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洱茶的香气会不同?造成普洱茶香气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黑茶普洱茶 普洱茶红茶

普洱茶属于什么茶。

普洱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款茶叶。一般来说,普洱茶给我们的的味道体验往往是醇厚,回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这种香气的。不同的普洱茶在茶叶的香气上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不同普洱茶的香气体验吧。谈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普洱茶会发散出不同的香气。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根据我们的味觉和嗅觉,再加上长期喝茶的经验,能够判断出普洱茶的几种常见香气。那么您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普洱茶香气的不同吗?

首先是先天性因素。云南普洱茶产区分布较广,各山各寨因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土壤等也不同,因而各地生产的普洱茶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茶区的普洱茶由于茶性的不同,滋味、香气也不同。比如易武茶区的茶普遍香扬水柔、花蜜香明显,而普洱茶区的景迈则有着明显的兰花香,普洱茶还有所谓的枣香、木香、果香、花香等等。

其次是普洱茶生长环境的影响。这个因素指的是后天的,不是茶本身的因素。因为很多地方的普洱茶并不是独立生长的,而是与其它植被混生在一起的。一些茶树与樟树混生在一起,日积月累,这些古树茶自然也就带有一种特殊的樟香。

第三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工艺的原因。普洱茶从鲜叶到品饮还需要经过杀青、萎调、揉捻、晒青等一系列的工艺。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杀青这一步骤。如果杀青过重,就有可能产生豆香味;而杀青过轻,又有可能造过重的青味。即便是正常的杀青,也会产生青味,但这个青味是会随着存放时间慢慢褪去的。

第四是后期存储的原因。茶叶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湿和沾染异味的特点,温度、湿度、异味都会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

第五,冲泡方式的不同对茶叶香气也会有影响。以新生茶为例,香气浓淡与水温成正比,高冲有利于茶叶香气的释放等等。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叶的种种不同。

以上就是关于导致普洱茶不同香气的原因分析。从上面我们知道,造成普洱茶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种,这就体醒我们在实际的品茶过程中,要对普洱茶的香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cy316.com扩展阅读

白茶的存放为什么和普洱茶不同?有哪些原因主要是


白茶的制作加工原理和普洱茶明显不同,存放因而也就不能套用普洱茶的存放方式。

白茶制作不杀青,不揉,萎凋而后干燥完成,主要是保留茶叶本身的酶活性,因此它的转化主要是靠自身的酶活性转化。

而普洱茶有杀青,有揉,钝化了很多本身的酶活性,因此存放需要外来的空气、氧气、温湿度等促使它“转化”。这里之所以对转化带上引号,是说普洱茶的存放变化较多的是“氧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化。

所以明白了这个深层的原因,存放就好明白及理解了。

白茶需要密封存放,定期检查即可。普洱茶需要一定的透气及温湿度,但环境又不能过度潮湿超过60%的湿度为佳。

因此茶友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如果整件买到的白茶纸箱里面还有一层大的锡箔袋层包裹白茶散茶或饼茶。节省成本的厂家,至少也会用大的较厚实的透明塑料袋包裹白茶散茶或饼茶。

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普洱茶传统以来一直用箬叶包裹,既能防潮吸附一定的水份,防止茶虫“银鱼”吃食饼纸,又起到透氧气和温湿度,利于普洱茶的干仓存放及转化。

有的茶友反馈给茶百科说,他的白茶银针和牡丹没有密封存放,近半年多了,也变得非常好喝啊。

这里有很多的偶然因素。

一是你的环境恰好比较好,温湿度刚刚好,茶的湿度也没有超过5-6%的含水比率。

二是,你的环境比较干燥,温度高,而你的白茶恰好出厂时含水量较高,这样的环境,像茶百科所在的北方秋冬环境,有时本想把茶拿出来夜里吸收点水份,但放几天后,茶不但没有变潮,反而更加干燥。

