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讲好茶叶故事 壮大赣茶产业

发布时间 : 2019-11-30
好茶叶 好茶叶没有茶垢 茶包无好茶

【www.cy316.com - 好茶叶】

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境内多山地丘陵,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江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茶产业基地,其种茶产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期,江西人根据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研制出各种不同的茶叶。发展至今日,江西已经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茶叶品种,并且具备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

江西茶叶

江西茶叶,自古以来便久负盛名。有着“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之美誉。近年来,江西上下一心、抱团发展后,赣茶“四绿一红”变得耳熟能详。不过,与福建、浙江、云南等传统茶叶大省相比,因品牌打造、渠道推广、同质化问题,在产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年地方两会,针对江西做强茶产业的声音不绝如缕。

如何扶大、扶优、扶强,形成大企业引领小企业的局面?来自民建江西省委会的省政协委员表示,茶产业被赋予健康养生、生态经济、出口贸易、脱贫攻坚等多重属性,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茶产业,对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强省、全面小康和绿色崛起目标等意义重大。江西正处在由产茶大省向茶产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茶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全国产茶强省相比存在不足,必须推动江西向茶产业强省迈进。

现代茶叶市场上,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不管是门店、产品、包装,乃至品牌文化上都出现了核心诉求扎堆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江西茶叶将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去同质化后将出现一两个核心品牌。与此同时,针对江西茶企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袁利人认为,标准化是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江西省政协委员建议,江西省委省政府应共同组建全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茶产业的综合管理,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江西茶叶品牌进一步整合,主打生态、文化、特色、有机牌,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

江西省政协委员表示,应充分发挥江西茶叶生产的自然生态优势,以绿色有机茶叶为发展方向,统一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化,加强茶园“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高产优质茶园面积。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管理生态化、加工厂房清洁化,积极推广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茶叶生产线,避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江西茶叶品牌目前主要还是以内销为主,通过标准化生产、包装后,剩下的就是与国际接轨。对此,不少江西省政协委员认为,充分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茶马古道、“一带一路”等资源,加大对茶叶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夯实茶叶品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向世界讲好江西茶与茶文化故事的必经之路。支持品牌企业、经销商创新茶叶营销体验模式,建立“四绿一红”官方品牌旗舰店,并加快自有品牌的电商平台建设。

“还可以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茶多酚、儿茶素等功能性产品,开发茶膳等外延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把茶叶与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打造独具江西特色的茶旅游品牌,培育茶产业新的增长点。”江西省民建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江西省政协委员们表示,产品结构单一、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支撑薄弱、企业实力不强、品牌知名度低、销售渠道狭窄等依然是江西茶产业不够强的主因。要借鉴四川、浙江、云南、福建等茶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利用龙头带动小企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优势茶叶产业带,带动全省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充分利用兼并收购、资产重组、股份合作、参股租赁等形式,推进企业整合,实施集约化经营,加快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和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茶企。

与此同时,还可建设茶特色小镇,推进茶业产镇融合。以规划为先导,在茶叶集中产区或特色名茶区域,把茶叶产业、生态观光、休闲养生、美丽乡村建设等资源整合集聚,建设一批兼具茶叶生产、体验、观光、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茶特色小镇,推进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等的融合发展。

大力支持做大做强“江茶集团”,以此整合全省茶叶资源,形成“集团整合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整合农户”的发展模式,真正做好江西茶产业。

cy316.com扩展阅读

安徽、江西还有哪些好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

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部分天目山和2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的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绿茶产区。

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土层厚,磷钾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加之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植物多样性好,茶树生长环境优越。

黄棕壤土盛产优质绿茶,所产绿茶汤清甘甜、香气高扬、滋味鲜爽,历史上出过很多名茶、贡茶。

名优绿茶,有黄山毛峰、黄山银钩、六安瓜片、齐山名片、太平猴魁、休宁松萝、九华山毛峰、老竹大方、屯溪屯绿、东至云尖、舒城兰花、桐城小花、涌溪火青、泾县特尖、敬亭绿雪、高峰云雾、齐山翠眉、白岳黄芽、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黄花云尖、霍山翠芽、庐江春毫等。

红茶有祁门红茶,黄茶有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

这里面有你喜欢的安徽茶吗?

江西还有好茶吗?

