茶。

4、润茶时间太久

润茶也有人称醒茶、洗茶,旨在让茶叶舒展开来,才能冲泡出更好的味道。尤其是紧压的饼茶、沱茶等等,通常第一泡很难出味,往往会弃掉,等到第二泡才饮用,味道更佳。但润茶时间也不能太久,一旦泡得太久会造成茶中内含物质损失过多,而正式冲泡时茶味就变淡。润茶的程度到茶叶舒展到七成左右,因为吸饱了水,第二泡茶叶很快展开,茶味很快就会出来了。

5、泡所有的茶都用沸水高冲

有些茶友不管什么茶,一律都用开水泡。但是,并非是所有茶都适合用开水冲泡的,尤其是一些娇嫩的芽头制成的茶,像一些名优绿茶、白毫银针等,过高的水温会导致苦涩味掩盖其鲜爽味。红茶头两泡也不可用太高的水温,避免浸出太浓而酸涩,而且水温过高会导致茶不耐泡,到了茶味稍微淡下来,可以改用沸水冲泡,并适当延长时间。品质绝佳的红茶可用沸水冲,但出汤一定要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冲只适合部分茶叶,切不可一味追求漂亮。

6、茶水久浸不分离

用大杯子泡茶,虽然简单方便,但这样的泡法,不仅茶味不好,通常会过于苦涩,而丢失了其香气、滋味的层次感,而且浓茶对人体的刺激较大,常喝浓茶对健康不利。当然,追求茶味还是需要使用功夫茶具,但一些现实因素让我们不方便泡茶时,建议使用飘逸杯、快客杯等简易茶具,尽快分离茶水避免久浸。

泡茶这件事,其实因人而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习惯,久而久之,很容易忽视掉一些误区。

喝茶大数据,让你明白喝茶的重要性


160个国家地区,30亿人爱喝茶

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这意味着每四个国家就有三个国家饮茶,每认识5个人里面有2个人饮茶。

中国年产茶198万吨,人均喝茶566g

2014年,中国总产茶量198万吨,是全球第一产茶大国,占全球产量39.4%。然而,Quartz网站统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是566克,被第一名的土耳其(3157克)超5倍,全球仅排第19位。

广东人均喝茶1000g,珠三角高达2000g

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亚辉介绍广东是中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1000克。其中珠三角地区年人均消费量高达2000克,居全国之首,超过英国人均消费量,在全球排行榜上排第3位。

3000年茶历史被不产茶的英国品牌打败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3000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饮茶说,然而,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茶品牌却在一片茶叶都不产的英国。作为茶叶的搬运工,英国国民茶品牌每年有230亿人民币的年产值,几乎相当于我国整个茶产业(7万家茶厂)全年产值的76%。

贵就贵在1斤芽茶要60000-80000个芽头

一斤上好的芽茶有6万-8万个芽头,全部由采茶姑娘的双指一下下采出,这就是高大上的茶叶价格昂贵的原因。

茶寿: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

在对百岁老人长寿调查中发现,有四成百岁老人长寿诀窍是一生嗜茶如命,有八成百岁老人有饮茶习惯。被长寿研究机构称为“茶寿”。

抗氧化:一杯茶=12瓶的白葡萄酒

抗氧化试验证实,一杯300ml的茶,它的抗氧化功能=一瓶半红葡萄酒=12瓶白葡萄酒=12杯啤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鲜橙汁。越喝茶越美丽!

抗衰老:比维生素E强18倍

据日本科研人员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茶叶不只能长生还减缓衰老。

减肥:每天喝8-10克茶叶,减脂约为3斤

不需要任何节食、锻炼手段,每天喝8-10克茶叶,12周内,仅茶叶自身作用减掉的脂肪约为3斤。

提升免疫力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小白鼠免疫、癌变、酒精中毒、减肥、血脂、交配等方面上千次试验证明,灌服茶水或注射茶叶提取物的小组生命体征极其明显优于普通喂养白鼠。喝茶宝宝少生病,妈妈多放心。

跟谈恋爱一样愉悦

茶叶中的氨基酸会促进多巴胺的大量分泌,多巴胺就是那个产生爱情的东西。每次喝茶愉悦得像谈了一场恋爱。

避开核辐射和癌变的广岛现象

1945年8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使10多万人丧生,数十万人遭受辐射伤害。若干年后,大多数人患上白血病或其他各种癌症,先后死亡。但研究却发现有3种人侥幸无恙:茶农、茶商、茶癖者,这一现象被称为“广岛现象”。

日本饮茶预防全民癌症

日本政府1999年启动“饮茶预防全民癌症”的两阶段计划,共调查8522人,跟踪10年,其中癌症患者419人,有饮茶习惯的女性癌发时间比不饮茶者晚约7年,男性延迟时间为3.2年。

常喝绿茶,癌症病发率降低60%以上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等机构发表的针对“绿茶与前列腺癌疾病研究”数据表明,常喝绿茶的男性比不常喝的病发率降低了60%以上。

EGCG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克星

四千多篇权威部门发表的“茶叶抗癌”专题论文证明,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克星,特别是对子宫癌、皮肤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等有独特疗效。同时研究发现,茶水与治癌药物同服会提高药物疗效。

