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汉饮茶和茶业发展与传播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悦山水茶业 味独珍茶业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悦山水茶业。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古代两汉饮茶和茶业发展与传播”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秦时,史料中关于茶叶的不多,因此略去不谈。两汉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关于茶的专门介绍和记载,例如《尔雅》和《说文解字》之类字书以及一些医药著作和笔记小说。自汉代,我国的茶叶进入了有文字可据的信史时代,《尔雅》中有“苦荼”的释文。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有茶的町靠和直接记载的国家。

两汉茶业的范围广大。陆羽《茶经》列举了四个汉代茶人“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扬执戟雄”。司马相如和扬雄,为西汉蜀郡成都人,而丹丘子和黄山君一寓浙东,一居皖南。而《汉书·地理志》也记载两汉时今湖南有一地名“荼陵”(今茶陵)的地名,陆羽在《茶经》引《茶陵图经》说“陵谷生茶茗焉”。这表明茶的生产和饮用已经从巴蜀经荆楚一直传播到了长江下游和浙江沿海一带。

两汉时,除了南方茶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和传播外,据推测在这四百多年间可能也会有少量茶叶流传到北方,可惜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很缺乏,比如关于宫廷饮茶的情况,能找到的现在只有《赵飞燕别传》中所写的赵飞燕梦见先帝“赐吾坐,命进茶”这样一句,不过这部后人编写的小说,是不足以作为信史来引用的。

从两汉不多的有关茶的历史资料来看,此时,我国茶叶生产、饮用和茶业的中心,仍是巴蜀,这一点可以从神爵三年正月十五王褒和家奴订立的《僮约》来得到证明。王褒在这份详细规定劳务的契约中写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两句。

很明显,茶业重要产区和茶市的形成,标志着饮茶和茶业的发展。汉代饮茶和茶业虽然获得一定的发展,然而从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来看,茶(藓诧)仍然被列为药物,可见汉代茶的饮用,还保留这早期药用的一些原始性状,这说明汉代还处于我国茶的早期饮用阶段。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两汉六朝时期,主要饮用野生茶


我国饮茶始于何时?第一部茶叶专书《茶经》的作者唐人陆羽溯源于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这是不能凭信的。宋人谈到这个问题时,已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蔡绦《铁围山丛谈》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云,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佚名《南窗纪谈》说,饮茶或云始于梁天监中,事见《洛阳伽蓝记》。张涅《云谷杂记》称,《晏子春秋》记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卯茗莱而已。近代更有人引《周礼.地官》掌茶条,说明饮茶起源更为古老。《晏子春秋》和《周礼》虽为后人伪托,但成书都不迟于战国时,那就是说,至少在战国时人们已知饮茶。

饮茶须先知道茶叶的来源,现代植物生理学告诉我们,茶叶的生长环境要求气候温暖,排水畅通。我国现代产茶地区大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区,而先秦的载籍又不见河域产茶的记载。因此,认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远古祖先是我国最先的饮茶者,是值得怀疑的。

清初顾炎武考查了古代关于茶字的记载及其演变,认定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1】我们从汉、晋间一些人的记述看来,蜀地野生茶叶甚多。秦灭蜀是在战国后期秦昭襄王吋,因此,说战国秦汉之际人们开始饮茶是比较自然的事。扬雄《方言》说,蜀西南人谓茶为菠。西汉宣帝时,蜀郡人王褒所写《僮约》,规定僮奴任务之一是牵犬贩鹅,武阳买茶。【2】

武阳即今四川彭山,离成都很近,要奴僮买茶,当然是为了饮用。【3】晋人常璩说,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名茶。【4】平夷郡,山出茶、蜜。【5】傅咸《司隶教》说,蜀妪作茶粥卖【6】。孙楚《出歌》: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7】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8】由此可见,我国西南部产茶地区的人民自然是较早饮茶的。