历史上,景德镇的浮梁县,曾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正是彼时浮梁周边茶叶贸易的繁盛景象,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就留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

江西茶在宋代达到顶峰,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到了明万历年间,婺源、修水、浮梁、铅山等各地,都有外商设立的茶叶加工厂,大量出口茶叶。

近些年,虽然江西的茶园面积和产量有较大下滑,但仍保留下来很多知名绿茶品牌,如:

庐山云雾:中国十大传统名茶,条索紧结,香气高长,鲜爽浓醇,典型的高山出好茶;

婺源茗眉:自然条件优越,干茶弯曲似眉,翠绿披毫,滋味鲜爽;

遂川狗牯脑:产于狗牯脑山,采一芽一叶初展,原料细嫩,品质优良;

上饶白眉:满披白毫,形如寿眉,滋味鲜浓,叶底美观,朵朵矗立;

井岗翠绿:新创名茶,产于峰峦叠翠峡谷流溪的井冈山,外形紧细,翠绿多毫,茶味甘醇;

修水双井绿:历史文化名茶,产于修水双井村,曾与黄庭坚、欧阳修、苏东坡传有佳话。外形圆紧,银毫显露,茶味鲜醇。

其他还有,宁都小布岩茶,麻姑山麻姑茶,高安瑞州黄檗茶,石城通天岩茶,东固山龙舞茶,新江羽绒茶,丰城周打铁茶,金溪云林茶,安源九龙茶,修水山谷翠绿,永修攒林茶等。

知名的红茶:宁红工夫、浮梁红茶。

江西庐山依托云雾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庐山云雾茶是我国传统的历史名茶之一,因产于我国江西九江庐山而得此名,在我国茶叶市场中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庐山市近年来依托云雾茶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促发展走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庐山由于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气候湿润,常年云遮雾绕,是优质茶叶的最佳生长地。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庐山市,政府引导有实力、有技术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生态林建设、防火林带建设等工程大力推进以茶为主导的农庄经济。光阳、忆恋、振丰、九龙等10余家茶场,2万余亩茶园形成了一个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茶产业集群。

茶叶

今年春茶上市期间,来自武汉大学的50名留学生走进忆恋生态园,采茶制茶品茶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茶文化。“我们的家乡也生产茶叶,我们的茶叶加很多的糖和牛奶。”来自著名红茶产地斯里兰卡的留学生兰妮说,“中国的茶很特别,庐山的茶园也很美丽,很喜欢这里,希望以后可以跟家人一起来庐山旅游。”

为了更好地利用优势资源,做好产业融合,庐山市将打造海会云雾特色小镇作为“茶旅融合”的重头戏,一方面招引项目,在房车营地等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上发力,一方面将茶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引导茶场向旅游景区、景点的方向发展。

“现在这里有茶叶,有樱花,还种了许多水果。可以参观的透视厂房主体也建成了。以后来这里可以采茶、做茶,可以欣赏风景、自己钓鱼、做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庐山市光阳生态园的负责人欧阳国松说,“现在的游客非常喜欢参与到这种田园生活当中,每年四月份左右有一批台湾客人都会过来住上十天半个月,今后我们还要想办法把茶园修得更精致一些,把服务做得更细致一些。”

通过将庐山云雾茶产业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发展,茶园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强强联合,互融互补,庐山市在产业发展中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现在每个行政村都发展了自己的茶园,形成了特色,旅游经济的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好茶与好水的故事


中国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是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泡茶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判断。

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六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浑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

第一道用沸水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饮用。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的淡了就延长一点,觉的浓了就缩短一点。泡茶时间的长短与茶叶原料老嫩和饮用方法密切有关。

如压制茶中的砖茶、紧茶,一般都是煮后喝,时间可长一些,10分钟,直至几个小时均可。泡乌龙茶比一般红绿茶需时要稍长,因为乌龙茶原料的成熟度比一般的红茶绿茶为老,叶汁浸出也慢些;但泡名优绿茶因为原料极嫩,冲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高温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才能促进保持清汤绿叶和香鲜味美的特色。

