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发展历史及传播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黑茶介绍 介绍茶语 黑茶历史

【www.cy316.com - 黑茶介绍】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发展历史及传播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巴蜀产茶,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列为贡品之一。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其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宋元茶吏饮发展及历史介绍


宋代因承唐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宋代梅尧臣《南有嘉茗赋》说:“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鲞铺”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宋代开始,茶就真正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饮茶,基本上仍因循唐代的准则,将这—高雅的享受更加发扬光大,这和宋代理学的清谈有一定关系。文人士大夫对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津津乐道。宋代茶法中已经不再于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当时存在着“茶礼”及“奠茶”两种习俗,这使得茶特别为民间所重视,至今,民间相亲时,还流传着宋代时就已形成的习俗——让女方奉茶给来为男方相亲的亲友。

此时有关茶的著作主要是宋代蔡襄的《茶录》,另外“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也以帝王之尊,亲著《大观茶论》二十篇,虽然它和蔡襄的《茶录》有多雷同,但仍不失为研究茶道的珍贵文献资料。

宋代文人中有很多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司马光等,都著文立说来赞茶。此时关于茶的吟咏可谓藻墨丰富、举之不尽。其中苏东坡与蔡襄“斗茶”,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茶史上的一段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乐。

“墨茶之辩”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司马光问苏东坡:“茶与墨相反,茶欲白(白茶),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东坡脱口而出一句:“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可谓妙人妙语。还有一段关于蔡襄品茶识茶功夫的故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作了8个茶饼,并以雅号“石岩白”命名,其中4个送给了蔡襄,另外4个赠与京城的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之后,蔡襄自福建返回京城造访王禹玉府第,王禹玉以最好的茶招待他,蔡襄品过后很诧异地问道:“此绝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可谓此道中的行家。

此外,宋代时,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留学,总结出了“吃茶养生法”,日本的茶经自此诞生,日本的茶道开始发扬广大,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无数流派,并且融人到了日本人的精神中,并和宗教与礼教相结合发展出了“日本茶道”。

宋朝带给“茶文化”最大的影响,应是把“茶”的范围扩大到了四大汗国空前广大领域中。当时,蒙古人的势力范围北抵北冰洋,西达西亚以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然并无元代茶事的史料记载,但在元曲之中却可见“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之类的语句,可见茶在当时寄托了隐逸之情,其普遍性已达到和酒、饭并列的程度。

中国制茶起源及历史发展介绍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恩施玉露茶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恩施玉露

历史渊源及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曾被称为“玉绿”,相传是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研制的。晚清至民国初期,是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故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了茶人的赞赏。

品质特点

恩施市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消费要求。

经沸水冲泡,恩施玉露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珠兰花茶历史渊源及发展介绍


珠兰花茶以清香幽雅、鲜爽持久的珠兰和米兰为原料,选用高级黄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优质绿茶作茶坯,混合窨制而成,是我国主要花茶产品之一。窨制珠兰花茶的香花有两种不同科的香花,即米兰和珠兰,它们花形虽同,但香型却略有差异,故不少人把两者混淆在一起。根据产地的不同,珠兰花茶有歙县珠兰花茶、江苏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云南珠兰花茶、金华珠兰花茶之分。各地所产珠兰花茶虽大致品质相同,但各地所产具有各地的特色。

珠兰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明代时就有出产,歙县的珠兰花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据《歙县志》记载:“清道光,琳村肖氏在闽为官,返里后始栽珠兰,初为观赏,后以窨花。”清《花镜》载:“真珠兰……好清者,每取其蕊,以焙茶叶甚妙。”《益闻录》记载:“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产茶之区,绿叶青芽,茗香遍地,向由山西客贩至北地化城一带出售。”

江苏珠兰花茶,产于江苏苏州、南京、扬州等茶厂。早在明代,苏州虎丘山前的山塘街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窨制花茶的茶行、茶栈。江苏珠兰花茶选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生产的烘青茶坯,烘青茶坯需要先进行烘干候用。

江西珠兰花茶,产于江西南昌,又称双兰花茶、特级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所选茶坯原料茶自庐山地区。

云南珠兰花茶,产于云南宜良茶厂,它选用由滇烘青毛茶精致而称的茶坯,配以珠兰鲜花,经拼和窨花、通花则散热、干燥等工序窨制而成。

武夷岩茶的介绍及迅速传播


武夷岩茶介绍

武夷岩茶即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形成后,所制出的茶叶兼有清香、甘醇的优点,因而得到世人的认同和好评,很快便流传外地。

