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熟砖·7581,一部鲜活的普洱熟砖的历史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熟普洱与红茶的区别 白茶和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泡不开

【www.cy316.com - 熟普洱与红茶的区别】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国民熟砖·7581,一部鲜活的普洱熟砖的历史”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民熟砖·7581,一部鲜活的普洱熟砖的历史

很多人说,中茶云南普洱茶砖7581的历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普洱熟砖的历史,而促成这款经典熟茶的关键因素是它的品质始终如一。从茶人到茶客乃至不懂茶的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某些尘嚣落幕的故事,亦或跌宕离散的命运,去尝试所谓的经典。茶之所以经典,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们“喝到”的品质。这也是中茶人一如既往的追求,荣誉和过往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茶恪守制好茶、做好茶的的初心。

茶客谈论中茶·7581普洱茶砖

关于7581的历史标签或是故事,其实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数不胜数。比如:普洱熟茶人工渥堆发酵工艺的第一款熟砖;昆明茶厂普洱熟砖的经典标杆产品;40余年延续至今的熟茶产品等等。满满的荣誉和标签,在当下来看,好似一座熠熠生辉的雕塑。藉由杯盏中每一年的中茶7581熟砖茶,宛若拨开窗上珠帘一般瞥见。这也成了很多熟知7581产品茶客的谈资,或说是老茶客与新茶者之间隽永传承的话题。这其中固然是有很多趣味,但要想打开挑剔茶客的金口,除了7581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中茶7581熟砖一如既往的品质和口碑。

40余年“茶人”坚守的中茶·7581普洱茶砖

从1975年到2019年,7581产品作为人工渥堆发酵工艺的创始熟砖,已经有44年之多。这么多年来中茶7581产品从未间断。这款昆明茶厂1975年开始创制、以8级茶菁为主要拼配原料的普洱茶砖,7581已成普洱熟砖的代名词。不变的配方,如一的品质,唯一改变的就是生产的年份,以及对于茶砖工艺的精细化升级。中茶普洱的制茶人一直坚守,一如先辈品饮之初的味道。

消费者认可和肯定的中茶·7581普洱茶砖

“好茶只有喝到才知”,但要执念于一个故人对于茶的感觉,很多时候都不能算是自己的感悟。像看电影一样,电影上映的时候,其实评论的权利或是再创作的权利早已给了观众。至于能创造出的观影感,那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7581普洱茶砖也是一样,茶客才是茶的再创作者,这也是这些年来广大普洱茶消费者对于中茶7581普洱茶砖的认可和肯定。

cy316.com延伸阅读

茯砖历史及发展介绍


茯砖茶

茯砖茶是一个最具特色的黑茶产品。“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属黑茶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泾阳茯砖茶因茶品中生长繁殖有“金花菌”,极大地改变并提高了茶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这是茯砖茶的品质比其他茶品独特的原因所在。

泾阳茯砖茶是历史上历朝各代用于“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塞外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茶独有的风格。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茯砖茶品。

泾阳是历史上唯一的茯砖茶加工基地,茯砖茶能在泾阳筑制延续近千年,自然有其历史的必然。“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带有的,为什么在其他地方长不出来,而到泾阳就长出来呢?一是泾阳的水质,酸碱度和水中的矿物质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的条件需求。二是泾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这一独有气候条件,恰好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三是技术因素,也是人为因素。包括制作工艺,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发花的温度,筑制砖体的松紧度等。古时没有温度计和干湿仪,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感知来把握。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想把泾阳茯砖茶制作技术引进到泾阳之外去,均未成功。也说明历史上的“三不离”——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是有道理的,泾阳是茯砖茶最佳筑制生产地位也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

茯砖历史渊源及发展


茯砖茶是一个最具特色的黑茶产品。“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

泾阳茯砖茶是历史上历朝各代用于“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塞外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茶独有的风格。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茯砖茶品。泾阳是历史上唯一的茯砖茶加工基地,茯砖茶能在泾阳筑制延续近千年,自然有其历史的必然。

“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带有的,为什么在其他地方长不出来,而到泾阳就长出来呢?一是泾阳的水质,酸碱度和水中的矿物质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的条件需求。二是泾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这一独有气候条件,恰好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三是技术因素,也是人为因素。包括制作工艺,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发花的温度,筑制砖体的松紧度等。古时没有温度计和干湿仪,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感知来把握。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想把泾阳茯砖茶制作技术引进到泾阳之外去,均未成功。也说明历史上的“三不离”——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是有道理的,泾阳是茯砖茶最佳筑制生产地位也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

陆羽与《茶经》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竟陵子,湖北竟陵人。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记载:“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故陆羽自幼熟练于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年幼时已是茶艺高手。陆羽12岁时离开寺院,浪迹江湖。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得识竟陵太守李齐物,开始研习诗书。后又与礼部员外郎崔国辅结为忘年之交,而崔国辅与杜甫友善,长于五言古诗,陆羽受其指授,学问大进。陆羽22岁时告别家乡,云游天下,结交四方挚友,开始了立志茶学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陆羽住乌程苕溪(今湖州),结识了许多著名文人,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诗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各地茶的资料,江南清丽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倾力支援,给他带来了著书立说的激情。公元763年,即陆羽28岁时,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诞生了。