总之,泡茶时间长短要饮茶而异,以茶汁浸出,而又不损害其色香味为度,这就是最合适的时间。

好茶有梗:一条茶梗的故事


在泡乌龙茶、普洱茶和黑茶时,你会不会有“额,怎么这么多茶梗”的想法?有时还会把粗大一点的梗拿出来丢掉?其实茶梗并不是混进茶叶里的杂物,相反它存在的价值非常高。

采摘标准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概念,就是采摘标准。对绿茶来说,一般都是采摘嫩叶,嫩叶中极少有茶梗。

而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的采摘标准中,都是需要较为成熟的鲜叶,所以在这三类茶里,茶梗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

口感需要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所以在拼配普洱茶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放入茶梗。比如大益出品的7592,就拼配了累积一年多的普洱茶梗,以求它独特的口感。

此外,甚至还有茶友会专门收集普洱茶梗,配上台地茶压制成砖,陈化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喝,香甜可口,风韵迷人。

压制需要

茶梗对于压制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黑砖茶。黑砖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才能进行发酵。

一定量的茶梗,能增加砖身内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的形成。此外,一定的含梗量更有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砖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还有茯砖茶,含梗量太低则会因为砖身过紧影响透气,不利于金花(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和繁殖,因为金花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国家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八之间。

所以,下次遇到茶梗,请不要再把它丢掉了,要知道,在某些茶里,好茶是必须要“有梗”的。

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 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


现如今,我国贫困县数量还是均高不下,贫困县想要寻找发展机会的话,还需要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镇巴县,其生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因而镇巴县开始了茶产业的发展之旅。但是,由于镇巴县缺乏相应的茶叶人才,茶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此为了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特意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前来帮忙。、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向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

10月18日,我县举行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聘请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赵勇健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全体县级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县长叶稳太主持。

鲁成银对我县聘请其为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表示荣幸和感谢,对镇巴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克服困难,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激情与干劲表示敬佩。表示将全面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在茶叶品质建设、茶叶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化与我县的务实合作,为实施产业扶贫,促进群众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鲁成银本人对镇巴茶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镇巴茶产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全县上下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至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发展预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后盾,相信镇巴茶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更高台阶,真正打响镇巴茶叶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鲁成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组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清远:举办首届茶叶产业大会 加强茶产业发展


清远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是广东省的茶叶主产区,清远以茶叶作为新型支柱产业,据悉在2017年清远市的产业产量达6000吨。英德红茶是清远市的特产名茶,具有“东方金美人”之称。近日,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叶贞琴,中国工程院唯一茶叶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以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驻穗代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省直有关单位、茶行业专家、茶叶企业和种植大户等近千人参加大会。

大会举行了广东十大好春茶颁奖和广东最美茶园授牌仪式,举办了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及广东茶叶产业发展成果展、茶叶企业风采展、全民饮茶日活动。大会还组织参观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自动化、茶园机械化现场演示、茶树品种资源库,体验了英德红茶文化。

叶贞琴强调,举办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要继续做强茶业,拉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强科技链,丰富文化链,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广东茶美名远扬、风行天下,“让世界爱上广东茶”。一要做优茶品质。引导茶叶产业向生态优势区域聚集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茶叶专业镇、专业村,建设一批现代茶产业园,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把最优质原料变成最优质的产品,把茶品变成旅游产品。二要唱响茶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战略,做大做强广东茶品牌。探索设立广东茶产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特别要把陈宗懋院士誉为全国最好红茶的英红茶迅速做强做大,力争发展到百万亩。三要拓展茶市场。继续发挥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优势和枢纽功能,重点发展茶业电子商务与建立区域型现代物流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港口对接,努力让广东茶叶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四要弘扬茶文化。把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讲述广东茶故事,让世界通过小小的茶叶,触摸岭南文化脉搏,感知广东发展活力。五要共享茶红利。要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密切利益联结,使茶农、加工商、贸易商形成发展共同体,让一片片茶叶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

清远市建立了大批的茶叶标准园以及标准化的茶叶加工生产,提高了茶产品的质量,清远大部分的茶农增收效益有着明显的提高,实现了茶茶产业带动清远市的发展。

江西龙南:种植有机茶做长产业链 巧打生态牌开发茶旅项目


江西龙南,茶农们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种植有机茶建设茶园,还在竹林里养鸡,将产业链做长,茶农脱贫成效显著。由于当地生态环境优美,便开始逐步开发茶旅项目,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原本安安静静的大山成了游客们追捧的休闲胜地。

江西龙南

盛夏,走进江西省龙南县临塘乡虔心小镇,连绵的青山上竹海涌波,竹林环绕的山坡上,一垄一垄茶树从山窝延伸至山腰。小镇干出大产业,去年生产有机成品茶5万公斤,销售收入达1亿元。依靠有机茶,企业抱上了“金娃娃”,贫困户端上了“金饭碗”。

巧打生态牌,青山成“金山”

临塘乡东坑村交通不便,耕地少,全村有贫困户152户、贫困人口461人。山村靠什么脱贫?

