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医药 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与红茶绿茶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红茶十红糖姜的功效与作用 红茶十绿茶泡茶功效与作用

【www.cy316.com - 与红茶绿茶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与中医药 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即药也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多饮硒茶可以防止白内障。白内障是由于人体内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眼球晶状体所致,而硒茶中有机硒分解产生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代谢物可以阻止体内产生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发生。

多饮硒茶可防癌。茶叶中有机硒进入人体后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从而抑制致癌细胞的生长。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

多饮硒茶可减肥。饮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积,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从而使体重下降。多饮硒茶还可预防心脏病,保护牙齿。绿茶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茶多酚特别高,好的绿茶能含30%多。茶多酚是心脏病的克星。

另外,硒茶含有很高的维生素C,它能够调整体液,保护皮肤,防止眼病,防止坏血病。同时,你如果要是闹肚子,拉脓、拉血喝茶就有用。这一点南阳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评论说:“茶治脓血甚效”。

cy316.com延伸阅读

宋茶与诗词的密切关系


由于宋朝社会稳定,国泰民安,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因此饮茶之风兴盛,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爱饮茶。在此背景下,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咏茶之诗。茶诗和茶文化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茶诗对茶的描写,特别是对饮茶的描写,是宋诗生活化、细腻化、精致化的一种表现,当时的饮茶之风也是文人生活极度雅致、艺术化、生活化的一种表现,与禅悦之风等息息相关。从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北宋文人饮茶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代的茶饮、茶艺活动高度普泛化,使文人士大夫们经常接触至茶叶、茶事。同时茶叶也兼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既可以寄情,又可以托以言志。因而茶主题在宋诗与宋词中频频出现。宋代所用典故多出自陆羽、卢仝和张又新的作品。

北宋茶诗兴盛主要原因

北宋茶诗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由我国悠久光辉的饮茶历史决定的,二是由于当时茶叶生产的异常繁荣,三是茶文化在民间深入,不仅茶坊异常兴盛,而且茶俗深入民间生活,这些都为北宋茶诗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

宋茶诗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宋代茶诗作者二百六十余人,现存茶诗逾1200篇。

一:世俗化的选材角度

诗歌发展到北宋时期,相比唐代有了很大的开拓与创新。在题材方面,选材角度不断拓展,逐渐世俗化,向日常生活倾斜,很多的琐事和细物也可以作为其写作的对象,表现生活情趣的诗歌越来越多。这使得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而缺少唐诗那种奔放的浪漫情怀。

二:理性思辩的艺术风格

北宋建立之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因此也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性格与前代文人大不相同。

这时影响他们的比较重要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就是:统治者改变了以前对待佛教的一些态度。在前代后周时期,政府实行灭佛政策,不准人们信仰佛教,而此时政府却对佛教进行了保护,并且采取了相关的鼓励措施。因此这个时候,信佛的风气又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受此思想的影响,北宋的文人们大都不像唐代的文人那样张扬,大气,他们的人生态度也都比较倾向于理智、沉静和淡泊。他们大都能够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因此他们的作品虽然不像唐代的文人那样那么地激情澎湃,可是确实多了很多理性的色彩,他们此时都比较注重内心的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

而饮茶与这一心态正好是完全契合的,饮茶不像饮酒,不像酒那样能够很快地使人情绪激动,而是一种越喝越使人心情沉淀的饮品,茶那淡淡的清香、清净悠远的品饮环境、茶艺的细腻、缓慢、安静的特点,正好符合了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在寺院中,茶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饮品。由于僧侣们要经常打坐、诵经,他们为了

消除疲倦使得饮茶成为禅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很多寺院也都自己种有茶叶,由于僧侣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有很多的名茶都出自佛门。因此,佛教与茶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文人都喜欢品茶参禅,而且,当他们和高僧一起参禅的时候往往会一品茶香,然后挥笔而成一篇诗作。因此,不少的茶诗也都体现了是人们这种宁静、理性、恬淡的艺术情趣。比如下面郭祥正的《休师携茶相过二首》:晚风吹坐忽生凉,旋碾新茶与客尝。我本无心无所证,沉烟何事结圆光。

三:自然清幽的意境

宋代的诗歌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就是以平淡为美,诗歌的已经和风格崇尚平淡自然。茶诗作为北宋诗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宋诗理性内省自然的特点,又深受茶之品性的影响,因此使得北宋茶诗的意境有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它与唐代茶诗的古朴率直相比,北宋茶诗的艺术风格显得更加细腻婉约,清丽阴柔。