《茶经》对茶的起源传说、历史记载,采摘、加工、煮烹、品饮之法,水质、茶器,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从而使茶学升华为一门全新的、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崭新学科。《茶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步入成熟时期。

沙溪古镇,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一)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该组织宣称:“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台、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当时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古集市还保留得相当完备。”从此,这个被时光湮没、被岁月遗忘的滇西边远小镇,蜚声海外,成为与埃及国王谷、意大利庞贝古城、中国万里长城齐名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海外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住古老的马店客栈、听古戏台上着戏装的原生态白族腔、观兴教寺大殿神韵、过古桥、踏古栈道、走茶马古道,追寻那遥远、苍凉、悲壮的马帮传说……一页又一页,翻阅品读着这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

茶马文化价值非凡

来到剑川县沙溪古镇,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恍若时光倒流,回到遥远的茶马古道,徜徉在沙溪镇几百年岁月风雨洗涤的石板路上,古老的马店驿站接踵而至,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马鞍、马镫、马鞭、马铃、马灯,灶台与饭桌、板凳,就连那被油灯和灶火熏得黑油油的墙壁,都被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原本的模样。

犹如庞贝古城,被火山爆发凝固成永恒,沙溪古镇被岁月尘封。

因为她偏僻,所以被遗忘;因为她贫穷,所以免遭建设性破坏。没想到,偏僻与贫穷,竟然成为古镇的幸运。这也是茶马文化的幸运:完整保存了这唯一的茶马重镇。还因为剑川人对茶马文化那依依不舍的眷恋,自觉自愿的精心呵护。2005年,沙溪古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

见过了一些古城的过度商业开发,古街变成喧嚣的商业街,古色古香黯然失色,便越发被沙溪的宁静所震撼,踩着石板路,站在古戏楼下,置身兴教寺的大殿内,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十分荣幸,有一位“特殊导游”为我们引路。他就是白族文化学者,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与宗教艺术研究专家董增旭。他出版过多部专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8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国学大讲坛”多次做学术专题演讲。他的满腹经纶和生动讲解让我们大开眼界,亲切地称他“董博士”。

为什么茶马古道对沙溪古镇情有独钟,慷慨地给予她昌盛繁荣、璀璨似锦的奢华?

董增旭说,这首先是由沙溪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沙溪古镇坐落在黑潓江西岸鳌峰山北端,古镇的中心寺登街就在“鳌头”所在的缓坡上,是沙溪位置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依山傍水,大气磅礴,是沙溪古镇茶马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沙溪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和交通要冲。从这里北上可达我国康藏地区并进入印度;南下经大理、楚雄连接“五尺道”进入中原腹地;向西连接“博兰古道”、“永昌道”,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

现在的寺登街,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叫做“南坛”,意思是南面的佛坛。早在唐代以前这里就建有寺院。明朝永乐十三年,寺院扩建后名为兴教寺。从那时开始,“南坛”的地名就改为“寺登”了。

为什么叫“寺登”呢?“寺”指的就是“兴教寺”,“登”是白族语“地方”的意思。“寺登”,就是“兴教寺所在的地方”。白族人将“集市”称为“街子”,以兴教寺为中心的茶马古道集市形成以后,这里就叫寺登街,意思就是“寺院所在地方的街子”。

沙溪古镇既不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也不是茶马古道的终点,为什么唯此地一枝独秀,成为一串项链中体量最大、价值最高的那块宝石呢?

从地理位置和物质准备上来说,她是“鬼门关”的进出口,也是即将走向雪域高原的马帮商旅最后的补给站和休养所。由这里走出寨门,踏上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不是抒情诗,而是悲壮曲。马帮在“锅头”的带领下,穿行在高山峡谷、跋涉在激流险滩、挣扎在沼泽和原始森林的恐怖中,命悬一线,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谋生活。

茶马古道旁,埋葬着多少马帮客累累的白骨?马帮客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他们需要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撑。寺登街上的兴教寺与古戏台就成为连接神圣天堂与世间繁华的不二选择。

佛教寺庙大都建在风景秀丽的名山仙境,为什么在沙溪古镇上建有规模宏大的寺院?答案就是:精神需要。寺院里的佛祖神灵守护着古镇的百姓和在茶马古道上艰难跋涉的马帮商旅,马帮商旅供奉香火,虔诚跪拜,祈求佛祖神灵保佑,一路平安……对于那些经历了生死考验,终于攀过雪山、涉过激流、走出峡谷,回到沙溪的马帮商旅来说,寺登街就是“人间天堂”,他们要尽情欢歌、享受生活,准备着再闯“鬼门关”。

“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兴于宋代。所谓“茶马互市”就是以物易物,用我国康藏地区的特产马匹、皮毛、麝香、藏红花、贝母、虫草等与云南、四川的茶叶、盐巴、布帛、糖等生活必需品,通过马帮驮运进行交易。《太平寰宇记》记载:“番部地蛮夷混杂、无市肆,每汉人与之博易,不见使钱。汉用绸紬、茶、布,番部用椒、马之类。”因为藏民对于茶叶的需求量最大,所以“以茶易马”的交易数额是最大的。