三是,如果你的白茶被不法厂家制作后,急于出售而到你的手上,干燥度根本达不到密封的要求,商家或厂家知道里面的“门道”或内幕,他们自然不会要求你密封存放。

因为,懂白茶的友,都知道,含水量达不到密封存放要求的白茶,比如含水率没有5-6%以下,如果密封存放,半年不到,茶基本就废了,变得寡淡、甚至霉掉。

而制作良好的白茶,恰好存放半年后,正是品饮鲜爽度、甜醇度、花香豆奶香等良好表现的时候,也正是判断所购买的白茶是否是优良品质白茶的时刻。

不同的普洱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都是普洱茶为什么冲泡出来的味道不一样呢,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情况下的普洱茶冲泡方法不一样。下面就为你介绍六种不同情况下的普洱茶该如何冲泡。

1、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4.散茶的冲泡:

可选用粗砂壶或盖碗进行冲泡。温杯洁具后,在壶中投入5克茶叶,采用中注水,让茶叶在壶内翻腾,瞬间把洗茶水倒掉,而后进行定点冲泡,刮沫后盖上盖,静等10秒左右便可出汤品茗。散茶虽没有特别的造型但她却很随意、安静、朴实,也不失意蕴悠长。

5.熟沱的冲泡:

可选用盖碗或紫砂壶进行冲泡。用茶刀或手把茶掰开,解散后呈颗粒状,温具后按1:30的茶水比投茶和水,进行醒茶后冲入沸水,约1分钟左右再出第一泡汤,以后几泡的出汤速度加快,时间有所缩短。看着透明公道杯中的红浓明亮的茶汤,会感到人生的幸福是用心去体会的。

6.普洱奶茶的冲泡:

准备好已泡好的熟茶茶汤,将牛奶加热,向大品杯中倒入茶汤,根据个人口味再向杯中倒入一定比例的热牛奶,用汤匙搅拌,充分混合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糖或盐,也可不放,由此可以享受一次浪漫营养的醇厚普洱。

7.酥油茶的制作:

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再经加工而成的茶汤。先将紧压茶(康砖茶、普洱茶或金尖)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15-20分钟,滤去茶渣,将茶水注入长约1米,直径为20厘米的长柱形的打筒内。同时,加入适量酥油。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抄熟研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放少许盐和鸡蛋。接着,用木杵在筒内上下抽打。当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当咣当”转为“嚓嚓”时,便可喝了。

9.青饼的冲泡:

一般选用盖碗冲泡。轻解一块青饼后,以稍降温的沸水快速醒茶,开盖可闻到清新之气,接着冲泡,慢慢品味彩云之南春天的茶乡民族风情。

9.陈年熟饼的冲泡:

一般选用宽肚厚胎紫砂壶来冲泡,可采用留根泡法。解开月团茶,烫壶温具后,按1:30投茶和水,沸水高冲快速洗茶两次,开盖闻茶底,“暗香”浮来,继续高冲水,刮沫淋壶后,慢慢的三口为“品”,领略圆厚温润、浓郁饱满的沉稳顺滑之韵。

10.宫廷普洱茶的冲泡:

一般选用紫砂壶冲泡。烫壶温杯后,投入3-5克茶,快速润洗茶两次后,高冲水,荡壶后将茶汤斟入茶海中,然后便可寻香品味宫廷普洱茶,体会悠然的人生。

白茶的存放为什么和普洱茶不同?


