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高手”都是怎样练成的?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的泡茶方法 茶叶泡茶 枸杞泡茶

茶叶的泡茶方法。

爱喝茶的人难免总会被请出来给大家泡茶喝,平时自己喝,随便泡泡也没什么。

一登上台面泡茶,总会有些紧张,担心出错会掉了面子。

无论什么品类、无论什么价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还要靠泡茶人的好技术。

平时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简易的泡茶方法就不会让好茶的味道“可惜”了。

遇到亲友聚会、商务谈判需要泡茶的时候,有几个简单有效的步骤,能保证茶香的质量,确实是爱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我们不是专业茶艺师,不需要太过专业的知识和严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学有效的泡茶训练。

记住7个泡茶步骤,让你随时泡茶不丢面,快速进阶泡茶高手。

一,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调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二,水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水。

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要用软水。

纯净水、矿泉水、过滤水,都比较适合用来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那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三,器为茶之父

茶器要结合冲泡的茶类选择,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很广,平时多练习使用,泡一般茶类即可得心应手,但注意绿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冲泡。

其他的辅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场合搭配使用。

四,“体积投茶法”

有的茶细小、扁平,或者是紧压茶,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已经够重量了;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

因此,根据茶叶的形态而使用“体积投茶法”,是比较科学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据个人口感和实际情况调整,体积投茶量仅供参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态不一样,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来”差别真的很大!

五,不同水温不同味

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

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

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

不同茶类建议冲泡的水温:

绿茶、黄茶、红茶:80-90℃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六,浸泡时长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

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

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七,适口为珍才是好茶

品茶≠评茶,我们日常泡茶时,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和心情选择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贵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冲泡技术,只要能够享受当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

毕竟适口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乐。

每次泡茶,心里一边想着这七个“小关键”,手里一边回顾动作,多实践多练,相信你的泡茶技术也会慢慢提高。

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练了;

喝的茶多了,对茶的认识也更丰富了。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泡茶高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

精选阅读

教你四招,练成品普洱茶高手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一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一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一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一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一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一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一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一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一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一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一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一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一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一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一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一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一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一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一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一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一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一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一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一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一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一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一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一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一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一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一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泡茶高手的诀窍


茶叶品类繁多,即便好茶、好水、好茶具在手,若没有掌握好泡茶的工艺和技术,也很难泡出一杯好茶。初学者泡茶只是熟记于心“茶水比、水温、时间”这三要素,而泡茶高手早就有了一套泡茶诀窍,并运用自如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泡茶高手的泡茶秘诀

绿茶鲜嫩,香气属于清香、花香、嫩香型,滋味是鲜爽的口感。很多人没有掌握冲泡技巧,极容易把绿茶的鲜爽冲成了“苦涩”。

茶量

实际上,冲泡绿茶,茶叶用量要比其他茶类要少,盖碗冲泡的话,3g为宜;

水温

水温方面,也不要水沸即冲,而是要等几分钟,水温降至90℃以下再冲泡;

时间

大概冲泡个10s左右出来的茶汤,味道会鲜爽无比。

至于绿茶哪一泡最好喝,当属前三泡,因为绿茶中鲜甜滋味的氨基酸侵出速度比较快,泡了三泡之后,剩下的就是苦涩的茶多酚了。

乌龙茶:重在保持香气高扬

以高香著称的乌龙茶,冲泡一定要用沸水,而且还得用盖碗或者紫砂壶,当滚烫的沸水高高地冲下时,就能激发乌龙茶高扬的茶香。再细分下去的话:

单丛茶

武夷岩茶

茶味比较容易浸出,所以出汤讲究快;

铁观音

冲泡时间就要长一些了,要等颗粒状完全舒展开才行。

至于品茶方面,乌龙茶最好用白瓷杯来品,因为致密的瓷杯底部容易凝聚香气,尝完之后可以闻闻杯底香气。

黑茶:重在醒茶

泡黑茶的时候,长时间的发酵,内含与其他五大茶类不一样的物质,也有了一股陈旧的气息。所以冲泡黑茶,重在醒茶,直接冲泡饮用会大大影响口感。

泡黑茶

先要将头道茶泡上一会倒掉,去去陈年气息,第二泡才能将黑茶的醇香泡出来。

泡砖茶

当然,如果是紧实的砖茶,也可以醒茶两回,但是要注意醒茶的时间不要太久,3秒左右出汤,避免遗失太多茶味哦。

红茶:重在时长和水温

茶量

冲泡红茶的茶量一般控制在3-5g,

时间

头道茶浸泡3-5s就快速出汤,并且把茶碗里的剩茶沥干,以免下一道茶的口感受到影响。

第二泡出汤的速度可以跟头道茶那么迅速,然后从第三泡起,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s。