董增旭说,茶马古道及其茶马文化具有非凡的价值,是一部让我们常读常新的史书。比如,我们以往对茶马文化的认识,更多局限在茶马古道是一条经济贸易通道,这就未免忽视了她在国家政治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统一中的独特作用。

藏族人民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这是高海拔、高严寒的干旱地区,缺乏蔬菜、水果,饮食以乳肉、青稞、糌粑为主。在滇茶入藏之前,藏族先民只能采集一些树叶或一些植物的根茎,用土碱熬制代茶,不仅取之困难,而且难以入口。云南、四川盛产茶叶,沙溪古镇周边地区就有很多盐井开采,使得这里成为茶叶和盐巴的最大集散地。

滇茶入藏最早应在唐(吐蕃)时期,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就带去了茶叶。茶叶最早是作为宫廷药用,继而成为高官、贵族的饮品,后来才渐渐传播到民间。

茶叶为何如此珍贵?因为茶叶可以分解油腻,帮助消化,解毒祛病,补充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滴露漫录》记载说:“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国家大经。”

由“关国家大经”这5个字可知茶叶和盐巴的重要性已经同康藏地区的经济和政治联系起来。要知道,马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的作用就相当于后来的坦克战车,吐蕃为什么肯用马匹换取茶叶和盐巴?史料中有许多藏人“嗜茶如命”、“如不得茶,则病且死”的记载。没有茶叶,消化不良,人就生病,没有盐巴,人就浑身无力。藏族地区的民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从这一角度讲,茶马古道进一步密切了藏族人民与祖国母亲的血肉联系。

兴教寺的文化内涵

董增旭介绍说,沙溪古镇以寺登街为中心展开四方街等布局,兴教寺是寺登街的核心。

兴教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兴教寺内保存的明代壁画深受中原绘画风格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白族绘画艺术的瑰宝。兴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高超的明代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兴教寺大殿的建筑结构特点:南北顺深长18米,东西进深14.5米,高19米。梁柱肥硕,雄浑凝重,斗拱浑厚大方,12根立柱微微倾斜,中间用两架过梁、穿枋支撑屋顶,建筑物的重力被合理地分解到了斗拱和立柱墙体上,形成大殿如此巨大开阔的空间,而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而且,这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极强。大家知道,云南是地震多发区,但是,历经600年间多次地震的破坏,它巍然屹立,丝毫不变形。

这些建筑的梁柱衔接手法精巧复杂,做工大气,既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古建筑大殿式样遗风,又深受白族建筑风格和藏密寺院建筑风范的影响,属国内罕见。

大殿的重檐九脊顶也是兴教寺的特色之一。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的最大皇家建筑,房屋建筑总共有9990多间,但是,重檐脊顶的只有太和殿、中和殿等几处宫殿。因为在古代建筑规范中,只有皇帝用于大典或规格较高寺院才能使用重檐脊顶的建筑。这座大殿俗称万佛殿,但殿内原供的是五方佛。五方佛是佛教密宗最主要的本尊,其规格之高从大殿的重檐九脊顶就可以看出。

一座兴教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大殿正面门楣上的《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壁画,整幅画面人物众多,蔚为壮观,人物比例精当,造型生动,神态栩栩如生,各呈异彩,绘画风格具有唐宋遗风,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一脉相承,是兴教寺现存20多幅壁画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我们花几十万元修复一幅古壁画,有的人看了觉得值吗?怎么感觉跟没修复的差不多?这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修复理念和修复技术,最小干预,修旧如旧,能够使壁画得到最好保护,延年益寿,让后代子孙欣赏古典文化之美。

兴教寺作为著名的佛教寺院,关于它的宗教活动提及的人很少,而明代杨升庵和李元阳游兴教寺所题的《海棠诗》却是历代沙溪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文学美谈。杨升庵是明代状元,曾当过嘉靖皇帝讲经的老师,后来因为“议大礼”而触怒皇帝,被谪戍云南永昌郡,终身不赦。李元阳是明代进士,官至“翰林庶吉士”,因为看不惯官场黑暗,借故辞官赋闲。“杨李”同是官场失意的才子,经常结伴同游吟诗作赋,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赋。

明嘉靖九年,二人游览石宝山后到兴教寺住宿,恰逢寺内两株海棠盛放,艳而不妖,丽而不媚,不开在帝都京师,博取显贵青睐,也不开在高官大户的花园中,却与世无争地独自开放在这乡村古寺之中,眼前的这一景象使落难当朝的状元郎杨升庵感慨万千,于是,挥毫题诗于寺院墙壁上:

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

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杨李”二人住宿山倌(兴教寺)时,刚从石宝山下来,累得大汗淋漓,满面灰尘,有几位教书先生在里面谈今说古,吟诗作赋,没搭理他们。此时,李元阳看到杨升庵的题诗,于是赋诗二首。这一首是写给山倌中那几位瞧不起人的教书先生,诗云:

意浓姿淡浣新红,山倌相逢二月中;

区别要君重着眼,野桃篱杏烂成丛。

意思是说,在春光明媚的二月中与你们在山倌中相逢,本来是很好的缘分,但是以衣冠取人实在不应该,并调侃这样的教书匠,就像路边随处可见的“野桃”和“篱杏”一样。

李元阳的另一首诗是回赋“京华一朵千金价”,愿把自己的才学向海棠一样奉献给边疆百姓的杨升庵,诗云:

