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仪之茶叶里的待客之道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叶里有茶果 茶包里的茶叶是低等的吗 茶叶茶里可以加枸杞吗

茶叶里有茶果。

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饮品。从古自今,我们都是以茶会客,是我们最高的待客之道。看似简单的一杯茶里也隐藏了很多学问,除了泡茶、品茶等都有讲究外,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暗语,那么你真的懂茶的礼仪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闽南语),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暗下逐客令

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以上就是有关茶礼仪的介绍。茶的礼仪直接反应了人的素养,大意不得。当然,主人在陪客人喝茶时要时刻注意客人的茶杯以及壶中的茶水,而且在喝茶的时候也可以加一些茶食茶点等这些都是在茶礼仪中的一种待客表现哦!

cy316.com扩展阅读

待客之道 敬茶之礼


中国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云南傣族人的待客之道——傣族竹筒茶


傣族是我国云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傣族人民善歌善舞,热情好客。去过云南旅游的朋友,相必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印象深刻。在我们去少数民族地区游玩时,当地人们总会为我们呈上美酒好茶来招待我们。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傣族的一道待客茶——傣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其配料有采自千年古茶园原生态的晒青毛茶或新鲜茶叶、蜂蜜以及甘甜清澈的纯天然山泉水。

其泡制程序为:先将晒青毛茶放入新鲜的竹筒中,将其口封紧,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备热,烤至发出茶叶清香,取下加入适量的蜂蜜,然后将沸腾的山泉水倒入竹筒中,再烘烤片刻,即可饮用。

1.竹筒茶的制作: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

(1)装茶:用晒干的春茶,或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装入刚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

(2)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约6—7分钟后,竹筒内的茶便软化。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压紧,尔后再填满茶烘烤。如此边填、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

(3)取茶: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竹筒茶,以待冲泡。

2.竹筒茶的泡饮:泡茶时,大家围坐在小圆竹桌四周。一般可分两步进行。

(1)泡茶。先掰下少许竹筒茶,放在茶碗中,冲入沸水至七八分满,大约3—5分钟后,就可开始饮茶。

(2)饮茶。竹筒茶饮起来,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非常可口,所以,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茶饮。

中原茶文化:待客讲礼仪里的沏茶讲究


从古至今有客迎门,坐下来,泡一壶茶品一品茗一直是我们的待客之道,而这泡茶待客当中也是有讲究的:待客讲礼仪,沏茶分粗细。

中原人把茶分为“粗茶”“细茶”两种。所谓“粗茶”,就是指手工采集的树木叶子,如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经过炒制加工后制成的茶。不要以为用“粗茶”待客有失尊重,其实“粗茶”沏出的茶味道更浓、韵味更鲜。而且,有些粗茶,竟然是招待贵客的“必备法宝”和“保留节目”。如中原人家用两叶一芽的茶叶制成的菊花茶,用开水冲泡后,茶叶膨胀开来,在杯中犹如盛开的菊花,不仅形态优美,而且味道芬芳。所以,只有贵客临门,他们才会拿出菊花茶来招待,故而中原民间有“不是贵客不制花”的说法。

“细茶”指的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加工制成的茶叶。在中原人眼中,“细茶”是“纯茶”,而粗茶是杂茶,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等级尊贵之分,只是味道不同罢了。细茶中,尤以绿茶、红茶最受欢迎。中原人饮用的绿茶,大多是当地的毛尖茶。此茶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被誉为“绿茶之王”。此茶春夏秋三季采摘,其中,秋茶产量极低,但味道极佳,故有“秋茶好喝舍不得摘”之说。在河南地区,有一首民谣唱道:“早茶留着送朋友,晚茶留着敬爹娘。”它唱出了中原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在中国,家里有客人到,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客人煮水泡茶。泡茶的茶具必须是新洗在洗一遍,干净的。用带有茶渍、茶垢的茶具为客人泡茶,是很不礼貌很不尊重的。另外,我们泡茶也茶俗的,第一杯茶为“洗茶”,不能给客人喝,须倒掉;二杯茶需滚水沏大半杯,以表“情深似海慢慢聊”;三杯茶方可沏满杯,以示“敞开心扉满心待”。而茶过三杯之后,便要倒掉,重新为客人换上新茶。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茶商网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茶商网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target="_blank">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茶之道,水之要


水之于茶事的重要性想必每个爱茶之人都是了然的。自古便有“水七茶三”之语,可见泡茶用水对于最终呈现的茶汤品质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泡茶用水呢?

水中所溶解的各种矿物质,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表现,过与不及都不利于茶汤的表现。因此在一般品茗时,水的硬度(矿物质含量比例)应在80ppm~120ppm(百万分之一体积浓度)较为适合,ph值在7.2~7.5之间尤佳,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降低茶汤品质。

若是评鉴茶品,那么在当下的环境下逆渗透纯净水是最合适的选择。纯净水本身原则上不含任何矿物质,对于茶质没有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能够完美的呈现一款茶品的本来面貌。同时只要工艺合格,在任何地方取得的纯净水的品质应该是一致的,这对确保评鉴茶品时的客观条件均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恰恰是各种山泉水无法达到的——且不说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即使同一品牌的水,也会因时令的不同发生内含物质含量与比例的变动,而这必然会影响茶品冲泡的结果。

若能寻得一款好水,自然可为茶品加分添色。通过多年冲泡茶品的经验累积,我们发现一款直饮无碍的饮用水未必就是泡茶的好水,甚至适合泡某一类茶品的水在冲泡另外一类茶品表现不佳。因此评审泡茶用水时一定要确定冲泡茶品与水的对应关系,通过试泡对冲找到最适合某款茶品的某一种水,对茶叶发烧友而言这也不失为茶事生活中的一项乐事。

客来宾至,清茶一杯 以茶待客礼仪


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以茶待客,成为我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关于待客的细节,你留心了吗?

茶具清洁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如果用一次性纸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纸杯套上杯托。

取茶之法 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给客人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要用茶匙。或先倒一部分茶在茶荷里再把茶分到客人的杯中。

冲泡茶叶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不能抓杯口;不要边奉茶边说话,以防唾沫溅入杯中。

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礼貌地请客人喝茶;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茶。

收茶之法 必须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净收好,以备下次待客之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