茶诗历史总结

纵观北宋以前茶诗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其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才达到了北宋时期的高峰期。其主要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二是汉、魏、南北朝时期、三是隋唐五代时期、四是北宋时期,而每个阶段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先秦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气候已经比较适合茶树生长,因此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些茶树分布了,不过在这个时期,南北方人们对茶叶的运用却各不相同。北方黄河流域的人们主要还是将茶用来食用,而不是饮用,而南方的人们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饮用茶叶了。我们查阅先秦的诗歌,发现在在这个时期还没有产生咏茶诗。但是,在古代,茶也叫荼,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在《诗经》中也有一些诗句提到过荼了。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三首诗中关于荼的句子就是茶诗的起源,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茶诗作品创作的酝酿和萌芽阶段。

其次是汉、魏、南北朝时期。到了汉代的时候,饮茶之风开始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个时期不仅饮茶兴起,而且人们还认识到了茶的药用功效,特别是南方的文人们,他们饮茶更是较为普遍,因此茶诗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慢慢地产生了。这个时期是茶诗的初步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写茶的诗歌。比如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晋代文人杜育写的《荈赋》等等。特别是《荈赋》,是第一首正面描写茶叶的诗歌,对茶的生产和品饮都有非常充分的叙述。因此,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茶诗的初步发展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五代时期。到了唐代,茶叶的生产进一步地发展,茶叶贸易开始兴盛,同时佛门里茶事也比较盛行,因此,在这个时期,茶文化开始走向繁荣,并成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史称茶兴于唐、茶盛于唐。这个时侯时候,饮茶的习俗不仅开始普及民间,而且还传播到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中唐的时候,人们饮茶也不仅仅是为了治病,而是开始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嗜好,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茶诗开始大量出现,而其题材也呈现包罗万象之势:有记载名茶的,有说明茶叶生产的,有吟咏茶具的而茶诗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如绝句、宝塔诗、唱和诗等等,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茶诗的繁荣发展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茶诗经过之前的孕育期和唐代的繁荣发展,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茶诗发展到北宋,开始达到第二个高峰。因为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较唐代有所不同,他们喜欢描述清幽的意境,喜欢理性内省的风格,比较注重细节,喜欢参禅问道,而茶的品性正好契合了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所以宋代文人饮茶之风比前代更甚,茶诗发展到北宋空前繁荣,而且还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色,比如许多作品都有一种清幽的理性的美。而北宋的许多著名诗人如欧阳修、梅尧巨、苏轼、黄庭坚等也都留下了咏茶之诗,而且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等也十分丰富。

全发酵茶与半发酵茶两者有什么不同


全发酵茶与半发酵茶包罗了哪些茶,全发酵茶有红茶,半发酵茶包罗了乌龙茶,茶树的芽叶颠末萎凋,揉切,中国十大名茶,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毛茶后,精制成为了发酵茶。

全发酵茶与半发酵茶

全发酵茶是发酵水平高,在茶类中,红茶是全发酵茶,在揉捻进程,茶叶的细胞壁粉碎了,开释植物的自身酶,叶子纤维素,茶黄素等物质被氧化,红茶发酵往后,萎凋24小时,茶叶内里的茶黄素在酶的浸染下,茶叶颜色变红,茶汤也是红的,这是红茶的特性。

发酵茶的浸染

1、可以减肥

茶叶含有的咖啡碱,尚有维生素,可以加速脂肪的氧化,到达减肥的浸染,可是茶叶也有茶多酚含量,要适量饮用,喝过多,会影响胃,可是可以饮用红茶。

2、可以养胃

全发酵的红茶是因为见过发酵建造的,在氧化酶的浸染下,会产生酶的促氧化回响,以是对胃的刺激较量少的。可以饮用加糖的红茶,还可以加加牛奶,这样可以掩护胃粘膜。

半发酵茶的发酵水平是20%到70%,乌龙茶是属于半发酵茶,譬喻铁观音,武夷岩茶等,萎凋时刻不高出一天,短时刻的发酵,叶子的边沿在酶的与氧化浸染下,叶子的边沿发红,叶子中间的细胞受到机器损伤少,内部受力轻,酶浸染少,颜色是绿的,会有绿叶红边,汤色是橙黄的颜色。

