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快泡好一杯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一杯红茶热量 一杯香茶叶 一杯红茶拿铁多少卡路里

【www.cy316.com - 一杯红茶热量】

如果一定要问,快客杯,那大概是5秒吧!就是这么快!

快客杯,它器具极简,把原来复杂的功夫茶具的程式简化,只留下最核心的壶与杯;它把泡茶的所有精髓发挥到极致,让泡茶更简单;它不需要通读高深莫测的泡茶指南,哪怕没泡过茶都能快速学会泡茶。

说到底,快客杯泡茶,到底有多快?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快的饮茶方式也让快客杯迅速风靡全国;对于办公白领来说,飞快地处理工作、看不到头的加班,唯有足够快的快客杯才能够喝得上一口香喷喷的茶;对于蜗居的朋友来说,本来家里就差点没地方坐了,唯有足够简便的快客杯才能在一居室里享受上茶的清香。

一款高品质的快客杯,是一个人喝茶时的必备器具,它犹如一位陪伴的朋友,总能为独处的你送来清新甘香。

本期推荐的陶器,樱花杯,集颜值与实用于一身。它古朴、实用、端庄、透气,有粉色、青色两色可选。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易破裂。

说到“快客杯”,你也许立刻想到正经古朴端端正正的喝茶器具。然而,不是所有的快客杯都长着一副“扑克面”脸,也不是所有的快客杯都是古朴端庄。

这次我们挑中的快客杯,不仅有颜、有料,还有格调。单单看着它,老夫的少女心已经炸成了烟花……

少女心无关年龄,无关性别,保持一颗少女心,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向往,那份心情就像初恋的感觉。甜甜的,纯纯的,如果一定要选个颜色代表少女心,那一定是粉色。

一个人喝茶,如果也不愿草草地泡一杯了事,就可以用这套茶具。把快客杯扣至茶杯上,一手拎起,一手拿些零食,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喝喝茶了。

如果在办公室这种快节奏的地方喝茶,可以随意一些,但也不能将就。而它即使放在办公室,不但不会占用空间,还能让整个办公环境变得品质感爆棚。

极简主义,一壶一杯

这款樱花杯,也是快客杯。快客杯的诞生,就是为了极简主义而生。

传统工夫茶泡法,很繁琐、很占地方、不方便携带、传统茶具的烫手、出水慢;而快客杯,在实现了泡茶功能的基础上,把茶具化成极简风格,更小更轻,而且也非常好用。

造型极简,杯与壶扣在一起,流线型的外观像极了一枚彩蛋。茶叶置于壶中,一次出汤刚好就是一杯。

快客杯将繁杂的泡茶过程简化,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享受到一杯茶。

一壶一杯,走天下

收纳时,这套茶具可以叠放在一起,超级方便;使用时,拆开出一壶两杯,立刻就开启美妙泡茶旅程。

无论身在何处,只需把它取出,就能在很小的空间里进行一次完整的茶席。在忙碌的办公室,行进的车厢里,落脚休息的住处,喝杯好茶,总会让疲惫的心得到一丝舒缓。

上手舒适,越用越爱

杯身手感非常好,它的大小经过精心设计,有着恰到好处的手握比例,哪怕是手比较小的女孩子一手可掌握。

圆润小巧的茶杯,参照人体工学原理制成,上手之感却很是舒服,在手上把玩却越玩越爱,尤其适合入门级茶友。

细腻而好用

初见这款公道杯,感受到的是平淡朴素,而握在手中真正使用后会发现,这种简单并非几何形态的刻板单调,每一处弧度、转折、细节都流露出对实用性的考量,因而散发着无穷的韵味。

杯小茶认为喝茶,自然是少不了茶具。用好看好用的茶具,不仅可以让家里整体风格更加对味,也能提升生活情趣,让原本不起眼的小物成为平淡生活中最深情的点缀。

细节考究,用心

小巧樱花形壶耳,不仅雅致,更重要的是能隔热防烫,保护手不受烫伤。平稳的壶底,不会摇晃,喝茶更为舒心。

鸭嘴式出水口,自带过滤孔,细腻的打磨工艺,出水断水都很流畅,能有效的过滤茶渣。

不吸茶味,不纳茶渍

经过高温烧制的快客杯,材质致密,不会吸收茶味。

因此适用多种茶叶冲泡,无论白茶、红茶、还是乌龙,都可以轻松还原茶品的地道风味。

喝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喝水式的喝茶,二是不紧不慢地用茶器品茶水。

两者之间其实有着这样的矛盾——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越来越需要品茶的“慢”,而品茶的“慢”又不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

而快客杯将繁杂的泡茶过程简化,快节奏的生活让也能享受到一杯茶。

它古朴、实用、端庄、透气,深受人们喜爱。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易破裂。

说到底,让泡茶的你拥有美好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事。用它沏上一壶茶,听听风看看雨品,搭配上优雅的茶席,那画面真的是太美了!