国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比去年芳;

莫言空谷知音少,也有题词玉署郎。

第二天清晨,几位教书先生看到了寺壁上的题诗与落款,自觉有眼无珠,惭愧难当,仰慕很久的“国色名花”到了身边竟然不知道,而且还看不起他们,赶紧跑到街上到处找,但高人已一去不复返,只留下如此美诗美谈世代相传。

沙溪茶马古道链接:沙溪古镇,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二)

更多茶马古道历史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沙溪古镇,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二)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该组织宣称:“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台、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当时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古集市还保留得相当完备。”从此,这个被时光湮没、被岁月遗忘的滇西边远小镇,蜚声海外,成为与埃及国王谷、意大利庞贝古城、中国万里长城齐名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海外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住古老的马店客栈、听古戏台上着戏装的原生态白族腔、观兴教寺大殿神韵、过古桥、踏古栈道、走茶马古道,追寻那遥远、苍凉、悲壮的马帮传说……一页又一页,翻阅品读着这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五星级”马店欧阳大院

沙溪古镇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有无数的马店分布在以寺登街为中心,以四方街为辐射的各个巷道中。这些马店的特点大都是前铺后院,既可以经商,又可以住宿。马店有大小,等级有高低。董增旭把我们领进一个深宅大院,这就是被誉为寺登街上的“五星级”马店欧阳大院。

据欧阳家谱记载,其祖上欧阳子群是江西庐陵郡人,明代官宦,奉旨开垦西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沙溪的望族。清朝末年,马锅头出身的欧阳景成为沙溪首富,于是建造了这最为气派的欧阳大院。

欧阳大院在寺登街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它超越了单一的白族传统“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形式,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很巧妙地把民居与马店的双重功用发挥到了极致。它由相当紧凑的三座“三坊一照壁”连贯而成,整个建筑构思精巧,有分有合,气度不凡。南大院是家居,中院是供马帮商旅住宿的“上等客房”,北院为马厩。整座院落“耕读”文化气息浓厚,从雕刻、彩绘、装修、布局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了白族古建筑的精湛技艺,是茶马古道历史遗留在古镇上的珍贵文化遗产。

欧阳大院大门是用沙溪特有的红沙石雕砌而成,门墩、门面雕琢精细,处处充满变化,稳重中显出大气,门头上左右两边的题诗,表明了主人的追求与志向。右边题诗为:

问我归心向何处,三分周孔二分庄;

过客不需频问询,读书声里是吾家。

表达了主人追求与崇尚汉文化的思想。左边题诗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道出了主人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织布种桑,童孙帮耕”其乐融融的田园农耕生活。

大门上雕刻有“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的“嵌字联”。主人还把处事治家格言,在大门上用马、羊、虎、犬四种动物的雕刻给予形象体现,并分别旁题:处事忠为主、为人孝作先、节乃见志坚、心直义能全,以此对应儒家忠、孝、节、义四种传统美德。

从大门进入,通过幽深的小巷道,厚实高大的照壁突然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仰望才能看到照壁的顶部,照壁上绘有“务农为业”和“读书生涯”等众多人物山水画,还书写有“黎明即起、清扫庭院”的《朱子家训》。照壁中间“六一家声”四个大字则道明了大院主人与欧阳修有世系关系。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置身庭院,犹如处于深宫。主人生活的起居场所,正中堂屋雕刻有“百福百寿”的六扇木雕格子门,雕梁画栋,高大气派,极其宽敞。

从大院进入作为厨房的右天井,这里古井依旧,古灶犹存,古厨具、壁柜里一应用品琳琅满目,古灶上遗留的松脂垢,诉说着在没有电灯的时代人们照明的方式。这间巨大的厨房并非主人一家单独使用,而是提供给往来的马帮商客共同使用,深井、巨灶……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往昔人声鼎沸、旅客盈门的繁华。

如果不是“特殊导游”董增旭的指点,我们想不到在厨房过道顶上,还有一间设计巧妙的密室,只能容纳一张床和两个人站立,墙壁夹层是中空的,那是提供给马帮商旅储藏金银财宝的“保险柜”。

大院两边是厢房,推开右边厢房的过道格子门,绕过屏风,展现在面前的院落比大院稍小,但是更为精致。这里花草相间、苔痕处处,迎面精巧的照壁上题有“秀霭庐陵”四字行楷,寓意沙溪欧阳家与江西庐陵欧阳修家乡一脉相连。到了庭院中回头一望,屏风前的小天台就是欧阳家的戏台。庭院两边装饰有精美木雕门窗的厢房就是欧阳大院里的小包间,每个包间的床铺底下都设有专门供马帮商旅储藏金银盘缠等贵重物品的墙壁暗柜,那是供客人专用的“保险柜”。为了防御土匪打劫,保证住店旅客的生命安全,院内设有一个可以容纳20人藏身的秘密地下室。这个院落就是用来接待往来富商和地方名宦的“上等客房”。

在“上等客房”的北面是一座“三坊一照壁”的马厩。马厩的门头上绘画有“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寓意“弼马温”在此看管马店,商客尽管放心睡觉……

在古镇繁华与土匪横行的年代,独具匠心的欧阳大院,既能为长途跋涉的马帮商旅提供舒适歇息的住所,又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在洋溢着浓郁“耕读”文化气息的马店包间里边看戏、边饮酒、边品茶……哪一个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商旅,可以抵御得住这“五星级”马店的诱惑?

