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味山韵?山韵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享韵正山红茶 骏眉正山红茶是什么茶 蒙顶山雪芽是什么茶

茶享韵正山红茶。

奇坑香涧出新芽,弥雾沛雨吸精华。夷公细奉修正果,乌龙降露甘茗家。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好的茶叶,必是出自无污染的高海拔山面。

宋凰单丛就源起岭头,承袭岭头山脉独一无二的单丛茶种,具有“香”、“活”、“甘”的品质,孕育出单丛茶独有“山韵”,那么何为“山韵”呢?

一、“山韵”是什么?

“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对口感品质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在品茶时细细感悟,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岭头单丛茶品质特有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所在。

二、“山韵”怎么形成?

“山韵”形成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

①优越的生态条件

它产自岭头山海拔七百米生态茶园,频临东海,年均20摄氏度的温暖湿润环境,茶园受天池水福泽,地下深层水渗透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茶叶韵味悠久。岭头山内植被多样化,是保持岭头山自然生态平衡的地基石。

②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

它立足北回归线茶树黄金生长带,与野生古茶树同生共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丘陵山地土壤深厚,土质以微酸性土壤为主,最适宜茶树生长。

③精湛的采制工艺

取春茶一季,坚持用千年代代传承的炭焙工艺,细细拿捏锤炼,火候分毫掌握手腕指尖。

一是决定茶叶品质独特“山韵”的必备条件,二和三主要是对单丛茶品质的“香”、“活”、“甘”有影响。

cy316.cOM编辑推荐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岩韵”?什么是武夷山正岩茶的“岩韵”?


最近迷上了岩茶。前一段时间,组织茶友群里的茶友们开了一场“岩韵天成正岩茶品品鉴会”的“吃肉大会”。在这次专题茶会上,笔者和茶友们共同品鉴了九款武夷山正岩的茶品,有4款马头岩的肉桂(马肉)、1款马头岩大红袍、1款神仙岩的水仙、1款正岩拼配的肉桂、还有两款正岩的大红袍。这九款茶品,有2名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的品牌手工茶,还有三名当地老师傅手工制作的茶品,茶品品质一流,茶品品质能够体现出武夷岩茶的香气、口感等品质特征。茶友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茶会深刻感受到了岩茶花香、浓郁、深沉、口感厚重的特点,深刻体会到了武夷岩茶中正岩茶的魅力。但是,通过对武夷岩茶的品鉴,茶友们都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岩韵”?

什么是武夷山正岩茶的“岩韵”?这个问题让笔者思索了很久。“岩韵”这个名词对武夷岩茶而言非常重要,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你弄不懂什么是岩韵,就无法真正了解武夷岩茶。

于是,笔者询问了很多喜欢武夷岩茶的朋友,他们没有给笔者一个明确的答复。有人说是豆浆味,有人说是粽子中的粽叶和江米的混合香。专业的一点的朋友告诉我是:茶汤厚,杯底香,滋味中骨头的感觉。更多人则是一边冲泡岩茶,一边让笔者细细感受,说茶汤里的香气和味道就是岩韵。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我就去查找各种关于岩茶的书籍和专业

高手喝茶,品的是味,感受的是韵茶叶的味与韵有什么不同?


想成为一名通过喝茶就能辨别茶叶好坏甚至是茶叶产地的老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如果一个人把所有山头毛料的特点都倒背如流,但他没有喝过或是很少喝过对应的茶叶,那他依旧是一个菜鸟。

喝茶一开始喝的是茶叶的味道,只有喝久了才能感受出茶叶的韵味。

韵味是整个口腔对茶的反馈,同一个山头的茶味道上经常会有差异,但韵味却都高度一致。喝一口茶,就说这茶出自哪里哪里,这样的人要么是品茶的功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要么就是胡扯八道,装神弄鬼之辈。

绝大部分的高手都是在喝完一整泡之后,才会去评价这款茶的优劣以及产地等等。一口论高下,从入行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

