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状风炉上的三足铭文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鼎福白茶 茗鼎白茶 鼎红茶叶

茶鼎福白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鼎状风炉上的三足铭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鼎状风炉上的三足铭文”相关知识!

陆羽所制造的鼎状风炉的三足上分别刻有一些铭文,第一足铭文刻着:“坎上巽下离于中”,寓意着《周易》中一个卦象,即下巽上离的鼎卦。“鼎卦”是《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卦。鼎状风炉不仅寓意鼎卦之象,而且还取鼎卦之意。所说的“取其象”,如将卦象符号加变形使其看起来很像一种容器。它的六爻中,最下一爻是阴爻“一一”,阴为虚,这阴爻看起来与容器之足十分相似:而二、三、四三爻是“——”的阳爻,阳为实,中实而容物,与器之腹相类;第五又为阴爻“一一”,如器之耳;第六是阳爻“—-”,似器之铉。从上下两体来看,上体虚,下体有足承之,此乃鼎之象。而所谓的“取其意”,《周易·鼎卦》“彖日: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因为做烹饪的器具是古鼎的用途之一,所以,必有火与水与之相遂,按《鼎卦》的寓意,“巽”主风,而“离”主火,“巽下离上”,就是以在下之风在兴火,火在上用于烹煮之意。而七字铭中的“坎上”,“坎”主水,意思是煎茶用的煮水容器置于鼎器之上,风从下面吹人,火在中间燃烧,这一结构简洁而清晰地概括了煮茶的基本原理。此外,“茶圣”陆羽还在风炉支架镘部的三个格子上,也分别铸上了“巽”、“离”、“坎”卦的符号和象征风、火、水的象和花纹。

鼎状风炉的第二足铭文刻有:“体均五行去百疾”,这七字着重介绍的是饮茶的药效与功理。我国古代的中医学,根据“水、火、术、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属性,与人体的脏腑器官相联系和比较,并以五脏为心,运用顺逆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说明脏腑之间生理有机联系以及对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将所得出的结论用以指导临床中医学治疗。第二足的七字铭文意思是说如果能够经常饮茶,就可以使五脏相和,从而使人百病不生,百病不生自然就能健康长寿。

鼎状风炉的第三足铭文是“圣唐灭胡明年制”,介绍的是陆羽铸造风炉的时间。“圣唐灭胡”即唐代宗最后平定“安史之乱”的时间,即广德元年( 763年)。是年,史思明之子史朝因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的相继归唐,最终无力回天而自杀身亡,至此结束了唐朝长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由此可以推测,陆羽设计的这个煎茶风炉,应当铸造于广德二年(764年)。

茶经网扩展阅读

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以茶待客是我国各民族的普遍礼仪,各族敬茶礼仪也丰富多彩,互不相同。知礼好客的白族同胞待客茶礼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这是他们迎客的传统茶道礼仪。

所谓三道茶是这样的,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用小土罐在温火上边烤边抖,待茶发出香气时,便冲人滚烫的开水,其味清苦而幽香,给客人斟上一小盅,让其一口饮完,称之为“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入红糖、芝麻、核桃仁,其味香甜可口,称之为“甜茶”;第三道茶,用蜂蜜和花椒调拌,再用较浓的苦茶水冲制而成,使之甜中带苦、苦中有甜,还夹有丝丝的麻辣昧,称之为“回味茶”。在品饮每道茶时,主人和客人还吃些瓜子、松子或糕点以助兴,三道茶的烤茶、斟茶多由家族中年长有威望的人承担,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白族三道茶的来历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位木匠为了教徒弟学会手艺与做人的道理,出师前带他去山上伐木。劳动了一天,徒弟口渴难耐,便随手摘了树叶放人口中咀嚼,徒弟感到苦涩难言。伐木结束,师傅便给他一块糖,告诉他:“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出师离别师傅时,接过师傅一碗茶,是放了蜂蜜与花椒的,徒弟边喝边品味道:“茶中有苦有甜,还有辣味。”老木匠说:“你回味得对,一苦二甜,三回味,学艺、做人一个道理。你要牢。”从此,白族便兴开了“三道茶”,并成为传统的迎客茶礼。并成为传统的迎客茶礼。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道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人们如有机会在武夷山水濂洞下的茶馆里,用山顶活源流下的泉水沏一杯岩茶,观飞瀑山色,品甘冽香茗,自有一种太和之气,使人眼福口福兼而得之,顿生气荡空谷、魂销青山的心神胸臆!饮茶还能以清醇恬静、自然澹泊的神韵,使人们从古朴雄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感悟以茶可行道的国饮精华,其主旨是劝告人们尊重茶礼、恪守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城处世、敬爱为人,有助于社会文化的教化、和谐与稳定。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茶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音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为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普洱茶的“三厚”


从茶叶专业审评角度来说,通常滋味的浓强度表述,用到五个字,“浓、厚、醇、和、平”。

如果用比率标度的办法,“浓”,表示强度最高,用100%表示,“厚”次之,用80%表示,其他类推,“醇”-60%,“和”-40%,“平”-20%,到了“平”的地步,就有平淡如水的感觉了,这种通俗的形容,不知茶友是否好理解。