精选阅读

如何泡好一杯茶的四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茶水比例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 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冲泡次数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

倾听一杯茶 用心泡好一杯茶 茶的最高境界


禅茶文化里的八个境界

所谓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个空名头,但是真正面对茶,你能有自己感悟,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无非是这样而已。大多时候,人是容易被他人感染的,把别人的感悟也以为是自己的,最坏的情况就是人云亦云,相反的观点都能点头称是。

我自身的经历有点怪异,也没有可借鉴性,以后有机会再说。但绝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相同的,刚开始只是喝茶,喝着喝着发现喜欢上茶,于是就想学茶。一个人应该从什么时候才算是在喝茶,我觉得是从想学茶开始的,以前那叫解渴,和喝汽水饮料没区别。真正喝茶,就是从你想懂茶那一刻开始,从你愿意去倾听一杯茶的那一刻开始。

第一个境界,初入茶道

刚开始学茶的人都是迷糊的,东家说东家的道理,西家唱西家的戏。学茶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形成主见。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不一定偏向哪一方,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的观点都是脆弱的,可能遇上某个更权威的茶人,你的观点就荡然无存了。更危险的想法就是: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跟着大师就对了。

儒释道为什么能发扬至今五千年?是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了启发,发扬光大的。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

第二个境界,重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形成圈子,与你观点相同的,与你观点相左的。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唯心的观点,唯物的主义。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保持怀疑,对各种大师表示不信任,甚至灰心丧气,认为这里头乌烟瘴气。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只有自己踏上这条道路去寻,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这时也才是真正的学茶之旅。

第三个境界,包罗融合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第四个境界,弥补不足

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下来求教。想要再进步,就不单单是要靠更多的见解,更多的知识了,还要表现在你的思想逻辑变得严谨了,心态气度变得谦虚了。对待别人提出的问题,心里头懂,但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你懂,你就关上了一扇别人原本想为你开启的大门。遇到不同的思想时,先抛弃自己已懂的东西,从零学起,完全虚心地去了解它。

第五个境界,化繁为简

当求学所得越多,钻研得越深,知识越多之后,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识,片面的见解就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融汇一串。这个时候再遇到以往的问题时,都能举一反三了。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觉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古今的大哲学家、圣贤,都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一切道理了。爱因斯坦发现计算整个宇宙的能量守恒,也不过是“E=MC^2”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道理看得越透,越是无话可说。反而初学之人,专业名词越多。

第六个境界,运用自如

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一件大事可以当成小事来说,一件小事可以包容着不说。不喊腔调,实实在在地去引导他人学茶,甚至劝你。对待乐意学习的人用乐意的态度,对待无心学习的人随喜随缘。

第七个境界,下山

学茶的旅程犹如登山,一览众山小是畅快的,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之难。顶峰之上再无路,怎么办?下山吧,这趟旅程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山顶还有什么好留恋?自以为成为大师,沾沾自喜吗?看着初学者像看着当初的自己,感觉良好吗?这不是“不与培娄为类”,实为自大自满之心已生,要不得,还是下山吧。

第八个境界,生活茶

学茶之旅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否都已经忘了学茶的初心?嘴刁了,要求高了,讲究排场了,这不是你该学到的东西。俗话说: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话,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都有的,就只有茶,很少人知道。因为只有茶,可高可低,能入禅,亦能入世。但凡人终究不是出家人,一味追求禅茶并不正确,所以生活茶,才是学茶的最终回归。佛讲:父母即是佛,侍奉父母便是侍奉佛。学茶亦如是,用心泡好一杯茶,给你的父母、亲友,这才是学茶的最高境界。

如何冲泡一杯好茶?