白茶的制作加工原理和普洱茶明显不同,存放因而也就不能套用普洱茶的存放方式。

白茶制作不杀青,不揉,萎凋而后干燥完成,主要是保留茶叶本身的酶活性,因此它的转化主要是靠自身的酶活性转化。

而普洱茶有杀青,有揉,钝化了很多本身的酶活性,因此存放需要外来的空气、氧气、温湿度等促使它“转化”。

所以明白了这个深层的原因,存放就好明白及理解了。

白茶需要密封、避光存放,定期检查即可。普洱茶需要一定的透气及温湿度,但环境又不能过度潮湿超过60%的湿度为佳。

因此茶友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如果整件买到的白茶纸箱里面还有一层大的锡箔袋层包裹白茶散茶或饼茶。节省成本的厂家,至少也会用大的较厚实的塑料袋包裹白茶散茶或饼茶。

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普洱茶传统以来一直用箬叶包裹,既能防潮吸附一定的水份,防止茶虫“银鱼”吃食饼纸,又起到透氧气和温湿度,利于普洱茶的干仓存放及转化。

懂白茶的友都知道,达不到密封避光存放要求的白茶,半年不到,茶基本就废了,变得寡淡、甚至霉掉。

而制作良好而且保存好的白茶,恰好存放半年后,正是品饮鲜爽度、甜醇度、花香豆奶香等良好表现的时候,也正是判断所购买的白茶是否是优良品质白茶的时刻。

普洱茶汤为什么会浑浊?普洱茶茶汤浑浊的原因


普洱茶是我国云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茶叶,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茶叶品种了。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普洱茶的冲泡简单,茶汤橙黄浓厚,香型独特。但是有时候我们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汤确实异常的浑浊,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普洱茶

普洱茶汤浑浊的原因:

1、普洱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及品味,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

2、如果在撬茶时撬碎得太碎,或者所投茶的碎茶末较多,冲泡过程中普洱茶的泡法,冲水太快导致。可以改进撬茶手法,不要太多碎茶末,茶汤冲水时不要过快,且不要直接冲击茶叶而是让水沿盖碗壁而下,从而避免以上情况。

3、普洱茶可能处于发酵期中。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也会有集中发酵的时候,这时候的普洱茶的泡法冲起来,就会比较浑浊。就好象熟茶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突然被拿出来冲泡,也会有浑浊的情况。因为菌类大量的繁殖,茶正处于转化过程,所以会浑浊,如果再放一放,滋味应该有更大的变化。

普洱茶

4、普洱茶泡了段时间后再去看它,俗称冷后浑、乳凝,普洱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拿起杯晃动时,有一些象丝络状的物质在飘浮着,还有一种说法:品质越好的普洱茶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极大,再加热后茶汤又会转变清透。

5、普洱春茶芽头居多,茶叶上的绒毛较多、也就是通常说的显毫居多。

普洱茶

以上就是有关普洱茶茶汤浑浊的原因介绍。除了以上的五个原因外,没有掌握到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也可能是引起普洱茶茶汤浑浊的原因,只有在保证茶叶质量又保证了它的冲泡要领,我们才能避免普洱茶茶汤浑浊。

传统普洱茶 VS 现代普洱茶,有哪些不同呢?


普洱茶的分类有哪些呢?普洱茶的分类是如何划分的呢?云南普洱茶从清代入贡朝廷,声名鹊起,遐迩闻名代表性的产品可以分为“传统普洱”和“现代普洱”两大类。

“传统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缓慢自然后发酵或直接将毛茶分筛、蒸压成各种产品,在“普洱府”一带集散、销售的茶叶。其形制,古代大多为团块状、饼状、砖形,也有少量的散装茶。

其中佼佼者,当数入贡清廷之“八色贡茶”,即清人·阮福《普洱茶记》所载的“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瓶装蕊茶、匣盛茶膏”等。曹雪芹《红楼梦》所说的普洱“女儿茶”便是其中的芽茶一类的茶品。

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因运输不便,在云南本土存留时间较长,茶叶经历了自然“后熟”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陈香”品质。它得到了广大饮茶者(尤其是港台地区)的喜爱和认同,并使之发扬成为今天的“普洱生茶”。

“现代普洱茶”,指1973年以后,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结合传统普洱茶品质特征研制而成的“普洱茶”,即“普洱熟茶”。其主要技术工艺特点是:“经湿胚渥堆发酵,再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品质特点是“茶条呈猪旰色、汤红褐明亮、陈香显露、味甘甜润滑、保健性强”。代表性产品散茶类主要有:散茶有宫廷普洱、特级普洱;紧压茶类有普洱饼茶、普洱砖茶等。