五个字,相互搭配,产生中间级别的浓强度描述,如:“浓、醇浓、浓厚、厚、醇厚、醇、醇和、和、平和、平”,其间的比率下降为5-10%,如果在加上程度副词的利用,如“尚”和“欠”,就构成了系统的滋味描述体系。

普洱茶内含物丰富,是浓强度比较高的茶,多为“浓”至“醇厚”,当然,也有醇和的茶,历经岁月的茶品,可能归于“醇厚”或“醇和”,至于到“平和”或“平”的茶,其品饮就快到“无味之味”的境界了。

用“三厚”的分类或方法,来表述普洱茶的滋味或口感的特征,算是对传统审评术语的一个丰富。

“三厚”是什么?

品饮的艺术,狭义地讲,是以味觉体验为主的艺术,上升到“身体的体验”(如许多人讲到的打嗝-“肠胃的反应”、“茶气”-全身心的反应等),或者其他纯精神领域的体验,不是我这里想扩大涉及的范畴。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有许多艺术门类,有相同、相通或可以借鉴的地方。在中国传统的书画领域,有著名的“三远”之说。“三远”法,树造了多少代中国画与中国画家。

书画,可以说是“视觉的体验”,品饮,是味觉的体验,莫不有相通之处,我的借鉴由此而来。中国山水画,对于绘画透视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三远”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所谓“三远”,主要是论述由于视点的不同,处理景物的差别和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景物的空间感、立体感,乃至意境由此不同。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里,对“三远”是这样描述的: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为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白族三道茶的由来


著名的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款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的饮茶方式,这是对宾客的尊重与美好祝愿,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当中蕴含了人生哲理,极具地方特色。那么你知道白族三道茶的由来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相传很久以前,在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超群的老木匠,他收了一个徒弟。可这个徒弟跟他学了很多年,老木匠一直不肯让他出师。有一天,他对徒弟说:你作为一个木匠,只会雕刻,而不会砍树锯板,这手艺就不算学到家!徒弟听了十分的不服气,就扛着锯子和斧头跟师傅上了苍山。爬上山顶后,砍倒了一棵大麻栗树,弹好线要锯板时,徒弟就已经感到十分的劳累,口干舌躁。只好求师傅让他到山沟里去喝点水。老木匠不准,只好继续,可到了傍晚,还没有锯完板子,徒弟口渴难熬,便随手在一旁的树上抓了把鲜树叶放进嘴里咀嚼,苦涩得皱眉咂舌。师傅便问:味道如何?徒弟答道:好苦!这时师傅语重心长的说:要想学好手艺,不先尝点苦头怎么行!直到日落西山,板终于锯好了,但徒弟已筋疲力尽。这时,老木匠从兜里取出了一块红糖递给徒弟,叫他含在嘴里,严肃的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糖后,感觉很甜,也没那么渴了。老木匠又对徒弟语重心长地说:先苦后甜,才尝得出甜中之甜啊!两人便下山回家了,之后老木匠就让徒弟出师了。出师前,他递了一碗茶给徒弟喝,里面放上蜂蜜、花椒叶、树叶等,让徒弟喝下后便问道:味道如何?徒弟仔细品味后说:有苦、有甜、还有点辣,真叫人回味无穷。老木匠听后,哈哈大笑道: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面啊。徒弟知道了师傅的良苦用心,日后格外的勤奋学艺,不久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木匠。此后,白族三道茶就流传开来,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以上就是关于白族三道茶的由来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今,三道茶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了白族人民极具代表性的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春三茶”


春天,是采茶、制茶的黄金季节。古人把春天采制的茶精品分为三种,即“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这“春三茶”,因为历史悠久,文化沉积深厚,宛如一杯陈酒,醇厚芳香。

“春三茶”,从严格的概念上来说,是以时间来划分的。

所谓“社前茶”,即春社前采制的茶。我国古时有一传统节期活动叫“社日”。“社日”即古代在立春后第五个戍日祭祀土神之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间。农谚曰:“春至清明六十齐”,即立春到清明整整60天,因此社前茶比火前(清明)茶要早一旬以上,是春茶中最早的。

“火前茶”,也叫(清)明前茶。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这天不得动火。火前茶即在寒食节前所制之茶。

“雨前茶”,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前所制之茶。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春季采茶,最为上乘。陆羽在《茶经》中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本草纲目》曰:“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次之,此后皆老茗尔。”所以,很讲究茶品位与质量的唐代,人们只采春茶。

但是,由于清明前特别社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而且生长速度较慢,采制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尤其社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在“春三茶”中,古时最为精贵的要数四川蒙山“仙茶”,自唐代到清代,代代被选为贡茶。“仙茶”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从采摘选日、仪式、人员、数量等都有严格的程序与规矩。

古时,“春三茶”中的精品,大都被选为贡品。在众多的“春三茶”贡品中,最被历代皇帝看好的是“骑火”(即火前)。据《茶道》中说:“清乾隆皇帝提出茶以‘骑火’为最好。”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杭州,去天竺观看了茶叶的采制,乘兴作了《观采茶作歌》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骑火即寒食节当日)。”(吴思强)

