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翔区茶业概况简述(上讲)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悦山水茶业 味独珍茶业 云南白茶

悦山水茶业。

一、临翔区基本概况

临翔区位丁云南省西南部,是临沧市政府所在地。地处东经99°°49′~100°26,北纬23°29′′~24°16′之间,东接景谷,南邻镇沅,北交云县,西连双江、耿马。属怒山山脉向南延伸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河图22-6高优生态茶园流48条。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海拔在730~3429米之间,相对高差2699米,立体气候突出,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163.9毫米。土壤呈酸性pH值4.5~6.5之间,有机质较丰富,土层深厚,是最适于茶树生长的地域之一。

2014年末,有国土总面积265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75.8%。辖凤翔、忙畔、蚂蚁堆章驮、南美、圈内、马台、邦东、平村、博尚7乡1镇2个街道办事处,90个村,12个社区总人口33万人,居住着汉、拉祜、傣、彝、佤等24种民族。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8.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支出25.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00元。

二、临翔区茶产业概况

2014年末,全区茶园总面积21.97万亩,采摘面积18.24万m。其中,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04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15万亩。有古茶园面积4.5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约2.5万亩主要分布在南美乡(约2万亩)和博尚镇(约0.5万亩);人工栽培古茶树约2万亩,全区的茶园除平村乡外均有分布,其中大面积主要分布于邦东乡、马台乡及蚂蚁堆乡。辖区茶叶种植品种主要有群体种、云抗10号、香归银毫、清水3号佛香3-3、明洛白茶、紫娟茶等7个。

2014年末,全年毛茶产量10010.4吨,实现农业产值3.46亿元,其中,邦东昔归茶产量13.5吨,平均价1639元/千克,实现农业产值2212.5万元,是目前云南省单价达千元以上的四个名山茶之一:邦东、马台片区的芽头优质茶产量150吨,平均价155.3元,实现农业产值2329万元。精制茶产量1623.4吨,实现工业产值1.63亿元,茶产业工农业总产值达5.09亿元。全区茶叶产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5年毛茶:滇工夫红毛茶产量350吨、产值2458.7万元;滇红CTC毛茶产量65吨、产值117万元;晒青毛茶产量12580.5吨、产值45345.68万元;蒸烘青绿毛茶产量104吨、产值318.25万元。2015年精制茶:滇红工夫茶产量109吨、产值1702万元:滇红CTC茶产量65吨、产值117万元;普洱茶产量1478.18吨、产值21035.45万元;蒸烘青绿茶产量61吨、产值690万元;茶粉产量0.2吨、产值120万元;茶籽油产量160吨、产值896万元。

三、临翔区茶企概况

2014年末,全区通过QS认证企业22户,通过ISO认证企业4户(临沧鸿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鸿运茶厂、临沧市临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临沧云兴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临沧宏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有龙头企业5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户(临沧普粹茶叶有限公司、临沧银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3户(临沧千年古茶有限责任公司、临沧鸿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鸿运茶厂、临沧市临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

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3个(临沧粹茶叶有限公司“普粹”牌商标、临沧市健身茶叶有限公司“健身”牌商标、云南临沧红乐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红乐”牌商标)、云南名牌农产品1个(临沧普粹茶叶有限公司“普粹”产品)。有茶叶初制企业165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7个,茶馆茶楼64户。目前全区已启动茶庄园建设4个,其中已完成建设1个(云南白药大颐茶源临沧庄园),在建3个(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邦泰昔归茶文化产业园、邦泰曼毫茶文化产业园)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省宁洱县茶业概况简述(上)


一、茶产业概况

普洱茶,是中国众多茶树种类中最宝贵的种质资源之一,在众多茶叶种类中独树帜。经其集贸中心和原产地的普洱命名,历史产区以古普洱府驻地宁洱县为中心,辐射澜沧江流域。据《普洱府志》记载,东汉时期即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750多年的悠久历史。宋朝时期,普洱就是著名的“茶马市场以后逐步畅销印度、缅甸、泰国等图家。清雍正七年七月丁酉(即1729年9月17月)普洱正式设普洱府,距今已285年。今宁洱县城,就是古普洱府所在地。