当然,野生的山茶也必然在江淮以南的其他山区同样生长。但在两汉时期,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江淮以南人口稀少。生产落后,社会经济状况极少记载留传。自六朝立国江东,江淮以南,生产在迅速发展,这时,也只是在这时,才明确出现了关于山茶的记载。《续搜神记》说,晋孝武帝时,有人在武昌山中采茗,在山曲发现大丛茗处。【9】裴渊《南海记》云:酉平县出皋卢,茗之别名。南齐刘澄之《荆州土地记》说,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10】又说,浮陵茶最好。【11】张揖《广雅》说,荆、巴、阆采茶作饼。【12】王浮《神异记》曰:余姚人虞洪人山采茗获大茗焉。【13】山谦之《吴兴记》曰:乌程县西有温山,出御荈。【14】杜育《荈赋》说,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15】全国各地记载茶叶的增加,说明自两汉以来,饮茶的人逐渐增多。那时,人们普遍采摘野生茶为饮料,很难看到人工栽培茶树的记载。甚至到了唐中叶,陆羽还认为野生茶树的茶为上品,种植的茶为次等。因此,他很称赞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野生大茶树。

唐以前,记载饮茶的主要是封建上层人士。这不是他们有什么发现,只不过是在劳动人民多年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模仿罢了。孙吴时,韦曜饮酒量小,每逢宴会,吴主孙皓给予特殊照顾,密赐茶荈以当酒。【16】晋朝并州刺史刘琨喜欢饮茶,他让别人再给他寄些安州干茶去。【17】夏侯恺死后,还显形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18】这固然属于迷信,但也反映出那时饮茶者已不少,所以才有可能出现关于觅茶饮的传说。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吴兴太守陆纳设茶果宴招待来访的卫将军谢安,【19】扬州牧桓温宴饮时,也常伴以茶果。【20】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莢剧,吹嘘对鼎沥。【21】南齐武帝临死前,遗嘱不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酒傭而已。【22】其子萧子懋还将茶、米等分送其他官吏。【23】饮茶的人多了,来源于生活的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以茶为题材,晋人杜育的《莢赋》便是著名的事例。

其次,饮茶主要盛行于南方。裴渊说,茶茗南人以为饮。【24】西晋末年,任瞻自华北渡江而南,宰相王导等至石头亲迎,瞻坐席便饮,且问旁人,此为茶为茗?【25】那时,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26】王肃自南齐逃奔北魏,在洛阳仍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过较长时期,才习惯北方的羊肉酪粥。【27】梁武帝乘北魏大乱,派陈庆之送元颢人洛称帝,庆之为侍中,中原士族杨元慎嘲笑说,吴人之鬼,住居建康茗饮作浆,呷啜莼羹。【28】贾思勰写《齐民要术》把茶放在非中国物产者一卷内叙述,这都说明华北不产茶,而且饮茶的人较少。当然,情况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前所述。至迟自魏晋以来,北方已有饮茶的人。北魏的给事中刘缟也居然仿效王肃,专习茗饮。【29】梁武帝的儿子萧正德逃奔北朝.北魏的执政元叉正式设茶宴招待。王肃刚去北魏时,洛阳已有茶茗供应,说明南方所产茶叶已因北方有需要才被不断输入。

总之,秦汉时期在南方民间开始的饮茶活动,到六朝时期已逐渐传及于华北。那时候,人们除采摘野生茶而外,有以茱萸、柜子之属冒称为茶的,所以,晋人张华、刘琨等人非常强调要饮用真茶。那时,茶的制作技术不精,《茶经》说,采不时,造不精,饮之成疾。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茗苦涩。处在饮茶初期的情况下。这是难以避免的。另外;据《广雅》说,饮茶时,用米汤浇覆之。《广志》说,或以米和膏煎之。【30】弘君举很欣赏食茶面,【31】傅咸说,有人作茶粥卖。【32】可见当时的饮茶方式非常多样化。

注释:

【1】《日知录》卷7《茶》。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第九章也说,茶之发现,其最初当在蜀.李老没有引用《日知录》,上述结论.未知是沿袭別人意见,还是本人的揣测。不论怎样,我认为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2】《古文苑》卷8:《全汉文》卷42武阳作武都.义亦可通。

【3】清初大兴人刘献廷《广阳杂记》卷3引《赵飞燕别传》,记西汉成帝死后,皇后在一天梦中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坐,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刘氏据此断定西汉时已知饮茶.我认为汉人已的确知道饮茶,但这个例证并不正确。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29已指出《赵飞燕别传》是宋人秦醇所作。鲁迅在《唐宋传奇集》卷8亦将《赵飞燕别传》列入宋人作品。目前,我们尚未发现汉代北方人饮茶的记载。皇室贵族决不会孟浪从事,最先去试探饮茶,宋为小说,傅会当代饮茶之事以入于西汉.是不足取信于史的。《全汉文》卷22司马相如《凡将篇》记荈诧.也只说明西汉前期蜀郡(而不是华北)有茶。

