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清茶香的清浊,离懂茶就不远了!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清茶与黑茶 清茶和乌龙茶 乌龙茶和清茶

清茶与黑茶。

刚开始喝茶的人,对茶香会非常敏感。即使是老茶客,心中也一定珍藏着某款茶香的记忆。人们迷恋或惦念某一款茶,往往因为它特殊的香气,此香令人不可自拔。

香气也是初入门的茶客最为看重的特点,所以说,销往北方市场的茶叶大多要有比较明显的香气。一般而言,香气并不能代表茶的全部,如果仅仅只是了解香气而不识茶味,就是一个茶上的新手。但是香气却是表达茶叶内质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真正的高手,他也会清晰地知道,香气并不那么简单,也绝非那么容易懂。

香出“名门”

茶叶鲜叶中的香气成分只有一百多种,但经过制茶人的妙手,香气就会如魔术般幻化。我们当前已经知道的干茶香气成分达五百多种,这其中有各种醇类、酯类、醛类、醚类,这是一串难以记得住的化学方程式。且把这些头痛的问题留给专业人员来研究,而迷人的香气由我们来探嗅。

香气与生态的关系密切

现在各地的茶园,都种植着越来越多的高香品种,茶科所在研发新品种时往往把香气当成一个重要的指标。比如乌龙茶里黄玫瑰这个品种,就是黄观音与黄金桂分别为母本父本的新品种。我记得在一款手工黄玫瑰的岩茶中,居然能喝到非常密实的牛奶香,这得益于武夷山的土壤和用心工艺,也因为有机种植管理的关系。而另一款获得2016年天心村斗茶赛状元的名丛,也是黄玫瑰,却表现为另一类辛锐的兰花香。同样的品种,也可以做出不同类型的迷人香气来。

在各种茶类中,香气最为明显的茶应该算是凤凰单丛了。其实潮州凤凰山所产并非都是单丛,还有浪菜、水仙等不同等级的乌龙茶,区分等级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明显的香气类型。浪菜也可能源自一些两三百年的古茶树,因为没有清晰的香型,即使是单株制单株卖也不能称为单丛。

有些茶天生带有清甜之气

通过茶香也最容易辨识某款山头茶。比如普洱茶里的山头,常会有它们典型的香气特征:易武的冰糖香、景迈的蜜兰香、曼松的糯香等等。

武夷岩茶讲究山场,除了可以体现岩骨之外,山场与香气之间关联也很密切。

比如有的山场的水仙品种可以出兰香花,有的怎么做都做不出来,这跟土壤及生态有很大的关系。

香气与品种的关系,这个就更好理解了。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花香、铁观音的兰花香、佛手的佛手柑香。而单丛有那么多品种:蜜兰香、夜来香、黄枝香……都是以香气类型命名的。福鼎大白品种的银针或白牡丹有毫香或杏仁香;建阳水仙制成的白茶,往往有奶油香。

香出在心中

指的是要做出茶香,必定有用心的态度。

先来谈谈工艺对茶香的影响。红茶中常见的红薯香,多出现在发酵环境比较密封的状态中。

绿茶中,炒青香型与烘青香型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各式栗香则为炒青比较透比较熟时容易出现的香气、而豆香常出现在杀青火温较高的茶叶上面、兰花香与摊晾的关系密切,而毫香与嫩香多出现在采摘比较细嫩的茶叶中。

黄茶中,霍山黄芽就典型的米糕香气。茉莉花茶的透素与透兰,都反映了窨制工艺上缺陷,前者茶量太多,后者花量太多。云南勐海由于制作熟普的工艺成熟,会出现所谓的“海鲜味”,人们称之为“勐海味”。安徽的安茶则因为竹篮与粽叶包装的关系,会出现竹箬香。

乌龙茶香气特别,正因为有摇青等个性的工艺,当然萎凋到什么程度再下锅杀青也一样很重要。如武夷岩茶,茶香会随着工艺变化而变化,摇青轻一些的多呈花香,重一些则果香,摇过头了容易有酵香。

所以香气与山场、品种、工艺都有莫大的关系,但别忘了还有一个陈放存储的影响,普通绿茶如果是陈年的话,就会有陈茶香,如果某个“品茶高手”喝不出陈年绿茶,那是要闹笑话的。