不管是现代普洱茶还是传统普洱茶,只要是有品味、质量好的、对身体有益的普洱茶,都值得大家去品尝。

让不同的声音构成普洱茶的美丽世界(下篇)什么哪些为什么


(六)红茶生产要面向国际市场,研究和生产适合西方糖配奶口感的浓、强鲜茶品,不要自闭于绿茶语境下的清饮红茶的生产。

红茶是云南比较有优势的茶产品之在普洱茶为火之前,红茶一直都是云南茶叶的代表和骄傲,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但是随着普洱茶的火热,滇红却慢慢被边缘化。普洱茶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红茶,这种情境之下,云南的茶叶要走出国门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国内的红茶的加工思路还是受制于传统的绿茶的清饮思维,对国外的红茶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没有深刻的把握导致生产出的红茶,在I国外也缺少受众导致红茶的出口也受阻。

(七)营造环境,保证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科研成果、检验鉴定,评估出证的公信力。

好的学术环境,能够提供好的思辨思维,对学术有建设性的探讨。但普江茶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政府改策的传声筒。学术研究过于行政化,对茶文化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伤害。只能听好话,只能听赞美之词,这样也会让云南普洱茶学术研究成为皇帝的新衣。好多茶叶类的评奖,不靠质量,只靠关系,或者参赛茶和实际生产的茶品之间的质量差距过大,这种现象也存在的。

(八)新植茶园提倡有性繁殖,避免集中连片

茶园的发展在云南的茶叶发展历史上述是值得研究的,关于新植茶园要捉倡有性系有持观望态度,因为有性系和无性系茶树各有优点,不能一概而论说谁好谁不好。避免集中连来讲,有很高的参考总见茶树集中连片容易造成成片的茶园的病虫害。

对茶树吸收营养物质也不利茶树之间的间距合理的话,既可以保证茶叶能够得到合理光照和营养物质,让茶树能够慢熟精养,提高茶叶的质量。任何言论都有合理之处,也有可以商讨的地方。讨论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启发大家进行思考。普洱茶界谩骂声也多,唱赞美词的也多,能够让不同的声音来构成这个美好的普洱茶世界,有何不可?

辨别普洱茶的表面香气方法


茶香是一种混合物。迄今为止已鉴定的香气物质有几百种之多。然而香气物质的种类虽然多,但含量却微乎其微,茶中的香气物质占干茶的0.005%~0.05%。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按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脂肪类衍生物、萜烯类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含氧、氮的杂环化合物。

辨别茶叶的香气,主要靠嗅觉来完成。通过浸泡茶叶,使其内含的芳香物质得到挥发,刺激鼻腔嗅觉神经进行区分。有“干嗅茶香”和“湿嗅叶底”两种方法。

干嗅茶香,是对未浸泡的茶叶进行香气辨别。其方法是双手(或单手)握住茶叶,靠近鼻腔细细嗅别,如遇香气低淡无法嗅到茶香时,可用口对着茶叶呼热气,茶叶受热后,香气就会挥发出来,此时,应及时嗅香,辨别茶叶的香气。

湿嗅叶底,就是趁热对第一次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进行嗅香。由于浸泡后的茶叶在热作用下,其内含的香气物质能充分的挥发出来,一些不良气味也能随热气挥发出来,所以,趁热湿嗅叶底,最容易辨别出茶叶的香气。

其方法是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汤的茶杯(壶或盖碗),另一手半揭开杯盖(壶盖或碗盖),靠近杯(壶、碗)沿用鼻轻嗅或深嗅,也可将整个鼻部深入杯内接近叶底以增加嗅感。

为了正确判别茶叶的香气类型、香气高低、香气持续时间的长短,嗅时应重复一两次,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久,因为人的嗅觉容易疲劳,嗅香过久,嗅觉的敏感性下降,嗅香就不准确了,一般是3秒钟左右。嗅香的时候,杯(壶、碗)盖不得打开。

普洱茶的香气从何而来?