【4】《华阳国志》卷4《蜀志》。

【5】《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6】《北堂书钞》卷144《酒食部》引。

【7】《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引。

【8】《全晋诗》卷4,《茶经》卷下。

【9】《艺文类聚》卷82《草部》引。

【10】《北堂书钞》卷144《酒食部》引。

【11】《齐民要术》卷10《茶》引。

【12】《太平寰宇记》卷139(山南西道.巴州)。

【13】《太平寰宇记》卷98《江南东道台州天台县》。

【14】《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茗》引。

【15】《全晋文》卷89;《艺文类聚》卷82《茗》。

【16】《三国志》卷65《吴书韦曜传》。

【17】《全晋文》卷108《与兄子书》;《太平寰宇记》卷132《淮南道》。

【18】干宝《搜神记》卷16;《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引《晋书》,按,今本、《晋书》,不记此事。

【19】《晋书》卷77《陆纳传》;《太平御览》卷867引《晋中兴书》文义同。

【20】《晋书》卷98《桓温传》。

【21】《全晋诗》卷4左思《娇女》。

【22】《南齐书》卷3《武帝纪》。

【23】《全梁文》卷60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酒等启》。

【24】《北堂书钞》卷144《酒食部》引。

【25】《世说新语》卷下之下《纰漏》。

【26】《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引。

【27】《洛阳伽蓝记》卷3。

【28】《洛阳伽蓝记》卷2。

【29】《洛阳伽蓝记》卷3。

【30】《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引。

【31】《全晋文》卷138《食檄》;《太平御览》卷860《饼》。

【32】《北堂书钞》卷144《酒食部》引。

中国古代饮茶与历史发展介绍


宋代是我国茶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饮茶和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不仅在饮茶方式上从唐代的煎茶(又称煮茶、烹茶)演变为点茶,而且宋代的陶瓷工艺进入了黄金时期,出现了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与此相应,宋代的茶具别具风格。由于宋代盛兴斗茶,因此茶除饮用外,还有娱乐功效,上至皇室下到市井,斗茶遍于世,并以茶汤鲜白为佳,为显示点茶技艺的高超,宋人对黑釉盏十分钟爱,尤其建窑出产的兔毫盏被视为珍品。

元代,蒙古族人的习俗影响到中原,饮茶方式弃繁从简,散茶逐渐取代了团茶。元代茶具以青白釉居多。

明代,朱元璋罢团茶兴散茶,推动了茶业向多样化发展。在明代,从制茶到饮茶方式进一步更新,完善了炒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的工艺,在饮茶方式上以泡茶清饮为主。所以,在茶具制作上出王兕了一种鼓腹、带流和手柄或提梁的茶壶。景德镇瓷器在明代独领风骚。永乐时期的“甜白瓷”,宣德时期的“祭红”,嘉靖时期的“五彩”等都是我国制瓷史上空前的杰作。从气势恢宏的巨型龙缸到精巧无比的茶具、薄胎瓷雅玩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制瓷业工艺技术具有高超水平,在世界上熠熠生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中期紫砂壶异军突起,成就了我国茶具制作灿烂辉煌的历史,紫砂壶一跃成为群芳之冠的茶具。由于紫砂壶的特殊材质,加之工匠和文人雅士的融合,使紫砂壶造型多样,既有古朴别致的风格,又有清新自然之韵,融我国传统的人文理念于其中,形成了中围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紫砂壶泡茶更能留住茶香,于夏日茶汤不易馊,于冬日茶汤不易凉,用茶汤温润滋养茶壶,年久可使其光泽如古玉,即便不放茶,壶中的水也带茶香。因此,几百年来,得到可心的紫砂壶并把玩滋养是茶人梦寐以求的雅事。

清代,六大茶类齐全各有其位,尤其是清中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鼎盛时期,茶业空前兴旺。紫砂茶具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名家精品,同时景德镇的五彩、珐琅彩及粉彩瓷,广州的织金彩瓷,福州的脱胎漆器等茶具争奇斗艳。

古代寺庙与茶的发展


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欉,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欉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欉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琇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己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古代茶业的最后骤起和大落


