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密码介绍安溪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红茶铁观音 绿茶铁观音 铁观音红茶

红茶铁观音。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铁观音密码介绍安溪历史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铁观音密码介绍安溪历史文化”相关知识!

雪灾年代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正月大雪。 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正月大雪,三日方消。 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正月大雨雪。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正月二十七、八两日,积雪,四山皆白,三日方消。 清雍正元年( 1723) 正月初六日,大雪,平地积(雪)深尺余,山头数日不化。 清雍正五年( 1727) 正月大雪。 清雍正六年( 1728) 正月初六大雪。 清乾隆十六年( 1750) 正月大雪。

这份记录安溪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大事记,转引自两本具有充分可信度的历史文献,一是清乾隆丁丑年间由官方编修的《安溪县志》,一是 1994年由安溪县政府组织力量修撰出版、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翔实的《安溪县志》。为了行文的方便,我稍作综合,但不影响来自官方资料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国有史,邑有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之功效的地方志,可以帮助我们识县情、知兴替、明得失、弘传统,当然,更重要的是,以史志为鉴,还可以勉今人,启后人。

那么,一份归入《杂志·灾祥》体例、而屡屡载于邑志的天气记录,究竟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角度,供后人比较研究,从而发现其“无意义”之中隐藏的“意义”?人们常说,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交汇点,其实,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交汇点更值得我们仰赖智慧,寻找蛛丝马迹,细心详勘,综合加以推断,从而使记忆重现、真相还原。

看到这份天气记录所涵盖的时间段(大约从 1656年到 1750年),我突然产生一种研究的旨趣:在 18世纪 20至 30年代,素来“燠热”“冬无冰雪,或不御绵”的安溪,连续数年“大雨雪”“大雪”“积雪”,气候骤然变冷。《安溪县志》代表着官方权威,史官不可能错载误录,况且在一个重农业、轻工商的时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观察有着足够的耐心,雨雪不分、霜冰不辨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分析后可能得出的结论只能是,“雪灾年代”从此将在安溪历史上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研究中国历史时,人们常犯的两个错误在于,当我们追求中国社会的“整体性”时,会导致一种“单一性”的叙述困境,从而无法解释中国社会的复杂现实;当我们面对中国社会的“多样性”时,又常常将中国社会割裂为一些碎片,最终背离在社会整体之上观察中国的视野。正是这两类错误,导致我们目前所开展的铁观音物种研究,经常游离于“整体性”之外,不能或难以将铁观音置放于安溪社会历史演进的大环境之中,重传说,轻科学,缺乏实证求索的精神。

关于安溪铁观音源起的王、魏“二说”,未见于 1994年前的官方史志已是不争的事实。我这里想说的不是“王说”“魏说”的真伪,因为历史的真相不能一概以是否见诸史志为标准和依据。只是想换一种视角——说猜想也无不可——来追问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因为无论是“王说”还是“魏说”,都显然没有真正解决物种起源的问题。神话固然是美好的,充满着遐想无边的诗情空间,但观世音菩萨毕竟没有亲手在巍巍的南岩山上栽种过铁观音这样一棵神奇的茶树。

那么,这棵神异的茶树又是从哪里来的?凭空从地里头长出来吗?如果植物也有“前世今生”,那么,铁观音的“前世”又是什么?困扰我多年的一连串问题,在这份“大雪成灾”的天气记录面前,似乎一下都有了答案——不同的历史事件在各自不同的时空运行,对于一种即将到来的动人交汇,人类谁都无法预知,这就是自然的造化。 神天与人天cy316.CoM