马帮文化与禁忌

马帮文化是茶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董增旭介绍说,由于马帮文化的特殊性,史书史料鲜有记载,多为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这就越发显得其珍贵,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遍访知情老人,记录下口述历史。

茶马文化的精髓,就是闪烁在茶马古道上的人文精神——冒险与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征服精神。

赶马帮就是冒险,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谋生活。只要走上马帮路,是死是活,是挣钱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就全靠马帮的运气和能耐了。

什么人能赶马帮?无论在西南哪个地方、哪个民族,那都是些勇敢无畏、能吃苦不怕死、意志坚韧、身体强健、生存能力极强的人。赶马帮必须冒险,但是,冒险并不仅仅是拿生命财产孤注一掷,狂赌一回,还需要有非凡的胆识、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临危不惧巧于周旋精于算计的行程指挥、诚信为本的经商人脉,等等,而其中的佼佼者,才有可能成为马帮的首领——马锅头。

为什么叫马锅头呢?一支马帮从沙溪出发奔向西藏拉萨等地,行程4000多公里,要走3个多月110多天。一路风餐露宿,就靠一顶帐篷、一口锅,架锅造饭,是维持生命的根本,也是保证行程的根本,马锅头就管这最根本的东西。何处露宿、何时造饭、何日赶到哪里交易?遇到土匪强盗怎么办?全靠马锅头丰富的经验、智慧和勇气来处置。

马帮每一次踏上征程,都是鬼门关上走一遭,生死之间,命悬一线。当今有些职业探险家重走茶马古道,他们对先辈马帮的冒险精神和超凡生存能力叹为观止、深深折服。因为马帮是在没有任何现代保障措施、通讯手段、供给后援的情况下孤独前行的。茶马古道,高山峡谷、悬崖峭壁、激流险滩、原始森林、沼泽泥潭、风霜雨雪、毒蛇猛兽、瘟疫疾病……大自然的冷酷和异常危险,随时随地都能置人于死地,更有十分猖獗的土匪强盗劫财害命。

历史已经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令现今的我们无法想象,一路惊险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这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体现。

茶马古道上流传着许多苍凉凄美的故事。董增旭讲述了一个“女马锅头”的真实故事:一位年轻英俊的马锅头爱上一位美丽的白族姑娘,结婚后不久,马锅头就出去赶马帮,临行前他许下诺言,这次赶马帮回来,就再也不去冒险了,和她在家中过安安稳稳的生活。因为赶马就是生死冒险,在当地就有“砍柴莫砍葡萄柴,有女不嫁赶马人;你要娶我莫出去,你要赶马莫娶我”的歌谣,所以当地姑娘都不愿嫁给赶马人。男人出去赶马以后,新娘日日翘首以盼,马帮终于回来,却不见了马锅头的身影。马帮们说,锅头变心了,看上另一个女人,在当地结婚,不要她了。其实,是马帮遭遇土匪,为保全马帮,锅头绝命荒野……新娘不信,非要随马帮出征,来到丈夫的殉难处,竟连白骨也找不到一根。新娘痛哭之后,发誓替他走没有走完的路,在生下了马锅头的遗腹子后,削发做了一个女马锅头,一辈子把自己当男人。这个著名的女马锅头就是寺登街上欧阳家的老祖母,她一直活到2005年,去世时94岁,终生未再嫁。

马帮多以家族、民族、宗教、乡邻、伙伴等关系为纽带组成,赶马人与马锅头之间关系密切,大家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顶帐篷,一天到晚形影不离,马帮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往往亲如一家。马帮经常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遇人遇事,大家最好是宽让容忍,和气为上,否则就将处处碰壁,时时遇麻烦。所以马帮就有了难能可贵的宽容、亲和与合作的精神。遇到别的马帮的人或骡马病了,要给予帮助。路断了,就一起合力去修。缺了粮食、草料,也会相互接济。争抢道路,争抢草场,争抢客户货物,只会两败俱伤,对谁都没好处,这是马帮最忌讳的。

马帮是一个相信神灵的群体,路上逢庙就拜,祈求顺利。在路上,马帮禁忌很多。比如“开亮(露宿)”时,饭勺不能放在锅里,否则过河时马会“放鸭子(马匹掉入水中)”,饭勺不能敲锅边,否则途中会有吵架、马匹摔坏等不祥事件发生。他们还崇拜山神,替身是草果。在野外露宿,要先用菜饭撒祭山神,然后丢几粒草果在火塘中。马帮还崇敬路神,标志物是草鞋,草鞋穿烂不能乱扔,要带到宿营地火化。如果遇到中途迷路、大雪封山,只需为马蹄绑上草鞋,就可以上路行走。