水温

普通红茶以80-90℃的水冲泡为宜,因为水温太高容易发酸;而高级红茶,则要用100℃开水冲泡,因为这样能把红茶内部丰厚物质浸出来。

黄茶:重在水温不要太高,时间要长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茶质细嫩,所以千万别用100℃的高温水把黄茶当做“死猪”烫,容易把茶叶“烫熟”而失去原有的风味。

茶量

平时冲茶的时候,按照茶具容量放入四分之一黄茶茶叶就好,

水温

最好的水温是85-90℃之间,而且最好采用螺旋形注水。

时间

第一泡茶的冲泡时间最佳为30s,第二泡可以延伸到60s,第三泡再延伸到2分钟,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是最好的。

白茶:重在区分嫩度

白茶按照采摘的嫩度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白毫银针和高级白牡丹冲泡时水温/时间:要用90℃左右的水,冲泡时间大概是在30s左右,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鲜甜;

而普通白牡丹和寿眉:就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啦,而且寿眉的冲泡时间要比白牡丹长。

要是3年以上的老寿眉,还能在冲泡到5泡以后,放入煮茶壶煮饮。

普洱茶冲泡:注意投茶量、水温、注水方式、出汤时间

投茶量:因为普洱茶是大叶种,内物质含量丰富,口感较小叶种要浓郁,一般六克左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增减;

水温:九十度以上都可以;

出汤时间:口感浓郁的三五秒即出汤,口感寡淡的可以延时出汤。

天下茶数不胜数,多的我们一辈子也喝不过来。

泡茶高手进阶必读!


人人都会喝茶,但不一定都会泡茶。当然,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即便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没掌握好泡茶工艺和技术,也难真正泡出一杯好茶。那么在喝茶成为习惯的基础上,如何进阶成为一名泡茶高手呢?我们先来看看泡出一杯好茶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

水质

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则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建议大家平时泡茶用纯净水。

水温

水温不同,泡出的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成分也不同。通常,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密切相关,比如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作而成的茶则需用沸水降温后再冲泡。具体而言,红茶冲泡水温宜控制在90—95℃,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

时间

以红茶为例,浸泡时间不含冲水和出汤的时间。第一次浸泡时间10s左右,第二次浸泡时间5s左右,第三次浸泡时间15s左右,第四次浸泡时间20s左右,第五次浸泡时间25s左右。品鉴者可依据个人品饮习惯不同调整茶汤浓度,方法是调整茶水比或浸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茶量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

心情

好心情是泡茶人泡出好茶的关键因素。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其实这喝茶,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情,随意就好。平常人以平常心喝平常茶。你觉得呢?

听懂“泡茶的声音”,才是高手!


泡茶不需要有“特意制造的声音”伴随,“特意制造的声音”即所谓的音乐。泡茶不反对有一点“外来的声音”,即泡茶所在地自然形成或无可避免之人为的声音,如野外泡茶的蝉鸣知了知了聒噪不停、小鸟欢乐歌唱;如家里泡茶环境有点风扇声、隐约传来街外声;不过分渲染就是。

泡茶人只要用心泡茶,泡茶声音就能表现一定的融合感,水烧开时汩汩声水波粼粼,出汤时泉流飞奔跳跃嘟嘟声,然后戛然而止,这岂不就是一支有机生成的美妙音乐吗?

认识“泡茶的声音”七类

泡茶有它本身的声音,统称“泡茶的声音”,这些声音分成七类:

1、茶叶有自己的音高,香味播散着自己的高频或低频音律。

2、器物声,使用茶具时物物碰击发出的声音。

3、走动声,泡茶人与喝茶人走动声。

4、人为之声,提拿茶具、喝茶的声音。

5、周围环境声音,比如:树林中泡茶时的鸟叫、蛙鼓声,下雨就会有风声雨声。

6、呼吸声,人的呼吸也是一种声音,我们知道婴儿的呼吸声最有节奏感,不必很大声,一丝一丝的,我们听到了就格外安心。

7、最后,有一种声音叫做静寂之音,不发出任何声音,也是声音的一种,这时我们听到光影移动、时间流逝、生命活着。

“泡茶的声音”是泡茶过程中自然响起的音乐,它跟随着人们身体移动的心跳和呼吸发出,使喝茶变得更灵性一些,我们的思潮、我们的动作、我们对泡茶喝茶过程中“形、声、闻、味、触”的感受将不受“与茶无关”的外来声音操纵。有了这些自然产生的交响乐搭配茶,它们就会变成喝茶的一部分。茶,不再需要特别制造的音乐配乐。

