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的茶叶:20万一斤天价的熊猫茶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叶的茶语 茶叶的散茶 茶叶虾的茶

茶叶的茶语。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贵的茶叶:20万一斤天价的熊猫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最贵的茶叶:20万一斤天价的熊猫茶”相关知识!

熊猫茶,是用熊猫的粪便培育出来的茶叶,号称国茶,熊猫茶的创意史无前例,20万一斤,物以稀为贵,它将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名茶。

环保汉字熊猫书画家,四川大学老师安石一篇“用熊猫粪便培育茶叶”的文章获得四川省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安石定价为每斤21.9865万元,极品每两2186元。2012年03月27日,创始人安琰石表示借此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贵的茶叶。

2012年03月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熊猫茶”正式上市销售,上市的“熊猫茶”仅为21份,销售约2万元人民币,仅为一两。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茶叶,创始人安琰石还将借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贵茶叶。 

该茶叶由熊猫粪便种植而成,“熊猫茶”稀品售价高达22万元一斤。

“熊猫茶”是指生长在四川雅安顶峰村熊猫生态茶山、采用熊猫粪便种植的茶。2012年3月17日,采茶姑娘在四川雅安开始了“熊猫茶”的首次采选。顶级“熊猫茶”定价为每斤219865元人民币,寓意“21世纪地球村长久发展顺利,我有环保责任”。

2012年03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天价“熊猫茶”开卖。

世界上最贵的茶叶,20万一斤天价熊猫茶,用熊猫粪便滋养出来的熊猫故乡茶稀品,价格相当于目前市面上最贵竹叶青的10倍,其功效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是炒的?就要等专家们验证过才知道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最贵的茶叶排名 西湖龙井居然排第三


茶叶的价格是非常多的,其中一些名贵茶的价格和普通茶的价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最贵的茶叶排名,感兴趣的朋友们来看看哦~

【中国最贵的茶叶排名】

NO.1:云南金瓜贡茶

云南盛产的茶叶都是非常出名的,云南普洱很多人都爱喝。而云南还有一种茶叶是非常名贵的,就是云南金瓜贡茶了。云南金瓜贡茶是普洱茶中最有名的,也算是国家二级文物了一直都在故宫收藏着。在2007年被云南人民迎接回普洱市,单单只是投保金额就要1999万了。云南金瓜贡茶可以说是神茶了,售价在35万元100克非常贵,中国十大名茶,应该都是供人们供奉的了并不会售卖。

NO.2: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茶

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是绝对的珍稀茶叶,现在为止还仅剩六棵母树大红袍,早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在1998年的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有土豪用15.68万的高价拍下了20克的母树大红袍。在2005年的第七届武夷山茶文化节,20克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被拍卖出了20万的天价,这相当于是1040万元一公斤了。在今年的二月份拍卖会,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经营权被以960万元拍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茶可以说是无价的了。

17~20世纪茶叶贸易的海上之路(法国)


前言:跨越两大洋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茶叶种植历史更悠久?中国云南山丘上的茶叶?抑或是印度大吉岭陡峭斜坡上的茶叶?

还有什么能比得上18世纪法国着名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油画如此精妙地再现出欧洲下午茶时间的情景?

还有什么能比17至20世纪的海运贸易公司更能代表欧洲航海业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船员绕过好望角,远渡重洋到达亚洲,带回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那一箱箱利润巨大的茶叶?

17世纪,以东印度为媒介,茶叶开始出现在欧洲大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茶叶引入欧洲。

18世纪,欧洲人只能在马塔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广东购买茶叶。由于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仍处于半封闭状态,许多中国商贩都是乘坐小艇前往爪哇的港口被迫对外开放。同一时期,英国人把中国政府割让给他们的香港建成港口,从此,欧洲船只可以直接从此进货。

各国的快速帆船在大洋间展开的激烈竞赛表现了当时欧洲人对茶的迷恋以及茶叶贸易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19世纪,印度欧洲的海洋之路是商船们最不常走的路线。

茶叶的海洋历史随着荷兰和英国向美洲移民而逐渐在大西洋上展开,可是不久,商人们由于无法忍受北美茶叶的沉重赋税,开始抵制进口,直到1773年12月的一天波士顿茶叶工党揭竿而起葡萄牙与中国的初期贸易往来与一个传播甚广的观点恰恰相反,茶叶在欧洲的最初传播并非通过英国人。在欧洲,首先是因为航海强国葡萄牙和荷兰,然后是法国和英国,欧洲的皇室才形成了品茶的习惯。

1517年葡萄牙的一支船队在中国广东靠航,从而打开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当时正是中国明朝时期,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建立了一个葡萄牙机构。当时的明王朝,把茶叶当作主要的出口商品。

1580年至1640年之间,葡萄牙与亚洲之间的贸易因葡萄牙的归属而受到严重影响,葡萄牙的殖民地位严重减弱,海外贸易活动大受影响,使得新教势力荷兰和英国得到了好处。

茶叶通过荷兰进入欧洲1640年左右,在荷兰,草药医学推荐人们喝茶,并把茶叶这种稀少昂贵的植物当作退烧药和补药。茶叶在药店出售,并被作为贵族的乐趣与朋友共品。从17世纪60年代起,一场真正的饮茶风潮被掀起,茶叶进入了全国的贵族家庭。渐渐地,茶叶也成为了阿姆斯特丹整个社会的饮品。

