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茶品或成2018年行业投资热点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有机乌龙茶 有机红茶 绿色茶叶面条

有机乌龙茶。

说起2017年中国茶行业的发展,那可真是突发状况不断。主要原因在于欧盟再次提高对我国出口茶叶的检测标准、食品安全新标准中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增至48项、以及方舟子“普洱茶致癌”言论风波的影响。但昨日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官网获悉,2017年国内茶叶行业正在持续复苏,多个数据指标向好。

据茶叶专家预测,2018年国内茶叶行业有望继续受益于宏观经济向好走势以及消费升级,预计2018年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符合供给侧改革方向的茶品将成为行业投资热点。

一、多方因素搅动2017茶市

2017年茶叶行业,可谓受到了诸多风波和标准的影响。

外部方面,2017年6月28日欧盟发布(EU)2017/1142委员会实施条例,修订强化官方检查的非动物源食品和饲料进口清单,强化对我国茶叶的农残检测力度。而这已经不是欧盟首次针对中国的茶叶提高准入门槛。

其实,在欧盟对我国提高标准的同时,国标也在提升。由卫计委、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于2017年6月18日正式实施。受此影响,茶叶农药残留限量由旧版的28项增至48项。

而风波方面,引发业内关注的莫过于普洱茶黄曲霉素致癌传闻。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此事很快引起了各方重视。好在上述传闻的结论站不住脚,本身没有经过调查,也没有做科学实验去验证。不过,即便如此,国内主营普洱茶的布朗品味还放出了“品味系列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B1、B2、G1、G2,公司将退一赔十”的狠话,以求进一步阻击传闻。

二、复苏仍在各个品类稳步推开

虽然受到上述多个利空因素的影响,不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却显示,行业复苏仍在稳步展开。该协会会长王庆直言,2017年,全国茶叶总产量近260万吨,农业总产值突破1850亿,内销量近190万吨,出口量也再创新高,总体而言,茶园面积增速可控,产业提质增效明显。而据上述协会的工作人员透露,2018年整个国内茶叶行业预计肯定还会继续向好。

其实,国内茶叶行业的复苏,从普洱茶的价格回暖已可见一斑。依照业内的公开信息,2017年,曾经深跌的大益茶低端品种价格全部进行了幅度20%~40%的大反弹,高端品种全部展开了10%以上的大进攻。柑普茶更是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并快速在全国铺开了市场。

除了普洱系列茶,浙江的龙井和福建铁观音的市场复苏也在稳步推开。龙井方面,有数据显示,2017年所有龙井茶的价格都往上提了一个档次;铁观音方面,主营该品类的八马茶业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报告也在支撑复苏说。财报显示,其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7.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82%。

三、有机等供给侧概念茶将成投资热点

在张黎明看来,茶叶行业在2017年的复苏之后,2018年将继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而广东茶叶行业已经在采取相关举措。

据其透露,就在上月,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放心茶”交易服务平台暨茶叶质量检测业务服务点已经正式启用。该平台只准入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叶,且启动了24小时远程监控。而此举就是意在解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优质安全茶叶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据了解,虽然近年来茶叶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即使这样,有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报道仍时有出现。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外资本都在加码有机茶等迎合供给侧改革的茶品。

从上面我们知道,虽然2017年的茶叶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新的一年中,中国茶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8年中国茶市仍被许多人看好。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编推荐

无公害、绿色与有机食品有何区别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加之环境污染等其它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污染和安全问题,农业部遵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传动计划”。

除此之外,目前正在我国市场上推广的认证食品还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那么,这些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据专家介绍,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严格来讲,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奶制品、禽畜产品、峰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与其它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它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如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它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第三,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它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区别


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

无公害茶叶生产,要合理用药,提倡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无公害茶实质上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对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还实行标志管理,但二者的颁证机构不同,管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绿色食品茶是根据我国国情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面向国内市场,是由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为AA级和A级,AA级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要求相近,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级绿色食品虽可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但它有严格的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目前全国有17个省、市、自治区63个茶叶生产企业、83个茶叶产品经过认定获得绿色食品的标识。