十种“泡茶的声音”说明

过去我们只注意到泡茶过程中的煮水声音:水刚刚煮热时有纤细淅淅之声,很热了会振动起来传清脆啵啵声,热水继续激荡会响起浑厚巴拉巴拉声,突然静下来没有声音就是水煮开了。然而煮水声音不只有这几种粗略阶段,细细体会,不同的水温有不同声音,事实上每个分秒它都发出独有声音。

泡茶也如此,随着进序一步一步往前移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大约计算了一下,泡茶的声音有十种,以下谈谈十种声音怎样来:

第一种:水注入煮水器的声音。这是还没开始泡茶的备水阶段,首先有一种已经较少在现代生活实施的做法:泡茶用水养在水方(蓄水瓮),用时取瓢掏水入釜(煮水器),这样倒水发出的声音水声潺潺,现多用水龙头接水,一开水龙头流水就哗哗声响。注水入水壶,就会有水声,从乾乾的水壶,一直到倒满的过程,声音表现得是有节奏的,声音从浑厚一直到响亮,因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

第二种:煮水的声音。以陶壶煮水为例,冷水初煮无声音,直至微波旋转才慢慢开始有丝丝声音,接下来每个阶段都有变化,逐渐高亮。

第三种:置茶的声音。置茶的动作有两处,拨茶入荷与置茶入壶。

这两个动作产生的声音因茶叶形状、器皿材质不同而有些微变化,拨茶入荷时,条形,会有拨动的声音,球状,会有跌落的声音。置茶入壶时也有同样对应的茶声。

还可以从茶叶碰触器皿时的声音可以听出身骨的轻重和茶叶的品质,品质高者声音重实,品质低者声音飘浮。比如紧结球状茶叶较铿铿响亮,像珍珠落盘;松中带紧条状茶叶比较不那么凝聚。同样球状茶叶,声音更沉重坚实的身骨也重,是品质较好的。一样条形茶叶,声音较松散的那个是原料采得比较老的。同一种茶叶掉入瓷器和陶器声音是不同的,与瓷器碰触会明锐些,相反则深沉些。

第四种:冲水的声音。是每一次将煮水壶的热水注入泡茶壶产生的声音,从空壶的温壶动作,到置入茶叶,到冲泡几道后,泡茶器是以不同的面貌来接受施水,在虚、实,乾燥、潮湿过程中,冲水的声音也会出现细腻变化。高冲者有声,声音突然中断,表示冲水结束,接著是盖上壶盖的声音。低冲者无声,只听到后来盖上壶盖的声音。

第五种:备杯的声音。翻开杯子是杯口划过杯托的声音,放下杯子是杯子正立於杯托的声音。

第六种:出汤的声音。倒茶入杯是一段段碎玉落盘的声音。倒茶入盅(茶海)是满满一壶茶的丰收之声。

第七种:喝茶的声音。啜,是烫、是享受、是珍惜。吸,是舍不得最后的一滴,而且告诉大家我的幸福。

第八种:打开盖子盖上盖子的声音。打开盖子是期待,是开口张望,盖上盖子是我已拥有,双手环抱。

第九种:取渣的声音。听到刮动壶壁的声音是渣匙取茶的声音,只听到茶叶铺陈於叶底盘的声音是茶夹取茶的声音。

第十种:洁壶的声音。将壶内热水连同茶叶倒入水盂,盎盎然洒拉一声,俏皮愉快的预告大家泡茶即将结束。

闭上眼睛,将这些声音串联起来就是泡茶的整段声音,就是泡茶的一首曲子。还需要配乐吗?谁能将配乐的曲子写得与这些泡茶的声音协奏在一块儿?