说一说好喝的陈茶香。传统工艺的乌龙茶,经多年存储后,所形成的香气,常被人称为“酸梅香”,嗅一下就会让老茶客流口水了。而老黑茶或普洱一类,多出现木香、樟香,老白茶则为药香。谁说陈年香不好?谁又在说“越陈越香”?这是从不同角度来看的问题——你喜欢的话,就会觉得那陈沉的药香是如此迷人,哪怕变得淡薄或似有若无,你也会把它形容为“大音稀声”或“岁月的滋味”,不喜欢的人,则可能扭头就走。

闻香妙法

适合闻茶香的,是高密度的白瓷盖碗,所以白瓷盖碗最常用在乌龙茶的冲泡当中。白瓷品杯也可以闻香,但一定要选择烧结温度高、天然釉面且杯型为束口的杯子。人们也经常在匀杯中探嗅茶香,匀杯深长挂香细密,会与盖香相得益彰。

直接闻干茶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壶或盖碗一定要提前温热,嗅时朝自己方向揭开45度,只需深嗅一下,再嗅已弱。

冲泡时的茶香,还分热香、冷香与温香,所以还需要在冲泡过程中闻香。在专业审评中,乌龙茶在出汤前一分钟才开始闻盖香,这是含水的盖香,自然与出汤后的盖香不一样,所以也做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出汤后留下来的盖香,尤其是迷人的冷香,让人们忍不住拿起盖子闻了又闻,这是好茶的魅力。

最难能可贵的则是汤水中带的香,或称“香沉水底”,这往往在内质过硬或工艺到位的茶叶才能出现。

叶底的香气,也能透露秘密。有时候因为冲泡手法巧妙或低温冲泡,某些有缺陷的香气不会出现在茶汤中,但仍然会在叶底上遗留下来,比如假老茶的燥气或杂味、存储受潮的某种香气、焦糊的香气等。

谁识真香

有些茶带了果香,人们就说茶的周边种了水果;茶带上兰香,就说茶周边有兰花;茶中有樟香,就说茶种在樟树周边。这些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栗香、枣香、参香或豆香,也是因为种了板栗、枣树、人参和豆子吗?植物学上,茶树根并不会汲取别的植物的香气。但有一点,茶树生长区域如果生态良好、植被繁多,或高山云雾,茶香必定带上清甜之气。

人们喝茶,多被茶叶外表的香气吸引,有些茶刚刚闻起来确实很香,香得甚至有点腻,其实那些高飘的香气并不优美,就像好的香水,并不是高扬刺鼻的,而是幽长细腻的。我经常会拿一款桐木关高山红茶与普通烘干的红茶来做对比,生态条件非常优异的桐木千米高山红茶,带有自然幽细的花蜜香,用心品鉴就能感受到它美好的内质,则普通的那款烘干的红茶虽然有烘过的高香,却流于造作失之幽长细腻了。

这就是短香与长香的区别,一定要学会鉴赏那些幽长不凡的香气,君子有兰草之德行,正是清而幽长的品德。小人初似密友,久处就会生怨。高飘的香与内敛的香也是鉴别老树单丛与新丛单丛的重要区别,老树单丛因为根深内质厚,香气自然绵长而厚,其香内敛而深密,常会沉在水中,品饮时又能冲鼻而上。单丛中的雪片初闻非常高香,却不能内敛,也只是冲一下就没有了。内敛的香多源于内质,高飘的香多来自工艺。

馥郁的香并不是说不好,所谓“清则幽远,锐则浓长”,讲的就是香气能够深长绵远。

幽长与香气的回味,常用于判断是否为正岩茶、普洱中的古树茶等,好的内质,香气表现深长细密,饮后往往令人回味,香韵常留口腔。

另外,品饮老茶时,人们常常形容茶汤中有药香、枣香,这是比较正气的香。如果茶汤有参香与樟香,则要多一些心眼,看看这些参香与樟香正不正,不正的参香或樟香,近似于木头房子受潮的气味,不要把霉味当成参香或樟香。

病香之辨

读懂病香,也就识得茶的真味了。所谓病香,不妨理解成茶中的焦、糊、闷、馊、霉、浊、异味等等特征。

如果在茶中能闻到焦糊味,那往往是炒青时锅未及时洁净,或由于急火导致的茶叶边缘焦糊。有一些红茶,喝起来有较冲的焦糖香甚至火香,往往是烘干时高温导致的,这样的茶,舌面很容易留下燥感。