用心品茶的三个层次


其实,我平时并不怎么喝茶的,一方面因为我每天生活得很忙碌,即使偶尔有空了也没有心思去摆弄。另一方面,我有点接受不了它的苦味,即使偶尔喝一次,也是放极少的量。而事实上,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认为喝茶不能叫喝茶,而是应该叫品茶才对。可是,一个人如果要品茶,必须要有心情,需要用心地细细品。所以,一直以来,在我心中品茶都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我有点享受不了。

所谓真正的品茶,应该有其特别的茶道,比如说什么壶适合泡什么类型的茶,水温要控制在多少度,还有茶要泡多久等。而我对此却一无所知,对茶文化更是一点也不懂。所以,我一直也不敢去触及品茶的字眼。

虽然只是偶尔地品茶,但我也能品出自己的那一点味道,这样我就很满足了。茶是有三个层次的,第一层次就是苦,除了苦尝不到什么味。第二层次就是香,就是先苦后甜的香,是极美的。第三个层次就是淡,带有余香的淡,会让人的心情平复。这三个层次就如人生,只有认真品,才能品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沟沟坎坎让人活得闹心,这似乎正好印证了第一个层次的苦。但是,当我经历了、成长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甜,这正好就印证了茶的第二个层次。经历了苦与甜的挣扎后,于是就看淡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及一些不开心的事,这似乎就是第三道茶的感觉。

三碗茶里的哲思


从习茶以来,听过许多关于三碗茶的故事或者民俗。在这些民俗或者故事当中,我们总能悟出点道理来。或许,这也是品茶所得吧。

在许多地区都存在关于三碗茶的习俗。在云南滇西,在一对夫妻生活走到尽头后,一定要为他们摆放上三碗茶。第一碗是甜茶,寓意着曾经的甜蜜日子;第二碗是苦得张不开嘴的苦茶,寓意着生活中的磕磕绊绊;第三碗则是一杯再普通不过的白开水,又名回味茶,它的滋味是夫妻双方共同创造出来了。这三碗茶告诫着每一对夫妻应当互相珍惜,日子再苦,只要携手前行,总会有甜蜜的。

湖州春节时,有客人到家里拜年时也要依次端上三碗茶。第一碗是甜茶,祝福客人一年甜到头;第二碗是熏豆茶。喝完熏豆茶后便可以享用丰富的美味佳肴了;第三碗为清茶,可以为客人饭后解腻。三道茶,不仅符合礼节,还暗藏科学原理呢。

五代的百丈和尚在法眼文益门下悟道,后来开示大众:“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拟议更思量,知君犹未彻。”有僧问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禅茶一味。对于佛门而言,饮茶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它并不高雅,却藏有禅味。饭后三碗茶的故事告诉我们粗茶淡饭也是生活,平淡最是真,饭后一碗茶即是幸福。

一个故事,一个民俗,都有其潜在的哲理。其来源于生活,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日本茶道的三种礼法


每次茶道举行时﹐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外跪迎宾客﹐头一位进茶室的必须是来宾中的一位首席宾客(称为正客)﹐其它客人则随后入室。

来宾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主客面对而坐﹐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即左边)。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浏览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闲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行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式开始。

沏茶﹕主人先将各种茶具用茶巾擦拭后﹐用茶勺从茶罐中取茶末二三勺﹐置茶碗中﹐再注入沸水﹐并用茶筅搅拌碗中茶水﹐直至茶汤泛起泡沫为止。

敬茶﹕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须举案齐眉﹐与自己额头平齐)﹐恭送至正客前。正客接过茶碗也须举案齐眉﹐以示对主人致谢。然后再放下碗后重新举起才能饮茶﹐饮时口中要发出“啧啧”的赞声﹐表示对主人“好茶”的称誉。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时可每人一口轮流品饮﹐也可各人饮一碗﹐饮毕将茶碗递回给主人。

一次茶道仪式的时间﹐一般在两小时之内。结束后﹐主人须再次在茶室格子门外跪送宾客﹐同时接受宾客的临别赞颂。

日本茶道强调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强调宾主间有一种高尚精神﹑典雅仪态和双方间的融洽关系。

日本茶道的礼法分为三种﹔炭礼法﹑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

炭礼法﹕炭礼法即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和后炭礼法。它包括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占香等。

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是主人制茶﹑客人品茶的一整套的程序章法。一般情况下﹐主人先将少许呈粉末状的末茶放入瓷碗中后加点水﹐用特制的竹筅把茶末搅成糊状﹐再加水至碗的四分之三即可。

喝时用右手拿起茶碗﹐放至左手掌上﹐再把茶碗从对面向身前转﹐经细品﹑慢啜后奉还主人。

客人饮茶可分为“轮饮”和“单饮”。即客人轮流品一碗茶﹐或单独饮一碗茶。茶道礼法不仅是饮茶﹐主要还在于欣赏以茶碗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的装饰﹑茶室前的茶园环境及主客间的心灵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