普洱茶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


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普区是普洱茶乡,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居住著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汉等十四种世居民族,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等多种因素,在民间产生了各种超自然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因普洱茶具有敬献、养心、解渴、提神、消食、明目、解毒、保健等功能,在各种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故本土生产的普洱茶增派上了好用场。

思茅区昔日的原始宗教有哈尼族原始宗教、彝族原始宗教、傣族原始宗教、拉祜族原始宗教、佤族原始宗教、布郎族原始宗教等。原始宗教是一种古老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认为万物有灵,除崇拜祖先外,还以树木、山、水、火、风、雪等作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拉祜族还有图腾(葫芦)崇拜,佤族有木鼓(女神)崇拜等。这此祭祀活动由各民族的祭司、巫师(哈尼族称“白母”或“具牟”)、毕摩(彝族称“苏尼”或“苏耶”)、魔巴(拉祜族巫师之称,大魔巴称“安恩格”,小巫师称“周比”)、窝朗(佤族祭司之称,或稍“芒那客绕”)等来主持。

思普区的哈尼族认为龙神最大的保护神,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为最隆重。农历一月,各村寨都聚集在龙树林中杀猪祭祀,并供献酒、茶、饭、花、果等,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礼要献“五供品”,茶是其中之一。江城、墨江的哈尼族支系人家家都供祖先家神,一般供三代,每年供献二次,第一次在过年杀猪天(属龙日)供茶,家人用一大碗猪肉、肝和三碗米、三碗酒、三碗茶又及一些槟榔、草烟献在家神下,掌家人面对神位跪拜念咒语,祈求祖先保佑,免遭灾难。家人过大年吃饭前,要用猪肉,肝及烟、酒、茶、米供祖宗,当家人念完祝祠后,将供品每样取一点泼洒在门外。

江城、黑江的哈尼族切地人信仰多神,崇拜较深的是家神,称“朱戈”,每逢节日和喜庆日子献祭,供奉两代人,即家长的祖辈和父辈,献祭物品有饭、酒、茶和鲜花。家神“朱戈”没有偶象。只是象征性的钉一棵小椿在家里中柱上。切地人杀猪过年时,猪拴紧后要用一些米和茶到掌家人住的卧房中柱前献祭家神“朱戈”,祈祷完后,由庭主妇拿一些茶、米和清水抛散在猪身上祝念“明年换个更大更胖的来”,祝语后才杀。澜沧的哈尼族僾尼人过春节时要杀一只鸡,盛一碗饭,倒一杯茶水献祭家神。

普洱县一带的哈尼族布都支系人每年正月,全寨人都要择日在龙神树脚下祭龙过龙巴节。祭龙时于天亮前备办好的三碗米饭、三个染红的熟鸡蛋,三杯清酒、三杯茶水、六柱香火和一只小公鸡,趁着夜幕到石岩脚下背神,天亮后,各家各户都要到神树脚下献饭。农历六月十五到三十日,要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叫谷魂,备好一碗糯米饭,一个熟鸡蛋,三杯清酒、三杯茶水、六柱香火,几根红线,到自己的田边献祭,把酒和茶水洒在田上,把红线拴在稻杆上,再用镰刀把拴了线的稻杆割下,连同斋饭一起收进箩里,点着香火叫谷魂回家。

墨江、普洱的哈尼族布孔支系人农历冬月过“米色扎”(新年)节时,要杀猪献祭家神,杀猪前要用米、茶、酒献给肥猪,猪肉煮熟后要拿些肝、肠、茶、酒、米和饭菜各放成两碗,加两双筷子,由家长拿到卧床上献祭。祖先家神每年在“嘎特特”(扎龙巴门)后的第十三天,人们要在“普麻波”(供爹龙兔神的大古树)下举行“爹龙兔”献祭活动,将煮熟的猪肉、鸡内在“普麻波”(龙树)下搭起祭台,把猪、鸡肉、米饭、茶、酒、染红的鸡蛋等祭品摆上,由“普麻阿布”(主祭人)领着大家祈祷神灵。墨江的哈尼族西摩洛支系人农历二月初,祭头龙的第一天,众人集中在龙林内的龙石前面,摆上烟酒茶和糯米饭、熟鸡蛋,由龙头念咒语祈求神灵保佑平安。