有机茶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其要求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有机茶标识的茶叶。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受重金属污染。我国有机茶近几年开始起步,并有了一定发展,主要在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主要供出口。

鉴于绿色茶叶AA级和有机茶生产要求的苛刻,市场一般上有机茶叶真假难辨,但目前无公害茶叶的标准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在选择茶叶用药时,尤其需要注意化学合成的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农药在茶叶上的使用。

2、遵循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选择农药时,应选择正规产家,三证齐全,以防止其含有隐形成分的药剂。

4、药剂的正确使用,一般药剂在一年茶叶中使用2—3次,切勿多次重复使用,一方面已导致病虫害的抗性增强,另外也易导致茶叶农残超标。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都属于茶叶安全生产的范畴,是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是执行的标准体系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都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

(1)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的产地环境实时监测和做出评价。

(2)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3)产品的质量检测,由委托的定点监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监测。

(4)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但在标准要求上各具特点,无公害茶是保健茶叶的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绿色食品茶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有机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和转基因技术,是茶叶安全生产的最高阶段。

二、认证管理模式

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集中体现了全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也融入了体系认证的一些基本理念。有机茶在上述基础上,在认证管理上更强化了体系认证理念。“两端检测”,一端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水、土、气三项指标的监测,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另一端是产品检测,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标准设定的指标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并验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对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投入品的控制。“质量认证”,按照认证认可的基本规则,制定一套制度安排,并严格按照认证程序规范认证。“标识管理”,主要是对通过认证的产品,以标志管理为手段来加强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管理。无公害茶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绿色食品茶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相结合;有机茶则是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通行的认证准则运作,采用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的区别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的共同点都是要求生产的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它们的区别主要有3点:

(1) 生产、加工标准的依据不同。无公害茶执行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叶》,2001年发布,代号为NY/5017—2001,2004年修订后代号为NY/5244—2004。绿色食品(茶)的标准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前身是农垦系统绿色食品办公室)于1995年提出,编号为NY/T288—95。经修改重新颁发行业标准,编号为:NY/T288—2002绿色食品一茶叶。有机茶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有机茶行业标准,标准代号为NY5196—2002。

(2) 标准的要求不同。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A级)茶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也允许使用少量化肥,但产品中农药残留必须符合我国和欧盟规定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有机茶和AA级绿色食品茶生产过程中则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料,并采用生物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

(3) 颁证组织和时效不同。无公害茶由各省、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绿色食品(茶)的认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执行,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机茶的认证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机认证机构执行认证。中国有机茶认证机构主要有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南京国环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证有效期为1年。

就我国目前的茶叶生产情况看,虽然一些地区的化肥和农药用量大,造成了一些地方的污染,但仍有不少地区,特别是高山茶区,限于经济或交通等条件限制,远离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越,很少或完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基本符合有机茶生产环境要求,具有发展有机茶的良好基础条件。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区别在哪里?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都属于茶叶安全生产的范畴,是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是执行的标准体系。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都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

(1)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的产地环境实时监测和做出评价;

(2)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3)产品的质量检测,由委托的定点监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监测;

(4)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但在标准要求上各具特点,无公害茶是保健茶叶的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绿色食品茶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有机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和转基因技术,是茶叶安全生产的最高阶段。

二是认证管理模式。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集中体现了全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也融入了体系认证的一些基本理念。有机茶在上述基础上,在认证管理上更强化了体系认证理念。“两端检测”,一端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水、土、气三项指标的监测,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另一端是产品检测,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标准设定的指标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并验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对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投入品的控制。“质量认证”,按照认证认可的基本规则,制定一套制度安排,并严格按照认证程序规范认证。“标识管理”,主要是对通过人称的产品,以标志管理为手段来加强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管理。无公害茶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绿色食品茶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相结合;有机茶则是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通行的认证准则运作,采用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

