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功夫茶”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功夫茶泡绿茶 功夫茶怎么洗茶 乌龙茶功夫茶

功夫茶泡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潮州“功夫茶”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而潮州茶文化又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尤以“功夫茶”为著称。“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闲居在家,只要一起身,就会先烧上一壶泉水,为一天的品茶开个前奏。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

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道之潮州功夫茶


据悉,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近代丘逢甲《潮州春思》其六)瀹(yu),煮;鹪咀,茶叶名;处女泉,出自潮州西湖。诗中所绘是潮州人延续了数百年,至今仍常见的生活场景烹茶,人称工夫茶。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是为了解渴,还要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式多件,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12件,讲究产地、出品。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小浅齐老;茶杯则要小浅薄白。

工夫茶之工夫,全在茶之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七八成即可;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最好;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用茶壶盖刮去;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筛茶讲究低筛,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必须循环筛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潮州功夫茶就是这样。

什么是功夫茶介绍


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工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那么功夫茶是什么茶?

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再从其起源了解下功夫茶是什么吧!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功夫茶艺程序介绍


茶艺程序介绍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功夫茶具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潮州功夫茶:承载中国茶道活化石


潮州功夫茶历史始自宋代。有宋张夔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酪奴是茶的别称)为证。清代中期,潮州人饮功夫茶已蔚然成风。清愈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一书有记述。此时潮州功夫茶已由潮州地区流传至东南亚各地。

潮州功夫茶冲泡程式主要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碳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技艺。它除了冲泡独特外,以潮州乌龙茶为主要茶料也是其突出特色。潮州功夫茶有不受环境限制,以三五成群共饮而深受人们喜爱。它有着历史文化美学价值,社会家庭文化价值,健身益智价值,是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潮州功夫茶已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简化冲泡程式。大多数年轻人对功夫茶不甚了了呈现严重的濒危状况。为此,必须抢救、保护,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功夫茶的文化介绍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这也是功夫茶的文化起源之地。而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所以功夫茶的文化总是沾染名人的诗词歌赋的风骨气息。下面关于功夫茶的文化介绍。

品功夫茶的文化怎样能不对功夫作个了解呢?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古人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句已很达意地道述了功夫茶的文化。

以上是关于功夫茶的文化粗略的介绍,功夫茶的文化还应包括功夫茶的冲泡、品饮、茶具等等各方面;若细述功夫茶的文化则要一本厚厚的书籍才可。

何谓功夫茶?


工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的泡茶方法:

第一: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功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第二:纳茶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汤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们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

第五:刮沫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潮州土语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功夫茶中的功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功夫茶后说,功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共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功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功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功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的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第八:洒茶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档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委重要的。“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可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苛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茶经》又说:“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这就已讲究得微乎其微了。至于水还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这些都是属于讲究的范围的,不过这些讲究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功夫茶具


什么是功夫茶具

使用功夫茶具,您可以尽可能地充分体验您的茶,让您的感官愉悦。本文介绍中国功夫茶道的功夫茶具。

如果没有精美的茶具供应茶,就不能充分享用茶,这在喝茶功夫风格或作为中国功夫茶道的一部分时尤为重要。功夫茶道的一部分完全是关于茶本身的美学外观和展示。使用功夫茶具,您可以尽可能地充分体验您的茶,让您的感官愉悦。

因此,重要的是不仅要知道功夫茶具是什么,还要知道它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如何使用每种工具,因为饮用茶功夫的风格与酿造茶的享受同样重要,因为它与实际饮用有关的茶。

功夫茶源于宋代,后来在明代广泛流行,传播到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功夫茶的信息,如果您对功夫茶感兴趣请阅读我们的文章功夫茶。 功夫茶具种类茶盘

茶盘通常非常漂亮,展示了茶具的美感,并以令人愉悦的方式展示了所有的工具。茶盘很浅,可以有各种尺寸和形状。茶盘的功能是容纳您的茶壶和茶杯,并且可以在酿造过程中丢弃任何溢出的水或水。一些较常见的茶盘形状是方形,圆形和扇形。 茶壶