如果名山古寨的味道不会改变,想成为一名老鸟是很容易的。关键是,茶叶的味道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打个比方,茶农在毛茶杀青的时候,因为手法的不同茶叶的苦涩度就会有比较大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手重的茶苦涩度高些,手轻的茶苦涩度低些。茶山每年的气候不尽相同,基本每年的毛茶味道都有变化,至于茶园中背阴,向阳等因素都影响着茶叶的口感。

作为一名茶客,若单从口感来论产地,那同一产地就要被贴上多重标签。这样显然是不对的,只有喝惯了这个产地的茶叶,品出了其中的韵味,才能够了解这一地区的茶叶。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所以大师是不能速成的。

一口茶下肚,只能喝到它的味道。只有经历了无数杯之后,茶叶的韵味就会像记忆一样被储存在喝茶人的大脑之中。

等到再喝到这样的茶,就会勾起大脑的回忆,当两者完全一致的时候,喝茶人就能判断出茶叶的产地。至于说要喝多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我觉得没个二三十年的功夫,是万难达到的。

高手喝茶,品的是味,感受的是韵。

老杨说茶:什么是武夷山正岩茶的“岩韵”?


去武夷山寻茶是笔者近三年来最期待的一件事,2017年国庆假期我用了5天时间在武夷山走访茶山、感受山场气息、品鉴不同制茶人的正岩茶品,全身心的感悟岩韵、体味武夷岩茶之美。在未来几期的说茶专栏中,笔者会将武夷山的寻茶感悟与各位茶友分享。

一、岩韵本是武夷地土香

在来到武夷山实地寻茶之前,笔者就品鉴过刘国英、王顺明、吴宗燕、陈孝文、陈志强等多位非遗大师的正岩茶品,阅读了陈德华、叶启桐、温建平、邵长泉、林治等几位先生编写的关于武夷岩茶的书籍,粗饮了马头岩肉桂、曼陀峰老枞、马头岩水仙、碧石岩水仙、虎啸岩肉桂、正岩黄观音、梅占、奇丹、白瑞香等2、3百款不同武夷山的茶品,足足做了半年的功课。但是,对于武夷岩茶独有的岩骨花香(岩韵)始终没有完全理解与领悟。

什么是武夷山正岩茶的“岩韵”?国家标准、知名人士关于“岩韵”的解释各有侧重、各不相同。2006年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GB/T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中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市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可见,在国家标准中,岩韵是指岩骨花香。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老所长陈德华在《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一书中指出:“如何理解岩韵的含义,可以冲武夷岩茶原产地的特殊生态环境来解释。其结果是:岩韵——岩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岩韵——武夷地土香。”茶界名宿叶启桐先生认为:“岩韵是武夷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环境中,经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味甘醇厚、甘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已故百岁茶人张天福认为:“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似费解释,但其品质特征具备以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如水仙、肉桂)。第二,茶汤也有这个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犹存,齿颊留香。”笔者始终也为弄懂岩韵究竟为何物。

我这次武夷山寻茶之旅,带着三大重要问题:1、什么是岩韵。2、山场气息该怎样理解。3、什么样岩茶才是好茶。岩韵的问题,在10月2日从武夷山北站下高铁,闻到武夷山的第一口空气就得到了解答——武夷山的口气中就有着岩茶独有的“地土香”。就如同陈德华先生讲的那样,武夷山独特的气候、植被、地理环境造就的小环境气息就是武夷岩茶的岩韵。笔者感同身受,瞬间明悟。正是由于岩韵的彰显,才使得武夷岩茶风味独特,无法被模仿、无法被替代。

二、险峰背后的虎啸岩茶园

国庆寻茶之旅是从3日攀爬虎啸岩寻找茶园开始的。虎啸岩在武夷山景区中算是一个小景点,名气不显,老杨是因为在出发之前偶然间喝了一款虎啸岩肉桂(简称“虎肉”),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山场的。走进景点大门,爬过一条开山凿石形成的小路,翻过一座陡峭的高山,经过半山腰的一个断壁峡谷,再往下经过一座凿山而成的观音菩萨塑像,再往下深入峡谷,才能见到虎啸岩山场的茶园。