在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通过巴达维亚的茶叶贸易确立了霸主地位并保证了用她自己的船只将茶叶运往欧洲港口。茶叶通过更曲折的途径从中国、马尼拉和中国澳门运达。茶叶贸易的金额非常巨大的,每年为东印度公司带来100000盾到500000盾。

茶叶在英国的产销首次成功英国茶叶贸易的开展要晚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葡萄牙、荷兰和法国)。他们之间的差距用了一个世纪才被消除,到18世纪末期,英国成为了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最简朴的阶层包括农村的居民每天都要喝两次茶。

英国的船只在1637年就曾到广州,但是直到17世纪末期通过东印度公司英国才与中国大陆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往来,并马上在广州建立了商务处。

在17世纪61年代,伦敦市场上的茶叶主要来自于荷兰,茶叶还没有能够直接由英国商船从亚洲引入英国。茶叶是东印度公司一种其数量持续增长的进口商品。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茶叶可能是借1661年英国的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凯瑟琳公主的婚礼之际才被引入英国皇室的。到18世纪,茶叶在英国极大的成功,从1720年开始,茶叶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茶叶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追捧,成为全国性的新型饮品。

17世纪欧洲的茶叶进口欧洲的茶叶进口发展于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这些强大的欧洲贸易公司从当局获得了在欧亚之间的商品运输的特权。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丹麦、法国、荷兰和瑞典都建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

在法国,进口的茶叶有四分之三被再出口。进口茶叶在法国只能消费其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转卖的国外,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由于昂贵的价格,饮茶的主要求是首都或者外省大城市的精英人士。茶叶自1630年登陆法国以来,一直就受到上流社会人士的青睐,尽管茶价昂贵,但它还是在欧洲站住了脚,法国人或者荷兰人到中国的远航也促进了欧洲对茶叶的需求。

英国的进口茶叶不同于欧洲其它国家。欧洲国家的进口茶叶中,70%到80%属布衣品种,也就是说其质量是大路货的品质:价格不贵而且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英国正好相反,布衣茶所占比重还不到一半,大部分茶都是上等茶。这种差别明显体现出了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欧洲大陆再出口的茶叶,最终流入了英国。英国的茶叶关税一直在提高:18世纪上半叶进口关税为进口价格的53%,而到了1783年,涨到了114%,这导致走私的猖獗。18世纪,茶叶走私淹没了英伦群岛,数量巨大。走私成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茶叶贸易的一大动力。

18世纪80年代,走私活动已经威胁到了岛上的整个经济,从1783年起,茶叶的关税大幅度降低(从售价的106%降到了12.5%),同时茶叶的销售价格也在下降,这些促使茶叶销售在四年里增加了两倍。

中国的茶叶出口在18世纪,中国唯一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广东。当时的欧洲商人没有权力在中国到处流动,一旦进入广州,必须告知行商。行商是享有特权的中国商人,是唯一能和外国人通商的人。行商们属于十三行,负责与外国商人洽谈生意,负责为国家征收货物和船只赋税。当时对茶叶至少要征收40%的从价税。

1880年,中国的茶叶出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数量达到了大约10万吨。茶叶需求量的升高使中国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中国商人在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降低了大宗交易商品的质量。因为茶叶在英国的卖价有所下降,进口商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促使他们去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寻找市场更好及质量更高的茶叶,以更有效的方式与中国茶叶进行竞争。

回忆07年普洱茶天价背后的那些事儿


不要提了。来不及跟记者多说的金老板正赶往云南他所买下的四座茶山。像金老板这些普洱茶商着急的是,如同股市前些日子的暴跌一样,普洱茶近期也演出了高台跳水。

从茶叶市场最新统计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普洱茶价格跌了20%至50%,许多炒家收藏者手里囤积的名牌普洱茶现在已经贬值一半左右。

普洱茶涨了,普洱茶跌了,牵动的不仅是简单的茶商,而是整个普洱茶运作链条上千千万万个经销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称,价格回落很正常,这是普洱茶高抬价格数倍之后的一次泡沫挤压。

连环茶链基金从去年到今年最好的不过上涨2至3倍,而普洱茶收藏最好的业绩是上涨了几十倍。特别是今年前四个月,市场普洱茶均价都上涨了3至4倍。吴锡端一语道破普洱茶贬值的原因:上涨速度太快导致暴跌。

过去1公斤普通普洱茶叶的收购价才八九元钱,据记者了解,2006年曾哄抬一时的名贵普洱茶品种下关甲级沱茶,已经由最高价的每公斤400元跌到现在的每公斤不到200元,跌幅超过了一半。还有在市场上某批号的每件2万元的普洱茶,现在的成交价已跌到1万元。

紧张的都是后进者。掉价的消息,并没有激起刘老板的强烈反映。七八年前,他可是花了平均一座山80万的高价钱买了几座规模很大的茶山。别看普洱茶出厂价不过3000-4000元,我们已经把价格拉升到20000元/件;如果股市再调整几百点,我们就有能耐把价格拉到30000元/件。刘老板说话的时候,很是漫不经心。

而他的这种强势恰恰来自于身为一级普洱茶经销商在连环茶链的地位优势。原来,茶商向茶厂缴纳数量不等的保证金,就能够成为经销商。经销商按照大小规模,梳理出一条环环相扣的销售链,每一级经销商从中层层提取该级利润。

一旦茶厂和茶商供销体制形成后,提价自有门道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普洱茶价格。由于一级经销商具有绝对的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茶品进行囤积,采取对能够控制的品牌茶推出30%份额,首先在一级经销商内部形成价格联盟,相互抬拉,将价格拉到出厂价三倍左右,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赚取三至四倍的利润,二级经销商能赚到一倍左右的利润,三级经销商的利润的利润在50%左右。