无公害茶园


天王星2.5%乳油是美国富美实(FMC)公司独家生产的高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是世界茶叶产区知名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杀虫/杀螨剂之一,是广大茶农朋友们防治茶叶害虫的好帮手。 1、优异杀虫效果 天王星是公认的防效最好的茶树杀虫/杀螨剂,天王星1000~1500倍对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螨类、象甲(800倍)等茶树常见害虫均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尤其对顽固性害虫黑刺粉虱、象甲、螨类、茶蛾类有特效。一次用药,即可有效防治茶树上主要害虫。防治茶树丽蚊象甲每亩用天王星75—100毫升,可达理想的防治效果。 2、优秀可湿性能 天王星的有效成分联苯菊酯是国际公认的活性最高、杀虫效果最佳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连续多年多次使用天王星的茶园,当小绿叶蝉发生很严重时,可选用以下天王星配方:每亩天王星30ml+敌敌畏50ml或每亩天王星30ml+吡虫啉20g可有效杀灭茶叶上几乎所有的害虫。 3、特异低温效应 早春温度时,使用天王星防治茶树害虫更能体现天王星的优异杀虫、杀螨效果;并能促进茶树新芽萌发,提高茶叶品质。 4、无公害保安全 欧盟等国对茶叶农药残留的检测日趋严格,农残是否超标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收购价格和出口。天王星毒性低、残留期短,安全间隔期仅7天。正常使用后的茶叶残留量远低于欧盟公布的检测标准,更远远低于日本标准(25ppm)。欧盟从2001年起,将天王星的检测标准从以前的1.0mg/kg修正到5.0mg/kg。天王星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的推荐药剂(NY5017—2001)。每季茶叶施用1至2次天王星,茶叶出口农残检测不超标。 5、适用作物广泛 天王星可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棉花、食用菌等多种作物,杀虫谱广,虫螨兼治,效果好。 6、合理使用准则为指导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中规定,天王星(联苯菊酯)在使用作物茶叶上,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象甲,每季作物使用1至2次,安全间隔期7天,最高残留限量(MRL)5mg/kg。

什么是无公害茶


茶叶是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健康饮料,在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叶)中,茶的饮用量是其他饮料无法比拟的。茶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茶叶主产区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食品质量下降,消费者的观念与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从有茶喝向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无公害茶的开发生产,符合了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卫生保健的消费意识。所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既是人民的生活需要,也是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一个时期,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发展将成为一个热点。

无公害茶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含义包括了低残留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三个名称,都属于生态安全型茶叶,但他们之间又有较大的区别,其生产技术是不完全相同的。

有机茶 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其要求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有机茶标识的茶叶。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受重金属污染。我国有机茶近几年开始起步,并有了一定发展,主要在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主要供出口。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试产有机茶,并在许多商店设立有机茶专柜,其售价明显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也生产有机茶,并第一个与英国伦敦茶叶公司签订包销合同,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随后斯里兰卡、肯尼亚及印度等国也开始生产有机茶。这些国家有一个共识,只有发展有机茶才可摆脱国际茶叶市场疲软的局面。

绿色食品茶 是根据我国国情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面向国内市场,是由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绿色食品为AA级和A级,AA级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要求相近,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级绿色食品虽可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但他有严格的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目前全国有17个省、市、自治区63个茶叶生产企业、83个茶叶产品经过认定获得绿色食品的标识。

无公害茶 是指茶叶产品中不含有害物质或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无公害茶叶生产,要合理用药,提倡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2018年普洱茶行业,面临新的变革和布局


普洱茶是在我国茶叶种类中比较广为人知的茶叶,普洱茶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普,另一种是熟普。目前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在我国的云南地区,这是一种生长在乔木上的叶子。对于懂普洱的人来说,2017年是普洱茶价格上涨比较迅速的一年。这一年熟普的价格是越来越贵,好的熟普价格上万,甚至飙到几十万。但是对于对于大部分经营茶店的茶商来说,2018年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一年。