要谈古代茶业的向近代发展,就有必要先讲讲西方茶的饮用和贸易历史。因为,近代茶业,从某种角度来说,主要就是中国和西方茶叶贸易的事业。

那么,关于饮茶和茶的知识,是什么时候从我国和东方传到欧洲、播及全球的呢?更悠远的情况,已说不清楚,从现在能够见到的确切记载,欧洲出版的最早介绍茶叶的著作,是16世纪50年代威尼斯作家拉马歇所写的《中国茶》;最早把茶运销西欧的,是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自此以后,当时被称之为“草药汁液”的茶叶,首先在西欧上层社会风传了开来。接着由西欧、中欧传遍整个欧洲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使茶和丝绸,成为中国和西方贸易的两种主要商品。

茶在中国的传播,就从西汉王褒《僮约》为始,至唐朝中期普及南北,共用了800多年。但是,茶从17世纪初首输荷兰,由欧洲进一步传饮美洲、非洲和澳洲,也只用了仅一个多世纪。当然,这与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差别有很大关系,但茶之畅饮欧洲、畅饮全球,与茶的自身魅力,不是无关的。毋庸多说,饮茶习俗在西方或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过程,自然也就是茶叶国际贸易不断和相应发展的过程。这一点,就以英国和中国的茶叶贸易,即可说明。以英国国内茶叶消费数量为例: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仅订购300桶上等绿茶、80桶武夷茶,市场就为之充斥。但至18世纪末,英国每年从中国输入的茶叶,年均就达到了330万镑左右;至1834年,更猛增到3200万镑。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茶叶贸易,主要就是西方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因为,其时除中国以外,产茶的国家还有日本和朝鲜,但他们出产的数量都不多。而在西方各国的茶叶贸易中,尤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著;其庞大的船队,差不多整整垄断茶的世界贸易有两个世纪之久。英国和东印度公司在长期独擅华茶贸易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税收和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英国工业产品的天生抗性,英国在英中贸易中,又长期处于逆差的地位,银两随茶叶贸易额的逐年提高,一年比一年更多地流向中国。

对于以搜括世界钱财为业的当时英国殖民者来说,茶叶贸易包括转口贸易虽然给了他们不可胜计的利益,但是,当他们看到他们到手的白银又倒流中国,这对他们来说,犹如芒刺在身,是会时刻想法拔除的。他们以有毒的鸦片,来换取中国有益健康的茶叶,以此抵消与中国贸易的逆差。这自然激起我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结果,也就随之爆发了众所周知的中英鸦片战争。

战争的结果,英国的洋枪大炮,洞穿了“大清国”外强中衰的神秘外衣,并且自此的数十年间,把中国整个裸置于列强各国任意宰割的刀俎之上。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除维护了其贩卖鸦片的权益以外,他们为自己也为所有列强各国,打开了与中国“通商”的大门,使外国资本得以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直接开厂、设栈,强行把中国置于他们直接控制和掠夺之下。以茶叶来说,在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以后,俄国、美国等等,也竞相参与了华茶贸易,从而也打破和结束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茶叶贸易长期垄断的局面。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主权,无疑是一种侵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未尝不是把中国的茶叶出口和茶叶生产,更进一步地放置于世界茶市之列,使中国茶的生产、贸易,直接或较大地受到国际茶叶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调控。因为这样,所以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商能直接在中国开行、开厂、设库、设栈,使中国茶叶贸易和茶叶生产,也相随出现了一个飞跃发展的局面。这里,我们不妨摘录中国1866—1900年间一些年份的茶叶出口数为例(见下页表)。

下表实质上是我国上一世纪后期茶叶出口的一个消长情况表。表中摘录了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有关茶叶出口数。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1886年,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和出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的统计,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额,继道光末年和咸丰的发展趋势,逐年呈跳跃式的递进。1886年以后,由于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引种和发展茶叶生产获得成功,大批新茶园投产,他们对自己的茶业实行保护政策,结果使中国茶业由持续快速发展,蜕变为连年急剧大落。

