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绿茶的茶道 关于茶道 白茶饼贵还是散茶贵

绿茶的茶道。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相关知识!

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唐代以前,有关道家饮茶、种茶、识茶的记载远多于儒佛。道教徒和道流著书宣扬茶的养生功效,道家对茶的认识、饮茶功效的认识,远比儒家、佛教深刻。茶道在道家中的理念有“贵生,无己,尊人,坐忘。”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茶道尤其注重“茶之功”,即重视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道家所说的“无己”即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则称为”三才合一”。

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

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都可通过“坐忘”来达到。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茶道与道家的渊源


狭义的道家是指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一个哲学流派,老子、庄子是其主要代表,它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广义的道家则包含作为学派的道家和作为宗教的道教。

两晋时代,丹阳道士葛洪著《抱朴子》,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南北朝时代,嵩山道士寇谦之、庐山道士陆修静、茅山道士陶弘景对早期的民间道教进行改造,使道教形成严密的理论、组织和斋仪戒律,并形成了上清、灵宝、楼观和南北天师道等宗派。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教的终极目的是长生不死,理想是飞升羽化。道教既以“得道成仙”为可能,那么如何“得道”,便成为关键。为此,道教发展出许多修炼方术,如斋醮、符咒、炼丹、行气、导引、吐呐、服食等。服食又名服饵,是指服食药物以养生,是道教的主要修炼方术之一。道教服食之药有金丹大药,有金石、草木之药。而茶就是草木之药的一种,下能祛病,中能养性,上能延命。正是在养生延年这一点上,茶与道教发生了结合。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饮茶习俗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时期。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儒家崇尧舜,道家尊炎黄。炎帝神农氏是道教敬奉的诸神之一——农业神,也是茶祖。

葛玄,世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翁,是道教灵宝派及阁皂宗所尊崇的祖师。葛玄15岁登天台山修道炼丹,“葛仙茗圃”是他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茗圃位于天台山主峰华顶归云洞口,今遗址尚在,茶树犹存。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杂录》)。陶弘景是齐、梁间的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隐于句容茅山,炼丹习道,在道教史上影响极大。

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曾撰《真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书80多种。他从道教修炼的理论角度,提出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

丹丘是今浙江宁海县天台山的支脉,丹丘子是传说中在丹丘修道的仙人。西晋道士王浮《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虞洪在丹丘子的指引下发现大茶树。

黄山古名黟山,传说黄帝在此山炼丹修道,故改名黄山。丹丘子、黄山君是在丹丘、黄山修道的两位隐士,因饮茶而羽化成仙。

“苦荼久食,羽化”(壶居士《食忌》)。壶居士传说为道教的真人,又称壶公。羽化是道教术语,指飞升、得道成仙。显然,壶居士的“苦荼,久食羽化”,和陶弘景的“苦荼轻身换骨”,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见道教对饮茶早有深刻认识,并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茶成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便是道教的首功。

魏晋时期,儒学式微,玄学勃兴。其时老庄之学传扬天下,士人以研老庄为事业,名士以谈玄而成名。玄学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今人称之为“新道家”。“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世说新语》)。王濛是晋代著名玄谈名士,尤喜饮茶,逢人来访则一定请来人饮茶。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表明孔子及儒家对“怪力乱神”不以为然。因此,“怪力乱神”与道教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两晋南北朝,广泛地流传着一些神仙鬼异的茶故事。

如东晋干宝《搜神记》记夏侯恺死后就人觅茶饮;东晋陶潜《搜神后记》记毛人向秦精示茗;《广陵耆老传》记广陵茶姥者,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发鬓滋黑。见之400年,颜状不改。吏系之于狱,姥持所卖茶器,自牖中飞去;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记剡县陈务妻,好饮茶茗。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搜神记》、《搜神后记》、《异苑》等书所载多为道教方术事以及古今神灵志异人物之变,旨在“发明神道之不诬”,带有明显的道教思想倾向。

道家与茶的渊源关系久远。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之“仙药”。

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唐代以前,有关道家饮茶、种茶、识茶的记载远多于儒佛。道教徒和道流著书宣扬茶的养生功效,道家对茶的认识、饮茶功效的认识,远比儒家、佛教深刻。正是通过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士、方士、玄谈名士对饮茶的宣扬,促进了饮茶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俗的形成,也为茶道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更多普洱茶文化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中国茶文化茶道的理念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

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和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