每天喝茶2杯,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46%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对61057名40岁到76岁的女性(其中301名女性确诊卵巢癌)资料进行分析,与不喝茶或很少喝茶的女性比,每天喝茶少于1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18%,每天喝茶1杯到2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24%,每天喝茶2杯以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46%左右;喝茶越多,患卵巢癌的概率越低。

常喝红茶,患帕金森氏症概率降低71%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12年对63257名45岁到75岁的新加坡华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与没有喝茶习惯的人相比,经常喝红茶的中老年人患帕金森氏症的概率降低了71%。

饮茶10小杯,患心血管疾病概率降低42%

日本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天饮茶10小杯,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指数和每天喝少于三杯的比,可以减少42%,女性可以减少18%。

白内障患者中无饮茶习惯的占71.4%

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

糖尿病患者持续喝茶82%症状明显减轻

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EGCG能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

英美科学家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报告称,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一经免疫,艾滋病病毒将没有机会靠近。

茶多酚使10000个剧毒大肠杆菌全部死亡

日本昭和大学的医学研究小组,在1毫升稀释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浓度的茶多酚溶液里放入10000个剧毒大肠杆菌0-157,五个小时后细菌全部死亡,一个都不剩。高效杀毒,保护肠胃!

喝春茶,先明白这些事


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春茶开采的时节,一些地方如宜宾等地的早茶已经新鲜出炉,陆续上市,人们可以尝鲜了。

人们常说“饮茶要新,喝酒要陈”,果真如此吗?春茶安全吗?新茶比陈茶好吗?如何保存好茶叶?沏新茶用什么样的水好?这些问题时常困扰大家,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为您一个个答疑解惑。

春茶病虫害少

如今各地雾霾严重,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有人说喝茶也不见得是安全可靠了。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是茶叶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以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主,这些农药难溶于水,通过沏茶而溶入茶汤中的农药很少,不到干茶检出量的10%。

再者,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期间因气温较低,病虫害发生少,因此,不需使用农药。

此外,茶叶重金属含量最主要的指标是铅含量。重金属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很低,比如铅在连续冲泡3次的情况下,其浸出率只有18%。我国对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都进行了高温炒制或烘焙,基本上不存在有害微生物。

一般来说,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还不足10克,摄入量很低,加之茶汤中农药和重金属的浸出率又低,通过饮茶摄入的农药和重金属都不到人体每天允摄入量的5%,因此,喝茶是安全的。

春茶不只有绿茶

很多人以为春茶只有绿茶,其实春茶主要以芽茶为主,以绿茶为多,其他茶类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采摘制作。

茶的种类按季节有春、夏、秋茶之分。一般来说,春茶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也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春茶中,除了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知名绿茶外,如安溪铁观音等岩茶采摘时间在4月底到5月份之间不等,云南班章区域的普洱茶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开始采摘了,所以说春茶不只有绿茶。

新茶就比陈茶好?

生活中,历来有“茶贵新”之说。但不是所有的新茶都比陈茶好。刚采摘下来春茶过于新鲜,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让饮用者产生肠胃不适。

再者,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应高度警惕。

因此,专家建议,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最起码应存放半个月以上,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茶叶口感会更醇厚、回甘会更好、更养胃。如新炒的龙井茶在石灰缸中收藏一两个月,香味更佳。而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乌龙茶,只要保管得当,隔年陈茶同样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春茶可放冰箱冷藏

春茶是采摘茶树最鲜嫩的芽叶制作而成,保存了茶叶最原始的物质与本性,显得特别娇贵。因此,茶叶的贮藏保鲜十分重要。如果保存不当,会使茶叶失去新鲜感,使茶叶色、香、味、形具变,降低茶叶的饮用价值。而保管好的茶叶,即使存放一两年以上,冲泡后,香气依存,滋味不变,如新茶一般。

专家介绍,茶叶贮藏保鲜的四大影响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因此,理想的茶叶贮藏保鲜条件是低温、低湿、绝氧和避光。

一般茶叶商品均有包装,茶叶购买回来后,不要拆封,作为家庭贮存的茶叶,可直接放到冰箱内冷藏,往往效果较理想,如果冷冻,则效果更好;作为茶叶产品的仓储,1~5℃的冷藏仓库是比较经济适宜的,可长期保持茶叶品质。

冰箱贮藏保鲜茶叶时,一要防止冰箱中异味污染茶叶;二是茶叶含水量要低,必须是干燥的。存放茶叶的容器一定要干净无味,不与其他食物混放,以免串味而损害茶叶的香气。

此外,选购春茶时,切记不要买太潮的茶叶,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

泉水沏茶最好

沏茶用水应清洁无味,PH以5.5-7为宜,硬度应小于10度。

水的种类多,以泉水沏茶最好,其次为纯净水等;水的硬度以软水为好,硬水中矿物质较多,如水中含铁较多,茶汤变暗或变褐,水中含钙过多,不仅使茶汤变暗,而且滋味苦涩。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茶汤对PH很敏感,特别是碱性的水,儿茶素会自动氧化,使茶汤色泽变深、变暗,甚至变成红褐色。

品味春天第一杯茶,在茶杯中感受春的气息,确实是美妙的。读了此文,有关春茶的特点及相关知识,你都清楚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