如果说在过去一年仅仅为生存而前进的话,那么2018年极有可能面临消亡。

普洱茶行业会不断出现的颠覆性模式,随时都可能把你逼上绝路。“别只看卖茶,茶卖好了,你也不一定强大”!因为卖茶→变现→囤货,这三者有时候是不匹配的,甚至在发生着恶性循环的结果,所以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你卖一辈子的茶,都感觉没啥钱。”这就是做普洱茶极其常见的。

商业模式这块,充满着诸多的易变性,在跟不上市场或者经济洪流的时候,你永远只能被甩在后面,更别说把一个品牌做起来、做强、甚至是做长远。说得直白点,你明天连货款都收不回来怎么进行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呢?这就很现实的地方。

从开始的经营模式乃至理念都没把控好,怎么控制更大的突发事件。这不仅是自我的危机,也是行业存在的事实。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像在普洱茶行业里面做茶做了十几年仍然是一个小店的茶商比比皆是。你说他不卖茶吗?不是。你说他卖茶卖得不好吗?也不是。那为什么十几年只能守着一个小店还天天说生意难做?

这充分说明,不是别人的问题,也不是经济的问题,更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你自身的成长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

普洱茶行业在面临新的变革和布局,而茶叶市场的推进则是来源自我的不断更迭。只有不断自我成长,才有可能从生存到强大,否则,在日新月异的经济面前必然是像韭菜一样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

2018年的到来,变革和布局变得尤为迫切,不管是对于小茶商来说,还是对于知名品牌都至关重要。因为新进品牌只会越来越多;资本和商业模式的渗透程度只会越来越重;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昂贵,线下渠道铺设会越来越紧凑。

在此种发展的趋势和情景之下,怎样来变革自身发展,整合各方面资源夯实自己,是目前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迫切的事情。如果仅是固守僵化不思进取的话,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一亩三分地困住。

因为普洱茶行业的发展不可能是抛物线的前半部分永远向上,总有到达顶峰的时候转而持续向下时,这也是茶行业重新洗牌之时。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建云、肖强、韩文炎、许允文、唐美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基地选择、规划,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和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茶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1989 茶树种子和苗木

NY/T227 微生物肥料

NY/T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eresidue

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interval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要间隔的最少天数。

33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controlindexeconomicthreshold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危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4 防治适期 suitabledateforcontrol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5 茶树专用肥 teaspecialtyfertilizer

根据茶树生长规律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用于茶园的各类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肥料。

4 基地选择、规划

4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20的要求。

42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43 道路和水利系统

431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432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

44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1989中规定的1、2级标准。

45 茶园生态建设

45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452 除北方茶区外,其他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

453 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度。

454 对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

4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5 茶树种植

51 茶园开垦

51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表1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mg/KG

项目浓度限值砷≤30汞≤5镉≤3铬≤70铅≤60铜≤400六六六≤0.2滴滴≤0.2

512 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513 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 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

52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53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c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

6 土壤管理和施肥

61 土壤管理

6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6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613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614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615 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 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

616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

62 施肥

62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宜使用的肥

分类名称简介农家肥料1、堆肥

2、沤肥

3、家畜粪尿

4、厩肥

5、绿肥

6、沼气肥

7、秸秆

8、泥肥

9、饼以各类秸秆、落叶、人畜粪便堆制而成

堆肥的原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成

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

沼气池中的液体或残渣

作物秸秆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等

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

商品肥料

1、商品有机肥

2、腐殖酸类肥料

3、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

磷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

4、有机无机复合肥

5、化学和矿物源肥料

氮肥

磷肥

钾肥

钙肥

硫肥

镁肥

微量元素肥料

复合肥

6、叶面肥料

7、茶树专用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

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能在豆科作物上形成根瘤菌的肥料

含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的肥料

含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的肥料

含有硅酸盐细菌、其他解钾微生物制剂

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的微生物制剂

有机肥、化学肥料或(和)矿物源肥料复合而成的肥料

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

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硫酸钾、氯化钾

生石灰、熟石灰、过磷酸钙

硫酸铵、石膏、硫磺、过磷酸钙

硫酸镁、白云石、钙镁磷肥

含有铜、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

二元、三元复合肥

含各种营养成分,喷施于植物叶片的肥料

根据茶树营养特性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茶树专用的各类肥

622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允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A。