酸香到处好不好?这种酸就要看是不是伴着馊味,酸馊味意味着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好的酸香,会令人心情愉悦,有水果般清新甘美之特性。

加了香精的茶,刚刚冲泡时香气高冲,再冲已弱,三四水后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香气了,其虽有香气却令人生腻,并不美好。

如果我们用心,一定能够安静地在一盏中感受到更多更全面的茶香信息,甚至雨雾或山林之气。

能够明白茶香的清浊,也就明白茶的大半了。

精选阅读

什么是茶香的清浊?


刚开始喝茶的人,对茶香会非常敏感。即使是老茶客,心中也一定珍藏着某款茶香的记忆。人们迷恋或惦念某一款茶,往往因为它特殊的香气,此香令人不可自拔。

香气也是初入门的茶客最为看重的特点,所以说,销往北方市场的茶叶大多要有比较明显的香气。一般而言,香气并不能代表茶的全部,如果仅仅只是了解香气而不识茶味,就是一个茶上的新手。但是香气却是表达茶叶内质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真正的高手,他也会清晰地知道,香气并不那么简单,也绝非那么容易懂。

香出“名门”

茶叶鲜叶中的香气成分只有一百多种,但经过制茶人的妙手,香气就会如魔术般幻化。我们当前已经知道的干茶香气成分达七百多种,这其中有各种醇类、酯类、醛类、醚类,这是一串难以记得住的化学方程式。且把这些头痛的问题留给专业人员来研究,而迷人的香气由我们来探嗅。

香气与生态的关系密切

现在各地的茶园,都种植着越来越多的高香品种,茶科所在研发新品种时往往把香气当成一个重要的指标。比如乌龙茶里黄玫瑰这个品种,就是黄观音与黄金桂分别为母本父本的新品种。我记得在一款手工黄玫瑰的岩茶中,居然能喝到非常密实的牛奶香,这得益于武夷山的土壤和用心工艺,也因为有机种植管理的关系。而另一款获得2016年天心村斗茶赛状元的名丛,也是黄玫瑰,却表现为另一类辛锐的兰花香。同样的品种,也可以做出不同类型的迷人香气来。

在各种茶类中,香气最为明显的茶应该算是凤凰单丛了。其实潮州凤凰山所产并非都是单丛,还有浪菜、水仙等不同等级的乌龙茶,区分等级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明显的香气类型。浪菜也可能源自一些两三百年的古茶树,因为没有清晰的香型,即使是单株制单株卖也不能称为单丛。

有些茶天生带有清甜之气

通过茶香也最容易辨识某款山头茶。比如普洱茶里的山头,常会有它们典型的香气特征:易武的冰糖香、景迈的蜜兰香、曼松的糯香等等。

武夷岩茶讲究山场,除了可以体现岩骨之外,山场与香气之间关联也很密切。

比如有的山场的水仙品种可以出兰香花,有的怎么做都做不出来,这跟土壤及生态有很大的关系。

香气与品种的关系,这个就更好理解了。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花香、铁观音的兰花香、佛手的佛手柑香。而单丛有那么多品种:蜜兰香、夜来香、黄枝香……都是以香气类型命名的。福鼎大白品种的银针或白牡丹有毫香或杏仁香;建阳水仙制成的白茶,往往有奶油香。

香出在心中

指的是要做出茶香,必定有用心的态度。

先来谈谈工艺对茶香的影响。红茶中常见的红薯香,多出现在发酵环境比较密封的状态中。

绿茶中,炒青香型与烘青香型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各式栗香则为炒青比较透比较熟时容易出现的香气、而豆香常出现在杀青火温较高的茶叶上面、兰花香与摊晾的关系密切,而毫香与嫩香多出现在采摘比较细嫩的茶叶中。

黄茶中,霍山黄芽就典型的米糕香气。茉莉花茶的透素与透兰,都反映了窨制工艺上缺陷,前者茶量太多,后者花量太多。云南勐海由于制作熟普的工艺成熟,会出现所谓的“海鲜味”,人们称之为“勐海味”。安徽的安茶则因为竹篮与粽叶包装的关系,会出现竹箬香。