一、初制工艺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不同茶叶的加工方法决定了茶叶香气的不同。例如:以同一片茶园的景迈茶制作出的普洱茶与月光白、古典美人这三种茶在香气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加工方法中的差异(温度、受热时间、萎凋时间、干燥方式、干燥温度)也影响了香气的不同。例如:杀青(温度、时间),杀青温度过高、杀青不足、正常杀青在香气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杀青过高(类似绿茶的豆香)、杀青不足(青茶气)、正常杀青(清香/新茶香)。这是因为在杀青不足时,顺-3-已烯醇(具有强烈青草气)保留过度,但顺-3-已烯醇能在酶或热的作用下会反应生成正已醇,也可以在酶和热的作用下发生异构反应生成反-3-已烯醇(清香/新茶香)。

二、普洱茶的香气取决于香气的前体物质

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部分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鲜叶的老嫩等等因素。例如阿萨姆种和中国种,南糯茶区与布朗茶区、帕沙与班章、正常芽叶与紫芽(绿色芽叶中挥发油的含量要高于紫色芽叶)。

三、仓储的不同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吸附异味的特点,温度、湿度、异味对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茶叶内的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在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不同仓储条件将决定这些香气类物质的变化方向。例如:高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对茶叶香气的影响和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在高温和有氧的情况下,脂类会发生水解生成过多的游离脂肪酸);通风、密闭对茶叶香气的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

根据经验,超过75%的空气相对湿度,对茶叶的转化是很危险的,较低的湿度,茶叶的转化很慢,但香气保留得很好。

四、冲泡方式的不同对普洱茶的香气的影响

以新生茶为例:香气浓淡与水温成正比,高冲有利于香气的突出。

好的香气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是茶的命脉,从茶的香气中我们亦能感受到茶从鲜叶、制程、仓储中的种种不同。

让不同的声音构成普洱茶的美丽世界(中篇)什么哪些为什么


(三)饭替米,大张旗鼓宣传和扶持微物发酵熟普洱茶,生产、营销能够喝掉的茶品

邹家狗先生一直主张,生茶就是用未经陈化的青绿茶做的茶品;而生普则是陈化后的生茶。他的这种主张在学术界有广泛的支持者,比如虞富莲教授等都支持这种观点。这里面有个小的悖论:就算发展普洱熟茶,也不意味着就能快速消耗,因为刚出厂的普洱热茶大多也不能立即饮用的。大力扶持微生物发酵的熟普洱茶,真的是在生产、营销能够喝得掉的产品吗?我支持要将普洱茶消耗掉,减少产能过剩,促成普洱茶的生产、消费的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正确认识生茶、修改相关标准,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妥善解决生茶在流通领域打转转的现象。

未经陈化的普洱茶的原料毛茶,在很大和度上是不宜过多的直接饮用。云南传统饮用青毛茶基本都是要在制成之后,陈化半以上才开始饮)而且多少数民族都有喝烤茶的习惯,而不是直接饮用未经陈化的背三茶。从茶性来讲也是过于寒凉,饮用过多对身体也没有好处:至于标准修改这个涉及各个方面,估计一时半会还是实现不了,而且生茶也有很广的市场认知。

(五)政府布局,从源头管控涉茶农药的生产、经营、销售和购买使用。

这是可能大多数茶叶从业者,甚至政府部门都忽略较多的部分。茶叶的农残间题。既影到茶叶的品饮安全,又影响到茶叶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云南的大多数茶山还是存在农药用的现象,往茶叶地里打除草剂等化学农药的现象也有。从政府角度去引导和管理涉茶农药的管理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利于茶作为饮品的质量安全,也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