清季我国茶叶生产受国际茶市影响出现的这种大起和大落,正好也构成我国茶业由古代向近代转化的独特背景。鸦片战争以后,随各国从我国输入茶叶逐年增长的需要,我国特别是福建、广东、江西、安徽和湖南、湖北等省的茶叶生产,在咸同年间,一哄而起,出现了一个盲目发展高潮。以福建为例,如《东瀛识略》所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咸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关于福建咸同年间植茶的风起,其时闽人卞宝第也有这样一段形象的记述:沙溪“由永安入境,物产茶。土著不善栽植,山地皆租与汀、广、泉、永之人,并且将山旁沃壤弃而出租者,轻本重末,大妨农业,由是客民众多,棚厂联络。”另外《光泽县志》中也提到,“咸丰、同治以来,遍处种茶,生息亦广”。

类似的记载,也常见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有关方志中。如安徽歙县,在其民国县志中也约略指出,“歙地宜茶”,但在“道光八年前生产无多,故须认销他县茶。厥后逐渐推种,求变为供。至光宣间,计输出者已达三万数千担”。这里所说“道光八年前生产无多”,主要是根据道光八年撰刊的《歙县志》的记载;“至光宣间”,没确定具体年代,不过从这条资料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歙县甚至整个皖南的茶叶生产,也是在咸同或主要就是在咸同年间发展起来的。其实,清季也是我国古代茶业最后的一个发展高峰,其确切的年限,当包括道光二十三年(1843)至光绪十二年(1886)这样40多年时间。中英鸦片战争,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向西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个口岸。1843年在虎门,又被迫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从《南京条约》和其补充“章程”等签订的具体时间,我们将五口通商对茶业产生影响,不妨就暂定为1843年。至于1886年,这一年,是我国海关统计茶叶出口最多的一年;在这年之后,我国茶叶出口就一年一年锐减了下来。

这里还要指出,清代后期我国茶业的这一飞跃发展,与国外对红茶需要的剧增是相联系的,所以,在茶类生产上,也表现出以红茶为主的发展特点。举湖南的一些史实为例。如同治《巴陵县志》载:“道光二十三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日晒者色微红,故名红茶。”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县。再如同治《安化县志》也称,湖北通山一带过去也是一个重点产茶区,咸丰时因太平军征战江汉流域,原来往返通山的一些茶商,有的就“估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装箱,客有冒称武彝以求售者”。这条史料不只说明安化的红茶生产,是咸丰年间由广东茶商“倡制”发展起来的,而且也反映,福建武彝和全国其他许多地区的红茶生产,也差不多都是在此前后,由广东和各省茶商倡导下风兴起来的。因为这里说得很明确,其时正值红茶“初兴”;不是指安化,而是指全国当时都属初兴阶段。这一点,我们还可从后来每年红茶所占的出口比重,看出一些线索。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不但我国鸦片战争以后至光绪初年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国际茶市对红茶需要在红茶方面的一种突出发展;同时也明显反映,在光绪十二年以后我国茶业的直线下落,是因国际红茶市场被挤而主要是红茶出口的一种衰落。其实,关于这点,在我国咸同年间茶园和茶叶生产大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就潜伏着即将衰落的危机。因为我国各地这一纷起拓展茶园的过程,正好也是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荷兰在印尼大规模发展种茶的过程;当他们茶园发展起来以后,受影响的必然也只会是我国茶叶的出口和茶业。事实也是如此,印度和斯里兰卡最先和主要生产的,不是别的茶类,而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和中国出口最多的红茶。

上表和前表的数字还告诉我们,在1886年至19世纪末的十四五年中,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额,锐减了38.57%;平均每年要减少382876担。这也就是说,我国咸同和光绪初年发展达到的茶园最大面积,至上世纪末,至少也应减少或荒芜38%。不,19世纪末,我园茶园实际减少的面积,远不止这一数字。因为盲目发展的特点就是一哄而上,一风而散。一些地方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去,不只在咸同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有的甚至连同过去的老茶园也一并废弃了。以广东的情况为例,如民国《广东通志稿》中就记说:“中国商品,向以茶为出口大宗,而在广东,又夙推罗定之珠兰茶为巨擘。在昔远近驰名,销流甚广,年中所值,以千万两计。近数十年来,竟为印度、锡兰茶所压倒,一落千丈,于今尚未底止,微乎殆矣。”再如宣统《南海县志》也载:“茶叶从前为出口货大宗,现在出口之数,历年递减。光绪十八年出口尚有六芳五千担,至二十八年,出口不过二万四千担,盖西人多向锡兰、印度购茶,以其价廉也。

