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举办斗茶大赛 让众多茶企进行茶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文化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www.cy316.com - 茶文化】

斗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部分,就是比赛茶的优劣,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也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一种活动。现在众多产茶名区都会举办名茶评比会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5月12日,重庆首届斗茶大赛在南川市民广场落下帷幕,“巴南银针”“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获评重庆茶叶三大品牌,云岭牌永川秀芽、定心牌定心绿茶、玉毫雪牌玉毫秀芽等获评重庆十佳茶叶产品。

近年来,重庆将茶产业作为重要农业产业进行打造,在品种良繁、基地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7.34万亩,产量3.78万吨,产值22.33亿元,综合效益首次突破50亿元,达52.65亿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市可采摘茶叶面积将达百万亩,毛茶产量达到10万吨,综合效益超过百亿元。

此次斗茶大赛共收集了来自全市各区县报送的60个茶样,包括绿茶、红茶和沱茶等品类。获评重庆十佳茶叶产品的茶叶中,绿茶类占7个、红茶类有3个。据悉,本届十佳茶叶产品中的前6名,已报送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参评全国100个金奖产品。

“斗茶,有利于扩大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还可帮助企业找到加工流程的缺陷、加工技术的不足,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以“巴南银针”“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三大品牌为引领,以永川、南川、秀山等区县为重点,抓好针形名优绿茶、古(老)树红茶及紧压茶的发展,将重庆打造成西南地区茶叶种植、加工和出口重要基地及茶文化交流中心。重庆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中国种茶的起源地,也是全国种绿茶优势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重庆利用其区域的有利优势,将茶产业作为脱贫的产业之一,扩大茶叶面积提高茶叶的品质,让贫困农民增加茶叶收益,同时也大力构建重庆的茶叶市场,将重庆打造成一个茶文化基地。

精选阅读

黔台在湄潭举办首届茶文化产业交流会


近年来,贵州加大了与台湾的茶产业交流,学习和借鉴了不少台湾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近日双方联合在在湄潭召开了首届黔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座谈会,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

10月16号,台湾妇女菁英联盟会会长、两岸女性创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黄喜惠率台湾妇女菁英联盟会相关成员及部分企业代表33人走进湄潭考察该县茶产业发展情况,并在湄潭召开首届黔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座谈会。遵义市台办主任祝华静、省台办副调研员胡珊珊出席座会议,湄潭县相关部门、部分茶企、茶专家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湄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昕主持。

会上,两地茶企、茶专家围绕茶产业进行发言,从田间地头的栽种、采摘加工过程、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品牌升级打造、现代茶园管理、生态有机茶、茶服文化、茶道、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茶产品营销成为交流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对下一步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遵义市台办主任祝华静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参访交流,两地茶专家分享各自经营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理念、经验模式,相互借鉴学习彼此好经验好做好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对两地茶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希望台湾妇女菁英代表团一行带动更多台胞到遵义,以茶为纽带、以茶话发展,促进两地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祝华静还建议湄潭县组织当地茶企负责人到台湾参访交流,学习借鉴台湾茶叶产业经营发展模式。邀请台湾茶企、茶专家、茶艺爱好者到湄潭参加在湄潭县举办的国际茶博会。湄潭茶企、茶专家要借助本次交流会搭建的平台,与台湾茶企建立沟通联系实现深度融合。希望台湾妇女菁英代表团一行通过本次直观感受,回去后带动更多台胞来遵参访交流。着力以茶会友、深化情感交流,为两岸一家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漳州:第十届海峡茶会开幕 促进茶文化交流融合


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十分适合农业种植。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城市,漳州的农业种植历史由来已久,除了盛产大米、甘蔗、花生、烟叶、水果外,茶叶也是漳州重要的农产品。漳州的茶叶主要以乌龙茶为主,其他还有红茶以及山茶等。作为闽南文化的中心,漳州在茶文化的交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日,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五届海峡(漳州)茶会在漳州花博园举行。本届茶会以“品牌茶·行丝路”为主题,共设置9个展区,近200家茶企、上千种茶产品参展,会期3天。