虎啸岩山场的茶园都是在两山夹一沟的谷底土地中种植的,茶园成块状不练片、不连续分布,依山谷之势而成,土质是典型的沙土,部分茶树上挂有青苔。茶园及周边生态环境很好,各类虫子爬行在茶树叶片上啃食树叶,茶园旁的小溪中褐色的小鱼儿在欢快的游泳,蝴蝶在茶花上飞舞采蜜,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

令人惊奇的是,虎啸岩山场的茶园中弥漫着桂皮香和微微的奶香,很像我们在和正岩岩茶肉桂时能够闻到茶香。

虎啸岩是我第一个实地考察的山场,山场中独有的小环境特征可以与该山场岩茶的香气、口感特征相印和,充分验证了一点:好的山场环境才能出好茶,山场的小环境特征造就该山场茶品的独特口感、香气特征。

三、再说岩骨花香

10月2日、3日晚品茶、3日白天探访山场,寻茶之旅头两天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岩韵有了新的理解。武夷岩茶正岩茶的岩韵,用岩骨花香来概括笼统不好理解,感统身受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岩韵体现的是武夷山正岩范围内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的“地土香”。不同山场的茶体现出山场所在微环境带来的异香、口感。

2、好的鲜叶原料是好茶的基础,好的制作工艺才能造就好茶,好原料、好工艺综合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一款好茶。

3、好的岩茶一定要有明确的品种香。

4、每一款茶都在展现制茶师傅去茶的理解与认知。

5、岩茶从种植、采摘、制作、冲泡、品饮体现的是天人和一的自然之美。

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特征“岩韵”形成的条件


“岩韵"形成的条件

一,独特的立地条件

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特征“岩韵”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立地条件对岩茶品质的影响十分重大。

按《茶经》的说法,茶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的土壤条件介于烂石和砾壤之间,具有植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国民党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于1944年刊印的《茶叶研究所两年来工作概述》的《武夷茶岩土壤调查》中谈到:武夷岩茶品质之优秀向来认为是山川灵秀所钟,但其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却素无明确概念。为探求土壤之外界情况与内在因子对于岩茶品质的关系,并比较各岩土壤特质于民国31年(1944)着手调查武夷茶岩土壤,情况如下:本区所见土壤,有红壤、灰化红壤、灰棕壤、准黄壤、黄壤、残积土、紫色土、冲积土等,红壤之分布,大多在丘陵顶部及向阳之区,受当地温湿气候之强烈之影响。惟山区地质为第三纪紫红色岩层,未受火山岩侵入之影响,岩层平缓,经水流悠久之下切作用,造成外围之内向崖及中心之锥峦。内向崖及锥峦间,因岩层坚弱相叠,愈下硬度愈弱,水流之下切,造成狭窄幽深之溪谷,并于岩页稍厚处,造成大小山洞,至山内地形复杂,呈喀斯特之外貌,此种拟喀斯特复杂之地形,令山中微域气候变异多端,于是随地形与气候之不同,而有残积土、黄壤、准黄壤、灰化红壤等之分布。此外更因水系发达,在水源便利之区,开辟水田,生成湿土。山中溪流汇集之交点,地势旷坦每有冲积土之分布。九曲溪南及山之西北角,锥峦之间,土壤阴湿,且山顶多马尾松栎、槠、栲、朴等林木及芒箕骨、石松、蕨、薇等杂草,其残败遗体,落人谷中,致土壤受中庸之灰壤化作用而为灰棕壤。山之东南一隅,曾发现紫色土,为石灰性紫色页岩之生成物,其理化性尚未脱离母岩本质。这一调查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武夷茶岩土壤与岩茶品质的相关性。

