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汤着茶质

发布时间 : 2019-11-16
红茶汤 白茶汤 红茶汤圆

【www.cy316.com - 红茶汤】

很多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1、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Cy316.com延伸阅读

从茶汤上去鉴别茶叶的好坏!


如何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那么是需要从色、香、味、形上去辨别的,这是比较基础的方法。很多人挑选购买茶叶,都会去看茶叶的干茶外形、色泽、香气上去辨别,但其实,往往茶汤是最容易暴露茶叶是否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里面,手段再高明的劣质茶叶,都会无处遁形。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如何从茶汤上去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

一些懂茶的人,有长期品尝经验的人,往往可以从一杯茶汤中就可以看出茶叶的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原产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茶树生长良好,制出来的茶叶,冲泡后比如是清澈明亮的;制作工艺优,加工技术上等,没有缺陷的花,那么茶汤亮度是非常好的,不会出现发灰、发暗的情况;如果运输过程中把控严格的茶叶,那么是不会出现碎末的,冲泡出来的茶汤,也是干净透明的。

所以,从茶汤中可以反应出很多关于茶叶的问题。

主要是从3点上去分辨,分别是色度、亮度、清澈度。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一般来说,红茶是红茶的,绿色是浅绿色的,白茶是杏黄色的,熟普是棕褐色的,大家只有从这些基础上出发去看的话,那么是很容易辨别出来的。

2、亮度

指的是茶汤颜色亮和暗,但亮度往往是很容易和颜色混淆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表现为金黄色;而有的颜色则是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外,茶汤的亮度也是大家不可以忽视的;就比如红茶来说把 ,一些优质红茶茶汤是很红艳明亮的,而低档次的红茶茶汤,往往表现是暗褐色的,即使是在阳光下,那么也不出现明亮。

3、清澈度

茶汤是否清澈,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来,但大家依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茶汤,虽然允许一点小碎梦沉在杯子底部,但要求的还是清澈见底;尤其是需要用玻璃杯透明试的去观察。

(1)趁热观察

茶叶冲泡后,放置时间过久了,那么茶汤中的茶多酚和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所以大家最好是从茶汤中的茶色,去分辨。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以上就是关于从茶汤去辨别茶叶好坏的一个知识要点,大家一定要掌握好哦。

如何从茶汤辨别茶的品质?


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很多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

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

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⒈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⒉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六大茶类基本的汤色特点

了解完观察茶汤的三要素,下面来介绍一下六大茶类基本的汤色的特点。

1.绿茶,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颜色翠绿鲜明,清澈透明。

2.红茶,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颜色看起来较艳丽,茶汤在阳光的照射下,能感觉到颜色亮而鲜活,且碗底无沉淀。

3.青茶,汤色金黄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

4.黄茶,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汤色一般是浅黄略带绿,清澈明亮。

5.黑茶,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

6.白茶,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汤色清淡,一般是杏黄色。

不难发现,每一类茶虽然汤色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优质茶汤通常需要具备色泽明显、清晰透亮、油润饱满的特性。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颜色,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很难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把茶汤当做判断茶好不好的辅助手段。先看茶汤再喝茶,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水平又提高了。

茶汤表面浮着一层“油”,还能喝吗?


很多朋友喝茶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有一些茶冲泡后,茶汤表面会浮着一层类似油的物质,呈白色的,细看更像是一层薄雾或薄烟。

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的朋友或许以为是茶叶坏了或者被油污沾染了,不敢喝。但其实,真正了解之后,会发现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这种浮着一层“油”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而是很多茶友都接触过。尤其是那些茶龄比较长的人,还给这一层“油”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茶氲。

“氲”的意思是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常常与“氤”连着用,“氤氲”就是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联想到那一层薄雾的感觉,不得不说“茶氲”这个词用得很贴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茶氲呢?是不是真的茶叶变质了或者沾染油污了?出现茶氲时还能不能喝?

在茶叶含有的各种物质中,有一些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质,主要是以色素物质为主,比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还有一些脂肪酸。

这些物质在冲泡时难以溶解在水中,而且质量比较轻,被从茶叶中冲泡出来后,就会浮在茶汤的表面,看起来就像一层“油”。

单纯有这一层“油”,还不足以形成茶氲的意境。开水冲泡茶时,有水蒸气,水蒸气在往上飘的过程中会被这层“油”挡住,停留在茶汤的表面,就形成了白色的烟雾,才有了“茶氲”的诗意。

这是关于茶氲形成的最能说服人的一种解释,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用沸腾的开水冲泡出浓茶,产生的水蒸气比较多,在一些光线的照射下,就会让人看起来像是出了一层油。

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出现茶氲并不是说茶叶品质变坏了或是沾染了油污,而是一种正常的冲泡时产生的现象,完全可以放心品饮。

有的茶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之后,就想茶氲如何变得丰富一点,给品茶过程增加一点欣赏的小意趣。

有两个小技巧可以帮助让茶氲更加丰富:

一是用温度较高的沸水冲泡,水蒸气比较多,茶氲就会更加明显;

二是冲泡浓茶,浓茶的颜色比较深,而茶氲的颜色是白色,两者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茶氲更加突出。

是不是所有茶都会出现茶氲呢?也并不一定,而且不同的茶出现茶氲的程度有轻有重。从大家冲泡的情况来看,发酵类茶出现茶氲比较明显,尤其是普洱茶、陈年熟普,茶氲现象普遍且都比较丰富。

从茶汤看普洱茶的品质


(1)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此汤色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气”。

(4)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8)混暗;糖色混而暗,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9)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的好茶。

(10)黄汤: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如何从茶汤上辨别普洱茶品质?