乌龙茶香气特别,正因为有摇青等个性的工艺,当然萎凋到什么程度再下锅杀青也一样很重要。如武夷岩茶,茶香会随着工艺变化而变化,摇青轻一些的多呈花香,重一些则果香,摇过头了容易有酵香。

所以香气与山场、品种、工艺都有莫大的关系,但别忘了还有一个陈放存储的影响,普通绿茶如果是陈年的话,就会有陈茶香,如果某个“品茶高手”喝不出陈年绿茶,那是要闹笑话的。

说一说好喝的陈茶香。传统工艺的乌龙茶,经多年存储后,所形成的香气,常被人称为“酸梅香”,嗅一下就会让老茶客流口水了。而老黑茶或普洱一类,多出现木香、樟香,老白茶则为药香。谁说陈年香不好?谁又在说“越陈越香”?这是从不同角度来看的问题——你喜欢的话,就会觉得那陈沉的药香是如此迷人,哪怕变得淡薄或似有若无,你也会把它形容为“大音稀声”或“岁月的滋味”,不喜欢的人,则可能扭头就走。

闻香妙法

适合闻茶香的,是高密度的白瓷盖碗,所以白瓷盖碗最常用在乌龙茶的冲泡当中。白瓷品杯也可以闻香,但一定要选择烧结温度高、天然釉面且杯型为束口的杯子。人们也经常在匀杯中探嗅茶香,匀杯深长挂香细密,会与盖香相得益彰。

直接闻干茶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壶或盖碗一定要提前温热,嗅时朝自己方向揭开45度,只需深嗅一下,再嗅已弱。

冲泡时的茶香,还分热香、冷香与温香,所以还需要在冲泡过程中闻香。在专业审评中,乌龙茶在出汤前一分钟才开始闻盖香,这是含水的盖香,自然与出汤后的盖香不一样,所以也做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出汤后留下来的盖香,尤其是迷人的冷香,让人们忍不住拿起盖子闻了又闻,这是好茶的魅力。

最难能可贵的则是汤水中带的香,或称“香沉水底”,这往往在内质过硬或工艺到位的茶叶才能出现。

叶底的香气,也能透露秘密。有时候因为冲泡手法巧妙或低温冲泡,某些有缺陷的香气不会出现在茶汤中,但仍然会在叶底上遗留下来,比如假老茶的燥气或杂味、存储受潮的某种香气、焦糊的香气等。

谁识真香

有些茶带了果香,人们就说茶的周边种了水果;茶带上兰香,就说茶周边有兰花;茶中有樟香,就说茶种在樟树周边。这些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栗香、枣香、参香或豆香,也是因为种了板栗、枣树、人参和豆子吗?植物学上,茶树根并不会汲取别的植物的香气。但有一点,茶树生长区域如果生态良好、植被繁多,或高山云雾,茶香必定带上清甜之气。

人们喝茶,多被茶叶外表的香气吸引,有些茶刚刚闻起来确实很香,香得甚至有点腻,其实那些高飘的香气并不优美,就像好的香水,并不是高扬刺鼻的,而是幽长细腻的。我经常会拿一款桐木关高山红茶与普通烘干的红茶来做对比,生态条件非常优异的桐木千米高山红茶,带有自然幽细的花蜜香,用心品鉴就能感受到它美好的内质,则普通的那款烘干的红茶虽然有烘过的高香,却流于造作失之幽长细腻了。

这就是短香与长香的区别,一定要学会鉴赏那些幽长不凡的香气,君子有兰草之德行,正是清而幽长的品德。小人初似密友,久处就会生怨。高飘的香与内敛的香也是鉴别老树单丛与新丛单丛的重要区别,老树单丛因为根深内质厚,香气自然绵长而厚,其香内敛而深密,常会沉在水中,品饮时又能冲鼻而上。单丛中的雪片初闻非常高香,却不能内敛,也只是冲一下就没有了。内敛的香多源于内质,高飘的香多来自工艺。