关于铁观音发源的王、魏“二说”,散见于安溪史志和各种文集,虽然行文描述存在不少差异,但都与两个重要年份 1725年(“魏说”)、1736年(“王说”)相对应。也就是说,铁观音诞生于安溪茶乡 1725年至 1736年的大致历史区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细心的读者就此可能已经发现,安溪史志上所集中记载的“雪灾年代”与此有着惊人的重合,两者之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是历史的巧合,那么铁观音物种的源起只能是永远都无法解码的科学之谜了;如果是历史的必然,则“雪灾年代”对铁观音物种的源起所产生的关键性作用,就不能被后来研究者轻易地推在一边。相形之下,前者令人兴味寡然,后者令人心血怦动。

煌煌千年安溪文明史,修志七部,除明嘉靖和清康熙、乾隆三种版本留存于世,余皆散佚。披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重印刊行的三种古代版本可以发现,从开始有地震、山崩、旱涝等灾情记载的宋 1067年至今,安溪近千年县史总共发生过不足 10次大雪成灾的事件。依据我的记忆,安溪最近发生的一次“雪灾事件”是在1977年12月12日。而集中在18世纪20至30年代的有5次,占一半之多。也就是说,对人类能造成灾难的大雪,有一半多降到 1720年至1728年这个历史区间了。从气象学的角度而言,1720年至 1728年也就成为安溪气候史上非常值得注意的年代了。

不妨进行一番纯文学意义上的想象与描述:18世纪 20至 30年代的每年冬天(时间)。安溪山川大地(地点),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事件起因)。急剧下降的气温,使缺少抵御雪灾经验的安溪民众措手不及。尤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山坡上辛勤开垦出来的茶园遭大面积冻毁,损失惨重(事件发生、发展)。雪灾过后,王仕让、魏荫(人物)出现在房前屋后、峰麓山巅,四处寻挖未被冻死的茶树以便补苗。此时,遭雪灾冻压而顽强幸存的几棵茶树——一个新的茶树品种——铁观音诞生了(事件高潮、结局)。

我的这种研究方法固然漏洞百出,实在经不起推敲,但却是值得关注的。因为现在虽然不能用“雪灾年代”的具体气候数据,来证实气候变化对茶树新品种的诞生造成多大影响,却可以根据物种进化的规律和现代育种方法,从中发现奥妙所在。物种是自然的产物,而自然无非是阳光、空气、水等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即是典型一例。据此,我们完全可以从逻辑上作一个大胆假设:“雪灾年代”诱发茶树基因变化,诞生了铁观音。

假如这就是历史的真相,那么,集中发生在 18世纪 20至 30年代安溪大地上的“雪灾事件”同样呈现出事物利弊参半的两面性。所谓祸兮福倚,现在看来,这场给昔日安溪先民造成重大损失的“雪灾事件”,却是一个由大自然主持进行的“物种新试验”,为后世千千万万的安溪人带来巨大的福祉。

而古代安溪人无法根据科学理智地认识物种的源起,对自然始终怀有的“敬畏之心”,使他们把铁观音的诞生或“归功”于神天——观世音菩萨的“托梦”,或“归功”于人天——皇权的“赐名”,这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从对神天的敬畏,到对人天的征服,到人类怀疑一切、选择科学的理智,我们的社会历史似乎都行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上。

茶经网扩展阅读

绿茶源起历史文化介绍


茶树的拉丁文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经》:“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日茶,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陆羽还在《茶经》中记载巴山峡川(今重庆、湖北西部一带)有两人合抱粗的大茶树,需将树枝伐下来才能采摘。

古人利用茶叶最原始的方式是采摘鲜叶直接咀嚼,随后发展到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成风,茶叶从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都可品饮的普通饮料,还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即将采来的茶先做成饼,再烤干或晒干,捣成末。由于经过简单加工后的茶青草味浓郁,所以人们又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对茶的鲜叶进行蒸汽杀青、碎制,穿成串烘干,以去除青草味。不过这样虽然除去了青草昧,但仍然留有苦涩味。于是人们又采用清洗鲜叶、蒸青、压榨、制饼的方法,降低茶叶的苦涩之味。