在纸业打拼多年的金老板,应该算是这一链条当中的二级经销商。他涉入普洱茶业是近一年的事情。可能我进去的有点晚,我只是花了十几万买到了几个小茶山。而他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从云南茶厂把治好的茶运到广州,我们在那里有合作的包装厂,一系列成品运作后,普洱茶就变成了高档的礼品,价格自然就抬高了。

这种二级经销商依一级经销商画葫芦,并留下10%的茶品囤积,将20%的茶品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由此,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普洱茶不到20%,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市场态势。据云南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一批商人大量收购囤积下关砖茶,使原本进入消费领域的茶至少80%以上转入到了流通环节。而原料价格的高涨,也使得厂方转而生产利润更高的普洱茶。

只藏不喝的泛滥

有多少人舍得喝自己的普洱茶?又有多少人在幻想自藏的普洱茶身价倍增?手里有货的茶商都捂茶不卖,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奇货可居。高等级的普洱茶一般只会在炒家的圈子里流通,要么永久收藏,要么等待增值,而炒家圈外的人只能望茶兴叹。

这是圈里人的游戏,从开始到现在,普洱茶的核心价格都是靠这种内部拍卖交易。流连在拍卖场的赵先生揭开了普洱茶拍卖的门道。

而这种拍卖造势,确实有机可循。让普洱茶在内地声名鹊起的是在2002的广州茶博会上,云南的宫廷普洱拍卖出了100克16万元的天价,随后的各种博览会上,更高的天价不断问世。

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这种拍卖造势所赐。普洱茶买卖双方的共同营销盯上了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上。买卖双方确定好目标价位后,卖家造势宣传,买家则随声应和,将拍卖的20年、30年甚至50年、100年普洱茶藏品步步拉升。

如果有不懂行情的圈外人参与其中,就会成为最终受害者。如果拍卖不成功,达不到买卖双方预先商量的价位,只需要交纳少量手续费就行。赵先生暗示记者,这都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按照记者手头掌握得资料,通过拍卖造势、拉抬价格的做法,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将普洱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从800元/件到1000元/件,吹大到20000元/件。

就连2006年10月份新上市的茶,也从几年前一大件(30公斤)900元涨到1600元,涨幅达80%。普洱茶期货属性越发明显。金老板告诉记者,对新茶陈化的预期,期待这部分新茶陈化后对价格的提升作用形成了这一波逆势行情。据说,带着大笔大笔的现金跑到云南收购普洱茶的大有人在,并且出价极高,上不封顶。

亟待规范肃清这样的被哄抬起来的趋势还能持续多久?也许普洱从上个月的降价已经渗透出来一些信息。况且大多数购买普洱茶收藏的人自己不喝茶,许多人收藏不如说是投机。如同股市一样,暴涨必然面临暴跌。对一些炒家来说,普洱茶就是股票,他们不断地买进卖出,试图从中获利。既然如此,普洱茶的价格也就会像股票一样,不可能永远在高位上。

也有业内同行固守普洱高价,认为股市与普洱茶市场确实存在某种联系。5月价格回落的原因在于股市上扬,现在股市震荡,还会有更多资金重新涌入茶市。赞成的意见甚至认为股市再调整几百个点,普洱价格就能上扬到三万元。据说,带着大笔大笔的现金跑到云南收购普洱茶的大有人在。一个诱人的说法是,普洱茶有投资价值。

但好茶不一定就价高,喝茶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心情和体会,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享受。而当被赋予了新商业属性的时候,急功近利的人都忽视了普洱茶价格神话存在天生的缺陷,其最大的危机是,普洱茶的加工工艺相对比较原始,缺乏统一生产标准,进入门槛很低。

茶叶加工企业不断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根据官方的统计,在普洱茶的原产地勐海,截至2006年底,共有茶叶初制所580家,精制厂166家。这只是登记在案的正规厂家,而据预测目前云南省大约有3000多家企业都在生产普洱茶。通过云南省制定的《普洱茶综合标准》质量准入制度认证的企业仅有59家。

同时,云南普洱之热也吸引了全国的茶叶蜂拥而至。普洱茶只有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才称得上普洱茶。但实际上,熙熙为利来。从官方到民间的信息都表明,不仅两广,贵州、福建、湖南、四川甚至缅甸、越南、老挝的茶叶原料,不论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都开始进入云南,然后以普洱茶的名义行销全国。张俊还表示,在福建和广西,已有就地自产普洱茶的情况出现。一些小厂家因缺乏品牌、产品质量差等原因,销售困难,便假冒名牌。

6月底我们将召集10多家大的普洱茶厂家及经销商,共同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吴锡端希望能够借此规范价格和产品流向,从而规范市场。来自: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第24期

为什么难喝的“88青”卖天价,你的好茶躺在仓库睡大觉?


88青,如今有越买越多的趋势,到处都是88青,到处都是天价,88青随着年份说,大师套路的建立,借干仓说顺势光大。

88青的体系的建立,与刻意强调的干仓理论是分不开的。

干仓理论的介入,表面看“干仓茶表面油光,茶底干净”,这都是为消费者好。但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问题在于,到底有没有干仓这种仓呢?