首先是茶种移植和制作方法之外传,随同的是茶品的外销。 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嘉庆时(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次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 《永春县志》载:清咸丰年间,(永春)仙溪郑世报父子到闽北谋生,几年后学到栽制武夷水仙的技术,并从武夷带回100株水仙苗种植仙溪鼎仙岩,仿武夷岩茶制法,制出的茶深受乡人喜爱。有些华侨长年饮用。

乌克斯《茶叶全书》第22章载:1834年6月,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福建武夷山购去茶籽,1835年运抵加尔各答。并从当地请去制茶工人。其制作方法:萎凋、炒青、揉捻、烘焙等12道, 1872年才去掉炒青等工序,简化为5道。此不炒就揉、晒干(或烘干)的方法,当系红茶的做法。所以著名茶师张天福说:“乌龙茶继绿茶之后,为半发酵茶,约始于十六世纪,产地由武夷传到建瓯、安溪各地,求,一部分由山西客商贩经蒙古至俄罗斯,大得其利,大部分则销闽粤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销路宽广,价高利厚,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据民国《崇安县新志》载:清时茶厂近百家,产量逐增,1875—1908年间约40万斤,且价格攀升,创历史最佳水平。

明清芽茶叶茶的发展历史及文化介绍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在制茶上,普遍改为蒸青和炒青,这对芽茶和叶茶的普遍推广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炒青这一类制茶工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些工艺和认识,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制茶经典性的工艺和认识,即使是现在,其许多工艺和技术重点,仍然沿用于中国各种名特和高档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明清茶叶的独兴于时,还表现在促进和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除绿茶外,明清两朝在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明清芽茶、叶茶的发展,取决于其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刺激和促进的结果。据统计,明清两代出茶书66种,唐宋包括元代仅仅32种,不到明清两代的一半,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仍是一个高峰。明清时代,茶具的发展也有一个新的突破,紫砂壶异军突起,极为世人所推崇,它是泥与文化的结合,茶、壶、文化完美的结合体。清朝中期和后期,中国茶文化进入了衰落期,中国传统茶学也慢慢走向了终极,自雍正以后到清朝灭亡,基本上没有新的茶书问世。从17世纪开始,茶开始在欧洲流行,中国茶慢慢在世界普及,但这个普及却给中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由于茶已经成为充实和丰富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茶不仅吸引了所有的西方商人,最终也撞开了中国长期封闭和海禁栅栏,使中国走向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清代晚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由鼎盛走向衰落的阶段。明清时代中国茶文化极为纷繁,尤其是以下3点最为复杂。

① 团茶、饼茶进一步边茶化,末茶衰落,茶叶和芽茶成为中国生产和消费的主导方向。

② 随着饮用和加工茶叶技艺的发展与娴熟,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古代制茶技术和传统茶学,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 特别是清中期以后,西方列强不断地进行殖民和侵略,茶作为中国西方贸易的主要物品,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殖民主义掠夺和侵略中国的一个对象与诱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得天下后,认为采制龙团凤饼等一类紧压茶劳民力,就下令罢造龙团茶改为以芽茶为贡品,这一改革从客观上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对促进芽茶和茶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乌龙历史及发展


乌龙茶简介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商业上习惯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亚类。乌龙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筠连红历史及发展


筠连红茶的历史

筠连红茶产自四川省筠连县。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余脉,自然条件十分适合优质茶叶的生长。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一般地势较高,伏旱影响不大,最宜发展红茶生产。川红珍品——“早白尖”,即为筠连地方群体品种,当地古称“黄芽茶”,曾作为皇宫贡茶,当地曾流行“天子未尝黄芽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阳雀报讯将茶采,筠连红茶销华夏”赞语。

早在一千多年前,筠连县就开始有茶叶生产。建国以来,筠连县作为全国茶叶创汇基地县,以川红进入东欧市场,筠连所产红茶,在贸易上称为 “川红”,其优秀品质的形成,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外,“早白尖”优良的茶树品种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筠连县是“川红”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所产“川红”茶叶直接销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国家创了大量的外汇,也使筠连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虽然“川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其优良品质却使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与久誉盛名的“安徽祁红”、“云南滇红”相媲美,成为中国三大高香工夫红茶之一。

由于筠连红茶较好的特质,赢得了市场青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筠连茶叶发展迅猛,茶园面积达到5万余亩,成为当时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基地县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县地位。筠连红茶年产量达到2500多吨,占四川红茶产量的一半以上,年创汇近200万美元,对筠连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西南农业大学吕元福教授在全省茶叶会上,曾赞誉筠连是“川红的故乡”。

红茶的主要功效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至于乌龙茶、铁观音等较为中性。

红茶能辅助血糖调节,但仍无确切的定论。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但不建议喝冰红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