前后仅距十年,销数之锐减已如是,中国茶业之失败,亦大略可覩矣。”类似的记载,在这一时期的方志和史书中,随翻即是。清末我国茶业的衰微,不简单只是出口锐减和茶业凋蔽的问题,其盲目滥垦、毁林和毁田种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则是更无法用一般数字来计算了。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发展变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成风

到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更有晋代文人杜育专门歌颂茶叶的《chuǎn赋》,涉及茶之性灵、生长情况及采摘、取水、择器、观汤色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唐朝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因此,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确立。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禅,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争相饮茶。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首倡品饮艺术,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唐代是诗的朝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茶有缘。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多首茶诗。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名句。李白、杜牧、刘禹锡都有佳作流传。尤以卢tnɡ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名闻遐迩,诗中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身心体验,成为历代传唱不衰的诗词佳作。全诗由得到贡茶阳羡茶的惊喜、饮茶过程及体验和感慨苍生三部分组成。另外与白居易世称元白的元稹,所作的宝塔形诗《一字至七字诗:茶》也颇为独特。

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tnɡ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里,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封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贡茶工艺的发展及皇室和上层社会的嗜茶成风,使饮茶之风更为盛行。与唐代饼茶不同,宋代贡茶--龙凤团茶是由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模而成。采制技术也更为精致讲究。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茶叶专著《大观茶论》一书,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也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宋徽宗做作《文会图》是公认的描绘茶宴的佳作。

宋代的文人们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许多大文豪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都乐此不疲,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佳作。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团饼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叶生产上有许多发明创造,绿茶生产上改进了蒸青技术并产生了炒青技术。花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此外还出现了乌龙茶和红茶。

明代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为最。四杰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都是怀才不遇的大文人,多才多艺又嗜茶,开创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更加强调品茶时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氛围的营造,使品茶成为一种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高雅活动。这在他们的传世佳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到了晚明,文士们对品饮之境的追求又有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全身心地融入品茶活动中,并更进一步达到超凡脱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茶道之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散茶被钦定为贡茶,简便自然的饮用方法广受人们喜爱。明代茶学兴起,茶著极多,促进了散茶外形与内质的改善与提高。散形叶茶中的许多名品,也渐显雏形。如龙井、碧螺春等。

茶馆,古称茶肆、茶坊、茶楼。萌发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对此有所描绘,明清茶楼发展得更为典型,尤以清代茶馆最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并且逐渐发展出来各具当地地方特色的茶饮习惯和文娱活动的茶馆文化形态。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茶饮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会、茶道向茶馆的发展,反映了茶事活动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并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足见人们对饮茶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并成熟的工夫茶饮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

工夫茶是适应茶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大约明代形成于浙江一带的都市里,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已成为今天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清初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中记述了工夫茶艺: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明清的茶人已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时期。

古代茶具发展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青瓷托盏与古代饮茶


茶叶的食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神农氏时代,到汉代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六朝时期在长江流域饮茶已蔚然成风,甚至有些人嗜茶成癖,但早期的茶具保存至今的甚少,故而近年出土的一批青瓷茶具尤显珍贵。

在江西吉安县长塘乡南朝齐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墓中出土过一件造型别致、纹样华美的青瓷茶托(图1),该茶托分为茶盏和托盘两部分,茶盏口径15.5厘米,底径6.8厘米,高8.2厘米;托盘口径22.2厘米,底径10.2厘米,高4.3厘米。全器施米黄色青釉,釉汁莹润,光洁素雅。茶盏外壁饰两层仰莲瓣纹,托盘中央有作承托茶盏用的凸起的圆圈,圈外铺开两层莲瓣纹,使盏托相合时组成整体构图,恰似一朵傲然盛开的莲花。

除吉安县外,江西南昌市郊的南朝墓中还曾出土过造型、釉色、装饰与之相似的茶托(图2),福建福州南屿、闽侯、建瓯等地的南朝墓中也曾有同类茶托出土。有关专家认为,江南是茶叶的原产地,饮茶习俗也是从南方传至北方的,因此江南地区时有早期茶具发现也就不足为奇。