唐代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新局面,使茶跨人思想和文化领域与文化结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此,茶真正融人人们的精神世界,茶道大行于天下。唐代蒸青制饼茶的方法已逐渐完善,形成了蒸茶、捣茶、拍压、烘焙、穿串、封茶完整的制作工序。

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说:“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也是绿茶加工技术的萌芽。这种制饼茶的方法已达到了完备的境地,影响深远,当时还被人唐的日本僧人带回,在日本广为传播。

茶的起源及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

字象征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茶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英国将茶称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法国人视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被视为“万寿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倡导“全民饮茶运动”,这一倡议得到日本国民的普遍响应,目前茶已成为日本人最主要的饮料。韩国是种茶小国,却大力宣传喝茶的好处,不惜从国外进口茶叶,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降低发病率。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有饮茶的习惯。被誉为“东方文明象征”的茶在世界各地发出绚丽的光彩。

在中国,如从神农时代开始算起,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氏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氏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氏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话安溪铁观音历史


一、话安溪铁观音历史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

安溪,蕴涵着丰富的古老的茶文化。

翻开安溪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叶发展史。安溪悠久的产茶历史,有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彩多姿的茶文化积淀,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史以来,安溪人以茶为生,茶业生产的兴衰与安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安溪仍有80%的人的生产、生活与茶相关,30%的人直接从事这一产业,年产茶叶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安溪人,种茶、制茶、品茶、泡茶,赛茶王、吟茶诗、唱茶歌、跳茶舞因为茶,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安溪,以铁观音而蜚声海内外。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

千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精湛的制茶技艺,选育出了优良的茶树品种,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地、人、种四种兼备的古老茶区。

安溪境内有不少古老的野生茶树。在蓝田剑斗地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冠达3.2米。据专家论证,已有1000多年的生长历史。此外,在西坪、福前等地也不断发现野生茶树,表明了安溪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

据考,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当时韩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即介于红茶与青茶之间的半发酵的特种茶。

明清雍正三年(1728)前后,安溪茶农又发现了名茶铁观音。特别的乌龙茶制作工艺,独一无二的铁观音,奠定了安溪作为中国名茶之乡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业得以恢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更使安溪茶业呈现勃勃生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5万亩,百分之百是无性系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等五大名茶占茶园面积的90%,并建有10万亩铁观音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叶年产量超过1.5万吨,总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产量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的1/4。

安溪茶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乌龙茶生产技术和铁观音等优质名茶也不断向海内外广泛传播。茶业已成为了安溪县最大的生产支柱和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时有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植茶当防老,茶价供万家。(防老既养老之意)

千百年来,随着乌龙茶品类的诞生和发展,在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

安溪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教育、医学、园艺、陶瓷于一堂,融诗词、书画、歌舞、戏剧、文学艺术于一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十分讲究的品茶技艺茶道、茶礼、茶论、茶俗,并把品茶技艺融进南音、茶歌、茶舞、赛茶王、茶艺表演、茶餐等活动中,成为独具一格,品味较高的安溪茶乡茶文化。

云南熟茶历史文化及介绍


云南生产熟茶始于1974年。普洱茶历史上何年何地开始生产熟茶,书本上没有较为明确的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台湾出版的《普洱茶》一书,称为末代熟紧茶。作者在1993年4月4日于云南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展示。末代,指的是清末民初。思茅当地报纸亦报道展示的末代熟紧茶生产于1927年。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香港茶人陆伟镇先生说过熟茶生产50年代初才在香港出现。为搞清熟茶的历史,我最近到香港走访了现年八十六岁高龄的陆伟镇老先生。