如何欣赏“泡茶的声音”

我们常对刚开始学泡茶的学生说泡茶时不要发出声音,因为那时他们还不懂,无论走动、准备茶具、倒水等动作做起来或拖泥带水或杂乱,那些声音时而显得尖锐或紧张,变成一种失真的嘈杂感,没有玩味的价值。

现在谈到“泡茶的声音”可成为泡茶的配乐,那么它们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呈现出来的,泡茶者与喝茶者都要练习得很专注与娴熟的功夫,这些声音便能响得分毫不差,可以进入欣赏的阶段,从美的角度来听的。它们不再是噪音,而变成很美妙的声音,点缀泡茶喝茶过程。

这些声音组合了一个有机的乐曲,从倒水、煮水、冲茶、备杯、喝茶,从头到尾不刻意把声音敲击出来,但随著动作与心情起伏却写出了泡茶的旋律,自然而然随伴著泡茶而来的声音,只让人觉得满足,觉得美好。

分析“茶有不同的音高与音质”

虽然茶发不了声音,但本身有声音的功效。茶本身有不同的音高与音质,这音高与音质不是用听的,是用嗅觉来闻、味觉来尝的。它们不是用耳朵听的,它们是用鼻子和口腔来听(体会)的。

由于茶叶製作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香味风格的属性,比如:控制不同的茶青成熟度与揉捻力道,让茶香在频率上起了变化,有些高频如小提琴,有些低频如大提琴;这些音频的强弱度就是茶香味的音高。芽茶类制成的茶在茶香上显得比叶茶类要高频,如果前者有如小提琴的风格,那后者就有如大提琴。

芽茶类的茶中,嫩度高者又比嫩度低者在香气的频率上要高一些,叶茶类亦是如此。

揉捻的轻重更是加重香气频率的变化,不论芽茶类或是叶茶类,只要在揉捻时是採重揉的,其香气的频率都要比採轻揉的低。

另一例子:茶的香气在陈放之后都会变得比较低频,但是这时所产生的频率下降不像上述“揉捻程度”与“茶青成熟度”那么明显,只明显地发生在香的净度与醇度上,有如同样的二把小提琴,频率范围相当,但一新一旧,旧的那把在音色上理应较为醇净。

茶叶中常听见的基础音高从低沉至清亮有:六堡的do、普洱的re、岩茶的mi、单丛的fa、铁观音的sou、白毫乌龙的la、碧螺春的xi、龙井的do。茶中的音质也每个不一样,领会doremifasoulaxido的音色是否够优美动听,要从舌尖、口腔、上颚、喉底去寻觅,像六堡、普洱是指年份已久的老茶,香味较低频却充满苍劲感,而且宽厚,像低音拉得很长的拍子。

岩茶、单丛、铁观音是指焙火程度相对熟火的,显现强劲度的低频,有高昂的圆润度,喝起来觉得饱满与温暖。

白毫乌龙声音的密度是紧密的,而且飘逸,相比前面说过的茶,音频变得明快起来。

现代做法的红茶发酵程度并不那么重,可与白毫乌龙靠在一起,但音频倾向沉实的那一端。

碧螺春、龙井同属明亮轻快音调,但碧螺春是一种相对低明亮度的声音,更觉柔和感,龙井则是发音较短促的清脆感。

泡茶的声音使茶道丰富多变化,喝茶时不要光是说茶名、看茶汤、问香不香、看泡茶动作美不美,除了这些以外,泡茶的声音也属於欣赏的项目。

愿意让泡茶时的自然有机声音出现在泡茶,反而去找一些不属于泡茶范畴的声音来搭配茶,显得不恰当也无意义。为了不想泡茶发出杂音,就规定泡茶不要有声音,操作起来蹑手蹑脚反而造作,应正面的接受这些泡茶的声音,慢慢练习将之串联,再用欣赏的角度去听它,每一位泡茶者都可以奏出自己“泡茶的交响曲”。

高手的泡茶笔记,纯干货!


泡茶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无非就是“水温、时间、茶水比(放茶量)”这三要素。

但现实往往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妨也看看高手的泡茶笔记,看看高手泡茶都有什么诀窍吧。

绿茶

保持鲜嫩是根本

绿茶很嫩,尤其是早春的绿茶,茶芽饱满,十分娇嫩。

绿茶的香气属于清香、花香、嫩香型,同时滋味上是鲜爽的口感。但如果没有掌握好冲泡要领,便会破坏鲜香鲜味,取而代之的是闷熟气、苦涩味。

绿茶的茶量一般比其他茶类要少,即使是玻璃杯冲泡,3~5克(铺满杯底)即可。

水微沸后,耐心等2-3分钟,水温降至90℃以下即可冲泡,等待3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口感鲜爽醇和。