思普区的彝族每年正月初一要祭献祖先,景东蒙化支系人二月六、七、八三天,由老人端一斋盘,盛上一碗饭,一个鸡蛋,一根穿着针的红线,一杯酒、一杯茶水、一只猪脚在房屋周围点名叫全家人的魂回来。

澜沧傣族傣绷支系人相信人有魂魄护佑,人生病、体弱是丢魂落魄的原因,要请老人把魂叫回来,叫魂时用蜡烛一对,鸡蛋一个、米一碗、沙子一碗、芭蕉一个、糖、茶、菜各一些摆设在小篾桌上作为贡品。家属有时做了不好的梦,梦见死者托梦之类时,就送些饭菜、茶叶、芭蕉、草烟、槟榔等到佛寺里赕献,请佛爷念经。

澜沧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其中的寨神是主宰全寨人的神,多数村寨盖有神址,拉祜语称“母耶”(意为跳歌地方),每年正月初二,全寨人集中在“母耶”处跳芦笙舞,舞场中心放有桌子,桌上放有一箩稻谷,旁边点着蜡烛,烧着香火,摆上酒和茶水,人们边跳边唱边喝。纵情欢乐,过完年后,每户要分一点跳舞朝贺过的谷子,放到自己家的谷种上面,以祈求寨神保佑庄稼长得好。

西盟佤族在佤历九至十月份,相当于西历7至8月间,要举行迎新谷节,佤语称“列伯耿奥”,既是节庆活动,也是宗教祭祀,它源于佤族对谷魂、棉魂和祖魂的崇拜。迎新谷节要吃“神餐”,要摆祭坛,祭坛上放置有茶叶、棉线、钱币、米、米酒、老鼠头、鱼头、蟋蟀、鸡头和少许的碎肉,由祭司虔诚地进行祈祷。祭司念的《新谷颂辞》中有一段祷辞是:“先称沙为父,后称粟为母;阿达是茶叶,阿奶是棉花。”阿达是佤语,有几种意思:爷爷、长者、神灵。在《树神祭神》中也有记载:“野茶先生芽,盐婆淌口水;谷子长大了,芭蕉发新棚。”

澜沧布朗族崇拜他们的种茶祖先叭岩冷,是叭岩冷率领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有记载,在布朗族《祖先歌》中也有唱段,“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村,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曼景、芒洪及周围的五个布朗族寨,寨民都是叭岩冷属民的后裔,他们共同祭献叭岩冷,1950年以前,每年祭一次,到曼景上寨后山,原叭岩冷居住的遗址处作祭献,时间在六月初七,祭祀期间,人们不能下地生产劳动,外寨的人也不得进寨。

茶叶与婚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敬茶,不但要讲究茶叶的质量,还要讲究泡茶的艺术。进入现代,敬茶习俗比古代简便了,特别是在茶具上比过去简化了。茶具多用有盖的瓷杯或无盖的玻璃杯,来客人数较多时,茶泡在瓷壶里,然后一一倾入茉杯,一人一杯,各自品尝。在个别地方,也有采用特制小壶的,一人一壶,独自品饮。有些时候,有人还有看人“下茶”的习惯。待客用茶应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

华北、东北,老年人来访,宜沏上一杯浓醇芬芳的优质茉莉花茶,并选用加盖瓷杯;如来客是南方的年轻妇女,宜冲一杯茶叶淡雅的绿茶,如龙井、毛尖、碧螺春等,并选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盖;如来访者嗜好喝浓茶,不妨适当加大茶量,并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汤味浓,经久耐泡,饮之过瘾;如来客喜啜乌龙茶,则用小壶小杯,选用"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招待贵客;如家中只有低级粗茶或茶末,那最好用茶壶泡茶,只闻茶香,只品茶味,不见茶形。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茶与婚俗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在浙西地区,媒人于男女双方之间说合也俗称"食茶"。媒人说媒后,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相待。

在浙江德清地区婚姻中的茶俗,则更为丰富多彩,列举如下:

"受茶":男女双方对上"八字"后,经双方长辈同意联姻,由男方向女方赠聘礼、聘金,如女方接受,则谓之"受茶"。

"订亲茶":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即举行定亲仪式。双方互赠茶壶十二把并用红纸包花茶一包,分送各自亲戚。