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茶产业作为祥众脱贫致高和提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予培育和壮大。全县茶产业通过茶园生态建设、龙头个业培育、茶叶品牌打造,标准化茶园建设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茶叶产业效益提开明显。2015年木,全县有7乡2镇85个村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7万户,涉条人1112.51方人,专业茶农1万余人:共有茶园种植面积140131亩、采摘面积126095亩、茶叶总广量9265吨、亩均产量73.48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94105亩、无公害茶园面积7600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26772亩、有机茶园面积12171亩、省级龙头企业数量3个,州市级企业数量4个、初制所数量120个、专业合作社数量41个。

二、茶马古道的零起点

普洱茶自唐朝初期开始作为商品行销内地和西藏,由此首先形成了第一条起自宁洱,经下关、丽江至西藏,靠马背驮运普洱茶,“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基源于普洱茶的优异品质和藏民嗜茶的习俗。自七世纪文成公主和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并推广唐朝饮茶方法后,更进一步养成了藏族人民嗜茶的习俗。然而藏区高原却无茶树,因此,藏族人民饮用的茶叶只能靠马背驮运,翻越千山万水从茶区运入。为了饮用普洱茶,藏民们翻越雪山,漂流金沙江,走迪庆,过丽江,经大理、景东等地行程数千里来到宁洱,以藏区的马匹、乳品、藏药等,换取普洱茶。

除宁洱至西藏的茶马古道外,在明朝和清代,还以宁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四条茶马古道。一是宁洱至昆明的官马大道,历史上的普洱贡茶经此道运往昆明,而后转送京城是宁洱至澜沧的旱季茶马古道,自宁洱启运茶叶,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江至澜沧县,再至孟连县,后到缅甸。三是宁洱至越南莱州的茶马古道,自宁洱启运茶叶,经江城县至越南莱州,然后转运至欧洲。四是宁洱至打洛的茶马古道,此道为官马大道的延申。

自宁洱经思茅、车里(景洪)、佛海(勐海)至打洛,然后至细甸景栋。五条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也促进了普洱茶区文化的发展在今宁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

(1)位于县城效民主村茶庵塘的茶马古道遗址。

(2)位于磨黑镇孔雀屏的官马大道遗址。

(3)位于同心乡那科里的旱季茶马大道遗址。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镇沅县茶业概况简述(第二讲)


二、镇沅县古茶山(园)

(一)老海塘茶古茶山

老海塘茶,产于世界野生茶树王的故乡—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瓦桥村海塘小组,由地名而得茶名,以海塘组为中心,不断广大茶叶面积,如今形成著名的老海塘古茶山。老海塘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而充满传奇故事。老海塘古茶山属于无量山余脉,茶树主要分布在大盘山,其主峰海拔2260米,含瓦桥、李家、岔河、田坝、胜利5个村委会。

茶树生长在1700~1950米的海拔之间,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土壤以红壤为主。古茶山口前还保存有栽培型古茶树1150亩,树龄在100年到800年不等。古茶山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与粮田混杂。还有4000亩生态茶园,是近几十年逐年种植的。

史上镇沅县大部分地方属景东管辖,唐宋时期景东城被称为银生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彝族等先民在当地种植茶叶满足自用。在与海塘不远的田坝村坡头山,有一株栽培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25米的地方,树高4.5米,茶树基干最大径围172厘米,树龄近1000年,被命名为“白芽口茶种”,茶树生长很旺盛,成为老海塘古茶山的代表性茶树。

品质特征:老海塘古茶山的古茶品种为“大山茶”,又名“大树茶”,为地方群体品种,原产于无量山、哀牢山,是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树自然杂交的杂种,有上千年的栽培史。这个品种的特点植株高大,树姿半张开,主干明显,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芽肥壮。