一般说来,依栽培生长的地域划分,武夷岩茶分为正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和外山茶。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两涧”。中岩茶产于三坑两涧以外和九曲溪一带的岩山中。半岩茶产于丘陵地区。洲茶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的沙洲地。外山茶产于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周边地区。

二,品种:形成岩韵的先天条件

武夷山菜茶是有性生殖群体,称“武夷种”。武夷种茶树变化万千,武夷山因此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岩茶区的劳动人民,从武夷菜茶的原始品种的有性群体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积累了名目繁多的优秀单株,单株选择,分别采制,最后以成品茶质量是否优异作为选育的标准。这是武夷岩茶区选育技术的独到之处。如发现某些单株具有优秀品质,经反复评比,依据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的特点命以“花名"。所以林文治曾说过:“唯武夷地非常奇特,同一山岩,同一茶园,近在咫尺之茶树,韵味可能各异。”正因如此,才会有单株名丛的独负盛名。

三,独特的栽培管理

武夷山到处是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因为气候与地形的错综复杂,武夷岩茶的栽植也有其独特之处。当地的茶农大多利用幽谷、深坑、岩隙、山凹和部分缓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园。或者利用险峻的石隙,砌筑石座,运填客土,以蓄名丛。还有利用天然石缝寄植茶树的。这种特殊的盆栽式茶园是其他茶区所没有的。武夷岩茶的耕作采取深耕法、深耕吊土法、代替施肥的客土法等等,虽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有利于灭草除虫、土壤熟化,对岩茶的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山毛峰茶的茶韵是什么


黄山毛峰茶的茶韵是什么?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是好的象征,是一种境界。韵,声音均匀、和谐动听之意,通常是和气联系在一起的,称作“气韵”。茶汤除了色泽、香气、滋味外,还有气韵,称作“茶汤四相”。对“茶汤四相”的感受就称做茶韵。

但是因为茶品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不同。不同的茶有自己的“韵味”,如: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还有普洱茶的“陈韵”,西湖龙井的“雅韵”,黄山毛峰的“冷韵”,台湾冻顶的“喉韵”,岭头单枞的“蜜韵”,午子绿茶的“幽韵”,潮安凤凰水仙的“山韵”……

所谓的“轻香冷韵状元茗”就是黄山毛峰。

明代的许楚在《黄山游记》中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而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在待少量水浸润茶叶时,回旋轻摇数下,一股清幽雅香瞬间凝成茶雾,升了上来。

继续注水,宜浅不宜深,一朵朵如花似玉般的茶芽簇拥在一起,浮于水面之上。由于低温的原因,褶皱着的茶叶尚未舒展,轻泛绿,浅含黄,惹人怜惜。阵阵嫩香逐渐弥散,吹开茶叶轻抿一口,清甘、润爽之极。

何谓茶韵?常常与众茶人煮茶讨论,有的说是气,有的说是味,有的说是神,有的说是道,有的说是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韵在何方?韵在茶中,亦在茶外。北宋范温如此说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茶韵不仅仅是茶的形、色、香、味,而是品茶的一种体验、一种意会、一种感受,是品茶之后产生的愉悦、空灵,以及那浮想联翩的梦幻,还有那一种神怡之感、飘逸之感、逍遥之感!

韵似有形,更像无形。喝茶的人常说,好茶妙不可言,似乎在说茶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实,感受过茶韵的人永远忘不了那种昏眩、快慰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啊。她深藏不露,却霸气逼人!

茶叶中的“岩韵”是什么?


“岩韵”—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

现己无从查证,日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人说岩韵是品种香;有人说岩韵是地土香;有人说岩韵是“香清甘活”;有人说岩韵是“岩骨花香”;有人说说岩韵是中药味;有人说岩韵是石头味、粽叶香、青苔味、杯底香……没人能说得清楚,就连做茶的茶师也只能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味中有骨头等。

梁章钜(1845年)在《归田琐记》中对武夷岩茶称:“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再等而上之,则曰甘……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其微。”

古人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著名岩茶专家姚月明先生也在武夷岩茶鉴评方法中写道: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茶底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