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之始:茶汤四味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陈味 橘子味的茶

黑茶陈味。

涩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茶”。仅仅从“涩”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人们评价茶汤滋味常说的词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指涩的强度与类型。茶汤中的涩,被认为主要是由多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类引起的,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其组合和浓度,不仅构成涩味主体,也是茶汤浓淡、茶叶品质优劣的主体物。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由于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另外,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汤中茶味浓,茶多酚含量过低或茶多酚氧化过度则茶味淡。涩味与苦味有本质的区别,但在茶汤中,苦味与涩味却是紧密联系。在饮茶时候,经常我们也难以明确区分,以致混淆两种感觉。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感觉,需要经过训练。苦咖啡碱是茶汤苦味主要呈味物质,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减轻了单一存在的苦味和涩味,使茶味醇和。干茶中如果多酚类和咖啡碱这两大类物质的含量都很高时,茶汤并非是又苦又涩,相反茶汤浓醇鲜爽并带收敛,是优质茶的标志。茶汤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

cy316.com扩展阅读

深层解析茶汤“水味”的含义


听过有人说茶太淡,听过有人说茶苦涩、听过有人说茶锁喉,但你听过有人说茶有“水味”吗?“水味”不就是水的味道嘛?可是水是无色无味的呀!怎么会从茶中喝出“水味”呢?哎呀,这些老茶客的术语真是听都听不懂!不要怕,今天就为你解读什么是“水味”。

一、水味怎么理解?

水的确是无味的,但是我们被蒙住眼睛喝水,会知道“这就是水的味道”。水味是一种辨识度比较高的一种感官特征。

在品茶中,水味普遍被理解为“茶水分离”的口感(而不是一种味道),与“茶味淡”有着本质差别。

打个比方,糖是可以溶到水里的,我们喝糖水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糖水的味道”,即使是很淡的糖水,也只会说“甜味很淡”,而不是说“喝出了水味”。但油与水就不融合,试想油与水搅拌在一起,喝起来水味与油味就是分离的,不协调的。

“水味”与“味淡”不一样。有的茶即使泡了很多泡淡下来了,仍然感觉茶水融合得很好,喝起来还是“有味道”的。而有的茶一开始泡就感觉茶水分离,喝起来寡寡的,不协调。

二、出现水味的原因有哪些?

出现“水味”的时候,到底是茶本身质量不好,还是自己品茶水平不够,还是自己泡茶的问题?答案是都有可能,可能仅是其中一个原因或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茶本身的品质

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物质,当茶叶泡在水里时,能溶解的物质便会浸出,形成了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等。如果茶中的浸出物比例失调,或缺失了某些成分,可能会造成茶水融合度不好,出现水味。

在一些高品质绿茶中,常常有人形容为“无味乃至味”“真水无香”等等,听起来似乎很玄乎,但还是说明了一些高品质的茶在极淡的时候,也是“淡而有味”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散茶刚压制成紧压茶之后,新茶的滋味协调度较差,一般经过适度的存放后品质会好很多,也相对不容易出现水味。

2、品茶的技巧

大多数人品茶,只能判断“这个茶好不好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品茶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力,才能分辨茶味变淡和茶水分离的区别。当然也需要长期的品茶经验积累,去对比记忆一些细微的感受。

其实,滋味、香气等难以描述的感觉往往是混合型的,但是要深刻理解,还是得把里面的每一种感受分离开来体会。比如要感受水味,那我们就要刻意撇开甜味、苦涩味等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感受水味上面,这样才能一点一点把茶喝清楚。

3、泡茶的方法

泡茶的前两泡至关重要,要是没有泡好,接下去也很难逆转茶汤的品质。水味出现的与否,跟冲泡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如果一开始使用的水温过高、浸泡时间过长,茶中物质浸出过快过多,可能会导致接下去的一泡茶落差太大。

如果润茶没有充分,茶条还是比较干硬未舒展的状态,接下去的冲泡可能会出现水味较重的情况。

如果使用的水温较低,冲泡手法又过于轻柔,茶中的有效物质浸出不充分,或浸出物质的比例失调,也可能会出现茶水分离的寡味。

茶的滋味非常细微而富有变化。不是像果汁可乐等等,甜就是甜,酸就是酸。很多人对茶望而却步,就是觉得品茶太难了,品不出什么名堂。不过,个人觉得,关键是要多喝,喝多了就有感觉了!