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五届海峡(漳州)茶会开幕式

今年茶会更加突出茶文化的传承与融合。首设“语堂与茶文化”展区,通过文化成果展示和文创产品展销,推动两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同时,增设“茶之韵”书法摄影作品展,展出103幅书法作品和99幅摄影作品。

本届茶会还举行“海峡两岸茶王赛”,从全省九地市以及台湾茶企选送的近700个茶品中,评选出11个茶王、38个金奖以及70个优质奖,并在开幕式上对获得茶王称号的茶企进行现场颁奖,并设置茶王赛综合展区对获奖产品进行展示展销。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茶会的台湾展区面积达400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宝岛12家知名茶企参展。今年还新增了台湾以马内利茶园、华兴茶业等数家茶会“新面孔”,陈列的产品涵盖高山乌龙茶、蜜香红茶、岩烧海苔、高耐温铁壶、天目杯茶器等。天福集团将古色古香的茶室小筑带到了展会中。

茶之传播:茶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交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在茶世界里读懂茶,从茶里看世界。

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海陆交通发达,政治、文化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国界。所以,中华茶文化丰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历史。

一、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交流

朝鲜半岛在4~7世纪中期,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632-646年间(相当于唐贞观年间),新罗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开始从中国引进饮茶习俗。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百济、新罗与中国的往来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120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将茶文化带到了新罗。

公元828年,新罗使节金大廉将茶籽带回朝鲜,种于智异山下的双溪寺庙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

“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智异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

二、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交流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极为深刻,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

唐朝,大批日本遣唐使来华,到中国各佛教圣地修行求学。当时中国的各佛教寺院,已形成“茶禅一味”的一套“茶礼”规范。这些遣唐使归国时,不仅学习了佛家经典,也将中国的茶籽、茶的种植知识、煮茶技艺带到了日本,使茶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赋于新的精神内涵。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最澄禅师来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师从道邃禅师学习天台宗。唐永贞元年(805),最澄从浙江天台山带去了茶种归国,并植茶籽于日本近江(今滋贺县)。

根据弘仁五年(814)闰七月二十八日的《空海奉献表》(《性灵集》第四卷)记载,日本延历二十三年(唐贞元十年),留学僧侣空海来到中国,两年后的大同元年归日时,空海带回了大量的典籍、书画和法典等物。其中,奉献给嵯峨天皇的《空海奉献表》中提到:

“观练余暇,时学印度之文,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

有关茶的确切文字记载出现在《空海奉献表》以后的第二年——嵯峨天皇弘仁六年夏季问世的《类聚国史》中,记载了嵯峨天皇行幸近江国、滋贺的韩崎,路经崇福寺,又在梵寺前停舆赋诗时,高僧都永忠亲自煎茶奉上。

最澄之前,天台山与天台宗僧人也多有赴日传教者,如六次出海才得以东渡日本的唐代名僧鉴真,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天台宗的教义,而且也有科学技术和生活习俗,饮茶之道也是其中之一。

宋代时期,宋代的制茶、饮茶方法先后传人日本。目前,日本还保持中国蒸青“碾茶”的生产特点。生产高级“抹茶”的原料和玉露茶(高级绿茶)相同。方法是将茶叶(鲜叶)蒸热后,稍加揉捻,直接烘干再用机械碾成粉末,拣去素梗,制成“抹茶”。因此,保持了茶叶本来的真香、真味、真色,清香味醇,翠绿艳丽。

径山坐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法饮所建的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为江南禅林之冠。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日本荣西禅师曾两次到中国留学,回国后写下《吃茶养生记》一书,这是日本最古老的一部茶叶专著,他对茶叶的倡导,促进了当时日本茶业的发展,所以荣西被誉为日本的“茶祖”。

日本圣一国师于1242年将浙江余杭径山茶种子以及径山“研茶”传统制法带回日本。

1259年,日本南浦绍明到杭州净慈寺、余杭径山寺,拜径山寺虚堂和尚为师,学习佛经。据《本朝高僧传》记载:

“南浦绍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

而日本著名的“天目茶碗”,则是由入宋的日本僧人到天目山径山寺、禅源寺学习归国后带回日本的,被奉为日本国宝。

三、茶文化在土耳其的传播交流

公元473-478年,突厥商人以蒙古边界为中界地,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

1888年,土耳其从日本传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经过不断开发,特别是在国家采取多种鼓励性举措之后,茶业生产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

四、茶文化在印度的传播交流

印度很早就从西藏传去了饮茶法。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引进茶籽入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试种,但因种植不当而没有成功。1834年,印度组织了一个研究中国茶在印度种植问题的委员会,并派遣委员会秘书戈登来中国调研,引种了大批武夷茶籽,并雇用了中国工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培植。1950年后,印度茶业迅猛发展起来。今日的印度已经是世界上茶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五、茶文化在斯里兰卡的传播交流

斯里兰卡在4~5世纪就与中国有文化交流。1841年,中国数株茶树种于斯里兰卡的咖啡园中,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方星殖公司发展种茶。1875年,斯里兰卡在1000多英亩咖啡园遭遇病害后,转而种植茶树替代,茶叶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六、茶文化在其他亚洲国家的传播交流

茶叶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等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传播。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泉州一带,这里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海外交通大商港之一,与世界上百个国家地区有通商往来。宋、元时期,泉州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而当时毗邻泉州的茶叶产地不少,茶从此向东南亚传播。

1780年前后中国广东珠江流域的外国商馆,大量的中国茶叶通过他们运到欧美各国

南亚诸国是中国从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中介地。元、明代以后,中国茶经过这些国家传向西方,形成了一条海上的“茶叶之路”。正是通过这条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才开始遍及欧美各国。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断了整个世界市场。

1684年清政府取消海禁,茶叶海运贸易迅速发展,先后与中东、南亚、西亚、西欧、东欧、北非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中国茶叶大量外销欧洲,引起欧洲贸易逆差。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通过贩卖鸦片来达到商业目的。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更为迅速;同时,由于清政府允许大量鸦片和工业品进口,致使贸易入超与年俱增。为了平衡贸易逆差,抵制白银外流,清政府大力发展农业,从而使这一时期的茶叶产销呈现一片兴旺景象。据史料记载,1886年出口茶叶量达13万~41万吨。

在英、法等国家资本家的扶持下,越南于1825年、缅甸于1919年开始建立茶园,生产红茶。

公元1684年,德国人由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试种,没有成功。1731年,从中国输入大批茶籽,种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自此茶叶生产在印度尼西亚开始发展起来。

云南临沧永德举办普洱熟茶品鉴评比大赛


永德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种植历史,是云南省的产茶大区。日前,临沧市永德县举办茶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普洱熟茶品鉴评比大赛。来自省内外的茶叶专家及永德县茶业企业负责人、茶叶初制所、茶叶爱好者100余人参加活动,为永德茶产业诊脉,提出发展意见。

茶叶

永德现有茶园面积24.19万亩,获SC认证茶叶企业33户,是国家茶产业发展规划县、国家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是普洱茶主产区和云南大叶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永德县古茶树资源丰富,茶树树龄长达数千年,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中心之一。

茶叶专家高度评价了永德茶叶的品质,提出要将永德茶叶建成西部原料、熟茶的基地,要发挥技术领先优势,认真落实茶产业“八抓”措施,把家底摸清,发挥产业特色,把竞价交易做规范,建立好平台,推动永德茶产业发展。

在永德县举办的普洱熟茶品鉴评比大赛中,茶叶专家遵照国家标准对参评的77款散茶、紧压茶、晒青毛茶,经过对外观、汤色、香气、叶底的评审,最终评出了特等金奖3名,金奖9名,优秀奖18名。

湖南古丈县第10届“茶王杯”斗茶大赛


开幕式现场

4月18日上午10时,在古丈县城茶叶街的中心广场,春和景明,茶香弥漫,人山人海,首届中国·古丈茶旅文化节暨第十届“茶王杯”斗茶大赛在这里隆重举行,湘西州委常委、古丈县委书记杨彦芳,古丈县委副书记、县长邓晓东及9位专家评审出席活动。16位茶王争夺者现场大显身手,为观众展示古丈传统制茶工艺。