按照台湾出版的茶书介绍,仓储环境的湿度大于80%就是湿仓,反之,就是干仓。事实上,粤港台三地的春夏秋三季的湿度都大于80%,也就是说,粤港台三地就是天然的“大湿仓”。往前倒退50年、100年,那个时代没有抽湿机,那些台湾茶书上介绍的100年干仓老茶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这个所谓的88青饼的“干仓”又到底是什么“仓”呢?

香港茶商的茶叶都放在“公仓”,所谓的公仓,其实就是公共仓库的意思,是一种专业提供仓储的地方。香港是一个转口贸易发达的地方,所以,物流行业相当发达,这样的仓库与内地的物流仓储也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仓储也套不上任何“干仓”的概念,按照干湿仓理论,反而应该说他是“大湿仓”。我常常想,有时候制作干湿仓理论的人往往是自入囚牢,自己钻入自己设立的陷阱里面去。

“公仓”对应的就是“私仓”,我在《普洱茶营销》一书中有专文介绍公仓、私仓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

2008年4月我到版纳、普洱走访市场,同思茅和勐海两地的众多茶厂及茶商有过交流。在思茅是由普洱市技术监督局的魏刚局长接待,在勐海是县茶办的于文平主任接待。由于当地政府的出面,茶厂的老板们都说实话,厂里面车间、仓库也随便参观。当时的目的是由于普洱茶极度低迷,看看我能不能帮着出出主意。主意倒是没有出得到,但是,我留心看了看众多厂家商家的仓库,既没有看到所谓的“干仓”,也没有看到所谓的“湿仓”。

2010年7月,我陪云南普洱茶集团的郑炳基董事长去看广州、东莞的市场,一路有普洱茶的超级大商家陪同,我看了看他们的仓库,也同样没有发现所谓的“干仓”、“湿仓”。

但是,市场的反应却是实实在在的,88青的推广就是靠刻意强调的“干仓存放88青饼”的概念。

那么,干仓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说干仓是干净通风的仓。这显然是不符合当初制作干仓理论的言论,也完全没有道理,普洱茶的转化,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介入是必然的。现在昆明市场上存放10年的茶饼非常多,开汤出来,第一汤色几乎无变化,第二,普洱老茶要求的“滑感”全无。

但是,市场就这样硬生生把“干仓”这个概念确立了。

有一次,我同一个研究茶叶的副教授喝茶,他冲口而出:“干仓茶好”,这让我万分惊讶,一个茶学教授居然把民间的不确定的一个概念,作为审评茶叶好坏的标准?如果是一个茶商,我觉得不奇怪,茶商总要跟着市场走,但是,一个带研究生的专家也如此评茶?看来,干仓、湿仓的理论的确是深入人心。

有一次同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的陈正荣秘书长喝茶时,也聊到同样的话题。我说了一件事。2010年4月我到北京开一个茶叶会议,会后有个业界权威约我去一家新开的名为普洱老茶博物馆的茶庄喝茶,我进去就发现茶庄打着堆头在卖号称1970年代的7542茶饼,2300元一片。仔细查看干茶样,发现大部分都已经碳化。闻着有强烈的刺鼻霉味,冲泡后叶底发粘稀烂,明显是刻意高温高湿,快速做仓做出来的产品。

在普洱茶所谓的市场标准里,年份模糊,仓储的概念又模糊,这自然让人有机可趁。市场大谈各种虚虚实实的仓储理论,却忽略茶叶、茶汤本身的品质,这实在就是本末倒置。

我解释到刻意的高温高湿,那是做假,而市场对于干仓湿仓的理解是作为仓储的加工工艺,甚至是仓储标准,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仓储的终极要求必然是——品质需求,而绝不是用毫不靠谱的所谓“干仓、湿仓”来界定普洱茶的好坏。

制造出干仓理论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说老茶来源于香港,那么,香港都是“大湿仓”了,别的茶商就都是湿仓茶,只剩我独家销售“干仓茶”。

在各种各样概念横飞的时代,大家都抬出了各自的理论,干仓、湿仓、入仓、未入仓、大马仓、肇庆仓、北美仓。在各种貌似合理的仓储理论下,掩盖的就是各家要主推的茶品。

而从没有人思考过这一套理论包裹的是什么东西。

邹家驹在《姚记存茶》一文曾经提到过姚姓茶商存茶的情况:“姚老头在香港有十多个存茶地点,他或租或买,全部是大楼的地层。仓里各类新老茶叶混杂堆放,从地到顶,见缝插针,堆得满满的,只有屁股大个地方周转。库房里没有圣书上说的缸罐器皿,没有空调更没有除湿机,一切依自然而自然。”

所谓的干仓、湿仓不过是一种戏法,只要汤红即有发酵现象,即有微生物的参与,这是常识。概念,与仓储加工技术毫无关系!客观来说,之前的老茶市场受到霉味茶的影响,大家都是习惯使然,没有霉味、没有仓味不叫老茶。88青由于在当时销售来说,年份短,仓味轻,自然借“干仓”打压“湿仓”,其实两者殊途同归,不过是一路货。如今市场的88青一样是仓味扑鼻,所以才需要销售的大师不断拿一根棍子使劲搅合,目的还是尽量排除仓味,让人能够接受。

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喜欢喝茶的朋友要注意量,一斤茶叶对不同的人喝的时间也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喝茶频率、冲泡的浓度等因素都不同,而且还和茶叶的种类投放量有关系,我们在《一个月喝多少茶合适》一文中也介绍过了,比如绿茶和青茶就有所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种茶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一斤茶叶能喝多久?