茶汤中的呈味成分是什么?


茶中的滋味,主要是人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味觉综合反映。

茶叶中的呈味成分非常复杂,种类、含量及比例的变化,都会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茶汤的滋味,何况还有树种、环境、工艺、保存、冲泡用水、冲泡方式方式、不同茶器具等等因素。因为,可以说茶的滋味千变万化,你永远不可能喝到同一泡茶或同一种口感的茶汤。

茶汤滋味由苦、涩、鲜、甜、酸、咸六种味素所构成,传统的茶叶感官审评对茶汤滋味的描述,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茶汤六种味素综合反应的表述表达反馈。

此图表从茶中生化成分分析来对应我们所感受到的茶汤滋味。也就是说,我们品味出的不同滋味,都是茶叶中内含物质的不同生化成分的呈现或综合反映。

因此来说,接受一道茶,也就是接受它的内涵,至于你所喜欢茶的甜、鲜、生津回甘,而不喜欢酸、苦、涩,只是相对的成分多寡,或喜欢与不喜欢物质的协调性。而制茶,就是找到这个恰当的平衡点;泡茶,会泡者泡出优雅的滋味,善品者品味出清香的消息,也是在找寻这个最佳平衡点,突出优点。

懂香才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成品茶香气归纳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谈论茶汤的“厚”和“薄”茶的厚和薄懂几分?


茶日常生活的必须品,茶的厚和薄懂几分?

茶汤”其实是用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水。仔细体会中国人的文字,差别都在细微处。说“茶汤”很形象,也有艺术感和立体感。几片茶叶,热水冲入,茶叶中各种物质浸润而出,混合物开始立体起来。在此要强调的是,以下文字均从口感滋味这个层面来阐述。

细品一口,有的觉得内含物质不多,茶汤很寡淡,没有饱满感,而有的就觉得很饱满,有如品老火浓汤之感,立体感清晰呈现。这种感觉若用很通俗的直接表达就是,有的茶汤很“薄”,有的茶汤很“厚”。

不管什么茶,谈论茶汤的“厚”和“薄”,首先与茶本身所含的物质多少有关。茶中的果胶物质、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等含量高,茶汤则“厚”;反之,茶汤则“薄”。说来说去,还是和茶所处的环境、采摘制作的天时、茶树的品种以及制作工艺有关。

茶作为在天地间的一株植物,受到天地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这也是所谓的风土影响。一泡茶水透着当年的天象信息。如果那一年春天雨水特别多,当年的茶叶滋味就会比较寡淡。如果土壤含有大量的沙砾,矿物质比较丰富,有粗松的特质,茶树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扎根深入,比如武夷山岩茶,因为独占一方地利,所生产出来的茶叶天生便带着一种飞扬跋扈的气质,这种无需解释的所谓“厚重”的茶汤必然会带上很多烟火气。

从茶汤的感官方面客观分析,自然有“厚薄”的区别,而在生活中,“薄在物用,厚在人情”,何时应薄,何时应厚,何时中庸,何时随缘,确实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薄和厚”并不仅仅应用于味道,还有气。统而言之,就是气味的厚薄。

茶汤滋味的四种主要类型


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

1.茶汤中的涩味

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茶”。仅仅从“涩”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人们评价茶汤滋味常说的词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指涩的强度与类型。

茶汤中的涩,被认为主要是由多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类引起的,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其组合和浓度,不仅构成涩味主体,也是茶汤浓淡、茶叶品质优劣的主体物。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由于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另外,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汤中茶味浓,茶多酚含量过低或茶多酚氧化过度则茶味淡。

涩味与苦味有本质的区别,但在茶汤中,苦味与涩味却是紧密联系。在饮茶时候,经常我们也难以明确区分,以致混淆两种感觉。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感觉,需要经过训练。

2.茶汤中的苦味

咖啡碱是茶汤苦味主要呈味物质,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茶汤中,咖啡碱与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减轻了单一存在的苦味和涩味,使茶味醇和。干茶中如果多酚类和咖啡碱这两大类物质的含量都很高时,茶汤并非是又苦又涩,相反茶汤浓醇鲜爽并带收敛,是优质茶的标志。

茶汤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