(二)振太古茶山

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西坡的镇沅县振太镇山街、抬头、界牌、兴隆、塘房、文怕、长安、小寨、黄梨村等地。是彝、汉族混居区。海拔1377~1857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保护完好,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古茶山面积13245亩,是镇沅县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呈零星块状分布。茶树品种为有性群体品种,居住的汉族种茶已有250多年。茶园多在村寨边,与粮田混杂,有部分粮茶间作。

振太古茶山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街村古茶山,全村21个小组均有保存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树(园),面积达1600亩,特征为分布密度大,有规则的株行距,树体大小均匀,不施化肥、农药、无污染,茶叶品质较好,古茶园海拔1850~1900米,土壤为红壤,年平均气温16℃~16.5℃。代表植株是位于东经100°36′40″,北纬24°01′′10″海拔1857米的山街村外村组罗正兴家旁的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树小乔木型、树姿直立,叶形椭圆形,叶质中等,叶色深绿,基部干围1.53米,最低分枝0.5米,树高7.8米,树幅3.8米×5.5米。当地茶农以手工制作晒青茶为主,是优质普洱茶原料。

品质特征:振太古茶山出产的古树茶无污染,茶气足,茶质厚,滋味醇顺,回甘快而余味长。振太古茶山具有代表性:台头村后山古茶,山街村打笋山古茶,外村古茶,庐山古茶等。

(三)勐大古茶山

主要分布在镇沅县勐大镇的大井、文况、文蒙、文开、文卜、白水、马台、大山等村是彝、汉族混居区。海拔1428~1910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古茶山植被保护良好,是典型的生态茶园,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古茶山面积约252公顷,呈块状零星分布。

茶树品种为有性群体品种,茶园多在村寨边,与粮田混杂。占茶树分布相对零散,但也有不少种植年代悠久、保存完好的古茶园,并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地方而各具特色,代表品种有大山古茶,白水山心组古茶,砍盆箐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砍盆箐占茶园,它位于文况村砍盆箐,砍盘箐茶是镇沅的历史名茶,由于它处于特殊的1壤、地理和气候位置,茶的品质较好,具有独特的香气,这片茶园的上面是森林,下面是箐谷,这里的海拔高1910米,年平均气温低(15.8℃),大约在17世纪初种植,由彝族栽种,至今约400年。

代表植株是位于东经100°57′10”北纬23°59′22”,海拔1910米的勐大镇文况村砍盆善的一株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树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特大叶,叶形椭圆形,叶质中等,叶色黄绿,基部干105厘米,最低分枝1.1米,树高5.8米,树幅4.3米×4.3米,当地茶农以手工制作丽青茶为主,是优质普洱茶原料。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孟连县茶业概况简述(上叙)


孟连的茶产业经过了60年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是孟连建设国家桥头绿色经济示范区重点县和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更是孟连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产业基础。

一、茶产业基本概况

至2015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81269亩、采面积80799亩、茶叶总)量4360吨、亩均产最53.96「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68600亩、无公害茶同面积10000面、有机茶园面积11000亩、省级龙头企业效量4个、州市级龙头企业数量2个、初制所数量66个、专业合作社数量12个。

二、生态茶园成效显着

2010年动生态茶园建设工作以来,县委、政府把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生态茶园作为县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县上下兴起大搞生态茶园建设热潮四年来,全县共投入生态茶园建设资金862.6万元,完成了6个乡(镇)38个村委会278个村民小组9340户、47家企业51个基地8.13万亩的生态茶园建设工作。

共套种覆萌树15个品种14.6万株,建立市级样板4块4163亩,县级样板6块9026亩,乡级样板14块11156亩;规范农资市场7个;配套覆荫树种植底肥325吨:建设生态茶园水窖27口;实施初制所改造9家:完成三年总体规划的规划编制和地理标志登记核实发证工作,违禁农药化肥的使用在茶园里得到了有效遏制,割草机的使用在企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安全、绿色、有机、高效使茶产业发展得到了加快。