623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

624 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6241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

6242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667m2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625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7.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7.2 农业防治

7.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7.2.2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7.2.3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7.2.4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

7.2.5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7.3 物理防治

7.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7.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7.3.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7.4 生物防治

7.4.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7.4.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7.5 化学防治

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茶尺蠖

茶黑毒蛾

假眼小绿叶蝉

茶橙瘿螨

茶丽纹象甲

茶毛虫

黑刺粉虱

茶蚜

茶小卷叶蛾

茶细蛾

茶刺蛾

茶芽枯病

茶白星病

茶饼病

茶云纹叶枯病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4头以上,第二代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27头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3~4头,或指数值6~8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

百丛卵块5个以上

小叶种2~3头/叶,大叶种4~7头/叶

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

1、2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8头以上;3~4代每平方米幼虫量15头以上

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

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10头、成龄茶园15头

叶罹病率4%~6%

叶罹病率6%

芽梢罹病率35%

叶罹病率44%,成叶、老

叶罹病率10%~15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应掌握在1~2龄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龄前幼虫期

3龄前幼虫期

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成虫出土盛末期

3龄前幼虫期

卵孵化盛末期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1、2龄幼虫期

潜叶、卷边期1~3龄幼虫期

2、3龄幼虫期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4%~6%时

春茶期,气温在16~24℃,相对湿度80%以上或叶发病率>6%

春、秋季发病期,5天中有3天上午日照<3h,或降雨量>25~50mm;芽梢发病率>35%

6月、8月至9月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10%~15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赛丹、溴氰菊酯、除虫脲

Bt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联苯菊酯、除虫脲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赛丹、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克螨特、四螨嗪、灭螨灵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茶毛虫病毒制剂、B t制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

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

吡虫啉、辛硫磷、溴氰菊酯

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苦参碱、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参照茶尺蠖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素、百菌清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

7、5、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7、5、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建议侧位低容量喷雾。

7、5、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附录C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7、5、4 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7、5、5 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

7、6 从国外引种或从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

8 茶树修剪

8、1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

8、2 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树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

8、3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8、4 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9 采摘

9、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9、2 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9、3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建议机采。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9、4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续完)

附录C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 药 品

使用剂量

gmL/

稀释倍安全间隔期

天施药方法、每季

最多使用80%敌敌畏乳油

35%赛丹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

25%联苯菊酯乳油

10%氯氰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98%巴丹可湿性粉剂

15%速螨酮乳油

20%四螨嗪悬浮剂

036%苦参碱乳油

25%鱼藤酮乳油

20%除虫脲悬浮剂

991%敌死虫

Bt制剂1600国际单位

茶尺蠖病毒制剂0.2亿PIB/m

茶毛虫病毒制剂0.2亿PIB/mL

白僵菌制剂100亿孢子/g

粉虱真菌制剂10亿孢子/g

20%克芜踪水剂

41%草甘膦水剂

45%晶体石硫合剂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5~100

75

50~75

50~75

12.5~20.0

12.5~25.0

12.5~20.0

12.5~20.0

20~30

50~75

20~25

50~75

75

150~250

20

200

75

50

50

100

100

200

150~200

300~500

75000

75~100

50~75

800~1000

1000

1000~1500

1000~1500

4000~6000

3000~6000

4000~6000

4000~6000

3000~4000

1000~2000

3000~4000

1000

1000

300~500

2000

200

1000

1000

1000

500

200

200

150

150~200

800~1000

1000~15006

10

3~5

7~10

10 a

7 a

7~10

7 a

3 a

3 a

3 a

3 a

3 a

10 a

15 a

采摘期不宜使用

采摘期不宜使用

10

10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  雾

喷  雾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定向喷雾

定向喷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无公害茶叶生产


无公害茶叶是指茶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公众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茶叶是我市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进一步优化茶叶结构,发展无公害茶叶,是适应市场变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茶叶作为天然的健康饮料,其优质和安全更加被人们关注。因此,茶叶卫生质量,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关系到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已势在必行。