制茶大师现场炒茶

16位经过初选的选手们,一同亮相,台下的亲友团,就举起写有各位选手名字的巨大牌子,为各自的选手呐喊助威。其中两位女选手惹人注目,4号选手为来自古阳镇梳头溪土家族妇女田五妹,亲友团为其喊的口号为“五妹你大胆地往前走”;16号选手为来自古阳镇猴儿潭村的苗族妇女张三艳,亲友团为其喊的口号为“人艳、茶艳、张三艳”。高潮,从一开始就到来了。

比赛现场

8大锅,摆在广场中央,选手们分两组进行比赛炒茶。

斗茶可谓十分激烈,有多位“茶王”参赛,如曾经三届获得“金茶王”称号的古阳镇树栖柯村的向春晖,有获得一届“金茶王”称号的双溪乡蔡家村的向仍坤。

评审

茶叶在山唿海啸般的助威声中,炒制完成,然后一一送到专家评审区参评。来自湖南农大、湖南茶科所的茶叶专家们,通过看样、闻香、试味等,评选茶叶等次。

古丈县茶叶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全县人均1亩茶,人均茶园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县32家企业启动有机茶认证工作,进入有机茶转换期基地3.8万亩,2016年,被评为全省首个“中国有机茶之乡”。古丈毛尖荣获“2014世界茶业博览会”金奖;2015年6月,古丈毛尖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登上米兰世博会,再次走向世界。2016年,古丈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2017年,古丈县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古丈毛尖同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再获茶王荣耀

在大家静静地等待中,评委们宣布:“本届茶王获得者是——古阳镇树栖科村的向春晖。”

田勇敢、鲁隆志、张三艳、周民生、向德荣等5人,共同分享“银茶王”的称号。其余的10位选手,则获得“制茶师”的称号。

贵州遵义:举办2017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


自从春茶的上市,各省都相继展开了茶文化节,近日,以“醉美茶香·养生天堂”为主题的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遵义湄潭县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茶业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美、英、澳、法、德、新加坡等国家知名茶企代表及涉茶外宾2500多人参会。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致欢迎词说,近年来,遵义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做靓“茶酒姊妹篇”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打造了遵义红、湄潭翠芽、正安白茶、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等一批黔茶品牌。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80亿元。本次“一节一会”有高峰论坛、产品展销、茶技大赛等系列活动,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互兴。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说,大力发展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民的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又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茶产业和茶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叶规模、质量和效益走在了全国前列。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认为,中国茶人躬逢盛世、责无旁贷。要始终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跨越茶叶做强茶业。茶和茶文化正在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的富民产业,成为茶旅结合、茶文和合、茶养融合的绿色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产业和健康产业。

摩洛哥王国外交合作部全权公使卜杜拉·占迈尔·阿拉维透露,摩洛哥饮茶盛行,茶叶全部依靠进口,全国每年消费6万吨绿茶,其中90%以上来自中国。贵州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茶具有“香高鲜郁、味醇鲜美、色纯鲜亮”的特质。他想进一步了解贵州、推介贵州、让更多摩洛哥人能喝到干净、醇美的贵州茶。

据悉,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达696万亩,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产量28.4万吨,产值299亿元,综合产值502.2亿元。茶叶产值连续10年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

会上,农业部向贵州省颁发了“贵州绿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及牌匾,中国书法家协会家给湄潭县赠送了由30位书法名家共同创作的“百茶卷”。现场还进行了“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者颁奖活动。

国际茶叶采购商签约21.3亿元

作为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二届国际茶叶采购商大会暨采购商签约仪式,28日在湄潭举行。来自全球的近百家采购商参加此次会议。