赶马人有许多语言禁忌,比如:打尖是途中稍歇,开稍是吃晌午饭,开亮是野外宿营……有些数字谐音不吉,就借用它字代替,比如“三”谐“丧”,以“神”字代替。有些含凶义的词语,则采取回避或替代的方式,比如,老虎叫高鹰、大猫子,蛇叫老梭,狼叫山兵,如果遇洪水断路就叫开顺,送葬叫送财神、进财,其含义就是讨个口彩的意思。

马帮还有衣食禁忌,衣服款式以宽大为宜,忌错扣和敞胸露怀,裹腿不得松散,忌跨越草帽,忌乱抛草鞋。饭前忌敲空碗空筷,忌筷子直插饭食上,忌吃饭串门,吃饭不得坐门槛或马鞍,忌吃途中捡到的食物。马帮在开饭时,不管什么人路过,一定要邀请同食,即使是飞禽走兽经过,也要抛丢食物喂它。

董增旭说,以前,人们多将这些禁忌看作迷信,其实,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特殊语言文化,而且,其中也不乏科学因素,比如,开亮(露宿)忌宿沙河畔、大篝口和悬崖下,黑气蔽天、白气铺地忌出行,风卷尘沙、风阻行人、风吼如嚎慎出行,有雷、霆、电、霹忌出行等就很符合现代防灾减灾要求。

沙溪茶马古道链接:沙溪古镇,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一)

更多茶马古道历史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带您了解普洱熟茶的历史


众所周知,云南生产熟茶始于1974年。普洱茶历史上,何年何地开始生产熟茶,书本上没有较为明确的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台湾出版的《普洱茶》一书,称为末代熟紧茶。作者在1993年4月4日于云南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展示。末代,指的是清末民初。思茅当地报纸亦报道展示的末代熟紧茶生产于1927年。记得八十年代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香港茶人陆伟镇先生说过熟茶生产50年代初才在香港出现。为搞清熟茶的历史,我最近到香港走访了现年八十六岁高龄的陆伟镇老先生。

我同陆伟镇老先生于1982年在杭州茶叶出口洽谈会上相识,他16岁在广州当茶叶学徒,后移居香港,毕生做茶叶生意。我们多年不见,相见分外高兴。他虽然退了休,还在为元亨茶行顾问茶事。他生命中的70年,是同普洱茶连在一起的,他是普洱茶历史变迁的活见证。

陆老先生提供了一份文字材料。1948年以前,云南只有紧压茶到港。50年代初云南货到港大部份改为散茶。老先生不知道的是,建国初期内地土改,茶行老板成分高,正在运动中,故而紧茶加工中断了。云南山高路险,旅途遥远,茶行雇佣马帮,一匹马只能驮运50公斤散茶,紧压茶却可以驮运70公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运输方式,决定了紧压茶的身世。

我查阅了与紧压茶生产有关地区大理、版纳和思茅的文史资料,1974年以前都没有熟茶生产的记录。没有熟散茶,自然不会有熟紧茶了,因为生紧茶不可能再人工发酵为熟紧茶。是时香港经济发生变化,地价高涨,散茶体积大,存放成本高,人们发明了发水便利快速生产普洱茶的方法。又一个历史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50~70年代香港人工发酵加工云南普洱散茶有如下数家:联兴隆、南记、生记、林记、宝泰、同安及长洲福华等。50年代,内地同香港几乎没有沟通,但香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消息还是传了进来。1955年11月2日,省公司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由于缺少资信,试验不了了之。1973年4月3日,省公司召开茶叶加工座谈会,上午传达外贸部李强副部长讲话,下午讨论,下关茶厂的代表林兴云问李强副部长讲话中提到的普洱茶是指什么茶。事实上李强副部长讲话指的就是今天所说的人工发酵普洱茶。

许多普洱茶书对熟茶一贬再贬。当我写了云南普洱沱茶在法国大行其道后,有人专门问我,到法国的云南沱茶是生普还是熟普。回答是肯定的:熟普!云南普洱沱茶是用人工发酵普洱散茶压制的,法国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对云南沱茶进行的系列研究和药理实验,对象都是熟茶。法国人与我们不同,注重药理结果而不过分注重过程。话又说回来,等几十年的陈化期,法国人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

云南1974年开始试验人工发酵普洱茶,几十年来基本上出的是熟茶,生茶出口比重不大。尚未陈化的生茶,不是定义上的普洱茶,在外贸部的出口统计和海关的分类上都列入了绿茶类。人工发酵普洱茶是发明创造,与自然发酵异曲同工。当然,人工发酵做出的普洱茶并不等于陈年普洱,陈年是需要岁月洗礼的,只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陈化时间大大少于自然发酵。

人工发酵普洱茶品质的好坏,既决定于渥堆技术,又决定于存放时间。发酵时出现黑霉和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就报废了。熟茶的优点是立竿见影,存放五年以上就能喝到一杯醇和的普洱茶,缺点是渥堆发酵茶身受损,不耐放。生茶的优点是自然底气足,在陈化过程中茶味变化多端,耐放,待醇和时,茶汤中还有一股活力;缺点是陈化周期长,老子存茶儿子喝,会渐渐脱离现代人的生活意识。