一、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一)生产基地的基本环境条件

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环境条件:

1、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基地的灌水质量应符合GB5084-1992中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土壤质地良好、无污染、符合标准。

2、远离城镇、工厂、周围没有其他直接或间接污染源。

3、具备茶树良好生长的基本立地条件,即土壤pH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超过80cm,养分丰富而且平衡。

4、生产、加工、贮藏场所及周围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

(二)茶叶基地选择

无公害茶园应选在茶叶的优生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植茶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无危害较重的病虫和寄生植物,茶树病虫害少。

2、若是现成的采摘茶园,要有良好的栽培管理规范,近期不偏施或重施化肥、化学合成农药、除草剂等。

3、茶园集中成片,有一定的规模,长势良好,且无公害生产茶园与其它常规农业生产用地有一定的隔离带。

4、茶树品种能适应我市土壤及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

新建茶园也要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山地,建立高标准良种茶园。

(三)茶园规划

1、茶园地块划分

土地选好后,根据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划分区块,区块大小一般以不超过10亩为宜,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m为宜。

2、道路系统设置

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体布局,需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并相互连接成网。

3、排灌系统的设置

根据茶园面积大小,规划相应的蓄水池;还要修好排水沟,每梯要有背沟,每块地要有侧沟,侧沟与主沟相连,背沟与侧沟相连。

4、坡地茶园的等高梯级设计

坡度15度到25度的山地宜开成水平梯级茶园,梯面宽度最小1.5m,种植两行茶树的应为3m左右。

(四)茶园开垦

土地选好后,首先清理地面的杂草、树木、乱石、土堆等;然后初垦,开垦深度50cm以上,除尽杂草、树根、宿根等;在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进一步清理地面,复垦深度30cm以上。

(五)施足底肥

深垦施足底肥是加深活土层,为茶树根系扩展创造良好条件,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深垦50cm以上,结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且氮、磷、钾比例配合适当。如每亩施农家肥1500―2500Kg或磷肥50―100Kg。肥与土混匀后,再盖土至高于地面5―10cm。

(六)茶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

要科学合理地在茶区和茶园四周及道路两旁种植与茶树相适宜的树木,营造防护林;还可以实行以茶为主,间作其他作物,不同层次的立体结构和茶园复合生态系统。这样可形成良好的防护屏障,可有效抵御部分工业废气的污染,起到遮荫、防风抗寒的作用,并能调节和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使茶园环境得到优化,也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同时也为鸟类和天敌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生物防治茶树病虫害奠定基础。在树木或间作品种选择上,要考虑不同株高、不同根深、不同营养特性的作物相搭配。高层林木宜选择生长快,树冠宽大,叶片稀疏、冬季落叶、根系深生、无共同病虫害,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果树等,低层以套种不影响茶树生长的矮生、葡匐性豆科作物、绿肥等。

二、无公害茶树的栽培

(一)选择适宜良种

建立无公害生产茶园,应选择适合我市生长的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并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早芽、性状整齐等特征特性的优良品种。种植前必须按GB11767-89《茶树种子和苗木》标准对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和植物检疫。目前我市普遍推广的无性系良种有龙井43、乌牛早、龙井长叶等。

(二)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对于无公害茶园极为重要,他不仅关系到种植时茶苗的数量,主要是关系到成园后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持续时间和茶园管理的方便性。一般中小叶种的无公害茶园宜采用单行条栽:株距33厘米,行距140-150厘米,每穴种苗2-3株,每亩茶园需苗3000―3500株。

(三)茶苗移栽

1、土地准备:首先浅锄,锄细种植沟土壤,然后拉行绳开沟,沟深35-40厘米,沟宽25-30厘米。

2、移栽时间:我市一般宜选择空气湿度大和土壤含水量高的10-11月份。

相关文章