"大接家茶":女子结婚后,由娘家备发芽蚕豆、茶点分送双方亲邻。

"亲家婆茶":女子出嫁后第二天,父母看望女儿时,要随身携带一两茶叶(最好"雨前"茶),并半斤烘豆、二两橙子皮拌野兰麻。

"新娘子茶":望朝之后,新媳妇的婆婆要至女方家请"亲家公"、"亲家婆"及亲家面上的近亲至自家喝"喜茶"。

在我国湖南地区,男子去女方上门相亲,姑娘需给男子递上清茶一杯。男子饮后,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回赠姑娘,如姑娘当即接受,即示"心许"。在结婚入洞房前,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再拌以冰糖以招待宾客,寓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在我国云南地区举行婚礼时,有"闹茶"的习俗。闹茶时,可由宾客出题,要新郎新娘以绕口令、猜谜语、咏诗歌等形式回答考题。若新郎新娘不从,宾客们则不饮茶,而若文不对题,众皆哄堂大笑。闹茶取"越闹越热"之意。

江苏地区有“开门茶”习俗。大户人家联姻,新郎至新娘家迎亲,进女家的一重门,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见岳丈岳母时止。然后再饮茶三次后,才能暂至岳母房中歇息,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轿。

我国南方地区历来有喝"新娘茶"的习俗。新娘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洗漱、穿戴后,由媒人搀引至客厅,拜见已正襟危坐的公公、婆婆,并向公婆敬茶。公婆饮毕,要给新娘红包(礼钱),接着由婆婆引领新娘去向族中亲属及远道而来的亲戚敬茶,亲戚饮完茶要随着放回杯子的同时,在新娘托盘中放置"红包",而新娘则略一蹲身,以示道谢。

茶祭习俗

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茶与书法

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里,苏东坡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此外,如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些词句,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也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

茶与绘画

我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

画面描绘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日本的绘画艺术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日本以茶为题村的绘画也仿自中国,但有创新。在北欧和美洲,到了18世纪,饮茶也已成为风尚,一些画家就常以饮茶情景作为题材,而且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作品。

绘画艺术与茶有密切联系,就是在现代摄影艺术中,与茶的联系也相当广泛,许多摄影师以茶为题材,拍摄了不少优秀作品。特别在一些名山拍摄的采茶画面,将山水峰岩、松竹花木和茶园融为一体,益发增添了茶区景色的诗情画意。

茶与戏曲

我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所以,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

其次,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

茶事丰盈 茶事之中,心境十分重要


茶事丰盈

红尘中,有许多文人喜欢品茶,而且还用灵动鲜活的文字写出了品茶的心境,真是精妙。

茶事之中,心境十分重要。

有一位深得茶中三昧的文人曾经说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作家黄裳也在他的《过去的足迹》一文中说到,他曾经在重庆的一个名叫“凤凰楼”的茶馆里,一坐往往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在那个茶馆里可以拥有美好的心境,那个茶馆的“里边还有一个套阁,小小的,卷起竹帘就可以远望对江的风物,看那江真像是一条带子。尤其是在烟雨迷离的时候,白雾横江,远山也都看不清楚了。”台湾女作家殷颖也是一个爱茶且懂得茶中三昧的人,她在她的《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这篇散文中说:“当我据案写读的时候,我总喜欢摆一杯浓浓的苦茗在旁边,淡饮浅尝。有时我不读也不写,手中捏着茶杯,放眼窗外,去欣赏这本书以外的景物。”这样的心境,于茶事最为相宜,只有真正悠闲的人才可以拥有。

对于茶事和心境的彼此融合,鲁迅先生也有体会。鲁迅先生说:“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地滑过去,像喝着粗茶淡饭一样了。”看来,没有好的心境,再好的茶也是无法品出好味道的。

作家汪曾祺曾经写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云南昆明的茶馆,当时,在那条名叫文林街的旁边,有着一家非常洋气的茶馆,“墙上的镜框里装的是美国电影明星的照片,蓓蒂·戴维斯、奥丽薇·德·哈弗兰、克拉克·盖博、泰伦宝华……除了卖茶,还卖咖啡、可可。这家的特点是:进进出出的除了穿西服和麂皮夹克的比较有钱的男同学外,还有把头发卷成一根一根香肠似的女同学。有时到了星期六,还开舞会。茶馆的门关了,从里面传出《蓝色多瑙河》和《风流寡妇》的舞曲,里面正在‘蹦嚓嚓’。”如此时尚的气氛,和古老的茶事交相辉映,竟然别有情趣,也算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茶中风景了。