“我会始终关注并支持贵州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道,近年来,贵州茶叶产业快速发展,贵州茶叶在全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贵州茶产业在助农增收、助农脱贫方面也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大会现场,参会采购商与湄潭县共达成了俄罗斯贵州商会战略合作项目、凤冈县万寿菊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余庆县茶菌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黔茶联盟茶叶销售合作项目、湄潭县盛兴茶业销售项目等9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21.3亿元。其中,框架协议1个,投资类项目4个,投资额19.05亿元;茶叶销售项目4个,销售金额2.25亿元。

“院士茶研究工作站”落户湄潭

4月28日,贵州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回访汇报会,在湄潭县行政中心举行。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园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工作站在湄潭成立并揭牌。

据了解,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共有专家12名,其中领衔院士5名。该团队主持过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陈宗懋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是湄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这标志着湄潭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全新的、更高的步伐。”揭牌仪式上,湄潭县县长李勰表示,近年来,湄潭县

委、县政府坚持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借助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农业部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示范农业园区的历史机遇,高标准科学规划建设了茶叶、优质稻、茶旅等6大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随后,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团队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双方协定,今后将在决策咨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欧标”出口茶叶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恩施:秋木村举办首届“硒印象杯”茶叶采摘大赛


秋木村位于沙地乡中北部,这里的土地肥沃,含硒量很高,有着适合种植茶叶的自然地理环境。沙地乡秋木村冠坪茶叶基地是采用无公害茶叶生产与栽培的管理技术,且还是用豆浆做叶面肥来对进行关乎的有机生态富硒茶园。5月29日,恩施市沙地乡秋木村冠坪茶叶基地,随着一声锣响,在茶园等待采摘的参赛人员双手齐动,像一把把轻巧的剪刀,将嫩绿的叶片收进竹篓。

这是秋木村首届“硒印象杯”茶叶采摘技能大赛的现场。当天,秋木村欢声笑语,人头攒动。141名参赛茶农,身着火红“班服”的“尖刀班”队员,在嫩绿的茶园间穿梭、跳跃,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茶叶采摘比拼视觉盛宴。

记者在现场看到,绿色的茶园间,数十名参赛茶农各自站在属于自己的号码牌边,在村民和工作人员的围观、监督之下,仿佛是绿色茶垄上快速弹奏的“钢琴师”,很快,竹篓里就落下了一层薄薄的叶片。

比赛共分两轮进行,每一轮又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记者穿梭在茶园间,很快就被一位戴着白色帽子的老年人吸引,她虽然双手布满老茧,但速度飞快,丝毫不输于年轻人,引得村民们阵阵叫好。据了解,老年组成员都在55岁以上,其中有不少人年轻时就是采茶能手。

比赛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迅速收集竹篓,然后交付给评分小组现场打分,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进行现场颁奖,获奖的茶农带着组委会颁发的茶叶采摘机等奖品兴高采烈地回家了,没获奖的茶农表示自己确实技不如人,一定会苦练茶叶采摘技能,争取成为下一届的茶叶采摘能手。

秋木村是恩施市委组织部、恩施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恩施市委老干部局、恩施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共青团恩施市委等五家单位帮扶的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6户1029人,其中已脱贫177户507人,还有未脱贫存量189户522人。

“今天141名参赛选手既是实践者,以后更是我们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发动者。”秋木村“尖刀班”班长向异华介绍,秋木村“尖刀班”承办的此次茶叶采摘技能比赛,由恩施市委组织部等五家单位及沙地乡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目的在于明确茶叶采摘的技术标准,提高茶农收入,增强村民发展茶叶的积极性和信心,推动秋木村茶叶产业发展,帮助秋木村如期脱贫。

“稳烟增茶强林果,谈硒论景唱旅游”是秋木村“尖刀班”制定的村级发展思路。据了解,该村现有茶园800余亩,2018年计划新发展1000亩,围绕茶产业引入市场主体,计划对恩施硒印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股权分红资金100万元,帮扶带动贫困户30户;引入亲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植茶叶基地96亩,计划新建青龙茶厂,两家市场主体共计带动贫困户68户。