1、一斤绿茶或黄茶

常饮绿茶的人一般口味比较淡,因此喝的时间长。用玻璃杯泡可投茶3~4克,一斤也就是500克,所以可以泡125~166杯左右。按照一天喝两三杯(10g)来算,一斤绿茶足够喝将近两个月。同样地,黄茶属于轻发酵茶,投茶量和绿茶差不多,一斤黄茶也能喝两个月左右。

2、一斤白茶

白茶通常用盖碗来冲泡,正常投茶量为5克,多了会苦涩,一斤白茶可以冲泡100次左右。一天泡2~3次,也能喝差不多三个月。如果你用玻璃杯冲泡,每次放3克即可,这样差不多能泡200杯左右,可以喝的时间就更长了。

3、一斤青茶

青茶也就是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拿铁观音来说,一斤散装的铁观音一般能冲泡64次左右,投茶量大概7克。如果每天泡一杯,一斤可以喝两个来月。如果喝上瘾了,一天喝三泡,也能喝将近一个月。偶尔泡的话,喝半年也是绰绰有余的。

4、一斤黑茶

黑茶茶叶通常比较粗老,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需要有较大的投茶量,一般在8克左右。一斤500g可以冲泡60次左右,每天泡上一杯,可以喝两个月的时间,与铁观音差不多。

5、一斤红茶或花茶

红茶和花茶也可以按绿茶的泡法来,一般投茶量为5克/次,一斤茶叶可以泡100杯,喝2~3个月足矣。不过,有些花茶如绣球比较重,体积上面看起来不是太多,如果是口味较轻的人,投茶量较小,也能喝3个月以上。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发现,每一种茶的投茶量不同,喝的杯数不同,就决定了一斤茶叶喝的时间不一样,总体来说,一斤茶叶能喝多久是差太多的,比如白茶和黑茶等,大约都是两个月左右,建议大家不宜过量喝茶。

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流行文化符号


概念的提出

早在1980年代末,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等人在中甸地区做方言调查时,在一个抗日战争时到过印度的马锅头带领下,了解到中甸的金沙江附近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马帮走过的石路,石路上当时还残留着十多个寸许的马蹄印。虽然此时几位年轻人最初的动机是做方言调查,但当他们将这条古道和铁索桥、藏族的饮茶习俗等因素联系起来后,却有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发现,并由此孕育了一个后来影响云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概念。

1990年7~9月,木霁弘倡导对滇川藏大三角做一次文化田野考察,来自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等六位青年学者(即后来所谓茶马古道六君子)随后加入,他们在中甸县志办、迪庆州民委藏学研究室、中甸区划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中心以及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支持下,徒步从金沙江虎跳峡开始北上,途径中甸、德钦、碧土、左贡至西藏昌都,返程又从左贡东行,经芒康、巴塘、理塘、新都桥至康都,接着又从理塘南下乡城返回中甸,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处这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三角处,步行100多天,进行了一次当时史无前例的田野考察。

考察的学术成果获得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张文勋的首肯,六人联名的文章《茶马古道文化论》其后被收录在张文勋主编的《文化历史民俗--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论集》(该书编辑时间是1991年,出版时间为1993年。),这是茶马古道首次公开出现,其后,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的《论茶马的历史地位》发表在1992年第1期《思想战线》;同期时间,几经波折,忠实记录此次考察经历和研究成果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中,六君子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沿途2000多公里的种种神奇与独特文化以生动翔实的笔墨描述出来。最主要的是,六君子在紧紧抓住滇、藏、川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尤其是根据曾经活跃在这一带的马帮,重申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当时无论在史学界、民族学界,抑或是考古学、民俗学、藏学学界,茶马古道这一概念都是第一次出现并得到系统的论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五条线路做了明确划分的基础上,将他们亲自考察的滇、藏、川茶马古道与大众之前熟知的南方丝绸之路作了明确的区分,自此,茶马古道成为研究中国西部重要的研究模式,为滇川藏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觉。四川学者刘弘发现,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在中国西南区域,以茶马古道为主体的研究,全面超过了以丝绸之路为主体的研究。

概念的升温

但受前期南方丝绸之路热的影响,茶马古道概念产生后的前十年影响并不大,只是在小范围的学者间作为学术概念流传,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2000年后,随着影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介入,加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普洱茶的热销,尤其是旅游业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的推出,它才逐渐深入千家万户,并最终成为一个云南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符号资源。

茶马古道这一逐步升温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茶马古道逐步由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覆盖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最终变为一个文化符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学者及其著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几乎与六君子的著作同时,王明达、张锡禄合著的《马帮文化》,以云南马帮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了马帮这一特有的贸易形式,以及马帮在商贸往来之中逐步积累而成的文化特征。然而因此时茶马古道概念并未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或仅仅被部分学者视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也就是从云南西北通往西藏地区的通道。

或许正是鉴于此前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引起的人们的误解,2001年,木霁弘出版了《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一书,将茶马古道定位为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宗教传播大道、民族和平之路,并明确指出南方丝绸之路不适合于作为研究滇川藏区域的视觉,第一次为茶马古道正名。

次年,木霁弘、陈保亚、王士元、丁辉等人开始考察茶马古道上的语言与文化,倡导并出版了系统研究茶马古道的丛书--茶马古道文化丛书。而今这套丛书的《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等书已顺利出版,其余著作还在持续编著出版中。而从2004年到2008年四年时间里,出版的与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相关书刊,高达上百种。