《红楼梦》中,那位才情俊雅的美丽女子妙玉,曾经这样谈论过茶事,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话虽然有些刻薄,但说出了茶事的内涵。

茶事确实是清雅的,要不得粗糙和马虎。而且,茶事之中更需要有晶莹的绿意,需要有散淡的情怀,需要有悠闲的心绪。

说到底,茶事需要一个“品”字,独有这一个“品”字,才将茶事的氛围和心境概括得丰盈动人,袅袅娜娜,也才使茶事历经岁月的沧桑而依旧魅力无穷。

茶文学回文一种十分奇特有趣的句子或诗文


回文,是一种十分奇特有趣的句子或诗文,按照原文字的顺序,变化开头或者倒过来读、反过来读都能成文,这样的情况是不多的。在这不多的回文中,茶回文竟也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在有的茶馆,茶杯的杯身或者杯盖上会刻着“清心明目”或“清心也可以”这样的文字,这就是虽简单的,也是最有名的茶回文。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因为不论你从哪个字开始读,都言之成句。“清心明目”,还可以读成“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清目明心”、“目明心清”、“明心清目”、“心清目明”。“清心也可以”还可以读成“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这些文字的几种读法,意思却都差不多,却也各具特点,饶有趣味,给人以美的感受,增添了品茶的意境美和情趣美,正所谓“杯随字贵,字随杯传”。有的茶碗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文字。

还有一句出名的“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个句子还可以读作“町一日无此君不”、“一日无此君不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如果将这些句子按顺序排成方阵,那么,无论是横着读,还是纵着读,都是同样的结果。

有些茶馆里面挂着这样的对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如果倒着读就成了“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两联意境截然相反,一个是环境决定心情论,一个是心情决定行为论,高F-优劣且不必论,其文采情趣堪称茶联回文中的佼佼者了。

在北京“老舍茶馆”,也有两副“妙手偶得”的回文对联。第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倒过来读还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而且上联和下联互为回文。此外,这个对联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茶馆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经营特征都说丁出来,实在是不能不令人叹服。第二副更绝:“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其妙处同上联一样,不但点出了茶馆的特色,还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巧妙地糅合r进去。妙处还不限于此,两联的上联“前门大碗茶”和“满座老舍客”竟然也是一个对于!

几首回文诗

黄伯权是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的侄子,他曾经创作过一首与荼相关的回文诗,名字是《茶壶回文诗》,原诗为·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这首诗可以回读成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清代诗人陈琼仙也曾经以秋景为题创作了总标题为《秋宵吟》的回文诗共27首,以其中的一首《秋月》举例,诗云,”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清琴瀹著和心洗,韵竹敲诗人梦刊。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成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刊梦人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各族的茶饮习俗十分丰富多采,各有千秋


汉族 汉族饮茶的历史久远,方式多样,一般喜欢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多数喜好清饮。他们认为只有清饮才最能体味品尝到茶的幽雅神韵。而饮药茶则不以“品”为目的,而是求其医疗保健作用。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既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品”,又具保健功能的药茶饮。

藏族 藏族人十分精通茶饮的营养调配,他们最爱喝的酥油茶,滋味丰富、涩中透甘、咸中溢香、暖身抗寒。他们视茶为珍贵佳品,在男女婚庆时,以茶象征婚姻美满幸福。

维吾尔族 维族人酷爱饮茶,把茶看得与米饭同等重要,新疆曾流行过一句话:“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他们最爱喝的是奶茶和香茶。

蒙古族 蒙族人喜欢喝用茶与牛奶、盐调配制成的咸奶茶。这种茶的煮制看似简单,其实它还真有一套制作技巧。一般姑娘在懂事时都要向母亲学习,待出嫁时就要当众表演煮茶功夫,并亲自献茶给宾客品尝,以示身手不凡,家教有方。

“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都不尽相同,其饮茶习俗也十分丰富多采,各有千秋。云南傣族的竹筒香茶、纳西族的盐巴茶与“龙虎斗”、傈僳族的雷响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等,不胜枚举,都是很有特色的。

寺庙与茶的关系


(一)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欉,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欉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欉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琇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己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二)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