市场上有人提倡喝尚未陈化的生饼,那不是喝普洱,是喝绿茶,一是浪费,二是喝不出普洱茶特有的滋味和陈香,喝不到历史、喝不到普洱茶奉献给人类有益健康的微生物创造的另一个奇妙世界。有一个茶友说得好,霸气大的新的生茶,现在喝一是口感不好,二来也是浪费;没霸气的新的生茶,尽管口感还行,但是达不到甘纯滑陈的口感;没霸气的新茶,存放也没用,不如现在喝。

云南大叶种茶苦涩味重,太霸气,对味觉的刺激太强,生产的滇青茶和滇绿茶口味不适合已适应小叶种绿茶口味的许多销区。二十多年来,我们邮寄大量云南绿茶样品到非洲绿茶销区,甚至组团到摩洛哥等国推销,但一点回应都没有,一斤茶也卖不出去。普洱茶的醇是由生涩对应来的,越生涩转化得越醇。小叶种普洱茶不耐放,不出醇,因为它不够苦涩。正如食用葡萄太甜,也不出醇,又如同酿酒葡萄,苦涩味极重,当水果吃,味则不对路。云南大叶种茶在自然演化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通过后发酵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若要喝绿茶,有龙井,有碧螺春,小家碧玉,性格柔和,没必要去会五大三粗、生涩刺喉、还不会温顺体贴的高原汉子。

文革砖与普洱茶在台湾


历史的记载分正史和野史,但有时候正史未必正,野史也未必野。因为一旦统治者控了宣传工具和舆论喉舌后,有些符合自身利益的颠倒是非的所谓正史就出现了。

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也有自己的历史,过去延续下来的茶也可以通过生产史料和图片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一般的按时间流水为主线的关于普洱的史料。这个很重要,但往往又被忽视,所以在我们研究普洱茶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的窘相。

我记得初中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发现历史书上都特书大书抗战胜利在于GCD,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也只好被灌输的接受。但到一些历史数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前后矛盾。我记得历史书上有说,正面战场侵华日军死亡九十多万人,但整本史书被小编写的天花龙凤最为炫耀的就是平型关战役的1000多号人,所谓百团大战中连伪军加起来近一万人,那么其余九十多玩日军是怎么样死的呢?看到这个数据,十三岁的我那个年代大体也能透过逻辑大约知道历史的真相了。

其实普洱茶的历史真相很关键,但往往被主流宣传机构选择遗忘。应该说整体的普洱茶发展应该是在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激励下持续发展,但政府往往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把有些难度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好比普洱历史图谱的建立,我就看云南方面不论是官方还是媒体都一片空白,一味宣传文化生活记载,把最关键的真相遗忘。专业媒体是干什么的,是把读者最想了解的事情和真相披露出来才是自己的职责,可惜呀。

记得当年我曾经问我师傅钟汉荣,红印他接触过没有,雪印好不好喝。他竟然听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他问我红印是什么,雪印又是啥?而钟师傅是60年代末到香港开始从事普洱茶交易的,没理由连大名鼎鼎的红印,雪印都不清楚。后来我终于琢磨明白了,当年这些茶无非就是云南青饼哪一批批的,没有红印,雪印这些好听的名字,直到普洱茶传到台湾了,善于文化行销的台湾茶商给这些貌似零零碎碎,互不牵连的普洱茶品种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名字,让这些死气沉沉的普洱茶饼砖沱突然间焕发出一些灵气,便生动活泼起来了,这就是有文化的魔力。我记得昌泰当年那款行内都知道但外界都没有听过的歪沱,我给他起了个貌似邻居小芳'一样的亲切名字小歪,立马这款沱就恍如有了生命一般,不知不觉在普洱茶界内便名气大增,传播出去了。

实事求是的说,普洱茶有今天香港茶商功不可没,但台湾茶商更是厥功至伟。把这些历史零碎之茶,经过一定梳理,然后在重新给予朗朗上口的名字,所谓文化开路,这生意从此便畅通起来了。只是虽然台湾人对普洱茶的推广功劳很大,但同样也带来不少问题,引起不少新晋普洱学者的诟病。

我记着刚学普洱茶的时候,碰到所谓的73青饼,也就是小绿印,其实不是公元1973年的,然后又被解释成民国73年的,也就是1984年,便貌似接近真实了。然手又是88青不是88年的,99绿大树不是99年的诸如此类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问题。后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只要搞清楚这些名称对应是哪批茶就好了,不必锱铢必较多几年少几年的,但作为研究搞清楚真相最起码也不是坏事。

台湾茶商善于文化行销,也善于在模凌两可的历史纠纷中浑水摸鱼一把,比如七三青就是这类情况,当然七三字样的不止七三青小绿印,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七三厚砖,它类属文革系列砖中,而且是文革类砖中最开门的最举重轻重的。

终于回到文革砖的问题了。其实正如《深邃七子世界》一书中所述,所谓文革砖并非是这些普洱茶砖的真实名字,而是行销市场给予的这一类茶的划分,是市场而来的。好比文革壶,文革瓷。偏偏这个文革砖的命名又是来自宝岛台湾。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泱泱大陆,普洱文化之弱。一天到晚由政府到协会都是海一样的论坛务虚研讨会,整介个那个的有的没的的名堂,但关于普洱真实情况的研究却一片空白。虽然真实的资料都在大陆,都在厂家,但没有官方或者专业媒体去深入其中调查研究,然后整理成册,让历史的真相清晰出来。于是乎有关普洱茶的前世今生的论述都由台湾方面主导。但台湾方面的出发点往往都是结合自身经济情况,有选择遗忘,有选择模糊。