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更多普洱茶知识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交流平台

在日本感受茶道


在日本感受茶道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应在日本留学的表哥邀请,我来到日本看樱花。晚上,表哥打来电话,告诉我明天带我去他同学家感受一下正宗的。

第二天早上,在表哥的陪同下,我们坐地铁来到东京西郊的一座民居。当我们刚跨入前院,一个身穿和服的日本青年早就站在那里迎候了,这位就是表哥的同学兼好友木村。我们走进花园中的一间小室,只见室的门口,一位身穿粉色和服的少女跪在那里向我们行礼。表哥向我介绍,这是木村的妹妹惠子,这场道仪式的主角——女师。在日本,道相当流行,许多少女在结婚前都潜心学习道技艺,修身养性,以培养自己优雅文静的举止和宽舒的胸怀。

走到室的门口,我们在一个石臼里洗了手。随后便脱鞋进入室,室的布置肃静幽雅,正中置放着烧水的陶制炭炉和釜,炉前放着碗和各式具。

落座后,木村便用生硬的中文致辞欢迎我们的到来,他的妹妹便在一旁煮水,在用过精致的点心樱花糕后,惠子便开始给大家上。道用的是精制的末,第一碗泡好后,惠子用双手将碗高举恭送至表哥前。只见表哥双手捧着碗,从左向右转一周,才将水喝进嘴里,喝了三口后,他将碗传到我的面前对我说,中有两种,一是浓,一是淡。这碗呈深绿色,味道清香略苦,属于浓。一般三人共饮一碗。饮时可每人轮流品饮,饮毕将碗递回给主人。时,主客之间可以自由交谈,但在正宗里,是绝不允许谈论金钱、^***等话题的,更不能用来谈生意,交谈的内容多是些有关自然的话题。于是,大家一起谈论了中日两国在上的一些差异,木村听得津津有味。这时,惠子的第二碗淡也泡好了,这次是单饮,每人一碗,这碗较第一杯而言,略显清淡,但不失清香。

在喝过这碗后,道仪式也宣告结束了。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木村家时,惠子站在门口给我们送别,像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樱花开在春日里。

茶道,净化人的灵魂(一)


茶道,净化人的灵魂(一)

日本世代相传,数百年长盛不衰。而连同能乐、俳句、水墨画、庭园艺术等,又无不受到禅的渗润,并形成“空寂”与“闲寂”的美学思想,今天仍支配着日本人的生活。 在日本,组织遍及全国,研习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有位日本友人对我说,在京都,你不应问女性“您是否学习”,而应问“您学习的是哪家”。

草庵式茶室,充满了“空寂”

日本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引进茶,完全是照搬贵族书院式的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发展为草庵式的,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这些年来,我多次出入茶室,感受到茶室的特殊韵味。草庵式茶室是原木结构、草葺人字形屋顶,内外均为土墙。窗框是苇编的,不镶玻璃,糊上白色的日本纸,一切保持原色,顺其自然。茶室都很狭窄,仅有二铺席乃至一铺席半的面积。但整个茶室色彩沉静,使容易达到纯粹的精神交流。 作为茶室组成部分的庭园,叫做露地,地形细长,是进出茶室的必经之路。在前庭置石灯笼和踏脚石,底部和周围缀满苔藓。踏脚石由约7至15块的奇数组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摆法顺其自然,以不引人注目为度。同时种植松、竹,日本人认为松是纯洁的表现,青竹是“清寂”的表现。茶室与露地相配合,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气氛。 茶室室内的惟一装饰就是设有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字幅。画轴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画,其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这种余白不是作为简单的“虚”的“无”,而是一种充实的“无”,即用“无心的心”来填补和充实。也就是渗进了强烈的禅的“无中万般有”的艺术思想。不摆脱虚妄之念,是无法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的。比如画风,风本是无色,作为无色的色,在水墨画面却存在无限的色。有如清代画家金冬心所言:“能画一枝风有声”,以无声、无色而达到“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在柔和的线与色中潜藏着敏锐的禅机,不用禅的“心眼”是感受不到的。 壁龛内还置一个花瓶,多为竹制,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小花瓣上点一滴水珠子,在茶室昏暗的光线下,像是散落的一颗珍珠,晶莹欲滴,托出一朵小花比百花更加生辉。 总之,草庵式茶室里里外外,与的“空寂”的精神,以及“和敬清寂”的理想是完全协调一致的。正如南坊宗启的书《南坊录》所说的:“一宇草庵二铺席,充满了空寂”。