我同陆伟镇老先生于1982年在杭州茶叶出口洽谈会上相识,他十六岁在广州当茶叶学徒,后移居香港毕生做茶叶生意。我们多年不见,相见分外高兴,他虽然退了休,还在为元亨茶行顾问茶事。他生命中的七十年,是同普洱茶连在一起的,他是普洱茶历史变迁的活见证。陆老先生提供了一份文字材料。1948年以前,云南只有紧压茶到港。50年代初云南货到港大部分改为散茶。老先生不知道的是,建国初期内地土改,茶行老板成分高,正在运动中,故而紧茶加工中断了。云南山高路险,旅途遥远,茶行雇佣马帮,一匹马只能驮运50公斤散茶,紧压茶却可以驮运70公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运输方式,决定了紧压茶的身世。我查阅了与紧压茶生产有关地区大理、版纳和思茅的文史资料,1974年以前都没有熟茶生产的记录。没有熟散茶,自然不会有熟紧茶了,因为生紧茶不可能再人工发酵为熟紧茶。是时香港经济发生变化,地价高涨,散茶体积大,存放成本高,人们发明了发水便利快速生产普洱茶的方法。又一个历史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50-70年代香港人工发酵加工云南普洱散茶有如下数家:联兴隆,南记,生记,林记,宝泰,同安及长洲福华等。50年代,内地同香港几乎没有沟通,但香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消息还是传进来。1955年11月2日,“省公司”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试验。由于缺少资信,试验不了了之。1973年4月3日,“省公司”召开茶叶加工座谈会,上午传达外贸部李强副部长讲话,下午讨论,下关茶厂的林兴云代表问李强副部长讲话中提到的“普洱茶”是指什么茶。事实上李副部长讲话所指的就是今天所说的人工发酵普洱茶。

许多普洱茶书对熟茶一贬再贬。当我写了云南普洱沱茶在法国大行其道后,有人专门问我,到法国的云南沱茶是生普还是熟普。回答是肯定的:熟普。云南普洱沱茶是用人工发酵普洱散茶压制的,法国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对云南沱茶进行的系列研究和药理实验,对象都是熟茶。法国人与我们不同,注重药理结果而不过分注重过程。话又说回来,等几十年的陈化期,法国佬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云南1974年开始试验人工发酵普洱茶,几十年来基本上出的是熟茶,生茶出口比重不大。尚未陈化的生茶,不是定义上的普洱茶,在外贸部的出口统计和海关的分类上都列入了绿茶类。人工发酵普洱茶是发明创造,与自然发酵异曲同工。当然,人工发酵做出的普洱茶并不等于陈年普洱茶,陈年是需要岁月洗礼的,只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陈化时间大大少于自然发酵。人工发酵普洱茶品质的好坏,既决定于渥堆技术,又决定于存放时间。发酵时出现黑霉和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就报废了。熟茶的优点是立竿见影,存放五年以上就能喝到一杯醇和的普洱茶,缺点是渥堆发酵茶身受损,不耐放。生茶的优点是自然底气足,在陈化过程中茶味变化多端,耐放,待醇和时,茶汤中还有一股活力,缺点是陈化周期长,老子存茶儿子喝,会渐渐脱离现代人的生活意识。市场上有人提倡喝尚未陈化的生饼。那不是喝普洱茶,是喝绿茶,一是浪费,二是喝不出普洱茶特有的滋味和陈香、喝不到历史、喝不到普洱茶奉献给人类有益健康的微生物创造的另一个奇妙世界。有一个茶友说得好,霸气大的新的生茶,现在喝一是口感不好,二来也是浪费,没霸气的新的生茶,尽管口感还行,但是达不到甘纯滑陈的口感。没霸气的新茶,存放也没用,不如现在喝!