在绿茶中,具有鲜甜味的氨基酸浸出速度快,因此绿茶的最佳饮用泡数是前两杯。第一杯快喝完时,可以留一点茶水,这样再加水时浓度不会下降过多。

红茶

红茶,冲泡时茶量一般控制在5克左右,使用盖碗冲泡。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8-10秒,然后快速出汤,将茶汤沥干,避免影响下一泡的口感。

第二泡浸出速度也很快,同首泡一样快速出汤。从第三泡起,浸泡的时间可根据前一泡适当地延长3-5秒。

普通的红茶,使用80-90℃冲泡为宜,如水温太高容易发酸。稍粗老的红茶,或是一般纤维丰富的野生茶,可以用100度的沸水,才能把内含的丰厚物质给冲泡出来,但注意出汤手速一定要快。

如果客人较多,可以把两泡的茶汤一起倒入公道杯中,再依次给客人斟茶,避免前后两泡让客人喝到的茶汤不一样。

乌龙茶

香气高扬是好茶

乌龙茶以高香著称,重在泡出其高扬的香气。

因此冲泡乌龙茶的水一定要是沸水,使用盖碗或者紫砂壶,用热水悬壶高冲,激发茶香。

放茶的量一般比较大,方便反复冲泡,体会香气层次。一般是8克茶,大概占盖碗大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

条形的单丛茶、武夷岩茶等容易浸出,所以出汤要快一些,而颗粒形的铁观音等冲泡时间可以稍微延长,等茶叶完全舒展开来再加快时间。

品乌龙茶用薄胎的,杯身高一点,杯口不过度敞开的白瓷杯效果最好,不仅能品尝其甜爽的滋味,喝完之后可以闻闻杯底,容易凝聚香气。

黑茶

重点在醒茶

黑茶独特的渥堆工艺,让黑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与其他茶类大不相同的内含物质。

但又正是由于长期的后发酵,以及后期的存放陈化,让黑茶闻起来有一股像老房子一般的陈旧气息,如果不经醒茶直接冲泡不会好喝。

冲泡黑茶最重要的步骤是醒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不喝。

这样,一些异杂的气味便在热水的激发下散去,紧压的茶缓缓舒展,第二泡开始更容易将黑茶的醇香泡出来。

如果是比较紧的砖茶,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醒两次茶,即弃去头两道茶汤不饮。注意醒茶浸泡时间不可太久,快进快出,避免丧失太多茶味。

老茶

是否干燥,安全第一

存放多年的茶叫做老茶,可以是普洱或白茶,存放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不管是自己存放的还是购买的老茶,都不应该盲目追求,应以食品安全为第一。

如果发现茶有霉斑或是有霉味,那是一定不能喝的了。如果是仅有一丝丝潮气或陈气,可将茶取出置于通风处透几天气,也属于醒茶,叫做“干醒”。

通常冲泡老茶需要高温,一定要将水煮至沸腾。头一泡茶也是醒茶,叫做“湿醒”,方法同黑茶。

冲泡七八泡以后,如果茶味淡下来,可以用茶壶煮茶。至于煮的时间,需要依据茶汤的浓淡而定。煮茶,你会尝到不一样的茶味。

可以看到,每一种茶类都有其特点,根据它们量身定制,围绕水温、时间、茶水比(放茶量)三个要素,就能够得到规律了。

高手泡茶都有哪些诀窍?


泡茶,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茶水比、水温、时间”这三要素。

但现实往往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从新手到高手,差别就在于新手还在死记硬背攻略,而高手早已了然于心到运用自如。

高手泡茶都有哪些诀窍呢?不妨来看看高手的泡茶笔记学习学习!

绿茶

保持鲜嫩是根本

绿茶很嫩,尤其是早春的绿茶,几乎都是芽头,十分娇嫩。

绿茶的香气属于清香、花香、嫩香型,同时滋味上是鲜爽的口感。但如果没有掌握好冲泡要领,便会破坏鲜香鲜味,取而代之的是闷熟气、苦涩味。

绿茶的茶量一般比其他茶类要少,常规的盖碗冲泡3g左右即可。水微沸后,耐心等2-3分钟,水温降至90℃以下即可冲泡,约10s左右出汤,口感鲜爽醇和。

在绿茶中,具有鲜甜味的氨基酸浸出速度快,因此绿茶的最佳饮用泡数是前三泡。

红茶

红茶,冲泡时茶量一般控制在5克左右。

普通的红茶,使用80-90℃冲泡为宜,如水温太高容易发酸。品优的红茶,要用100度的沸水,才能把内含的丰厚物质给冲泡出来,但注意出汤手速一定要快。

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将茶汤沥干,避免影响下一泡的口感。第二泡浸出速度也很快,同首泡一样快速出汤。从第三泡起,浸泡的时间可根据前一泡适当地延长3-5秒。