茶道文化解说:茶道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世界茶叶看亚洲,亚洲茶叶看中国。中国的茶叶可以说是世界之最,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茶。都是有着自己的特殊特点,而这一切的共同点也都是茶,中国有着上好的茶叶,也是茶道的发源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同样少数民族也好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着《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

在煎茶中细味日式茶道


在日本不必担心喝不到好茶,即使是旅店里的免费茶包,泡出来的日本煎茶也一样甘冽清新。当然,如果能光顾专门的茶室感受地道的日本茶道,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在日本旅游,茶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茶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以有茶味的香皂、毛巾,可以有茶味的点心,甚至可以将茶和米饭一起煮,做成泡饭来吃。日本人的爱茶之深,恐怕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了。

若要真正体会日本的茶道精髓,就不可以错过煎茶。日本煎茶是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饮茶12世纪日本茶道的创始人荣西禅师,把茶叶介绍给了日本人,从此煎茶法就在日本流行开来,并一直保持至今。与我们目前采用的炒青处理不同的是,煎茶采用的是以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经过这样处理的绿茶,气味上更青绿一些,并且保持了茶叶的本色特征。

日本煎茶有拇尾的,有宇治的,也有静冈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我们这次饮的是静岗煎茶,水近三沸时离火,涤器后备茶。煎茶最合适的水温是70℃,一般将沸水静置一旁,等备茶完毕,水温也就差不多了。日本煎茶加工很精细,注入三分之一水略作温润即可,然后注水至七分满,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开汤饮茶了。

一盏时茶香很清幽,有一丝淡淡的海藻气息。茶汤入口甘淡,几乎没有苦涩。细细品味,于淡然中却别有滋味。饮至第二盏,舌尖已有茶津涌出。至三盏,喉间甘润,茶津濡濡。此时再细细品读,只觉甘香满口,茶息满腹,不似先前的清幽淡薄了。

品饮日本煎茶时,开始想到的不会是日本樱花,感觉却仿佛来到了海边。独坐于一方苍幽青润的礁石上,清澈的海水冲刷着双脚,脚边是翠绿海草和细鳞游鱼,春天亮丽的阳光从天边洒下,发间有些暖意,而心里却很静,能听见海草呢喃的细语。这时才会想起樱花,想起茶道、花道、香道,想起和服,想起艺伎,想起三味琴,想起和歌、俳句,想起日本尺八吹奏出的那似曾相识的音律。有时你会感觉到紫式部似乎就坐在你对面,给你讲述《源氏物语》里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回来偶尔与友人说起,地道的日式煎茶在国内好难找。友人说,国内当然有好茶,或许,只不过是你失去了那样的心境。他向我推荐了国内随处可买到的立顿品牌新出的日式煎茶茶包,并一再嘱咐要用心去体会。将信将疑间,回家用这茶包细细沏了一壶,淡淡的绿色,却就是那种久违的味道。

轻轻闭上双眼,将琐事暂时排遣,我又一次看到了海,看到了樱花,看到了和服艺伎。原来,感受纯正的日式茶道,也可以化繁为简。

陆羽一生嗜茶 精于茶道


陆羽(公元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生平富有传奇色彩的陆羽原是个遭遗弃的孤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一3岁男儿。积公以《易》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呗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12岁那年,陆羽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做了优伶。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后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陆羽隐居山间,阖门着述《茶经》,耗时五载最终成就《茶经》初稿。相传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茶经》一书在颜真卿、皎然等朋友们的帮助下得以梓行。贞元末(公元804年)的冬天,绝代茶圣陆羽终老于湖州迎禧门外青塘别业,被安葬于湖州杼山。

如今,陆羽和他的《茶经》已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同为中华茶文化的标志。1996年4月28日,以向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为宗旨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远隔重洋的非洲坦桑尼亚邮政特为此发行《96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纪念邮票小型张一种,面值300坦币。小型张以中国山水画为背景,边纸下方缀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徽志,邮票主图是白描勾画的一幅陆羽采茶图,画中的陆羽须髯飘逸,略显丰腴,显现出那种钟情山水、淡泊仕途、尽享茶中清苦幽香,陶醉江湖名泉甘霖的神韵。

什么是茶道?茶道的形式有哪几种?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道法则: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茶道形式: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宋代,有“吃茶”之说。

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