就笔者所知,目前出版的茶马古道的专著或相关的著作已有《茶马古道考察纪事》、《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九行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藏客》《又见茶马古道》《丽江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亲历记》《古道苍茫:亲历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行走在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史》《马帮文化》《茶马古道亲历记》《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茶马古道茶意浓》《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等等,加上其他专论茶马古道上不同地区的著作、涉及到茶马古道的普洱茶专著、涉及到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著作和各种涉及茶马古道的旅行交通指导手册,共计有300余部。除此以外,还有系列集中反映了茶马古道沿线的风情或者茶马古道故事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也相继在最近十年内面世。

论文方面,截止2010年5月22日,在中国知网刊登的论文中,题名包含茶马古道的文章共计657篇,其中: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便有229篇(不包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的215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有197篇关键词中包含有茶马古道的总计有1682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便有859篇(不包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的801篇)其实,早在2001年,茶马古道便显示出其在旅游方面的独特魅力。如西藏昌都当年开始以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作为城市名片,主打茶马古道旅游。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当年10月讲云南剑川沙溪寺登街列入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而其列入的理由正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2002年6月,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香格里拉联合主办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讨会,与会专家会后联名发表了《昌都宣言》,力图开拓茶马古道研究领域、促进茶马古道旅游开发。

从2002年开始,中国图书出版业进入读图时代,这在旅游图书类体现尤为明显。在经历了非典压抑后的2004年,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书便出版了50多种。《藏地牛皮书》《丽江的柔软时光》《茶马古道》《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等等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书的特点就是融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茶马古道、中国西南的神秘文化与独特的风景于一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者的倾向和精神诉求。

2007年,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茶马古道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所长便是茶马古道的命名人木霁弘。

2009年6月6日,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在丽江成立。

2009年,普洱市旅游局采纳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的旅游规划,确定普洱市旅游主打道可道,大茶马古道。

影视方面,早在1997年,郝跃骏深入独龙江,拍摄了《最后的马帮》,该片2001放映后引起了民众对西南山区马帮的极大关注,并因此荣获多项大奖。1999~2003年,导演田壮壮、作家阿城、木霁弘、丁辉等人历时四年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上映后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并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云南怒江到西藏沿线的茶马古道,此片后获得华表奖,而木霁弘也获得了《春城晚报》评选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然而,这两部影视作品还是茶马古道上的初期作品,影响范围还不算很广。2004年,王红波、何真编剧的电视剧《大马帮》开播,滇西马帮的往事再次通过大众媒介引发关注。2005年7~8月,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虽然这只是一部由白族作家景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虚构作品,但却借助中央一套的收视率而深入了千家万户,同时使茶马古道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名词。四年后,日本NHK电视台和韩国KBS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茶马古道》也分别上映,从而使茶马古道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一条享誉世界的线路。

其实,2004年后的茶马古道热还与云南普洱茶的热销有很大关系。普洱茶的兴起,既是茶马古道产业化效应的体现,也进一步让茶马古道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传统上普洱茶的运销均是由马帮进行,而古道正是马帮曾经的艰辛和普洱茶文化悠长的见证。而今马帮行将消失,古道行将衰落,唯有普洱茶依旧在焕发着活力。

茶马古道此时已成为了普洱茶商家促销宣传的有效手段,从而使茶马古道相关的元素彻底商业化。如2005年由3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驮着约4吨茶,直奔北京城而去,吸引了全国媒体记者和观众、读者的眼球。

学术社会团体方面,除原有的云南省茶叶协会外,云南省茶叶商会(2005年3月成立)、茶马古道研究会(2005年8月成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05年9月成立)、云南普洱茶协会(2006年4月成立)相继,茶商有了自己的会所,学者有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场所,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各种茶叶交易会、博览会。

政府方面,在普洱茶热带来的经济效益促动下,也纷纷支持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研究与宣传。2006年,茶马古道临界碑在宁洱树立,专门介绍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普洱》杂志创刊;2007年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政府与商业合力,让茶马古道这条千年古道此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至于2007年,普洱茶与房奴、基金一道成为CCTV年度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2008年,普洱茶进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茶马古道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发展为一股大众流行文化符号,再变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品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这大约就是福柯意义上话语的力量。其实,早在1997年,极为敏锐的文化商人聂荣庆便以茶马古道为名注册了近20个商标和商号,早早将茶马古道的话语权攥在了手中。

虽然茶马古道当初只是六君子根据云南和西藏交界地带马帮驮运茶叶的路线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但随着旅游业对新兴事物的不断追索和普洱茶的热销,它又在概念的基础上具有了浓厚的中国西南地区和云南的资源符号的色彩。

然而,茶马古道还远不止于此。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由单霁翔、刘庆柱等十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第3040号提案,即关于重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提案》)认为: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手丰碑。她千载不息,孕育了多姿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不朽的中华文明。茶马古道能够表现我国西南地区、一段时期内社会商品的互惠交换,以及思想的相互交流。随着茶马古道上所发生的宗教、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意义十分重大。

2009年,澳门特区政府邀请云南大学茶马古道和云南省文物局到澳门举办茶马古道文物风情展,展览的半年时间里,造访人数超过六十万。

鉴于此,2009年底,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云南省文物局和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对茶马古道的线路进行整体研究,同时对茶马古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在自身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实地考察了中国西北、西南等茶马古道现状,撰写了《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报告》,在此背景下,云南、四川、西藏、甘肃等省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研究也充分重视了起来,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的普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2010年6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局)、普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以茶马古道遗产保护为主题,在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市召开,期间发表《普洱共识》以及研究论文集,这也是茶马古道保护国家级行动的开始。同期,在国家文物局的主导下,茶马古道申报为中国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在云、贵、川三省展开。