馥郁的香并不是说不好,所谓“清则幽远,锐则浓长”,讲的就是香气能够深长绵远。

幽长与香气的回味,常用于判断是否为正岩茶、普洱中的古树茶等,好的内质,香气表现深长细密,饮后往往令人回味,香韵常留口腔。

另外,品饮老茶时,人们常常形容茶汤中有药香、枣香,这是比较正气的香。如果茶汤有参香与樟香,则要多一些心眼,看看这些参香与樟香正不正,不正的参香或樟香,近似于木头房子受潮的气味,不要把霉味当成参香或樟香。

病香之辨

读懂病香,也就识得茶的真味了。所谓病香,不妨理解成茶中的焦、糊、闷、馊、霉、浊、异味等等特征。

如果在茶中能闻到焦糊味,那往往是炒青时锅未及时洁净,或由于急火导致的茶叶边缘焦糊。有一些红茶,喝起来有较冲的焦糖香甚至火香,往往是烘干时高温导致的,这样的茶,舌面很容易留下燥感。

酸香到处好不好?这种酸就要看是不是伴着馊味,酸馊味意味着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好的酸香,会令人心情愉悦,有水果般清新甘美之特性。

加了香精的茶,刚刚冲泡时香气高冲,再冲已弱,三四水后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香气了,其虽有香气却令人生腻,并不美好。

如果我们用心,一定能够安静地在一盏中感受到更多更全面的茶香信息,甚至雨雾或山林之气。

能够明白茶香的清浊,也就明白茶的大半了。

懂香才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成品茶香气归纳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柑普这么多,你分得清吗?


柑普茶的柑

进入秋冬季节,清饮普洱是不错的而选择,而柑普、陈皮普洱,都能在饮茶的同时带来嗅觉与味觉上的刺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柑普吧~

柑,也称作柑子、金实,属于芸香科柑桔属。柑和橘相似,易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皮比橘厚。

目前市面普遍认为的柑普茶,是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原料制作的,品种学名为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

新会柑采摘后,进行清洗晾晒,用工具在柑橘顶部开出一个圆孔,将果肉全部掏出,然后将普洱茶塞入果皮中,重新放回切下的果皮盖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干燥,成品便是柑普茶。

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的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以及周边的广西柑、珠海柑等,每年也会制成陈皮、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等立地环境的不同,总体品质与新会的有差距。

柑普的分类

柑普一般分为青皮普洱、大红皮普洱和二红皮普洱,这是根据制茶时采用的新会柑种类来区分的。

新会柑作为广东著名特产,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胎柑、柑仔(小青柑、迷你柑)、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小青柑、青柑、大红柑

(1)小青柑

小青柑出现在2014年,选用尚未成熟的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一起制作而成。采摘于初秋至立秋期间(约7~9月),此时果皮尚未成熟,带有青色外皮,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优点:个头小,上市早,携带方便,通常一颗就是一泡,新颖可爱。

缺点:果实成熟度太低,含糖量低,性质酸涩,成分及长期功效未被检验,老人小孩及孕妇禁用。

小青柑口感对于很多不适应普洱熟茶味道的朋友来说,更容易被接受。

(2)青柑

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时制作。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味辛气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优点:药用成分含量高,可疏肝理气,缓解疲劳。耐存储。

缺点:未成熟果实药性比较强,若长期饮用容易气虚,建议可与人参等补气的产品搭配调饮。

细品青柑普洱会发现,它的滋味略带水汽,生津无回甘,风格清新,青柑味重,甚至有时会遮掩住普洱茶的味道。

(3)大红柑

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

优点:果糖含量较高,口感较为鲜甜,果皮成熟后,刺激性降低,内含物质更加温和,能调理肠胃,消食美容,缓解血管压力。

大红柑皮香浓郁,能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茶味也比青柑甜;同时有一定润感,相对青柑有一些厚度。而且普洱跟陈皮结合得很好,喝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懂茶香,才能更好的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下面就介绍一些这些茶香。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懂得品鉴茶香才能更好的品茶。

功夫茶与工夫茶,你分得清吗?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 ...”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 ...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而“功夫茶”指的是什么呢?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都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数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以传统炭烧的方式来煮沸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去试试朱泥壶的手拉坯制法。

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嘛,“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技艺。