(一)泡茶选取的水质

根据试验,用各种水质泡茶审评结果,山泉水泡茶最好,因经由山林下面砂岩层过滤出来泉水,其含矿物质和氯化物很少,此种软水泡茶,清澈甘醇。一般的水质鹾性重,会促使茶多酚类物质氧化,汤色变暗,失去鲜醇的香味。如果水中含铁离子过多,甚至茶汤变黑,失去饮茶效果。其实山泉水取得不易,若采用自来水再经过滤,静置一段时间或稍延长煮沸,使氯气消失,可符合实用。

(二)茶叶冲泡方法

有了优质茶叶和良好水质,还需精美茶具与正确的泡茶方法,才能相得益彰,泡出好茶。如果沏茶不得其宜,就难创造幽雅的品茶气氛。就泡茶之水质、茶具、茶叶用量和冲泡时间介绍如下:

茶叶冲泡方法,对茶汤品质有影响。根据试验,与茶汤风味有关的胺基酸,在60℃的水中就能浸泡出来,而维生素C,于70℃以上就会受到破坏。高级绿茶叶质细嫩,每次茶叶用量较少。如果沸腾开水产即冲泡,容易将茶叶泡熟,失去清爽风味,且会损失大部分维生素C,因此最好将沸腾开水稍置片刻,等水温降到70-80℃,才予冲泡。但冲泡乌龙茶、包种茶或普洱茶,由于叶片较粗大,每次茶叶用量较多,茶叶投入量约茶壶容量之1/3-2/3左右,则须现沸现泡,才能把茶中有效成份浸泡出来,使得茶味浓厚、甘醇,增加茶汤品质。

茶具宜小,不宜大。茶具太大不仅浪费茶叶,而且由于冲泡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影响茶汤的气味。茶壶的容量以200CC,茶杯容量以150CC为宜。茶具的质地,以瓷器、陶器最好,玻璃次之,金属茶具再次之。

每杯茶茶叶用量,一般放3-5公克,高级茶稍少,乌龙茶要求滋味浓厚,可多放茶叶。冲泡时间视开水温度、茶叶老嫩和用茶量多少而定。一般冲入开水二、三分钟后即可饮用。如水温较高,茶叶较嫩或用茶量较多,冲头一道可随泡即倒出茶汤,第二道冲泡后半分钟倾倒,以后每道可适当延长,茶中剩余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浸泡出来。如果水温不高,茶叶较粗老或用茶量较少,冲泡时间酌予延长,但不能浸泡过久,否则汤色变暗,香气散失,有闷味而且部份有效成份被破坏,无用成份被浸出,会增加苦涩味或其他不良气味,茶汤品味降低。

茶叶品质各有不同,其冲泡方法也有差异。要冲泡一壶好茶,必须了解茶叶特性,而且须配合其他因素,如茶叶品质、水质、泡茶器具,泡茶技巧等。

四要素泡好一杯茶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茶水比例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冲泡次数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

如何冲一杯好茶


如何冲一杯好茶

茶叶有很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功效。可是冲泡才不会损害茶叶的结构,发挥出茶叶的最大功效呢?你知道冲一杯好茶,从用水,用具和茶叶的种类都很有讲究。我们来看看冲茶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吧。

绿茶的冲泡

绿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在六大茶类中,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其实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此外,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所以没有多次的实践,恐怕难以泡好一杯绿茶。

(一)用水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二)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说明的是,高级绿茶用80C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四)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总的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


国人爱饮茶,历史过千年。在过去,人们饮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养生之需要。饮茶何以能养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并非人人明白。而随着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饮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眼下又到新茶上市时,有关专家提醒爱饮茶的人们,饮茶如不科学合理,将有损健康。

饮茶应适当,泡茶一杯,不但幽香扑鼻,喝上一品,香有余甘;而且,还可令人轻松舒畅,精神倍增。但是,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好呢?