云南大叶种茶苦涩味重,太霸气,对味觉的刺激太强,生产的滇青茶和滇绿茶口味不适合已适应小叶种绿茶口味的许多销区。二十多年来,我们邮寄大量云南绿茶样品到非洲绿茶销区,甚至组团到摩洛哥等国推销,但一点回应都没有,一斤茶也卖不出去。普洱茶的“醇”是由生涩对应来的,越生涩转化得越“醇”。小叶种“普洱茶”不耐放,不出“醇”,因为它不够苦涩。正如食用葡萄太甜,也不出“醇”。如同酿葡萄酒,苦涩味极重,当水果吃,味则不对路。云南大叶种茶在自然演化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通过后发酵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若要喝绿茶,有龙井,有碧螺春,小家碧玉,性柔味薄,没必要去会五大三粗、生涩刺喉、还尚不会温顺体贴的高原汉子。

安溪高山铁观音介绍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就是由那种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来的。

高山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为什么高山上生长的铁观音茶叶品质特别好呢?这与高山上的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有关。高海拔茶区,祥华、长坑等同发山高海拔茶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短,昼夜温差较大,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在高海拔茶区,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具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而且高山上的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高山出产的铁观音茶叶天生便拥有下列两项优势:

一、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二、是由於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於缓慢,让铁观音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我们知道,山愈高,空气就愈稀薄,气压也就愈低。茶树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生活,铁观音茶叶的蒸腾作用相应地加快了,为了减少芽叶的蒸腾,芽叶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种抵抗素,来抑止水分的过分蒸腾,这种抵抗素就是铁观音茶叶的宝贵成分芳香油。

同时,高山上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因为有雾,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由于高山雾日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挡了回去,照不到植物上,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铁观音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

其次,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山高温度低,对铁观音茶叶生长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还有一点是,高山栽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但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于茶树生长和铁观音茶叶质地优良的一个因素。另外,高山大岳中,环境很少受到人为的污染。没受污染的铁观音茶叶,品质当然是上好的。

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介绍


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我国的文化史册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说起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从早期昌都的兴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翻开地图去查阅茶马古道的路线,我们会看到滇藏道和川藏道都有一个必经之地,也是它们的交汇点,这个交通枢纽就是闻名于世的昌都。事实上,茶马古道的开拓要早于汉、藏茶马互市兴起的唐宋时期,在这以前,这条以卫藏地区为起点,经由林芝、昌都并以昌都作为枢纽而通往四川、云南二省的道路就已经兴起并渐渐发展了。早期的茶马古道就已经是连接和沟通今川、滇、藏三地古代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此一来,茶马古道不仅是西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人民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还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桥梁。从考古所发现的遗迹上来看,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昌都地区就有规模较大且时间极长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也就是说,以卡若文化为代表的古文化很早就在昌都生根发芽了。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在于昌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即川、滇、藏三地之间文化交流的孔道。当我们细细地品味卡若文化时,除了其自身的特点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川西和滇西北地区原始文化的元素与特色,我国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等原始文化的一些影响,这充分表明卡若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原始文化,而是与周边地区进行广泛交流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的色彩。卡若文化会受周围多种文化影响,恰恰说明当时的昌都不但是卫藏与今川、滇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发生交流沟通的一个通道,而且是各种原始文化元素传播和集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后来茶马古道日渐繁荣,昌都也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滇藏道和川藏道的交汇处,昌都成为了当时多种文化的聚集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都在昌都展现其风姿,让人们应接不暇。而昌都只是茶马古道的一个点,数千里的茶马古道早已融入到沿途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史当中,更让我国西南边陲的历史丰富而又充实。

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与日本进入战略僵持阶段,双方都无法迅速取胜,这个时候其实是在比国家实力和民族精神。而中国的沿海被日军控制,运送物资的滇缅公路又一度被切断,茶马古道就在这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为我国的战时物资运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茶马古道上,不畏艰险的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茶马古道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起到了精神和物质上双重支持的作用。

历尽沧桑、绵延千里的茶马古道有着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历史和文化的记载与升华,有对沿途地区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有在中国对外抗争时的坚定支持,还有民族融合和宗教和谐相处的示范,堪称我国历史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然熠熠发光。

恩施玉露茶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恩施玉露

历史渊源及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曾被称为“玉绿”,相传是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研制的。晚清至民国初期,是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故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了茶人的赞赏。

品质特点

恩施市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消费要求。

经沸水冲泡,恩施玉露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