三、庄园经济逐步呈现

围绕建设美丽孟连,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拓展庄园经济、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建设打造一批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三产业有机得结合起来的庄园经济,改变传统茶叶产业单-的经济收益模式,把茶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延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镇沅县茶业概况简述(第四讲)


(五)田坝古茶山

1.田坝古茶山

位于无量山山脉中部无量山南延余脉的镇沅田坝乡。主要分布在镇沅县田坝乡民强、瓦桥村及李家、田坝等村,是哈尼族和彝族的混居区。海拔1770~1816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64.5%,分布有丰富的壳斗科、木楠科、松科、蔷薇科、榆科等植物。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古茶山面积约200公顷,多呈块状分布。茶树为有性群体品种。茶园一般不与其他树种混交,独立构群,形成单一林相,少数零星种植于房前屋后。

2.古茶树

田坝古茶山以瓦桥村老海塘茶和茶山箐茶为代表,而以瓦桥村老海塘茶最为有名,古茶树以田坝乡民强村茶山箐一片保存完好、分布集中连片、树体大小均匀的古茶园(其中何明泽家一株古茶树,东经101n02′45”,北纬23°36′30”,基部干围1.52米,最低分枝0.8米,树高8.5米,树幅6.5米×7米,最大干围1.52米)和瓦桥村老海棠一片保存完好、分布集中连片、树体大小均匀的古茶园。

其中艾礼兴家株古茶树,东经100°46′50”,北纬23°44′′15″,基部T围1.432米,最低分枝0.6米,树高5.5米,树幅5.6米×3.8米,最大干围1.43米为标志,茶叶品质优良(田坝村坡头山栽培型小乔木古茶,东经101°00′52″,北纬23°40′′50”,基部干围1.72米,最低分枝0.8米,树高4.5米,树幅4.7米,最大干围1.72米,一芽二叶鲜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40.58%、茶多酚27.81%、氨基酸2.72%、咖啡碱3.64%、酚/氨10.2),无污染,汤色金黄透亮,香气独特,仔细品尝有一丝淡淡的蜜香或是山野花香滋味,口感纯厚,香气纯正,回甘滑顺,杯底留香,回味无穷。当地人以生产晒青茶为主。

(六)马邓古茶山

1.马邓古茶山

位于哀牢山山脉中部余脉西侧镇沅者东镇。主要分布在镇沅县者东镇马邓和麦地等村是彝族汉族混居区。海拔1760~1810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率达43%,除有大量常见的思茅松外,境内有高等植物47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达75种。

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古茶山面积约117公顷,呈块状分布。茶树为有性群体品种。茶园多数在村寨边,与粮田混杂,少数零星种植于于房前屋后,现已长成很多高大乔木大茶树。者东镇麦地村和马邓村有两片保存完好、集中连片生长势旺盛、不施化肥农药、无污染、品质较好的栽培型古茶园。

2.古茶树

马邓古茶山以马邓村大村组的一株老马邓茶古茶树(东经101°24′20″,北纬23°59′410基部干围1.49米,最低分枝0.1米,树高7.5米,树幅6米×6.1米,有两个分枝,每个分枝平均直径30.9厘米,一芽二叶鲜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41.40%、茶多酚32.87%、氨基酸2.44%、咖啡碱4.81%、酚/氨13.5)和麦地村下拉波组庙房的一株老马邓古茶树大绿茶(东经101°23′30”,北纬23°59′50″,基部干围0.91米,最低分枝1.2米,树高7米,树幅5.2米×4.6米)为标志。

马邓村老马邓茶最为有名,是镇沅县传统名茶,亦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茶叶品质优良,无污染,具有“汤色翠绿或浅黄绿、色美味香、经久耐泡、回味爽口、茶碱不腻,香气独特,口感纯厚,回甘滑顺,回味无穷”的特点。当地人以生产烘青茶和晒青茶为主。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