人们饮用的袋泡红茶、绿茶及花茶,一般都是冲泡1次后就将茶渣弃掉了。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用沸水冲泡花茶、红茶、绿茶,经3分钟以后,第一次就能溶出可溶物总量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约为30%;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四次冲泡只有1%—3%。从茶叶含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况来看,在第一次冲泡时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浸出率达到95%以上;茶叶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也大都如此。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泡茶香气郁,味鲜爽;二、泡茶虽浓涩,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还有的学者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性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等会逐渐被浸出。因此,每杯茶放3克花茶或红茶或者绿茶,一般以冲泡2—3次为好,不宜多次冲泡。

普洱+瑜珈

喝普洱讲究从容,练瑜珈贵在静心。普洱健康减肥,瑜珈修塑体态。这两个时尚新贵,追求着共同的生活方式:适度的慢。在宁静的午后,沏一壶普洱,跟着瑜珈音乐舒展身心,能够把都市生活的浮躁,遗忘在脑后。

茶多酚之王

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降水足,日照长,海拔高,云雾浓,加之肥沃丰饶的红土,使得普洱茶的茶多酚含量是其他茶类的2-3倍,被冠以“茶多酚王”的美誉。茶多酚具有抗癌、防辐射、抗氧化(人体衰老就是氧化的过程)、杀菌、固齿等多种功效。盛产普洱茶的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普洱茶还是赫赫有名的“脂肪肝杀手”,它含有的各类有益菌种及有机物质,使得减肥效果显著。

天然纯净的国茶

普洱茶独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经由当地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现代人讲究无污染,普洱茶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地处偏远的普洱茶产区仍然保存着大量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在龙井产地饱受重金属和农药摧残的今天,普洱茶因其浑然天成,被赞誉为真正的国茶。

普洱茶VS葡萄酒

普洱茶讲究出身、工艺、年份,这和葡萄酒的品赏极为相似。只有优质的红葡萄酒,才有储藏价值,普洱茶亦然;红葡萄酒的价值逐年上升,普洱茶也有“越陈越香”的美誉。品赏把玩普洱茶,和赏玩波尔多葡萄酒一样为一种新的都市奢侈品味。

普洱PK咖啡

普洱茶性情温和,养胃暖体,在减肥的同时,更保护了肠胃,使得瘦身、健康两不误。黑咖啡虽然有助减肥,但对胃非常刺激,常喝会导致胃病;而加了牛奶和奶油的美式咖啡,则是苗条身材的绝对杀手。研究表明,每天两杯或两杯以上的咖啡,会增加约50%的骨折机率;普洱茶能够防癌、抗衰老,而咖啡却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普洱茶能降脂降压降胆固醇,而咖啡中富含的咖啡油却容易引起胆固醇指数升高。

珍藏岁月的普洱

同学会上,组织活动的老班长发给每人一块普洱茶,包装印着“××大学××级2006年留念”。老班长说:“普洱茶越陈越香。这块纪念茶是新茶,我们各自回去收藏,十年后相聚再开汤品饮。”普洱茶能在空气中自然呼吸并继续发酵,从而提升品质和口味。因此普洱茶有“能喝的古董”之称。优质普洱茶,尤其是生茶,具有很大的保值升值空间,并且能够见证时间和情谊。还有什么礼物,会比普洱茶更适合馈赠亲友呢:健康、便捷、适合长久保存。

学会甄别赝品

随着普洱茶的走红,普洱市场日趋混乱,假茶、湿仓茶、劣茶大行其道。要找到真正优秀的普洱茶,就像是大海捞针。因此,成为普洱茶客的前提,是要学会鉴别普洱茶。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茶叶的耐泡程度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和老嫩程度而定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冲泡1次~2次就没有什么茶味了,而一般的红茶、绿菜却可以冲泡3次~4次。这说明,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茶叶加工的方法。如果在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则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越粗老越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越缓慢。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来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再从茶叶冲泡的香气和滋味的实际情况看,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似喝白开水了。由此可知,一般的红茶、绿茶和花茶,冲泡以三次为宜。乌龙茶在冲泡时投叶量大,茶叶粗老,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由于茶叶细碎,茶汁易被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那种一杯茶从早泡到晚,成了白开水,还连续加开水的做法不可取。有一些学者曾指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还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会逐渐被浸出,对人体有害。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泡好一杯茶,必先学会注水


一壶好茶,脱离不了好的茶叶,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的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水线的走势: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对泡茶知之甚多的人,可能就会知道水线的走势有以下几种:

1、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2、环圈注水

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3、单边定点注水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点在盖碗壁上,那将注水点放在盖碗和茶底之间,会融合得更好些。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水流的急缓: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

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高低: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水线的粗细: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