重新审视资源,东坑村穷是穷,但生态环境好。能不能让青山换“金山”?政府引导,江西恒泰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虔心小镇,打造林下经济、旅游扶贫一体化示范项目。“这里有原生态森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机质,特别适合种植有机茶。”虔心小镇项目负责人谢晓明说。

龙头企业进村,流转10万亩林地,利用残次林、火烧地种植有机茶。几年精心管理,小镇茶基地形成1万亩有机茶场,配套建设了茶叶加工车间。

谢晓明介绍,茶场每年可提供茶叶采摘、加工、林业管护等600个就业岗位,采茶季节还要聘请2500多个采茶工人。茶场优先吸纳当地贫困户务工,东坑村的300多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工资加租金,现在的日子松快多了。”贫困户谢万长,经过培训当上了制茶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他的妻子与女儿在茶场采茶,采茶季日平均工资有100多元。

依托6万亩竹林,龙头企业在生态种养上做起大文章。他们在竹林里放养土鸡,这种吃虫草、喝竹根水长大的“竹林鸡”,肉质鲜嫩,一进入市场就供不应求。企业因势利导,采用“公司+贫困户”方式,让贫困户一起养殖“竹林鸡”。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代养合同,统一提供鸡苗饲料、技术支持,鸡出栏后统一回收。

贫困户许桂华养了5000只鸡,夫妻俩吃住在山上,虽然辛苦,但收入有保障。他算了笔账,每只鸡每月1元代养费,每月可收入5000元,年收入可达6万元。“农民一不用出本钱,二不担什么风险,只要把鸡养好,达到80%的成活率,就能稳稳拿到这笔钱。”许桂华说。

去年虔心小镇“竹林鸡”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数十户贫困户通过代养脱了贫。今年,虔心小镇又规划了万亩油茶基地和万亩脐橙基地,开发“赣南茶油”和“赣南脐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发展模式,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江西龙南

茶园“私家定制”,村民吃上生态饭

“种养产业只是虔心小镇的第一步,生态旅游更是‘潜力股’。”谢晓明说,东坑村处于赣粤和大广高速的交汇点上,位于广州和深圳“三小时旅游圈”内,打造好休闲农业,能吸引珠三角游客进入赣南。

“茶发芽喽,茶发芽喽……”每到茶叶飘香时节,这个茶旅小镇里,几百名身着客家服饰的采茶女唱起古老的采茶谣。

经过几年精心策划、稳步发展,虔心小镇建成了森林温泉、跑马场、手工造纸坊、手工榨油坊等休闲度假设施,开发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体验、茶园游览、文艺表演等旅游项目。徜徉于绿意葱茏的小镇,客家榨茶油、做腐竹、酿米酒、打糍粑等传统体验活动热火朝天,花间栈道上游人如织,原本寂静的大山成了游客追捧的休闲胜地。

“我在这里定制了一分茶园,开园了带着家人来采摘,吃生态农产品、住山顶小木屋,能在这样有创意的小镇休闲,一家人好高兴。”来自广东的王先生如是说。

生态旅游带动贫困户发展。目前,小镇旅游项目吸纳了80多名当地贫困劳动力,一批农民服务员、农民导游、农民厨师经过培训上岗就业。

离开虔心小镇的路上,山窝里一排排漂亮的新民宅映入眼帘。龙南县扶贫办主任张淑芳说,那是正在建设中的乡村土坯房改造点,一批东坑村的脱贫户将在春节前搬进新建的楼房。

依靠茶叶资源,做长产业链;依托茶产业,做出文旅新业态。虔心小镇让贫困户与生态旅游产业紧密联结,走出了稳定脱贫的新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