如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且不会茶壶。

完整的功夫茶具

泡功夫茶最出名的地方就是福建,潮汕,台湾,这三处的地方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是技巧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都叫功夫茶,泡功夫茶如果基本功夫不齐备的话,那么茶味就出不来。神韵、意境就有点空中楼阁了。盖碗茶具,茶海(也叫“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壶,茶盘,茶巾。这里说的是泡乌龙茶-铁观音用的茶具,当然有一些比如擂茶等的功夫茶就不一样了。

功夫茶的主要茶具

1、盖碗的陶瓷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2、茶海(也叫"公道杯"):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

3、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铁观音)特有的茶具。

4、茶壶:紫砂或朱泥的

5、茶盘:宽,平,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

6、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

7、炉及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

8、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9、储茶的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

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才算得上是功夫茶,传统的潮州功夫茶一般只要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不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不就是教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美好品德,对身边的每一位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吗?

茶香有9种,懂香才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名茶叶专家施兆鹏在其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一书中,将成品茶香气归纳具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图解|最易弄混的“非茶之茶”,你分得清吗?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茶友“真真假假”问了小懂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我们平时所喝的茶叶,为什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茶?用树叶或者其他材料泡水,不也是茶吗?这要作何解释。”

为什么只有它们被称作“茶叶”

首先,小懂对于茶友提出这样的问题表示非常的理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小懂也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相信大家也经历过诸如这样的场景: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地招待你喝茶,端上来的却是不知名的茶,杯子里泡的“茶”和我们平时所喝的六大茶类对不上号。但此时主人还是会说“请喝茶”,即便他给你端上的甚至是一杯白开水。

这就涉及到我们日常习惯的问题了,“喝茶”如今通常是指喝“白开水或者用茶叶、树叶等其他材料冲泡的汤水”,此“喝茶”与我们喝的六大茶类的茶还是有区别的。

说到底,它们的区别是从生物学分类的角度进行划分的。生物学分类的级别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它们之间互为从属关系。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的茶叶,在生物学的分类对应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山茶科、山茶属、茶”,所以这是从生物学分类上就规定好了的。

其他的树叶或者植物的花、果所冲泡的汤水,虽然也可以叫“茶”,但本质上还是和茶叶不属于同一个物种,我们更习惯将这类茶称之为“非茶之茶”。这些非茶之茶也是很容易和平时我们喝的茶搞混的,下面小懂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较难分辨出来的:

杜仲茶

杜仲和茶一样,都是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只不过它是杜仲目、杜仲科、杜仲属。杜仲又叫做“丝连皮”、“思仲”等,属于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稀少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被我国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的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杜仲茶是以植物杜仲的叶子为原料,经传统茶叶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较短。叶质较脆,用手一搓就很容易破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味道微苦。

银杏茶

银杏是裸子植物门、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树又被称为“白果树”、“长青树”、“夫妻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冰川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

银杏树叶呈扇形,有细长的叶柄,两面淡绿色,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

银杏茶利用银杏树的叶子生产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体力,提高免疫功能。

苦丁茶

苦丁茶和茶叶同门、纲,属于管花目、冬青科、冬青属、大叶冬青。苦丁茶主要分为大叶冬青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

大叶冬青苦丁茶,属于常绿乔木,因为它的汤水清香可口,回味甘甜,又被称作“甜茶叶”。它的种类又可分为长叶种、卯叶种、小叶种。其树生于阴湿的山谷杂木林中或溪边,高可达数米,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树叶较厚,有革质感,边缘锯齿稀疏锐利,两面均无毛,叶柄较粗。

小叶苦丁茶外形紧细均匀,色泽润绿,汤色碧绿,俗称“青山绿水”,清香四溢,滋味微苦,回味甘甜,耐冲泡,叶底鲜绿。苦丁茶的制作和茶叶相似,也经过了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艺。

绞股蓝茶

绞股蓝又叫“乌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葡萄科植物乌敛梅在形态上很相似。绞股蓝叶色墨绿,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叶子边缘有锯齿。

绞股蓝茶采摘绞股蓝嫩叶和嫩芽,经由现代中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茶汤碧绿,稍带清香、微苦,入喉回甘。

亲们,上面的这几种“非茶之茶”,是不是和茶叶很像?日常生活中,这些茶一般多作为保健茶而被人们饮用,其实将这些列举出来,不是要比较它们和茶叶孰高孰低,只是作为一个喝茶的茶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必要的,毕竟经常接触,可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