如果客人较多,可以把两泡的茶汤一起倒入公道杯中,再依次给客人斟茶,避免前后两泡让客人喝到的茶汤不一样。

乌龙茶

香气高扬是好茶

乌龙茶以高香著称,重在泡出其高扬的香气。

因此冲泡乌龙茶的水一定要是沸水,使用盖碗或者紫砂壶,用滚烫的热水悬壶高冲,激发茶香。

条形的单丛茶、武夷岩茶等容易浸出,所以出汤要快一些,而颗粒形的铁观音等冲泡时间可以稍微延长,等茶叶完全舒展开来再加快时间。

品乌龙茶用薄胎的白瓷杯效果最好,不仅能品尝其甜爽的滋味,喝完之后可以闻闻杯底,致密的瓷杯底部最容易凝聚香气。

黑茶

重点在醒茶

“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黑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黑茶独特的渥堆工艺,让黑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与其他茶类大不相同的内含物质。

但又正是由于长期的后发酵,也让黑茶闻起来有一股像老房子一般的陈旧气息,如果不经醒茶直接冲泡不会好喝。

冲泡黑茶最重要的步骤是醒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不喝。这样,一些异杂的气味便散去,紧压的茶缓缓舒展,第二泡开始更容易将黑茶的醇香泡出来。

如果是比较紧的砖茶,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醒两次茶,即弃去头两道茶汤不饮。注意醒茶浸泡时间不可太久,避免丧失太多茶味。

老茶

是否干燥,安全第一

不管是自己存放的还是购买的老茶,都不应该盲目追求,应以安全为第一。

如果发现茶有霉斑或是有霉味,那是一定不能喝的了。如果是仅有一丝丝潮气或陈气,可将茶取出置于通风处透几天气,也属于醒茶,名曰“干醒”。

通常冲泡老茶需要高温,一定要将水煮至沸腾。头一泡茶也是醒茶,名曰“湿醒”,方法同黑茶。

冲泡七八泡以后,如果茶味淡下来,可以用茶壶煮茶。至于煮的时间,需要依据茶汤的浓淡而定。煮茶,你会尝到不一样的茶味。

记住7个泡茶步骤,快速进阶泡茶高手


爱喝茶的人难免总会被请出来给大家泡茶喝,平时自己喝,随便泡泡也没什么。一登上台面泡茶,总会有些紧张,担心出错会掉了面子。无论什么品类、无论什么价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还要靠泡茶人的好技术。

平时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简易的泡茶方法就不会让好茶的味道“可惜”了。

遇到亲友聚会、商务谈判需要泡茶的时候,有几个简单有效的步骤,能保证茶香的质量,确实是爱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我们不是专业茶艺师,不需要太过专业的知识和严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学有效的泡茶训练。

记住7个泡茶步骤,让你随时泡茶不丢面,快速进阶泡茶高手。

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调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水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要用软水,纯净水、矿泉水、过滤水,都比较适合用来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器为茶之父

茶器要结合冲泡的茶类选择,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很广,平时多练习使用,泡一般茶类即可得心应手,但注意绿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冲泡。

其他的辅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场合搭配使用。

体积投茶法

有的茶细小、扁平,或者是紧压茶,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已经够重量了;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

因此,根据茶叶的形态而使用“体积投茶法”,是比较科学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据个人口感和实际情况调整,体积投茶量仅供参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态不一样,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来”差别真的很大!

不同水温不同味

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

不同茶类适应冲泡的水温:

绿茶、黄茶、红茶:80-90℃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浸泡时长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适口为珍才是好茶

品茶≠评茶,我们日常泡茶时,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和心情选择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贵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冲泡技术,只要能够享受当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毕竟适口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乐。

每次泡茶,心里一边想着这七个“小关键”,手里一边回顾动作,多实践多练,相信你的泡茶技术也会慢慢提高。

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练了;喝的茶多了,对茶的认识也更丰富了。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泡茶高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