茶壶用于冲泡和倒茶,您可以使用茶壶或传统的盖碗冲泡茶。有许多不同的茶壶,包括瓷盆,玻璃茶壶和茶爱好者往往享受更传统的宜兴粘土茶壶或沙子烧茶壶。 盖碗

盖碗传统上用来酿造你的茶叶,并在酿造茶功夫风味时倒入冲泡的茶。人们用盖碗凝视着展开的茶叶,闻到泡茶的香气。盖碗s可以有各种颜色和款式。盖碗也被称为“三才碗”,它松散地转化为人类,地球和天空的同步性,因为盖碗的封面代表天空,碗代表人类,下面的碟子代表地托。 过滤器和过滤器架

该茶过滤器,是用来冲泡后,茶叶过滤器,使您可以倒入茶叶放入杯中公平和品茗杯,而他自己有茶叶。茶滤器传统上在不使用时储存在过滤器架上。 公平杯

茶壶,也被称为公平杯和茶海,用于盛放酿造的茶水。一旦你的茶叶正确酿造,然后将茶倒入公平杯中,这类似于小水罐。公平杯用于盛放茶叶,并在将茶叶送入品茗杯中的客人之前使其具有相同的密度和口味,因此它被称为“公平杯”。 品茗杯

品茗茶杯是你倒入泡制的茶到您的公道杯实际上从喝,西部相当于将茶杯中泡制的茶,虽然品茗杯小得多,浅薄层。请记住,酿造茶功夫的风格就是充分享受茶的各个方面。 香薰杯

芳香茶杯用于闻到茶的香味,尤其是乌龙茶。香薰杯的外观比品尝杯更高更细长。通常,一个香薰杯应该与相同材料和颜色的品尝杯相匹配。香味杯用于捕捉酿造茶的香气和香气,并与品茗杯相配。

将茶液倒入香薰杯中。将品尝杯倒置在香薰杯上。

将杯子放在一起,快速翻转,然后将香气杯倒置在品尝杯上。

将茶叶液体垂直提起,然后在茶液排出后再将其翻转。

用双手紧贴鼻子握住香薰杯,闻一闻香气。此外,您还可以轻轻地在双手之间滚动杯子,以闻到茶的香气。 茶荷

茶具也被称为“享用茶具”。您的茶具的目的是在将茶叶从储存的罐中取出后,保存将要酿造的干茶叶。茶叶罐可以由许多材料包括竹子和木材,但最常见的茶叶类型是由简单的白瓷制成。 功夫茶具套装

茶具套装(茶道集)是一套额外的工具,它们在酿造茶时很有用,让您可以举行功夫(和其他)茶道仪式。中国的茶道集又称君子六件套,通常包含茶通,茶泽,茶匙,茶漏,茶夹和茶针。 茶泽

过去常常把茶叶或锡罐里的干茶带到你的盖碗或茶壶里。 茶匙

用来将茶叶从茶叶罐转移到你的茶壶或你的盖碗。 茶漏

茶漏斗是一种圆柱形漏斗,用于引导茶叶流入宜兴茶壶,也用于防止茶叶溢出。 茶夹

用于采摘茶杯以保护手指免受高温或从宜兴茶壶中取出茶叶的工具。 茶针

用于清除阻塞宜兴茶壶过滤孔的小茶叶,使水可顺利进入壶嘴。 茶筒

用来拿着你的餐具,如茶镊子,茶针,茶漏斗,茶勺和茶勺。 茶巾

茶巾是茶道的一个小但非常必要的部分,因为它用于清理任何溢出物,水或茶渍,并且通常由棉或亚麻布制成。茶巾通常与茶具相匹配,但如果您愿意,可以使用自己的布作为茶巾。

这些是用于正确或仪式地酿造功夫茶的传统物品,并且已经用于制备和享用茶几百年。您可以酿造几乎所有功夫茶,但是乌龙茶等功夫茶更受欢迎。然而,当您正在酝酿普洱茶如普洱饼茶,砖茶,沱茶等紧压茶,你还需要使用一个普洱茶针或茶刀松开你的茶。请阅读我们关于如何松散和榨取普洱茶的独家文章,了解有关准备普洱茶酿造的完整信息。

中华功夫茶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中华功夫茶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功夫茶艺

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功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功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40厘米;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6~7厘米,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10厘米;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3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嘉宾,自己最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