“全村共有尖刀班成员23人,按照工作内容成立了‘五基’工作组,分10个自然小组建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小分队,固定作战工作室。”向异华介绍,“尖刀班”进驻秋木村后,不仅统筹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通过走访、群众会等形式与广大村民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同时,加强支部建设,创建“便民组长”党建品牌,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该村2018年如期脱贫。

秋木村举办首届“硒印象杯”茶叶采摘大赛,一方面可以打响秋木村冠坪茶叶基地的知名度,使当地的茶叶品牌可以让广大茶友得到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提高茶农们的茶叶采摘标准,增加茶农的收入,推动秋木村茶叶产业的发展,调动茶农们的积极性和信心。

湖南保靖:举办茶艺培训班 弘扬黄金茶文化


7月30日,在湖南保靖县举办了一次大学生茶艺培训班,学生们来到保靖学习有关黄金茶的茶艺以及茶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保靖黄金茶的了解,还在泡茶技艺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学生学员认真学习茶艺

7月30日,应一批在校就读大学生的要求,保靖黄金茶舍举办了首批大学生茶艺培训班。本次培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在理论学习中,培训主要从茶文化发展、茶叶基础知识、茶具认识、泡茶用水知识以及保靖黄金茶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在实践操作环节,着重对大学生进行保靖黄金茶绿茶、红茶、黑茶茶艺练习,强调泡茶礼仪、泡茶技艺和茶艺氛围的构造。

一杯香茗芳袅袅,此处风光无限好。“学习茶艺很累,便又越学越有味。在慢下来、柔下来的动作里,心也静下来,不急不躁。”贵州民族大学在读大学生胡一洁说告诉笔者。西南交通大学在读大学生王玉珏表示,几天的学习,让她深入了解了保靖黄金茶,并在泡茶技能的学习中,更深切的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开学后,每个人都要带上保靖黄金茶,在各自的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泡一杯香醇的保靖黄金茶,做一名对外推介保靖黄金茶的宣传员,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

保靖黄金茶绿茶茶艺练习

红茶茶艺结业考核

绿茶茶艺结业考核

结业合影

浙江龙游举办黄茶文化旅游节促进农村发展


浙江龙游举办黄茶文化旅游节促进农村发展

新华社衢州4月8日电(实习记者周玉龙和实习生郑一帆)演唱了一首优美的歌舞歌曲。一件茶具,黄黄晔汤,必然押韵。2018年8月8日“迎龙游黄茶助推农村振兴”龙游黄茶文化旅游节在这场“色、香、味”表演中拉开帷幕。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被誉为“古城新县”和“人文之国”。境内山川幽静,竹木高耸,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近年来,龙游黄茶也脱颖而出,汤色鲜艳,茶香香清,茶味醇厚,有助于龙游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丰富茶农,振兴经济。

“龙游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围绕“三五三步走”战略加快了区域性明珠城市的建设。它确定了产业转型、美丽龙游建设和农村振兴三大战略重点。”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文化节不仅是龙游茶文化和茶业的一次盛大宣传活动,也是促进茶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茶是新时代更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需要。”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殷诚围绕“新时期人民和社会对茶产业需求新趋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茶“三品融合”的内涵”和“龙游茶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四大主题,就“新时期新理念、新茶产业、新茶产业——龙游黄茶产业发展战略”发表了讲话。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要以工业繁荣为重点,把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形式作为促进三大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让农业在文化上有发言权,在景观上有所作为,在休闲上有所作为,在经济上有所收益。

从野生黄茶树到生机勃勃的新茶业,龙游“茶与旅游一体化”的黄茶产业发展道路是农村振兴的生动范例。

龙游茶业正以其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牌和广阔的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市场潜力最大、推广价值最高、发展前景最好的特色农业之一然而,按照茶业的传统发展理念,只有种植、制作和销售好茶,才会造成增加茶农和茶业收入的瓶颈。因此,龙游人因地制宜,创造了集生态旅游和黄茶开发于一体的独特文化旅游产业。

正如殷诚所言,“龙游黄茶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茶、自然、人文三种资源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以具有区域特色的龙游黄茶形成的区域公共品牌为先导,走‘三品融合’和‘三轮驱动’(产品、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之路。”(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