大家知道从外观、叶底、香气等可以看出普洱茶的品质,那么从汤色可以吗?如何从茶汤看普洱茶的品质?

(1)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此汤色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

(4)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气”。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8)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的好茶。

(9)黄汤: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10)混暗;糖色混而暗,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高雅着吃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妙玉与钗、黛、宝玉一干人吃茶。水是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瓷坛中埋于地下有年。茶具极其珍贵。宝钗所使之杯是西晋王恺的藏品,又曾经苏学士评赏。最为经典的是讨论吃茶的行为:妙玉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妙玉之吃茶观包含了“雅”观念中所必需的几个基本要素:要有历史的传统的刻痕;且不可多得,即不仅行为机会不可多得,占有量亦应十分的有限;代价通常较为昂贵;指涉对象时排除了行为发生之初的原始目的;行为人要求处于某种积极紧张的状态。

为什么要吃茶?这一发问与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要喝酒略有不同,因为茶并不是一种精神依赖品。如果仅仅为了满足解渴的需要,白开水就很好,如孟子所说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之类,很没有必要先煽滚了汤再泡茶,继而等茶叶将沉未沉之际以盖碗刮吃。有一种说法是茶可以消食解腻,这一主张便有贵族化的倾向。在穷苦人看来,求一腻而不可得,焉有消解?所以穷厄之时,偶有一片大肥肉,在饭中擦来擦去,名其为“万金(斤?)油”,就无须以茶来消融化解。贵族化和高雅这两个语词有时可以相互置换,其原因即在于它们的价位都可能较为昂贵。又有说茶可以清凉解暑,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理由,因为冬天也有人吃茶。

但上述说法显然不能成为吃茶和高雅之间产生联结的满足条件,因为它们太过于工具化,相当于说读《卢贡—马卡尔家族》仅仅只是为了识字,精神上的收获未见丰厚,行为过程也可能由此变得草率,缺乏高贵的氛围,这样就有了脱离本来目的之外的品茶。品茶当然要花费时间,不过我认为费时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在拖延中等待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尊重,正如今天的人之于龙虾、鱼翅,绝无暗藏一角,绝无快速而沉默地独自享用,必要张扬,必要拖延缓慢。行为已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是一些信号、一些做派。当然这还不是高雅,高雅要求有些神秘,有些紧张,有些思想在思考,而且还要求付出足够的代价。我看东瀛的便是其极端之代表。不过即使是观看起来也深觉沉重不堪,费时巨多,礼仪繁复,只为一口茶而已,高雅固然,却大有身心惨遭蹂躏之感。

所以追求雅必须有钱有闲,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还得有道具——要有“人”予以关注、知晓,否则,一切的高雅便全部丧失了意义。

茶汤的“味厚”感和浓稠度从哪儿来?


我们说一款原料优质、陈化良好的普洱茶同时具有“醇、厚、甘、滑”的特点,其实这四个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茶汤的浓稠度和“味厚”感,那么决定一款茶的“味厚”感和浓稠度的是什么呢?

翻过茶学书籍的朋友知道,茶的鲜叶中含有糖类物质,包括我们熟悉的单糖、多糖、寡糖等等。其中的单糖和多糖是可溶性的,也就是说可以溶于水中。多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等等。

好茶苦后回甘,本质是茶叶中的甜味和苦味两种物质平衡得比较好。茶多酚、咖啡碱,不仅仅有刺激性作用,还是主要的苦味物质。当冲泡时糖类物质逐渐溶于茶汤后,就能比较好的缓解其中的苦味。糖类物质含量越高,茶汤的滋味就会越甘醇。

再说果胶质,它是茶叶细胞的中胶层,在后期制作工艺中一系列的反应作用下,果胶质会分解成为水化的果胶素,也能够溶于水中。

果胶质天然具有黏稠性,在感官上会给人“稠、厚、滑”的感觉。当果胶质溶于水后,茶汤滋味增加,同时“味厚”感显现,浓稠度明显增强。

为什么大家一致觉得古树茶比台地茶、小树茶浓稠感更强,就是因为古树茶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普遍比小树茶、台地茶要高,所有浓稠感就会更强一些。

那么是不是说浓稠感强的茶就是好茶呢?也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情况。

如果是同一个产区的普洱生茶,在后续的陈化过程中,水溶性果胶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我们发现,老生茶一般比新生茶浓稠感更强。

再看熟茶,我们同样发现老熟茶的浓稠度比新熟茶要高,但是要说明的是,熟茶的浓稠度,更多的是来自原料和加工的工艺。

熟茶的渥堆过程是大量物质衰减的过程,如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糖类等都比毛茶原料时的含量减少,并且熟茶总的浸出物也比毛茶原料时含量减少。

所以,为了达到渥堆后熟茶的“浓”和“稠”,就必须保证较高水平的浸出物,特别是多酚物质的含量。于是在选择熟茶原料时,资深茶客倾向于有苦涩感的原料,这就是之前我们提到的为什么“勐海味”被很多人追捧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