我以前一直以台湾史料为依据去认识普洱茶,一直到2011年,我在昆明某茶行碰到一批文革砖。这批文革砖我曾经在2004年芳村喝过,也见过,但偏偏没有看到过有内飞的。但那次在昆明我见到同样这批砖茶,上面有内飞,清晰的印着下关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当然我运气好,我一连喝了三款,另外两款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和景谷茶厂文革委员会的内飞。

一时间我觉很新奇,三款边销茶我喝过后,从口感化度上分析,文革时期出品确凿无疑。但为何这类要素清晰齐全的文革时期产品,却没有在《深邃的七子世界》这本专业普洱图谱中的文革砖目录中呢?事后,我和台湾五行图书的老梁社长和小梁社长都提及此事,告诉他们这个昆明茶商的地址,希望杂志社有机会可以采访他,以完善文革砖图谱系列。再后来我也把这个题材提供给昆明的《普洱》杂志,他们一天到晚在找素材,这个文革砖的故事破朔迷离,很有读头,我希望他们去采访发布。可惜最终都不了了之了,哎,可惜。

今天,我终于又再次翻开《深邃的七子世界》一书中关于文革砖的论述。我才发现作者还是很有心的,也许当初他本来大体就知道一些真相,或者觉得很多品种的真实年份值得推敲,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命名什么文革砖而是命名为文革类砖,中间多了个类字,我才发现,心中不免笑了起来,中国文字真是博大精深。还是作者够滑头,够明哲保身呀,看来当年他写到这一篇的时候,还是心有犹豫,底气不足,便写的留有余地起来。

百度文革,所谓文革十年,就是指1966-1976年,这十年期间云南普洱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文革砖,文革类砖又包括些啥,有了个类字发挥余地就大了。

翻开《深邃七子世界》文革类砖图谱中,我发现,竟然大部分文革类砖都是熟砖,生砖就是第一批景谷试验生砖。了解普洱茶历史的朋友大体知道,云南厂家有记载生产普洱熟茶的时期大约从1975年起。从逻辑上看,应该还是有熟砖能够的上文革时期生产的砖的,是最多也是文革后期,至于文革类砖的定义怎么区分,当然就得由发明这个词的作者本人去说明了。

终于,我决定回到最简单最真实的定义中去看待文革砖,就是文革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砖,根据历史真实请款,文革砖应该是生砖占据了绝大部分数量,而熟砖估计只是一点,或者根本就没有。

研究普洱茶生产历史,您会发现以往普洱饼砖沱的分布是这样的,砖都去边疆游牧地区,沱去重庆四川地区,而饼则来到港澳台,直到有了熟砖后,砖才到港澳台,因为边疆人民不喝熟茶。从普洱熟茶从75年才开始定型这个时间点看,绝大部分熟砖,都过了1976年这个文革结束分划年。

文革砖,文革砖,顾名思义就是文革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砖,我都是这么理解的,天知道才重新翻看图谱,竟然是文革类砖哎,一个类字就模糊了一个时代的普洱茶呀,呜呼。

最后,我只想说,文革砖当年也应该是大批量生产过的,毕竟有跨越十年这么长时间,喝生砖是边疆牧民日常生活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许都是敲碎了做酥油茶居多,牧民一天不喝这类掺有生砖的酥油茶一天就不得劲。所以都是当即消耗居多,牧民估计也木有啥越陈越香概念,所以要不就是喝掉了,要不就是过期扔掉了,这个和早期沱茶一样,谁见过大量八十年代以前的沱茶呢?

所以当您见到一片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砖后,必须有两个反应,首先反应就是它是一片假茶,因为真正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真文革砖凤毛麟角,好比一个玩香高手告诉我,只要你一见到奇楠就十有八九是假,这点我超级认同。而且只要饼用料工整的都是假的,饼是熟茶的但又写文革委员会的也是假的,有外包装纸的更是假的,康砖符砖不包括。但用料极端粗老的,带有大量梗的,四个角磨的光滑的,或者像被猪啃过的,又木有外包装的,就十有八九是真实意义的文革砖。最后,我和大家再交待一下,必须区分清楚文革砖是和文革类砖不是一个概念来的,哈哈哈哈哈。

生活里的茶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艺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而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

……

就如我所倡导的茶生活方式

生活里的茶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香高和寡也许涩苦浓稠

也许

也许它只是一杯水

重在活的一份心境

一种态度

一种修养

一种自我世界里的创造

……

日日用器

我便会除了它的用也要美

除了它的美也要合手合心意

所以便有了诗意的妆点与创作

将一尾小鱼游画进日日入口的斗笠盏上

让心思循着鱼儿与明亮的茶汤

伴着那份有温度的温润如玉

寻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悦境中

……

我的眼里也许装不下整个世界

却装得下那一方小世界里的

一花一鱼一香茗

……

……

清安

瓷画

感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