2010年7月6~8日,2010丽江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在丽江大研古城召开。与会的三百多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茶马古道文化及其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进展,会后专家学者们还在会务组的安排下实地探访了丽江茶马古道。

2011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云、贵、川三省茶马古道成为国保单位的评审工作在北京展开,与会专家对茶马古道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区域茶马古道从零保护状态一举升格为国家保护,这是中国西南区第一条受国家保护的大型文化线路,为茶马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历近20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今天的茶马古道已经由原来一个单纯的概念,便成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妇孺皆知的符号资源和文化遗产。恐怕这也是当初归纳出这一概念的六君子所始料不及的。

茶马古道的未来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文/周重林凌文锋)

(云南大学特约研究员张楠对此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茶马古道20年 从学术概念到流行文化符号(下)


概念的升温

受前期南方丝绸之路热的影响,茶马古道概念产生后的前十年影响并不大,只是在小范围的学者间作为学术概念流传,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2000年后,随着影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介入,加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普洱茶的热销,尤其是旅游业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的推出,它才逐渐深入千家万户,并最终成为一个云南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符号资源。

茶马古道这一逐步升温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茶马古道逐步由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覆盖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最终变为一个文化符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学者及其著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几乎与六君子的著作同时,王明达、张锡禄合著的《马帮文化》,以云南马帮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了马帮这一特有的贸易形式,以及马帮在商贸往来之中逐步积累而成的文化特征。然而因此时茶马古道概念并未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或仅仅被部分学者视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也就是从云南西北通往西藏地区的通道。

或许正是鉴于此前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引起的人们的误解,2001年,木霁弘出版了《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一书,将茶马古道定位为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宗教传播大道、民族和平之路,并明确指出南方丝绸之路不适合于作为研究滇川藏区域的视觉,第一次为茶马古道正名。

次年,木霁弘、陈保亚、王士元、丁辉等人开始考察茶马古道上的语言与文化,倡导并出版了系统研究茶马古道的丛书--茶马古道文化丛书。而今这套丛书的《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等书已顺利出版,其余著作还在持续编著出版中。而从2004年到2008年四年时间里,出版的与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相关书刊,高达上百种。

就笔者所知,目前出版的茶马古道的专著或相关的著作已有《茶马古道考察纪事》、《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九行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藏客》《又见茶马古道》《丽江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亲历记》《古道苍茫:亲历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行走在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的传奇家族》《茶马古道上远逝的铃声:云南马帮马锅头口述史》《马帮文化》《茶马古道亲历记》《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茶马古道茶意浓》《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等等,加上其他专论茶马古道上不同地区的著作、涉及到茶马古道的普洱茶专著、涉及到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著作和各种涉及茶马古道的旅行交通指导手册,共计有300余部。除此以外,还有系列集中反映了茶马古道沿线的风情或者茶马古道故事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也相继在最近十年内面世。

论文方面,截止2010年5月22日,在中国知网刊登的论文中,题名包含茶马古道的文章共计657篇,其中: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便有229篇(不包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的215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有197篇关键词中包含有茶马古道的总计有1682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便有859篇(不包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的801篇)其实,早在2001年,茶马古道便显示出其在旅游方面的独特魅力。如西藏昌都当年开始以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作为城市名片,主打茶马古道旅游。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当年10月讲云南剑川沙溪寺登街列入2002年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而其列入的理由正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2002年6月,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香格里拉联合主办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讨会,与会专家会后联名发表了《昌都宣言》,力图开拓茶马古道研究领域、促进茶马古道旅游开发。

从2002年开始,中国图书出版业进入读图时代,这在旅游图书类体现尤为明显。在经历了非典压抑后的2004年,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书便出版了50多种。《藏地牛皮书》《丽江的柔软时光》《茶马古道》《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等等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书的特点就是融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茶马古道、中国西南的神秘文化与独特的风景于一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者的倾向和精神诉求。

2007年,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茶马古道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所长便是茶马古道的命名人木霁弘。

2009年6月6日,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在丽江成立。

2009年,普洱市旅游局采纳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的旅游规划,确定普洱市旅游主打道可道,大茶马古道。

影视方面,早在1997年,郝跃骏深入独龙江,拍摄了《最后的马帮》,该片2001放映后引起了民众对西南山区马帮的极大关注,并因此荣获多项大奖。1999~2003年,导演田壮壮、作家阿城、木霁弘、丁辉等人历时四年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上映后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并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云南怒江到西藏沿线的茶马古道,此片后获得华表奖,而木霁弘也获得了《春城晚报》评选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然而,这两部影视作品还是茶马古道上的初期作品,影响范围还不算很广。2004年,王红波、何真编剧的电视剧《大马帮》开播,滇西马帮的往事再次通过大众媒介引发关注。2005年7~8月,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虽然这只是一部由白族作家景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虚构作品,但却借助中央一套的收视率而深入了千家万户,同时使茶马古道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名词。四年后,日本NHK电视台和韩国KBS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茶马古道》也分别上映,从而使茶马古道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一条享誉世界的线路。

其实,2004年后的茶马古道热还与云南普洱茶的热销有很大关系。普洱茶的兴起,既是茶马古道产业化效应的体现,也进一步让茶马古道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传统上普洱茶的运销均是由马帮进行,而古道正是马帮曾经的艰辛和普洱茶文化悠长的见证。而今马帮行将消失,古道行将衰落,唯有普洱茶依旧在焕发着活力。