据《唐语林》记载: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手,取碟子承之。既啜,杯倾,乃以蜡环碟中央,其杯遂定,即命工以漆环代蜡。宁善之,为制名,遂行于世。其后传者,更环其底,以为百状焉。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一书也有同样的叙述。然而古墓葬的出土实物订正了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之说,证明早在南北朝时期茶托就已成为普遍使用的饮茶器具。除茶托外,青瓷五盅盘、托盘三足炉、水盂、高足转杯等也是当时常见的茶具。江西丰城曲江发现的东汉至唐代的洪州窑址、福建闽侯洪塘发现的南朝至唐代的怀安窑址,都是烧造青瓷器的著名窑址,在这些窑址中都曾出土过早期的茶具标本,表明茶具因需求量大而已成为其重要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唐代茶圣陆羽已成功撰写出《茶经》,详细记述了茶的性状、品类、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各种茶具。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由于茶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饮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正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元时期,饮茶习俗达到鼎盛阶段,饮茶风气之盛也使人们对茶具的需要与日俱增;又因为此时崇尚饮用膏茶,茶色白宜黑盏,于是黑釉瓷器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江西吉州窑、福建建窑等大规模生产黑釉瓷器的窑场,考古发现的黑釉茶盏、茶罐、汤瓶、汲水瓶等都是当时普遍使用的茶具。随着我国饮茶习俗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各类茶具也大量销往海外,在南朝鲜新安打捞的海底沉船中,就有上千件我国生产的与饮茶有关的器具,在著名的海上瓷器之路上也时有中国制造的外销茶具发现。

茶具作为研究饮茶历史、饮茶习俗的重要物证,早已引起收藏者的重视,成为很有价值的收藏品。香港茶具文物馆、上海四海茶具馆各收藏有数百件历代茶具或名贵紫砂壶,各地博物馆也都有数量颇丰的茶具藏品,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

新加坡饮茶与发展


新加坡喝茶很有文化,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多在不同茶类之间互相配合,新加坡真正培养起的茶文化萌芽期应该是在八十年代中,喝茶得到广泛推广,而新加坡茶文化更多体会是在喝的艺术上,和中国的泡的表现形式大为不同。

最早的新加坡茶文化就是人们常说饮水思源,早期的新加坡人视喝茶为一种解渴的必需品,就好比吃饭是为填饱肚子一样,虽然简单,但依然形成了一种相对朴实的新加坡茶文化,早在四、五十年代的新加坡就有了这类算是蛮稀有的新兴食品“肉骨茶”,当时只不过是街边档口或小菜馆的一种设备简陋的饮食文化,顾客只眼市民中的~小部分,过后随着时代演变,从七十年代开始提升到住宅区和餐馆,在规模和卫生方面上比较具备专业水准。

新加坡很多人都认为是旅游观光的城市。其在茶食文化方面,尤其饮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一面。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 Tea)已成为观光客十分欣赏的一种民族表演艺术。也正是这样的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让大家对新加坡的茶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许多观光饭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倒茶礼仪也非常简单,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

真正培养起的新加坡茶文化萌芽期应该是在八十年代中,实在有赖于不少的民间团体不遗余力的给予推广,而最早把茶艺艺术深入民间的首推武吉巴督茶艺俱乐部,目前的宏茂桥茶艺俱乐部继续维系着这项有意义的活动;配合着时代的脚步迈进,新加坡茶艺馆也顺势为茶艺活动涂上新时代色彩,例如在茶馆设卡拉OK、和文化界著名人上配合专题讲座活动甚至于引进以茶为本的多口味泡沫茶,还有以戏曲为主的戏曲茶馆。

新加坡虽然是多元种族的国家,但是在各有的不同传统习俗底下,四大民族很多都彼此接纳对方的风土民情,所以在茶艺文化方面,相信能够以生活化的推广方式,慢慢走进异族同胞的日常生活里。新加坡的长茶非常有名。所谓“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他们对如何去除茶垢也做的非常到位,因为牛奶和茶在一起容易有茶垢,然后由某师傅把奶茶倒进罐子里。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往返须7次。在往返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答应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出色的倒茶,心情也会变得轻松。

如今的新加坡茶文化的体现形式有了改变,主要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较多,会做生意的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每到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街头一景。这也影响了未来新加坡茶文化的发展和方向。

虽然新加坡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有不同,但中国的茶文化更详细,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茶文化,因此信阳茶叶网希望大家能了解不同茶文化的同时对一个地理有更详细的了解,因为任何一个茶文化都和当地的文化背景相辅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