茶马古道此时已成为了普洱茶商家促销宣传的有效手段,从而使茶马古道相关的元素彻底商业化。如2005年由3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驮着约4吨茶,直奔北京城而去,吸引了全国媒体记者和观众、读者的眼球。

学术社会团体方面,除原有的云南省茶叶协会外,云南省茶叶商会(2005年3月成立)、茶马古道研究会(2005年8月成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05年9月成立)、云南普洱茶协会(2006年4月成立)相继,茶商有了自己的会所,学者有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场所,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各种茶叶交易会、博览会。

政府方面,在普洱茶热带来的经济效益促动下,也纷纷支持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研究与宣传。2006年,茶马古道临界碑在宁洱树立,专门介绍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普洱》杂志创刊;2007年百年贡茶回归故里,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政府与商业合力,让茶马古道这条千年古道此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至于2007年,普洱茶与房奴、基金一道成为CCTV年度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2008年,普洱茶进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茶马古道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发展为一股大众流行文化符号,再变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品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这大约就是福柯意义上话语的力量。其实,早在1997年,极为敏锐的文化商人聂荣庆便以茶马古道为名注册了近20个商标和商号,早早将茶马古道的话语权攥在了手中。

虽然茶马古道当初只是六君子根据云南和西藏交界地带马帮驮运茶叶的路线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但随着旅游业对新兴事物的不断追索和普洱茶的热销,它又在概念的基础上具有了浓厚的中国西南地区和云南的资源符号的色彩。

然而,茶马古道还远不止于此。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由单霁翔、刘庆柱等十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第3040号提案,即关于重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提案》)认为: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手丰碑。她千载不息,孕育了多姿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不朽的中华文明。茶马古道能够表现我国西南地区、一段时期内社会商品的互惠交换,以及思想的相互交流。随着茶马古道上所发生的宗教、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意义十分重大。

2009年,澳门特区政府邀请云南大学茶马古道和云南省文物局到澳门举办茶马古道文物风情展,展览的半年时间里,造访人数超过六十万。

鉴于此,2009年底,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云南省文物局和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对茶马古道的线路进行整体研究,同时对茶马古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在自身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实地考察了中国西北、西南等茶马古道现状,撰写了《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报告》,在此背景下,云南、四川、西藏、甘肃等省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研究也充分重视了起来,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的普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2010年6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局)、普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以茶马古道遗产保护为主题,在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市召开,期间发表《普洱共识》以及研究论文集,这也是茶马古道保护国家级行动的开始。同期,在国家文物局的主导下,茶马古道申报为中国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在云、贵、川三省展开。

2010年7月6~8日,2010丽江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在丽江大研古城召开。与会的三百多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茶马古道文化及其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进展,会后专家学者们还在会务组的安排下实地探访了丽江茶马古道。

2011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云、贵、川三省茶马古道成为国保单位的评审工作在北京展开,与会专家对茶马古道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区域茶马古道从零保护状态一举升格为国家保护,这是中国西南区第一条受国家保护的大型文化线路,为茶马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历近20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今天的茶马古道已经由原来一个单纯的概念,便成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妇孺皆知的符号资源和文化遗产。恐怕这也是当初归纳出这一概念的六君子所始料不及的。

茶马古道的未来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茶马古道20年 从学术概念到流行文化符号(上)


概念的提出

早在1980年代末,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等人在中甸地区做方言调查时,在一个抗日战争时到过印度的马锅头带领下,了解到中甸的金沙江附近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马帮走过的石路,石路上当时还残留着十多个寸许的马蹄印。虽然此时几位年轻人最初的动机是做方言调查,但当他们将这条古道和铁索桥、藏族的饮茶习俗等因素联系起来后,却有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发现,并由此孕育了一个后来影响云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概念。

1990年7~9月,木霁弘倡导对滇川藏大三角做一次文化田野考察,来自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等六位青年学者(即后来所谓茶马古道六君子)随后加入,他们在中甸县志办、迪庆州民委藏学研究室、中甸区划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中心以及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支持下,徒步从金沙江虎跳峡开始北上,途径中甸、德钦、碧土、左贡至西藏昌都,返程又从左贡东行,经芒康、巴塘、理塘、新都桥至康都,接着又从理塘南下乡城返回中甸,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处这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三角处,步行100多天,进行了一次当时史无前例的田野考察。

考察的学术成果获得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张文勋的首肯,六人联名的文章《茶马古道文化论》其后被收录在张文勋主编的《文化历史民俗--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论集》(该书编辑时间是1991年,出版时间为1993年。),这是茶马古道首次公开出现,其后,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的《论茶马的历史地位》发表在1992年第1期《思想战线》;同期时间,几经波折,忠实记录此次考察经历和研究成果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中,六君子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沿途2000多公里的种种神奇与独特文化以生动翔实的笔墨描述出来。最主要的是,六君子在紧紧抓住滇、藏、川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尤其是根据曾经活跃在这一带的马帮,重申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当时无论在史学界、民族学界,抑或是考古学、民俗学、藏学学界,茶马古道这一概念都是第一次出现并得到系统的论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五条线路做了明确划分的基础上,将他们亲自考察的滇、藏、川茶马古道与大众之前熟知的南方丝绸之路作了明确的区分,自此,茶马古道成为研究中国西部重要的研究模式,为滇川藏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觉。四川学者刘弘发现,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在中国西南区域,以茶马古道为主体的研究,全面超过了以丝绸之路为主体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